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類玩教具對你有什麼啟發

數學類玩教具對你有什麼啟發

發布時間:2022-12-23 17:39:28

1. 如何有效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

對於理工科來說,數學很重要,如果你讀研或讀博更會發現數學很重要,我一直在學數學,本科、碩士都是數學專業的,後來才跨學科的,身邊的人到提過說我的邏輯性還可以,但個人感覺越學越不會,不會的知識特別多。培養一個好的邏輯性是非常重要的,但個人覺得這肯定不是一個短期的事,要長期來看,也要看你現在所處的學習階段。


本碩博提高邏輯性思維方法

如果你在讀本科或研究生,而且數學專業的,恭喜你,數學之龐大,超乎你的想像,分支太多了,數學分析、高等數學、概率論、凸分析、凸優化.....,這時你的重心不在於做題考試了,要了解學科歸類,哪些是基礎理論,哪些是應用理論,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進一步嘗試能否擴展創新,如果題主是在這個學習階段,那麼我覺得不用刻意培養邏輯性,只要學好每一門學科,自然而然你就培養出來了。

如果非數學專業的,我個人覺得其他專業更注重應用性,學習你能用到的數學知識,但要學通,想培養邏輯性,你只用用公式、定理是不行的,要知道為什麼,理解到位,懂的多了,自然邏輯性就上來了。

總之吧,要學透,注意關聯,分類,最重要的是思考,沒事就想為什麼,想通了慢慢的就好了。

2. 大班數學區玩教具有什麼特點

功能性強,操作性強。大班數學區玩教具特點有。
1、功能性強,教具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物化」,為幼兒提供了表象思維所需要的具體形象,一個教具有多種功能,可以重復使用。
2、操作性強 幼兒能輕松取出學具,自由擺弄、組合、拼搭,對幼兒吸引力強。

3. 數學給了你有什麼啟示

數學給我帶來了嚴密的思維邏輯和遇到事情不放棄堅持下去的毅力。數學雖然在表面上在很多人的現實生活里起不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實數學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帶給了我快樂,和同學們的美好時光。還有經驗,職場的規則還有為人師表的道德精神。

4. 玩教具使用效果怎麼寫

使用玩教具使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的情景感受,如讓幼兒戴上頭飾,使其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使幼兒身臨其境,興趣盎然,增強和發展了幼兒自身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有效使用玩教具,既陶冶了幼兒情操,又培養了他們的感受力和表現力。使用玩教具使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的情景感受,如讓幼兒戴上頭飾,使其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使幼兒身臨其境,興趣盎然,增強和發展了幼兒自身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玩教具在幼兒教學中的策略

以玩教具促使幼兒積極參與。美麗的春天來了,喜歡吹動小風車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製作「小風車轉轉」的游戲材料。游戲規則是幼兒吹動風車,當風車停止轉動時,風車上的指針指向轉盤上的那個數字即是幼兒答題的題號。

轉動的風車、不確定的數字激起了幼兒的好奇心,答題的形式增強了游戲的趣味性。最初,教師根據幼兒數學學習內容的變化而定時更換題卡內容,但時間一久,他們不免覺得有些單調。

5. 幼兒玩教具培養幼兒什麼目標

自製玩教具對每個幼兒教師來說都不陌生,它是幼兒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功。它既可以運用與教育教學,又可以對孩子進行熱愛自然、珍惜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意識的培養。利用廢物避免污染,充分利用它們來進行環保小製作。讓幼兒懂得節約能源、關注環保,同時在小製作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發散性思維、合作精神,這些,將對他們今後的環境行為的正確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如何進行玩教具製作呢?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師對玩教具製作的認識
幼兒園自製玩教具,是一種教學或輔助教學的用品,它是教師根據教育需要和幼兒發展需求,對各種自然資源和材料,進行收集、分類、加工、改造、組合,重新進行玩具製作的產物。針對教師們以往以完成任務為目的自製玩教具工作,其結果只是教師被動地製作幾件玩具,而作品往往也缺少針對性、教育性、創新性、安全性和精美性。對此我園開展了園本培訓。通過培訓,使我園教師認識到自製玩教具對幼兒的發展有著獨特的價值。自製玩教具與商品玩具相比,具有及時性、針對性、靈活性、感染性等獨特的價值與特點。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空間的大小而設定玩具的大小,根據幼兒的需求量而決定製作的數量,並根據幼兒的情況對玩教具及時進行修正,使其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從而教師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
二、走出去,引進來,拓寬教師玩教具製作的設計思路
為了讓教師更直觀地了解自製玩教具特點,豐富教師對玩教具製作的設計思路,拓寬教師的視野,激發教師的創作靈感。我園教師多次去參觀學習他園的經驗,並帶回大量的新信息、圖文資料等。組織教師觀看研討,並針對玩教具的可玩性安全性創新性精美耐用教育功能等方面多次研討,使教師在研討過程中不斷反思與改進,設計能力得到加強。例如我園製作的水果拼盤,就是老師們在參觀玩教具展評時,看到用紙漿製作的玩具十二生肖,突發靈感,回來後用廢舊報紙和幼兒一起製作水果拼盤,幼兒十分喜歡。
三、在教育實踐中針對性地設計玩教具
我園自製玩教具大都有明確的學習內容和發展目標,可用於科學、語言、音樂、健康等教育領域。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各種直觀層面的玩教具設計有助於展示抽象的科學原理,幫助幼兒感知、理解其中的科學道理。如《有趣的跑道》,教師在教具的製作中,跑道採用棉面、毛線面、石子面、光滑面,讓幼兒在進行賽車比賽中,理解摩擦力與車速度的關系,不僅能幫助幼兒感知賽車,更有助於幼兒發展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育活動中,直觀層面的替代性設計能幫助幼兒進行數概念的學習。例如玩教具《益智迷宮》,就是幼兒畫冊中的走迷宮,老師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添加不同的教育內容,發揮不同的功效,就體現了玩教具的多功能性。也就是說大班、中班、小班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游戲。如小班游戲時,可以讓幼兒沿著15的順序走,中班的幼兒游戲時可以沿著110的順序走,大班的幼兒游戲時可以沿著單雙數的順序或者得數是幾的順序走。經過不斷交流、反思和總結,我園教師在玩教具的結構設計上有了更大創新。如教師們製作的《多功能智慧樹》,此玩教具融知識性、操作性、趣味性、多功能性、觀賞性為一體,加深了孩子們對數字的認識及對加減法的理解,再通過故事形式進行引導,使幼兒學習更富有趣味性。

6. 幼兒園玩教具怎樣支持幼兒主動學習與發展

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採用表揚、鼓勵的方式引導幼兒 《綱要》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要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在我們班上,能力較強的幼兒愛提問問題、愛動腦筋,老師一提問就積極地舉手,而能力較弱的幼兒平時就比較不愛說話,別人在玩玩具時他們總是走來走去,老師交代完成任務的速度也總比別人慢半拍,上課不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於是,我採取了一些辦法,主動提問他們,為他們創造發言的機會,引導他們積極地參與活動。如在數學活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橢圓形》中,在認識圖形名稱的環節中,我請了這些上課不主動舉手的小朋友起來回答問題,因為幼兒已掌握圖形名稱,這一環節只是鞏固復習,所以請他們來回答這個問題是想引導他們要更主動地參與活動。當他們回答正確後,我馬上表揚他們「今天你的表現非常棒!回答對了,下次自己舉手回答問題就更厲害了!」採用表揚、鼓勵的方式,引導幼兒多說,逐漸地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後來的活動中,這幾個幼兒已經能夠較為主動的舉手發言。如:在手工活動《黏貼:神奇的樹葉》的教學中,我示範了用樹葉黏貼了一隻貓頭鷹,我的「傑作」剛完成,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說出了自己想黏貼什麼,連那幾個幼兒也很積極地舉手,告訴大家他們想要黏貼什麼。後來在活動過程中,我特意關注了這幾個幼兒,他們真的黏貼了他們想要的圖像出來。 二、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觀察 幼兒的主動學習離不開觀察。觀察是獲取周圍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兒童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開端。但幼兒並不是天生善於觀察,幼兒的觀察條理性差,如果孩子不會用正確的方法觀察事物,而是東看看、西瞧瞧,就會把事物的重要特徵遺漏掉,不但達不到觀察目的,還會形成不良學習習慣。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幼兒有目的、有條理地觀察。如:在主題活動《蔬菜從哪裡來》,我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蔬菜的基地,然後分發圖片,先以游戲引入,引起幼兒的興趣,無意識地讓幼兒觀察圖片上的蔬菜,先在大腦上留下蔬菜的整體印象,再通過憑借圖片去參觀「菜園(蔬菜的生長過程)」。在參觀之前,我提出問題,「等會參觀完後,鄒老師要請你們來說說,蔬菜是怎麼來的?」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觀察,通過圖片和菜園兩個情境讓幼兒明白蔬菜是由園地,種子,澆水,施肥,除草等這幾個重要過程而來的。在參觀中他們不僅體驗了參觀的情境,還很積極主動地觀察蔬菜的由來。(雖然是農村的孩子,但是沒有特意的引導,幼兒還是很缺乏這方面的認知) 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 《綱要》也強調:「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

7. 讀《數學教育走進幼兒生活的探索與研究》有感

看了這本書後,讓我對如何去探索與研究幼兒生活中的數學教育,學到了很多的方法和經驗,讓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抓住機會,抓住教育的契機。下面針對與自己有點聯系的幾方面進行總結。

例如:書中講到的,日常生活滲透法。它指的是讓幼兒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多接觸數學,抓住時機向幼兒滲透數學教育。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數和形的概念不是從其他任何地方,而是從現實世界中得來的。」「和其他一切科學一樣,數學是從人的需要中產生的:是從丈量土地和測量溶劑,從計算時間和製造器皿產生的。」這就是說,從數學發展史看,人們為了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問題,在生產與生活活動中與客觀世界接觸,從而把客觀世界中關於數與形的關系反映到頭腦中,就逐漸形成了數學。作為一種科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產與生活,是對生產與生活活動中解決數與形問題的一種經驗總結。由此看來,日常生活滲透法應該是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最佳方法。

例如: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是生動活潑和豐富多彩的。教師要善於利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例如天氣預報活動、值日生活動、區角活動、游戲活動等,為幼兒創設一系列接觸數學、感受數學的機會,引導幼兒在活動中自主地構建數學經驗。以區角活動來說,大班教師就可以將創設自然角的任務交給幼兒,

我們的孩子大多生活在農村,可以說,這對農村的孩子來說是寶貴的知識源泉,大自然中數與量無處不在,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蘆葦地、莊稼地、灌木叢中無不蘊涵著數與量,一年四季的不同變化,一年四季中出現的不同自然變化,這些都是可以為孩子所學習的數學材料。 因此我們帶領孩子走向自然,讓孩子在自然中感受數學、學習數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和數的運算。在學習點數時,我們引導孩子點數池塘里的蝌蚪、荷花;採摘野花、撿落葉,使孩子理解數的實際意義,通過摘桑子、猜田螺等游戲感知數的組成與加減,了解分類和排序的方法,從而使幼兒了解數與大自然界的關系。帶孩子去秋遊時,讓孩子來到成片的田地中,這在無形中又讓他們認識正方形、長方形。很多的知識都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發現,還比如:自然中成片的田塊、川流不息的河流、錯落有致的 、成片的樹林、竹林、灌木叢也成了我們掌握方位的最好去處,孩子們在灌木叢中玩捉迷藏、抓敵人的游戲,掌握了里、外的關系,在小河裡戲水、摸魚、捉蝦,了解了上下的關系;在田埂上利用田埂玩跳上跳下的游戲,了解了前後、左右的關系,知道了寬與窄……自然中不僅包含著數,隱藏著形,還存在著時間概念,時間概念的掌握對於孩子來說更是一種挑戰,我們帶領孩子投身與自然的懷抱,在自然中觀賞日出、日落,感受季節的變遷,了解四季的輪換。

如案例:撿樹葉

活動來源:戶外活動——幼兒自發地比較自己手中撿到樹葉的多少。

產生的興趣:秋天一到,幼兒園里的幾棵香樟樹的樹葉就撒滿了校園,帶孩子們戶外活動的時候,他們就自發的對撿樹葉產生了興趣,收集的樹葉越來越多,於是同伴間就產生了比一比誰撿的樹葉多的想法。

活動目標: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利用對應的方法感知比較多少、一樣多。

活動准備:落葉多的時候開展活動。幼兒有簡單的比多比少的經驗。

活動經驗:

(1)、幼兒自發游戲:幼兒都會對秋天滿地的落葉產生興趣。在自由活動的過程中,他們就會去撿落葉,這時他們也回對彼此撿到落葉的多少進行比較。老師就要觀察幼兒的行為,關注幼兒遇到的問題,及時介入引導。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紛紛撿起落葉擺弄,教師在一旁靜靜觀察。有的孩子將許多葉子串在一起,有的將葉子一片一片地摞起來,有的把葉子堆成一堆,還有的把葉子放在樹坑裡。隨著手邊的樹葉越來越多,有的孩子自發地產生了比一比誰樹葉多的想法。一開始他們想用點數的方法比較,但由於點數能力有限,數來數去總數不清,而每個孩子又都認為自己撿得最多,誰也說服不了誰。幾個孩子為此爭執起來。教師此時介入引導。

師:「你們是怎麼比誰多誰少的?」

幼:「我數葉子,可是數不清。」

師:「那我們想想還有什麼辦法呢?」(幼兒搖頭。)

師:「我們把自己手裡的小樹葉排成一隊再比一比好不好?大家都從牆根這開始排。」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並置的方法比較樹葉多少。

教師先請一個幼兒將自己的葉子從牆根開始一個一個擺開,排成一隊,又請另一個幼兒把自己的葉子放在擺開的葉子下面。一一對齊,排成另一隊,請幼兒觀察有什麼不同。

師:「你們看出來誰多誰少了嗎?」

幼:「我的多,我的多。」

師:「你怎麼知道的?」

幼:「我的隊排得長。」

幼:「婷婷排的隊長,她的樹葉多,家家的短就少。」

師:「對了,你們真聰明,葉子排得長,就說明葉子多,葉子排得短,就說明葉子少。」

(3)、教師引導並支持更多的幼兒反復運用並置法比較多少一樣多。

師:「你們看婷婷和家家可真多,你們的樹葉有他們多嗎?」

教師幫助幼兒排列樹葉,引導幼兒從牆根開始一一對應地擺放樹葉。

幼:「我的多。」

幼:「我們的一樣多。」

教學感悟:

來源於幼兒需求的活動結果,才能真正作用於幼兒的實踐中。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天生對自然就有探索的慾望。利用自然資源進行教育教學,更易激發幼兒興趣,有利於幼兒自主地建構經驗。老師作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支持者,在幼兒探索自然時更要出現得適時、適宜,真正對幼兒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比較兩組物體的相等和不相等,就是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個集合中元素的數量,確定它們是一樣多還是不一樣多,以及哪個多和哪個少。學會對應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是一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還在於掌握對應是幼兒學習計數用至理解數概念的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准備。因為計數活動的過程,就是把要數的那個集合的元素與自然數列里從「1」開始的自然數建立起一一對應的過程。

總之,大自然是一個取之不盡的知識寶庫,尤其對與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自然環境為我們的孩子學習數學與探索數學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例如:晨來園中,來的孩子的多少,就讓孩子知道了一個量;男生多少,女生多少,就讓孩子知道了多與少,甚至學會比多比少的感念。如在常規喝水、洗手時讓幼兒明白1個小朋友用1個杯子、1塊毛巾並知道小朋友和毛巾、杯子一樣多。如果有一個小朋友沒來就會多出一個杯子、一塊毛巾。在進餐時通過分勺子讓孩子感知一一對應的方法。如:分手工紙或畫紙,老師便請每組一個幼兒先數一數自己組的人再按自己組的人數數出相應的紙張並分發給每個幼兒。這其中也感知到數與量的對應。

我這里有一個簡單的案例:我來發餐具

活動背景:

對與我們大班的孩子來說可以開始學做值日例如,值日生每天三餐前都要做擦桌、發餐具等餐前的准備工作。在以往這些值日工作都是由老師或保育員代替了,其實在這其中,我們就失去了很多教育的時機,其中很多的教育價值白白的流失掉了。基於教育的認真思考,發現其中的很多教育價值可以充分的挖掘,於是就有了由值日探索到發餐具的方法。

產生的興趣:

幼兒升入大班,聽說可以像小學生那樣當值日生,非常的高興,爭先恐後的報名,教師就創設了相應的互動牆,支持鼓勵幼兒選擇做值日的時間,滿足幼兒的需求。

活動目標:

1、引導並鼓勵幼兒大膽探索運用「點數、群數、一一對應」等方法解決做值日中出現的問題。

2、引導幼兒願意借鑒同伴經驗嘗試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豐富幼兒的數學經驗。

活動准備:

1、了解幼兒已有的數學經驗。

2、准備足夠的餐具。

3、設計的表格一張。

活動過程:

1、教師用問題引導法引發幼兒思考並在操作中探索。

當老師把餐具拿到班上後,對孩子們說:「今天你們就是小值日生了。你們要想辦法把餐具發給每一位小朋友,使他們都有餐具使用。」在這里,老師沒有直接告訴孩子們應該怎樣發,而是把「怎樣發才能使小朋友都有餐具使用」這個問題留給了孩子們,給他們一個思考的空間和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

2、教師運用結果反饋法引導幼兒大膽探索,自己發現問題進行調整。

孩子們首先感到,這一堆餐具需要進行分類。他們把餐具分成飯碗、湯碗、勺子三大類,並且由郁佳寧同學發飯碗,趙宇同學發湯碗,謝嘉欣同學發勺子。郁佳寧同學一邊看桌子一邊發飯碗。趙宇同學也模仿著發起了湯碗。這時老師問謝嘉欣同學:「你想怎麼發勺子?」她說發三把勺子。老師奇怪地問:「為什麼?」她說不上來。旁邊的小朋友告訴她,每人發一把勺子就夠了。於是她們按照自己已有的經驗發完了餐具。老師檢查後發現,有的桌發了4隻飯碗,有的發了5隻飯碗,還有的只發了3隻飯碗。老師問孩子:「你們為什麼要這樣發?」郁佳寧同學說:「我數了椅子,沒有椅子的就沒有小朋友,就不發。」趙宇同學說:「我看郁佳寧同學發幾只飯碗,我就發幾個湯碗。」謝嘉欣同學說:「我發對了嗎?」孩子們的回答有一定的道理。從孩子們的表述中可以了解到,他們採取的是一一對應、點數的方法。在發餐具過程中可以聽到孩子們在高聲數著:「1、2、3、4、5。」但是,當老師為孩子們盛飯時,問題出現了,有的桌上缺飯碗,也有的桌上缺湯碗。此時,老師沒有代替孩子們去糾正錯誤,而是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麼有的桌上會缺飯碗缺湯碗?下次再發時,要用什麼方法才能使小朋友都有餐具使用?」不斷地實踐,又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失誤的教訓,孩子們的數學運算能力就逐步提高了。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提出了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數數小朋友人數、數數椅子、數一個發一個等。

3、啟發幼兒同伴間的相互學習,引導幼兒運用「點數」「群數」「一一對應」等方式按小朋友人數發放餐具。

教師設計表格貼在值日生專欄中,讓幼兒記錄自己探索的方式,同伴間可通過表格的記錄進行經驗交流。

運用經驗:

教師將以往由保育員老師發放教具的任務交給幼兒去做,幼兒在完成這項任務時,能將做值日生工作中建構的經驗遷移到發放各種玩教具的活動中。

教學感悟:

幼兒學習數學的初步概念,首先要從動手操作活動開始。而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就蘊涵著很多數學教育的時機。教師很好地利用了幼兒做值日生的機會,對幼兒滲透數學教育。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運用的問題引導法和結果反饋法給幼兒搭建了運用多種方式發放餐具的台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明白了「怎樣發餐具才能讓每位小朋友都有」「為什麼要數」等問題。教師的等待為幼兒大膽探索提供了空間,教師設計的表格起到了幫助幼兒梳理經驗的作用。教師的有效引導,最終使幼兒在學習做值日的過程中,學會和掌握了運用點數、群數、一一對應的方法計數物體數量和分配物品的能力。

例如:游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游戲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游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採用游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玩得輕松、玩得愉快。

在我們中班時開設了一個迷你小賣部,孩子們非常的喜歡,當孩子們走進琳琅滿目的小賣部時,各種格樣的商品讓孩子眼花繚亂,而數學知識在小賣部中的運用更為顯著,我們引導著孩子根據自己所帶的錢合理的選擇商品。

有人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認識周圍世界的,由於年齡原因,中班幼兒喜歡戶外活動,順應這一年齡特點,我注意將數學練習和戶外游戲結合起來,讓幼兒在戶外游戲中玩數學。

幼兒在戶外可以更多地通過身體動作來感知速度與方位。例如,通過攀登大型玩具體會方位;通過爬樓梯體會速度以及上、下方位;通過排隊感知前後、左右等。

看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了利用生活資源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時刻留意身邊可利用的資源,從觀察、了解幼兒入手,滿足幼兒學習興趣和需求,激發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利用生活和游戲為幼兒創設更多的學習資源,使幼兒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和有用;不斷引導幼兒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數學方法和經驗,提高數學能力,從而真正實現在生活中滲透數學教育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數學類玩教具對你有什麼啟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