Ⅰ 如何提高一年級數學應用題補充條件或補充問題
一年級數學應用題補充條件或補充問題是在學了加減法以後的實際應用,並且已經懂得求和和求差的方法,所以為了提高一年級數學應用題補充條件或補充問題就必須熟練掌握問題和條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已經知道什麼,還缺少什麼,經過多次訓練以後,就能可以提高一年級數學應用題補充條件或補充問題的能力了.
Ⅱ 一年級數學應用題還用寫答嗎
一年級的應用題是不用寫「答」的。真正的規定,是三年級上冊才會寫。不過寫了也沒有錯誤之處,並不能說不規范。Ⅲ 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五單元分類
課題:分類(單一標准)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頁的內容,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40頁的第1——————3題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
學生認真觀察情景圖:
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使學生明確商場物品有很多種。)
引導學生說出,商場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
2、明確分類
(1)觀察商場物品近鏡頭(文具櫃台第一層是文具盒;第二層是練習本;第三層是筆。一位售貨員正在往櫃台里分類擺放文具)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阿姨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
師小結:像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2)猜一猜
繼續觀察猜測阿姨拿的物品會放到哪一層,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
出示商品櫃台,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的物品分類擺放在櫃台里。學生匯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指明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3)匯報交流
教師注意不同的分法。
3、完成練習六的第1———————3題
(1)第1題,啟發學生在書上圈一圈,並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麼這樣圈?
(2)第2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評價時,將學生的用品展示出來。啟發說出:4輛車是同一類的。
(3)第3題,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他三個是不同類。
4、補充練習
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分,哪能一組分
得又對又快又准備。然後匯報說明。
三、全課總結
課題:分類(不同的標准)
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標准分類的多樣性。
2、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互相學習、合作交流能力。並在課堂中指導學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見等與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採用小組之間互評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判斷力和審美觀。
4、讓學生體裁會到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分類,處處有數學,並養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選擇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學生每6———7個人一組圍坐在一起,並在中間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各種雜物,讓學生感受到教室里的雜亂,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在我們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都看見了有哪能些東西?
(2)這些東西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麼?你有什麼好
的建議嗎?
師:今天,我們就來當一回小管家,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放好。
板書:小管家
你知道管家是做什麼的嗎?今天我們就來開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賽,看看哪能個小組的同學最能幹,能把東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齊、最美觀。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復習單一分類)
以小組為單位,先把雜的進行整體劃分。
(1)我們全班一哄而上來收拾東西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2)我們怎樣才能避免這種不安全的現象呢?
(學生有序的來撿走本組選中的物品)
(3)現在和剛才比,你們覺得有什麼不同?你喜歡什麼樣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東西(不同的標准分類)
(1)一大堆雜物經過大家的努力,已經分類放在了每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這樣就算收拾好了嗎?
(2)你們能把它們收拾得更整齊、更合理,更便於我們在生活中使用它們嗎?
(學生操作,學習小組匯報)
(3)你們小組是怎麼收拾的?
(4)這樣收拾有什麼好處?
師小結:同學們桌面上的東西經過這樣一整理,既美觀又便於我們找東西了,真好。對剛才同學們的整理,你認為哪能一組整理的最好?可以當選「小管家」的稱號?你們對別人的整理還有什麼
看法和建議嗎?
(學生提出建議,師問被提建議的組是否接受這個建議?)
(5)請大家想一想你們手中的東西,除了像這樣分一外,還能怎麼分?請你們試一試(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每一組學生重新匯報後,學生互評哪一組好,好在哪裡。
三、活動
想一想:你們組里的人可以按什麼樣的標准進行分類?學生活動,教師指導,然後學生匯報情況。
(1)你們是按什麼樣的標准進行分類?
(2)還有哪一組也是這樣分的?
(3)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樣分的嗎?
四、小結
(1)今天,你們學會了什麼本領?
(2)平時,在什麼地方看過、接觸過分類?
五、布置課外活動
請小朋友利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書包、書櫃、衣櫃事理好。
課後反思:
設計說明
從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計算,到比較兩個量相差多少用減法計算,是學生認識減法的現實意義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注重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教學伊始,先安排一個「擺一擺」的游戲,引導學生重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使學生感受到這種方法在比較多少時的優越性,從而自覺地接受並掌握這種方法,為學習新知奠定基礎。
2.注重學生對減法意義的理解。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擺一擺」或「畫一畫」的方法表示題目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使學生明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與「已知整體與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一樣,都要用減法計算。從而加深學生對減法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PPT課件
學生准備:圓形紙片 三角形紙片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
1.擺一擺,說一說。
師:第一行擺5個圓形紙片,第二行擺和第一行同樣多的三角形紙片。邊擺邊想:怎樣擺才能讓大家一眼就看出圓形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師:我一眼就看出這位同學擺的圓形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不用數就看出來了,能說說你是怎樣擺的嗎?
預設
生:我是一一對應著擺的。
師(演示課件):是這樣擺的嗎?大家覺得這種擺法怎麼樣?
師:請大家按照剛才的擺法再擺一擺,擺的三角形紙片要比圓形紙片多4個。
(學生操作後匯報自己是怎樣擺的)
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擺,能很清楚地發現誰多誰少。
2.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擺一擺,說一說」,讓學生直觀地感知數量的多少,體會一一對應方法的重要性,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21頁例6情境圖。
師:從情境圖中你們知道了什麼?
請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找出數學信息和要解決的問題。
預設
生1:同學們在玩套圈游戲。
生2:已知小雪套中了7個,小華套中了12個。
生3: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
2.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1)動手操作,理解題意。
①擺一擺:用圓形紙片將小雪、小華套中的個數分別擺一擺。
②分一分:將小華的圓形紙片分成兩部分,看看小華比小雪多多少。
③說一說:圖中的各部分分別表示什麼?
(2)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師:你們能列出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
預設
生:12-7=5(個)。
師:誰能說說算式中的各部分分別表示什麼?
預設
生:「12」表示小華套中的個數,「7」表示小雪套中的個數,「5」表示小華比小雪多套中的個數。
(3)明確比的過程和方法。
思考:如果沒有小雪套中的7個,能確定小華套中的被分成了哪兩部分嗎?
小結:把小華套中的12個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樣多的7個,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5個,所以求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用減法計算。
教學目標
1.了解什麼是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初步理解一步應用題的結構.
2.會聯系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有圖有文字的一步計算應用題.
3.培養初步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有圖有文字應用題的解答.
教學難點
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減法應用題.
教具學具准備
教師准備教科書第88頁例5的兩幅圖的圖畫,獨立作業的投影片.
學生准備教科書第88頁數學游戲的口算卡片和得數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統計2分鍾以內做完的人數及正確率.指名說一說計算9+3和9+7應該怎樣想.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1)教師出示例5的左圖(小鳥圖),3隻小鳥落在樹枝上,再出示一幅圖,上面畫有6隻小鳥.
師:圖中先告訴我們什麼?又告訴我們什麼?
引導學生回答:圖中先告訴我們樹上有3隻鳥,又告訴我們又飛來6隻.
師:求一共是多少只該怎樣算呢?
引導學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隻鳥和又飛來的6隻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教師取下後貼上的第二幅圖,在第一幅圖的下面貼上用文字寫出的.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左邊的題.
(2)揭示課題.
像這樣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應當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學習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應用題.
2.教學例5左邊的加法應用題.
(1)學生討論:題里告訴了什麼?還告訴了什麼?讓我們求什麼?
引導學生明確,題里告訴了樹上有3隻小鳥,還告訴了又飛來6隻,讓我們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師說明,已經告訴我們的樹上有3隻小鳥和又飛來6隻都叫已知條件,讓我們求的一共是幾只叫做問題.在這道題中,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問題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們學過的應用題一般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小聲說一說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指名讓學生到前邊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樣計算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隻小鳥和又飛來的6隻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左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左邊的加法題(小兔圖).
先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麼,怎樣計算,然後讓學生填書上的空.
3.教學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1)出示例5右邊的圖(梨圖),盤子里有10個梨,再用紙蓋住其中的4個,並在原來位置用虛線畫出4個形狀.看圖,你知道了什麼?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盤子里有10個梨,吃了4個,求還剩幾個?也就是從10個梨中去掉4個,從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為10-4=6
(2)拿走蓋著4個梨的紙,出示例5右題的用文字敘述的第二個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讓學生自由讀一讀題,找出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盤子里有10個梨,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吃了4個梨,是用文字敘述的.問題是:還剩幾個?也是用文字敘述的.
師:求還剩幾個應該怎樣想,怎樣列式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還剩幾個,就是從盤中的10個梨裡面去掉吃了的4個,也就是從10裡面去掉4還剩6,列式為10-4=6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右邊的題(汽車圖).
先讓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說一說怎樣解答,再讓學生填書上的空.訂正時提問:為什麼用減法算?
4.集體討論:我們今天學習的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和以前學習的圖畫應用題比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導學生匯報:
相同點,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都是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列式計算的.即把兩個數合並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從一個數里去掉另一個數,求還剩多少,用減法算.
不同點,圖畫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都是用圖畫表示的,比較簡單.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是畫表格,表格中有圖有文字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比圖畫應用題難一些.
5.看書,質疑.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應用題,有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另一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題時,先看清已知條件和問題,再想用什麼方法計算,然後再列式計算.
四、隨堂練習.
1.練習十九第1題(圖片:練習3).
先讓學生自己把算式寫到練習本上,然後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已知條件是什麼,問題是什麼,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2.比比看哪組先奪得紅旗(圖片:練習4).
把全班同學分成男女兩組,分別做紅旗兩邊的兩組題,全組同學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確率高的獲得紅旗.
3.游戲你爭我搶【詳見探究活動】.
布置作業
(投影片出示)
讓學生寫到作業本上,獨立完成作業後,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做思考題.
教學開始抓住圖畫應用題與表格應用題的內在聯系,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興趣,有利於新知的學習。
整個教學過程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師生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通過體驗形成能力,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高矮」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體會到高和矮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
教學准備 :掛圖、三枝筆
教學過程:
一、 情境體驗、感知高矮
師:同學們,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到學校來,都做了什麼事,誰還記得 呢?
生1:發新書,大掃除。
生2:安排座位。
師:誰還記得當時我們是按怎樣的順序安排座位的嗎?
生:我們是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
師:高矮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請少武到前面來,你們說他是高還是矮呢?
生:有的說高的,有的認為矮的,有的說不出。
師:有的認為少武是高的,有的認為少武是矮的,少武是高還是矮的呢?現在來比比看,請你找一個比你矮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
生:少武高,寧輝矮。(請兩 個同學說)
師:請你再找一個比你高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請兩個同學說)
生:建東高,少武矮。(請兩個 同學說)
師:為什麼少武一會兒高,一會兒矮呢?
生:因為少武和寧輝比,少武高;少武和建東比,少武就矮了。
師:說得好!誰來說一說,少武和他們兩 人比,少武比寧輝怎麼樣,少武比建東怎麼樣?
生:少武比寧輝高,少武比建東矮。
師:比高比矮至少要有兩 個人才能判斷。
(設計意圖:學生參加比高比矮的活動,不僅體會到高與矮是相對的,而且也初步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
二、 積極參與,理解高矮
師:請同桌同學站起來比一下,誰高誰矮?(同桌同學比較)
同組同學互相交流,運用( )比( )高,( )比( )矮的互相說一說。
(全班同學交流反饋)
師:誰能說說在生活中看到什麼比什麼高,什麼比什麼矮嗎?
生1:爸爸長得比媽媽高。
生2:椅子比桌子矮。
生3:課桌比講台矮。
……
(設計意圖:學生年紀小,語言滯後於思維,組織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高矮的比較,既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力,又訓練了語言口頭表達能力。)
三、 體驗相對、確定高矮
(教師手握三枝筆)
師:老師手裡握著三枝筆,你們猜一猜,哪枝筆最長?
生:(隨便猜一枝)
師:(亮出謎底)要怎麼比,才能道哪枝筆最長呢?(學生上台比)
師:這個同學把三枝筆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說:有幾樣東西比較長短,必須有一端對齊,或者說要站在同樣的高度才能比較。可是有時候碰到像這樣的情況怎麼比呢?(出示課本「三隻小兔比高矮」的掛圖)
(設計意圖: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事物比長短或比高矮時,必須一端對齊的比較方法。隨後又引出,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一端對齊後再比較的特殊情況:領獎台上小兔高矮的比較,從而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的方法。)
四、 應用知識、開展探索
師:三隻小兔比高矮,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他們沒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師:那該怎樣比呢?你能想出什麼辦法來比一比三隻小兔的高矮嗎?
(學生討論交流,再反饋)
師:同學們想了好多辦法,真棒!老師在這張圖上畫了一些格子,不知道這些格子能不能幫上你的忙?(出示第二張掛圖)我們看,大白兔的後面,有一格一格的格子,請大家邊看邊想一想,可以同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麼比的,誰最高誰最矮?
(討論交流,再反饋)
Ⅳ 求小學數學一年級的教學大綱
小學數學一年級的教學大綱
教學內容(每周4課時)
(一)數與計算
(1)2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 數數。數的組成、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加法和減法。 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式題。
(2)100以內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 數數。個位、十位。數的順序、大小、讀法和寫法。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兩步計算的加減式題。
(二)量與計量 鍾面的認識(整時)。 人民幣的認識和簡單計算。
(三)幾何初步知識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認識。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直觀認識。
(四)應用題 比較容易的加法、減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
(五)實踐活動 選擇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例如根據本班男、女生人數,每組人數分布情況,想到哪些數學問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數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
2.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加法和減法的關系。熟練地口算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計算加減法兩步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認識鍾面,會看整時。認識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愛護人民幣。
6.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
7.培養學生認真做題、計算正確、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Ⅳ 一年級學生做過多遍的數學題還是不會做
一年級的學生,做過很多遍的數學題還是不會做,在這種情況下是因為學生沒有理解數學題的含義,所以只是記憶了數學題,需要加強學生的理解。
小學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
中小學數學,還包括奧數,在學習方面要求方法適宜,有了好的方法和思路,可能會事半功倍!那有哪些方法可以依據呢?希望大家能慣用這些思維和方法來解題!
形象思維方法是指人們用形象思維來認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的思維基礎是具體形象,並從具體形象展開來的思維過程。
形象思維的主要手段是實物、圖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認識特點是以個別表現一般,始終保留著對事物的直觀性。它的思維過程表現為表象、類比、聯想、想像。它的思維品質表現為對直觀材料進行積極想像,對表象進行加工、提煉進而提示出本質、規律,或求出對象。它的思維目標是解決實際問題,並且在解決問題當中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實物演示法
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及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使數學內容形象化,數量關系具體化。比如:數學中的相遇問題。通過實物演示不僅能夠解決「同時、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而且為學生指明了思維方向。
二年級數學教材中,「三個小朋友見面握手,每兩人握一次,共要握幾次手」與「用三張不同的數字卡片擺成兩位數,共可以擺成多少個兩位數」。像這樣的有關排列、組合的知識,在小學教學中,如果實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的。
特別是一些數學概念,如果沒有實物演示,小學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長方形的面積、長方體的認識、圓柱的體積等的學習,都依賴於實物演示作思維的基礎。
圖示法
藉助直觀圖形來確定思考方向,尋找思路,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圖示法直觀可靠,便於分析數形關系,不受邏輯推導限制,思路靈活開闊,但圖示依賴於人們對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圖示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礎上的聯想、想像出現謬誤或走入誤區,最後導致錯誤的結果。
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多用圖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的題目,圖畫出來了,結果也就出來的;有的題,圖畫好了,題意學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題,畫圖則可以幫助分析題意、啟迪思路,作為其他解法的輔助手段。
列表法
運用列出表格來分析思考、尋找思路、求解問題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於分析比較、提示規律,也有利於記憶。
它的局限性在於求解范圍小,適用題型狹窄,大多跟尋找規律或顯示規律有關。比如,正、反比例的內容,整理數據,乘法口訣,數位順序等內容的教學大都採用「列表法」。
驗證法
你的結果正確嗎?不能只等教師的評判,重要的是自己心裡要清楚,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清楚的評價,這是優秀學生必備的學習品質。
驗證法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是需要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應當通過實踐訓練及其長期體驗積累,不斷提高自己的驗證能力和逐步養成嚴謹細致的好習慣。
(1)用不同的方法驗證。教科書上一再提出:減法用加法檢驗,加法用減法檢驗,除法用乘法驗算,乘法用除法驗算。
(2)代入檢驗。解方程的結果正確嗎?用代入法,看等號兩邊是否相等。還可以把結果當條件進行逆向推算。
(3)是否符合實際。「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話要落實在教學中。比如,做一套衣服需要4米布,現有布31米,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有學生這樣做:31÷4≈8(套)
按照「四捨五入法」保留近似數無疑是正確的,但和實際不符合,做衣服的剩餘布料只能捨去。教學中,常識性的東西予以重視。做衣服套數的近似計算要用「去尾法」。
(4)驗證的動力在猜想和質疑。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猜」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策略。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我要學」的願望。為了避免瞎猜,一定學會驗證。驗證猜測結果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時調整猜想,直到解決問題。
Ⅵ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怎樣講解最好
一、多看即多觀察。
「解答應用題有助於學生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應用」,「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編排應用題時不急於求成,而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最開始出現的是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這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應用題(圖畫),運用數數等已有知識直接獲取一些表層信息。如教學時,可向學生提問:圖上畫了什麼?蘋果分為幾堆?左邊和右邊各有幾個?此外圖上還畫了什麼?數錯,不看問題是一年級學生解應用題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視學生的觀察訓練,效果會好得多。這樣可讓學生初步感知應用題由三個部分組成,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多讀
多讀即反復讀題,審題前必先通讀題中文字,理解在圖畫應用題中主要是通過觀察獲得表層信息,而對於圖文表格應用題及文字應用題則看不出所以然,特別是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即使都認識,一年級孩子自製能力較差,注意力極容易無意識地分散,讓學生看獲取信息效果遠不如讀(文字)。對於理解這兩類應用題,多讀既可集中學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學生對結構的印象和題意的理解。
三、多說
教師應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並且要鼓勵學生多說,即使錯了也不要批評學生。其實,數學就是找規律、找關系、形成表達式,這整個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我們應讓學生大膽地去說,去猜測,去嘗試。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理解同一道題的意思,不要擔心什麼無意識的思維浪費時間,往往這種思維能產生「全新」的思想。再教學應用題時,主要是讓學生多說條件和問題,多讓學生創造性的「重復」某一題意,如僅「去掉」的意思,學生可以有「送去」、「拿掉」、「獎給」 、「吃掉」 、「藏起來」 、「遮住」 、「壞了」、「削好」等二十餘個表達詞語。此時,你一定會感覺到你的思維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創造性。「三個臭皮匠」能「抵」幾個「諸葛亮」呀!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學生自己的思維去理解題意定會事半功倍。
Ⅶ 數學一年級下冊知識點
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天才其實就是可以持之以恆的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一直都是學習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徑。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級數學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一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概括
1、加數+加數=和2、被減數減數=差
和=加數+加數差=被減數減數
和加數=另一個加數被減數差=減數
另一個加數=和加數減數=被減數差
差+減數=被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3、一個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表示幾個一)
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幾個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幾個百)
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讀作是寫語文字,寫作是寫數學字
個的前面寫數學字,個的後面寫語文字。
4、?在︸下面就是求總數,用加法計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減法計算。(-)
5、求大數比小數多多少,用減法計算。(-)
求小數比大數少多少,用減法計算。(-)
大數=小數+多出來的數小數=大數多出來的數多出來的數=大數小數
6、時針短,分針長。1時=60分60分=1時1刻=15分
分針指著12是整時,時針指著數字幾就是幾時,
分針指著6是半時,時針過數字幾就是幾時半。
7、湊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來唱湊十歌,九湊一,八湊二,七湊三來六湊四,兩五相湊就滿十。
湊十法:拆小數,湊大數。拆大數,湊小數。
8、圖文應用題:先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再確定用加法或減法計算。最後要記得寫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求還有、還剩、剩下是多少,用減法計算。(-)
9、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10、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一年級數學知識點
動物樂園(比大小與比多少)
【知識點】:
1、比較動物誰多誰少有兩種策略:一是基於「數數」,二是進行「 配對 」,從而體驗「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通過比較具體數量多少的數學活動,獲得對「>」、「<」、「=」等符號意義的理解,學會寫法,並會用這些符號表示10以內的數的大小。
3、體驗「同樣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義。
高矮(比高矮、比長短)
【知識點】:
1、長短、高矮、厚薄都屬於物體長度的比較的問題,只是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習慣把水平放的物體的長度比較叫比長短,把垂直擺放的物體達到長度的比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體上下距離的比較叫比厚薄。它們的比較 方法 是相通的。
2、認識高矮的區別,知道比較高矮、長短、厚薄時要在起點相同的情況下才能正確比較。
3、知道高矮比較的相對性
輕重(比輕重)
【知識點】:
1、經歷比較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及輕重的相對性。2.初步體會藉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3.間接比較輕重,滲透了等量對換的思想,對學生說具有一定的難度,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獨立完成。
小學一年級 數學 學習方法
第一、認真聽老師講課。這是我取得好成績的主要原因。聽講時要做到全神貫注,聚精會神,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能開小差,更切忌一邊講話一邊聽講。其次要專心凝聽老師講的每一個字,因為數學是以嚴謹著稱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間就隱藏玄機無限。聽講時還要注意記筆記。一次老師講了一個高難度的幾何題,我一時沒有聽懂,多虧我記下了這道題以及解法,回家後仔細琢磨,終於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競賽中我輕而易舉地解出了類似的一道題,獲得了寶貴的10分。上課還要積極舉手發言,舉手發言的好處可真不少!①可以鞏固當堂學到的知識。②鍛煉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觀念和錯誤能得到老師的指教。真是一舉三得。總之,聽講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課外練習。孔子曰:「學而時習之」。課後作業也是學習和鞏固數學的重要環節。我很注意解題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確度,專心致志地獨立完成作業,力求一次性准確,而一旦有了錯,要及時改正。而速度是為了鍛煉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緊迫感。我經常是這樣做的,在開始做作業時定好鬧鍾,放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再做作業,這樣有助於提高作業速度。考試時,就不會緊張,也不會顧此失彼了。
第三、復習、預習。對數學的復習,預習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當天作業後,我將第二天要學的新知識簡要地看一看,再回憶一下老師已講過的內容。睡覺時躺在床上,腦海里再像看電影一樣將老師上課的過程「看」一遍,如果有什麼疑難,我立即爬起來看書,直到搞懂為止。每個星期天我還作一星期功課的小結復習、預習。這樣對學數學有好處,並掌握得牢固,就不會忘記了。
第四、提高。在完成作業和預習、復習之後,我就做一些爬坡題。做這類題,盡可能自己獨立思考,努力找出隱藏的條件,這是解題的關鍵。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就需要看一看參考書,以及請教師長和同學。總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問、虛心、勤奮,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才是關鍵的關鍵。
數學一年級下冊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一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 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梳理部編版
★ 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部編版
★ 部編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 一年級數學下冊的知識點
★ 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歸納
★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 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 一年級數學下學期知識點
★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
Ⅷ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47頁及練習七第13、14題。
設計意圖:
本節的「用數學」是讓學生能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計算出結果,側重通過計算得出,而不是去數未知數的數量,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圖文應用題。所以,本節課力圖基於傳統教學手段,體現「尊重學生,注重發展」的教學理念,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為學生提供經歷用6、7的加減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情境和時空,著力指導學生運用所獲知識,看圖解決問題,找出求「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用加法解決,而求「剩下幾個向日葵?」用減法解決,讓學生初步知道求整體,用加法計算,求部分,用減法計算。以「一同去郊遊」為主線,創造性地拆分情景圖,努力做到情景圖動態化,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引領學生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觀察圖畫,理解圖畫內容,知道圖上加括弧和問號的用意,能從圖中看清告訴了什麼,要求什麼,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創設親身經歷用6、7的加減法解決問題的時空,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3.引領學生體驗數學的魅力,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5.滲透環保教育,使學生熱愛我們的大自然,熱愛我們的生活,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教學關鍵:
知道圖上「大括弧」和「?」表示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畫面內容表達的意思,根據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選擇適當的方法算出要求的問題。
教具、學具准備:
活動式的情景圖、小黑板、《一同去郊遊》樂曲、錄音機、圖卡、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題
1、談話: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季)對了,秋天的天是那麼高,那麼藍。學校組織大家到郊外去遊玩,你想參加嗎?(想)但有個條件,就是必須闖過兩個數學大關,你們敢闖關嗎?(敢)那就來吧!
2、闖關。
第一關:快速搶答。(卡片出示)
3+4=1+6=7-3=4+2=1+5=
7-5=5+2=6-2=6-3=7-1=
第二關:方框再現。(小黑板出示)
3、師:好,大家都闖過了關,我們現在就出發吧!請閉上你的小眼睛,拍起你的小手掌,搖起你的小腦袋,不一會兒,我們就會到達目的地的,走吧!
4、播放《一同去郊遊》的歌曲並出示掛圖——美麗的郊外秋天景色。
5、師:睜開眼睛,多美的鄉村風光,你們看到了什麼?(生答略)
6、揭示課題。
師:現在,老師帶大家到草地上玩兒,不過要請大家用數學幫助老師解決實際問題,你們能做到嗎?(能)(出示課題:用數學)
二、探究新知
(一)引導學生學習加法圖文應用題。
(1)師:我們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學信息?(草地上有4個小朋友在捕蝴蝶,又來了2個小朋友。)
(2)師: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3)引出大括弧、問號並解決問題。
1、這個問題在圖上怎樣直觀地表示出來呢?我們的數學家找到了一種簡潔明了的方法,你們想知道嗎?(想)好,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兩個新的數學朋友吧!
2、出示、粘貼大括弧:我們的這個新朋友叫大括弧,它表示把兩部分小朋友合在一起。
3、出示、粘貼「?個」:這是我們認識的第二個新朋友,它表示我們提出來的問題。
4、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同桌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最後,大家把答案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師巡視)
5、生交流,師板書:4+2=6(個)。
(二)引導學生學習減法圖文應用題。
(1)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幫老師解決了一個問題,而且認識了兩個新朋友。現在,老師帶你們去一位叔叔家,他有東西送給大家。快猜猜他會送什麼呢?(向日葵)
(2)師:對了,他要送向日葵。為了保護環境,老師先替你們收下,待回校再分,師邊說邊從圖上摘下3個向日葵。
(3)師:此時,你們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想到了什麼數學問題?快說出來大家一起來分享吧!(地里一共有7個向日葵,老師摘下了3個向日葵,還剩下幾個向日葵?)
(4)師:那怎樣表示?怎樣解決呢?
(5)小組討論。
(6)匯報交流。師適時粘貼圖畫,並讓學生說清楚採用了什麼方法,為什麼要這樣解決?
(7)小結:比較異同。
提問:這兩幅圖在表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用到了「大括弧」和「問號」;不同的地方:第一幅圖的「?」表示把兩部分小朋友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求一共有幾人。第二幅圖的「?」表示兩部分中的一部分,求還剩幾個。)解法又有什麼不同呢?(求整體,用加法計算,求部分,用減法計算。)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小朋友們真棒,這么快就幫老師解決了這個問題。下面,叔叔還有東西送給大家,是什麼呢?請看這兒。
1、師出示、粘貼石榴、大括弧和問號圖卡,先讓學生看圖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2、師出示、粘貼蝴蝶、大括弧和問號圖卡,先讓學生看圖自己解決,然後集體訂正。
三、鞏固新知,拓展延伸
1、師:你們還想到其它地方玩玩,繼續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嗎?(想)那還請小朋友閉上小眼睛,拍起小手掌,搖起小腦袋,一同出發吧!
2、播放《一同去郊遊》伴奏樂,生課間休息,師出示美麗的大池塘圖。
3、讓學生打開課本第51頁,看圖獨立完成後,再集體訂正。(選一小題讓生說說想法。)
4、拓展延伸。讓學生尋找周圍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有困難的可以請教老師或同學。暫時找不到身邊數學信息的學生完成練習七第14題。
四、課堂小結
1、師:通過今天的郊遊,你學會了什麼?(學生隨意說,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師講述:小朋友真聰明,這次郊遊大家發現了許多數學信息,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並解決了它們。數學知識很重要,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我們要善於用好數學知識並用心學好它。現在,我們回家吧!下課。
教學內容:圖畫式應用題
教學目的:
1、學會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初步感覺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訓練學生根據掛圖正確表述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准備:課件或掛圖
一、引入
今天咱們到郊外去秋遊,看看有哪些數學知識。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麗的郊外風光]
師: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藍藍的天空,美麗的花朵,還有幾只蝴蝶正飛來飛去呢。
課件出示左邊5隻,數一數有幾只蝴蝶?再出示2隻,現在呢?
出示大括弧和問號,師:現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麼方法計算嗎?
美麗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來了一群小朋友,他們是來捉蝴蝶標本的呢!課件分步出示:1、左邊4人2、右邊2人3、大括弧和問號,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圖意
分組說圖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誰來說說圖意,你知道怎樣算嗎?
三、課中操
四、減法圖式
那邊的小朋友玩的開心,這邊的農民伯伯正忙著呢?出示葵花,看,這是什麼?
先出示顆葵花,再演示農民摘了3顆,再出示大括弧和7個最後出示問號。
問:你能說出圖意嗎?
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計算?
農民伯伯摘完了葵花還要摘石榴。課件分步出示石榴圖,自己說出圖意後想一想怎樣列式。
五、練習可自己適當調配
P51:13 14 15及思考題看圖,先說出算式後寫算式。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 能力目標:
初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1、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律。
教具准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從100倒數到50
2、看計數器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教師撥數,指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說明原因。「你是怎樣想的?」
想:先從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就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二)新授:
1、教學例七:
(1)教師出示幻燈片(百數圖)
(2)學生觀察討論,「表中這些數的排列有什麼特點?」(指名回答)
教師舉個例子,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分別有什麼特點。
(板書:橫看、豎看、斜看)
特點:①第一橫行的5個數都是雙數,而第二橫行的5個數都是單數。
②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十位數字相同。
③從右上到左下一行數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增大到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遞減到1。
(3)學生動手獨立填寫表格。
(4)再觀察,這個數位順序表有什麼特點?
2、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
3、按要求38頁,給指定的數塗顏色。四人小組討論還發現什麼新規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樣的數比大小。
課件出示計數器,學生分別說一說計數器上所表示的數,再比較大小,並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2)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進行練習,並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集體訂正。
Ⅸ 數學題條件與問題可以互換是什麼意思
應該就是把條件作為問題,把問題作為條件,就是問題和條件可以互相證明,就是條件和問題它們互為充分必要條件
Ⅹ 數學中應用題的要求和就是求什麼意思
應用題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學生解答應用題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應用題教學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一、審題
審題就是了解題目中的意思,已知條件及所求問題。認真審題是學生正確解題的重要前提,但它容易被忽視,從而導致差錯。根據應用題的特徵,迅速、准確地確定思維方向,深刻理解數量關系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二、畫線段圖訓練
畫線段圖的訓練是針對小學生具體思維能力強,抽象思維能力弱的特點,指導他們藉助線段圖,形象地揭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理解題意,找出解題的方法的一種訓練。對於稍復雜的應用題,具體直觀的線段圖是幫助學生理解題意的有效性途徑。
三、一題多解訓練
在一題多解訓練中,從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運算過程去分析解答應用題,鞏固所學知識,而且能拓展解題思路。
四、補充問題和條件,自編應用題的訓練
分析法和綜合法解答應用題是小學應用題常用的兩種方法,是應用題重點,學生從不同角度掌握應用題的結構和題中的數量關系,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和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