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數學負數表示什麼
小學數學基礎知識要點(一)
一、負數的由來
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相反意義的量。比如,在記賬時有餘有虧;在計算糧倉存米時,有時要記進糧食,有時要記出糧食。為了方便,人們就考慮了相反意義的數來表示。於是人們引入了正負數這個概念,把余錢進糧食記為正,把虧錢、出糧食記為負。可見正負數是生產實踐中產生的。
二、正數的定義
以前學過的16,2000,3,6.3,…這樣大於0的數叫做正數。正數前面也可以加「+」號,8
例如:+6,+2000,+3,+6.3等(也可以省去「+」號)。
8
三、負數的定義
小於0的數叫做負數。
注意:小於0的數是負數,大於0的數是正數;0站在負數和正數中間,是分界點;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⑵ 怎麼理解負數
負數:負數是數學術語,指小於0的實數。一個負數總是某個正數的相反數。
負數用負號(Minus Sign,即相當於減號)「-」和一個正數標記,如−2,代表的就是2的相反數。於是,任何正數前加上負號便成了負數。
一個負數是其絕對值的相反數。在數軸線上,負數都在0的左側,所有的負數都比自然數小。
負數。 就是指1的前面角一橫,比沒一橫的小(就是你比我小)。
負數減負數(如:-1-(-2)):就像奧特曼遇到怪獸就把他打死了,剩下1個人。 負數減正數(如:-1-2):奧特曼去打怪獸,自然就被奧特曼打死了,被它給降服了,所以加了一個好人,-3. 註:奧特曼指「-2」,怪獸指「-1」。
⑶ 負數的引入 負數的意義是什麼 生活中的負數有哪些
負數的引入:在現今的中小學教材中,負數的引入,是通過算術運算的方法引入的:只需以一個較小的數減去一個較大的數,便可以得到一個負數。這種引入方法可以在某種特殊的問題情景中給出負數的直觀理解。而在古代數學中,負數常常是在代數方程的求解過程中產生的。
負數的意義:表示各種相反意義的量。
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相反意義的量。比如,在記賬時有餘有虧;在計算糧倉存米時,有時要記進糧食,有時要記出糧食。為了方便,人們就考慮了相反意義的數來表示。
於是人們引入了正負數這個概念,把余錢進糧食記為正,把虧錢、出糧食記為負。可見正負數是生產實踐中產生的。據史料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正負數的概念,掌握了正負數的運演算法則。
生活中的負數:
負數可以廣泛應用於溫度、樓層、海拔、水位、盈利、增產/減產、支出/收入、得分/扣分等等的這些方面中。
(3)小學數學生活中的負數怎麼講擴展閱讀:
中國人很早就開始使用負數,著名的中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負數及其加減運演算法則,並給出名為「正負術」的演算法.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在其著作《九章算術注》中用不同顏色的算籌(小棍形狀的計數工具)分別表示正數和負數(紅色為正,黑色為負.橫為十,豎為個)
「正負術」是正負術加減法則。其中有一段話是「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其實他就是加減法則,以現代算式為例,可以將這段話解釋如下:
「同名相除」,即同號兩數相減時,括弧前為被減數的符號,括弧內為被減數的絕對值減去減數的絕對值。例如:
(+5)-(-3)=+(5+3)
(-5)-(-3)=-(5-3)
「異名相益」,即異號兩數相減時,括弧前為被減數的符號,括弧內為被減數的絕對值加上減數的絕對值。例如:
(+5)-(-3)=+(5+3)
(-5)-(+3)=-(5+3)
「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即0減正為負,0減負得正。例如:
0-(+3)=-3
0-(-3)=+3
史料證明:追溯到兩百多年前,中國人已經開始使用負數,並應用到生產和生活中。例如,在古代商業活動中,收入為正,支出為負;以盈餘為正,虧欠為負.在古代農業活動中,以增產為正,減產為負。中國人使用負數在世界上是首創。
⑷ 小學對負數有哪些認識
《負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實錄與評析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1-2頁例1、例2、「試一試」,第5頁「練習一」的第1-4題。
學情分析:
《負數的初步認識》(2011版課標之前教材稱為《認識負數》)在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僅出現在五年級上冊的1-5頁中。縱觀蘇教版小學數學12冊教材內容,對於負數這一知識之前沒有,之後也沒有涉及,僅此5頁組成一個單薄的獨立的單元。在五年級之前,學生接觸的數都是正數和0,對於負數是個陌生的概念,但在學生的生活里已經埋有「負數」的種子,比如電梯裡面有﹣1層,冬天的溫度會出現負多少攝氏度等。
教學目標:
1.在數一數和量一量的過程中初步感知負數產生的背景,在現實生活中的體會負數存在意義;
2.理解正數、負數及「0」的意義,掌握正數和負數表達方法,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海拔高度等可以用「0」為中間量的不同意義的量;
3.體驗數學與生活、數學與文化的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正數、負數及「0」的意義;
2.用正數、負數及「0」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在「數一數」和「量一量」的過程中孕育負數的種子
師:同學們,請看投影,(出示華羅庚照片)認識他嗎?(有的學生說認識,有的學生說不認識)
師:(出示「實踐活動」)這是一個食品包裝袋,(點擊放大)包裝袋上有這樣的一個標記(閃爍500±2g,點擊縮小圖形)這里的500±2g是什麼意思呢?同桌一起討論討論!(學生討論後匯報)這里的500指的是標准重量,包裝袋包裝的食品比500多2g或比500少2g都是合格的,為什麼呢?因為包裝時通常會有誤差,比500多2g或少2g這個誤差是合理的誤差,超過了這個范圍就不是合理的誤差,明白嗎?
師:下面是質檢員拿出5袋這樣的食品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下:(出示表格)你認為這幾袋食品都合格嗎?為什麼?(學生說)
師:好,同學們,對於負數,今天我們只是初步的認識(板貼完整課題:「負數的初步認識」),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將逐步深入地去研究!
師:說說今天你有什麼收獲?
[評析:教材中對於正數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寫的教學是一種直接的告知,對於為什麼可以省略不寫,對於這樣的一個知識點,我通過「分一分」的練習,當數字8究竟該放在正數的圈內,還是負數的圈內?讓學生在認知的沖突中明晰,並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