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幼師如何上好數學公開課

幼師如何上好數學公開課

發布時間:2022-12-21 06:21:09

㈠ 怎樣上好一節數學公開課

每當我自己講公開課或者聽別人講公開課時,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上好一節數學公開課呢?經過十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從中悟出了幾點粗淺的體會.我認為一節成功的數學公開課應該具備"新""趣""活""實""美"的特點,即:
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趣:引發興趣、保持興趣、提高興趣
活:教法靈活、教材用活、學生學活
實:內容充實、訓練扎實、目標落實
美:語言美、教風美、板書美
一、新
新——就是不步人後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努力把課講出新意來,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體來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念新——即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
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為。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端正教育教學思想,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新的質量觀、教育觀和學生觀。教育觀念的更新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對於小學數學教師來說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關於學生的觀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在基本理念第一條就指出: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具體來講就是:
(1)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雖然學生的智力水平、經驗背景和學習習慣存在差異,但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兒童,都可以學習大綱規定的數學內容,都有條件按教學要求學好數學。
(2)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當承認學生的差異,並向不同的學生提出有差別的學習要求,而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按同一個水平發展,學習完全一樣的數學知識和達到同樣程度的數學水平。
(3)允許學生以不同的速度學習數學。教學需要按一定的進度完成,但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按同樣的速度完成所學的內容。可以允許一部分學生用較快的速度學習,也允許一些學生用較長一點的時間達到相應的要求。
(4)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認識和理解數學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適當的方法理解數學問題,同時,教師也應當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決問題。有的方法從成人的角度看是好的,而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較,但不應把某一種方法強加給學生作為必須使用的方法。
二是關於教學的觀念。
為了使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應當提倡以下一些關於教學的觀念。
(l)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一節好的數學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知有利於獲得感性經驗,從而實現其認識的內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斷力的發展,學生正是通過擺弄學具獲得關於客體的表象,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師要盡量給予學生更多的操作實踐機會,提供豐富的材料,使學生可以親自進行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
(2)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習。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動能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想要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討論和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是最恰當的選擇。如果教師希望幫助學生形成更獨立的更有責任心的學習方式,小組討論的策略也是幫助教師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選擇之一。在設計教學計劃和組織課堂教學中,要經常給學生提供合作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的方法和想法,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從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數學;養成與別人合作與交流的習慣。教師要在交流和研討中營造一種民主的氛圍,使學生由被動地聽講變為主動參與,敢於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並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意見。
(3)讓學生在不斷"反思"中學習。由於數學對象的抽象性、數學活動的探索性決定了小學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數學活動的本質,必須要經過多次的反復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調整才可能洞察數學活動的本質特徵。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反思的內容主要有: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對解題思路、分析過程、運算過程、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對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反思等。當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地反思探索過程;當數學活動結束後,要引導學生反思整個探索過程和所獲得結論的合理性,以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是關於教師作用的觀念
教師要用自己對課程與教學的專業理解。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成為課程與教學的決策者。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則應當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並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教師可以創設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學生的動機,教師也可以提出適當的問題以啟發學生的思考。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成為"居高臨下"的指導者,而應成為一個"平等的"參與者;教師也不應成為正確與錯誤的"最高裁定者",而應成為一個鼓勵者和有益的啟發者。
2.思路新——即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
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鍾,同樣的教師,由於教學設計思路不同,課堂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
如,在首屆全國小學數學大獎賽上,安徽的特級教師張建新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時,設計了非常新穎的導入環節。
上課後,教師播放錄音,模擬電台播放商品信息。XX市經濟廣播電台,現在播送商品信息:熊貓M10型收錄機,每台67元,防雨書包每個10元,2H鉛筆每支0.12元,金星牌鋼筆每支2.45元,北京牌墨水每瓶1.20元,三角牌電飯鍋每個120元。
播發後問:剛才播放的是什麼內容?(商品信息,就是商品的標價)
教師再將上述內容重播一遍,邊播放邊在磁性黑板上出示商品的標價牌,讓學生仔細觀察,左右兩組標價牌中出現的數,主要不同點是什麼?〔左邊一組數中沒有小圓點,右邊一組數中都有一個小圓點)〔圖略)
師:左邊這一組數67、10、120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都是整數。誰還能舉出其它整數的例子?你們知道整數有多少個?
師:右邊這組標價牌中出現的0.12、2.45、1.20這三個數,剛才同學們說了,數的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將上述3個小數從標價牌中取出,放在磁性黑板上),像這樣,數的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的數,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種新的數,叫小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有關小數的知識。
這一環節,教師特意設計了"經濟電台"播放"商品信息"這一新穎的教學環節。其中出現"經濟""商品""信息"與目前的市場經濟"掛鉤"。另外,"商品信息"安排播放兩遍。第一遍起著"引起興趣,集中注意"的作用,第二遍採取"播放一種商品標價,出示相應標牌",起到調動學生視聽感官,綜合參與認識活動的作用。商品的標價牌中既有"整數",又有"小數",這樣,小數的出現就顯得十分自然,使學生知道小數確實是日於實際需要而產生的。整個教學過程清晰、流暢,真可謂別具匠心。
又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教師首先讓學生大膽猜想,圓柱體的體積可能等於什麼?大部分學生猜測圓柱體的體積可能等於底面積X高。然後給每組同學提供不同的學習材料,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加以驗證。有的組將圓柱體玻璃容器中的水倒入長方體的容器中,再分別測量出長方體容器中水的長、寬、高, 計算出了圓柱體玻璃容器中水的體積。有的組將圓柱體木塊浸入長方體容器的水中,通過計算上升水的體積計算出了圓柱體木塊的體積。然後讓學生比較報告單上圓柱體的底面積、高與體積的關系,使學生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最後讓學生看書自學,按照書中介紹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學具自己推導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努力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把適合教師講解的內容盡可能變成適合學生探討研究問題的素材。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來,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這樣才能促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後達到"好學"的境界。
3.手段新——即重視現代化手段的運用
投影作為一種較為普及的電教手段,具有簡單易行、生動形象、圖像清晰、色彩艷麗、可靜可動、信息量大等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運用這一手段,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都是很有好處的。
例如,直線和射線是小學數學中兩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很難理解。過去只能靠語言的形象描述或藉助生活中的現象作比喻式解說,學生總是想像不出直線和射線中"無限長"的含義。為此,教學時我設計了兩組抽拉片,屏幕上先出現一個亮點,然後向一端延伸,成為一條亮線。教師慢慢抽拉,亮線越來越長。教師一邊抽拉,一邊敘述"像這樣無止境地抽拉下去,亮線將無止境地延長。"藉助這樣動態的演示,學生頭腦中就會出現"無限長"的圖景。講直線時,教師將雙向抽拉片向兩個方向抽拉,幫助學生想像向兩個方向無限延長的情景。因為整個演示的過程學生看得清楚,所以教學效果很好。
又如,講"角的度量"時,過去我用木製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如何畫角,由於教具不透明,教師講解既費時又費力。如果利用投影儀,把量角器和畫在膠片上的角通過投影演示,投影僅的透明作用使學生清晰地看到了怎樣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頂點重合,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它的效果是使用木質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無法比擬的。
近年來,多媒體計算機又進人課堂,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較好地處理大與小,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說,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推廣使用為教學:方法的改革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例如,在全國第三屆小學數學教學大獎賽上,江蘇的一位老師在引導學生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時,就兩次成功地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與助教學。
第一次:用三條不同長度的線段為直徑,分別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並把這三個圓同時滾動一周,得到三條線段的長分別就是三個圓的周長。觀察:圓的直徑越短,它的周長也就越短;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系。
第二次:屏幕上出現大小不同的圓,各滾動一周,得到三個圓的周長,再用每個圓的直徑分別去度量它的周長。得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再讓學生任選一圓,並在屏幕上加以驗證。令聽課的老師大飽眼福。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盡管電公教學法手段在傳遞信息方面的諸多便利,但也決不能排斥或代替其它的教學手段,黑板該用還是要用的,必要的板書還是要寫的,電教手段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
二、趣
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以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
1.導入新課時引發學習興趣。
導人新課是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的導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好的導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我經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通過組織有趣的小游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或提出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等方法導入新課。
例如,在教"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應用題時,巧妙地設計一台復合幻燈片,映出5朵黃花和一行紅花,紅花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先遮住,只露出比黃花多的3朵。然後在引導學生看圖分析題意後;不急於講解題方法,鼓勵孩子們"猜一猜,紅花有幾朵?"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回答,教師立即揭開問:"你們看,是這樣的嗎?"果真是8朵!孩子們的情緒更為高漲。就在此時此刻,老師話鋒一轉"紅花8朵是怎樣算出來的呢?"把學生學習的外在興趣引人內在興趣;由形象思維逐步轉人抽象思維。

㈡ 幼兒教師怎樣上好一節公開課

一節課上得好還是不好,關鍵是看幼兒園教師怎麼教。那麼,如何上好一節活動課呢?以下為幼兒園教師列舉了「上好幼兒園活動課」的一些小技巧,幼師們很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哦!

一、一節好課也是有標準的

同樣一節課,幼師們組織的方式卻五花八門,你說你上得好,我說我上得好,大家都在說自己上得好,究竟,什麼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呢?以下為你逐一道來,希望幼師們能給幼兒一個真實、自然、簡單的課堂。

(一)從教師方面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語言生動簡練、適中、不啰嗦,並注意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交流。
2、多運用並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
3、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不放縱幼兒的不良行為,並及時、巧妙地進行制止。
4、課前進行充分地准備。
①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徵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學重難點 充分准備教學具;
③充分准備教學具,製作實用的教具。

(二)從幼兒方面

一節好課,離不開幼兒園在課堂上的表現。因此幼兒園教師要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動起來,都能參與進來,不要有等待的現象,這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

(三)從課堂設計方面

一節好課,常常依賴於課堂活動設計。活動設計得新穎、獨特、有趣,符合幼兒年齡特徵,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幼師們在設計活動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課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大部分,並合理分配各部分時間,把握重點,注意目標達成度。
2、導入新穎,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可採用直接、間接、情景表演、圖片導入、實物或謎語等等與課程有關的導入方式進行導入。但時間要把握在2分鍾以內,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准備。
3、目標明確,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及接受能力。
4、教學過程,各環節聯系緊密,語言連貫,流程清晰。符合教學的大綱要求。
5、有游戲的環節。幼兒園的課程多數是藉助游戲的形式來實現的教學目標,因此,游戲一定是為輔助教學內容而准備的,我們要為目標而游戲,不是為游戲而游戲。可以通過游戲或分組游戲的方式檢測孩子掌握的程度,從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輔導。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小班幼兒一般是10-15分鍾,中班幼兒一般20-25分鍾,大班和學前班孩子是30分鍾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狀態,也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
7、上好一節幼兒園活動課,還要藉助一些相關的教具,由於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特點的局限性,就需要我們老師在生活實際中,搜集與課程有關的材料作為教具,來幫助幼兒理解,從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外,幼兒園課堂組織,要緊湊,不拖沓;教學活動注意麵向全體、因材施教;教學要有主線,要一氣呵成。

㈢ 怎麼上好幼兒園小班公開數學課

幼兒園小班的老師要給班上的小豆丁們上公開課了,到時候小寶寶的家長們、園里的領導們都會來聽這節公開課,看看我們的寶寶表現怎麼樣。老師難免會緊張和擔心,小班小朋友太小了,他們在爸爸媽媽在場的情況下,能配合老師上好這堂公開課嗎? 如何上好小班的公開課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小經驗,分享給大家。 工具/原料 老師要事先了解和熟悉公開課當天的活動流程。 方法/步驟 1 提前熟悉教案 提前寫好公開課的教案,並仔細閱讀,熟悉上課的過程。這點很重要哦,一個對教案都不熟悉的老師怎麼能上好一節課呢?臨時抱佛腳是絕對不行的,這樣會讓你的課上得磕磕碰碰,自信心降低。 2 教具准備要充分 公開課開始之前,要把上課要用到的教具備齊,並放在班上自己比較熟悉的位置,以便於在上課的過程中隨時取用。切忌把教具全堆在一個盒子里,不然到時候一亂就有得找了。你在上課找東西,下面的小朋友就不會好好獃著了,讓家長們等也不好。 3 克服緊張心理 上公開課的老師沒有不緊張的,重要是怎麼克服這種緊張心理。首先要自信起來,可以在這天穿上自己最喜歡最得體的衣服,化一點淡妝,這樣整個人都會精神起來。其次就是要進行自我暗示,這就是給自己熟悉的寶寶們上課,向平時一樣上就好,盡量忽略家長的存在。最後,請上課時面帶微笑,可以緩解緊張。 4 上課可不拘於形式 給小朋友上課不一定要非常規矩的坐成一排排,可以寶寶坐成一個圓圈,或者撤掉凳子直接坐地上,亦可以將課堂設在戶外,這樣更加吸引孩子,讓孩子更有參與的慾望。 5 上課時隨時鼓勵孩子 小班孩子自製能力弱,安靜下來也堅持不了多久,老師可以在上課過程中隨時鼓勵和表揚一些表現好的小朋友,可以准備一些有特色的小貼畫發給孩子,激勵他們,其他孩子看到了,為了得到小貼畫也會願意表現的更好的。 6 設置適合小班的小游戲 小班的公開課應當以游戲為主,當中穿插教學,老師要設置好適合小班的幼兒玩的游戲,盡量簡單,不要太難,在玩的時候最好讓全班的小朋友都能玩一遍。 END 注意事項 老師說話要清晰,聲音不大也不小。最好配上耳麥。

㈣ 幼師怎樣上好幼兒園公開課

幼師怎樣上好幼兒園公開課

引導語:上公開課是每位幼兒教師從教生涯中不可防止的一種履歷,是幼兒教師職稱評定、各種晉升少不了的重要環節。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幼師怎樣上好幼兒園公開課,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幼師怎樣上好幼兒園公開課1

一、上好公開課要做足准備

(一)備內容

1、注重內容的操作性幼兒園公開課內容選得好,就等於勝利了一半。一般來說,操作性強的活動內容是首選,不僅契合幼兒好動好玩的年齡特性,還契合聽眾心目中的優質課法式。因為,每位聽眾看到幼兒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進修,都會由衷地為幼兒驕傲,為幼師贊嘆!

2、契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師要盡量選擇自己熟習的、契合自己教學風格的內容,這樣備課及上起課來都輕而易舉,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揭示給聽眾。如果不契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比方說情感不是很厚實的教師,偏選了偏重於情感體驗類的教學內容,這樣的課上起來教師會感到不能揮灑自在。

3、考慮氣候、環境等因素選公開課內容時,幼兒教師要分析考慮氣候、環境等因素,幼兒園課程。不要存在榮幸心思,選擇風險較大的公開課,如《我和太陽做游戲》,若遇到陰天或下雨,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二)備目標

一節課能否吸引住幼兒及聽眾,取決於它的設計能否靈活,教法能否新穎。教師應在備課時注重創新,力圖上出一節有自己風格特色的好課。

1、適合幼兒「最近繁榮區」活動目標太難不利於幼兒的繁榮,而太淺易又會讓幼兒覺得沒意思,提不起興趣;教師應根據「最近繁榮區」理論,想知道幼兒園課程。為幼兒設定「跳一跳,碰一碰」既能抵達的目標,但這個度是很難駕馭的,教師需要周詳的了解幼兒的水平。

2、活動目標要直觀化公開課上得好不好,離不開活動目標的完成景況。量化的活動目標使聽眾客觀的評價公開課,讓聽眾看到課堂效果,而抽象化的教學目標,如激發幼兒好奇心,厚實幼兒想像力……這樣的活動目標都是靠客觀臆斷,難以客觀評價,應盡量防止。

(三)備自己

1、知識儲備「要想供給幼兒一碗水,教師自己必須有一缸新鮮的水」。幼兒園公開課要注意這些細節。在上公開課之前,幼兒教師要吃透各領域的教學特性,熟習整個教學體系,做到心中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整合有度又有效。

2、自身能力每位教師在教學上都有自己拿手的一面,在備課時,幼兒教師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優勢和不敷,盡量在活動課中揭示自身的長處,做到熟而精,輕而易舉。幼兒園大班教案。反之,很容易產生不自信的心思,影響教學效果。

(四)備幼兒

1、經驗儲備幼兒的生活經驗間接影響到公開課的效果。在選擇公開課時,要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若需要前期收集資料的,應事前安排幼兒相關活動,讓幼兒積累必備經驗。對比一下幼兒園小班教案。

2、年齡特徵幼兒是活動的間接參與者,他們的狀態間接影響公開課的效果。備課時,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徵、生活經驗等,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來吸引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小班不適合「大灰狼、巫婆」之類的材料,大班的孩子則喜好這種刺激性的教法。

3、注重個別差異不同的幼兒存在個體差異。備課時,要考慮不同幼兒之間的能力差異,設置不同梯度的問題,以供不同層次的幼兒答復,讓每位幼兒都能理解到勝利的喜悅,你看這些。對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幼兒積極性有極大的幫助。

(五)備突發事件

在課堂中,時常會遇到突發事件,阻礙了課堂的順利進行。備課時,教師要盡可能地預設可能會出現的現象,盡量把這些偶發事件的發生率控制為零。

比如,完成了教學任務,卻未到下課時間,應臨時增加哪些活動?萬一時間緊,差不多下課了還未完成准備好的教學內容,該刪掉哪些環節等。有了多方面的准備,就能處變不驚,應付自在,你知道幼兒園小班教案。使公開課能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收到預期的效果。

(六)備聽眾

公開課上得好不好,間接干係到自身的教學功底,甚至晉升。幼兒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幼兒的進修效果,還要考慮聽課者的感受和評價,把他們也融入到我們的課堂中來。

1、多媒體教學有些聽課者就往往不熟習所聽的課的教學內容及要求,因而在聽課過程中較難跟上師生的思緒,也就難以對這節課作出正確的評價。多媒體的課件可通過優美而富動感的設計,直觀地把你所講授的內容、重點及思緒躍然「幕」上,使幼兒及聽眾一目瞭然,心領神會。對比一下幼兒園課程。

2、外向型活動游戲、辯論、獻技等多形式的外向型活動,能增加聽眾的參與機會,使他們也了解幼兒的靜態,跟著幼兒歡笑、迷惑、或恍然大悟,營建一種非常融洽的課堂氣氛,讓聽眾也感到心怡神悅。

(七)備教法

1、善用啟發式進行教學平鋪直敘的講述剝奪了幼兒在通過思考後獲得知識的勝利感,並容易使幼兒失落參與的熱心,課堂變得沉悶。

而啟發式的教學,由淺入深,層層誘引,最後讓正確的答案或結論從孩子的口中得出,而不是老師自己在說。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幼兒的矚目力,防止了「一言堂」,變成了人人參與的交流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使幼兒對知識的印象特別深刻,有更強的活用能力,聽說幼兒園大班教案。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有的老師說:「好是女子旁,海是三點水旁,拍是提手旁,對不對呀?」自己全說進去了。

2、注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矚目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出現他們的疑難狐疑,及時解釋清楚。同時也要抓住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或事物,利用表象、節奏等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師生默契配合,共同把活動推向高潮。

3、教學環節要過渡天然一節課總是由好幾個環節構成,講解某個知識點也要經過幾個步驟。聽聽幼兒園小班教案。我們教學中分目標的確定、維度的駕馭(言語的聽說讀寫)、梯度的駕馭(分解難度、小步驟階梯化)、重點的駕馭(所有課程設置的步驟要按每節課重難點的駕馭)、量的駕馭(一節課5次刺激量)。

教師備課時應矚目這些環節或步驟間的的天然銜接,力圖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跡。這樣,一節課的思緒就顯得非常清晰,而幼兒的思想也不會因某個教學環節的突然拒絕或突兀遷移轉變而打斷,從而順暢活動,思想非常活躍,聽眾也就感到整節課是一個完整的滿堂,與下面幾個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4、多種教學方式選擇好輕而易舉的教學方法,就等於勝利了一半,各種教學方法均有其長處和短處,選擇時必然要認真分析各種方法的職能、應用范圍和自身實際,切忌削足適履,弄巧成拙。幼兒園中班教案。

5、玩教具的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能幫助幼兒理解一些抽象的,也許不容易理解的內容,以保證公開課教學的順利進行,聽眾看到幼兒在操作中進修,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也會對公開課留下誇姣印象的!

二、公開課中要矚目的問題

1、教師的言行舉止普通話法式、咬字清晰、教態天然、有親和力、身資優美的教師,總會給人留下誇姣的印象,給自己的教學課加分。因而,學會幼兒園。幼兒教師要在每一個環節矚目口頭講話和肢體講話的協調配合,用眼神、動作來吸引幼兒的矚目力,但不要過分表現,細節。以免讓聽課者看著緊張,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教師的鏡面示範對於幼兒,區分左右手還是有定難度的,相比看幼兒園中班教案。教師在示範時,必然要做鏡面示範,比如「敬禮、刷牙」等動作教師要用左手,學習幼兒園美術教案。而基本動作順序,教師則要從右面初步,不要太隨便,你知道幼兒園美術教案。因為我們要做好幼小銜接,順應學校的教育,從左到右,由內向外等動作。

3、配班老師配班老師協助得好不好,間接影響到公開課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配班老師也要熟習教案,熟習玩教具的用法與操作。在上公開課時,幼兒園中班教案。配班老師要矚目巡視每一位幼兒的狀態,幫助組織幼兒活動,維持活動秩序,你看幼兒園中班教案。並幫助主班遞送教具等,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但是這些不是說明一位主課教師要完全依賴配班教師,主班教師要有完全的控制能力自己把課上完。

4、指導語指導語榜樣要體現在每一環節當中,幼兒園美術教案。思緒清晰、明確的指導語,能讓幼兒愉快的接受,防止說話太快、指導語?嗦,對於要注意。造成環節不鬆散。有的教師上課習慣用「這兒、那兒、啊、呀、好了寶貝」等等,在公開課里要盡量防止,可能用一些空間詞,如「左右、前後、上下」等來代替,尤其是指導幼兒指讀、拿筆、用剪刀、折紙等操作性環節的時辰,要做到心中有數。另外,雙語教學是我們的重要目標與任務,每個環節要滲透、利用英語,比如:「好了、過來、回去、起立、坐下」等等日常用語,運用起來會輕而易舉。

5、板書??即排版和書寫得很漂亮。幼兒園課程。板書是教師基本素質的體現,必然要經常練習。要在白板上書寫,必然要做到對幼兒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假如寫字就是很丟臉,或沒有駕馭寫好,在製作卡片、字卡之前,可能通過列印的來進行,以保證在課堂上抵達優越的效果。但是在你備課之外出現的景況,比如:意料之外孩子說的字、詞,老師就要即速在黑板上寫進去,幼兒園課程。不能置之不理。

6、課堂常規課堂中不要反復強調常規,用限制性講話過多,會分散孩子的矚目力,並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浪費時間。教師在公開課中的一切講話都要鬆散、嚴謹,還有課堂應變能力的體現,這就要就教師的腦子要靈活、機動。也是體現我們平時教學常規訓練惡果的一部分。

7、游戲游戲環節,公開課。必然要作為鞏固知識點的一個環節,不要隨便什麼都是游戲,而且游戲是充滿詭秘感的。幼兒園美術教案。比如:百寶箱、詭秘盒子、走迷宮等等。也是樹立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的一個方面,老師什麼都會!

8、站位/蹲位課堂中的站位,作為主班教師要考慮到你所講、所做的能否在孩子視線范圍內。幼兒園中班教案。

9、幼兒狀態幼兒狀態間接決定你這節課的好壞,抽孩子答復問題,孩子聲音小,老師要鼓勵孩子聲聲響亮,並且要知道答復問題不是檢測孩子學的好壞,而是帶動孩子,互動全班的一個過程。

幼師怎樣上好幼兒園公開課2

三周的公開課教學活動結束了,這段時間共組織十五堂公開課,大家都能認真上課、聽課、及時記錄,每周三都組織老師們利用中午進行評課,說課。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回顧這三周的聽課過程,有喜悅、有收獲、有失誤、也有不足,但總體來說,這三周的辛苦沒有白費,因為每位老師都能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總結了經驗,以便更好地反思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

一、總結經驗,共同分享

1、教師對觀摩活動認真對待,積極准備,有的老師甚至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反復的整理教案,找同伴說課,認真查閱資料,製作教具。

2、老師們都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和組織活動,並根據幼兒的特點將枯燥的教學活動融入到游戲活動中,比如:音樂課上利用圖片和動作表演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運用圖譜將音樂旋律和節奏型直觀呈現在孩子面前,有助於孩子很好的領會和接受;語言課上,運用圖片或圖文結合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記憶詩歌和故事內容,創設情境引領孩子更投入地學習,扮演角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等,讓孩子在有趣的游戲和情境中輕松學到本領,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3、大部分老師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突破。任何一節課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盡管每節課上完後,大家都能發現問題,找出不足,但每位老師課中都能找出亮點和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例如:張潔、陳仕、楊松亮老師教態自然大方,對課程的設計和把握准確到位;曾盈芳、余丹、顏晴老師穩重、語言簡練到位不拖拉、簡單明快;徐蕾、李靜老師的活潑大方,注重師生互動,體現了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羅慧、陳建紅、楊湘製作的精美大氣的教學圖片;皮艷、唐雅英老師親切自然的教態,杜文、吳辛佳勇於嘗試和挑戰,利用ppt教學等等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都能夠多看他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4、大家都能夠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集中參與說、評課,說、評課時能踴躍發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並對活動有觀後感和反思。相信在這樣真誠交流、相互學習的園風帶動下,每個人都能完善自己,不斷進步,成長的更快!

二、通過聽課、交流,我們也認識到大家共性存在的不足之處,今後需要努力的方向

1、教師誦讀能力、唱功有待提高。在給孩子范唱、范誦、和講述故事時一定要做到聲情並茂,給孩子帶來美的享受,能充分吸引和感染到孩子。

2、課上少說廢話,進行有效提問和溝通。一定要做到語言精練,引導語到位。多學習富有童趣的語言,語調抑揚頓挫,充分調動孩子的能動性。

3、在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的同時,更要關注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情況,靈活處理和回應突發事件,及時調整自己的方法,提高課堂應變能力。

總之,此次觀摩活動收獲很大,但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們明白了無論是幼兒還是老師,做任何事情都要勇於嘗試,因為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及時發現問題,才能收獲,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對於我們的專業成長都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要把不足之處作為我們不斷提高的動力,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做到教學基本功扎實,教學語言生動活潑,簡潔流暢,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多探索、多發現、多思考、更好地融入活動情境,放開自己,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幼師怎樣上好幼兒園公開課3

對於公開課,大部分人傾向於從教學活動形式或目的來判斷是否屬於公開課。有學者指出判斷幼兒園公開課應該綜合三個方面:是否有他人在場;是否以觀察與評估為目的,是否是正式組織的教學活動。按照這三點來辨別,則觀摩課和園內研討活動也是公開課。

公開課的主要作用是教學的指導與示範、教研,教學是基本,教學產生教研,二者又相互促進。公開課除教學教研的作用外,還承載著一些功能。如,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教學實踐與研討;促進幼兒發展;促進幼兒園的發展,其中包含著選拔與考評的功能,也包含於教師發展中。

裴娣娜指出,公開課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當時開設公開課的目的和對象都很明確,即請中小學骨幹教師、特級教師為高師院校學生作學科教學的示範課,屬於職前培訓的性質。當然幼兒園公開課本應也是培訓青年教師,開展研討交流,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進而促進幼兒發展,但是當前幼兒園公開課面臨的問題卻不容樂觀。

一、幼兒園公開課

異化現象分析

越來越多的人在開展幼兒園公開課的同時也開始積極反思公開課的問題,並且指出公開課已經違背了其主旨,偏離了其主要正向功能的軌道,被異化了。幼兒園公開課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參與的人從形式和評議等方面使得它的價值取向逐漸發生偏離。

1.教學內容上刻意追求學科領域整合

綱要中指出各領域內容要相互滲透,有機聯系,注重綜合性。幼兒園各領域的綜合、滲透最佳方式是以主題活動的方式進行。但是在幼兒園公開課中我們也經常見到學科領域整合的教學。有整體觀念很好,但是如果刻意追求,並沒有真正融合,讓人看起來,就只是一堂散亂,沒有重點,花樣繁雜的教學活動。並且為了完成准備好的教學,就很會延長時間,本來幼兒的注意力時間有限,如果教學時間超過幼兒注意力時間,就會影響教學效果,加重幼兒負擔。

2.教學形式的異化

(1)「示範」、「展示」課的異化

公開課本來一方面是要促進上課教師的專業成長,另一方面提供觀摩、研討的機會。但是在公開課中我們只看到教師的「完美」教學,教學過程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教學過分「打磨」,孩子也許早已失去興趣,只是成為教師的道具,而教師的表現有作秀之嫌。在公開課中,基本都會用到多媒體,多媒體是輔助工具,運用好了能為教學增色,但是常常能看到幼兒園教師用多媒體只是形式,並沒有真正結合教學內容或自己的教學風格,多媒體有時就只是一個表演的背景,卻顯得很突兀。

(2)表揚幼兒形式化

在常規課中,一些幼兒的表現不一定能得到老師的表揚與鼓勵,並且表揚的頻率也沒有在公開課中大。在公開課中我們隨時都能聽到.「你真棒」之類的表揚聲。雖然新課程改革後要求培養幼兒園的自信心,不能隨意否定,但是這種「隨口」的肯定,對於幼兒園的發展沒有新的幫助。因為這種評價過於模糊,過於籠統,不能讓幼兒明確自己是哪裡做的好,事實上此時幼兒並沒有獲得確切,具體的信息,以加強幼兒某方面的優勢發展,而只是讓幼兒「高興」,久而久之就會要麼使得幼兒認為這種表揚太過於廉價,失去一個發展的外在動力,要麼就會滋生驕傲的情緒。

3.教學評議的異化

幼兒園公開課應該既重教學,又重研討,教學的中心應該是幼兒,研討的終極目標也是幼兒。但是在教學評議時,教師個人的自我評價,他人的評議都沒有用正確的理論、思想來觀摩、分析、反思公開課。

「因為公開課上得成功不成功,涉及到對一個教師的評價,所以,許多非客觀因素、非科學因素就必然地滲入到公開課中,尤其是公開課的評課環節當中。也就是說,公開課評價不能過份強調教學方式和手段,公開課更應成為當時各種新的教學方法或教學理念的實驗場。」

上課教師在自我評價的時候,往往覺得整堂課只要順利按照教學准備上完就算是一堂成功了。雖然作為公開課就含有「優秀」的成分,但是順利不代表優秀,而是教師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引導孩子解決他們的問題,把孩子需要和應該具有的知識傳達給他們,這種傳達的過程是生命之間的相互影響。教育本就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我們想要祛除這種影響都是不可能的。

而另一方面,他人對教師的評價,往往空而泛。例如,「教學目標明確」、「教態好」等等籠統含糊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沒有針對性,沒有達到公開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這樣反而使教研後續不足。

4.公開課中存在教育公平問題

「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幼兒的發展,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幼兒,要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已有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用適當的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但在公開課中卻存在不公平現象。有的老師指出,為了上好公開課會把平時平時搗蛋不聽話的孩子剔除。最常見的是在公開課中,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的孩子都是老師喜歡的或是平時表現好的孩子。那些所謂表現不好的孩子完全被忽視。這樣的公開課沒有把孩子放在中心,已經丟棄了教學的終極目標。

二、對幼兒園公開課的反思

幼兒園公開課存在的問題已經阻礙了公開課正向功能的發揮,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與反思。

1.追求功利化

幼兒園和教師在考慮公開課時也許更多出發點不在於教學相長,而在與通過公開課的形式獲得更多的優勢資源與利益。

2.價值取向的偏差

教學包括教和學,教是為了學,教是為了不教。幼兒園的所有一切作為都應是以促進幼兒健康而全面發展為目的。公開課也應該是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公開的目的不應僅是教師的教學,還應有幼兒所呈現的。教師專業成長的終極目標是孩子的發展,所以公開課如果只是圍繞教師進行,而忽視幼兒,把幼兒當做配合教師的道具是本末倒置的。

5.教育理論掌握不夠深入

在幼兒園公開課中究竟是要反映什麼教育理念,什麼教育思想,有什麼新的教學方法產生,在公開課進程中有什麼教育契機可以值得我們研究,等等問題,教師和聽課人員都沒有很好的理解。因此,公開課就只流於表面,流於形式。

三、幼兒園公開課常態化的重構

1.價值取向的轉變,以幼兒為本,防止教育不公平現象

教育不僅是要有效率、效益,還要有生命,教育應該是生命在場的互動,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在公開課的舞台上教師應該是導演或只是幼兒的配角,而不是主角。

為了孩子的發展要求教師專業發展。為了每一個孩子成長,教師要公平對待,給每個孩子受教育的機會。不把公開課功利化,把公開課當成研究課,就不會迴避問題,而是直面問題,進行問題分析,進而解決問題。應該始終堅持教學相長這句話。

2.加強幼兒教師教育機智素養修養

幼兒園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天真活潑,有「哲學智慧」的孩子,這就需要幼兒園教師學習多方面知識,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時才不至於為不「尷尬」高控制幼兒,或不讓幼兒提問。教育機智是要在豐富的知識及教育經驗中形成的。

我們不能苛求幼兒教師什麼都會,但是我們可以運用教育機智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始終懷著這樣的信念:不要只做教書匠,而要做教育家。

教育家有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而這種個人魅力來源於教育實踐的豐富經驗,善於處理問題的機智。擁有教育機智的教師,上公開課前就會對上課內容瞭然,不斷「打磨」的是自己,而不是「磨」上課對象。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為了一堂好課,我准備了一輩子。」我們應該秉承這樣一種專業精神。

3.完善評價標准

「公開課既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平台,也是其人格魅力的展示舞台;公開課既是切磋研究、生發集體智慧的機會,也是合作分享、打造團隊精神的空間;公開課既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照,也應是對學生作為『人』的關懷過程。」

對幼兒園公開課的評價不要只看到教師的發展,還要看到幼兒在其中的展示,教學的目的是否達到。並且要細化評價標准,不能只是籠統、模糊的評論。多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評價交流,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4.注重教學有效性

「教師的教學必須要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和幼兒實際,在融入幼兒經驗的教學中幼兒的參與性才能得到提高。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

公開課異化,只流於教學形式,忽視了幼兒,忽視教學的目的。事實上重復出現的教學材料或教學情境會使幼兒失去興趣,幼兒參與度就不高,教學就達不到本身的目的。

我們有時只為追求公開課的「完美無缺」而費事費力的打磨了一堂公開課,但實際上,只要是教學中幼兒有收獲,生命對生命發生了影響的,這樣的教學就是有效的。

並且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沒有完美的教學,只有不斷改善,反思的教學,只有認識到了自己不足之處,我們才能進步,認識到別人的不足才能借鑒經驗。我們應該回歸公開課的本色。

公開課雖然在於示範引領,但是它也應該是真實而富有魅力的,它不能作假作秀,它所要展示的是師生之間的有機互動。所以幼兒園公開課應以幼兒為中心,注意教學的實效性。

我們認識到了幼兒園公開課的作用及其問題,但是只有讓公開課發揮其正向功能,才能充分發揮其功用,體現其價值。

;

㈤ 如何上好幼兒園數學課

《巧虎數學大闖關&九九乘法組》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

提取碼: ayv6

作品相關簡介:

目錄:

九九乘法歌

數學小高手1-倍數的秘密

數學小高手2-99乘法大發現

數學小高手3-生活中的乘法

㈥ 幼兒教師怎樣上好一節公開課

一節課上得好還是不好,關鍵是看幼兒園教師怎麼教。那麼,如何上好一節活動課呢?以下為幼兒園教師列舉了「上好幼兒園活動課」的一些小技巧,幼師們很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哦!

一、一節好課也是有標準的

同樣一節課,幼師們組織的方式卻五花八門,你說你上得好,我說我上得好,大家都在說自己上得好,究竟,什麼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呢?以下為你逐一道來,希望幼師們能給幼兒一個真實、自然、簡單的課堂。

(一)從教師方面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語言生動簡練、適中、不啰嗦,並注意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交流。
2、多運用並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
3、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不放縱幼兒的不良行為,並及時、巧妙地進行制止。
4、課前進行充分地准備。
①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徵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學重難點 充分准備教學具;
③充分准備教學具,製作實用的教具。

(二)從幼兒方面

一節好課,離不開幼兒園在課堂上的表現。因此幼兒園教師要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動起來,都能參與進來,不要有等待的現象,這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

(三)從課堂設計方面

一節好課,常常依賴於課堂活動設計。活動設計得新穎、獨特、有趣,符合幼兒年齡特徵,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幼師們在設計活動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課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大部分,並合理分配各部分時間,把握重點,注意目標達成度。
2、導入新穎,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可採用直接、間接、情景表演、圖片導入、實物或謎語等等與課程有關的導入方式進行導入。但時間要把握在2分鍾以內,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准備。
3、目標明確,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及接受能力。
4、教學過程,各環節聯系緊密,語言連貫,流程清晰。符合教學的大綱要求。
5、有游戲的環節。幼兒園的課程多數是藉助游戲的形式來實現的教學目標,因此,游戲一定是為輔助教學內容而准備的,我們要為目標而游戲,不是為游戲而游戲。可以通過游戲或分組游戲的方式檢測孩子掌握的程度,從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輔導。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小班幼兒一般是10-15分鍾,中班幼兒一般20-25分鍾,大班和學前班孩子是30分鍾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狀態,也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
7、上好一節幼兒園活動課,還要藉助一些相關的教具,由於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特點的局限性,就需要我們老師在生活實際中,搜集與課程有關的材料作為教具,來幫助幼兒理解,從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外,幼兒園課堂組織,要緊湊,不拖沓;教學活動注意麵向全體、因材施教;教學要有主線,要一氣呵成。

上好課,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好的課堂設計是一節好課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常常看到有些教師作秀,或者安排了很多內容,導致教學任務沒有完成,或者走馬觀花……由於幼師們過於做作,影響了課的質量。在課堂設計方面,幼師們除了要考慮課堂教學思路要清晰外,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1、少一點「堆砌型」,多一點「放射型」—— 「放射型」的課是指一節課圍繞一個點展開,各環節的設置都是為這個重點服務的。

如:《和時間賽跑》
教學點:體驗時間的長短,發現時間的價值和自身的努力有關系。
環節一:早上7點和8點之間你做了哪些事?(洗臉、刷牙、去幼兒園、鍛煉……,感知一下時間與做事情之間的聯系,為下面的活動做下鋪墊)
環節二:一分鍾裡面插雪花片。先是無意識地插——這時幼兒自身處於一種自然狀態,還沒有把自身的努力放進去;然後比較誰插得多與少,有意識地加快速度插雪花片,這次有自身的努力,插得多了,可時間還是一分鍾。(通過這個前後兩次插雪花片的比較讓幼兒體驗時間的價值和自身努力的關系)
環節三:創設活動情景:一分鍾拋接球、一分鍾拋接沙包、一分鍾把呼啦圈從腳套到頭,並記錄。(體驗:抓緊時間一分鍾里也能做很多事)
環節四:討論:平時我們應該怎樣抓緊時間?
這個活動圍繞一個重點展開教學,教學過程設計得自然、流暢,環環相扣、水到渠成。
「堆砌型」的課是指一節課內容太多,有些相關的內容全部湊合在一起,重點較多,容量較大。
例如:中班《蔬菜》
第一環節:分組起名,講規則。
第二環節:認識蔬菜(10種左右),多數是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然後看圖片的。
第三環節:游戲「找蔬菜」,按圖片上的蔬菜去找真的蔬菜,然後對應放在圖片上。
第四環節:蔬菜分類,把找來的蔬菜排隊,分成瓜類、菜類、豆類、蘿卜類等等。
第五環節:蔬菜可以怎麼吃?介紹蔬菜的營養。
(時間很長,每個環節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點來組織活動,可以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這樣每個點都能深入地了解與學習了:各種各樣的蔬菜、蔬菜的分類、好吃的蔬菜)
前不久,也看到過類似的一節課:
第一環節:樹葉的名稱(芭蕉葉、銀杏葉……)
第二環節:感知樹葉的不同(形狀、大小、顏色、氣味等)
第三環節:游戲樹葉找朋友(找相同特徵進行分類)
第四環節:樹葉的作用(做葯……)
第五環節:樹葉粘貼畫。
這其中,幾乎每個環節都可以作為一個完整的教學點來組織教學,容量之大與沒必要的堆砌使得幼兒產生了思維的疲勞,活動時間的過多延長幼兒早已集中不了注意力去聽了,教師好的出發點未必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2、少想一點「怎麼教」,多想一點「怎麼學」。

如果老師在上課時老想著「怎麼教」,那就會只想著教案,只顧著趕環節,而忽視了課堂中現場幼兒學習時的一種動態的表現,老想著「怎麼教」的老師不願意出現「節外生枝」的現象,甚至惱火幼兒與自己不合拍、不配合。
例如:新教師隨堂課中班音樂《拍手唱歌笑呵呵》
設計的教學流程是:問好練聲——完整聽錄音歌曲——教師清唱示範——隨音樂節奏朗讀歌詞——逐句教唱——完整清唱歌曲——介紹新的唱法(領唱)——自編動作圍成圓圈表演唱。
當教師逐句教唱時,有幾個幼兒情不自禁站了起來,邊唱邊做動作(這首歌曲表演性很強,易唱易做動作)這時,老師也看到了,她讓幼兒坐了下來,因為她設計的動作表演在最後一個環節呢,幼兒坐了下來,繼續一句一句地跟學,按原定計劃一環一環地進行著……
例2:小班《可愛的兔子》
思考幾個現象:
20人左右上課,只提供一隻小兔給觀察;
喂兔子環節:教師發給每人一根青菜或一個胡蘿卜,每個幼兒拿一樣東西去喂小兔子,讓幼兒去觀察兔子喜歡吃什麼。
幼兒座位:坐在教室中間的一塊墊子上,面積很小,幼兒擠得很緊。回答問題時要站起來,每次活動都要再爬起來。
分析:教師更多的是考慮「怎麼教」,考慮這個教的過程怎麼一步一步往下進行,如果她更多考慮到幼兒的學,就會想到:
1、材料提供得不夠會引起秩序的混亂,有很多幼兒都不能就近觀察,只能在邊上推來擠去。
2、那麼多東西喂一隻小兔子太不科學,結果也是失真的(吃得下嗎)
3、幼兒爬起來回答問題、去觀察兔子、去喂兔子都比較費力,而且人為的擠來擠去使得幼兒注意力轉移,不利於良好學習常規的形成。
注重「如何教」,忽視「如何學」的課的特點:環節分明,但較為生硬、機械。

3、多一些真實,少一些作秀。

每上一節課之前,我們都得做一定的准備,包括物質的准備、知識經驗的准備等,但這准備不能過度。幾年前,有陣風颳得挺盛的:公開上的課或比賽課內容事先讓幼兒知道,有的甚至練得非常熟練,到正式上課時變成了排練後的演出。
最近去鄉鎮聽課,發現還是存在這樣的現象,試教時用自己班上的孩子。當時我問那老師:「你正式上課是用自己班上的孩子嗎?」她回答說:「是的」。我又問:「那你試教時為什麼不用別的班的孩子?」她說:「不熟悉,怕管不住。」我就納悶:管不住孩子,課堂中出現缺憾或者失控有利用孩子作假、演戲重要嗎?因為在我看來,虛假的課堂欺騙的問題是很嚴重的,雖然我能理解這些老師的心情,怕上砸了,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想法。
例如:《有趣的樹葉》
老師問:你知道哪些樹葉?……幼兒一個接一個說出許多許多,很多我都不知道。
當老師問:樹葉有哪些作用?幼兒:琵琶葉可以做葯、銀杏樹葉可以……
課後我了解到,這節課光是試教就已經三遍,老師絲毫沒有意識到這樣做是不明智的教學行為,豪不隱瞞地告訴我,每次試教都是本班的孩子。更別說別的准備工作了。(在此我只對這種現象加以分析,不針對老師,其實老師也是很想把工作做好才有這樣的行為的)當時我對那老師說:「其實孩子說出那麼多樹葉的名稱和作用是不正常的,說不上才是正常的情況。」為了彌補幼兒表現出的無所不知的不正常情況,我設計了一張調查表,讓那老師發給幼兒帶回家,是讓孩子和自己父母共同去查樹葉作用的資料,如果經過調查能說出樹葉的作用那也算是正常情況了。當然,此乃下策,順序顛倒了。
虛假的課堂有一個特點:幼兒非常熟悉活動,非常配合老師,過程進行比較順利,但是幼兒的眼中看不到生動、看不到興奮、好奇、投入,因為他們已經沒了挑戰,適度的挑戰才會有真實的興趣與愉悅,現在他們就如同熟悉工作流程的工人在機械地重復完成一項熟練的任務。
真實的課堂,才是最美麗的!我們要記住一點:我們上課不是給別人看的,不是取悅於誰的,而是帶著孩子們一起演繹一段發展的故事,是為自己和孩子在上課的。

4、少一點華麗,多一點平實。

老師們回憶一下,你外出聽的課、看的錄象課,有多少節感覺是樸素的、實用的、常態下的課?許多課堂都披著華麗的外衣,這些華麗的外衣底下暴露的是刻意包裝的痕跡。
有的課情景表演、課件、動手製作、游戲、錄象等熱鬧繁華,什麼手段都用,全副武裝。
例:體育課《過河》
當中跳小河的三個環節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次自由跳小河(繩子有寬有窄)問:你是用什麼方法跳過去的?
第二次活動:下雨,小河變寬了,提高了難度,運用方法跳過去。
第三次:河裡來了鄂魚(老師坐在河中做鄂魚)對面田裡有害蟲(海洋球),小青蛙依次跳過河捉到害蟲,從鄂魚身上跳回,將害蟲放在指定的筐里。
放鬆環節:小青蛙去小河裡游一游,用繩子做波浪的動作等等。
結束:全體青蛙一起抬著繩子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象這樣的課,你聽了、看了回去就能上了。材料准備簡單,過程層層遞進、清晰明了。
說實話,平時我們沒有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製作、准備過多的教學具,有時也沒有那個必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等是我們要多去考慮的,但也要避免走入誤區:認為東西越少越好。那也不對。關鍵是材料少了,環節設計巧妙了,幼兒的發展更好了。當然,象科學探索活動還是要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探索材料的。

5、少一點控制,多一點自主。

我這里所說的控制是指權威下的不利於幼兒發展的限制。
常見的控制有以下幾類:
1、範例的控制。一年前,聽一新教師上美術課,是中班的繪畫《船》,她准備了一幅范畫,一邊讓幼兒觀察范畫一邊提問:大輪船由幾部分組成的?(船身、船艙)船身、船艙是什麼形狀的?船上還有哪些東西?(紅旗、煙囪、窗戶)結果畫出來的船都是一模一樣的,好象全世界的船就這一種。
2、語言的控制。我們上課時經常會聽到「你又不對了」、「又錯了」「你不能……」。有次我去聽另一位新教師的興趣班的美術課,她一會停下說:「坐端正」、一會拿起鈴鼓讓幼兒跟著她拍手,來組織紀律。因為她剛本科畢業,組織語言不是很形象化不生動,幼兒不怎麼要聽。所以她只能採取這種方式來維持秩序。
3、其他控制:《蔬菜》一課由於時間拖長了,幼兒到後來明顯坐不住了,那老師就拿著蔬菜的圖片,一會走到這個面前說:「蔬菜請你坐坐好」,一會到那個面前說:「蔬菜不喜歡你了」。表面上似乎是情景性的維持秩序,但確實是一種變相的權威鎮壓式的控制,類似這樣的還有很多。
這樣的控制是束縛幼兒的無形的繩索,是不提倡的。
這使我想起一個寓言:有一天農夫牽著驢子走到懸崖邊,農夫怕驢子跌下去,用繩子牽著它靠近一點,驢子堅決不肯,越牽它越向外掙扎,最後跌下了深谷。
給我們一個啟示:為什麼要用繩子把驢子牽過來?為什麼不用一把青草把驢子喚過來呢?
有時為了良好的意願,往往採取強制的措施,效果卻不容樂觀。
希望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都能有「吸引驢子的青草」,以活動本身來吸引幼兒的主動參與。

讓幼兒形成自主學習的策略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1、提供適宜的環境,讓幼兒學會自主選擇。教室里的區域活動,幼兒為什麼那麼喜歡?因為他是自己根據興趣選擇進哪個區;進了區域,可以用教師提供的材料自主探索;在同一區域里,還可以和其他幼兒自主交流。集體教學中我們也要經常創設這樣的環境。
2、提供充分的機會,讓幼兒學會自主探索。課堂中,我們要提供充分的機會,給予幼兒適度的挑戰,讓幼兒自主去探索,幼兒會樂此不疲,我們則要關注幼兒的思維軌跡,從中了解與分析幼兒的學習方法。並非科學課可以這樣,其他課同樣如此。當我整理那些做中學課的照片時,就發現每張照片上的孩子都在開心地笑著動手,這個發現讓我覺得很多的忙碌是值得的。
3、創造必要的條件,讓幼兒學會自主表達。表達的形式很多:繪畫、動作、語言等。這里就不多說了。
6、少一點模仿,多一點個性。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自我,要善於分析自己:我的強項是什麼?我的專長是什麼?我是善於創設情景呢還是善於語言的循循誘導?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鍛煉,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學個性。所以模仿並非是自身專業成長的捷徑,借鑒+反思才是聰明之舉。
遠離作秀,褪去華麗的外衣,走出堆砌、模仿的誤區,我們的教學要返樸歸真、尋找一份有缺憾的真實,尋找富有生命力的平實。
7、少一點「拿來主義」,多一點「為我所用」。
一些教材、一些現成的教案、教學材料等等這些都只是載體,是我們參考的文本,它更多的是提供給我們一些指向、一些理念、一些內容的文本資料。它都一律只提供同樣的一份,顯而易見,這些只能參考,在參考的基礎上做適當的調整。 就比如給你一塊料子,你就把它用來做衣服,不管大小穿在身上,肯定有人大有人小,但是如果大家把這段料子 合理剪裁,量身定衣,那就肯定大家都合適了。教材就是這段料子。拿我們現在用的教材分析一下。
除了整合課程外,現在還滲透國學的教育,我們在引進這些東西的時候,也要根據我們這里的具體情況做一些調整,不能死搬硬套。吸取其中的精髓、抓住一些靈動的東西,為我所用才是關鍵,不能刻板地模仿它的形式。
二、這些課堂小細節不可忽視
評價一節好課,看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看課堂的活躍程度,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許你上課時的一個小動作,或者你的一個疏忽,都可能會讓你的活動課大打折扣,無緣優質課。因此,幼師們要注意全面把關,對課堂小細節也要引起足夠重視,以免因小失大。

(一)教師的課堂禮儀

1、讓自己的眼神成為叩開孩子心靈的鑰匙。
關懷:加強目光巡視,消除「教學死角」,讓每個幼兒都感覺你在注意他/她。
贊許:幼兒課堂表現好,要用贊許的目光肯定他/她。
制止:用目光給予信號,防止幼兒分散注意力,或嬉笑打鬧。
鼓勵:提問和課堂討論時,對不同的情形採取不同的目光交流,對有進步的幼兒要以資鼓勵。
批評:幼兒不遵守課堂紀律,交頭接耳,幼師要用眼神批評。
溫馨提示:
在運用眼神交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目光要親切、自然、坦誠。
②注視時間要適當。
③注視的位置要得體。
④注視的方向要合宜。
2、把握對幼兒的稱呼:
對幼兒稱呼時我們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要真誠地叫響每個孩子的名字。
(2)不要叫孩子的綽號,但可以叫昵稱。
(3)忘記幼兒姓名時的補救方法。
3、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老師有些姿勢無形中會拉大與孩子間的距離,如:抱胸、指手指、拉孩子的衣服、瞪眼睛、又手叉腰、背手……

(二)認真對待每個集體活動

1、教學內容的選擇:生活化的教學題材,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教育目標的制定:目標的制定要讓孩子跳一跳摘果子。不用跳就能摸到的太淺,孩子不感興趣。跳了跳還是摸不著,孩子也不會太感興趣,或興趣不能持久。
3、手段方法的運用要恰到好處。
(1)如何設計教學活動中的提問?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有啟發性。
*提問題要有適時性。
*提問必須遵循本班幼兒的認知規律面向全體幼兒。
*問題必須要圍繞教學中的關鍵。
*教師的語言要有吸引力,利用眼神與幼兒進行交流,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對幼兒的回答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
(2)教師課堂語言的組織。
*用甜美的語調給幼兒上課——在教學中要有慈母般溫柔的表情、聲調,就能有效地激發起幼兒的內心體驗,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教師要煥發童心,進入角色,用親切、自然的表情和語言讓幼兒感受天真爛漫之情。語調上要注意舒緩有致,語氣上要注意柔和。
*要注意上課時使用的導語——巧妙自然、神秘的導語,會讓幼兒在教師的引領下自然融入到教材之中,起到引人入勝的作用。
*力求邏輯性,克服隨意化——教師在使用語言時必須使其內容符合事物的客觀規律,必須根據思維的邏輯准確運用概念,避免前後矛盾的話。例如,有的老師表揚幼兒時喜歡說:「今天表現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實,一個「最」字表達的是獨一無二的意思,但教師卻隨意地在「最好的」後面說出了好多個。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錯誤,時間一長也會對幼兒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在使用語言時應謹慎,力求邏輯性,避免出現因隨意而犯的錯誤。
*教師的語言應力求人性化
尊重幼兒——孩子雖小,但他們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教師說話時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的心靈或多或少地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
平等交流——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說這樣的話,「請做好」、「請你跟我這樣做」等等。在這里教師是作為指揮者的身份出現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教師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倡導「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即要求視幼兒為平等的合作夥伴。因此,幼師們要經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討論的方式指導幼兒的活動,支持幼兒的探索。
* 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鼓勵和支持幼兒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感到灰心與無望時,教師就要幫助幼兒,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幼兒去探索。
如在進行科技活動時,經常會有幼兒不敢自己動手操作,總想依賴教師,這時教師就可以說:「你去嘗試一下,失敗了也沒關系呀!」、「你試試看」、「再想想,就能想出來了。」、「這件事應該難不倒你的。」等等這樣的語言來激勵幼兒,這些語言對即將失去信心的幼兒來說,無疑是一種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為幼兒解決問題的動力,堅定完成任務的信心。當幼兒有自己的發現和看法時,教師也應及時鼓勵,不要吝嗇「嗯,真不錯」、「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別!」等等這樣的語言,因為這些語言能給幼兒極大的鼓舞並能激發他們進一步表現的慾望。
*教師的語言應兒歌化——如,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比較差,經常將鞋子穿反,在教幼兒穿鞋子分清左右腳時,我沒有用枯燥的說教,而是告訴幼兒:「左邊的鞋是鞋爸爸,右邊的鞋是鞋媽媽,爸爸和媽媽一對好朋友,永遠不吵架。」在教幼兒疊衣服時,我告訴幼兒:「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彎彎腰,帽兒點點頭。」這些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歌使幼兒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輕松自然地學會了穿鞋子、疊衣服等本領,不僅提高了自理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兒的情操。
*手勢語的巧妙運用。
指示手語。例如,幼兒年齡小,對許多課堂行為規范尚不了解,如果只憑教師的語言描述,是很難在短時期內讓幼兒記住的。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使用一些恰當的、固定的指示手語來作為輔助。比如:當教師在提問時總是輔以舉手的手勢,那麼經過一段時間後,孩子們便對教師「舉手」——這一手勢語非常了解,出現這個動作時就會很自然地作出「舉手發言」的反應。
情感手語。情感手語是指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情景和氛圍的需要,用以表達情感的手勢語言。如:當幼兒答對問題後,教師翹起大拇指,他會感到教師對他的贊賞,因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會大大增加。情感手語是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而運用的,事前沒有設計。因此,情感手語具有及時、適度的特點。
形象手語。形象手語指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內容的需要而運用的直觀形象的手勢語言。形象手語一般用在講解重點或突破難點時,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形象手語是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手段。
(3)反思的維度
*教學目標是什麼?活動中目標實現了多少?
*課後與課前相比孩子有收獲嗎?主要在哪些方面有收獲?
*課堂上你關注的是教師的教還是孩子的學?
*教學氛圍是否寬松、和諧、愉快、民主、融洽。
*孩子活動的面有多大?參與程度有多高?
*是否關注了每一個以及個體差異?具體點說:發展最快與最慢的孩子都進步了嗎?
*教學過程中,哪個環節我最滿意?我是否改變了原來的教學計劃?如果改變了,為什麼要這樣改?
*孩子操作了嗎?操作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如果下次再上同樣的課,我會在教學時做哪些調整?為什麼?
*其他值得記載或反思的課堂現象。
編後語:
綜上所述,一節好課,不僅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關,也與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密不可分,需要幼師們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下工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不斷反思,不斷探討,琢磨出適合自己的教學之路,使自己所上的每一節活動課都是好課!

㈦ 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

培養幼兒到數學活動的興趣。通過游戲能辨別、區分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能將同樣的圖形放在一起。下面是我分享的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的相關教案,老師們快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範文一

圖形寶寶來做客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能辨別、區分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能將同樣的圖形放在一起。

2、培養幼兒到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若干。

2、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胸卡。

3、一段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找媽媽》(目的:復習對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認知)

1、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引導幼兒說出名稱。教師引導幼兒游戲:“圖形媽媽來了,它們是誰?”

2、幫圖形媽媽找寶寶教師引導:“圖形媽媽的寶寶們出去玩了,媽媽找不到它們的寶寶了,怎麼辦?”(鼓勵幼兒找)要求:每人找一個圖形寶寶。

3、感知圖形特點教師引導:“你找到的是誰?請你輕輕的把它送回媽媽那裡!”教師引導:“為什麼把它送回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媽媽這兒?”(鼓勵幼兒說出:它們一樣,都是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二、游戲《找朋友》

1、教師出示胸卡,請幼兒自選教師提問:“你是什麼寶寶?”(鼓勵幼兒說出:我是xx寶寶)

2、幼兒“找朋友”教師引導:“還有許多和你一樣的圖形寶寶在外面玩耍,請你快把它們找到。”

(要求:只找和一樣的圖形寶寶做朋友,看誰找的對又快。)

三、游戲《好朋友來跳舞》(目的:通過游戲為圖形分類)

1、教師引導:“找了這么半天,現在讓我們來輕松一下跳只舞吧!”(要求:聽到音樂響,找和你一樣的圖形寶寶跳舞,音樂停止結束。)

2、互換胸卡游戲;自然結束。

反思:

上完這節課後,我總體的感覺還是有收獲的。因為對一些問題我又有了更深的認識與理解,從教學目標達成情況來說,本節課基本達到了課前的預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對本節課的教與學進行了反思:

1、活動剛開始通過一個故事導入,不僅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還復習了故事中的圓形、三角形、長方形,讓幼兒進一步掌握了圖形。但不足的是故事只放了一遍,小班幼兒只講一遍故事的話,他們對故事的情節還不是很熟悉,接著我又連續問了好幾個問題,致使大部分幼兒都眨巴眼睛看著我好像在向我求助。

2、第二個環節是圖形寶寶來做客,我在圖形上畫上眼睛、嘴巴、鼻子,是他們變得很可愛,看上去就像是真的娃娃。這樣的話我一出示,孩子們的目光就全被我吸引了。接下來的活動就更容易開展了。另外,我還做了各種形狀的“餅干”,在請圖形寶寶吃餅乾的情境中又加深了對圖形的鞏固。

3、最後一個環節——請幼兒為圖形寶寶做禮物,通過讓幼兒想像圖形寶寶會喜歡什麼樣的圖形項鏈並請幼兒製作出來,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及動手能力。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小班幼兒終於有了一些實踐性的了解,這也是我教師生涯中的有一點進步。

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範文二

區分上下

活動目標:1、教會幼兒區別上、下的位置。2、培養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活動重點:能夠以一物體作為參照物,區分物體所在上下的位置關系。活動難點:培養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

活動准備:

掛圖《小貓在哪裡》 玩具小狗,小兔、大娃娃、小娃娃、積木、皮球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1、貓媽媽有六個孩子,今天貓媽媽出去給孩子們釣魚,等媽媽回來打開房門,發現小貓寶寶都不見了,貓媽媽非常著急,我們一起來幫貓媽媽找找小貓。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告訴貓媽媽小貓在什麼地方?(要求幼兒講清楚小貓在某某東西的上面還是下面。)

3、教師帶領全班幼兒一起面熟小貓躲藏的位置。

二、引導幼兒以桌子為參照物區別上、下。

1、(桌子上和桌子下藏著這些玩具,並用報紙遮好)貓媽媽為了感謝小朋友們,給你們送來許許多多的玩具,看看都有些什麼玩具?(帶領幼兒說說玩具名稱)。

2、這些玩具都放在了哪裡? (讓幼兒自由說說)

3、桌子上面有什麼玩具?桌子下面有房者什麼玩具呢?(引導幼兒一一說出物體的位置)

4、同樣形式,教師先後出示娃娃、小兔子、積木、小雞等玩具,分別放在桌子上或桌子下。反復練習:某物在桌子上面,某物在桌子下面。

三、請幼兒找一找,教室里哪些東西在某物的上面,哪些東西在某物的下面。

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範文三

豬八戒摘西瓜

【活動目標】

1、學習1-5個物體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規律排序。

2、結合游戲情節,激發幼兒數學的樂趣。

【活動准備】

1、地圖一張;操作火車圖一張;西瓜園環境創設;《豬八戒娶媳婦》音樂一段;《開火車》音樂。

2、軟地墊每人一塊;火車圖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看地圖,激發幼兒情趣

師:小朋友們好,我是豬八戒,今天天氣這么好,不如我帶著你們這群小豬一塊兒去花果山摘西瓜吧。那裡的西瓜又甜又好看,你們想去嗎?

師:在我們出發之前,先用閃亮的小眼睛來看看去花果山的地圖,你發現這條花果山的路上有什麼?他們都是怎麼來排隊的?(引導幼兒觀察路上的圖案,發現它的規律:從大到小)

二、游戲“鋪路”

師:地圖看完了,我們一塊兒來照著地圖,用石板鋪一條一樣的、圖案從大到小排列的路吧!

師:小豬們翻開你的石板上看看上面有什麼?小聲地說出它的名字。(小樹、小草、小花。。。。。)

一個小組的小豬們在桌上給它們排排隊,要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來試試吧!(幼兒小組合作,教師指導)

師:去花果山的路總算鋪好了,我們把它接起來,現在我們出發吧。(播放豬八戒娶媳婦音樂)

三、摘西瓜運西瓜

師:哇,這么多彩色的西瓜,我們每隻小豬摘五個不同顏色的西瓜吧!(幼兒摘西瓜,播放音樂)

師:西瓜摘好這么多了,哎喲哎呦搬不動,趕緊回到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師:你看這里有一輛火車,我們把你摘的5個西瓜按照從小到大或者從大到小的順序裝進車廂里,好嗎?

師:西瓜裝好了,火車要開了,帶著你的彩色西瓜回家了。(播放開火車音樂,幼兒離開活動室)

㈧ 幼兒園公開課怎麼上

幼兒園公開課怎麼上

幼兒園公開課怎麼上呢?這對於很多幼兒園老師來說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公開課,顧名思義,是家長或者是園長老師來看的一種開放式活動課,讓園長、老師家長了解你的這堂課是如何組織的,小孩子又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學,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幼兒園公開課怎麼上的知識和方法,希望有幫助。

幼兒園公開課怎麼上1

1、首先要如何上好一堂公開課,一定有它的技巧性。幼兒園公開課怎麼上首先,一定得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這樣才能保證課堂的流暢性。

2、而且針對對象的不同,你要預見和提前預知你可能會面臨的課堂問題,其實都是平時上課經常發生的,例如:小朋友聽不懂?有個別特別調皮的孩子不聽話或者是搗亂;小朋友老是發音不準,等等,我們作為一名老師應該要肚裡有貨,就是能隨機應變,以不變應萬變。

3、其次,教具的准備。教具有卡片,錘子,頭飾等。如果有條件的話,當然可以豐富點,如一些相關內容的模型、氣球、錘子、漂亮的貼紙、玩具等。雖然要豐富,但是還得實用,擺在那就必須有它的用處,不然只能看,那豈不是浪費咱們准備時的一片苦心。

4、我們也必須禮貌性的與家長打招呼,並且介紹自己。然後開始開心的進入我們的公開課課堂。整節課必須全普通話上課,來體現咱們的專業,並語速緩慢,語聲語調抑揚頓挫,動作誇張生動,笑容自信,表情豐富,一眼觀齊,幽默大方,張弛有度。哈!做到以上幾點,小朋友保准被你迷死了!興趣也就來臨。

5、跟隨著教案走,每一個環節必須環環相扣,不能停頓,而且,可以多請小朋友上來玩游戲,盡可能的讓小朋友能夠有機會都參與個別性互動的游戲,來體現或者反饋個別的學習效果,發音不標准不用擔心,我們來糾正,尾音沒說,不著急,我們帶著說。

6、總之,千萬不能忽略這些小細節,一定得真正的實施教學教育方針,不是為了公開而公開,小朋友發音不準的情況是正常的,這個時候連我們都不糾正,那家長就懷疑我們的教學是大大的有問題了。畢竟我們是小朋友的啟蒙老師,至關重要。

幼兒園公開課怎麼上2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老虎跳舞》

教學目標

1、學習基本動作"踵趾步"。(重點)

2、能按音樂節拍做動作,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能夠根據兒歌內容創編動作。(難點)

教學准備

知識准備 :1、棍棒操;2、會唱兒歌《兩只老虎》。

物質准備: 森林的圖片、老虎的頭飾兩個、音樂《pokerface》《兩只老虎》、《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導入:棍棒操

二、基本部分:

(一)欣賞音樂導語: 小朋友跳的可真棒,今天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來聽一聽,歌里唱到了誰?(小老虎),小老虎住在哪裡呢?(森林、動物園)

(二)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導語:小朋友們看森林裡有什麼呢?(樹、花、鳥)咦!小老虎在哪裡呢?(教師請配班老師扮成老虎跳舞)噓!原來在這里啊!小朋友們,小老虎在干什麼啊?(在跳舞)它們是怎麼跳的?

(三)教師示範並引導幼兒學習導語: 老師也學一學小老虎跳舞,小朋友看老師學的像不像?老師跳的像嗎?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那你們要先學會腳的本領,先看老師做一遍。

1、教師示範基本動作——踵趾步

2、幼兒練習,並指導幼兒。

右腿直直腳前翹,左腿彎彎手叉腰;右腳尖尖向後點,左腿直直向右瞧;一步一拍後踢步,綳著小腳踢屁股!

左腿直直腳前翹,右腿彎彎手叉腰;左腳尖尖向後點,右腿直直向左瞧;一步一拍後踢步,綳著小腳踢屁股!

3、教師清唱,引導幼兒完整的'跳一遍舞蹈。

4、幼兒聽音樂,有表情的完整跳一遍舞蹈。

(四)根據兒歌內容創編動作,並表演。(按組)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學會了嗎?回家跳給爸爸媽媽看好不好?

2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案:《營養大家庭》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2、使幼兒初步了解身體生長需要多種營養,這些營養是從各種食物中獲得的。

3、激發幼兒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情感。

4、幼兒嘗試營養配餐,初步了解食物如何搭配更有營養。

活動准備

1、魚類、肉類、蛋類、蔬菜、水果、米面類、豆製品等食物卡片。

2、課前觀看幼兒園一周食譜。

3、課件《蘭蘭的成長》。

4、頭飾、餐盤、卡通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學活動導入——看看說說

1、提問幼兒自己是怎樣一天天長大的,激發幼兒觀看課件的興趣,組織幼兒看課件。

2、觀看後提問,師:蘭蘭為什麼能長大?

幼:因為蘭蘭吃飯了。

幼:因為蘭蘭愛吃蔬菜。

教師總結,身體的生長需要各種各樣的營養,而這些營養是從各種食物中獲得的,只有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得到均衡營養。

二、故事、游戲

1、教師出示卡通圖片,以故事的形式導入課題。

《營養大家庭》向幼兒介紹營養大家庭的成員:胡蘿卜兄弟、青豆哥哥、燕麥小子、蘋果表哥、草莓妹妹、銀魚姐姐、紅蝦表妹。他們團結一致戰勝病菌大魔王的故事。通過此情節讓幼兒了解只有獲取均衡營養才能保持身體健康成長,不生病。

2、游戲《食物的自我介紹》結合以上故事,製作卡通頭飾,兩位老師用小魔術的形式不時地變換。如:一位老師戴上雞蛋頭飾作介紹「我是雞蛋寶寶,我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是你們早餐中必不可少的營養。」

3、通過老師戴各種食物的頭飾作介紹使幼兒初步了解幾種食物的名稱主要以及對人體的作用。

4、教師進行小結,人體需要的營養有七大類:蛋白質、脂肪、糖類、水分、維生素、無機鹽、纖維素,而這七大類營養素存在於各種食物中。

三、幼兒定製一周食譜。

1、討論幼兒園的一周食譜。食譜是按照幼兒身體營養搭配製定的。

2、激發幼兒製作食譜的興趣。

3、幼兒分組進行設計,共五組,每組設計一天食譜。

4、每組桌上放有各種食物卡片,幼兒自主搭配,將每一餐搭配好分別放入餐盤中。每組幼兒討論通過每一天的食譜內容。

5、教師小結,表揚幼兒為幼兒園作了一件大好事。

四、請幼兒製作營養餐。

1、為幼兒准備各種水果、蔬菜讓幼兒學習營養配餐。

2、師講解製作過程,提醒幼兒用刀安全。

3、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看媽媽為自己做的食物)來設計自己要做的營養大餐。

4、幼兒開始製作,教師在旁指導。

5、製作完成後,請個別幼兒講解自己做的大餐叫什麼?有什麼營養?

6、幼兒開始品嘗自己製作的大餐。

五、活動延伸。

好多的媽媽每天做飯都會問「寶寶今天想吃什麼呀?」結合這一特點,鼓勵幼兒回家同爸爸媽媽一起制定家庭一周食譜。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㈨ 幼兒園大班數學加減法公開課怎麼上

答--幼兒園的大班的孩子6周歲就要上學了,所以幼兒園的阿姨就要給孩子講簡單的數和簡單的字了這就是學齡前兒童的教育,不是 小學的一年級的教育。

㈩ 怎樣才能上好一堂數學公開課

每當我自己講公開課或者聽別人講公開課時,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上好一節數學公開課呢?經過十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從中悟出了幾點粗淺的體會.我認為一節成功的數學公開課應該具備"新""趣""活""實""美"的特點,即:
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趣:引發興趣、保持興趣、提高興趣
活:教法靈活、教材用活、學生學活
實:內容充實、訓練扎實、目標落實
美:語言美、教風美、板書美
一、新
新——就是不步人後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努力把課講出新意來,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體來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念新——即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
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為。實施素質教育,關鍵是端正教育教學思想,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圍繞"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樹立新的質量觀、教育觀和學生觀。教育觀念的更新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對於小學數學教師來說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關於學生的觀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在基本理念第一條就指出: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具體來講就是:
(1)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雖然學生的智力水平、經驗背景和學習習慣存在差異,但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兒童,都可以學習大綱規定的數學內容,都有條件按教學要求學好數學。
(2)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當承認學生的差異,並向不同的學生提出有差別的學習要求,而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按同一個水平發展,學習完全一樣的數學知識和達到同樣程度的數學水平。
(3)允許學生以不同的速度學習數學。教學需要按一定的進度完成,但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按同樣的速度完成所學的內容。可以允許一部分學生用較快的速度學習,也允許一些學生用較長一點的時間達到相應的要求。
(4)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認識和理解數學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適當的方法理解數學問題,同時,教師也應當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決問題。有的方法從成人的角度看是好的,而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較,但不應把某一種方法強加給學生作為必須使用的方法。
二是關於教學的觀念。
為了使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應當提倡以下一些關於教學的觀念。
(l)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成的數學知識,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一節好的數學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知有利於獲得感性經驗,從而實現其認識的內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斷力的發展,學生正是通過擺弄學具獲得關於客體的表象,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師要盡量給予學生更多的操作實踐機會,提供豐富的材料,使學生可以親自進行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
(2)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習。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動能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想要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討論和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是最恰當的選擇。如果教師希望幫助學生形成更獨立的更有責任心的學習方式,小組討論的策略也是幫助教師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選擇之一。在設計教學計劃和組織課堂教學中,要經常給學生提供合作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的方法和想法,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從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數學;養成與別人合作與交流的習慣。教師要在交流和研討中營造一種民主的氛圍,使學生由被動地聽講變為主動參與,敢於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並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意見。
(3)讓學生在不斷"反思"中學習。由於數學對象的抽象性、數學活動的探索性決定了小學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數學活動的本質,必須要經過多次的反復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調整才可能洞察數學活動的本質特徵。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反思的內容主要有: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反思,對解題思路、分析過程、運算過程、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對所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反思等。當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地反思探索過程;當數學活動結束後,要引導學生反思整個探索過程和所獲得結論的合理性,以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是關於教師作用的觀念。
教師要用自己對課程與教學的專業理解。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成為課程與教學的決策者。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則應當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而並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教師可以創設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學生的動機,教師也可以提出適當的問題以啟發學生的思考。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成為"居高臨下"的指導者,而應成為一個"平等的"參與者;教師也不應成為正確與錯誤的"最高裁定者",而應成為一個鼓勵者和有益的啟發者。
2.思路新——即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
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鍾,同樣的教師,由於教學設計思路不同,課堂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
如,在首屆全國小學數學大獎賽上,安徽的特級教師張建新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時,設計了非常新穎的導入環節。
上課後,教師播放錄音,模擬電台播放商品信息。XX市經濟廣播電台,現在播送商品信息:熊貓M10型收錄機,每台67元,防雨書包每個10元,2H鉛筆每支0.12元,金星牌鋼筆每支2.45元,北京牌墨水每瓶1.20元,三角牌電飯鍋每個120元。
播發後問:剛才播放的是什麼內容?(商品信息,就是商品的標價)
教師再將上述內容重播一遍,邊播放邊在磁性黑板上出示商品的標價牌,讓學生仔細觀察,左右兩組標價牌中出現的數,主要不同點是什麼?〔左邊一組數中沒有小圓點,右邊一組數中都有一個小圓點)〔圖略)
師:左邊這一組數67、10、120是我們以前學過的,都是整數。誰還能舉出其它整數的例子?你們知道整數有多少個?
師:右邊這組標價牌中出現的0.12、2.45、1.20這三個數,剛才同學們說了,數的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將上述3個小數從標價牌中取出,放在磁性黑板上),像這樣,數的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的數,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種新的數,叫小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有關小數的知識。
這一環節,教師特意設計了"經濟電台"播放"商品信息"這一新穎的教學環節。其中出現"經濟""商品""信息"與目前的市場經濟"掛鉤"。另外,"商品信息"安排播放兩遍。第一遍起著"引起興趣,集中注意"的作用,第二遍採取"播放一種商品標價,出示相應標牌",起到調動學生視聽感官,綜合參與認識活動的作用。商品的標價牌中既有"整數",又有"小數",這樣,小數的出現就顯得十分自然,使學生知道小數確實是日於實際需要而產生的。整個教學過程清晰、流暢,真可謂別具匠心。
又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教師首先讓學生大膽猜想,圓柱體的體積可能等於什麼?大部分學生猜測圓柱體的體積可能等於底面積X高。然後給每組同學提供不同的學習材料,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加以驗證。有的組將圓柱體玻璃容器中的水倒入長方體的容器中,再分別測量出長方體容器中水的長、寬、高, 計算出了圓柱體玻璃容器中水的體積。有的組將圓柱體木塊浸入長方體容器的水中,通過計算上升水的體積計算出了圓柱體木塊的體積。然後讓學生比較報告單上圓柱體的底面積、高與體積的關系,使學生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最後讓學生看書自學,按照書中介紹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學具自己推導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學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平,努力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把適合教師講解的內容盡可能變成適合學生探討研究問題的素材。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來,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這樣才能促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後達到"好學"的境界。
3.手段新——即重視現代化手段的運用
投影作為一種較為普及的電教手段,具有簡單易行、生動形象、圖像清晰、色彩艷麗、可靜可動、信息量大等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運用這一手段,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都是很有好處的。
例如,直線和射線是小學數學中兩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很難理解。過去只能靠語言的形象描述或藉助生活中的現象作比喻式解說,學生總是想像不出直線和射線中"無限長"的含義。為此,教學時我設計了兩組抽拉片,屏幕上先出現一個亮點,然後向一端延伸,成為一條亮線。教師慢慢抽拉,亮線越來越長。教師一邊抽拉,一邊敘述"像這樣無止境地抽拉下去,亮線將無止境地延長。"藉助這樣動態的演示,學生頭腦中就會出現"無限長"的圖景。講直線時,教師將雙向抽拉片向兩個方向抽拉,幫助學生想像向兩個方向無限延長的情景。因為整個演示的過程學生看得清楚,所以教學效果很好。
又如,講"角的度量"時,過去我用木製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如何畫角,由於教具不透明,教師講解既費時又費力。如果利用投影儀,把量角器和畫在膠片上的角通過投影演示,投影僅的透明作用使學生清晰地看到了怎樣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頂點重合,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它的效果是使用木質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無法比擬的。
近年來,多媒體計算機又進人課堂,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較好地處理大與小,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說,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推廣使用為教學:方法的改革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例如,在全國第三屆小學數學教學大獎賽上,江蘇的一位老師在引導學生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時,就兩次成功地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與助教學。
第一次:用三條不同長度的線段為直徑,分別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並把這三個圓同時滾動一周,得到三條線段的長分別就是三個圓的周長。觀察:圓的直徑越短,它的周長也就越短;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得出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系。
第二次:屏幕上出現大小不同的圓,各滾動一周,得到三個圓的周長,再用每個圓的直徑分別去度量它的周長。得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再讓學生任選一圓,並在屏幕上加以驗證。令聽課的老師大飽眼福。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盡管電公教學法手段在傳遞信息方面的諸多便利,但也決不能排斥或代替其它的教學手段,黑板該用還是要用的,必要的板書還是要寫的,電教手段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

二、趣
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以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
1.導入新課時引發學習興趣。
導人新課是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的導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好的導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我經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通過組織有趣的小游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或提出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等方法導入新課。
例如,在教"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應用題時,巧妙地設計一台復合幻燈片,映出5朵黃花和一行紅花,紅花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先遮住,只露出比黃花多的3朵。然後在引導學生看圖分析題意後;不急於講解題方法,鼓勵孩子們"猜一猜,紅花有幾朵?"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回答,教師立即揭開問:"你們看,是這樣的嗎?"果真是8朵!孩子們的情緒更為高漲。就在此時此刻,老師話鋒一轉"紅花8朵是怎樣算出來的呢?"把學生學習的外在興趣引人內在興趣;由形象思維逐步轉人抽象思維。
又如,2000年在教學"年、月、日"一課時,一開始我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小明的爺爺今年2月29日過第28個生日,你們猜小明的爺爺今年多少歲?"有的同學從"一年過一個生日"的生活經驗出發,順口答;"28歲"我就問了:"小明的爺爺28歲,那小明的爸爸今年該幾歲?有28歲抱孫子的老爺爺嗎?"學生們哈哈大笑,一想也是,哪兒有28歲抱孫子的老爺爺,豈不早了點兒。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麼回事。就在學生充滿疑問時,我說;"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學完了'年、月、日'這節課同學們就明白了。"新課這樣導入,何愁引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2.講授新課時保持學習興趣。
學習本身就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既需要學生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對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即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的做法是:(l)重視運用教具、學具和電化教學手段,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3)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富有啟發性的問題,通過組織學生相互交流,通過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3.鞏固練習時提高學習興趣。
鞏固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實驗表明:學生經過近30分鍾的緊張學習之後,注意力已經渡過了最佳時期。此時,學生易疲勞,學習興趣降低,學困生的表現尤為明顯。為了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除了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層次性和針對性以外,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練習形式的設計。低年級經常採用的游戲活動有:小小運動會、數學撲克、爭當優秀郵遞員、獵捉老鼠、奪紅旗、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數學醫院、摘蘋果、開火車、接力賽等。為了使游戲更有趣味性,教師可製作一些小動物頭飾,做游戲時,讓學生戴在頭上,會使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高年級主要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或創設一種情境。
例如,在講"認識人民幣"時,我設計了一個"小小玩具店"的游戲。教師將5件小動物玩具剪紙貼在黑板上,宣布每件玩具的價錢和購買要求(錢要不多不少),教師做售貨員,學生為顧客,進行購買活動。這一游戲,把認識與使用人民幣緊密結合起來,購買活動熱烈有趣,將課堂教學氣氛推向了高潮。在實踐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再比如,在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一位老師在課的最後安排了這樣一個練習:教師在講桌上出示兩個形狀大小都一樣的長方體透明玻璃容器,第一次讓兩名學生分別往裡面倒水表示出長方體,學生都往容器里倒滿了水。第二次老師又提出誰能很快地倒出一個長方體來,一名學生只是加快了速度,一名學生倒了2/3玻璃容器的水。第三次老師又找了兩名學生做這個實驗,一名學生是快速地倒,另一名學生只往容器里倒了高約1厘米的水,但他所表示的確實是一個長方體。在這個練習過程中,學生要用剛剛學到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概念解決老師提出的實際問題,老師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鍛煉和培養,令聽課的老師和在座的評委耳目一新。
由此可見,教學不僅是師生雙方信息交流的過程,同樣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積極激發學生的情趣,必然激活和加速學生的認知活動。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積極的鼓勵,會心的微笑,殷切的期待,教師為學生創造的愉說、和諧的課堂氣氛,必然會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條件,有利於健康的心理素質的培養。
三、活
活——即教學方法靈活、把教材用活、把學生教活。
1.教學方法靈活。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特點和適用范圍,不存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學生都有效的"萬能"的教學方法。因此,要從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而且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還要創造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這一整體結構中的一個要素,它和其他要素如教學任務、教材、教學手段、教學對象等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從這些方面綜合考慮。從教學任務來看,感知新教材時,以演示法、實驗法為主;理解新教材時,以談話法、講解法為主;形成技能技巧時,以練習法為主。從教學內容來看,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以演示法、實驗法為主;應用題教學,一般以談話法輔之以講解法。對不同的新教材,教學方法亦不同,新舊知識聯系緊密的可用談話注、引導發現法等;教學嶄新的起始概念,一般用實驗法、探究研討法。從教學對象來看,低年級多用演示法、實驗法;中年級多用啟發談話或引導發現法、探究研討法;高年級可適當用講解法、自學輔導法。一般來講,年級越高,教學方法也應該越開放。此外,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視不同班級情況而定。有的班級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可考慮採用引導發現法;有的自我評價能力較強,可以加強獨立作業;有的抽象概括能力較為突出,那就可以減少直觀手段;有的閱讀課本習慣較強,也可適當採用自學輔導法。從教學設備來看,有電化教學設備的學校,就應充分利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影、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手段。此外,教師的教學風格不同,所選用的教學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要注意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堅持"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學時間用得最少,教學效果最好,達到教學方法的整體優化。但無論採用何種方法,教師都要堅持啟發式教學,都要堅持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動腦、動口、動手、動眼,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都要堅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都要堅持讓學生把學習當成是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負擔"。
2.把教材用活。 修訂版大綱提出"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在基本理念中也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現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不受教材的約束和限制,學會靈活地處理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適當增補、調整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向現實、有趣和富有挑戰性轉變。 如,在"第五屆全國小學我學優化課堂教學觀摩課交流會"上,福建的《列方程解應用題》一課,所創設的"今天我當家"的生活情境,成功地把本節課所學的內容融入"給媽媽買生日禮物——買早餐——買葡萄酒"等各個事件中,通過錄像鏡頭貫穿全課始終,既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及其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把學生教活。
(1)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問題是數學的心臟。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往往能成為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的動力。學生具有運檬е度ソ餼鑫侍獾哪芰倘緩苤匾翹岢鮃桓鑫侍饌冉餼鮃桓鑫侍飧幸庖濉⒏嘸壑怠Q芄惶岢鑫侍猓歉矣諍蛻朴誚沂咀約喝現系拿苡氤逋唬角笪粗男睦硇棖蟮木嚀灞硐鄭且恢幟涯芸曬蟮難捌分省?/P>
(2)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鼓勵學生用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學習數學,對學生來說,這就是創新。在解決現實問題的各種思路中,有時確實存在某種方法比較簡單,我們在教學中,常採取先發散後集中的策略,所謂集中就是比較各種方法,並說出哪種方法簡單,但不能強加於人,要讓學生自己比較、選擇。如,比較 與 的大小,方法一,先通分再比較大小;方法二,先化成同分子的分數 與 後,再比較;方法三,與同一量比較, > , < ,所以 > 。顯然第二、三種方法要比第一種方法簡單,但要讓學生自己有這種體驗,由他們判斷何種方法簡單,到底選擇第二種方法還是第三種方法,要由學生自己決定。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有時各種方法中不一定存在孰優孰劣。如,甲倉庫有貨物15噸,乙倉庫比甲倉庫多 ,乙倉庫有貨物多少噸?通常有下面兩種解法:方法一, 15+15× ;方法二,15×(1+ )。當然也可以分步列式解答。一般認為第二種方法比較"好";但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覺得第二種方法好,有的認為第一種方法比較好想,更直接一些,也有的認為用分步列式比較習慣,我們在教學中就不應當讓學生用統一的方法解題,而要鼓勵和支持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或用自己覺得方便的方法去解題。同樣,教材中例題的講解,教師應該作為一種方法介紹給學生,但決不限制學生只能用這種方法學習。如;口算 35+ 24,教材講解的方法是 35+20=55,55+4=59,但如果學生根據豎式的表象,馬上口算出 59,也應得到鼓勵,這恰好反映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是能夠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體現。
(3)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要重視教學思考方法的有機滲透,注意發展學生的潛能,精心安排好課堂練習,做到練有重點、練有層次,題型多樣,針對性強。在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對中、差生的幫助,要創造機會讓他們多回答一些問題,學生答錯了,不應錯過機會,要幫助他們學懂,把錯誤消滅在萌芽之中,答對了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就是說,對學生要有一個正確的評價。缺少評價的教學,是不容易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的,更談不上把學生教聰明。
(4)堅持學生主體性意識,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著眼於21世紀人才素質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條件讓學生自主性得到發展,培養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又有獨立的人格和創造精神的開拓型人才。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教學方案,考慮課堂結構,把學生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有效地進行學習。
①尊重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活動中,只有對學生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要善於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度、熱情的話語來縮短師生心靈間的差距,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尤其是後進學生,對他們更要少批評多鼓勵,從而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與教師合作的慾望。
②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
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設各種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學習。這樣也可以使學生敢於暴露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一些疑難問題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③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
引導學生撐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從小學會學習,這既是未來社會對基礎教育的客觀要求,也是素質教育必須完成的一項基本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習方法的教學,讓學生切實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如實際操作、直觀感知、抽象概括、演繹推理、遷移類推、系統整理知識等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的掌握。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發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

閱讀全文

與幼師如何上好數學公開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