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班幼兒數學的知識掌握范疇
大班幼兒數學的知識掌握范疇,就是讓孩子有動手動腦的這種能力和認識阿拉伯數字和具體事物的關系。
B. 幼兒園大班數學4種綜合知識點總結
一、規律
1、 重復出現的規律(AB型)
⑴. ABAB
( )( )
⑵. ABBABB
( )
⑶. AAB
( )
⑷. AABB
( ) ( )
⑸. ABCABC
( )
⑹. ABCDABCD
( )
⑺、 遞增 ,一個元素不變,另一個元素增加,或是兩個元素同時增加,越來越多。
①. ABABBABBB
( )
②. ABAABAAAB
( )
③. ABAABBAAABBB
( )
⑻、 遞減 ,一個元素不變,另一個元素減少,或是兩個元素同時減少,越來越少。
①. ABBBABBAB
( )
②. AAABAABAB
( )
③. AAABBBAABBAB
( )
⑼、 遞進 ,每個元素輪流當第一
①. ABCD BCDA CDAB DABC
( )
2、 變化的規律:
⑴、 1 3 5 7 9 (11) 13
( 遞增 ,+2)
⑵、 2 4 6 8 10 12 (14)16
( 遞增 ,+2)
⑶、 2 5 8 11 14(17)(20)
( 遞增 ,+3)
⑷、 (21) 18 15 12 (9)
( 遞減 ,-3)
⑸、 60 50 40 30 20 (10)
( 遞減 ,-10 )
3、 計算的規律
⑴. 1+4,2+3,(3+2) 和都是5
⑵. 6-1,7-2,(8-3) 差都是5
⑶. 2,3,6,7,11,(12)
3-2 1,7-6 1,12-11 1
⑷. 3 4 6 9 (13) (18)
(3+1、4+2、6+3、9+4、13+5)
二、位置
1、 物體的位置有 上、下、前、後、左、右。參照物不同,位置也不同。
上、下
⑴. 一般位置高的就是「上」,位置低的就是「下」。
⑵. 教室里,天花板是「上」,地板是「下」。
⑶. 兩本書重疊放在一起,放在第一層的是「上」,放在底層的是「下」。
前、後
⑴. 含義:一般指面對的方向就是前,背對的方向就是後。
⑵. 同一物體,相對於不同的參照物,前後位置關系也會發生變化。
⑶. 小貓 小狗 小猴 小兔面朝小朋友站一豎排。
①. 以小狗為參照物,小狗的前面是小貓,小狗的後面是小猴。
②. 以小猴為參照物,小猴的前面是小狗,小猴的後面是小兔。
參照物小狗、小猴的不同,位置的前後也是不同的。
左、右
⑴. 大班的小朋友一般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為標准,確定左邊和右邊。右手所在的一邊為右邊,左手所在的一邊為左邊。
⑵. 在確定左右時,一定要注意左撇子的小朋友,可以拿實物做參照物來演示左右。
2、 認識行和列
⑴、 橫的叫做行(排),從下往上數。豎的叫做列,從左往右數。
①. 找出橘色圓點的位置。
題中一共有5行,6列。從下往上數,橘色圓點在第2行。從左往右數,橘色圓點在第3列,所以橘色圓點的位置是:第2行,第3列。
3、 排隊
⑴. 找方向,方向不同位置也不同。
⑵. 找「第」字,看見「第」 只圈單獨的一個。沒有「第」字,有幾個圈幾個。
①. 從左邊數(方向),小強在第2行的第( 3 )個,從右邊數(方向),小強在第2行的第( 4 )個。
②. ( )
圖中有( 8 )個桃心。
把第3個桃心圈起來。
第一步找方向,沒有特別說明方向的時候,默認從左往右數。
第二步找第字,看見第字, 只圈單獨的第3個桃心。
③. ( )
圖片中有( 10 )個五角星。
把左邊的6個五角星圈起來。
第一步找方向,左邊。
第二步沒有「第」字,有幾個圈幾個。 有6個五角星,圈6個五角星。
4、 位置中「的」字題的做法。
⑴. 「的」字 前面的物體 為參照物。
⑵. 標方向。(上、下、左、右、前、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 圖中共有( 12 )個數字。
②. 6的上面是( 2 )。
第一步 「的」字前面為參照物,6為參照物。第二步標方向,方向是上面,得出結果6的上面是2。
③. 6 的下面是( 10 )。
④. 9在10的( 左邊 )。
⑤. 12在11的( 右邊 )。
⑥. 5的右邊有( 3 )個數字。
「的」字前面是參照物
三、圖形
1、 圖形可分為 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 。
平面圖形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
⑴. 正方形: 四四方方的,有四條邊,四個角,四條邊都相等。
⑵. 長方形: 長長方方的,有四條邊,四個角,其中有兩條對著的邊較長且相等,另外兩條邊較短且相等。
⑶. 三角形: 有三條邊,三個角。
⑷. 圓:圍繞一個固定的點,並且以一定長度為距離,畫的圖形。
⑸. 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
立體圖形 :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
⑴. 正方體:有六個面,十二條邊,六個面大小相等。
⑵. 長方體:有六個面,十二條邊,六個面大小不一,相對的面大小相等。
⑶. 圓柱體:筆直,上下一樣粗細,並且上下的兩個面都是同等大的圓。
⑷. 圓錐體 : 上面是一個點,尖尖的。下面是一個圓,側面打開是一個扇形。
⑸. 球體:圓圓的,表面很光滑,生活中的球體有足球、籃球、乒乓球等
2、 圖形的拼組
⑴.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也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還可以拼成一個大三角形。
⑵. 拼成一個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體至少需要8個小正方體。
3.兩個長方形能拼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兩個特殊的長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4個長方體能拼成一個大的長方體。
四、鍾表
1、 認識秒針、分針、時針
⑴. 鍾表盤上有三根針,分別是 秒針、分針、時針。
⑵. 秒針最細最長,分針又細又長,時針最粗最短。
⑶. 秒針走得最快,時針走得最慢。
⑷. 在鍾表學習中,我們只會用到分針(又細又長)和時針(最短最粗)。
2、 認識表盤上的數字
⑴. 鍾表盤上有12個數字,分別是1、2、3、4、5、6、7、8、9、10、11、12,。
⑵. 12個數字把表盤 分為12個大格,每個大格有5個小格,一共有60個小格。
⑶. 1個小格是一分鍾,60個小格是60分鍾。
3、 時針、分針的轉動規律
⑴. 時針、分針在表盤上是 順時針轉動。
⑵. 分針轉1小格是1分鍾,轉1大格是5分鍾,轉1圈是60小格,即60分鍾, 1小時=60分鍾。
⑶. 分針轉一圈,時針轉一大格。
如: 當鍾表時間3時整時,分針指向12轉,時針指向3。當分針轉1圈時,時針轉一大格,時針從3轉向4。
⑷. 分針轉1大格是5分鍾,對應數字分別是:
1( 5分 )、2( 10分 )、3( 15分 )、4( 20分 )、5( 25分 )、6( 30分 )、7( 35分 )、8( 40分 )、9( 45分 )、10( 50分 )、11( 55分 )、12( 60分 )
⑸. 1刻鍾=15分鍾
半小時=30分鍾
1小時=60分鍾
4、 認識整時(整點)
分針指向數字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6時整分針和時針會形成一條直線。12時整分針和時針會重合。
7如: 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7,就是7時整。
5、 認識幾時半(半點)
分針指向6,時針過幾就是幾時半。 (時針在兩個數字中間,哪個數字小,就是那個小數字的幾時半或者幾時30分。)
如: 分針指向6,時針過11,就是11時半。
6、 時間的表達方式
時間表達方式有兩種: 文字表達方式和電子表表達方式。
⑴. 中文(文字)表示方法,是幾時幾分,就寫幾時幾分 ,如11時30分,11時。
⑵. 電子表表達方式,用兩個小圓點把左邊的時和右邊的分隔開,先寫左邊的時,再寫右邊的分。 如11:30,11:00。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數字要佔兩個位置,不滿10分的,要用0來佔位。
7、 過幾時幾分用加法,時加時,分加分。
⑴. 現在是3時整,過1個小時是( 4 )時。
過一小時,用加法。3時+1時=4時
⑵. 現在是2時30分,過半個小時是( 3 )時。
過半個小時,用加法。半小時=30分,分加分,30分+30分=60分,60分=1小時,2時+1時=3時。
⑶. 現在是11時45分,過一刻鍾(15分鍾)是( 12時 )
過一刻鍾,用加法。分加分,一刻鍾=15分鍾,45分+15分=60分,一小時=60分。時加時11時+1時=12時。得出結果12時。
8、 前幾時幾分用減法,時減時,分減分。
⑴. 現在是5時整,前2小時是( 3 )時。
前2小時用減法,5時-2時=3時。
⑵. 現在是8時45分,前1時15分鍾是( 7 )時( 30 )分。
前15分鍾用減法,時減時,分減分。45分-15分=30分,8時-1時=7時,得出結果7時30分。
⑶. 現在是3時,前15分鍾是( 2 )時( 45 )分。
前15分鍾用減法,時減時,分減分。3時沒有分,向時借一個時(60分鍾),變成2時60分鍾。60分-15分=45分。2時-0時=2時。得出結果2時45分。
C. 大班數學怎麼學好
一、集合、數和量的概念
每個孩子都有著與生俱來的數學能力,比如對玩具數量變化、音量大小、搭積木的高矮、物品的分類和排序等,孩子在游戲中無意識的表現,已經充分說明他們具有一定的數學能力了。
1、對數量關系有明確清晰的認知,利用實物,讓孩子迅速理解物品數量關系;
2、學習數數,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後,開始學習數量的加減;
3、懂得並且能很快說出相鄰數、序數、奇偶數(單雙數)、數的大小等;
4、認識事物的不同特點,比如大小、長短、高矮、粗細、寬窄、厚薄、輕重等,並且能夠分類或排序;
5、會10以內數的分和,能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6、對事物的大小、長短、高矮、粗細、寬窄、厚薄、輕重等有基本概念。
二、幾何和空間概念
2歲左右,孩子開始對圖形產生興趣,3歲已經能夠正確找出相同的幾何圖形。幾何能力,除了可以培養孩子對圖形的辨識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還幫助孩子提高抽象視覺能力。
1、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和幾何體,比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正方體、球等;
2、除了認識幾何圖形名稱,還能准確分辨它們的特徵,比如正方形和長方形,圓柱體和球體等;
3、 能通過分解和組合,認識平面和立體幾何之間的關系,相同與不同;
4、能把幾何圖形與實物形狀對應聯系起來,對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進行等分;
5、通過立體幾何,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包括地圖、地理方位、空間等,比如上下、左右、前後、里外等。
三、時間概念
給孩子時間啟蒙,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幫助他理解時間,養成時間觀念,是培養孩子時間管理意識的基礎,有助於形成孩子的動力定型,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終身有益。
1、家長仔細觀察,及時調整和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給孩子逐步引入時間的概念;
2、針對孩子的興趣點,幫助孩子理解早中晚,白天黑夜,今明後天,星期,四季等概念;
3、通過不斷強調和重復的方式,讓孩子明白現在、過去、將來、以後、馬上、剛才、經常等概念;
4、認識鍾表,會看整點與半點,並且能根據時鍾進行時間管理,分辨出具體時間該做什麼事。
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D. 大班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對10元以內人民幣的認識。
3.積極參與活動,了解貨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0以內「模擬人民幣」,各種玩具,畫有不同面值人民幣的盒子。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提問幼兒:平日吃的東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從哪裡來的?幼兒說出是用錢買來的,教師出示「模擬人民幣」問幼兒:認識他們嗎?他們一樣嗎?引導幼兒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發給幼兒每人一套「模擬人民幣」,讓幼兒辨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讓幼兒按要求取出相應的幣值,例如,教師說出四元,幼兒取出四張一元的人民幣;師說六元,幼兒取出一張一元的,一張五元的人民幣,或取出六張一元人民幣。
3.游戲活動。
教師變成售貨員,賣給幼兒玩具,教師說出玩具的價錢,幼兒按量取錢,誰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賣給他。幼兒買到玩具後,可以和其他幼兒繼續進行游戲,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兒之間可以進行買賣,用「模擬人民幣」進行交換。
4.交流小結,讓「模擬人民幣」回家。
每個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請幼兒根據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幣送到相應的盒子里。
5.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內放置十元以上的「模擬人民幣」供幼兒繼續探索認識。
活動反思
《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是讓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能正確、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進行合理、靈活地思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正確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關信息;能正確地解決購物時常見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反思的同時要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並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
要完成上述這些目標,是要依賴於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對於「人民幣」,我覺得學生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對於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所以在上本單元之前,以為會非常容易的,還曾想著壓縮課時,但是開始之後,我才發現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樣,原本3個課時的課,我足足用了一個星期,又復習了2天,直到今天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這讓我思考了許久,怎麼會這樣呢?《人民幣的認識》學生掌握起來難度很大,每次教學總感覺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學中早就領教過它的「看似容易實則很難」,所以在課前我充分進行了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力求幫助孩子們輕松掌握本節課知識,覺得准備的比較充分了,但是上完課我還是感到不滿意。
【內容與要求】
1、在操作中感知兩個透明的圖形完全重疊時會變成一個個新圖案,並獲得遮擋現象的經驗。
2、在操作中培養幼兒的空間目測、空間方位、想像組合、分析判斷等能力。
【活動准備】
課件、操作板、示範教具
【設計思路】
數學是考驗思維的一種形式。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思維、動腦、挑戰的激情,激發幼兒喜歡探究的興趣,正是3-6指南所提示的。然而,重疊現象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我將其轉化為我們今天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們在操作中獲得空間目測、空間組合、判斷思維等能力的發展。傳統的數學又是枯燥的,單純的講述重疊會使幼兒對數學更沒有興趣,《3-6指南》提出,幼兒的思維培養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來進行科學學習,不應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所以我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設計了這次的活動。通過游戲導入,使他們對後面的內容充滿好奇,並且結合大班幼兒特有的挑戰心理、冒險精神,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活動流程】游戲導入—觀察討論—操作感知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透明的圖形,這上面有什麼?
2.展示魔術、初感重疊
(1)我現在要變一個神奇的魔術給大家看,你們仔細看哦!
(2)變成了什麼?猜猜怎麼變成的呢?
小結:你們太厲害了,這么神奇的魔術都被看穿了。像這樣邊對邊,角對角地重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疊,這兩個圖形重疊出來就變成了一幢房子。
二、分組操作
1.觀察討論
(1)我們接著再來變魔術。如果將這兩張圖形完全重疊,你們認為會變成這里的哪一幅圖案?
(2)你們的回答都不一樣,那怎麼樣才能知道哪一個朋友的想法是正確的呢?
(3)在你們身後也有這兩個圖形,請你們分成5組,一起合作實驗證明一下,找出正確的圖案。比一比哪一組小眼睛最厲害,速度最快。
2.目測想像
(1)剛才我們通過合作實驗的方法找到了正確的'答案,現在我們提高難度,不做實驗。就靠我們的眼睛看,小腦袋想,請你找出這兩張圖形重疊後會變成以下什麼圖案?
(2)答案有好多種,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怎麼想的。
3.幼兒操作
大家都很聰明,知道通過觀察圖案的位置來找出正確的答案,你們想不想自己嘗試一下?每組每位夥伴都有一份操作板,請你們用剛才的方法,仔細看,仔細重疊,看看會變成什麼圖案,找出來後,把正確的圖案用紅筆圈出來。把你們重疊在一起的圖案也放在旁邊。並且,這次要看看哪一組做的又快又准確哦!
4.交流分享
(1)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做的怎麼樣呢?
小結:其實生活中重疊和遮擋的現象很多,我們只要用眼睛仔細去看,去找一找就會有很多的發現。
5.感知多變的重疊
(1)老師還帶了一個更難的問題,想不想來挑戰一下?
剛才這兩張圖形其實轉一個方向,還能變出不一樣的圖案,你們看。老師會將這些放在我們的個別化里,想要挑戰一下自己的朋友,我們可以在個別化的時候去學習一下,好嗎?
活動目標:
1、能初步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在小組活動中能邊做邊講操作過程。
活動准備:
學具:紅色圓片(1——10)
教具:積木、雪花片若干 1——10的圓點卡片 球一個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單、雙數
(出示圓片、見書圖六)「黑板上有什麼?」「每一行有幾個紅圓片,誰
會用數字來表示?」(請幼兒在每行圓片下放上相應的數字)「你是怎麼數的?」(帶領幼兒一起說說每排圓片的數目)
「小圓片要出去散步了,我們讓每行的圓片兩個兩個手拉手,排好隊吧」(教師示範兩兩排列,方法是把最上面一個圓片拿下來與最下面的一個配對,如果是單數會有一個不能成對)
「現在1、2、3、4、5的圓片已經兩個兩個排整齊了,誰來為後面每行的圓片兩兩排隊?」「看看哪些數兩個兩個配對後有一個是單的,哪些數兩個兩個配對後沒有單的?」(幼兒操作,並提示幼兒進行觀察)
總結:兩兩配對後,有一個單的就叫單數,兩兩配對後沒有單的叫雙數。
2、區別10以內的單、雙數
①分別指單數和雙數引導幼兒進行觀察、討論。
②說一說:教師任指某一數,引導幼兒觀察。「它是幾?排成什麼樣子?
是單數還是雙數?」
二幼兒操作
擺積木:教師出題如:請你擺出7。(幼兒就擺出7塊積木或雪花片)
請給這7個積木兩個兩個手拉手排隊。排好之後,看一看,它們排出來的隊伍是怎樣的,這個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以這樣的方式出題,讓幼兒通過擺放不同數量的積木或雪花片,進一步感知單、雙數)
三游戲:傳球
玩法:教師搖鈴鼓,幼兒傳球,鼓聲停,球傳到誰的手上,誰就到老師
手中抽取一張圓點卡,數一數告訴大家是幾個圓點,幾是單數(或雙數)(游戲可反復進行)
四結束部分
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單數和雙數,數兩兩配對後有一個是單的就叫
單數,兩兩配對後沒有單的就叫雙數。單數有:1、3、5、7、9,雙數有:2、4、6、8、10.
2、收拾用具,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構思 「數」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幾乎沒有一個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這些與「數」有關的概念或名稱。僅就最單純的數東西來說,便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數學是抽象的科學,要是幼兒學好數學必須使其具備相當豐富的感覺經驗以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數學教育正以感官教育為基礎,讓幼兒在操作感官教具時,不斷積累感覺經驗,將數量,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逐步形成數概念。在過程中開啟孩子的智慧,藉助教具的操作,觸類旁通,真正成為一個懂得思考的孩子。本節數學活動中,我將利用郵票上的數值進行加法運算游戲,借用蒙氏的錯誤訂正,讓幼兒自己自由地進行工作,加深對數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
1、利用郵票游戲教具做加法運算。
2、加強大數目加算練習。
間接目的
1、加深對數位的理解。
2、培養運算的興趣。
准備材料
1、托盤;
2、郵票箱教具;
3、彩筆、題目卡;
4、加法訂正板紅線。
基本操作
一、復習10以內的加法,並進行錯誤訂正。
二、介紹本次工作名稱:郵票游戲的加法工作。
三、復習郵票的一些簡單知識。
1、取出寫上加法的題目卡,為幼兒鞏固加數的含義。
2、用郵票表示數字。
3、請幼兒觀察數字,詢問幼兒數字有哪幾個數位。示範拿取對應的定位籌碼,將定位籌碼按個、十、百、千的順序排好。
4、按照題卡選擇郵票,分別把與數字對應的郵票放在對應的定位籌碼的下面。
5、操作郵票得出豎式結果。
四、給幼兒不同題卡引導幼兒獨立進行計算。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強調安靜進行工作。
五、工作結束,請幼兒將教具放回原處,離開課室。
區域延伸:郵票箱進行進位加法橫式練習。
活動反思 這是一次蒙氏數學教學活動在本班的的初步嘗試。孩子們通過操作形象的郵票教具,初步學習了不進位的加法。整個過程中,孩子們都在安靜的環境中,自由有序地進行工作。
本堂課加強了幼兒大數目的加算練習,也加深了對數位的理解,為小學的加法運算奠定基礎。活動過程中,採用了三段式教學法復習不同顏色的郵票代表不同的位數,加強幼兒數位的理解。最後的錯誤訂正,讓幼兒對照該標准自已發現並自動糾正錯誤,無需老師的提醒,提高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培養細心、耐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思考能力。但在進行新工作展示時,老師的語言還需要更加簡練些,減少幼兒等待的時間,的時間給幼兒進行自由練習,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幼兒。
E. 幼兒園大班數學學什麼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首先就是要教孩子認識數字,會數數,認識基本的數字運算,比如最簡單的加減法。
F. 大班說課稿集幼兒園大班數學《區別左右》說課稿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學習以某一物體為中心區分左右,能正確運用方位詞。
2、培養兒童的空間方位感,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准備:
粘貼字、小動物、飾品
教學過程:
一、區分左右物
1、猜謎導入: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幹活不說話(手)
2、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隻是左手,一隻是右手,那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3、教師發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並做出動作。
如:教師:來,來,舉起你們的右手來
幼兒:我們右手舉起來(糾正個別不正確的)
那我們的兩只手是左手幫我們事情做得多,還是右手做得多,請幼兒說說你的右手都會做些什麼事情,你能表演一下嗎?
4、教師出示右手,手上貼圓點,問:你知道老師手上有什麼嗎?你知道他是我的左手還是右手,請你舉起和我相同的手。
(1)觀察並貼上貼紙。
(2)對於舉錯的,教師和幼兒同方向站,讓幼兒對照,是不是舉對了。
指令:請把有貼紙的手舉起來,再次強調,我們貼有紙的手是什麼手(右手)
思考:為什麼你的右手貼紙在這邊,而我的右手貼紙在那邊呢?
交流總結:站的方向不一樣,教師轉過背,與幼兒方向一致,再舉右手,讓幼兒體驗面對面站著,因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舉的右手和老師的剛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樣,我們的右手方位就是一樣的了。
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剛才我們知道了左右手,老師考考你,你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麼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
(耳朵、眼睛、腳、腿、肩、鼻孔、眉毛)
聽口令做動作:
伸出你的左手,右手;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右腳;摸摸你的左耳右耳;拍拍你的左腿,右腿......
提問:老師的左腳和你們一樣嗎?
總結:我的和你們的相反,你的右這就是我們的左邊,你的左邊就是我們的右邊。
教師:有幾只小動物看到我們玩的那麼開心,也來湊熱鬧了,看,誰來了。問:有幾只小動物?
老師這里准備了一些東西,他們和你們是面對面的。說出左右邊的.物體。交換位置。
現在我們能不能分清左右了。(能)
你們能分清了,可幾只小動物犯愁了,為什麼呢?小蜜蜂特別聰明,許多小動物都想和它交朋友,小蜜蜂可給它們出了一個難題,你們要和我交朋友,必須回答我的問題,你們看誰來啦。(小兔子帶禮物來了,小蜜蜂讓我考考你,你站到我的左邊去,小兔子急了,你的左邊是哪邊啊?誰來幫幫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擺。
又來了一個小動物,考考他,站到右邊。
小蜜蜂看一看,他們都站對了,都可以做我的好朋友了。
老師這里准備了一些東西(三樣物品,交換位置)
叫三個小朋友上來,交換位置
我們左邊有什麼?我們右邊坐著誰?
提問:如果我們轉變方向左右還一樣嗎?(四個方向轉,區分左右)
我們學習一首關於左右手的歌曲,一起來。
啦來來,啦來來,朋友們,舉起你的右手擺一擺,向右擺,向左擺,繞一個圓圈跟過來,啦來來,朋友們,把你們的身體擺一擺,向左擺,向右擺,繞一個圓圈坐下來(真棒)
間筆畫:桌子上有一副(洋娃娃的臉)幫它畫上五官。
聽指令:先畫娃娃的左眼、右眼、左眉毛,右眉毛,左耳朵,右耳朵,鼻子,嘴巴
畫好了,請交到老師這里,1、2組的小朋友交到老師的左邊,3、4組的小朋友交到老師的右邊。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區分左右,而且還知道左右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你站的位置不一樣,左右邊就不一樣,如果兩個人面對面站著,你們的左右正好相反。
《區分左右》教學反思
《左右》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左右,用數學的語言來描述生活,解決日常生活里的簡單問題。能准確的用左右來描述物體所處的位置,是教學的重點,體會左右的相對性是教學的難點。這節課的內容比較抽象,而學前班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為主的,這是本節課教學的關鍵所在,只有處理好這一矛盾,才有可能較好地落實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破這節課的教學難點。為了解決好這一問題,我在教學設計中進行了如下嘗試,通過實踐,反思如下:
一、藉助學生熟悉的左右手來辨別自己的左右和物體所處的位置。
1、將抽象知識具體化,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便於學生理解。"左右"這一概念比較抽象,只有將它建立在具體形象的事物之上,才能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而在教材中已經接觸過左右這個概念,對於自己的左右手已經辨別得很清楚了,藉助學生自己身上的左右手來幫助學生領會自己的左右和物體所處的位置,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有效。
2.藉助自己身上的左右學習新知,學生學習興趣很濃。愛動是學生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伸左手、伸右手,跺左腳、跺右腳等活動都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學習自己的左右和物體所處的位置,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藉助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理解左右的性對性需要有一定的空間觀念,而學前班的小朋友的空間想像能力不強,要突破這一教學難點,只有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親歷這一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才能感悟較深。在教學中,我組織學生面對面握手、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事物等活動,讓學生從中感悟到方向不同,左右不同;觀察角度不同,左右也不同等等。這樣,讓學生在做中學數學,學生對左右的相對性這一知識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較好地落實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同時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不足:通過作業反饋,發現少數學生對於上下樓梯靠右行這一知識點還沒把握好,看來用課件演示這一知識還比較抽象,不利於學生理解,需要帶學生親自到樓梯上走一走,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有可能學生會掌握得更好。在下一輪教學中,要彌補這一不足之處,不斷完善這節課的教學。
G.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左右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左右,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學習以自身和客體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左邊和右邊。
2、能遵守活動規則,聽到信號後及時做出反應。
3、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4、讓幼兒認識左右。
活動准備
1、課件
2、幼兒數學用書第七頁,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謎語激趣
謎語: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從早到晚不講話,寫字畫畫不離它。
二、區別以自己身體為中心的左右
1、區別左右手。
(1)請小朋友舉起拿筆的那支手,招招手並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2)請伸出左手搖一搖。
(3)游戲:聽口令舉手
(游戲中增加難度,說相反:我說左手,你舉右手等。)
2、區別左右腳。
(1)交流身體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麼有分左和右的?
(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腳)
(2)競賽游戲:點鼻子。
(游戲中增加難度,說相反:我說左眼,你點右眼等。
(3)小結:知道左和右,左手這邊是左邊,右手這邊是右邊。
三、感知左右
1、交流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1)你的左邊是誰?在活動室里你的左邊有什麼?
(2)你的右邊是誰?在活動室里你的右邊有什麼?
2、改變方位再交流左右邊有什麼?
四、感知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1、教師用左手拿一本書,請幼兒說說書在老師的哪只手。
2、討論:書是在老師的左手,為什麼許多小朋友會認為書是在老師的右手呢?
(讓幼兒知道:當自己和別人面對面的時候,自己的左邊和別人的左邊不在一個方向)
3、請個別幼兒拿書,大家分辨他是用哪只手拿書的。
五、幼兒操作
1、打開幼兒用書,說說圖畫里的小朋友是用哪只手拿書的。
2、將用左手拿書的小朋友圈出來。
活動目標:
1、學習以自身和客體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左邊和右邊。
2、能遵守活動規則,聽到信號後及時做出反應。
3、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准確性、敏捷性。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准備:
幼兒數學用書第七頁,筆人手一支活動過程:
一、謎語激趣謎語: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從早到晚不講話,寫字畫畫不離它。
二、區別以自己身體為中心的左右
1、區別左右手。
(1)請小朋友舉起拿筆的那支手,招招手並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2)請伸出左手搖一搖。
(3)游戲:聽口令舉手,(游戲中增加難度,說相反:我說左手,你舉右手等。)
2、區別左右腳。
(1)交流身體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麼有分左和右的?(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腳)
(2)競賽游戲:點鼻子。(游戲中增加難度,說相反:我說左眼,你點右眼等。
(3)小結:知道左和右,左手這邊是左邊,右手這邊是右邊。
三、感知左右
1、交流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A你的左邊是誰?在活動室里你的左邊有什麼?
B你的右邊是誰?在活動室里你的右邊有什麼?
2、改變方位再交流左右邊有什麼?
四、感知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1、教師用左手拿一本書,請幼兒說說書在老師的哪只手。
2、討論:書是在老師的左手,為什麼許多小朋友會認為書是在老師的右手呢?(讓幼兒知道:當自己和別人面對面的時候,自己的左邊和別人的左邊不在一個方向)3。請個別幼兒拿書,大家分辨他是用哪只手拿書的。
五、幼兒操作
1、打開幼兒用書,說說圖畫里的小朋友是用哪只手拿書的。
2、將用左手拿書的小朋友圈出來。
教學反思
「認識左右」這節課是幼兒園大班下冊第一單元位置中的一個內容,是在幼兒學習了上下、前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能用「左右」來描述物體的位置,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左右的相對性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本節課我遵循了大班幼兒的認知規律,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建構新知。
第一,在認識「左右」時,我從幼兒找自己身體中的左和右的游戲進入,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學習的過程,這樣幼兒在玩中學,在玩中悟,體會到了自己身體上的數學。同時,通過讓幼兒互說如何確定自己的左右,這樣幼兒獲的了大量感性材料,初步認識左、右的基本含義。接著又從學生自己及身邊的幼兒入手,讓幼兒用左右來描述自己的鄰居,感受左右,訓練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
第二,在教學左、右相對性時,我巧妙地設疑讓學生們判斷我舉的是不是右手,這樣一下子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思考;接著我讓幼兒舉起右手與我進行比較,我適時提問:是不是你們舉錯手了?你有什麼辦法說服大家?一石激起千層浪,幼兒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最後通過我的轉身結論得到了驗證。通過總結幼兒明白:面對面站著,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最後我通過讓幼兒握手和實踐活動走樓梯,幫助了幼兒進一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訓練了幼兒左、右的方向感,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認識左右本課的不足之處是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的能力還有待提高,課上有些幼兒是只顧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還有的在用手比劃難以和大家交流。對於大班的幼兒我們今後還需有意培養其這方面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能夠以自己為中心,正確判斷左右。
2.訓練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准備 :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知左右
1.師生互動,引出「左、右」。(小朋友,把我們的雙手伸出來,一起拍一拍: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後拍拍)
二、認識左右
1.看圖片,猜一猜。提問:老師這里有一張圖片,你們猜猜這是左手還是有右手?請你仔細觀察比較。(把手伸出來擺一擺,比較一下)
引導幼兒觀察照片中手掌、大拇指的位置,分清左手和右手。
提問:我們的右手會做哪些事?(握筆、抓筷子、拍球等)那另外一隻手是……(左手)
小結:原來,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它們相互配合,一定要保護好它們。
你們都能分清左右手吧?來,試試看。(舉右手、舉左手,記住了拿筷子的手是右手)
除了手,我們的身體有哪些部位也分左右?
1)耳朵。(請一名幼兒)指一指哪個是右耳?(右手找右耳)對,右手和右耳在同一邊。左耳呢?(和左手在同一邊)
2)腿或腳,大家一起指摸一摸,怎麼找?(左手找左腿、右手找右腿)
小結:是的,我們的身體就分為左右兩部分。
2.游戲《手指點點》。
鼓勵孩子聽口令,用手找到「左耳、右耳、左腳、右腳」等部位。初步感知「左右」方位和我們身體的關系。
提問:現在,老師考考你們,我說口令,你們找相應的部位,我們先來試試。准備好…(鼻子鼻子右——耳、鼻子鼻子左——耳、鼻子鼻子左腳、鼻子鼻子看右邊,有什麼?看左邊,有什麼?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
教師注意糾錯。(記住右耳在右手邊左耳在左手邊)
小結:游戲中,小朋友們都能分清「左」和「右」,真棒!是的,剛剛我們藉助我們的身體知道了:左手這邊就是我們的左邊,右手這邊就是我們的右邊。
三、區分左右。
引導幼兒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
1.發現問題
提問:現在我邀請幾個小朋友面朝大家,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找到左右?請幼兒集體評價方向是否正確,從中發現左右會隨著身體方向的變化而變化。(他伸的對嗎,你們把右手伸出來試試)(再請全體幼兒到前面嘗試同方向伸右手)
提問:為什麼老師說的是右邊,而你們指的方向不一樣?
小結:我們的身體方向不一樣,所以我們的右邊也不一樣,因為我們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來區分左右。所以你們指的方向都是正確的。
2.換方向體驗
提問: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把自己的身體轉一轉,指指哪個是左邊?哪個是右邊?
小結:不管我們的身體方向發生什麼變化,我們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來區分左右。左手邊有…右手邊有…,對,我們換一個方向,再來試一試。
聽口令:向右轉、向左轉(右邊有什麼,左邊有什麼?)
小結:你們不光能區分左右,還能聽指令,向左向右轉,非常棒!
師:現在請男生把椅子端到左邊,女生把椅子放到右邊面向老師排成一排。
四、快樂機器人
檢驗幼兒能否以自身為中心快速分清左右
游戲規則:等會兒我們來扮演機器人。找一個空地站好,音樂響起,所有的機器人可以四處走動,音樂一停,聽指令擺好動作,試一試聽口令:抬手、抬腳。(舉右手、跨右腳、向左看;舉左手跨左腳、舉右手跨右腳;舉右手跨左腳、舉左手跨右腳)
五、活動延伸
生活中,我們在哪些地方需要區分左右?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上下樓梯時我們要靠右走、交通標志告訴我們向左轉還是向右轉……)
小結:是的,只有分清了左右,我們的生活才會更有序、更安全。
H. 幼兒園大班數學先學什麼為基礎
幼兒數學教育主要包括幼兒的數概念、計數和運算的教育、量與計量的教育、幾何圖形和空間關系、時間關系的教育等。
①幼兒的數、計數與運算
10以內數的實際意義;數的守恆;相鄰數;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認識序數,能夠用自然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關系,說出物體排第幾;認識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和互補關系等;學會10以內的計數;認讀和書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包括認識加號、減號和等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學習10以內數的口頭加減運算,並能夠用加、減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②量與計量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物體量的差異,比較物體的多少、大小、長短、高低、粗細,厚薄、寬窄、輕重、容積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恆;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感知量的相對性;幫助兒童建立序的概念,並體驗其中的傳遞關系;學習計量,會進行初步的自然測量。
③簡單的幾何圖形知識
能夠正確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圓形和梯形,並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徵;能夠正確辨認幾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球體、正方體、圓柱體、長方體;能夠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理解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
④空間方位初步知識
能區分上、下、左、右和遠、近等空間方位;能按指定方向進行運動,包括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時間、方位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並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稱及其順序;認識時鍾,知道時鍾的用途以及正點與半點。
I. 大班數學上學期應學哪些內容
1、啟發探索法
啟發探索法的目的是依靠幼兒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其去探索並獲得新的知識,這是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啟發探索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1)啟發探索法要貫穿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以及教師指導下幼兒進行積極思考探索的學習過程;(2)啟發探索法應與操作法結合進行;(3)教師的提問要能起到引導幼兒思路、引導探索方向的作用;(4)在教師的啟發下,鼓勵幼兒獨立思考問題,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5)當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予以開導、鼓勵,並給予幫助。
2、游戲法
游戲法的目的是通過游戲引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游戲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幼兒獲得數學知識和思維發展的有效手段。主要的游戲方法有:(1)有情節的游戲,如看電影按票號坐座位;(2)運用感官進行的游戲,如聽鼓聲說數;(3)口頭游戲,如數數歌;(4)競賽游戲,如倒數比賽等。
3、歸納演繹法
歸納法是藉助已掌握的知識,概括出簡單本質特徵和規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演繹法是運用帶有規律性的知識進行推理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通過這兩種方法幼兒可以獲得初步的推理能力,並能運用之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如幼兒在認識了三角形之後,知道凡是有三角三邊的圖形都是三角形;在學過1、2,3,4,5的排列規律後可以推理出6-10的排列形式。
其他方法(欣賞法、觀察法、談話法、歸納法、演繹法、情景法)
4、比較法
比較法的目的是通過兩組或兩組以上物體的比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按照比較的形式來分,可分為對應比較(如重疊等)和非對應比較(如單雙排的不對應等)。比較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1)比較過程中要引導幼兒進行認真觀察比較;(2)教師要以啟發性的提問(問題要圍繞重點要求進行),指導幼兒進行比較;(3)觀察的過程中要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努力發現,並學會總結和歸納。
5、操作法
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通過藉助於事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思維。單純地向幼兒傳授講解,既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又不利於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如何優化數學教育活動,促進幼兒更有效主動地學習、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呢?實踐中,我發現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由於幼兒時期的各種心理過程帶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和不隨意性的特點,所以一些新穎的、有情節的、變化的、讓他們動手的活動,能夠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幼兒通過操作活動,通過操作具體的材料(這種材料多數是幼兒身邊常見的自然物品、玩具等),並且每個幼兒都有足夠的材料,使他們都有操作的機會,獨立進行學習活動,這種活動能夠充分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操作法的運用過程中必須注意:(1)為幼兒操作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2)在幼兒動手操作之前要對幼兒講清楚操作的目的和具體操作方法;(3)給幼兒充分的時間操作、觀察、思考和探索;(4)操作過程中要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並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思索;(5)進行結果討論,幫助幼兒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整理歸納,明確概念,向內部思維活動轉化。
6、講解演示法
講解演示法目的是通過教師展現直觀教具並結合口頭講解把抽象的數、量、形等知識呈現出來。講解演示法運用過程中要注意:(1)演示的教具要直觀,易於幼兒理解接受;(2)教師講解語言要簡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