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字元號「0」起源於哪裡
據說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0在印度婆羅門教表示空的位置。---個人對最後這段存疑問,如果是真的;那麼為何公元六世紀印度人還在用黑點作為"0"的符號,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公元718年出書的《開元占經》104卷演算法,1089頁,譯制印度的《九執歷》;那個時候印度人的零依然是黑點。)而且這個說法,感覺和我國遠古時代的結繩記數法是一個意義,〇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
關於0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觀點:
0是極為重要的數字元號,而關於0這個思維的概念在其它地區很早就有。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瑪雅文明最早發明特別字體的0。瑪雅數字中0以貝殼模樣的象形符號代表。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到億。
論點:這里提到的零,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元號了。
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千年就有人在記帳時用特別符號來記載零。
古巴比倫的文獻記載中有0的萌芽。但是與現在不同的是,0的符號是用空位來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倫寫作11。
在中國很早便有0這個概念,許多文獻中均有記載。中國古代使用算籌進行計算,在算籌和算盤上,以空位表示0。公元前4世紀,中國數學家就已經了解負數和零的概念了。(而在我國遠古時代的結繩記數法中,〇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
公元1世紀的《九章算術》說:「正負術曰: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其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這段話的大意是「減法:遇到同符號數字應相減其數值,遇到異符號數字應相加其數值,零減正數的差是負數,零減負數的差是正數。
以上文字里的「無入」通常被數學歷史家認為是零的概念。(全文見維基文庫的《九章算術》)雖然如此,但是當時並沒有使用符號來表示零。籌算數碼中開始沒有「零」的符號,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為"┴〧╥"(由於七沒有對應的符號,用蘇州碼子代替的;畢竟蘇州碼子來源於算籌)。數字中沒有"零",是很容易發生錯誤的。所以後來有人把銅錢擺在空位上,以免弄錯,這或許與"〇"的出現有關。【印度直到7世紀初,印度大數學家葛拉夫.瑪格蒲達才首先說明了0的性質,任何數乘0是0,任何數加上0或減去0得任何數。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提到以命位記數法來進行計算的實例.】
不過多數人認為,「0」這一數學符號的發明應歸功於公元6世紀的印度人。他們最早用黑點(·)表示零,後來逐漸變成了「0」。但是據說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0在印度婆羅門教表示空的位置。---個人對最後這段存疑問,如果是真的;那麼為何公元六世紀印度人還在用黑點作為"0"的符號,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公元718年出書的《開元占經》104卷演算法,1089頁,譯制印度的《九執歷》;那個時候印度人的零依然是黑點。)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符號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一個黑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直到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這個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o」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符號的最早記載,但是這個零的符號是個比〇小一圈的圓圈o;也不是現代「0」這個符號的樣子。
下圖:瓜廖爾關於零的石碑,這個27o和現在的數字有很大差異
但是如果說符號的話,中國算籌里早已經有空格;後來更是用銅錢在算籌里表示零的符號。此後銅錢演變為〇,作為零的符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690年時;武則天頒布了則天文字,其中一個字就是「〇」了(比印度的0的符號早出現186年);雖然當時還不是零的意思。而中國古代數學上記錄「〇」時是用「囗」來表示的,這大概來自於銅錢占據算籌空位。銅錢是外圓內方的,中間的方孔恰好可以用來指代零;這樣就可以將數字區別開來。由於我國古代用毛筆書寫,而毛筆行書連筆書寫的習慣;寫「〇」比寫「囗」要方便得多。而外圓內方的銅錢在算籌里是表示零的符號,所以零逐漸變成按逆時針方向畫「〇」;這就是中國零符號的出現。
現在普遍使用的包括「0」在內的印度—阿拉伯數碼是在13世紀的時候由伊斯蘭教徒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而那時中國的〇已經使用100年了。
印度古代既有用字母表示,又有用累積法,到公元七世紀時方採用十進位值制,很可能受到中國的影響。
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
而印度一個黑點,又如何演化成〇的符號呢?不知道有沒有演變過程的證據?但是中文文獻中〇的符號最早出現時間,也是無法考據的。宋代蔡沈《律率新書》(1135一1198)中用方格表示空缺。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公元1247年,秦九韶在其著作數書九章中使用符號「〇」來表示零的概念。李冶《測圓海鏡》(1248)第十四問中就有「0」的圖像。
總之,有關〇的起源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無論如何,0自從一出現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它廣泛應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
2. 請問阿拉伯數字「0」的由來(要比較詳細的)
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古代印度人創造了阿拉伯數字後,大約到了公元7世紀的時候,這些數字傳到了阿拉伯地區。到13世紀時,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寫出了《算盤書》,在這本書里,他對阿拉伯數字做了詳細的介紹。後來,這些數字又從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只知道這些數字是從阿拉伯地區傳入的,所以便把這些數字叫做阿拉伯數字。以後,這些數字又從歐洲傳到世界各國。
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大約是13到14世紀。由於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籌碼」,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本世紀初,隨著我國對外國數學成就的吸收和引進,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才開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數字在我國推廣使用才有100多年的歷史。阿拉伯數字現在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數字了。
由於生活和勞動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簡單的計數,並由用手指或實物計數發展到用數字計數。在中國,至遲在商代,即已出現用十進制數字表示大數的方法;又至遲至秦漢之際,即已出現完滿的十進位值制。在成書不遲於1世紀的《九章算術》中,已載有隻有位值制才有可能的開平方、立方的計演算法則,並載有分數的各種運算以及解線性聯立方程組的方法,還引入了負數概念。劉徽在他註解的《九章算術》(3世紀)中,還提出過用十進小數表示無理數平方根的奇零部分,但直至唐宋時期(歐洲則在16世紀S.斯蒂文以後)十進小數才獲通用。雖然中國從來沒有過無理數或實數的一般概念,但在實質上,那時中國已完成了實數系統的一切運演算法則與方法,這不僅在應用上不可缺,也為數學初期教育所不可少。數的概念最初不論在哪個地區都是1、2、3、4..這樣的自然數開始的,但是記數的符號卻大不相同。
古羅馬的數字相當進步,現在許多老式掛鍾上還常常使用。實際上,羅馬數字的符號一共只有7個:I(代表1)、V(代表5)、X(代表10)、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這7個符號位置上不論怎樣變化,它所代表的數字都是不變的。它們按照下列規律組合起來,就能表示任何數:
1.重復次數:一個羅馬數字元號重復幾次,就表示這個數的幾倍。如:「II」表示「3」;「XX」表示「30」。
2.右加左減:一個代表大數字的符號右邊附一個代表小數字的符號,就表示大數字加小數字,如「VI」表示「6」,「DC」表示「600」。一個代表大數字的符號左邊附一個代表小數字的符號,就表示大數字減去小數字的數目,如「IV」表示「4」,「XL」表示「40」,「VD」表示「495」。
3.上加橫線:在羅馬數字上加一橫線,表示這個數字的一千倍。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則是普遍認同十位進制的記數符號,即1、2、3、4、5、6、7、8、9,遇到「零」就用黑點「·」表示,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為「67·8」。後來這個表示「零」的「·」,逐漸變成了「0」。
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羅馬數字中沒有「0」。其實在公元5世紀時,「0」已經傳入羅馬。但羅馬教皇兇殘而且守舊。他不允許任何使用「0」。有一位羅馬學者在筆記中記載了關於使用「0」的一些好處和說明,就被教皇召去,施行了拶刑,使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
現在世界通用的數符號1、2、3、4、5、6、7、8、9、0,人們稱之為阿拉伯數字。實際上它們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後來阿拉伯人把古希臘的數學融進了自己的數學中去,又把這一簡便易寫的十進制位值記數法傳遍了歐洲,逐漸演變成今天的阿拉伯數字。
附: 後來人們發現,僅僅能表示自然數是遠遠不行的。如果分配獵獲物時,5個人分4件東西,每個人人該得多少呢?於是分數就產生了。自然數、分數和零,通稱為算術數。自然數也稱為正整數。
接著人們又發現很多數量具有相反的意義,比如增加和減少、前進和後退,為了表示這樣的量,又產生了負數。正整數、負整數和零,統稱為整數。如果再加上正分數和負分數,就統稱為有理數。公元前2500年,畢達哥拉斯的學生在研究1與2的比例中項時,發現沒有一個能用整數比例寫成的數可以表示它,這個新數的出現使畢達哥拉斯感到震驚,緊接著人們又發現了很多不能用兩整數之比寫出來的數,如圓周率就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們就把這些數稱作無理數。有理數和無理數一起統稱為實數。但在解方程的時候常常需要開平方,如果被開方數負數,這道題還有解嗎?如果沒有解,那數學運算就像走在死胡同中那樣處處碰壁。於是數學家們就規定用符號「i」表示「-1」的平方根,即,虛數就這樣誕生了。
數的概念發展到虛數以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連某些數學家也認為數的概念已經十分完善了,數學家族的成員已經都到齊了。可是1843年10月16日,英國數學家哈密爾頓又提出了「四元數」的概念。所謂四元數,就是由一個標量 (實數)和一個向量(其中x、y、z為實數)組成的數。四元數在數論、群論、量子理論以及相對論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人們還開展了對「多元數」理論的研究。 到目前為止,數的家庭已發展得十分龐大。
3. 數學符號「0」起源於哪個國家
關於0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觀點:
0是極為重要的數字元號,而關於0這個思維的概念在其它地區很早就有。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瑪雅文明最早發明特別字體的0。瑪雅數字中0 以貝殼模樣的象形符號代表。 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到億。
這里提到的零,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元號了。
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千年就有人在記帳時用特別符號來記載零。
古巴比倫的文獻記載中有0的萌芽。但是與現在不同的是,0的符號是用空位來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倫寫作1 1。
在中國很早便有0這個概念,許多文獻中均有記載。中國古代使用算籌進行計算,在算籌和算盤上,以空位表示0。公元前4世紀,中國數學家就已經了解負數和零的概念了。(而在我國遠古時代的結繩記數法中,「零」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
公元1世紀的《九章算術》說:「正負術曰:同名相除,異名相益,正無入負之,負無入正之。其異名相除,同名相益,正無入正之,負無入負之。」(這段話的大意是「減法:遇到同符號數字應相減其數值,遇到異符號數字應相加其數值,零減正數的差是負數,零減負數的差是正數。」)以上文字里的「無入」通常被數學歷史家認為是零的概念。(全文見維基文庫的《九章算術》)雖然如此,但是當時並沒有使用符號來表示零。籌算數碼中開始沒有「零」的符號,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為"┴〧 ╥ "(由於七沒有對應的符號,用商碼代替的;畢竟商碼來源於算籌)。數字中沒有"零",是很容易發生錯誤的。所以後來有人把銅錢擺在空位上,以免弄錯,這或許與"〇"的符號出現有關。【印度直到7世紀初,印度大數學家葛拉夫.瑪格蒲達才首先說明了0的性質,任何數乘0是0,任何數加上0或減去0得任何數。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提到以命位記數法來進行計算的實例.】
不過多數人認為,「0」這一數學符號的發明應歸功於公元6世紀的印度人。印度文明可遠溯到公元前2000年,但他們在公元前800年以前是沒有數學的。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以後,印度出現了數的記號,典型的的是婆羅門數字。婆羅門數字的出色之處是它給1到9的每個數都有單獨的記號,還沒有零和進位記法。他們最早用黑點(·)表示零,後來逐漸變成了「o」。
但是據說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零在印度婆羅門教表示空的位置(但是他們在公元前800年以前是沒有數學的,所以這個說法存疑。按照這個說法,中國遠古結繩記數法中,〇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也可以算了)。---個人對最後這段存疑問,如果是真的;那麼為何公元六世紀印度人還在用黑點作為"零"的符號,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公元718年出書的《開元占經》104卷演算法,1089頁,譯制印度的《九執歷》;那個時候印度人的零依然是黑點。)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符號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一個黑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直到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Gwalior)這個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o」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符號的最早記載,但是這個零的符號是個比〇小一圈的圓圈o;也不是現代「0」這個符號的樣子。
但是如果說符號的話,中國算籌里早已經有空格;後來更是用銅錢在算籌里表示零的符號。此後銅錢演變為〇,作為零的符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690年時;武則天頒布了則天文字,其中一個字就是「〇」了(比印度的0的小圓圈符號o早出現186年);雖然當時還不是零的意思。而中國古代數學上記錄「〇」時是用「囗」來表示的,一方面為了將數字區別開來;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國古代用毛筆書寫。而毛筆行書連筆書寫的習慣,寫「〇」比寫「囗」要方便得多,所以零逐漸變成按逆時針方向畫「〇」;這就是中國的零號。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就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
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
而印度一個黑點,又如何演化成〇的符號呢?不知道有沒有演變過程的證據?而且古印度是沒有十進位值制的,中國是全球最早有十進位值制的。古埃及雖然是十進制,但是沒有位置制。巴比倫雖然有位置制,但是巴比倫是60進制;只有中國有同時滿足十進制與位置制而來的十進位值制。但是中文文獻中〇的符號表示「0」最早出現時間,也是無法考據的。宋代蔡沈《律率新書》(1135一1198)中用方格「囗」表示空缺。1180年金朝《大明歷》中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數字。公元1247年,秦九韶在其著作數書九章中使用符號「〇」來表示零的概念。李冶《測圓海鏡》(1248)第十四問中就有「0」的圖像。
總之,有關〇的起源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無論如何,0自從一出現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它廣泛應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
4. 0起源於哪個國家
0起源分為概念起源和標准起源。
標準的0這個數字由古印度人在約公元5世紀時發明。0的發現始於印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
數字概念在其它地區很早就有,公元前3000年,巴比倫人就已經懂得使用零來避免混淆。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千年就有人在記帳時用特別符號來記載零。
0是介於-1和1之間的整數,是偶數,是最小的自然數,也是有理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
0在我國古代:
中文的「零」字出現很早。不過那時它不表示「空無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頭」、「零星」、「零丁」。「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還有一個零頭五。但中國古代並沒有0這個字體,只有中文的字體零來表示。隨著阿拉伯數字的引進。
「105」恰恰讀作「一百零五」,「零」字與「0」恰好對應,「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義。0在我國古代叫做金元數字。
5. 數字0起源於哪個國家
數字0起源於古印度。
「0」這個數字是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中世紀統一印度的第一個封建王朝)時期才出現的。公元四世紀完成的數學著作《太陽手冊》中,已使用「0」的符號,當時只是實心小圓點「·」,後來小圓點才演變為小圓圈「0」。
在古代印度,進行城市建設時需要設計和規劃,進行祭祀時需要計算日月星辰的運行,於是,數學計算就產生了。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數字就採用了十進位的計算方法。到公元3世紀,印度出現了整套的數字,但在各地區的寫法並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羅門式,它的特點是從「1」到「9」每個數都有專字,但在這一組數字中,還沒有出現「0」(零)的符號。「0」出現後,到7世紀初,印度大數學家瑪格蒲達首先說明了0的性質,任何數乘0是0,任何數加上0或減去0得任何數。公元733年,印度一位天文學家在訪問現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期間,將印度的這種記數法介紹給了阿拉伯人,因為這種方法簡便易行,不久就取代了在此之前的阿拉伯數字,這套記數法後來又傳入西歐,最後傳遍了整個世界。
6. 數字0是怎麼來的
零是位值制記數法的產物。很久以前,當人們採用這種記數法遇到空位的時候,就會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示它的存在。世界上較早採用位值制記數法的有巴比倫、瑪雅、印度和中國等,這些地區和民族都對零的產生和發展作出過自己的貢獻。
世界上最早採用十進制記數法的是中國人。「零」這個符號之所以產生的原因,最初其實也並不是為了表示「無」,而是為了彌補十進制值記數法中的缺位。從公元七世紀起,中國開始採取用「空」字來作為零的符號。但是,中國古代的零是圓圈○,並不是現代常用的扁圓0。現在普遍使用的包括「○」在內的印度—阿拉伯數碼是在13世紀的時候由伊斯蘭教徒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而那時中國的○已經使用100年了。
希臘的托勒密是最早採用這種扁圓○號的人,由於古希臘數字是沒有位值制的,因此零並不是十分迫切的需要,然而當時用於角度上的60進位制時,則很明確地以扁圓0號表示空位。可是,托勒密的0並沒有作為數參加運算,也沒有單獨使用的情況。
最先把零作為一個數參加運算的是印度人。
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採用了十進位值計數法。空位最開始是用空格表示的,後來為了避免看不清帶來的麻煩,就在空格上加一小點,如用5·8表示508。公元876年,在印度的瓜廖爾地方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的數字和現代的數字很相似,這可能是由小點發展為小圈0表示零的最早根據。
印度人承認零是一個數並用它參加運算可以說是對零的發現的更為重要的貢獻。
後來,歷經了漫長的歲月,印度數字傳入了阿拉伯,並發展成為現今我們所用的印度—阿拉伯數字。但直到1202年,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把這種數字(包括0)傳入歐洲,現代的零的概念和印度—阿拉伯數字中的零號才逐漸流行於全世界。
7. 數學符號中的「0」起源於
關於0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觀點。 第一,古巴比倫的文獻記載中有0的萌芽。但是與現在不同的是,0的符號是用空位來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倫寫作11。 第二,在古印度數學中,發現0的最早記載是公元876年,歐洲許多數學家都同意這一觀點。公元6世紀,印度人就開始用「·」,後來變成了一個圓圈。到了公元九世紀就固定成了今天的「0」。 第三0的故鄉在中國。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0的記載,只不過當時0的意思是「暴風雨末了的小雨滴」。在我國遠古時代的結繩記數法中,0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魏晉時期,多國著名的數學家劉徽注《九章算術》時,對0的解釋非常清楚。我國古代的歷書中,用「起初「和」開端「來表示」咖「。珠算的空擋是表示」咖「的。古書里缺字用「□」來表示,數學上記錄「0」時也用「□」來表示。一方面為了把兩者區別開來。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國古代用毛筆書寫。用毛筆寫「0」比寫「□」要方便得多,所以0逐漸變成按逆時針方向畫「0」。在我國古代,0叫做金賀數字,表示珍貴之意。 總之,有關0的起源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無論如何,0自從一出現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它廣泛應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
8. 數學中的數字0到9是起源於哪裡
起源於古代的印度,已經出現很久了,非常方便使用.
9. 數字0起源於哪裡什麼來源
「0」的起源:
印度數碼中表示零的「點號」逐漸演變為圓,也就是「0」這一演變過程最遲完成於九世紀。印度876年出土的瓜廖爾石碑見證這一過程。該石碑上有記載無誤的「0」,用圓圈表示零,是數學史的一大發明。「0」的出現是數學史上一大創造。
「0」一直被人們稱為阿拉伯數字,其實,它的誕生地卻是在古代印度,它的起源深受佛教大乘空宗的影響。大乘空宗流行於公元三至六世紀的古代印度。恰正是在它流行後期,在印度產生了新的整數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規定出十個數字的符號。
以前計算到十數時空位加一點。用「.」表示,這時發明了「0」來代替。「0」的梵文名稱為Sunya,漢語音譯為「舜若」,意譯為「空」。0乘以任何一個數,都使這個數變成0。大乘空宗由印度龍樹及其弟子提婆所創立,強調「一切皆空」。0的這一特殊就反映了「一切皆空」這一命題所留下的痕跡。
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也是解析幾何中笛卡兒坐標軸上的原點。沒有0也就沒有原點,也就沒有了坐標系,幾何學大廈就會分崩離析。這種認識,同樣有可能受了大乘空宗的啟發。大乘空宗的「空」,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做是原點,是佛教認識萬事萬物的根本出發點。
大乘空宗認為,無論是正面的天堂還是反面的地獄,不管是天神或是魔鬼,都不免入相,脫離不了輪回之苦。天神享盡福報,照樣會墮入畜生道或餓鬼道,也有可能走向自己對立面而成為魔。大乘佛教說「空」道「有」,都強調不可執著。
這種說法與0的特殊在數學上表述,在哲學上有其相同之處。公元七世紀中葉,印度的記數法開始向西方傳播,公元八世紀末傳入阿拉伯國家。印度數字經阿拉伯人改進後傳入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或印度——阿拉伯數字。
(9)數學數字零起源於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數字0」等阿拉伯數字介紹:
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阿拉伯數字最初由古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人們以為是阿拉伯發明,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
採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從左往右書寫。藉助一些簡單的數學符號(小數點、負號、百分號等),這個系統可以明確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數。為了表示極大或極小的數字,人們在阿拉伯數字的基礎上創造了科學記數法。
10. 數字元號中的『0』起源於
數學符號中的0起源於古印度.最初,阿拉伯數字中沒有「0」,經過1000多年後才產生了「0」.沒有「0」這個數字時,為了表示某一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就「不寫」或「空寫」.後來,印度人在數字中間加上小點「.」表示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