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數學中你還發現了哪些有趣的問題不超過五十字
有個人去買蔥
問蔥多少錢一斤
賣蔥的人說 1塊錢1斤 這是100斤 要完100元
買蔥的人又問 蔥白跟蔥綠分開賣不
賣蔥的人說 賣 蔥白7毛 蔥綠3毛
買蔥的人都買下了
稱了稱蔥白50斤 蔥綠50斤
最後一算蔥白50*7等於35元
蔥綠50*3等於15元
35+15等於50元
買蔥的人給了賣蔥的人50元就走了
而賣蔥的人卻納悶了
為什麼明明要賣100元的蔥
而那個買蔥的人為什麼50元就買走了呢?
你說這是為什麼?
『貳』 通過閱讀數學課外書,上網瀏覽,收集了什麼,了解了什麼詢問了什麼,學習了什麼
用了uc就可以了
『叄』 初中數學閱讀存在哪些困惑
一、數學閱讀存在的困惑:
1.依賴心理:數學教學中,學生普遍對教師存有依賴心理,缺乏學習的主動鑽研和創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師對數學問題進行歸納概括並分門別類地一一講述,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二是期望教師提供詳盡的解題示範,習慣於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課前不不認真預習教材,上課不理解性閱讀教材,課後也不復習教材,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培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漸喪失。
2.急躁心理: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盲目下筆,導致解題出錯。一是未弄清題意,未認真閱讀題、審題,沒弄清哪些是已知條件,哪些是未知條件,哪些是直接條件,哪些是間接條件,需要回答什麼問題等;二是未進行條件選擇,沒對問題所需要的材料進行對比、篩選,就急於猜解題方案和盲目嘗試解題;三是被題設假象蒙蔽,未能採用多層次的抽象、概括、判斷和准確的邏輯推理。
3.偏重結論:偏重數學結論而忽視數學過程,數學閱讀強調學生通過閱讀自己能推導出相應的結論,而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往往重視結果,忽視推導過程,這是數學教學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從作業來講,同學間的相互交流也僅是對答案、比分數,很少見同學間有對數學問題程的深層次討論和對解題方法的創造性研究。至於思維變式、問題變式更難見有涉及。從教師方面來講,也存在自覺不自覺地忽視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忽視結論的形成過程,忽視解題方法的探索,對學生的評價也一般只看「結論」評分,很少顧及「數學過程」。
二、如何引導初中生克服數學學習的困惑
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堅持「三重、三到、三引導」,使學生真正領悟和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無窮樂趣。
(一)「三重」,即重基礎、重實際、重方法。
1.重基礎:就是教師要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嚴格按照大綱提取知識點,突出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清楚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體系及其各自在結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重實際:一是指教師要深入調查研究,了解學生實際,包括學生學習、生活、家庭環境,興趣愛好,特長優勢,學習策略和水平等等;二是指數學教學內容要盡量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三是要加強實踐,使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初步體驗到數學的實用價值。
3.重方法:所謂重方法,就是要慢慢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習慣,使數學閱讀成為學習必不可少的一步;二是要重視學法指導,即重視數學方法教學。
『肆』 在本期中,你發現了什麼數學問題
(a)任何一個≥6之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
(b)任何一個≥9之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不超過三個的質數之和。
這就是我發現的問題,給個證明行么?
『伍』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你發現了什麼
我是小學一年級數學老師,這是我們一年級數學加減法的學習內容:
上面的式子其實就是告訴我們:
在加法運算中 加數和加數互相交換,兩數相加的結果是不變的。
在減法運算中 被減數不變時,如果減數和差互相交換,那麼結果也是不會變的。
謝謝
『陸』 小學數學閱讀理解解題技巧
小學閱讀理解技巧,可以抓住數字關鍵詞,不看其它內容的文字。
1.創設問題情景,激發閱讀興趣。
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創設問題情景,將數學知識點於耳熟能詳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向學生提供鮮活的、真實的、有趣味的和具體探索思想價值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的走進數學閱讀的殿堂。
例如在學習「比例的基本性質」時,讓學生通過計算,看到比的前項和後項都不一樣,而比值相等。有什麼規律在裡面呢?當學生紛紛匯報自己發現的規律後再問,怎樣用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這個規律呢?那就請同學們閱讀課本。如此根據教材創設閱讀情境,必然會激起學生閱讀教材的興趣和主動性,閱讀效果也會好一些。
2.充分利用課外數學閱讀材料。
課外閱讀材料是指附於教材之後的數學小史料以及數學小知識等.這些材料主要是針對教材中的重要數學概念的背景介紹、知識延伸和實際應用。材料中往往包含豐富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解題技巧。如新教材中,學習完負數後,教材就有「你知道嗎?」的內容,介紹了《九章算術》中記載的,我國古代使用負數的情況。還有學習了時、分、秒後,教材介紹了「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用一種滴水的器具來計時,名叫沙漏」。一方面介紹一種古代計時工具,同時還滲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柒』 小學數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小學數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小學數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數學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學數學是對小朋友們數學的啟蒙,所以這個時候學好數學是很重要的,那怎麼才能學好學數學呢,下面分享小學數學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01、閱讀引言
1、要注意章節標題,因為它標出了課文主題;
2、要注意理解段落大意,弄明白引入新知識的直觀素材;
3、要抓住關鍵字、詞、句和重要結論,這對於理解新知識非常重要。
02、閱讀概念
1、要正確理解概念中的字、詞、句,能正確進行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的互譯;
2、要注意聯系實際找出正反例子或實物;
3、要弄明白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就是說既能區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適用范圍。
03、閱讀定理
1、要注意分清定理的條件和結論;
2、要探討定理的證明途徑和方法,通過與課本對照,分析證法的正誤、優劣;
3、要注意聯系類似定理,進行分析比較、掌握其應用;
4、要思考定理可否逆用,推廣及引伸。
04、閱讀公式
1、要弄明白公式的來龍去脈,會推導公式;
2、要明白公式的特徵並能想法子記住;
3、要注意公式的應用條件,弄明白有關公式的內在聯系,了解公式的運用、逆用、合用,變用和巧用。
05、閱讀例題
1、要認真審題,分析解題過程的關鍵所在,嘗試解題;
2、要和課本比較解法的優劣,並使解題過程的表達既簡捷又符合書寫格式;
3、要注意總結解題規律並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題途徑。
小學數學學習方法
01、重視計算
數學的計算學習就像語文的識字學習,是最基本的。
不識字,語文讀不好;計算差,數學同樣學不好。而且計算好,會給孩子數學學習提供很大的幫助。
家長可以每天讓孩子做2分鍾口算。一開始,2分鍾內能只能做完 20道口算,但之後,你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快,正確率越來越高。
02、重視生活中的數學
其實數學的學習對生活的影響很大,它能提供很多的幫助。
例如:
買東西、計算利率、盈利等等,這些都用到數學。你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跟孩子提數學問題,讓他解答。很簡單,你帶孩子去買菜,一斤蘋果 5元,買3斤多少錢,給阿姨20元,找回多少錢。
別小看這些,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占的分數是最多的,而解決問題無非就是判斷用加減乘除中的哪種來列式解答,這些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的問題,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多,自然就會解答。
03、主動預習
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自學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
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
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有些家長頭疼孩子上課效率很差;這其中很關鍵的原因是沒有做好預習;自然也就做不到有的放矢;
04、思考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核心
一些孩子對公式、性質、法則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
如有這樣一道題讓學生解「把一個長方體的高去掉2厘米後成為一個正方體,他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孩子對求體積的公式雖記得很熟,但由於該題涉及知識面廣,許多同學理不出解題思路,這需要學生在老師家長的引導下逐漸掌握解題時的思考方法。
這道題從單位上講,涉及到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從圖形上講,涉及到長方形、正方形、長方體、正方體;
從圖形變化關系講:長方形→正方形;從思維推理上講:長方體→減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減少部分四個面面積相等→求一個面的面積→求出長方形的長(即正方形的'一個棱長)→正方體的體積;
經啟發,孩子分析後,學生根據其思路(可畫出圖形)進行解答。
有的學生很快解答出來:
設原長方體的底面長為X,則2X×4=48
得:X=6(即正方體的棱長),
這樣得出正方體的體積為:6×6×6=216(立方厘米)。
所以說,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家長最大的作用是:啟發。
孩子在老師家長的引導下,去主動思考解題的思路,掌握學習方法!
05、培養閱讀興趣
假期和一位資深老師聊到孩子數學學習問題,分享一段重點:
「您孩子數學學習是什麼情況?」老師問。
「題不難成績還不錯。一遇難題,就好像深入不進去。」提起女兒的數學,我真頭疼。
「那她平時喜歡讀書嗎?」(這個問題可能很多家長都和我一樣想不明白,閱讀?這不是語文老師的事嗎?跟數學。。。?)
「不是特別喜歡,但也不是一點不讀。平時喜歡看漫畫之類。」我想了想說。
「哦,那科普讀物和一些經典名著讀過嗎?」老師接著問。
「沒有,我認為對學習有用的書她都讀不懂,也不願意讀。」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是有些問題。」老師頓了頓說,「孩子將來中學要想學好數理化,必須小學得多讀書,特別是有深度有人文素養的好書。多讀好書的孩子思維活躍,視野也開闊,到了高年級就更能顯示出優勢。」
「我們帶過的數學成績好的同學大多6、7歲就能看書,在小學階段就大量閱讀有深度有人文素養的好書,愛思考,愛看書,這群孩子問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有時把我都難倒了。
而那些成績不怎麼樣的孩子大都對閱讀沒太大興趣。這兩者孩子最簡單的差別就是在審題能力上,不注重閱讀能力的孩子 ,經常會無法理解題意,或者是頻現家長常說的孩子審題不清,粗心大意。
其實主要問題是出在閱讀理解能力上,這類孩子,老師家長再怎麼輔導,他們的數學成績也不會有太大的提高。」
聽她這么一說,我這才更加理解「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閱讀對數學的重要性
很多家長總覺得閱讀所帶來的改變很緩慢,而考試就在眼前,所以還是覺得不如補課來得直接,效果更顯著。
其實:閱讀的功效絕不僅僅是豐富文化積淀,提高語文素養,而是幫助孩子點燃思維的火花,拓展視野,深化思維,提高學習力。
所以,閱讀不僅僅是語文的事情,它對於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是首要的。有研究發現,一年級或更早開始大量閱讀的孩子比三年級開始閱讀的孩子在其後的中小學學習,尤其是數理化學習方面潛力更大。
因為前者在其後的學習生涯中具備了深閱讀能力和習慣,也就是理解能力很強,而後者閱讀時思維很膚淺,理解能力自然很弱。這個現象在初二這個分水嶺年級就表現得很明顯了。
所以,不要等到中小學遇到困難才沒完沒了地補課「拉一把」,而是要讓孩子4-7歲解決識字問題,6-9歲就能愛看書,9歲後就會大量閱讀、讀好書。
『捌』 我在生活中發現了很多數學問題,其中有哪些
數學問題有:
1、件商品隨季節變化降價出售,如果按現價降價10%,仍可獲利180元,如果降價20%就要虧損240元,這種商品的進價是多少元?
2、小張賣雞蛋,一籃雞蛋,第一個人來買走一半,小張再送他一個.第二個人又買走一半,小張又送他一個雞蛋.第三個人又買一半的雞蛋,小張再送他一個。第四個人來買一半,小張再送他一個,雞蛋正好買完,小張總共有幾個雞蛋?
3、小李是一家商店的店主,一位顧客來到這里買了一雙鞋,進價20元,現價30元,顧客給了小李50元,小李沒零錢,找鄰居換了5張10元,找了顧客20元,後來鄰居發現50元是假鈔,小李不得不賠鄰居50元,問小李虧了多少元?
4、有9個玻璃球,它們的大小、顏色都相同,其中有一個次品比其他的正品質量輕一點,能不能用一台天平稱兩次(不用砝碼),就把次品挑出來嗎?
5、有兩個瓶子,大的可裝7千克油,小的可裝5千克油,能用這兩個瓶子量出1千克的油來嗎?
『玖』 你發現了什麼數學問題是什麼意思
你發現了什麼數學問題的意思是你發現了什麼關於數字、函數、數學公式相關的問題。數學問題就是告訴你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解決數學問題的步驟,需要將已知量,一步一步向未知量靠攏,掌握的知識越多,一個數學問題就越容易解決。
『拾』 數學創新之——數學閱讀
在瀍河區東新安街小學跟崗實踐中,學習收獲很多,最大的收獲,是讓我又見識了一種新的數學創新模式——數學閱讀。
剛從瀍河區教研員尚麗華老師的講座中聽到「數學閱讀」這個名詞的時候,我是一臉茫然,心裡不僅問自己:數學閱讀,讀什麼?怎樣讀?聽了尚老師的講座之後,初識含義:數學閱讀,就是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善於思考,發現數學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兒童來說,數學閱讀的內容遠不止讀課本、讀解題過程、讀數學家的故事,而應當包括一切蘊含數學知識、方法、思想和精神的文字、符號、圖畫、表格等。數學閱讀不僅僅是讓孩子學會數學知識,更體現在是數學、科學、人文藝術等的整合閱讀。
在進行數學閱讀的時候,學生個體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閱讀,學生主動獲取信息,汲取知識。在閱讀中,老師引導學生從閱讀完整的故事材料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重點可以培養學生如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閱讀也可以像語文閱讀一樣,形式靈活多樣化。
看來,閱讀,不僅只能停留在語文學習中,也更應該體現在數學新教育中。
中午閑暇時,我查閱網路,原來國內外已經有很多有關數學閱讀的書本,例如:我國著名科普作家——李毓佩教授,他用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形式,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講得深入淺出,情趣盎然,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接觸數學,感悟數學。他的「數學故事專輯」(包括數學童話故事《奇妙的數王國》、數學偵探故事《愛克斯探長》、數學歷險故事《荒島歷險》),特色鮮明,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愛。還有孩子們都喜歡的兒童作家——楊紅櫻老師,她出版的一套小學階段的《馬小跳玩數學》,也是備受孩子們喜歡;還有各式各樣的繪本,真是琳琅滿目。
認識了什麼是數學閱讀,又觀看了尚麗華老師給我們推薦的一節數學閱讀課,對怎麼上數學閱讀課又有了點認識,下午,我們學習分隊開始進行分組討論,每個人都設計一節數學閱讀課,進行交流學習。
看,我們討論的多熱烈吧!
2個小時後,一個個有創意的數學閱讀課教案出爐了!這是我們的第一次嘗試,第一次來備別開生面的數學課,這時候才深深感覺到自己是多麼的無才!
我也匆匆備了一節數學閱讀課,想到剛入學的小學生,時間觀念不強,我就想上一節關於時間的數學閱讀課,在網上搜繪本的時候,看到了一本叫《森林裡的鍾表》的繪本,我就以這個童趣盎然的繪本為載體,編寫完成了我的作業。
數學閱讀
《森林裡的鍾表》教學設計
伊川縣實驗小學王曉琴
活動目標:
1.在聽講繪本中知道時間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認識鍾表,會根據時鍾轉動的規律正確撥出時間,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繪本PPT、操作材料、筆。
活動過程:
一、 閱讀繪本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叫什麼?
2.講述故事,PPT出示繪本
(一):認識鍾表
師問:同學們,這個鍾表對於森林裡的小動物來說太重要了,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這個鍾表吧!說一說,你見過這樣的鍾表嗎?細心看一看,鍾表上面都有什麼?
生回答:數字,有針,
師引導學生認識鍾表:鍾表上面有12個數字,數字從1到12順時針依次排列,每兩個數字之間都有一格;鍾面上有兩根尖尖的針,一根長針和一根短針。
師出示教具鍾表,讓學生推動長針,觀察短針的變化。
(繼續讀繪本)
無尾熊兄弟負責推動森林裡面小動物們用來安排作息的時鍾,哥哥漢克負責長針,弟弟彼得負責推動短針,長針轉動一圈,彼得就把短針向前推進一格,代表過了一個小時。而由於弟弟彼得的貪玩,中午忘記了回去推短針,害的小動物們餓著肚子不能下課;晚上6點的魔術表演,沉醉在觀看錶演的彼得又忘記了時間,高興的看著魔術師不停的從帽子里變出小兔,小貓等動物,最後居然看到了魔術師的帽子裡面變出了哥哥,「你再不回去推動短針,讓時間前進,魔術師就要把整個森林的動物都變光了!
(二):認識時間
1:師提問:
(1)漢克與彼得是如何工作的?
(2) 漢克推了5圈,彼得前進了幾格?
(3) 彼得玩得忘了推短針,森林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們怎樣才能幫助他?
2:小組內說一說。
3:學生展示,利用教具動手撥一撥進行演示。
活動一:哥哥漢克推了5圈,弟弟應該前進幾圈?短針從幾走到幾?這時候是幾點鍾呢?
活動二:兩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哥哥漢克和弟弟彼得都從11時走到12時,讓學生觀察,長針從幾開始到幾結束,是一圈,這個時候,弟弟彼得的短針該怎麼辦?
通過這兩個活動讓森林裡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三)認識整時
1:觀察(出示繪本中的幾個鍾面)
觀察鍾面上的12時,它的長針指向幾?短針指向幾?
觀察鍾面上的11時,它的長針指向幾?短針指向幾?
觀察鍾面上的11時,它的長針指向幾?短針指向幾?
2:小結:當長針指向12的時候,短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四)說一說:時間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二:操作活動
1:我們每天8點上課,上午11點放學,晚上9點休息,你能在鍾面上用長針和短針表示出這些時間嗎?請趕快畫一畫吧!(學具,鍾面)
2:師巡視,指導。
3:生匯報展示,師生共糾錯。
三:小結反思,我們應該怎樣遵守時間?
第一次嘗試設計數學閱讀課的教案,自己對自己的設計也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看到的朋友,你們可以幫我修改哦!請放心大膽的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