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怎樣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索和解決不可能是自覺行為,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教師必須努力為學生提供可探索的材料和可探索的學習內容。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怎樣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1怎樣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是為了應用。因此,教師應聯系實際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後,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習了圓的知識,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說明為什麼車輪的形狀是圓的,三角形的行不行?為什麼?還可以讓學生想辦法找出面盆底、鍋蓋等的圓心在哪裡。通過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廣泛運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用數學頭腦想問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掌握了某項數學知識後,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的環境。例如,學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識後,讓學生幫助算一算本住宅樓每戶應付的電費;學了"利息"的知識後,算一算自己在"新星小銀行"存儲的錢到期後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在學了百分比的知識後,我和學生做了一個游戲, 方法 是:在一個布袋裡放6個同樣的小球,分別標上1~6六個數字,老師和學生輪流每次從袋中摸出2個小球,如果球上兩數相加和為偶數,學生贏,加起來和為奇數,教師贏。比賽結果教師贏的次數多,然後引導學生討論,並把各種情況一一列出,得知,和為偶數的有6種情況,和為奇數的有9種情況,老師贏的可能性佔60%,學生贏的可能性佔40%,所以老師贏的次數多。最後還指出,街頭巷尾的有些賭博活動,"坐莊"者使的就是這種騙術,不要輕易上當受騙。
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讓學生們動手練習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利用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教師要為學生多創設一些實踐操作的環境,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們增加了對數學的了解,掌握了數學的規律,並且能夠主動利用這種規律其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當它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後,學生就能夠在不斷動手和探索中對數學未知世界有新的發現,從而不斷成長。並且,在獲得了新知的過程當中,也增加了學習的樂趣、掌握了學習的方法。例如,在"拼積木"的活動中,讓學生把相同的長方體組合成不同的正方體,再把相同的正方體組合成不同的長方體,通過不斷變換,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動手的過程當中,同時交流和探討,教師在旁邊給予鼓勵和贊美。
2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成立學習互助組,促進共同進步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是無限的。因此教師可以發動學生的力量,在班上成立數學學習互助組,讓他們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具體做法是:在班上選拔數學成績出色的學生當輔導員,提倡學優生爭當小老師,在幫助後進生學習中鍛煉自己的思維。教師可以通過他們開展中後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將學優生的出色的 學習 經驗 和好的 學習方法 介紹給其他同學。教師可以將全班分成十個左右的小組,每一個小組由一個輔導員任組長,他既是學生,又要給別的同學當小老師,他自己既要帶頭學習,但又要幫助其他同學一起進步。輔導員也是我們教學改革中的先「富起來」的人,在班上,他們首先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如何學習?
懂得了如何看書、如何自學、如何聽課、如何 總結 、如何預習、如何積極主動地去學,然後,他們又將這種學習經驗教給其他同學,最終達到全班同學的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又減輕了教師過重的輔導負擔。另外,教師為提高各輔導員的積極性,可算出每組成員的數學平均成績,教師可根據數學考試的平均分的提高程度來評選出色輔導員,以激發他們更大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高整個班級學生的數學成績。利用輔導員展開輔導、評比、討論以及學習方法的互助活動,可以解決班級授課制的許多突出問題。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融洽師生感情
學生喜歡某一學科,在很大程度上與他喜歡的那位老師有關,當學生喜歡一位老師,就喜歡他所教的課,就會感到他講授的內容生動有趣,從而自覺主動地接受老師的教導。一位 教育 學家說過這樣的話:「一個數學老師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學生教的喜歡學數學」。因此在教學中師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注意調控學生的情緒,良好的學習情緒能促進和增強數學學習效果,使其自信地、愉快地進入學習情境。
數學教師在平時要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學生的良知益友,建立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教師妙趣橫生地教,學生生動活潑地學,達到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運用的目的。定期收集同學們對數學課的意見、看法。根據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在不破壞整體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可以做適當的微調。經常與學生進行一些集體活動,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和力,這樣學生才能喜歡這位教師,進而喜歡數學這門課程。
3提高數學成績的 教學方法
給學生提供可探索的材料和可探索的學習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索和解決不可能是自覺行為,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教師必須努力為學生提供可探索的材料和可探索的學習內容,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在課堂上顯現。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探索的內容和目標,確定適宜的探究空間,學生探究的知識空間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如果探究的知識空間過小,答案觸手可及,則缺乏探索的意義,也影響學生探究的熱情;
若探究的知識空間太大,學生感覺無所適從,根本達不到探究的目的,還會挫傷學生探索的信心。如在教學「年、月、日」時,引導學生從日歷入手,探究發現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如果對學生提出:「觀察你所帶的日歷,看看一年一共有多少個月?」這樣的探究空間顯然太小,學生一數即知,毫無意義。如果提出:「觀察日歷互相說一說你在日歷上發現了哪些知識,看誰發現得最多。」這樣探究的內容較為適宜。
引起學生興趣,激發探索願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由興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產生新的興趣,推動數學學習不斷取得成功。但是數學的抽象性、嚴密性和應用的廣泛性又常使學生難以理解,甚至望而卻步。這就要求我們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數學的現實性聯系起來,採用多種形式,創設生動、活波、符合現實生活的學習情景,來引起學生的注意與興趣,從而把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調節到積極狀態,使之想探索,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變「苦學」為「樂學」。
例:在教學小學數學一年級「找規律」這部分知識時,可以先展示一些有規律的美麗的圖案,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生掌握了一些規律方面的知識而又感到疲倦時,又可以聽一曲歡樂的曲子,並和老師一切做有規律的動作,既可以使學生得到休息,又能鞏固新知識。與此同時,可讓學生即興編出有規律的動作,也可讓他們設計有規律的圖案,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
4怎樣提高數學成績
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1.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協作關系
師生情感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而且是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關鍵。教師是師生情感的主導者,熱愛學生是進行數學教學的前提。老師的情感傾向於數學教學中,學生就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條有效的途徑。
2.改變傳統課堂傳授知識的方式,採用啟發式教學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要改變傳統課堂的傳知方式。教師要由傳統的傳授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學習就處於一種被動狀態,極易引起學習疲勞,因為教師多講,學生的思維也就受控於教師的思維,學生在教師的「控制和掌握」下, 創新思維 受到限制,創新能力也得不到培養。只有把時間交給學生,多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在學生與學生交往,學生與教師的交往中提高他們學習興趣。變學生的單干為學生的合作。課堂上學生的合作,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率,讓全體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有利於後進生的轉化。這樣通過課堂方式的轉變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會學生自主面對問題和小組學習的方法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一句話:「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課程。在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要教會學生不要有畏難的情緒,迎難而上,主動去面對各種數學問題,開動腦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自己動腦去分析,去處理數學問題帶來的快樂。小學生剛剛進入學校,從以前學過的簡單數字1、2、3和簡單的加減法這一類最基礎的數學問題到面對更為復雜系統的數學問題的時候,通常會不知道所措,沒有頭緒,有畏難的情緒。在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隨波逐流,別人說什麼,他就跟著說什麼,任何問題都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做出一個完整的答案。這樣一節課下來,基本上什麼知識也沒有學會。針對這種現象,我在課堂的教學中,沒有一味地去灌輸數學知識,而是有針對性地對那些不愛思考的學生,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並創設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情境,讓他們設身處地地去面對這些數學問題。在我創設的情境和問題中,學生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開始去開動腦筋,去一點一點地研究數學問題,同時我再加以輔導,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數學問題,然後我再加以總結,讓學生學會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既學會了知識,又增添了興趣。以後再面對未知數學問題的時候也不會再有畏難情緒,會迎難而上。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自己學會學習方法還不夠,還應該讓他們有一種合作的意識,學會小組學習的方法。在課堂上我會有意地安排一些一個人比較難完成的作業,然後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學習,幫助他們定好學習目標,做好小組分工,讓學習好的學生帶領學習不好的學生一起研究問題,一起去自主地面對數學難題。當他們有一點成績的時候,我再加以表揚,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學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養成小組學習的習慣。
相關 文章 :
1. 初二怎樣提高數學成績
2. 提高數學成績的最好方法有哪些
3. 提高數學成績的最好方法
4. 如何提高數學成績
5. 怎樣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成績?
㈡ 提高數學成績的四個方法
數學題型千變萬化,數學思維錯綜復雜,那麼怎麼才能學好數學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提高數學成績的四個 方法 ,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高數學成績的四個方法
首先,要從數學概念入手
數學的 學習方法 千變萬化,但終歸是有規律可循的,其中「基礎」就是永恆不變的,只有把基礎夯實,才能在今後的學習中有所建樹。學好數學基本概念就是夯實基礎的重要途徑之一。
數學概念包括:數學定義、數學公式、數學定理等內容。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數學概念,才能懂得基本的數學語言,才能更好的理解數學含義,才能用數學的思維去處理問題。
這就需要我們理解課本上的基本定義、熟練掌握課本上的數學公式以及數學定理、理解課本上例題的解題的解題思路。只有熟練掌握了基本的數學概念,才能舉一反三,讓數學知識融會貫通,進而提升數學成績。
第二,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學習習慣包括課堂習慣、作業習慣、考試習慣,下面就來詳細 說說 這三個習慣:
一、課堂習慣
課堂學習是學習活動的主要陣地,課堂效率也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課堂上,要做到「四會」,即:會思考、會提問、會筆記、會「發現」。
會思考:就是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樣就能讓數學知識更加有條理,也更容易接受。
會提問:學習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有疑就問,才能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
會筆記:做課題筆記的過程就是手、眼、大腦多器官參與的過程,這樣會加深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課堂效率。
會「發現」:通過對數學題的 總結 歸納,能夠找到規律,這樣學起來就能事半功倍。
二、作業習慣
很多學生覺得自己在課堂上已經學會了,所以,對於數學作業就是「混」,結果導致基礎知識不牢,基本概念模糊不清。
好的作業習慣核心是「獨立完成,積極主動」,日常作業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當天的作業一定要當天完成,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鞏固課堂知識,保證記憶效率。此外,作業要獨立完成,「抄襲」是很多同學的通病,一旦養成抄襲的壞習慣,數學成績就會一落千丈;即使遇到難題,也要請同學或者老師幫忙,共同探討,這樣才能加深印象,學習效果才越來越好。
三、考試習慣
考試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考試能夠總結某一階段的學習成果,能夠發現學習中的問題。數學學科中,同學們最長犯的錯誤就是「粗心」,當然,粗心並非表面那麼簡單,實則有很多原因,後期方法君會和大家詳細聊「粗心」的話題。而想要養成良好的考試習慣就要從認真復習、認真審題、認真思索、認真總結這四個過程中入手,才能讓每一次考試成為進步的階梯。
第三,做數學題要講技巧
很多 教育 專家、數學老師都不建議大家採用「題海戰術」,題海戰術究竟可不可取呢?「題海戰術」其實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只是需要加兩個詞「有選擇」「善總結」。
我們在做題的過程中要有選擇性,想好了這道題主要是考哪些知識點、以前是否遇到過類似的題目,只有精選、精做代表性的題目,才能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很多學生只知道做題,不懂得總結,體現不出任何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做題後要總結至關重要,只有認真總結才能不斷積累做題 經驗 ,這樣才能取得理想成績。
第四,要刻苦努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想要獲得好成績不僅僅是「耍小聰明」,更多的是辛苦的付出,很多學生成績不好,不是因為不聰明也不是因為方法不對,而是不能吃苦。「寶劍鋒從磨礪出」,凡是成績好的學生都是把學習當做一種興趣,而非任務,所以,想要數學成績好,就要做好長期攻堅的准備,只有辛勤付出,才能有所收獲。
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與技巧
第一,要學會吃透課本
吃透課本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弄清所學課本共有幾章內容,每章主要講什麼,也就是熟悉知識框架;每章有什麼基本題型;將知識框架和基本題型列成提綱,反復看;通過做題,熟悉並補充上述提綱。
第二,善於總結
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總結:(1)總結解法,尤其注意一題多解和一解多題現象;(2)總結大的題型。做到先總結題型,後總結方法;(3)總結錯誤。如果遇到想不通的馬上請教老師或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再拿起題目時已不像無頭蒼蠅一般無所適從了。
第三,合理使用例題
例題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我們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讓例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1、課後分析看例題 課堂上例題弄懂了,並不說明你具備了解題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課後還需要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審視、分析例題。由於新的知識的掌握、知識面的擴展以及老師的引導、點撥,再看例題時則對難點有了不同的認識,進入了更高的層次。對題中基礎知識的運用,分析、推理方法的選擇都會有更深的理解。如果課後不看例題思維就會停留在一個淺層次,無法完成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轉化過程。
2、作業推理識例題。做練習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提高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做作業時首先要識別例題,即這道題屬於本章節所講例題的哪一類型;其次要回憶上課老師是如何解題的,再分析有幾種解題方法,最後明確哪一種方法最簡便。如果識記不清或對以前學過的例題產生了遺忘,要不惜時間去翻閱、分析、記憶。
第四,要學會使用錯題本
1、對照答案進行批改,將錯題打上紅叉,將正確答案用不同顏色的筆寫在旁邊,並重做這道題,直到得到正確答案為止。
2、建立錯題本,將每道錯題抄在上面,每次考前看一看。從錯題中提煉出抽象的錯誤原因,提取共性,總結成今後應該注意的一條條規則,考前看一看。
比如:將做過的卷子釘在一起,然後在每份卷子的卷頭表明自己做錯的題的題號。這樣一翻開卷子,哪些是錯題,一目瞭然,不用前翻後找地浪費時間了。
再如:將錯題按知識點所在的章節排列,這樣便於分析錯誤原因。還有可以在每一道錯題後加上自己的注釋,記下自己錯誤的原因。考前看看自己寫下的注釋,會很有收獲的。
初中數學基礎差怎麼補救
1總結規律很多數學題都有非常明顯的規律性,而這種規律的探索,只能靠你自己,老師們所能教會你們的,僅僅是發現規律的竅門。很多學生、家長都很好奇如何摸索規律,除了大量練習之外,小城老師沒有更好的建議。
2做題求精在公式記清楚的前提下,適當的做題,不要盲目的做很多題型,然後到最後一種都沒有記住,其實這樣就是在浪費時間,然後成績還沒有提高上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就是不管做題也好,做事情也好不在於做的多,而是在於精,只要你把一種題型掌握熟練了,以後遇到同類型的題,還是會易如反掌的,所以不要盲目追求多。
3量變到質變數學學習離不開做題,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很難做到舉一反三,既然做不到我們就需要用用大量的題來彌補,但是做題也不能盲目的去做。第一,做題要由易到難,第二,做題要先專題後限時模考,第三,做題要學會整理錯題,第四,做題要學會分析試題,第五,做題要會猜題。
4檢查錯題養成寫完檢查錯題的習慣。在考試時,讓孩子將檢查出的錯題數量記下來,老師和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檢查的成果給予一定的獎勵,藉以鼓勵孩子認真檢查。
初中數學五大解題思想
初中數學想要取得好成績除了基礎好之外,解題效率也是影響成績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掌握正確的解題思想也是學好數學的關鍵,下面是初中數學五大解題思想,一起來學習。
1、函數與方程思想
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是中學數學最基本的思想。所謂函數的思想是指用運動變化的觀點去分析和研究數學中的數量關系,建立函數關系或構造函數,再運用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去分析、解決相關的問題。而所謂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數學中的等量關系,去構建方程或方程組,通過求解或利用方程的性質去分析解決問題。
2、數形結合思想
數與形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如某些代數問題往往有幾何背景,可以藉助幾何特徵去解決相關的代數三角問題;而某些幾何問題也往往可以通過數量的結構特徵用代數的方法去解決。因此數形結合的思想對問題的解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解題類型
①「由形化數」:就是藉助所給的圖形,仔細觀察研究,提示出圖形中蘊含的數量關系,反映幾何圖形內在的屬性。
②「由數化形」 :就是根據題設條件正確繪制相應的圖形,使圖形能充分反映出它們相應的數量關系,提示出數與式的本質特徵。
③「數形轉換」 :就是根據「數」與「形」既對立,又統一的特徵,觀察圖形的形狀,分析數與式的結構,引起聯想,適時將它們相互轉換,化抽象為直觀並提示隱含的數量關系。
分類討論思想
分類討論的思想之所以重要,原因一是因為它的邏輯性較強,原因二是因為它的知識點的涵蓋比較廣,原因三是因為它可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原因四是實際問題中常常需要分類討論各種可能性。
解決分類討論問題的關鍵是化整為零,在局部討論降低難度。
常見的類型
類型1:由數學概念引起的的討論,如實數、有理數、絕對值、點(直線、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等概念的分類討論;
類型2:由數學運算引起的討論,如不等式兩邊同乘一個正數還是負數的問題;
類型3 :由性質、定理、公式的限制條件引起的討論,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應用引起的討論;
類型4:由圖形位置的不確定性引起的討論,如直角、銳角、鈍角三角形中的相關問題引起的討論。
類型5:由某些字母系數對方程的影響造成的分類討論,如二次函數中字母系數對圖象的影響,二次項系數對圖象開口方向的影響,一次項系數對頂點坐標的影響,常數項對截距的影響等。
分類討論思想是對數學對象進行分類尋求解答的一種思想方法,其作用在於克服思維的片面性,全面考慮問題。分類的原則:分類不重不漏。
4、轉化與化歸思想
轉化與化歸是中學數學最基本的數學思想之一,是一切數學思想方法的核心。數形結合的思想體現了數與形的轉化;函數與方程的思想體現了函數、方程、不等式之間的相互轉化;分類討論思想體現了局部與整體的相互轉化,所以以上三種思想也是轉化與化歸思想的具體呈現。
轉化包括等價轉化和非等價轉化,等價轉化要求在轉化的過程中前因和後果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不等價轉化就只有一種情況,因此結論要注意檢驗、調整和補充。轉化的原則是將不熟悉和難解的問題轉為熟知的、易解的和已經解決的問題,將抽象的問題轉為具體的和直觀的問題;將復雜的轉為簡單的問題;將一般的轉為特殊的問題;將實際的問題轉為數學的問題等等使問題易於解決。
常見的轉化方法
①直接轉化法:把原問題直接轉化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圖形問題;
②換元法:運用「換元」把式子轉化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冪等,把較復雜的函數、方程、不等式問題轉化為易於解決的基本問題;
③數形結合法:研究原問題中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關系,通過互相變換獲得轉化途徑;
④等價轉化法:把原問題轉化為一個易於解決的等價命題,達到化歸的目的;
⑤特殊化方法:把原問題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轉化,並證明特殊化後的問題,使結論適合原問題;
⑥構造法:「構造」一個合適的數學模型,把問題變為易於解決的問題;
⑦坐標法:以坐標系為工具,用計算方法解決幾何問題也是轉化方法的一個重要途徑。
5、特殊與一般思想
用這種思想解選擇題有時特別有效,這是因為一個命題在普遍意義上成立時,在其特殊情況下也必然成立,根據這一點,同學們可以直接確定選擇題中的正確選項。不僅如此,用這種思想方法去探求主觀題的求解策略,也同樣有用。
提高數學成績的四個方法相關 文章 :
★ 怎樣快速提高數學成績
★ 十種方法讓你快速提高數學成績
★ 提高數學成績的四大技巧
★ 怎樣才能讓數學成績提高
★ 如何提高數學考試成績
★ 如何快速提高數學成績
★ 怎樣可以提高數學成績
★ 怎樣數學成績才能提高
★ 數學成績低怎麼辦
★ 提高九年級的數學成績的方法技巧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㈢ 如何提高數學及格率和優秀率
1.今後課堂教學還要重點抓基礎
在今後的教學中必須把狠抓「雙基」放在首位。要潛心鑽研《新課程標准》,確實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歸教材,幫助學生整理所學知識,構建知識網路。此外,在教學重要引導學生切實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不好高騖遠,要以教材習題為素材,深入淺出、舉一反三地加以推敲,通過延伸和拓展等適當變形形成典型的例題,要重視講練結合,藉助於單元練習和測試,尋找日常教學中的不足查漏補缺,夯實基礎,力爭做到人人過關。
2.加強學生運算能力、規范表達習慣的培養
試卷中由於運算能力及表達能力的欠缺,失分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強學生運算能力及規范表達能力的培養,不能只顧數量不顧質量,教學中要提醒學生簡單題要詳寫,復雜題可以跳躍,但跨度不要太大。
3.要結果與過程並重,正真落實三維目標
考試的目的是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考試要有公平性,這不僅僅體現在出題上,也體現在教師判卷上。判卷教師不能只為了速度,而忽略試題正真的考查意圖,這樣會影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也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相駁的。
數學中的概念、定理、法則等知識的形成過程,往往要經歷觀察、分析、綜合、歸納、類比、猜想和證明等過程,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學會探究的策略和方法,這比掌握知識結論本身更重要。《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教師的角色要從知識的傳播者轉為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指導者與促進者。教學活動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要引導學生多讀、多議,多想、多練,只有這樣產生的新知識,學生掌握才會牢固。正真做到三維目標的落實。
4.重視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數學教學的實質是思維過程的教學。在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把培養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基本目標,要讓學生明白學以致用的道理,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逐步學會用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去探索新的數學問題,學會將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教學中要在扎實的基礎上,善於將學生從思維定勢中解脫出來,養成多角度、多側面分析問題的習慣,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慎密性和創新性。對例題、練習題、復習題等不能就題做題,要以題論法,以題為載體,闡述試題的條件加強、條件弱化、結論開放、變換結論、多種解法、與其他試題的聯系與區別、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等,將試題的知識價值教育價值一一解剖,達到「做一題,會一片,懂一法,長一智」。
5.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數學中的思想和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是我們培養學生的最終目標。它是數學學習的一種指導思想和普遍適用的方法,它能把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培養能力有機的聯系起來,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和數學能力。初中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轉化化歸和探索開放五大思想,代入法、配方法、待定系數法、換元法四種方法。因此,在平時的新課講解、復習課中都要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6.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之中「雙基」而忽視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數學教育的嚴重失誤。學生答題字跡潦草、格式混亂、審題不認真、計算不細心,反映出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責任意識淡薄。在試卷中這些情況還是不少的。因此,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強書寫訓練格式指導,嚴格要求,嚴格監控,讓每個學生都養成認真審題,認真思考仔細計算,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㈣ 對如何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幾點心得
新的課程改革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們每位老師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新的開始,那麼在新課程標准下教師應該怎麼教?課堂上應該做些什麼?學生又該怎麼學?如何解決學生成績日趨下滑問題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學生學習狀態分析:
1.被動學習
許多學生在課堂上,老師叫動手才動手,他們只充當課堂上的一位聽眾,也從不訂計劃,坐等上課,課前也沒有做充分的預習,對老師要上的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只是忙於記筆記,課後又不注重復習,沒聽到「門道」,更有甚者,什麼也不做,神遊四方。
2.學不得法
大部分學生總是停留在對老師解題方法的模仿,沒有對題目的本質進行認真的分析,不能對同類型的題目做到舉一反三,課後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關系。對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敷衍了事,抱著交了就行的態度,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卻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視基礎
「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生,常常輕視」三基」(即: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 對於一些題目,常是知道怎麼做就算了,更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他們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騖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
4. 進一步學習條件不具備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知識的深度、廣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飛躍。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為進一步學習作好准備。高中數學很多地方難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數在閉區間上的最值問題,函數值域的求法,實根分布與參變數方程,三角公式的變形與靈活運用,空間概念的形成,排列組合應用題及實際應用問題等。客觀上這些觀點就是分化點,有的內容還是初高中教材都不講的脫節內容,如不採取補救措施,查缺補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學生學不好數學,不能責怪學生,教師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師的責任就是使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教會,學生回答不好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首先要檢查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沒有漏洞。那麼究竟教師該如何教?課堂應做些什麼呢?
1.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加大教學開放力度,逐步滲透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等方式,使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充滿喜悅,給學生以充分自主的權利,創設一個充滿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參與程度,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改變教學方法,充分利用一切資源調動學生積極性,營造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
①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求知慾望與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時,通過設置各種問題情景,創設各種具有啟發性的外界刺激,激起學生求知慾望。「學起於思,思源於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是創造的動力。教學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
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探索性原則,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還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採用多種激趣手段,如:實物、圖片等。
②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這一現代化教學資源,擴充更多的教育信息,拓寬學生信息量,展示數學的趣味性和奇異美。
在教學中要結合教材展示數學外在形式與內在結構的和諧美、奇異美、對稱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體驗到數學學科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
③針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
無論我們的想法是多麼的完美,總有些同學「不屑一顧」,這就需要我們真正認識到「人是有差別的!」於是,在教學上我們力求多樣化,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那麼學生又該如何學呢?
一、 提高聽課的效率
1.每一節課都務必做到課前預習.預習是學好數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預習主要的目的是知道下一節課要講的內容是什麼,發現難點,以便帶著問題聽講,課堂上,注意老師如何分析定義、定理。
2.在聽課過程中要全神貫注,全身心的投入課堂學習,做到耳、眼、心、口、手五到。
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們的答問,看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
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等動作,生動而深刻的接受老師所要表達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師的教學思路,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的。
口到: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
手到:就是在聽、看、想、說的基礎上劃出學習的重點,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創新思維的見解,並按老師的要求認真做布置的練習題。
二、做好復習和總結
1.做好每天的復習.復習的有效方法是採取回憶式的復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老師講的內容,例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等。然後打開筆記與書本,對照一下還有哪些沒記清的,把它補起來,就使得當天上課內容鞏固下來,同時也就檢查了當天課堂聽課的效果如何,也為改進聽課方法及聽課效果提出必要的改進措施。
2.做好每一單元的復習和小結.學習一個單元後應進行階段復習和小結,復習方法也同及時復習一樣,採取回憶式復習,而後與書、筆記相對照,使其內容完善,而後應做好單元小結。
三、養成良好數學習慣
學生成績的提高,說一千道一萬,最後我們還要歸回到學習習慣的養成上,課標要求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研究,在我們數學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數學「草稿紙」最能體現學習過程與方法。「草稿紙」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草稿紙滿載著學生分析問題,思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軌跡,它是學生學習,研究的起點,是思考探索的重要武器。
㈤ 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興趣課題研究總結
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興趣課題研究總結
一、課題的提出
1、提高興趣對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興趣能夠使一個人自覺自願地去接觸、認識和掌握知識技能、參與活動,特別是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各種理論研究、教學實踐都證明:當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興趣,他們會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主動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數學課程標准》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情境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樂學;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主動學;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想學。那麼,創設一個魅力無窮、充滿趣味的教學情境就成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
2、我校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現狀分析
2007年秋季開學,我校又迎來了近150名一年級新同學,經過兩周的教學發現:一年級的數學課難上!一年級學生在課堂上不會聽講,不會看書和做作業。上課剛一會兒,就開始說話、玩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前後左右來回動,老師們往往是按了葫蘆又起瓢,大大影響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而剛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課堂上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部分學生學習興致不高。
究其原因:
(1)我校坐落於西夏區西端,生源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三分之二的學生家長靠打工為生,無暇顧及孩子,也沒有配合學校教育、輔導孩子的意識和能力。家長與學校教師的溝通沒辦法實現,家校配合教育不到位,學生在學校形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效果得不到及時鞏固,教師的課堂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2)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模式:一年級學生在學前班、幼兒園的主要活動是游戲,學習要求比較寬松。入學後的主導活動變為學習,學習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學習要求嚴格。低年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難免會出現不適應。
(3)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憑興趣去認識事物,感興趣的會全神貫注,不感興趣的則心不在焉。而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十分抽象的學科,數學課堂枯燥乏味,上課不專心聽講就成了令低年級數學老師倍感頭痛的問題。
如果能夠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小培養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對孩子們來說,將受益終生。低年級數學教師要寓教於樂、教學得法,運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慾和比較持久的注意力。而數學情境的創設恰恰能夠將教學內容化抽象為形象,促進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我校低年級數學教師成立課題組,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創設情境提高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研究的課題。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夠藉助情境創設提高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大大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課題的研究價值
1、通過課題研究改進低年級數學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和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師的教學模式,通過情境創設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上來,使學生的注意力盡可能較長時間保持在學習活動中,逐步改善低年級學生聽講不專心的現象。學生能夠在創設的情境中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數學課堂中得以自主發展,提高學習效率。
2、通過課題研究為減輕低年級學生課業負擔提供保障。
情境創設在提高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課堂學習效率的同時,能夠有效削減一部分後進生,幫助數學教師減輕課後輔導的工作量,並進一步消弱因一、二年級不留家庭作業給低段數學教師帶來的顧慮和壓力。
通過學校教導處學困生幫教措施表數據統計發現,在課題研究的三個學期中,低年級學生數學期末成績較同學期期中成績有所提高,具體如下表所示:
學期
統計時間
提高率/ %
備注
2006-2007學年第二學期
2007年7月
51%
課題成立前一學期
2007-2008學年第一學期
2008年1月
54%
課題研究的第一學期
2007-2008學年第二學期
2008年7月
60%
課題研究的第二學期
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
2009年1月
75%
課題研究的第三學期
備註:(1)提高率 =
(2)統計范圍:低年級數學學科學困生
其中,一部分學生的數學成績明顯提高,從後進生步入中等生,甚至優等生的行列。如,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1)班倪洋期中成績60分,期末成績71分,提高了11分。一年級(2)班孔征期中成績67.5分,期末成績93分,提高了25.5分;李佳寧期中成績65分,期末成績80分,提高了15分。二年級(1)班袁東娟期中成績58.5分,期末成績84.5分,提高了26分。二年級(3)班景曉燕期中成績54分,期末成績78.5分,提高了24.5分。
3、通過課題研究引領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實踐,逐漸成為科研型教師。
通過課題研究鍛煉培養教師,形成一個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及數學教學、科研能力的教師群體,用科研促教研,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學習方法,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加快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三、相關概念的界定及理論依據
1、概念的界定
(1)情境:字典中解釋是情景,境地。情景是指具體場合的情形。在本課題中,情指情感,境指外部教學環境與師生內部心理活動的綜合疊加,情境就是作用於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興趣反應的學習環境。
(2)情境教學: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作用於學生而引起積極學習的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情境教學是教學的突破口,學生在不自覺中達到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有機的滲透與融合,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3)興趣:字典中解釋為喜好的情緒,在課題中指學生個體在一定的學習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主動、輕松愉悅的情感狀態和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行為表現。
2、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或通過多媒體創設的接近實際的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利用生動、直觀的形象有效地激發聯想,喚醒長期記憶中有關的知識、經驗或表象,從而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知識與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以達到對新知識的掌握。因此,真實情境的創設,更能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和動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索、發現和對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2)教育心理學理論
心理學認為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由動機引起的。學生學習數學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需要使學生產生內部動力,從而達到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獲取知識的目的。因此,教師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動機。
(3)人與環境的關系
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感情傾向都與其文化背景、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系,這是因為人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之中,人與環境密不可分。因此,一個民主、和諧,適宜學習的課堂氛圍更有利於學生主動活潑、有個性的發展。
(4)《數學課程標准》
《數學課程標准》在第一學段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價值的數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四、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通過本課題研究希望實現以下目標:
1、改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提高教師運用情境教學的能力。
2、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認真聽講的習慣和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低段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圍繞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這一主題,分以下內容開展實踐研究:
1、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類型;
2、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運用;
3、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原則。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資料法:對已有的相關研究材料進行學習,結合本校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
2、行動研究法:本課題研究主要為行動研究,立足課堂教學,依託校本教研進行實踐與反思,通過對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觀察,先進經驗的總結與交流等方式展開研究。
3、個案追蹤法:針對同一節數學課採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模式進行分析討論,以獲得理性認識。
4、對比研究法:利用同課異構的模式研究同樣的教學內容以不同的情境呈現在不同群體中所發揮的作用。
5、經驗總結法:課題組教師邊研究邊及時總結成功經驗和措施,上升到理論。
七、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2009年1月至2009年3月為課題的總結階段。1月份,我們召開了課題組總結大會,將平時的積累與期末的總結進行交流、匯總,為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提供素材。經過2月份的整理修改,3月份課題組成員提交優秀案例、教學設計、課堂實錄等資料充實課題研究,由課題組負責人孫定芬老師負責撰寫了課題研究報告——《關於創設情境提高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研究結題報告》,全課題組成員交流、分析、補充,不斷完善,最終發布研究成果,推廣應用到今後的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去。
九、課題研究的成果
1、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類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1)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我們創設情境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那麼我們的情境創設就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讓學生真正感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於他所熟悉的生活世界更感興趣,如果能在課堂上呈現這種基於生活的教學情境,就能夠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的距離,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角和直角與實際生活有緊密聯系,生活中的許多物體上都有角。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這樣安排了教學環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校園生活情景圖讓學生找角,用熟悉的場景感受角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接著充分挖掘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鞏固對角的認識,在初步感知什麼是角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上有角,引導學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向教室以外想一想。而後,教師展示、介紹了一些學生沒有想到但源於生活、為學生所熟悉的物品上的角,開闊學生的視野。這個教學片段的設計很好地向學生詮釋了數學源於生活的理念,從而激發起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生動的生活情境,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的生活,善於以學生熟悉的、身邊的話題,已有的經驗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
(2)創設直觀情境,讓學生多說多觀察。
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差,他們對具體形象、生動活潑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根據低年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主題圖、直觀教具、動畫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具體地呈現到課堂上,引導他們在感性認知基礎上,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數學概念。如,出示主題圖,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回答:圖上有什麼,分別有多少?從圖中你還知道了什麼?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等等,結合圖或實物進行的有效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觀察的過程中要滲透觀察方法,使學生做到有序觀察、重點觀察。
(3)創設故事情境,引發學生的注意力。
低年級學生想像力豐富,對童話故事情有獨鍾。教學中,教師們把教材中的主題圖編成小故事,或利用故事引入教學,使學生一開始就沉浸其中;或利用故事貫穿教學,營造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
在教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數的比較大小時,將主題圖兩盤雞蛋編成故事:動物王國里的雞媽媽們正在進行緊張的比賽,比比誰在一個月的時間里生蛋最多,我們也去看看吧。同學們立刻來了興趣,聚精會神地看著教師貼在黑板上的掛圖。接著,教師將同學們引入故事假想為其中的角色:請同學們當評委比一比哪位雞媽媽生的蛋多,為什麼?經過兩人小組的片刻討論,大家紛紛舉手發言,不甘示弱,很快掌握了兩位數比較大小的方法。由於問題的提出有情節、有意境,切合學生實際,符合學生心理,同學們學習興趣濃,學習效率高。在這節課中,就連平時非常好動、總是不能認真聽講的幾名同學也在積極參與,可見故事對低年級學生的魅力之大。
(4)創設模擬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邀請學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將情境鮮活地表演出來,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內容。
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幾時,先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而後請學生模擬畫面中排隊買票的場景,使靜止的畫面生動再現,喚起學生以往排隊的記憶,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得以順利進行。在教學二年級上冊加減混合時,請學生模擬公交車靠站停車乘客上下車的情景,理解加減混合算式的含義,為以後運用加減混合算式正確解決問題做好准備。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不僅學得輕松、愉快,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久而久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會越來越濃。
(5)創設操作情境,讓學生動起來。
對於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最深刻的體驗莫過於自己動手實踐。因此,我們的教學要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此外,動手操作也容易吸引學生的參與,讓學生在課堂上親手動一動,勝過老師一遍又一遍的講解。
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師設計了一系列操作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充分感知。活動一:做一做——用兩根硬紙條、一個圖釘製成活動的角,來回拉動,發現並感知角的大小與兩條邊開口的大小有關;活動二:折一折——用不規則紙片折角,在相互比較中發現並感知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活動三:畫一畫——先由學生嘗試畫角,再觀看課件中用尺畫角的全過程,模仿畫角,初步學會用尺畫角。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調動學生的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作用,積極思維,獲取知識。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從具體的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而且也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培養學生對學數學的興趣,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6)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活起來。
根據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的後半段適當運用游戲活動,有利於再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能有效防止課堂教學後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現象發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教師應當針對每節課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游戲。
玩中鞏固新知識。如,一年級上冊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時,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四種平面圖形後,在鞏固練習中,教師設計了一個摸物體的游戲:准備一個不透明的口袋,放進四種平面圖形若干個,大小不同。活動一:學生從口袋中摸出一個圖形告訴大家是什麼形狀;活動二:學生按要求要摸出規定的圖形。學生對這個游戲活動很感興趣,通過活動輕松地鞏固了對各種圖形特徵的掌握。此外,教師還創造了許多富有情趣的游戲活動:小貓釣魚、摘蘋果、小動物過河、小鳥回家、找朋友、送信……寓低年級數學教學於游戲活動情境之中,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愉快,學得主動、學得深刻。
玩中提高能力。在學習新知識後的練習中引入競爭機制,利用孩子們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開展了比一比誰算得最快、奪紅旗、接力賽、數學撲克等多種小型、易操作的游戲,激發學生做練習題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們在這樣的競賽活動中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參加,並能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游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學生的計算、觀察、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2、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1)情境創設應具有針對性。
每一節數學課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情境創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來創設,有所選擇和取捨。情境創設的最終目標就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我們倡導標新立異,但不能華而不實;我們倡導創新教材,但不能脫離教材;我們倡導形式多樣,但不能嘩眾取寵;我們倡導豐富多彩,但不能宣兵奪主。情境創設作為一種教學策略只是教學的一種形式並服務於教學,切忌為情境創設而創設,起到畫蛇添足的作用。
在教學二年級上冊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時,教材提供了一幅參觀博物館的主題圖。教師採用故事情境引入教學:今天,天氣晴朗,第三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們在操場上排好隊,准備出發參觀博物館。同學們,你們去過博物館嗎?博物館里都有什麼,有趣嗎?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開了,而後,教師簡單介紹了博物館,繼續提問:二年級的同學們也很想去博物館,現在有兩輛車,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此時,一些學生還沒有從對博物館的回憶或遐想中回到下一個問題來。
教師提問博物館里都有什麼,有趣嗎以及對博物館的介紹,本意是想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沒想到學生的興趣留在了博物館,影響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的教學。教材安排這幅主題圖的目的在於感受數學源於生活,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教師過多地拓展了圖的內容,反而將學生的興趣引向它處,對教學沒有幫助,因而是不成功的。有效的教學情境要能突出知識本身,促進學生進行思考,理解知識的重難點。情境創設要有針對性。
如果這節課這樣設計會簡單明了,更好地服務教學:出示主題圖,提問:圖上都有什麼?說了一件什麼事情?學生回答、教師小結:第三小學二年級的同學們准備去參觀博物館,學校為他們准備了兩輛客車,每輛客車准乘70人。繼續提問:他們遇到了什麼問題?你能幫助他們解決嗎?激起學生助人為樂的品質,進入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學習中。
(2)情境的創設應具備趣味性。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往往會影響到課堂學習效果。因此,無論教師採用哪種方法創設情境,都要注意體現情境的趣味性。通過有趣的情境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由此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教師情境的創設應選取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符合認知水平的事例、場景。
(3)情境的創設應具備連貫性。
每節課的情境創設可以有多個存在,但它們應該是連貫的,為同一個教學目標服務的,其中有一個總的情境線索貫穿始終。即要形成一個以大情境為線索,串起各環節情境的完整課堂教學情境。
如,教學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時,開課引入採用故事情境、學習新知採用直觀情境、鞏固練習採用故事情境和游戲情境,邀請新老師和新同學一起參與學習活動的故事情境貫穿始終。這樣一節課就有一個明確的情境線索,更利於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
(4)情境的創設應具備靈活性。
情境創設是豐富多樣的,情境創設應具備靈活性。如果教學中的情境創設形成固定、單一、程序化的模式,久而久之,學生心生厭倦,很難贏得他們的歡迎和喜愛,情境創設必將失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創設情境可根據不同的學生對象、不同的教材內容、不同的教學手段、不同的教學過程選擇和組織不同的教學情境。這樣,學生學習的情境是鮮活的,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不斷高漲。
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先進經驗,深入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精心設計教案,不斷創造和更新自己的教學行為。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學習, 培養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低年級數學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課題研究的思考
在一年半的課題研究中,我們發現:課堂情境的創設,為學生打開了一個學習數學的窗口。低年級數學教學通過情境創設,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生能夠主動、愉快地投入數學活動,體驗數學的樂趣,感受數學的價值。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會繼續加強教學情境的創設,並將成果推而廣之。
情境創設是一把雙刃劍,運用恰當,會使課堂教學生機勃勃,提高課堂效率;運用不當,則會淡化數學教學活動,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作為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自己,根據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需要,結合教材創設出合情合理、能夠駕御自如的有效情境,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我們的課題研究還不是十分完善,只能是數學教學中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缺乏足夠的理論指導。課題的研究反思偏重於感性經驗,研究的內容、結構可能有許多不科學、不合理的地方,研究成果的理論高度有限,需要今後繼續深入研究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