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課題研究方案
學齡兒童在進入小學學習後,以往形成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已經不能適應學校學科學習的要求,他們在課堂上想說卻說不清、甚至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思維的過程,這些語言表達的障礙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也常常能夠感覺到一些孩子的思考問題的方法是正確的、高效的,但其他聽眾,包括教師在聽完孩子的表達後卻一頭霧水,不知所雲。這些情況說明了孩子的語言表達問題已經影響了孩子學習的質量。數學學科學習困難的學生有很多就是由不敢說、不會說開始的,以至後來不願想、不願參與小組討論、不願承擔大組發言等等。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將會幫助學生掃除說話的障礙,使學生敞開心扉,正確表達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一、課題的提出
1、是新課標的體現。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盡快掌握怎樣學,即具備學習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師當前急需解決的迫切任務,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我們知道數學語言表達對低段尤其一年級學生來說處於啟蒙階段,這一階段是培養和發展兒童數學語言的最好時期。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語言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重視。一年級教材裡面安排了許多「說」的內容,以「說」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這正是新課程改革後的一大特點。但是,對於低段學生來說,他們很難用簡潔、准確、清楚的語言表達。他們習慣以講故事的形式慢節奏地講,語言表達重復、羅嗦、拖沓現象嚴重。所以,在低段的數學教學中就應嘗試著教小朋友學會用准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幫助剛起步的學生把想清楚了的問題說清楚。
2、是順利開展好合作交流一大關鍵。
課改的今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在我們的課堂上已經在嘗試。「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我們也努力在實現,那麼在實現這一改革中,作為在學生進行參與、交流、合作時的思想載體——語言就變得更加重要。但是,我們發現學生在合作交流時,都是幾個尖子生爭相發言,絕大多數學生卻變成了光聽不說的「機器」,即使被迫發言也是吞吞吐吐,聲音很輕,表述自己意見時,語言羅嗦、詞不達意、條理不清、疙疙瘩瘩,有的乾脆站立不語。特別是農村小學(包括我校)教學中都出現了這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如果一開始不引導好,就這樣繼續下去,我想將會影響到相當一大部分學生的發展。
3、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語言是思維的外殼,絕大多數學生口頭表述能力的高低與思維能力的強弱呈正相關。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指出:「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語言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口頭表述,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重要來源,也是教師調整教學策略的主要依據。
4、是現代社會的需求。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相互交往更需要直接的口頭語言交流(如:經商談判、招工面試等)。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程的理念來看,從小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將對其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確定研究課題《小學低年級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二、課題的界定及理論依
心理學研究表明: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也是思維的結果。語言是溝通與理解的載體。一方面學生的感覺、知覺是用語言概括的表達出來的;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語言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並且調節自己的思維和行為。學前兒童在與成人的交流過程中,已經初步培養了語言表達的能力。但在入學以後,各科的學習都向學生提出了進一步掌握語言表達的要求。數學語言有著簡潔性、條理性、抽象性、精確性等學科特點,與學前生活中的對話語言有著很大的區別。新的發展需要與孩子原有的表達水平產生矛盾,這就使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成為數學學習的必然,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以及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通過課題研究,在了解了低年級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的基礎上分階段通過不同的途徑對孩子進行數學語言表達的完整性、條理性、簡潔性、抽象性的訓練,逐步改善學生想得出說不出或說不清楚的狀況,並以次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
本課題的研究以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主體教育的理論為理論依據。以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水平為基礎,關注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發言時出現的種種問題,從生活經驗引導、從小組學習中挖掘、鼓勵多種形式的表述,積極探索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方法與途徑,努力避免數學語言訓練障礙的產生。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的特點
2、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困難原因的分析
3、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4、概念、解決實際問題等教學的典型案例。
五、課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課題開展將以平時的教育教學為主陣地,在課堂上通過傾聽、示範、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途徑,了解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現狀,並通過恰當的方法引導啟發學生用最合適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數學思維過程,探索提高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方法和途徑,本課題研究可以分以下三個階段:
1、 前期准備階段(2010.9-2010.10)
查找相關理論書籍,利用網路搜集與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有關的資料或案例,了解認識課題的研究價值,明確研究的方向,形成研究方案。
2、 實施研究階段(2010.10-2010.11)
在理論依據的基礎上開展實踐研究,運用調查法和談話法了解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數學語言表達的現有水平,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搜集數學語言表達中出現的各種常見的問題;結合典型案例探究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特點,積極探索培養、提高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3、總結、結題階段(2010.11-2010.12)
對研究材料進行收集整理,對研究過程進行梳理和反思,撰寫課題研究論文,完成結題工作。
六、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
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語言表達的能力處於最初級的對話語言階段,對詞彙、語法的認識也是無意識的、不完整的。研究者希望通過對兒童心理的分析,從當今兒童語言發展的現狀入手,探討培養和提高低年級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以此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得課堂教學能更好的發揮學生主體的特點。
七、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研究論文。
主要闡述小學低年級學生在數學語言表達方面經常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從兒童心理發展和語言培養方法方面分析原因, 再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和培養方法。
2、研究案例。
通過對個別學生的針對性指導,了解學生個體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的狀況,從中不斷探索提高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不同對策。
㈡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 要給學生創造發言的平台,激發學生說的興趣
從學生進入小學課堂的第一節數學課開始,就可以通過師生互相介紹自己讓每個孩子發言了。每次接手一年級新生的第一節課,我都要每個孩子大聲地向小夥伴們介紹自己:「我叫***,今年幾歲,是**小學一年幾班的學生。」個別較活躍的學生還讓他們說說自己的學習理想、學習目標以及對集體的寄言等話題。通過這樣的訓練,讓孩子們第一次體驗到在集體中發言的樂趣,感受到在課堂上發言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是在班級同學和老師面前表現自己的好機會。
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不論是計算教學、應用題教學,還是概念教學,都要鼓勵學生動口說,大膽說,大聲說。一開始,部分孩子可能說得不太好,這時就需要老師進行引導,較長較難的問題可帶著說,同一個問題讓多個學生重復說,優秀生帶著說,後進生跟著說,慢慢地,鼓動全班學生都有說的慾望,培養學生形成積極舉手,大膽發言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一定要做到及時點評,給孩子們多一些表揚鼓勵性的贊揚,少一些消極打擊性的批評。開學幾個星期後,我基本掌握了班裡哪些學生的表達能力稍差,課堂上,總刻意讓這幾位學生回答一些比較簡單地問題,只要他們大聲地回答問題,我都給予表揚,如班裡一位男生,開學初幾個星期幾乎不主動舉手發言,在學習《6、7的加減法》一課時,我讓他說說怎樣計算「5+1」,一開始,他站著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於是,我鼓勵他:「沒關系,大聲地把你的想法說出來,說錯了不要緊,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幫助你。」終於,他大聲地說出「5和1組成6,5加1等於6。」我即刻誇獎他說得好,而且聲音響亮,告訴全班同學要向他學習。當時,我可以看到小男孩臉上露出的燦爛的笑容。從那節課以後,數學課上當我提出問題,這名男生經常主動舉手發言。平時,我明確地告訴學生,當老師提出問題時,都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半個學期過去,班裡的學生已經漸漸形成愛發言、想發言、搶發言的意識。
二、 要訓練學生用規范、簡練的數學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
數學語言具有嚴密、簡練、科學等特性,學生能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才能構建准確、清晰的數學概念。在數學課堂中,經常發現許多學生會做但不會說,有的學生明明意會得很好,但說出來卻詞不達意,沒法子把意思表達清楚。為此,在數學教學中,尤其是一年級的教學中,特別應注重培養學生說規范話的習慣,使他們能用語准確、表達完整、條理清楚。
1、訓練學生使用規范的單位名稱。
數學課上,經常出現學生用錯單位名稱,尤其是應用題學習時,還有學生不懂怎樣正確使用單位名稱。所以,我們要從學生一開始學習小學數學就教他們准確使用單位名稱。如在一年級上冊第一節課《數一數》看圖敘述時,
讓學生結合數數正確使用單位名稱。如9個女孩、10個男孩、6朵花、8棵樹等。平時,看圖說圖意時,也應強調學生准確使用單位名稱。
2、訓練學生把問題表述完整。
對事物完整的表述過程是對事物進一步的理解過程。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特徵,沒有說完整話的意識,他們在回答問題時幾乎都習慣簡單地說出答案。因此,無論在教學的哪一個階段都要對學生進行說完整話的訓練。如,從最簡單的1加1等於幾開始到比多比少的問題,再到圖畫應用題,文字敘述的應用題等的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敘述的問題,都要突出訓練表達的完整性。如在下冊教學《比較數的大小》時,提出問題「54比72怎樣?」幾乎所有學生都只簡單地答「少」或「多」,這時就應及時讓學生完整地說出「54比72少」、「72比54多」。培養學生完整地敘述問題,需要從學生的最基層學習開始,否則,等學生習慣了用簡單的字、詞回答問題,再糾正就比較困難了。
3、訓練學生把事件說得有條理。
數學學習中,學生對事情的條理化敘述,不僅能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教學中培養學生敘述的條理性尤為重要。如教學《美麗的田園》一課時,通過演示,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敘述 「樹上有5隻小鳥,空中又飛來11隻,樹上的小鳥比空中的少幾只?」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能有條理地敘述圖意,列式自然不成困難。
4、訓練學生准確地說數學名詞術語。
學生在接受新概念時往往認識比較模糊,又由於一些方言習慣,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常常出現表錯語法,用錯數學用語等。如在《小小養殖場》這一課中,「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差不多,我讓學生反復對這些詞語進行比較,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時更正。所以,教學中應對一些容易混淆的和不易理解的名詞術語反復進行比較,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三、 採用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說
數學教學中,「說」的訓練,不但要注意引導,還要注意訓練形式的多樣化,以使人人都有說的機會,日常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形式讓學生鍛煉。
1、老師示範,學生跟著說。
這在一年級的教學中是最重要的一環。這個年齡的學生還不懂怎樣准確使用數學語言,但兒童的模仿能力都很強,教師要有目的地為學生提供准確的語言模式,然後讓學生跟著說,隨後也可適當指名讓個後進生說,這樣,讓全班學生得到了鍛煉,稍差的學生也能樹立信心,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同桌互說。
說給同桌聽,這一形式最能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開口說。如學習加法後,完成教科書中「做一做」的題目時,我讓學生先把每幅圖的意思說給同桌聽,再獨立填寫算式。巡視時,我發現平常不敢舉手發言的孩子也說得興致勃勃,他們會說了,寫起算式來也得心應手。
3、分組討論。
課堂中,可適當地把學生安排成幾人一個小組,指導他們在小組內互相討論,各人發表自己的見解。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剛接觸正規的小學課堂,對於討論這樣的形式也還不熟練,老師可在他們討論時給予幫助,告訴他們怎樣展開討論。分組討論不僅能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4、接力的形式說。
在課堂中,我們經常把這樣的形式叫做「開火車」,即讓一個學生說第一句,往後的學生接著說下面的。在口算題目、數數等教學中,這種形式最為適用。如學習數的順序,我讓學生「開火車」數數,每個學生數一個數,從0數到100的時候,往下的學生就要接著倒數,在這樣的鍛煉中,學生發言的機會多了,同時也培養他們認真傾聽的行為習慣。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語言表達過程反映的是學生的思維過程,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靈活性、准確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低年級學生的語言正處在起步階段,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所以,在小學一年級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等方面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㈢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的結果。思維的發展與語言的表達有著密切的關系。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思維的結果都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而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是每一個數學教師的基本任務之一,尤其是小學生的語言的表達能力至關重要。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能正確地應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掌握好數學交流工具,使學生在數學交流時說准確、說完整,說得有條理,說得合乎邏輯,說得簡煉。因此,應該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不能只是簡單的「知識灌輸」,數學教學過程伴隨著數學交流的過程。包括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與教材及教學媒體的交流、學生與社會的交流,以及學生的自我交流等。學生通過數學語言,用它特定的符號、詞彙、句法和成語去交流,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就是提高學生交流能力的根本。
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不但要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而且教師要用規范的語言,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影響;還要持之以恆地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更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因而,在教學中我們應逐步要求學生用確切的、簡練的、清晰的語言來表達數學中的一些概念、法則、性質。下面針對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談幾點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用規范的數學語言來影響學生
教師的言語和行動,是一種不可估量的無形教材。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數學語言規范的教師他的學生表達能力也較強,表達也較准確、清楚、簡練。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有些教師偶爾也把不規范或不科學的語言帶進課堂,這些不科學、不規范的語言,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但是,長期以來,數學語言的教學沒有得到我們足夠的重視, 很多老師對數學語言表達的教學地位存在片面性認識,認為語言表達教學應附屬於識字、閱讀、寫作教學,並沒有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導致學生因沒過好語言關而學習起來困難重重。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課堂上對數學語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語言之間的轉換不流暢,思維顯得緩慢,從而造成數學知識接受、處理困難。在我教學中和聽課過程中,我注意到在小組活動交流時,只有幾個學生爭相發言,絕大多數學生變成了光聽不說的「木頭人」,即使被迫發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見時,語言羅嗦、詞不達意、條理不清,有的乾脆站立不說,這是教學中出現的較為普遍的現象。許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是講得過多,學生說話的機會少,有的甚至是「滿堂灌」,把課堂教學的「多邊活動」變成了「單向活動」。教學實踐表明,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的數學理解力也差,以至隨著年級的增長在解決數學問題上出現了重重障礙,所以,數學思維的發展是離不開數學語言的同步發展的。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100以內數的認識中的讀數和寫數時:在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對二十幾的數字的讀作和寫作時總是寫成二一,二二,二三……,經過我和家長溝通發現:孩子這樣讀的原因是家長在日常生活和給孩子學前教育的時候沒有正確的讀數,使孩子養成了不正確的讀法, 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的讀法,我讓孩子先讀三十幾、四十幾、五十幾……讓孩子自己發現讀法,再回過頭讓孩子讀二十幾,這樣孩子就能夠較准確的讀出。雖然有些人認為讀數無關緊要,只要孩子會數就可以,沒有必要強要求,但是我認為當學生學會說一句正確和完整的話,掌握了最簡單、最基本的思維模式後,就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學會說幾句連貫的話,能夠有條理的思維和表達。因此,應該從點滴做起規范的使用數學語言。
二、教師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
(一)、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系,才能達到對書本的理解。理解是表達的基礎,要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必須先培養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如理解和、差、積、商、擴大、縮小、質數、合數等概念。對學生語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點疏忽。例如問:「什麼是質數?」有的學生答:「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的數叫質數。」於是老師問:「4能被1整除嗎?能被它本身整除嗎?4是不是質數?」學生立即意識到自己錯了,應該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數叫質數」。
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語言的理解,這樣才能真正的讓學生會用,會說數學語言。
(二)、隨時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1、教師和教材的示範是學生掌握數學語言的方法
小學生在表達數學思想時有兩個弱點:第一,不善於正確使用數學術語。第二,不善於講算理。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數學語言的科學性、邏輯性、嚴謹性等的示範作用,努力使語言形象化、趣味化。盡力避免「這樣做怎麼樣」、「對不對」、「好不好」「同意嗎」等類習慣問語,消除學生說「半截話」或者用一兩個字「好」、「不好」、「是」、「不是」、「對」、「不對」等簡單作答的語言環境。
其次,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自讀教材,也是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鑒於教材編寫要求簡潔、明白,不可能把什麼都寫進去,需要在教學時加以指點。如一年級數學「長方形、正方形」一課,教材形象直觀地描述了這兩種圖形,至於什麼是長方形,什麼是正方形就要靠教師引導學生去認識,邊讀邊交流,然後形成關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正確表象。
2、每節課都是學生形成數學語言的過程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抓住每一節課的每個教學環節,結合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說話訓練,引導學生用數學的語言說圖意,說算理,說思路,說解題過程,說操作過程,說分析過程。在低年級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做好看圖說話訓練,我對學生進行了一些引導:①先學會看圖。要求學生能全面觀察,看清圖,能簡單說出圖中有什麼,並且有幾個。②認真思考,弄懂圖意。在看圖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對圖的內容進行分析、口述,理清圖中的數量關系。③發揮聯想,要求學生能把看到的東西,能串聯起來。④開口敘述,要求學生能盡量用自己的話進行闡述,並且中心明確,有條理性。這時語言的連貫性是需要有針對性地重點訓練的;中年級可以要求學生有條理、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如:在應用題教學中,可以利用教具圖表直觀演示,訓練學生運用數學語言敘述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問題,分析思路和解題過程。通過讓學生口頭敘述解題思路,口頭敘述數量關系式,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了解題能力,發展了思維的靈活性。高年級則可要求學生逐步運用數學語言准確、簡練且有根據地進行表述。通過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准確性。
3、小組討論是學生展示數學語言的最佳方式
小組討論是課堂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本組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效率。但是,小組討論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小組討論組織的不好,就會成為個別學生的表演時間,而學習困難的學生和內向的學生就會變成聽眾或者成為局外人,長久下去就會形成兩極分化,說的人越說越好,不說的人一句不說。因此,組織小組討論時要注意人員的搭配和組織的方式,最好是讓每一位學生輪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讓那些不愛說的學生從被動的參與變成主動參與。
4、同桌交流是學困生形成數學語言的好途徑
小組討論雖然是展示數學語言的最佳方式,但是由於小組討論時人數相對來說比較多,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沒有機會或者害怕說不好怕大家嘲笑自己,而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同桌二個人比較熟悉,交流起來也沒有陌生感,學習困難的學生就不會產生恐懼,能夠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同桌間的互相交流使學生掌握思路,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而班級中的學習困難生,也可在同桌的帶動下,在同桌的帶動下,逐步學會敘述、正確解答、大膽發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活了學生思維,更提高了教學效果。然而同桌交流只有兩個人,如果同桌兩個人正好都是學習困難的孩子,他們在交流的時候效果就不會太好,因此,在安排學生座位時要注意人員的搭配,最好是把表述好的孩子和不愛說的孩子搭配的坐,這樣他們會互相影響,從而取長補短。
5、學生小結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如在課堂小結時,老師問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後,就會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和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很積極。有些學生話雖簡潔,卻抓住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並進,全面育人的目的。
6、操作是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的手段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 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可以豐富感性認識,通過有條理地說操作過程,可以把外部物質操作活動轉化為內部思維活動,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屬性,使兒童的數學語言得到強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例如在三年級進行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一折、二看、三塗、四想、五說」進行。一折:讓學生用一張紙折成均勻的四份;二看:引導學生觀察以下幾個問題:1,幾種不同的分法;2,一共分成幾份?3,每一份的大小怎樣?三塗:塗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想:出示塗色的紙,思考怎樣用分數表示?五說: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想的過程?分數的意義是怎樣表述的?等等。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引發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㈣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一、提供感性材料,激發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慾望
二、教師要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對學生施以良好的影響
三、創造機會,留出空間,循序漸進發展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四、運用不同的方法,持之以恆地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參考:
http://wk..com/view/055ec542a58da0116d17490c?pn=2&vw=all&pu=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211/19/20896279_432217277.shtml
http://jingyan..com/article/0bc808fc2d25841bd485b9e9.html
http://bylw.yjbys.com/lunwenfanwen/29747.html
http://i.yanxiu.com/blog/9843118/5364520410602!cateId=0
㈤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課題研究方案
一、課題名稱
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
二、課題的提出
1、隨著課程的改革,教學模式也隨之改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在我們的課堂上已經在嘗試。「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我們也努力在實現。那麼在實現這一改革中,作為在學生進行參與、交流、合作時的思想載體——語言就變得更加重要。數學語言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工具,是數學思維的最佳載體。它強調准確性、規范性和嚴密性。但對於年齡較小、數學知識較少的小學生,就很難要求他們掌握我們認為比較「標准」的、非常「數學化」的語言,常在數學課堂中出現會做不會說的,隨心所欲、自說自話的現象。所以,必須努力培養和提高小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2、新課程理念提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但在我們課堂實施過程中卻時常存在一些不協調現象:在學生認真思考後,學生對問題只能作出答案性的判斷,卻不能思路清晰的書寫出解題過程;學生在與同學、教師交流時,往往只是用一、兩個字、詞或公式,乾巴巴地回答,不但缺乏最起碼的完整性,更談不上應有的條理性和內容的准確性。所以,教師越俎代庖地為學生總結出數學活動的現象依然存在。
3、從現在我校使用的小學數學教材(人教版)的變化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內容不斷以各種各樣的數學活動的形式出現。《數學教師教學用書》中不斷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能夠使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展開交流,形成用數學的意識。鼓勵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在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探索,並與老師、同學交流,最後形成知識。但長期以來,數學語言的教學在我校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很多老師對數學語言表達的教學地位存在片面性認識,認為語言表達教學應附屬於識字、閱讀、寫作教學
,並沒有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因此在我們廣大數學教師的課堂上,還存在重視學生書面表達,輕視學生口語表達的現象,導致學生因沒過好語言關而學習起來困難重重。數學語言水平低的學生,課堂上對數學語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語言之間的轉換不流暢,思維顯得緩慢,從而造成數學知識接受、處理困難。我校大部分班級在合作交流時,只有幾個學生爭相發言,絕大多數學生變成了光聽不說的「機器」,即使被迫發言也是吞吞吐吐,表述自己意見時,語言羅嗦、詞不達意、條理不清,有的乾脆站立不語。這是教學中出現的較為普遍的現象。許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是講得過多,學生說話的機會少,有的甚至是「滿堂灌」,把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變成了「單向活動」。教學實踐表明,數學語言水平低的學生數學理解力也差,以至隨著年級的增長在解決數學問題上出現了重重障礙,所以,數學思維的發展是離不開數學語言的同步發展的。
4、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殼」。因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同步進行。
5、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社會的數學化」,不具備數學語言能力的社會人已明顯地顯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們不能數學化地闡述某些產品使用說明,不能運用統計圖分析客觀事物等,這些現象都表明,現代及未來社會要求人們具有的語言表達能力已不再只是純語文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是一種以語文語言表達能力能力為基礎,包括外語語言表達能力、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科技語言表達能力在內的綜合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在相對忽視此項教育的當今學校中越發顯示出它的重要性。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語言是思維的外殼。」
「說」本身就是思維的進一步加工。要培養學生各種數學能力,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離不開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從創新教育理論角度看,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創建一個無權威束縛和民主自由的環境,為學生的創新性學習提供機會,只有培養學生數學語言,才能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2、從人的全面發展觀點看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發展,發展的目的,應著眼於主體性的生成和潛能的開發,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體現面向全體學生,全面而具有個性的發展,也能為每個學生提供參與機會,使他們在參與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3、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布魯納指出:「一旦兒童能使語言內化為認識的工具,就比以前更能有效而靈活的方式將經驗和規律表現出來,並加以系統轉換。」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既可以使知識得到內化,又能促進思維的發展。
4、語言不僅是思維的工具,也是內部智力活動的工具。學生掌握知識必須通過語言。前蘇聯心理學家加里培林的智力形成學說認為,智力的發展要經過活動的定向階段,物質式物質化活動階段,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不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內部語言階段。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則明確指出,語言是智力發展的促進者。
5、美國語言學家布龍非爾德說過:「數學不過是語言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忽視了數學語言的教學無異於買櫝還珠。
四、課題界定
由於我校實行一校兩部制,本課題研究組在北校區,是高小部,所以課題中的「小學生」指的是中高年級小學生。「數學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區別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一般語言,但又存在於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它是一種由數學符號、數學術語和經過改造的自然語言組成的科學語言。它大致可以分成三類: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
「表達能力」指的是學生能夠把生活語言、書面語言和數學語言相互轉化,能用語言清楚、有條理地表達思考過程,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就是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使學生能讀懂數學語言,能用數學語言清楚、有條理地表達思考過程,並正確運用數學語言進行數學學習,學會簡單地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數學思想和適當進行數學交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信心說,學會說,喜歡說。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研究目標:
1、通過調查和研究,找出影響我校學生數學語言口頭表達能力普遍偏弱的主要原因,並作出相應的對策。
2、經過培養和探索,使學生的數學語言說得准確、簡練而有條理。促進語言和思維的完整性、條理性和敏捷性的發展,讓學生數學語言的口頭表述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發展。
3、通過培養學生數學語言,使課堂教學模式得到優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使教師形成正確的教學觀,從舊的教學思想中解脫出來,強化教改意識,真正體現「新課程標准」的精神,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主要內容:
1、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現狀的研究。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強調學習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乃至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將影響他們的後繼學習。因此,調查和分析學生原有的情況,是我們研究的基礎。我們可以對學生和教師進行定期的調查和座談,分析影響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因素,並作出相應對策。
2、如何訓練小學生提高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
①通過
數學閱讀使學生感悟准確的數學語言。重視數學閱讀,豐富數學語言系統,對提高數學語言水平有著重要而現實的教育意義。小學生能自覺閱讀課外書的很少,閱讀數學有關書籍的更是少之又少,學生僅靠課堂上聽教師的講授是難以豐富和完善自己的數學語言系統的。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學生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只有通過閱讀,作好與書本標准數學語言的交流,才能規范自己的數學語言,鍛煉數學語言的理解力和表達力,提高數學語言水平。
②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形成准確的數學語言。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准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要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③通過動手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多讓學生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
④從生活經驗引導,促進學生由生活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在數學語言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生活語言與數學語言的互譯。生活語言是學生熟悉的,用它來表達的事物,學生感到親切,也容易理解。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必須以生活語言為解釋系統。數學語言也是如此,通過兩種語言的互譯,就可以使抽象的數學語言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借鑒,從而能透徹理解,運用自如。
⑤採取各種形式,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通過小組討論、同桌交流、讓學生小結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一)調查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是在科學方法論和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運用問卷、訪談、測量等科學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有關教育問題或教育現狀的資料,從而獲得關於教育現象的科學事實,並形成關於教育現象的科學認識的一種研究方法。調查研究的一般步驟:(1)確定調查對象:根據研究課題的性質、目的任務,確定調查對象、調查地點,選擇相應的調查類型和調查方式。(2)擬定調查計劃:在擬定調查計劃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確定所採用的調查方法。②確定調查項目。③確定調查進程。(3)實施調查:用編制好的調查工具,根據各種調查方法的具體要求開展調查。制定調查表格、觀察記錄表、問卷、訪談提綱和編制測驗題目。(4)整理調查材料:對收集的調查材料進行統計、整理、分析,得出結論性的意見。(5)撰寫調查報告:對所研究的問題作出解釋,提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二)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是由社會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參與者為提高對所從事的社會的或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深對實踐活動及其背景的理解所進行的反思研究。行動研究的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螺旋式行進過程,包括「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幾個步驟。
行動研究法可採取這些步驟:(1) 選擇問題:即對學校在教育、教學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對問題作出歸納、分類,形成一定時期內要通過研究解決的問題。
(2)理論探討:即從教育理論中有針對性地選取最合適的內容,為解決篩選出的問題提供理論指導和操作規范,從而保證行動研究的正確性。(3)實施和反思:即教師按照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的順序,創造性地運用自己已經選擇的、有針對性的教育理論,解決具體教育教學問題,改善教育教學工作,並對實踐的結果作出總結和反思。行動研究的目標是在實施和反思這一階段實現的,它是行動研究的關鍵階段。這一環節需要教師撰寫開展行動研究、總結實踐經驗的論文,為繼續開展行動研究提供參考。
(三)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按水平高低和科研含量的大小可以劃分為一般性經驗總結和科學性經驗總結兩個層次。我們在進行數學教育課題研究時,應採用科學性經驗總結方法。科學性經驗總結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對積累的教育經驗進行分析概括,深入全面系統地揭示經驗的實質,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並總結歸納出富有規律性的、具有推廣價值的東西。採用經驗總結法進行課題研究,包括以下幾個基本步驟:(1)確定總結的對象與內容。一般來講,經驗總結應以先進事跡與突出貢獻為前提來確定研究對象,應選擇那些數學教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有研究價值的、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普及和推廣價值的課題。(2)搜集與分析資料。包括對數學教育事實材料的積累、篩選與提煉。在積累材料方面,一是需要總結那些在客觀上已取得良好效果的經驗,二是需要總結反映工作過程的事實,使人們了解事物發展的全貌,了解經驗形成的各種條件、原因和結果之間的內在的聯系。在積累了大量數學教育經驗事實的基礎上,我們要進一步對這些材料進行分類整理、篩選、提煉。經過篩選提煉的材料,一方面必須新穎,能反映數學教育實踐的最新成果,或是人們尚未發現的或鮮為人知的材料;另一方面材料既要少而精,又要充分,能足以說明問題。(3)總結討論並撰寫研究報告。搜集與分析資料工作完成後,就可以寫出初步經驗總結報告了,然後邀請有關方面人士召開經驗總結論證會,聽取大家對經驗總結報告的意見。最後根據大家的意見,對經驗總結報告進行精心的加工潤色,從內容到形式反復推敲,進行理性分析,推演出一定的結論,最後寫出正式的課題研究報告或論文。
(四)對比分析法:對比分析法也稱比較分析法,是把客觀事物加以比較,以達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做出正確的評價。對比分析法通常是把兩個相互聯系的指標數據進行比較,從數量上展示和說明研究對象規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種關系是否協調。在對比分析中,選擇合適的對比標準是十分關鍵的步驟,選擇的合適,才能做出客觀的評價,選擇不合適,評價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本課題採用時間為標准,進行實驗前實驗後對比分析,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對比分析。
七、課題研究實施步驟
(一)、准備階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
確定實驗研究對象,調查、了解學生現狀,制定初步的操作方案。主要採用文獻研究法,收集整理有關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理論文獻和實踐經驗材料,設計並修改完善課題標准,通過課題論證。
(二)實施研究階段(2011年4月—2013年4月):
按方案進行研究,由課題組長負責各階段目標的實施,課題組每月做一次階段性總結,整理案例,從中探索規律,反思教學設計程序與實際效果,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為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積累實踐資料。學期末,對教學情況進行數據分析,研究分析典型案例,撰寫出階段性的研究論文。
1、採用調查研究法、談話法和觀察研究法對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現狀進行調查,搜集數學語言表達中出現的常見問題,進行歸納分類,分析原因,撰寫調查報告。
2、主要採用案例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對比研究法結合課堂教學設計實施具體研究,廣泛收集案例,結合典型案例探究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特點,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調整教學設計等。
3、採用內容分析法和經驗總結法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學習成績等方面進行研究,總結經驗,積累具體研究資料和成果,積極探索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三)總結階段(2013年4月—2013年9月):
主要採用經驗總結法等全面整理課題研究資料,分析總結課題研究情況,匯集課題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編印論文專集、案例集、視頻集,進行課題結題鑒定、匯報活動等。
八、預期成果
1、論文集:
第一階段(2011.2~2011.4):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特點及相關因素的論文。主要闡述小學生在數學語言表達方面經常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從年齡、心理發展和語言培養方法方面分析原因。
第二階段(2011.4~2013.4):針對常見問題從學生年齡、心理發展和語言培養方法方面總結出相應的對策及途徑的階段性實踐研究論文
第三階段(2013.4~2013.9): 對小學生數學課中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的論文
2、案例集、視頻集:
2011.4~2012.4:收集有關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案例和視頻。通過對個別學生的針對性指導,了解學生個體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的狀況,從中不斷探索提高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不同對策。
2012.5~2013.3:收集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方法的案例和視頻。
3、《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報告
九、組織機構
顧 問:
課題主持人:郭澗娥
課題組組長:李小紅
課題組成員:吳鳳英、黃朱美、廖熹曦、朱 茜、唐 鵠、
邵映蘭、鄧名威、谷金平
十、經費保障
我校對課題研究工作非常重視,將下撥一定經費給予課題經費保障。我們一定嚴格監督課題經費合理有效的使用,督促課題主持人嚴格按《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經費暫行管理辦法》經費開支,遵守財務制度。我們保證課題經費單獨立戶、專款專用、不擠占和挪用課題經費。
十一、參考文獻
1、新課程、新標准、新評價編寫組:《新課程標准》,商務印書館 第1版
2、陳琦,《教育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3、張盈盈,《數學教師教學用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佚名,《如何看待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網路文庫)
5、彭石春,《影響小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因素》(磐安教育網)
㈥ 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 預期成果
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語言是這種文化的外在表現,數學思維是這種文化的內在蘊藏;而數學語言又是數學思維的外殼。所以,數學課中對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
(一)、數學語言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可以使學生准確地理解數學概念。 (二)、可以使學生准確地表述數學概念、性質、法則及公式。 (三)、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可以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五)、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創設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想說、敢說。
在課堂教學中,學習氛圍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師生關系,師生情感融洽,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
(二)、採取多種形式,給學生提供數學語言訓練的機會。
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是藉助語言來實現的,而思維的發展又能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課堂上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可採取:個人小聲獨立說,同桌互相說,小組內輪流說等形式。 (三)、老師示範,讓學生知道怎麼說。
學生口頭表述能力的形成,也離不開「模仿—創造」的過程。因此,我們教師課堂用語的精煉、嚴密,特別是有關數學概念的表述,數學問題的闡述,就能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給學生以「示範」,使學生仿有「範例」。 (四)、重視訓練過程中,講究數學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准確性、條理性。 小學數學中有大量的概念,數學概念中的每個「字」、「詞」都有特定的內涵,都直接關繫到小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語言的完整性、准確性。
(五)、通過動手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說學語言。
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多讓學生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
㈦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課堂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培養興趣,營造氛圍,激發學生「說」的慾望
「興趣」在教育實踐中的巨大作用,已經為古今中外的許多教育家所肯定,有位教育家這樣闡述教師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兒童正處在多動期的階段,他們的注意力往往無法集中,如果沒有穩定的興趣,他們的任何發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激發學生說的慾望,必須培養他們的興趣。我們應努力為學生營造「說」的氛圍。
二、傳授方法,陳述思路,引導學生「說」的技巧
說話也是一門藝術,要求說話者能准確、清楚把自己的思維活動通過數學語言展示給聽眾,不能模稜兩可、含糊不清,所以教給學生說話的方法在培養學生說話能力中尤為重要。
而所謂陳述思路,就是說思維的過程。課上要給每個學生說自己思路的機會,可以個人獨自小聲說、同桌之間練習說、四人小組互相說、在全班說等等,通過說,學習思維方法。長此訓練,學生就會習慣於陳述思路自己解題。在應用題教學中,堅持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說清題意,表述數量關系、解題思路,按運算意義口述列式根據、解題程序和解題方法。
三、精煉語言,逐層提升,提高「說」的條理性
數學語言說得是否完整、准確、簡潔而有條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在不同課型培養其說的側重點有關,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在每一個環節都要重視對學生說的培養,而且不同課型其說的培養側重點也不同。
教學中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判斷後,要求學生用數學用語,簡明、准確地回答問題。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概括出定義、法則或公式,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四、學會反思,培養「說」的能力
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學習,最有效的知識是自我控制的知識,也就是反思智慧,反思是指人們對於自身的行為思想等進行思考的過程,是一種對認識活動的再認知。新的課程標准從全面育人的角度,提出培養學生「初步的評價和反思意識」的目標。
㈧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培養興趣,營造氛圍,激發學生「說」的慾望
「興趣」在教育實踐中的巨大作用,已經為古今中外的許多教育家所肯定,有位教育家這樣闡述教師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兒童正處在多動期的階段,他們的注意力往往無法集中,如果沒有穩定的興趣,他們的任何發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激發學生說的慾望,必須培養他們的興趣。我們應努力為學生營造「說」的氛圍。
葉瀾教授曾提出應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教師不能以一種嚴肅的態度來壓制學生,使學生始終拘謹於教師的眼皮底下,牽著學生完成教學目標,極大地壓抑學生的思想和情緒。在教學中,教師要甘願蹲下身子與學生平等相處,營造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以一種愉悅、積極、興奮的心態參與到學習中來,並通過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傳授方法,陳述思路,引導學生「說」的技巧
說話也是一門藝術,要求說話者能准確、清楚把自己的思維活動通過數學語言展示給聽眾,不能模稜兩可、含糊不清,所以教給學生說話的方法在培養學生說話能力中尤為重要。
而所謂陳述思路,就是說思維的過程。課上要給每個學生說自己思路的機會,可以個人獨自小聲說、同桌之間練習說、四人小組互相說、在全班說等等,通過說,學習思維方法。長此訓練,學生就會習慣於陳述思路自己解題。在應用題教學中,堅持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說清題意,表述數量關系、解題思路,按運算意義口述列式根據、解題程序和解題方法,比如我在教學計算應用題時,以題目「超市一周賣出5箱保溫壺,每箱12個,每個保溫壺賣45元,一共賣了多少元?」為例,訓練學生從條件出發可以這樣想:根據每箱12個,每個保溫壺45元,可以求出每箱賣了多少元?再求賣5箱一共多少元?從問題出發可以這樣想:先求5箱共有多少個保溫壺?再求一共賣了多少元?從這兩個條件求出結果。經常像這樣引導學生用簡明精煉的語句口述解題思路和解題程序,使他們日積月累學會有條理地說。
三、精煉語言,逐層提升,提高「說」的條理性
數學語言說得是否完整、准確、簡潔而有條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在不同課型培養其說的側重點有關,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在每一個環節都要重視對學生說的培養,而且不同課型其說的培養側重點也不同。
教學中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判斷後,要求學生用數學用語,簡明、准確地回答問題。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概括出定義、法則或公式,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比如我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我首先引導學生怎樣拼之後,再讓學生動手操作,操作完後,讓學生依次回答下面問題:1、怎樣的兩個三角形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面積有什麼關系?3、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系?4、平行四邊形面積怎樣計算?那麼這個三角形的面積呢?通過連續完整的語言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對知識形成的過程理解得透徹,記得也牢。學生在組織語言的過程中,思維的條理性、准確性就得到了操練。
四、學會反思,培養「說」的能力
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學習,最有效的知識是自我控制的知識,也就是反思智慧,反思是指人們對於自身的行為思想等進行思考的過程,是一種對認識活動的再認知。新的課程標准從全面育人的角度,提出培養學生「初步的評價和反思意識」的目標。
課上加強反思性教學活動,一旦學生在練習中出現了錯題,不僅讓他把錯題改正過來,還要認真反思自己錯題的原因,在班上講出來。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對自己錯題負責的好習慣,自主進行錯題積累、自主分析錯題原因,在反思中提高學力能力。
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經過長時間地、有計劃地培養,讓他們在課堂中敢想敢說、肯想願說、能說會說,從而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得課堂教學扎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