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通用的數學教學反思五篇
集體探討是打破思維定勢、突破思維局限的有效 方法 ,我們每一個人的思維有其局限性,這是我們的成長、 教育 、 經驗 、學習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更多通用的數學教學 反思 點擊「 教學反思 」查看。
通用的數學教學反思1
一學期的工作又結束了,能夠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我執教701、702班的數學學科,工作中有收獲和快樂,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為了更好地 總結 經驗,吸取教訓,使以後的工作能夠有效、有序地進行,現將一學期的 教學 工作總結 如下:
一、熱愛教師工作。
思想進步,團結同志,每一天來的不算早但走得很遲,無私奉獻,嚴格要求自我,認真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和工作,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 規章制度 ,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請病、事假,腳踏實地地執行學校的各項要求。
二、用心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努力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
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了業務 學習計劃 ,本學期我嚴格按照學習計劃,有序有效地進行了學習,我覺得自我的業務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個性是我又認真學習了幾本教育教學叢書,我覺得自我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平時我閱讀了《蔡林深與洋思教育》等書,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努力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並能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很好的應用。
三、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
在教學工作方面,在備課過程中認真鑽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狀況設計教案,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
備課深入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十分注意學生的實際狀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思維潛力、自學潛力的培養,一面自覺學習先進教育思想方法、優秀 教學方法 等,一面繼續進行「課堂教學」的分層教學研究,著力點放在激發興趣---教給方法---養成習慣---培養潛力---構成品格上,改革教學方法、手段,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學習興趣,實現「後進生轉化,中等生優化,優秀生提高,各類學生都得到應有發展」的目標。對於班級的學困生,給予特殊的關照,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適當的表揚,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使他們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並發動班上的優等生做學困生們的輔導老師,組成"一幫二"小組,根據各自的狀況給學困生定出目標,讓他們雙方都朝著那個目標前進。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潛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繼續探索數學知識之間的數學思想的運用和數學問題的思路方法、分析規律等;作完初中數學各章的知識樹和初中數學的分類知識樹;撰寫多篇教學經驗類等論文。
四、認真參與班級管理,努力構成良好班風。
透過班會、晨會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培養班幹部,主動與家長溝通,虛心理解家長的見意,並從家長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爭取與家長的教育思想達成一致。我不但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更注重 學習態度 、方法和習慣;不但重視學生的品德養成,而且更重視學生的思維潛力、自學潛力的培養,我虛心學習、大膽創新,跟班緊、認真負責、指導到位,並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作用,使班級真正構成「團結向上,紀律嚴明,環境整潔,學習刻苦」的良好班氣。
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靈活,不能吸引學生學習,對學生的引導、啟發不足。
3、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學習不深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缺乏理論指導。
4、差生末抓在手。由於對學生的了解不夠,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思維潛力不太清楚。上課和復習時該講的都講了,學生掌握的狀況怎樣,教師心中無數。導致了教學中的盲目性。
5、教學反思不夠。
六、今後努力的方向。
1、加強學習,學習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
2、學習新課標,挖掘教材,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和考點。
3、多聽課,學習同科目教師先進的教學方法的教學理念。
4、加強轉差培優力度。
5、加強教學反思,加大教學投入。
教師的工作周而復始,我將好好反思一學期來我工作中的經驗和不足,立足本職崗位把以後的工作做好,請各位領導和老師給予我幫忙和批評,讓我的工作更加有聲有色。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准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通用的數學教學反思2
4月中旬,我有幸參與了縣上的送教下鄉活動。本次活動的主會場在中心小學舉行,而看課活動的主要形式――同課異構,更是讓我們基層教師從中獲益匪淺。透過我鎮的教師和縣上的名師同上一節課,讓我們看到了名師的風采,從她們身上學到了備課、上課的技能,同時也深深的體會到了我們和名師之間的差距。
看課中,自我的感受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們的課堂為什麼效率低」「我們的課堂能不能到達較高的層次」一向縈繞這我,而這些思考,也一向伴隨我回到了單位。可能是第一節看的是數學吧,所以縣上王老師和我鎮的張老師同上的數學三年級下冊《比一比》給我留下的印象較深,感悟也叫頗多。為了更好的說明上方的兩個問題,以及今後我們的課堂應當怎樣去做,接下來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實效性談一談自我不成熟的見解。
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我們的備課上課潛力呢?
一、直面學生的數學現實――准確把握教學目標。
即: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找准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使教學目標切合實際。
解決策略:
1、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確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
2、數學學習活動務必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上。
3、教學實際要關注讓學生親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二、創設良好的數學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及教學資料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對新知探究的需要。因此這個學習情境就應是現實的、有好處的、有價值的、有挑戰性的。
解決策略:
1、有思維價值的數學活動情境。
2、美麗的童話情境。
3、思維認知沖突的問題情境。
4、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習情境。
5、源於數學知識本身的問題情境。
三、選用適宜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親歷數學化的過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務必使學生有機會真正經歷「數學化」。因此,應採用多種教與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探究學習、合作交流中學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並在親歷數學化過程中嘗試多種體驗。
解決策略:
1、想辦法讓學生對探究合作學習產生需要。
2、營造探究、合作學習的人際氛圍,鼓勵獨立思考、交流、質疑、共同討論,激發探究合作學習的熱情。
3、探究學習良好情境,有明確的探究目標,有具有挑戰性、具有價值的探究合作學習的問題。
4、在「組內異質、組際同質」分組原則基礎上,實行動態編排小組,打破組內長期構成的――有的人起控製作用,有的人則處於從屬地位狀況,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樹立形象,給每個人帶給發展進步、改變自我的機會。
四、抓好雙基、適度訓練――促進數學知識的內化。
抓住數學概念的本質教學是數學教育永恆的話題。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無疑要對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給予重視。數學概念是支撐數學大廈的根基,數學基本潛力是建好大廈的保證。因此,知識務必到位,潛力務必訓練。抓好雙基義不容辭。當然,「數學雙基的要求就應與時俱進地調整和豐富,不能盲目地打基礎,構成「花崗石的基礎上蓋茅草房」的局面。沒有基礎的創新是空想,沒有創新的基礎是盲目的。我們應把創新意識和實踐潛力的培養融合於教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數學 思維訓練 的過程之中。」
解決策略:
1、給數學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數學基礎知識定好位,打好樁。
2、根據數學知識的縱向發展,幫忙學生將它連成「知識鏈」;透過橫向溝通,幫忙學生將它連成「知識網路」;再經過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構成立體的知識模塊。
五、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捕捉巧用教學資源――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發展
課堂教學活動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組織、有步驟、有計劃的一項復雜的心理活動和智力活動過程。提高它的實效性務必有教師課前的周密策劃,即准確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資源。教學預設是教師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的重要保證。
課堂教學活動是應對著不一樣個性的生命體,它又該是充滿活力的生成的過程。教學活動正是「靜態預設」在課堂中「動態生成」的過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於這高質量的精心預設。所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既要精心預設又要注重生成。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實施中,寬容接納來自學生的生成,機智篩選課堂生成,從而到達巧妙運用生成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解決策略:
1、精心預設――准確把握教全面了解學生。
有效開發資源適時准確評價。
2、關注生成――寬容地接納生成理智地認識生成。
機智地篩選生成巧妙地運用生成。
以上是我對如何提高數學課堂實效性的笨拙見解,我想,如果教師在備課和上課中如果能夠做到「教學風格朴實一點;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教學方式靈活一點」那麼我們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會「高」!而我們的教師也會「名」!
通用的數學教學反思3
這個學期由於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級的數學,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一個月過去了,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氣前進,為了更好的做好以後的工作,現對以前的工作做一下總結。
一、做得較好的方面
1、不局限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重組。2、信任學生,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光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3、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
二、不足與困惑
1、我雖然參加了過培訓,看了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雖然思想開放,也大膽嘗試新的教法,但在課堂組織方面顯得有點無力,秩序不是那麼好,學生一聲高於一聲,做什麼的都有,再好的教學設計也無法實施。2、好多課得准備很多的材料,但平時上課,不能一一去准備。3、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夠。學校的各方面設施雖然很好,但自我不能充分利用。4、一年級學生起點不一樣是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這在我們學校顯得更為嚴重,外地打工子女較多)。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如何對不一樣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
三、幾點思考
1、自我的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但是我們就是不讓,偏要自我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於不合常規,就不予肯定。這都暴露出自我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2、要加大宣傳力度,轉變其他人的觀念,但家長對教師的做法未必理解。有些家長認為此刻的孩子怎樣質量這么差,計算都不如以前熟練了等,這些都是對課改要求不理解的反應。
通用的數學教學反思4
1。初、高中教材間的跨度過大初中教材偏重於實數集內的運算,缺少對概念的嚴格定義或對概念的定義不全,如函數的定義,三角函數的定義就是如此;對不少數學定理沒有嚴格論證,或用公理形式給出而迴避了證明,比如不等式的許多性質就是這樣處理的;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對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數知識,緊之後就是函數的問題(在函數中,又分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它們具有不一樣的性質和圖象)。函數單調性的證明又是一個難點,向量對空間想像潛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資料也多,每節課容量遠大於初中數學。這些都是 高一數學 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客觀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我在這學期為了解學習狀況共和學生座談了三次,同學們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不會做。不少學生說,平時自認為學得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帶著問題我多次去聽了初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發現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後,都要布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重點題目反復做多次。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從高三教學下來的老師,可能在教學中不知不覺以高三的復習要求去教學,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3、高一學生的 學習方法 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高一學生在初中三年已構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他們上課注意聽講,盡力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但課堂上滿足於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用心思維;遇到難題不是動腦子思考,而是期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不會科學地安排時光,缺乏自學、看書的潛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後,認為能夠鬆口氣了,放鬆了對自我的要求。
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要想大面積提高高一數學成績,應採取如下 措施 :
1、高一教師要鑽研初中大綱和教材。高中教師應聽初中數學課,了解初中教師的授課特點。開學初,要透過摸底測驗和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摸清三個底(初中知識體系,初中教師授課特點,學生狀況)的前提下,根據高一教材和大綱,制訂出相當的教學計劃,確定應採取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學校也就應組織初、高中老師座談,交流教法
2、高一要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意教學資料和方法的銜接。根據我的實踐,我認為高一第一章課時數要增加。要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如講映射時可舉「某班50名學生安排到50張單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觀例子,為引人映射概念創造階梯。由於新高一學生缺乏嚴格的論證潛力,所以證明函數單調性時可進行系列訓練,開始時可搞模仿性的證明。要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章節考試難度不能大。透過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理解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的正常教學
3、嚴格要求,打好基礎。開學第一節課,教師就應對學習的五大環節提出具體、可行要求。如:作業的規范化,獨立完成,訂正錯題等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在持之以恆,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生的習慣。考試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為三塊進行教學,每講完一塊都要復習、測驗及格率不到70%應重新復習、測驗,課前5分鍾小條測驗,應經常化,用以督促、檢查、鞏固所學知識。實踐證明,教好課與嚴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
4、指導學生改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但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但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靠老師的強求。教師應向學生介紹高中數學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專題講座,幫忙學生制訂學習計劃。那裡,重點是會聽課和合理安排時光。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構成過程,而不是只記結論。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輔導書,以擴大知識面。提倡學生進行章節總結,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又由薄變厚。
通用的數學教學反思5
據了解,對已經在學生學習困難構成的原因,大多數教師都歸因已經在學科資料難、學生素質差、 家庭教育 環境不良等教師以外的因素。只有極少數教師認為是自我教得不好。而學生卻認為,自我學習有困難,大約三分之一的原因在已經在教師的教學和管理。有人更是提出這樣的觀點,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些充分證明,老師在學生學習困難構成過程中是有必須職責的。所以作為老師,就應深入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減少學生學習困難的產生。在數學教學中,反思是發現問題的源泉,是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的好方法,是促進認識升華的可靠途徑。
我國古代的先哲孔子以前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國外的學者也對反思的重要性作過闡述。如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曾說:反思是重要的數學活動,它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美國的波斯納指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能夠說,沒有反思的經驗只是狹隘的經驗,至多是膚淺的認識。反思能夠使存在的問題得到整改,發現的問題及時探究,積累的經驗升華為理論。反思還能提高數學意識,優化思維品質。那麼課後我們就應反思些什麼呢?以下就談談我的一些看法,供各位同行參考:
一、反思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在該節課學生需要理解的概念、掌握的方法、熟悉的技巧、領會的數學思想等,是教師進一步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是學生提高自身綜合潛力的必具條件。教師反思教學目標,實際就是要透過反思教學過程真正弄清楚學生到底有沒有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定理的前提和結論;會不會靈活運用定理解題,定理本身包含的思想方法、定理的適用范圍如何、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否已經掌握等。要明白這一切,首先我們務必留意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如果上課學生精力集中、反映用心、動作迅速、情緒愉快等,則意味著學生態度熱情、主動參與、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如果上課學生無精打采、置若罔聞、拖拉疲塌、焦頭爛額等則意味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用心性不高、學習很吃力,效果欠佳。其次檢查學生做課堂練習的狀況。若多數同學能在規定的時光里正確完成規定的題目,則教學目標能夠說基本到達;若多數同學遲遲動不了筆或只能做題目的某些步驟或即使做了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則說明學生對本節資料沒有真正弄懂,知識技能沒有過關。再次是批閱學生課後作業狀況。如果學生做題思路清晰、推理有據、定理公式運用得當、計算準確、步驟有詳有略,說明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思維方法。相反如果學生做題顛三倒四、亂套公式、亂用定理、計算錯誤不斷等說明學生基礎知識但是關、技能但是關。透過以上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找出問題所在,思考補救的措施。該補充的就必須要補充,該糾正的錯誤必須要糾正;該群眾強調的必須要群眾強調,該個別輔導的就要個別輔導。將當堂課資料補起來,以便進行下方的學習。
二、反思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到達教學目標所採取的措施手段及所藉助的輔助工具。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選取,取決已經在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通常根據教學資料的不一樣,我們能夠採用講授式、啟發式、發現式、問題式等教學方法,也能夠利用掛圖、模型、實物、小黑板、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反思教學方法,首先要根據學生在當堂課的表現,從他們學習中最吃力、最不易理解、最不易掌握的地方突破,從他們最無聊、最無味的地方入手,從他們容易忽略卻很富有教學價值的地方拓展。其次教師要尋求最利已經在學生理解、學生也最樂已經在理解、最利已經在調動學生學慣用心性、最利已經在培養學生科學的創造性、最利已經在學生各方面協調發展的最佳教學形式。
如果課題引入得太平淡,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給學生講解數學家的成長歷程、新奇的數學問題、身邊的數學問題等;如果是定理公式的推導證明僅僅限已經在教材、學生不好理解,能夠挖掘新意改變策略,以充實的資料、淺顯易懂、循序漸進的形式滿足同學們的求知慾,同時激發其科學知識的創造性;如果是例題習題的處理缺乏深度,學生不好掌握,能夠層層深入、舉一反三,在同學們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盡量培養他們的集中思維和 發散思維 。只要我們善已經在觀察、善已經在思考,就必須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也必須能夠提高。
三、反思教學價值。
教學價值是在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狀況下,教學好處、思維培養、陶冶道德情操的升華,是教育教學的更高境界。有一句教育格言說得好「教育是一項事業,需要我們無私的奉獻;教育是一門科學,需要我們刻苦的鑽研;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創新。」反思教學價值,就是挖掘該節課富含的認識教育價值、情感教育價值、行為教育價值。要明白每一種數學思想都包含著一種人生哲理,每一種解題方法都豐富著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每一點滴的數學知識都凈化著學生的心靈。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分析、深入思考、努力拓展,不放過課堂教學中的蛛絲馬跡,不放過教材中的一字一句,我們必須能做到,我們也必須能做好。如分類討論的思想教學生辨證地看問題,函數的思想教學生既要注重問題的現象更要認識到問題的本質;數形結合的方法教學生認識什麼是數學美、怎樣欣賞數學美、如何運用數學美,反證法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不必須要正面出擊、有時側面迂迴效果更好;數學家的成長歷程能夠給學生樹立榜樣、激勵學生刻苦學習;我國悠久燦爛的數學發展史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從而奮發讀書獻身祖國的現代化建設。
現代教育不是要教出一群書獃子,不是要教出一群高分低能兒,而是要為學生未來著想,為他們豐富多彩的人生作必要的知識准備和心理准備。知識是死的,不明白是能夠從書本上學到,而潛力素質卻是無形的、是無法教會的。一個人的素質決定了他的生存潛力和發展前景。歸根結底,教學的價值在已經在塑造人,交給學生做人的道理,交給學生科學的 思維方式 和自我發展的基本素質,讓他們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通用的數學教學反思五篇相關 文章 :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5篇
★ 數學倍的教學反思範文五篇
★ 2020初中數學教師工作總結
★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篇
★ 2020高中數學教師工作總結
★ 數學教學反思範文大全
★ 教師個人教學反思總結(通用12篇)
★ 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 本學期數學教學反思
★ 2020小學數學網上教學反思總結範文5篇
② 高中數學課後教學反思
高中數學課後教學反思範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數學課後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對反思問題的最簡潔表達。新課程標准頒布,為新一輪教學改革及教師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一名教師,須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和現代教學教育理論,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並上升到理性思考,盡快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已有一段時間,在教學中,經歷了茫然與彷徨,體驗了從無所適從到慢慢掌握熟悉的個中滋味,其間不乏出現各種思維的碰撞。而正是這些體驗、碰撞不斷地促使我對高中數學教學的深入反思,並從中得到啟迪,得到成長。
一、教學觀念上反思
課改,首先應更新教學觀念,破除陳舊的教學理念。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懂得還不等於己知,理解還不等於知識,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識,還必須思考。」作為新課程推行的主體——教師,長期以來已習慣於「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傳統的課堂教學也過分強調了教師的傳承作用,思想上把學生看做消極的知識容器,單純地填鴨式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結果事倍功半。新課改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師生互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生在老師引導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獲取知識,發展思維能力,讓學生經過猜疑、嘗試、探索、乃至失敗,進而體會成功的喜悅,達到真正的學!所以,現在教師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基於對學生的觀察和談話,「適時」地點撥思維受阻的學生,「適度」地根據不同心理特點及認知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適法」地針對不同類型知識選擇引導的方略和技巧。
二、關注初高中銜接問題
初教高一時,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識難度、廣度、深度的要求大幅提高。這種巨大的差異,使剛從初中升到高中的學生一下子無從適應,數學成績出現嚴重的滑坡,總感數學難學,信心不足。由於大部分學生不適應這樣的變化,又沒有為此做好充分的准備,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來學習高中數學,於是出現了成績分化,學習情緒急降。作為教師應特別關注此時的銜接,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初中階段學了哪些內容?要求到什麼程度?哪些內容在高中階段還要繼續學習等等。注意初高中數學學習方式的銜接,重視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及適應性能力,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激發學生主動的學習動機,加強學法指導,引導學生閱讀、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善於思考、勇於鑽研的意識。
三、教學中反思
1、教學過程既是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過程,又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不再是「人、物」關系,而是「我、你」關系;教學行為是師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在成功的教學中,師生應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一起參與學習過程,進行心靈的溝通與精神的交融。波利亞曾說:「教師講了什麼並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萬倍的是學生想了些什麼,學生的思路應該在學生自己的頭腦中產生,教師的作用在於系統地給學生發現事物的機會」。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反思「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需要在哪方面進行補充」,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2、教學時應注意,課堂回答問題活躍不等於教學設計合理與思維活躍,是否存在為活動而活動的傾向,教學設計是否適用所有學生,怎樣引起學生參與教學。必須圍繞教學目的,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啟發學生積極有效的思維,從而保持課堂張力。設法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後再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學生只有經過思考,教學內容才能真正進入他們的頭腦,否則容易造成學生對老師的依賴,不利於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有時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地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地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這樣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本質性的東西。還有,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時,也應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課堂教學秩序有利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並加強其合理表達自己觀點的.訓練。
四、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反思
就上面講到的初高中數學存在巨大差異,高中無論是知識的深度、難度和廣度,還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飛躍。學生有會學的,有不會學的,會學習的因學習得法而成績好,成績好又可以激發興趣,增強信心,更加想學,成績越拔尖,能力就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環。不會學習的開始學習不得法而成績不好,如能及時總結教訓,改變學法,變不會學為會學,經過一番努力也許能趕上去;如不思改進,不作努力,成績就會越來越差,當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後,就不容易趕上去了。成績一差就會對學習喪失興趣,乃至不想學習,越不想學成績越降,繼而在思想上產生一種厭惡,害怕情緒,對學習完全失去信心,甚至拒絕學習。由此可見,會不會學習,是學生能否學好數學極其重要的因素。當前高中生數學學習方法還處在比較被動的狀態,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表現在:
1、學習懶散,不肯動腦;
2、不訂計劃,慣性運轉;
3、忽視預習,坐等上課,寄希望老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依賴性較強,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不會聽課,如像個速記員,邊聽邊記,筆記是記了一大本,但問題也有一大堆;有的則一字不記,只顧聽講;有的只在聽老師講故事時才來精神等等;
5、死記硬背,機械模仿,教師講的聽得懂,例題看得懂,就是書上的作業做不出;
6、不懂不問,一知半解;
7、不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技能,而對那些偏、難、怪題感興趣,好高騖遠;
8、不重視總結和復習。
針對上述學生中所存在的問題,我們需多花時間和精力,對其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力求做到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結合,課上與課下結合,學法與教法結合,統一指導與個別指導結合,以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憑借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五、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
《高中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教師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有個性地學習,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目下「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新課標理念下的一項重要組織形式,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存在著誤區:
(1)流於形式,缺乏實質的合作。教師為追求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不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實際,盲目地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2)合作人員搭配不合理,責任擴散和「搭車」現象時有發生,不利於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3)學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間缺乏溝通和深層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結果是優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襯;
(4)教師課前對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認真設計,存在著有意識把學生往預先設定的教學框架里趕的現象;
(5)合作時間給予不足。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往往是呈現問題後未留給學生片刻思考的時間就宣布「合作學習開始」,不到幾分鍾就叫「合作學習停止」。這時,有的小組還未真正進入合作學習主題,有的小組才剛剛開始。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養成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下次開展合作活動時學生也懶得配合了;
(6)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的「活而無序」。課堂秩序混亂,學生七嘴八舌,聽不清究竟誰的思維不嚴密,誰的思維缺少條理性。教師對小組學習缺乏必要的計劃、調控等組織技能,指導作用沒有跟上,當學生和小組面臨問題時,教師無法對一些問題進行辨別、分析,並給出滿意的結果;
(7)評價體系沒有跟上,三重三輕突出。小組代表或個別優等生的發言,多數一聽就知不是代表本組意見,而是代表個人意見。合作學習結果變為:重個體評價,輕小組評價;重學習成果評價,輕合作意識、方法、技能的評價;重課堂隨機評價,輕定期評價等。
我們應明確,合作學習這只是有效學習方式中的一種,教學中根據目標、內容等,合理選擇教學行為和學習方式,要避免「將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學習之盤」。教師需關注學情,提前建立評價體系,挖掘合作點,順學而導,使學生掌握技能會合作,同時應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激活內因真正促發展。
六、對習題、試卷評講的反思習題、試卷評講不能停留在指出不足、改正錯誤及講解方法上,而應著眼於數學能力的培養。
在數學教學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沒有反思,專業能力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提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不斷地更新觀念,勤於探索,加強學識和身心修養,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斷總結,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教育理念才能與時俱進,教學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今年是我走上教學崗位的第一年,這一年以來我一直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誤人子弟。在這學期即將結束之時,在教授完高中數學必修3和必修4之後我有如下一些反思。
因為同我本人的學生時代相比較新的課程改革使課標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很大改變,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數學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調整、反思。
首先,應該把握好課程標準的要求,不自作主張改變課程標準的意圖。例如私自增加課時,補充一些知識性的東西或增加教學的難度。這樣做既不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又束縛學生的思維還增加學生的負擔。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定義、概念、結論的教學而忽略過程。如在對數運算性質的教學中,我更多地鼓勵學生通過指數的運算性質的復習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如類比、計算、猜測等方法去發現對數的運算性質。而不是直接給出對數的運算的性質然後再不斷地進行機械訓練。這樣就不至於今天練了明天忘。學生對自己推導得到的運算性質就不一樣了,他們能更加理解運算規律,熟記運算性質,熟練運用性質。
再者,在教學中不能單一的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卻忽視學生的認知水平,對一些問題的引入常常單刀直入,讓學生沒有直觀的映象,理解起來不容易接受,在這方面可以從一般到特殊給學生以直觀映象幫助理解。這樣也符合認知的一般規律。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因為多媒體可以把很多立體幾何部分的圖形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多媒體也可以有效的增加課堂的容量和減少我們的板書工作量。
最後,我覺得有很多的困惑和擔心。在貫徹新課標的過成中,總會覺得學生的解題能力變得差了很多,但是學生的升學還是以成績為依據的。不過這也提醒我們要時時刻刻真真誠誠的關心教育自己的學生,希望能為學生的長遠發展鋪好路。
當代數學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的主導作用。而研究性學習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的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其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其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所以研究性學習符合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在做研究性學習時,老師一般自己去選擇一些專題,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我覺得還應當更進一步。老師選最後過渡到學生自己選,即讓學生自己提出一個問題,並解決它。這對培養學生思維獨立性有巨大幫助,對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多採用啟發式教學,創造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問題貫穿整堂課始終,問題由學生提出。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比如:
1、對比方法教學:正面與反面對比,正向與逆向對比,題型間對比都會與原有認知沖突從而提出問題。
2、在講授猜想,歸納,證明時有助於學生提出問題,故不可輕視。
3、特殊化思想教學有助於學生在事物的特殊處提出問題。如常常驗證公式在特殊情況下是否成立。
4、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社會與生活各種現象的能力。這主要在課堂教學中找到概念的實際模型,在教學中加強數學應用能力教學。
5、給學生講講科學家提出問題的故事,激起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並意識到提出問題的重要性。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費爾馬大定理都給數學注入活力。
教導學生平時多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
比如:
1、為什麼這種解法要比原先解法簡單。
2、我為什麼會想到這種辦法。
3、為什麼我這樣做是錯的,而那樣做卻是對的。
老師自身要加強修養,培養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把自己提出問題的過程,思路,當時情形講給學生聽。當老師把自己的親身體會講給學生聽時,學生由於老師思維的別開生面,新奇,他會由不自覺到自覺模仿老師的行為。
最後當學生初步具備這種提出問題的能力時,在實行研究性學習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解決它。
以前上課時,我經常只顧自己的想法,覺得講的題目越多越好,很少顧及學生的思維與感受。解題過程也是能省就省,但是慢慢地,發現學生上課聽得懂,自己做卻不會,甚至有些學生漸漸的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了信心。基於對以上問題的分析和認識,經過實踐,我得到以下幾點教學感悟:
一、關注學生的「預習」,淡化課堂筆記
對於現在講的復習課,尤其是集合,命題極其條件,邏輯連接詞等應該讓學生提前預習,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至於淡化課堂筆記,是源於一種現象:我發現筆記記得好的學生,他們的成績不一定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只知道記筆記的學生,當老師讓他們思考下一道題的時候,他們往往還在做前面一道題的記錄。這樣的學習,怎能談得上思維的發展呢?
二、反思教學勢在必行
教學中能否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關鍵在於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從我的親身感受來說,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有極大的責任心和耐心,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加強教學反思,即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
三、學生也要反思
如果說老師去反思是為了更好的教,那麼學生去反思是為了更好的學,並且還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那麼,高中學生到底怎樣進行反思?教學中我始終帶著這個問題,思索自己的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方法、習慣如何養成?怎樣進行反思才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我的指導教師對於學生的分析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③ 高中數學課後教學反思
在當前我國高中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老師尚未真正認識到教學 反思 的重要性,忽略了對教學思想、教學模式的反思,從而嚴重影響了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水平。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數學課後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數學課後教學反思篇一
在教學活動中,離不開學生活動,因此,教學反思中,對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活動,應該深刻反思,不能沿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而應該逐步展開以學生參與為主的教學活動,作好記錄,課後就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哪些活動採用的得當,哪些需要改進,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目的,以及學生們的切身感受深刻思考,及時聽取學生們的意見,這是非常寶貴的聲音。我認為,教學反思不只是停留在教師的層面,更應該多吸收學生的反饋意見,因為,要看效果,最終還得落實到學生身上,學生的聲音,是最真實的聲音。
高中數學重在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因而,在教學反思中,應該重點思考如何在教學中使學生具備數學思維。學生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是大多數,頭腦里容下的是過多的題,這些題顯得雜亂無章,經過反思,我是這讓學生把握數學題、知識點的規律,將其科學的分類,這樣,知識有了條理,學習效率自然自然就上去了,教師的指導也就有了明確目標。
高中數學課後教學反思篇二
隨著社會經濟時代的迅速發展,普通高中新課改主動適應了時代的需要,最終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質發展上,因而,「以人為本」是高中新課改的根本理念,通過這兩個月在工作實踐中的學習,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課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歷程的發展需要,尊重他們作為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從課程設計到課程實施都應體現選擇性和多樣性。
高中生面對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人生道路的選擇問題,那麼高中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突出引導學生思考並規劃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觀,具有基本的職業意識和創新意識。比九年義務 教育 課程更關注學生深層次的生活需要。
首先,謀求課程的基礎性、多樣化和選擇性的統一。其次,將學術性課程與學生的 經驗 和職業發展有機結合。第三,適應時代要求,增設新的課程。除了在傳統的學科課程中引進與課程目標相匹配的、鮮活的、有時代感的課程內容外,適時增加新的課程領域或門類。第四,倡導學生自定 學習計劃 。那麼每一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興趣、 愛好 、特點以及學校所提供的課程信息,制定個人的學習計劃。隨著學習進程的深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內部和外部的情景變化,不斷調整所形成的計劃,以盡可能適應自己的需要和特點。第五,實行學生選課指導制度,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學習計劃。最後,實行學分制管理。總之,都強調對高中學生公民的責任感,個性發展與適應時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創造力與批判性的思維、交流、合作與團隊精神和信息素養的培養,並要求學生具有國際視野。教材的設計更注重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研究,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特潛能與創造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新課程通過問題的解決進行學習是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想像力 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能力,其次貼近學生的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還要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評價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以及效果,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
課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難與阻力也不容忽視。高中與初中的數學銜接問題,高考的問題;課程標准與教材中的問題;市場上大量充斥的濫編濫印的教輔教材問題;教師的素質水平和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以及培訓的一些問題??特別是課改後課堂上又要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知和研究獲取知識,老師不能直接告知,要重視學生探求的過程。這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雖然這對提高學生的能力大有好處,但是課改後數學實際任務加重但課時又明顯減少,要如何協調兩者之間的矛盾,目前是我們很多老師都很困惑的一個問題。同時高考將會如何考,傳統的重點,新增的內容,在高考中將如何體現,如何協調的存在,如何既要考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又要考到學生的能力,改革要如何推行並堅持下去,始終還是要圍繞著高考這個指揮棒進行。
新課程想要達到理想的狀態,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自身的修養:
1 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堅持自學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繼續學習的能力和水平,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和操作技能,學會上網學習,學會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2 認真學習、研究教學大綱和新教材,領會大綱,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內容、編寫特點,要求及教學方向,有效、合理、創造性的指導新教材的教學,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積極的從新課程中尋找「自我」尋找新課程對「自我」的意義,並主動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課程中,敢於承擔責任,善於解決問題。
3 教學中,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1)教師「學生觀」的轉變。做到用學生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視學生,多賞識學生,達到班上「沒有差生,只有差異」。
(2)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過程中,老師是學生的朋友,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著, 開題 報告 而不是統治者、長官。教學過程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是師生雙方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3)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課堂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過程,學生學習過程不僅要用腦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
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才能無拘無束的置身於其中,嘗試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課堂才能煥發無限的生命力,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角。
(4)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走。
總之,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與時俱進, 必須要更新教育觀念。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都要行動起來,都應關注,都應思考,都應探索,都應付出。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讓我們共同努力迎接新課程,實踐新課程,直面新課程,為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高中數學課後教學反思篇三
2______年8月24-25日我們所有高一教師參加了這次的課改培訓,為即將開始的教學工作做了初步的准備。新課改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對新課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此談幾點體會:
一、整體把握
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做到整體把握課程目標,整體把握數學的素養和能力,整體理解課程內容(如:課程主線和知識結構)等等。作為青年教師,要做到這幾點確實有很大的難度,但經過培訓,我或多或少也有一定的收獲,陳老師的講解,兩位備課組長的經驗傳授,使我心裡開朗了許多。
做到整體把握雖說難度大,但對學生來講,教師能不能做到整體把握對他們影響深遠。因為在整體把握中體現著教師的知識水平和素養能力,只有能做到整體把握的老師,講起課來才能做到有條有理,思路清晰,學生也才能聽得津津有味。因此,我一定會努力進入狀態,做到整體把握!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是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來實行的,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啟迪作用、組織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的角色轉換是關鍵。
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從「主導者」成為「組織者」、「引導者」。數學知識不是獨立於學生之外的「外來物」而是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關聯的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引入他們喜歡的活動,如講 故事 、做游戲、表演等,使他們產生樂學、好學的動力,從而增強學生探究的慾望,培養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激發學生的探究性、創新性思維
新課改後,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題型,這一反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問答或對話形式,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而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於學生。在探究式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集體參與,並非只有好學生才有能力開展探究,應該給每個學生參與探究的機會。尤其是那些在班級或小組中極少發言的學生,應多給予他們特別的關照和積極的鼓勵,使他們有機會、有信心參與到探究中來。通過探究,可利用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朗、分析透徹、各抒己見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准確。
從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組織數學智力活動,為學生創設一種動手操作、獨立觀察、引起思考的實際活動,激起學生自主地鑽研和創新,經過群體的交流,完成對信息的加工過程,使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精神財富,讓學生在真實思考和創新的體驗中構建知識, 學習 方法 ,增長智慧。
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也必須轉變角色,真正從權威的講授者變為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好朋友和引導者。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徹底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建立起一套新的課堂教學結構。例如,過去上復習課,老師系統整理知識,學生聽完後,完成一些相應的習題, 總結 一下,就算是復習告終了。現在我們則將知識的脈絡由學生分小組獨立整理,練習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互相設計,交流練習。而且在交流過程中,還允許同學們提出問題,進行答辯,關鍵的環節還要能舉例說明,再加上巧妙的練習設計,使復習課上出情趣,上出深度。讓學生們在學習潛力和學習方法上有出色表現。
此外,要積極營造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敞開思想參與學習活動。學生樂意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慾望。我提倡辦好三件事:一是保證學生在探討問題時,有寬松的氣氛,必要時,可以下位,可以重組小組,甚至大聲爭辯;二是理解學生,允許學生用自然的語言表達思想,交流意見;三是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這樣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學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師,課堂上呈現出一種積極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諧的新景象。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意識到肩上的擔子很重,我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和能力,進一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數學課後教學反思相關 文章 :
★ 高中數學課後教學反思
★ 高中數學課後反思範文
★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反思
★ 高中數學教育教學反思
★ 高二數學老師個人教學反思
★ 高中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範文3篇
★ 高中數學的教學反思
★ 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反思
★ 如何寫高中數學教學反思總結呢
★ 高中數學老師教學案例反思
④ 小學數學課後的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課後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課後的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前不久,我在602班上了一節解決問題的糾錯課。這節課不同於一般的習題講評課,它要求老師要很好地利用學生作業中的錯誤資源,通過學生的自查、互查,以及師生的齊查,來達到糾錯的目的,從而讓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其實,學生出現錯誤是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歷,我們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同時,教師的責任並不僅僅在於避免錯誤的發生,還在於當錯誤發生時能夠挖掘錯誤的價值,使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成為教學資源。通過這樣的一節糾錯課,讓我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有了全新的認識:
1、以欣喜的態度對待學生的錯誤: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室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學生出錯是正常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對待錯誤,如何將錯誤轉化為教學資源。當我們面對學生的錯誤時,是立即否定、責難?還是對學生的錯誤表示理解,並真誠地幫助學生吃一塹,長一智,讓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面對學生自己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若我們能夠善於捕捉,靈活處理,以新的觀念、新的眼光,對其進行新的探索與實踐,那麼學生就會在知錯、糾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展思維,實現創新。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能夠有助於學業的成功。
2、透過表象探究錯誤的原因:
只有真正了解了錯誤的價值,我們才能從根本意義上去正視學生的錯誤。對於學生,錯誤是走向完善的路標;而對於教師,學生的錯誤是反饋教學的鏡子。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主要由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解題能力及學習習慣等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就拿解分數應用題來說吧!很多學生都能夠脫口而出解分數應用題的一般方法:找想列,但是在解答時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究其原因就是學生不能正確分析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因而無法列出正確的等量關系式。本節課,通過梳理學生作業中的錯誤,促成學生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當面對自己的錯誤時,要先查找錯在哪,再分析錯誤的原因,後改正錯誤。
3、追本溯源減少錯誤的發生:
我認為,採用變式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還能有效地解決學生作業的錯誤問題。例如:本節課的例1:柳樹有60棵,柳樹比楊樹少1/5,楊樹有多少棵?一些學生選擇了這種算式:60﹙1-1/5﹚=48(棵)。經過糾錯,讓出錯的學生明白,自己錯誤的根源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數量關系。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追問;如果要使這個算式正確,題目中的條件該怎麼改?學生經過分析,將柳樹比楊樹少1/5改成楊樹比柳樹少1/5。這種化錯為正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很好地避免此類錯誤的發生。
4、在反思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生習慣:
在多次回顧自己作業錯誤的過程中學生會明白自己的錯誤。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並指導學生反思,即指導學生分析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這是學生參照正確方法重新審視自己思維,看到自己的優點與不足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的反思習慣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了。在不斷反思的同時,學生還能夠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校對的習慣、審題的習慣、養成仔細計算、規范書寫的習慣以及養成檢驗的習慣等。
總之,學生的作業中出現了錯誤並不要緊,只有系統地、科學地引導,最終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生受益!
通過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以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針對應用題的特殊性,我覺得在平時的應用題教學中,應重點加強審題習慣、正確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和檢驗習慣的培養。
1、教會學生讀題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讀題習慣
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就要理解這個問題。找准數量關系,進行分析解答。
(1)培養認真讀題的習慣
讀題可以默讀,也可以朗讀。讀題時要認真仔細地把題讀一兩遍,邊讀邊想。通過讀題,對該題的具體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知道題的具體內容是一件什麼事件,並能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地把題意復述出來。
(2)培養正確分析數量關系的習慣
這一步主要是弄清題目基本結構,找出關鍵句、詞並弄清他們所表示的意義;找出哪些是已知條件,哪些是間接條件,題目求的問題是什麼;找出已知條件和間接條件、條件與所求問題間的數量關系;並用直觀圖示表示出來。例如:五年級有學生214人,比六年級的學生少34人,六年級有學生多少人?把題中的關鍵句五年級比六年級學生少34人反過來讀,就是六年級的人數比五年級人數多34人。讀題時養成這種習慣,有利於弄清兩種量誰多誰少,較好理解題意、解題時避免見多就加,見少就減的錯誤。
(3)分析綜合確定解題思路
分析綜合確定解題思路,就是在上述兩步的基礎上,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分析直接條件、間接條件和問題之間的相互聯系。通過分析它們之間的聯系,找出解決問題所需要條件,把間接條件轉化成直接條件,提出解題方法,確定計算順序。
2、注重應用題檢驗習慣的培養
在應用題教學中,檢驗是不可缺少的一環。要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檢驗應用題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把檢驗作為學生解答應用題的必要步驟長期堅持下去,這樣,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步養成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
常用檢驗方法有以下幾種:
(1)聯系實際檢驗法。如求得敬老院老人的平均年齡是26歲,可判斷計算結果是錯誤的。
(2)估算比較檢驗法。如在求平均數應用題時,平均數必須在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
(3)代入檢驗法。如列方程解應用題。
(4)替換檢驗法。用另一種方法解題,然後比較結果進行檢驗。除此以外,還要對解題細節進行檢驗。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冊第一次教學軸對稱圖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的特點,設計了三次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一、創設情境教學,請會折疊衣服的同學上台來展示一下疊衣服的方法。從而引出課題。
1、出示軸對稱物體:天安門、飛機、獎杯、讓學生觀察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學生觀察發現,它們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2、剪小樹:通過不同剪法師生共同評價得出這些圖形兩邊都一樣的,所以先把紙對折,然後再剪,剪定後再展開,就是這棵小樹了。
這是本節課第一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後,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軸對稱現象。學生這次操作活動看似一次無目的操作活動,但要一棵小樹甚至一個漂亮的窗花,不去尋找規律,也是非常困難的,通過學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兩邊一樣的圖形可以對折起來再剪,這就是軸對稱圖形特徵的初步感知。
二、動手畫一畫,折一折,通過把同學們看到的物體畫下來得到下面的圖形(天安門、飛機、獎杯等)進行分組操作討論,得出結論——圖形對稱後,兩邊完全重合了,從而得出什麼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這是本節課的第二次操作活動,安排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特徵有了初步感知之後。學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導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動過程中,探究圖形對折後摺痕兩邊的部分完全重合這一基本特徵,在此基礎上解釋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三、想辦法做出以各軸對稱圖形、並分組展示自己的作品。
這是本節課達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學生對軸對稱圖形有較為正確系統的認識之後,意在操作活動中鞏固深化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學生這次操作活動手段是多樣的,作品也是豐富多彩的。
三次的操作活動目的不同,所產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學生在這次活動中,通過有序、有層次的操作更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徵以認識,充分概念之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本節課最大感受是由於課前准備充分,所有的練習和操作活動較為自然的串聯在參觀的情景中,課堂結構緊湊,學生興趣濃烈,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美國課程學家多爾認為,在現代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在教學中,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課程中經常採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如華師大版初一數學(上)的第一章P13,T·6,讓學生以給定圖形"(兩個圓、兩個三角形、兩條平行線段)為構件,構思獨特且有意義圖形,並寫一兩句詼諧的解說詞。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個人設計,發揮想像,然後同桌交流、小組交流,最後由教師匯總全班同學中的優秀作品展示評獎。如""戰車、""風箏、""夕陽夾山、倒影入溪、""一個人、一座山、一個太陽等等許多意義豐富的圖形,其構思之巧妙,想像之豐富,語言之詼諧使人耳目一新。那一刻,同學們體會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如在教學華師大版初一數學(上)線段的長短比較時,我一開始設計詢問學生平時如何比較身高,並請兩個同學演示。再讓學生仿照比身高方法來比較兩支筆的長短,由此引導學生找到比較兩條線段長短的方法。這樣學生很容易理解了這個問題。在學習角的大小比較時,不再需要我的引導,學生從線段的比較中又找到了角的比較方法。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如在教學華師大版初一數學(上)4、3立體圖形時,我讓學生分組動手製作多面體的展開圖,在學生製作時我觀察各組製作過程,並參與到他們的製作過程中,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們在製作時的所思所想。個別存在的問題給予個別解決。在講如何判斷正方體的展開圖時,我先是傾聽學生們的方法,然後讓幾個有代表性、思維方法好的學生進行講解。這樣,我在教學中也學到了許多知識,同時縮短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學生把我當成了他們學習的夥伴,願意與我進行探討、互相交流。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自主學習。
(1)教材不等於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大於教材。教學內容的范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的材料都可作為學習內容。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的"教書匠"的表現,"用教科書教"才是現代教師應有的姿態。例如華師大版初一數學(下)6、3實踐與探索P14,T·2這是一個有關形狀體積變化的問題。教材中只是作為一個練習題出現並沒有類似例題,我針對這類問題設計了一節課。課上我沒有急於讓學生馬上去做,而是找來兩只一大一小的兩只圓柱形的杯子,一隻杯子中盛滿水,開始做實驗。通過實驗引發了學生探索慾望,學生根據實驗情況找到了解決此題的幾種方法。再比如講解P15,問題2儲蓄中的利息和利息稅問題。我在教材的基礎上設計了幾個實際生活中碰到的問題讓學生課前到銀行去詢問和調查,課上同學們展示了自己的調查成果,用實例引發了學生學習慾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充分利用教材開創自由空間。過去的教和學都以掌握知識為主,教師很難創造性地理解、開發教材,現在則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編入了一些讓學生猜測和想像的內容,以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各種不同的思維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學生自由閱讀的欄目以及課題學習。如華師大版初一數學(上)P14關於幻方的閱讀材料以及P122身份證號碼與學籍號的課題學習。對於這些知識我把它們改成學生課外學習研究材料,讓學生通過詢問、調查、閱讀有關書籍和上網查閱等多種渠道搜集有關這些知識資料並通過書面形式列印出來供全班同學閱讀。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
小學數學第一單元的新課已經結束了,接下來的幾節課都是練習課,到昨天為止已經上了三節。整理和反思這三節課,對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訓練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1、在新課程背景,我們還要不要進行數學訓練。
當前無論是創優課競賽、各級的研究課,還是論壇、博客,大家都在熱衷的討論一些教材中的新增內容,或是探究、合作的教學方法,大家似乎都不很在意數學訓練,有的教師甚至一提到「訓練」馬上就「色變」,認為將回到傳統教育的老路上去了。我們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我們現在所熱衷的「組織學生探索數學知識,使他們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的。如果學生對已有的數學知識理解掌握的不深刻、應用的不靈活,那麼又如何能夠進行新的認識活動呢?因此數學探索和數學訓練往往是相互作用、互為基礎的。
2、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學訓練。
數學訓練不等於「機械、重復」,應該體現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應用性的訓練。
(1)說理性訓練。學生對一個數學知識掌握總是要經歷一個由「具體——抽象——具體」的認識過程,其中數學基礎知識的形成過程(具體——抽象),可以說是一個抽象概括(數學建模)的過程,而數學基礎知識應用的過程(抽象——具體),可以說是一個演繹推理(對模型的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中學生認識的是數學基礎知識的本質屬性,在抽象到具體的過程中學生將認識到數學基礎知識的應用范圍(概念的外延),這是將起到深化理解概念和靈活應用概念的作用。在此過程中,學生將把數學基礎知識的成立條件與具體問題中的條件進行比對,進行一系列的思維活動,由於小學生的思維處於發展的階段,他們的內部言語並不發達,是片斷的、條理性不強的,所以用學生的外部語言表述來促進其內部言語的整合與條理,這就是重視「說理訓練」的意義所在。
(2)圖形表徵的訓練。數與形是數學研究的兩大對象,他們相互作用,互為表裡。每一個形中多蘊含著一定的數量關系,而每一個數又都能通過圖形直觀的描述和反映。教學實踐是我們有了這樣一個認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得或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具體的問題,往往都是完成對數學語言、數學符合、數學圖形的翻譯過程。因此,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用圖形表徵已學的數學知識,將有利於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並能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3)計算技能的訓練。當一個數學問題的解答思路確定之後,接下來的就是通過計算得到正確答案的過程。無論解決問題的思路多麼的完美,如果不能准確、熟爛的計算,那麼學生將不會完美的解決一個問題。再有對於比較復雜的問題,如果能通過口算或估算出沒一個關鍵的數值,往往對解決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基礎口算的訓練,加強估算能力的培養。
3、新課程背景下,數學訓練的地形式
數學訓練的內容應該突出基礎性和應用性。數學訓練的形式不應該是單一的、枯燥的,應該結合訓練的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突出趣味性、靈活性、競爭性、多樣性。
;⑤ 初中數學教學課後反思
教師專業發展是 教育 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教學 反思 作為教師自我完善、自主發展的一種方式,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對於初中數學教師來說 教學 方法 有什麼需要改進的?下面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後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數學教學課後反思篇一
本學期,我擔任初三年級(1、2)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工作中能自覺地遵守各項 規章制度 ,結合學校的實際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團結同事,關愛學生。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堅持進行集體備課,積極參加數學組教研活動,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現對本學期工作做一下 總結 。
1、寫好教案,備好課
能認真學習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理解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及教育價值觀等。認真鑽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結構,每節課的目標要求以及每節的重點、難點。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認真寫好教案。課前作好充分的准備,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
2、認真搞好課堂教學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 學習態度 ,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新課教學中涉及到舊知識時,對其作相應的復習回顧。精講精練,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提高教學效率。
3、注重學生的知識反饋
分層設計內容豐富的課外作業,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然後進行評講。切實抓好單元過關及期中質量檢測,優化 筆試題 目的設計,設計知識技能形成過程、開發性、生活化的數學的試題,真正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並對本班學生跟蹤調研,細致分析卷面,查漏補缺,夯實雙基。
4、做好培優輔差輔導工作
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後進生轉化取得一定的成效,如初二數學較差的熊維、王偉臣等同學經過一學期的幫扶,使她們對數學較感興趣,基礎知識掌握較扎實,成績進步明顯。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組建初三數學興趣培訓小組,平時注意搜集資料,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5、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積極參加數學組教研活動,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 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堅持每周同初三數學備課組成員進行集體備課,探討學習課標的目標要求,分析教材,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尋找更好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能繼續深入鑽研新課程理念,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一部分同學成績有所提高,及格率也有提高。存在的不足是,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還不是很扎實,已學的知識生疏快,又有很多學生厭學,導致差生面廣,優秀率不高。因此,教學工作很難開展,學生的學習成績很難進一步提高。如何解決呢? 這些都有待以後改進。
初中數學教學課後反思篇二
本學期,在前輩們的關心指導下,我用心落實教學,現所教兩個班的數學成績都有了較大進步,尤其初二(14)班的數學成績優異。
按照新學期教學工作的要求,我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准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盡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作業的選取要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
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
並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 經驗 教訓,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初中數學教學課後反思篇三
本學期我擔任 八年級 (9)班數學教學工作。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已經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一學期以來,我遵紀守法,積極參加政治和業務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鑽研教材,探索教法,積極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如下總結:
一、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績:
1、嚴謹備好每一節課。
人常說:功在課前,因此我在上課前認真備課,鑽研了《數學課程標准》、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
學期中,著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麼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後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2、把好上課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質量。新課標的數學課通常採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所有新知識的學習都以相關問題情境的研究作為開始,它們使學生了解與學習這些知識的有效切入點。
所以在課堂上我想方設法創設能吸引學生注意的情境。在這一學期,我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一上課就感興趣,每節課都有新鮮感。
3、虛心請教同組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由於沒有新課標教學經驗,所以我的教學進度總是落在其他老師之後。我虛心向他們請教每節課的好做法和需要注意什麼問題,結合他們的意見和自己的思考結果,總結出每課教學的經驗和巧妙的方法。本學期我將自己在備課中想到的好點子以及遇到的問題整理成「教學反思錄」。
4、多聽課、講公開課。在聽和講的過程中,可以學到很多很多適合自己的東西,也可以暴露一些自己平時感覺不到的問題,這是我到實驗中學來後最深的體會。使我對以後的教學更加充滿了信心。
5、作業及時批改,對於作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課後作業是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反饋當天所學內容的最好方法,因此作業必須勤批改並做到有錯必改的好習慣。
二、存在問題和今後努力方向:
1、新課標學習與鑽研還要加強;
2、課堂教學設計、研究、效果方面還要考慮;
3、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還有待提高;
4、「培優、輔中、穩差」的方法方式還有待完善。
初中數學教學課後反思相關 文章 :
★ 初中數學老師教學反思
★ 初中數學教學課後反思
★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集錦
★ 2020初中數學教學反思精選範文
★ 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反思
★ 初中老師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 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反思
★ 常用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 初二數學教學反思總結大全
★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⑥ 大班數學課教學反思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 經驗 ,因而幼兒園數學 教育 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下面是我精心為大家准備的大班數學課教學 反思 ,希望大家喜歡。
大班數學課教學反思篇1
一、本節課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
本節課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以談話形式進入情境教學,引導幼兒
開展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動有趣的活動,培養學前 兒童 主動參與教學的能力,同時把「你的火車幾點開」的活動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們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2、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要激發幼兒
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為幼兒
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幼兒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課堂也才生動又味。從孩子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是這么喜歡這樣的課堂。為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兔媽媽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請我們去幫它把這些水果蔬菜送到兩個飯店,你如何分」這樣一個有趣、又具有挑戰性的情景,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以活動為動力,引導幼兒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
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啟發幼兒
積極參與思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慾望。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讓孩子上黑板把8個圖貼分成兩份,孩子逐個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幾種分法。通過自主操作,使幼兒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說一說」這一環節上,教師要重視關注全體兒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要讓兒童自己發揮。對於學前兒童來說,他們的還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這就需要要教師的引導,從而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2、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數學課教學反思篇2
星期五上午的數學活動學習《等分》,我讓孩子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的 方法 ,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開始,我先請幼兒將一根繩子二等分,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大家都躍躍欲試。我請小朋友來分,同時請他向大家驗證分出的兩根繩子是否一樣長,老師點評。通過這個方法,小朋友了解了什麼是二等分,如何來驗證。
在學習活動中,我本著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我還為幼兒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個圓形紙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老師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孩子們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圓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來,對幼兒掌握的知識進行提升,探索、我結合幼兒用書操作各種長方形二等分的方法,對二等分的概念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活動的結束部分,我又為孩子提供了許多可操作實物:如飲料,蘋果等,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許多東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學過的知識與生活結合起來,進行生活中的實際操作,幼兒通過切食物、分飲料等實踐,拓展二等分的知識,同時激發了幼兒對等分的興趣,在操作中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大班數學課教學反思篇3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我們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6—9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因此,我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的優化結合。
一、以競賽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喜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貫以有情節、有趣味的游戲,能使幼兒對活動保持持久的興趣,同時將游戲與學數相結合,也符合多途徑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原則。本次活動,我從幼兒的思維特點入手,設計喜洋洋和灰太狼的闖關游戲。讓幼兒在具體的,形象的情境創設中,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認知活動能伴隨著情感,讓教學成為幼兒自己的需要,成為他們情感所驅動的主動發展的過程。並根據幼兒思維和情感的特點,把幼兒數學教育目標、內容溶於各種情境之中,讓幼兒從中感知、體驗、積累有關數學的知識和經驗,其實質就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
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
活動中,我十分重視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學習,重視幼兒的動手操作。讓智慧之花開在孩子們的手上。我們都知道,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麼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因此,活動中我讓孩子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幼兒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主動的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有趣和實用。
本節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設生動有趣的 故事 情境,讓幼兒通過自主嘗試探索,學習並掌握了10的9種分法,幼兒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還發現和 總結 出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整個活動,形式新穎,簡單有趣,生動形象,幾個環節的安排恰到好處,始終抓住了幼兒的興趣,復習了9以內的數量,發展了幼兒觀察、比較和操作能力,同時培養了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整個活動將幼兒的思路清晰化、系統化,使幼兒感到,原來學數學是那麼的有趣,動靜交替中,潛移默化培養了他們「樂學」的情感。
大班數學課教學反思相關 文章 :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 大班數學教學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學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
★ 數學測量教學反思
★ 大班課教學反思
★ 2017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 大班教學反思3篇
★ 數學課堂進行教學反思方法
★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