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學區角材料應具有什麼特點
特點:
一、可操作性
材料提供的大部分是屬於半成品,在老師的帶領下,讓幼兒充分發揮自身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將半成品做成一個完整的成品。
二、引導性
引導性與可操作性緊密相連,半成品的擺放明確了材料的操作范圍和創造程度,也就是引導幼兒將半成品製成成品。
三、層次性
1、同一年齡階段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能力不同,孩子所對應的需求不同。在區角活動里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讓孩子根據自身需要去選擇相應的材料。
四、豐富性
1、材料的多樣性:可以讓孩子在各種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發揮想像力,提高思維創造能力,理解事物多樣性,不斷認識世界。
2、數量的充足性:提供足夠數量的材料以滿足幼兒的自由選擇需要。
幼兒園教育的作用
幼兒園教育應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揮潛能,並在已有水平上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和條件。幼兒園還應該配合家長正確引導幼兒的學習習慣、自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促進幼兒心智同步成長。
② 幼兒園大班數學能鍛煉幼兒的什麼能力
《巧虎數學大闖關&九九乘法組》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Kqpnn2jvFeSfUe7kFLWvTg
數學[英語:mathematics,源自古希臘語μθημα(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或maths],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
③ 如何投放大班數學活動區材料
④ 數學區可以培養幼兒什麼
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記錄能力,觀察和學習的能力等等
⑤ 幼兒數學區對幼兒的好處
數學區角活動具有教學屬性,但相較集體教學活動而言,它獨立、分散,更加自由,白主,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時既要尊重幼兒,又不能放任自流,數學區角活動通常會將數學目標物化於有層次多樣化的材料之中,將數學核心經驗滲透於操作活動之中。在數學區角活動,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選擇、個別操作,教師則要注重觀察,在了解幼兒的數學經驗、操作水平和其他情況的基礎上,以間接指導為主,以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
區角活動因為由幼兒自由選擇,自主操作,因此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間。為此,教師不能急於要求幼兒統一達到某一活動目標,或過多過早地干預,參與幼兒的活動,但也不能袖手旁觀,任憑幼兒隨意活動。教師要陪伴在旁,注意觀察。教師的陪伴能給幼兒創造一個有安全感的環境,提供強有力的心理支持。教師陪伴時要仔細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判斷幼兒的發展現狀與數學認知水平,以及時調整策略,給予幼兒更適宜、個性化的指導。
在串項鏈「活動中,小班幼兒尤其希望有數師的陪件。一是因為小班初期幼兒發展水平有民,尚未形成類「概念,不知道如何進行歸類,需要教師提供具體的實物作為歸類標記,給予幼兒提示,從而幫助幼兒逐步建,立起「相同持征'的意識,進而形成初步的「類意識。二是因為有教師陪伴,小班幼兒會玩得相對持久些,並樂意將串好的項鏈向教師展示,體驗成功與分享的喜悅。三是因為小班幼兒串項鏈的興趣濃厚,但目的性、計劃性不強,他們往往只滿足於串的動作,偶爾會根據喜好選擇某種顏色或形狀的木珠,但過程中可能會隨時更換、不斷改。
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因此數學區的目的一般都是從剛開始的感知到最後的能夠從現實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教育內容的整體性、序列性、層次性、獨特性和整體性。注重幼兒的知識、技能和情感全面發展,同時要把握目標性原則、游戲性原則、興趣性原則、操作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差異性原則和互動性原則,讓小班數學區角活動真正的靈活起來。
⑥ 學前班數學區角意義及目的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這決定了幼兒知識的習得不是從動作所指向的客體中產生的,而是從動作本身產生出來的,是來自兒童的行動以及這些行為的協調。《綱要》中提到:「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各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提供自由去玩的機會……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等,日常的集體教學在滿足教師高效率的同時,已滿足不了幼兒的個體需要。因此數學角的設置正好延續和補充了集體數學教學中的不足,提供了個體活動的需要和機會。
而大班又是幼小銜接的關鍵一年,數學活動也顯得更加突出,其目的不只是讓幼兒學習粗淺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所以,孩子在學習傳統的讀寫等知識的同時,需要掌握更高效的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的「思考力」,形成主動學習的能力。引導大班幼兒在區角中進行數學活動,就能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幼兒參與數活動的獨立性、合作性,使數學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將數學角和數學活動二者有機的整合,發揮教育的有效性,促使大班幼兒形成主動學習的品質呢?首先我們來再認識一下區角中進行數學活動的特點:
一、 材料廣泛、新鮮,能激發學習的興趣
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極強,在學習中他們往往以興趣為出發點,十分容易為新的刺激所吸引。這就要求給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須新穎、豐富多彩,適合其年齡特徵。
但在平時的集體數學教學中所需准備的材料量比較大,所以通常是幾套操作材料反復使用,當我們給幼兒發材料時,幼兒就會馬上產生「還是這個」的抱怨。陳舊單調的操作材料,極易使幼兒產生厭倦情緒,影響操作活動的效果。而數學角中操作材料的准備則相對的量比較小,來源就相對較多,如請幼兒幫助收集、自已家的廢舊物……甚至是孩子們帶來的玩具等等都可以成為數學角的操作材料。因此投放材料更能做到豐富、多樣、趣味,做到適時、適量、適宜。
二、形式豐富、多變,能提供主動學習的機會
在以往的幼兒園數學教育中,教育的組織形式大多為全班性的集體教育。這種形式,教育目標整齊劃一, 全班幼兒按照一個目標進行學習,卻沒有考慮各個幼兒的發展水平,因此,不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認知需要,這往往造成一部分幼兒「吃不飽」,一部分幼兒「吃不了」,從而抑制和挫傷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妨礙和影響了幼兒的發展。
利用區角學習數學,形式分散化,滿足了幼兒「動作」的需要、「理解」的需要。在活動中感知物體,動作中操作數與量的關系。引導幼兒從動作——形象——符號的邏輯思維發展,促進數概念從直觀水平向抽象概括水平發展,實現了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可以讓老師從「教」孩子學數學變成讓孩子「玩」數學,達成幼兒的主動發展。
三、時間充足、自由,能促使幼兒間交互影響
我們知道集體數學教學中無可避免的是能力強的幼兒過早地完成操作,而能力弱的幼兒則未完成甚至無法完成,這就造成一個時間差。而數學角的設置正好順應了這個時間差,能力強的幼兒可進行再嘗試來「等待」能力弱的幼兒,在「等待」的過程中又使自己得到更深層的鍛煉;能力弱的幼兒則在能力強的幼兒進行再嘗試時完成初步操作,形成一種和諧的互補氛圍。
其實無論是在早上來園、課余時間或是餐後時間,幼兒都可在數學角中充分感知操作探索,在具體的操作中獲得有益的經驗和基本的數學概念。充裕的時間使數學角具備了靈活性和開放性,讓幼兒成為名副其實的主人,並藉助幼兒行為的信息反饋,師幼之間,同伴之間形成互動,使學習保持新鮮活力。
其次在闡釋了其特點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進行以下嘗試:
一、 設置環境,呈現豐富多彩的學習空間
(1)安全舒適的心理環境讓幼兒玩得輕松自由。
為了能使幼兒更多地體驗到愉快感和成功感,我們必須為幼兒提供一種安全自由的心理環境,即自主、寬松、和諧的氛圍,它是開展區角活動的前提,只有幼兒毫無拘束地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幼兒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教師鼓勵的眼神、微笑的面容、及時的示意等,都讓幼兒感到尊重、信任和鼓勵,從而產生自信,更加積極主動愉快地投入到活動之中。
(2)功能多樣的區角布置引導孩子自由探索。
開放的環境布置有利於孩子在隨手可得中自由地進行各種探索活動,並且分不同功能區域向全體幼兒開放,供其自主選擇:a、游戲類益智活動,旨在激發游戲興趣,促進多向思維和培養數學活動的能力。如:恐龍棋、智取牙簽、三個矮人捉巨人、變異魔術區、會變的小尺、撲克游戲、走迷宮等;b、定期主題內容,將教學目標分層落實,逐個解決難點,促進幼兒均衡發展。如:主題中不適宜大面積指導的練習,像找相同(倒置卡片)、投骰子、玩具店、火柴棒變變變、仿畫及數的組合、簡單看圖運算等等。
二、 投放材料,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
在材料投放上,要充分考慮不同幼兒的需要,通過幼兒嘗試與各類變異材料的擺弄,積累新的發現,與材料充分互動。准備的材料應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1)品種多樣化:材料不限於一幅圖、一堆玩具,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物品都成為數學環境的材料,如自然類材料:石子、樹葉、沙、水、土等;成品類材料:算式卡片、木珠、計算器、七巧板、撲克、算盤、時鍾模型、棋類等;輔助類材料:剪刀、紙、彩筆、橡皮泥、操作板、沙盤等;廢舊物品類材料:塑料泡沫、布條 、線頭、塑料空瓶、包裝盒、貝殼、火柴棒等。
(2)數量充足:提供的各類材料能滿足數人同時操作,這樣既有利於幼兒對環境產生興趣,又有利於幼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3)具有層次性:提供的材料做到難易結合、繁簡結合、單一與多功能結合,使每個幼兒都能輕松地、創造性地使用材料,真正達到自我發展的目的。例如,我們創設的「量的守恆」數學環境中,既有探索長度守恆的材料 ,又有探索量的守恆、面積體積守恆、液體守恆的材料,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一項或多項去探索、體驗 。
三、 隨機指導,鼓勵幼兒主動探索
在區角活動中進行數學活動,老師可以扮演多種角色,隨機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有時,可作為活動的介紹者,向幼兒講解活動中的游戲規則與玩法;有時,可作為活動的參與者,是幼兒的游戲夥伴,當幼兒活動中出現困難時,可以適時的加以引導、鼓勵,傾聽幼兒的討論與表述,了解幼兒對各種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時,可作為活動的組織者,組織幼兒討論在數學活動中看到的現象、發現的問題或解決的辦法;有時,僅僅作為材料的提供者和活動的旁觀者。但不管是哪一種身份,我們都應有一顆寬容的心,當我們在面向全體幼兒的同時,應特別注意個體差異,發現不同幼兒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我們要允許幼兒在反復操作中一點一滴地建構起數的感性認識,啟發幼兒嘗試用數學的眼睛觀察生活,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鼓勵幼兒不怕困難耐心實踐,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充分享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正如陳鶴琴先生倡導的「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大班數學區角是一個豐富有層次的大舞台,要使其充分發揮作用,促進大班幼兒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發展,還需進一步拓展思路及進行有效性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