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象數,象數是什麼
象數從漢代孟喜、京房、鄭玄等人以象數解易開始一直到現在普遍認為:象數,乃易學術語,是《易》的組成要素。在《易經》中「象」指卦象、爻象,即卦爻所象之事物及其時位關系;「數」指陰陽數、爻數,是占筮求卦的基礎。
但漢代以前《易經》中的「象」乃是指「典型的事情」。見《易經·系詞上》:「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翻譯成現代文既是:「所以那些象,是編纂《易經》的聖人有介紹天下實際情況的辦法,他打算將天下眾多實際情況中的典型的人或事在經文中介紹,進而類比這些典型選擇其中最適宜的事情,所以稱這些被選中的典型的事情為象。」;「數」是讀上聲「數shǔ」即「數說」(一件一件地說)的意思。此觀點有《左傳·僖公十五年》中有關「象數」的段落為證。現翻譯如下:
《左傳·僖公十五年》龜⑴,象⑵也;筮⑶,數⑷也。物⑸生⑹而⑺後有⑻象,象而後有滋⑼,滋而後有⑽數。先君⑾之敗⑿德⒀,及⒁可⒂數乎?
【譯文】龜甲上的文字記載的都是典型的事情;蓍草占卜產生卦,寫在卦、爻下的文字是將這些典型事情一件事一件事地加以說明。眾人生活在一起以後就會產生典型的事情,有了典型以後就會呈現典型的事情逐漸增多的情況,典型的事情逐漸增多以後只能一件事一件事地說明。前代君主他敗露的品行。能與好的數說相比嗎?
【注釋】⑴「龜」文字。《康熙字典》《玉篇》:文也(文字)。
⑵「象」典型的事情。《易經·系詞上》:「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形:通「型」。模型;楷模;典型。)
⑶「筮」古代用蓍草占卜的一種迷信活動。《說文》:「筮,易卦用蓍也。」
⑷「數」shǔ《漢語大詞典》數說,一件一件地說。《禮記·儒行》:「遽數之,不能終其物;悉數之,乃留,更仆,未可終也。」 孔穎達疏:「數,說也。」
⑸「物」人,眾人。《左傳·昭公十一年》:「晉荀吳謂韓宣子曰:'不能救陳,又不能救蔡,物以無親。』」
⑹「生」生活。《楚辭·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⑺「而」表示順接,即連接的兩部分在意義上是並列、承接或遞進關系。可譯作:就,並且,有時也可不譯。《荀子·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⑻「有」發生,呈現,產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遂襲我高魚,有大雨自其竇入。」
⑼「滋」增長;增加。《左傳·僖公十五年》:「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 孔穎達 疏:「既為形象而後滋多,滋多而後始有頭數。」
⑽「有」副詞。只有;只好;只能。《戰國策·趙策三》:「彼則肆然而為帝,過而遂正於天下,則連有赴東海而死耳。」
⑾「先君」前代君主。《詩·邶風·燕燕》:「先君之思,以勗寡人。」
⑿「敗」敗露。 漢荀悅 《漢紀·昭帝紀》:「會蓋主舍人父燕倉知其謀,以告大司農楊敞 …… 燕王聞之,謂相平曰:'事已敗,遂發兵乎?』」
⒀「德」道德,品行。《荀子·王制》:「無德不貴,無能不官。」
⒁「及」比得上,能與……相比。《戰囯策齊策》:「徐公何能及君也?」
⒂「可」善,好。《左傳·僖公二十二年》:「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Ⅱ 周易的卦數、象數、氣數、理數,指的都是什麼
清朝康熙皇帝在《周易折中》的序中曰:“易學之廣大悉備,秦漢而後無復得其精微矣”。《周易折中》曰:“自孔子既沒,易道失傳,義理既已差訛,圖像尤極渺茫。”這里所說的“圖像”,就是“象”學。“極渺茫”幾字,道出了“象”學的失傳。在“象”學兩千年來精華盡失的同時,“數”與“理”倒是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數”學上發展出了八卦預測學、梅花易數、六壬預測、四柱命理、風水學等應用學科。
卦在易經中指八卦。八卦,就可以代表自然界最基本的八種現象了。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離卦代表太陽,坎卦代表月亮和水,震卦代表雷電,巽卦代表風,艮卦代表高山,兌卦代表海洋、河流。當然,這都是從最大的現象說起,世界上再沒有第九種這樣大的自然現象了,這只是最根本的卦象,然後這八種現象彼此互動,就產生了萬物萬象。
氣數:為一年二十四節氣的常數,即根據天象標記時間的方式。《內經》明確提出歷法應以日月星辰的運行為依據,反映天地陰陽之氣消長的律數,進而用以表示生命運動的節律。我們經常說一個人氣數已盡,氣是指呼吸,氣數已盡是指一個人將死。
《易經.系辭傳》里寫道:“易有兩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Ⅲ 如何理解易經中的象和數各有什麼含義
在易學里,象多指現象和卦象。如水之坎卦。天之乾卦,三劃以表示天。
數在卦中,以表示爻的順序。如乾卦的上九、九一、九二至九五、最後一爻上九。表示爻是從下往上數。而九、七是陽數;八和六屬陰數。
數在經中常見的有一、二、三。三是表示多數或萬物。而一和二,記住這二個詞:「亦一亦二」、「一體二面」。另,一多指太極,含二。二指陰陽,互換。
了解了基本的東西,可進一步探求象和數的「變」。
即所謂持經而達變
Ⅳ 易經的理象數是什麼
《易經》的理指的是易理,是易經中每一卦蘊含的道理,像第15卦謙卦,就是告訴人們要謙虛謹慎才能成就大事。
《易經》的象指的是卦象,還拿15卦謙卦來看,謙卦上卦是坤卦代表地,下卦是艮卦代表山,所以是地山謙卦,比喻大山的謙卑,本來山是高大的,卻在地之下,就是謙虛的意思。
《易經》的數是指卦中的爻數和變數,像每一卦有六爻,每一爻又分陰陽,起卦的時候6789分別代表老陰,少陽,少陰,老陽等等,這都是易經的數理。
Ⅳ 象數的基本解釋
「象數」一詞最早見於《左傳·僖公十五年》:「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注》:「言龜以象示,筮以數告,象數相因而生,然後有占,占所以知古凶。」象數為《周易》所固有。《易經》雖不言數而用象、數,《易傳》則多言象數之處。《易傳》認為「象」在易中有重大作用:「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八卦以象告,爻象以情言。」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均引自《系辭》)象、卦、辭為組成《周易》的三種形式。「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凶。」「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系辭焉得盡其言。」(《系辭》)數主要用於占筮定卦,《易傳》反復強調數對《易》的意義,認為「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參天兩地而倚數」,「極數知來之謂占」,「參伍以變,錯綜其數」,「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引自《系辭》、《說卦》)六十四卦最初沒有文字說明,後系之以簡約占卜文辭,《易傳》彖辭,象辭則從象、數角度解釋卦爻辭,賦予其哲理。《易傳》義理即由象數變化而出。象和數是《易經》的基礎,所有變化皆由此出。後發展為象數之學。漢代孟喜、京房、鄭玄等人以象數解易,創立卦氣、納甲、爻辰、互體等學說。「象數學」由此產生,北宋邵雍又創「先天學」。《周易》「象」、「數」含義不斷擴展,演變成包含天文、歷法,樂律、道教、養生在內的龐雜的象數學體系。「象數」原本包括在「術數」之中,最早的易本為術數,術數內容龐雜,漢代象數和術數仍然難以分開,宋以後直至清代才有一定分界,一般以象數為探究宇宙生成秩序的自然哲學,而以術數為占測人事禍福的方法。對象數及象數學後世褒貶不一。否定者認為象數派所言「象數」背離《周易》原義,走上存象忘意歧途。贊成者認為象數學豐富了易學,不僅與《周易》吻合,而且與天地萬物之理相符,是實用而科學的宇宙模式。參見「象教學」、「象數派」條。
Ⅵ 《易經》中的象,數,理,分別指的什麼
自古以來,《易經》研究可分為象、數、理三門學問。「象」指表象、卦象。上至天地日月、水火星辰,下至飛禽走獸、人類社會,通通可被陰陽八卦所「象」化。世界的運動規律,被生動地描述成卦象之理。「象」是易學構成的最基礎層面,是「數」與「理」所依賴的基礎。 「數」與「理」則是「象」的應用。「數」指術數,包括占卜等,是易「象」在預測學上的應用。它試圖以象理推演和預知世界,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理」指義理,是易「象」在哲理上的應用。它通過易的架構來講道德倫常、品性修養等,以達到升華智慧、完美人生的目的。也可以這么總結:「象」注重自然規律,「理」注重社會規律,「數」注重占卜預言。「象」學本來是三學的基礎,但在孔子後,尤其是經歷了焚書坑儒和王弼掃象的重拳之擊後,已經奄奄一息。清朝康熙皇帝在《周易折中》的序中曰:「易學之廣大悉備,秦漢而後無復得其精微矣」。《周易折中》曰:「自孔子既沒,易道失傳,義理既已差訛,圖像尤極渺茫。」這里所說的「圖像」,就是「象」學。「極渺茫」幾字,道出了「象」學的失傳。在「象」學兩千年來精華盡失的同時,「數」與「理」倒是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數」學上發展出了八卦預測學、梅花易數、六壬預測、四柱命理、風水學等應用學科。「理」學則在程頤、朱熹等大學者的努力下,登上了思想的光輝頂峰。「數」學與「理」學雖繁榮一時,但都離不開「象」學的基礎。「象」學的枯萎,架空了這兩門學問,直接影響到它們的長遠發展。試問無源之水和無根之木,又何以有大成就?所以,修補「象」學是當務之急,是弘揚中華文化的必經之路。
Ⅶ 在周易中 象數理是什麼
在周易理論中所謂『象』就是指萬物的的特性與特徵。
而『象數』是指與周易八卦中特定的萬物(即五行)的數理關聯。
如:馬,在周易理論裡面屬於乾卦,其代表的特性是:健。而乾卦在周易八卦中特定的五行數理是1字,所以馬的象數為1數、特性為健、為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