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幫助小學生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活動經驗是學生個人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數學、提高數學素養的重要基礎之一。回顧、反思日常的課堂教學,我們有時忽視了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經驗主要被解題經驗所替代,學生數學活動經驗單一和不足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探尋根源,可能有如下原因:
一是知識與技能的雙重擠壓。長期以來,以「雙基」教學為主要特徵的課堂教學理念深深紮根在教師心中。在考試指揮棒的影響下,教學評價檢測的都是顯性的知識點,新的「雙基」沒法考或很少考,因此教師一般不關心什麼是基本活動經驗,怎樣去實活動經驗的教學。例如推導圓的面積公式,往往是學生看著教師(或課件)演示剪拼圓,而忽略了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將圓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忽略了得出結論後,通過大量的鞏固、變式及提高練習,提高解題技能。
二是教師專業素養的缺失。教師對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認識不足,理解不透,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真正將其作為數學教學關注的目標,因此學生的「偽經歷」、「被經歷」現象時有存在,浮華的形式主義做法屢見不鮮。學生模仿了「經歷」的「形」,而未真正領略其「神」,沒有真正的經歷,自然無從積累有價值酌活動經驗。
杜威認為,「一盎司經驗勝過一噸理論」。積累基本數學活動經驗是基於「動態的數學觀」,把數學看成是人類的一種活動,是一種充滿情感、富有思考的經歷體驗和探索活動。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可以這樣理解:指在數學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實際的操作、考察和思考,形成和積累的過程知識。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有三個要素:第一,是數學的。所從事的活動要有明確的數學目標。第二,是經驗的。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經驗」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實踐得來的知識或技能;二是經歷所以,經驗是一種感性認識,包含雙重意義,一是經驗的事物,二是經驗的過程。第三,是活動的。主要指對數學材料的具體操作和探究活動。
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有兩個層面,從靜態上看,它是一種從屬於學生自己的「主觀性知識」,是學生經過數學學習後對整個數學活動過程產生的認識,包括體驗、感悟、經驗等,雖然這只是學習個體主觀上粗淺的、感性的認識,或者是不那麼嚴格的隱性認識,但這種經驗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從動態上看,它是過程,是經歷。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更關注過程的教學,「經歷過程」不僅僅是讓學生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知識的呈現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過程、思考的過程、抽象的過程、預測的過程、推理的過程、反思的過程等等,從而積累觀察、操作、猜想、歸納、推廣等活動經驗。
如何開展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真正的經歷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成為當前數學教學中亟待研究與解決的問題。數學學習中的很多經驗是不可傳遞的,只能靠親身經歷,所以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一、引導學生經歷自主、多樣化的體驗過程,積累探究性經驗
積累探究經驗不是通過簡單的活動和思考就可以完成,它更強調的是一種真實的情境,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和體驗。因此,教師應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組織適度開放的探究性活動,啟發學生拓寬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獲取多樣化的信息,積累豐富的探究經驗。
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每桌學生准備兩個信封,一個信封里裝有4個不同的三角形(有等腰和不等腰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另一個信封里裝有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銳角、直角或鈍角三角形)。然後圍繞「利用信封中的這些材料剪拼、加工成一個我們學過的圖形」的要求,自由操作,自主探究,開放的環節贏得了豐富的課堂回報——有的學生把三角形沿著兩邊的中點剪開,然後再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的先找到三角形兩邊的中點,然後沿兩個中點分別作底邊的垂線,再沿垂線剪下兩個小的直角三角形,然後補在上面的三角形上成了一個長方形;有的把兩個相同
的銳角、直角或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從這個單元的教材編排體系來看,這節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就是鞏固將一個圖形割補轉化成另一個圖形的方法,「啟下」就是下一節課將要學慣用兩個圖形拼成一個學過的圖形的方法,從學生的思維角度來看,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豐富的材料使得學生的探究更具價值,學生經歷了如何割、拼圖形進行圖形轉化的活動經驗,積累了從特殊情況出發獲得一般性結論的探究經驗。
探究經驗的獲得是一個不斷猜想、驗證和思辨的過程。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開放性的探究情境,引領學生在廣闊的數學背景下自由馳騁,學生所積、累的探究經驗將更科學、更豐富。
二、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對接生活的過程,把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經驗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關於數學的原始、初步的經驗。對於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時需要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背景,讓生活經驗和數學經驗「有效對接」,使得日常生活經驗「數學化」。因此,我們要善於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教學知識的生活內涵,將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讓學生親身經歷將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活動經驗的過程,使學生充分積累「數學化」的活動經驗。
學生學習《年、月、日》時,掌握年、月、日的時長不像「分、秒」那樣可以現場體驗。教師在教學時注意提取學生的生活經驗,請學生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描述一下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學生們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今年春節到明年春節是一年。」「今年5月7日是我的生日,再到明年的5月7日,我長大了一歲,也就是又過了一年。」「我爸爸這個月發工資到下個月再領工資的時間就是一個月。」「今天這時到明天這時就是一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年、月、日的經驗構成了其進一步學習新知的數學現實,
數學教學要基於學生的生活現實,把這些生活經驗進行「數學化」處理,促進學生進行數學思考,以生成新的數學活動經驗。生活經驗用於幫助經歷、體驗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不僅簡單明了,而且生動形象,有利於學生的經驗從一個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實現經驗的改造或重組。
三、引導學生經歷操作與思考的過程,積累有效操作的活動經驗
「智慧自動作發端」,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動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識變成看得見、誹得清的現象,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獲取知識的全過程,使操作、思維、語言有機結合,獲得的體驗才會深刻、牢固,從而積累有效的操作經驗。
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師課前為每個小組准備了一些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然後引導學生展開如下研究活動——
師:在你們的桌上有一個長方形紙板,你們知道它的面積嗎?怎樣才能知道呢?
生:可以擺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師:在擺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看看能發現什麼?
(學生操作。)
生:我們的擺法是,每行4個,可以擺3行,4乘3是12。那麼這個長方形的長是4分米,寬是3分米,面積是12平方分米。
師:你是怎麼知道長是4分米,寬是3分米的?
生:每個正方形的邊長是1分米,橫著擺了4個,所以長是4分米……
然後,教師發給每個小組4個同學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用擺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長方形的面積,並要求學生將數據記錄在表中,看看有什麼發現。
長(分米)
寬(分米)
面積(平方分米)
(學生操作。)
生1:我沿著長擺了5個正方形,沿著寬擺了3個正方形,所以長是5分米,寬是3分米,面積是15平方分米。
生2:我的擺法很快,只用了7個正方形,我沿著長擺5個,沿著寬再擺2個就行了,也能看出一共擺5乘3等於15個。面積兢是15平方分米。(師生評價)
生3:我這個長方形,長是3分米,寬是2分米,面積是6平方分米。
生4:我發現長方形的面積可能是用長乘寬,但不太確定。
師:我們通過動手擺,求出了這些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還有同學對面積的計算方法提出了猜想。
學生「擺」長方形面積的過程,不僅豐富了感覺、知覺的經驗,而且也為相互之間的思維碰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動手操作不僅僅是直觀、形象的「手指運動」,更是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並在這一過程中實現操作經驗與思考經驗、策略性經驗的有機融合,積累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四、引導學生經歷抽象概括的過程,積累抽象概括的經驗
抽象概括是形成概念、得出規律的關鍵手段,也是建立數學模型最為重要的思維方法。學生學習數學,需要充分地經歷觀察、思考、比較的過程,獲取豐富的感性經驗,再從許多數學事實或數學現象中捨去個別的、非本質的屬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質屬性。
教學「加法交換律」,師生通過一系列教學環節得到了如下算式:28+17= 17+28,4+3=3+4,20+40=40+20,82+0=0+82……之後,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這些算式中共同的規律。
生:把相加的兩個數交換之後,它們的結果相等,
師:交換了什麼?在加法中的結果可以說成——和。誰來再說一下?
生: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師:說得真好,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具有這樣規律的等式你們還能寫嗎?能寫出多少個?
生:能寫,可以寫無數個,
師:看來我們這輩子都無法寫完,那怎麼辦?有更好的辦法嗎?想一想,也可以商量商量。
學生思考後討論。
生:我用a+b=b+a表示。a表示加數,b也表示加數,位置交換之後結果還是相等。
師:如此好的辦法,真不簡單!掌聲送給你。
……
許多數學問題在貌似不同的數學情景背後,往往具有相同的思維模型。因此,抽象概括可以加深學生對事物本質的把握,形成一般化的認識,積累了具體問題抽象化、形式化的經驗。
五、引導學生經歷反思推廣的過程,積累情感、思想性經驗
數學活動經驗是屬於學生自己的,帶有明顯的個性特徵,就學習群體而言,數學活動經驗又具有多樣性,因此,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需要學生的自我反思,也需要與同伴展開積極的交流。
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在總結環節教師引導:這節課我們研究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研究的,中間你有沒有遇到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學生紛紛發言:我一開始是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面積,但太繁了,後來就覺得應該研究更簡便的方法;我一眼就看出了從平行四邊形中剪下一個三角形,平移到另一邊,就轉化成長方形,這樣通過長方形面積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就方便多了;只要沿著高剪開就能轉化為長方形,所以不一定是剪三角形,也可以剪梯形;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彤後,誤以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兩條邊,後來在同桌的幫助下發現錯了,看來以後學習中還是要細心觀察。接著,教師用課件演示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提出問題:下節課我們學習三角形的面積計算,你准備怎麼研究?
我們的教學目標不能僅限於一節課,應有長遠的眼光,立足使學生終身受益。在平時的數學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檢查自己的思維活動,反思自己是怎樣發現、解決問題的,運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和技能技巧,有什麼好的經驗……使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這種經歷生成的思想經驗才是最具價值的同時,越是復雜的數學活動越需要積極的情感意志相伴,這種體驗性成分也是學生基本數學活動經驗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對於良好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數學教學需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過程,從而獲得最具數學本質的、最具價值的數學活動經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作了這樣一個比喻:我們要有自己的經驗做「根」,以這經驗所發生的知識做「枝」,然後別人的知識才能接得上去,別人的知識方才成為我們知識有機體的一個部分,因此,要讓學生在親歷中體驗,在體驗中累積,讓經驗的「根」長得更深。
B. 淺談怎樣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在以往傳統課堂上,教師就像演員,教學中不停地講解、分析,生怕學生沒聽懂、學不會。學生就像觀眾,他們作為接受者很難主動參與到知識的研究中去。被動接受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只掌握皮毛,不能深入理解,更不用說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了。傳統模式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新課程卻強調學習方式的變革和師生角色的轉化。在轉變過程中,教師由原來的包辦代替轉變成學生探索數學奧秘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研究數學邏輯、探索數字奧秘、思考數學難題、交流數學應用。這樣的課堂是「活」的,學生要想適應這樣的課堂,就必須具備自己的「經驗」。這里所說的經驗包括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總之,只要是通過自身努力,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實際操作、考察和思考,從感性向理性飛躍時所形成的認識就可以統稱為「經驗」。
課堂教學是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主要陣地,如何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以下幾點做法:
一、重視數學實踐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活動是經驗的源泉,不親歷實踐活動就根本談不上經驗。課堂實踐活動是學生運用學具按照學習內容和教師要求進行的實際活動,它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心理學家指出,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鍛煉兒童的動手操作能力,就可以使學生直接獲取感性認識,掌握知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對於孩子們來講,動手做始終是他們最歡迎的學習形式,只有學生動手操作、體驗積累的數學經驗,才能最終沉澱到他們的內心深處,成為一種素質,一種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因此,在設計數學活動時,教師可以以學生活動為主線,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思考和探索,通過各種動手活動,靈活、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在活動中學習和感悟數學,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如在認識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徵時我就設計了下列的動手活動:1.拿出你的長方形,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發現了長方形的哪些特徵?2.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我們怎樣能確定長方形上下兩條邊是一樣長呢?左右兩條邊呢?學生通過量一量、折一折……很快發現長方形的對邊長度是相等的。
「兒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數學活動經驗是學生在學習的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離開了活動過程,這個實踐過程是不會形成有意義的數學活動經驗的。
二、將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經驗
數學源於生活、根植於生活。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點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數學看起來很抽象,但在實際生活中數學知識應用的例子卻比比皆是。要想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首先就應將生活當作他們認識發展的活水,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提供給學生們去感受、理解和體驗。
1.創設與現實生活情境貼近的教學情境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創設與現實生活情境貼近的教學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
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前,我認為人民幣的認識離不開現實的換錢、購物活動,就象計算機的學習離不開上機操作一樣。於是這節課上我多處創設了換錢、購物情境,讓學生在模擬換錢、購物情境中認識人民幣。如「小紅要買一個1元錢的卷筆刀,可她手裡都是角幣,有幾個1角的、幾個2角的、還有幾個5角的,她該怎樣付錢呢?誰能幫幫她?」,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有的說付2 個5 角, 還有的付10 個一角, 也有說付5 個2角等等。又如根據購物要求「只購兩種商品,使結果是整元數,應購哪兩種?有幾種購法?」,在開放的生動的現實情境運用中, 學生將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經驗,並發展了思維。
2. 創造一些具有「實況性」的學習機會
研究表明,如果教學情境與日後運用知識的情境相類似,那學生學到的知識就更容易遷移,更容易轉化為數學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學生盡量多獲得一些「實況性」具有挑戰性的學習機會,實現「生活問題數學化」和「數學問題生活化」。
例如:在教學二年級「統計」有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1)小記者采訪活動,采訪你本組中的同學生日在幾月,是什麼季節的。2)發現並提出問題:學生交流、收集結果,每組人的記錄結果會各不相同。教師引導:這么多組的數據,我們怎樣才能比較清楚地知道全班同學的生日情況呢?3)合作收集整理製成統計圖表,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記錄、收集他組數據、整理數據。4)展示自己的統計表。
這樣的設計,對學生來說,采訪交流信息、動手收集和呈現數據是一個生活化並且充滿挑戰和 樂趣的過程。學生不僅體驗了活動過程,學會了與同伴合作交流,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統計的方法,學會了從數學角度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在真正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中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
3.重視學以致用,將
C. 如何讓低年級小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如何讓低年級小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活動經驗是學生個人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數學、提高數學素養的重要基礎之一。回顧、反思日常的課堂教學,我們有時忽視了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學生學習的經驗主要被解題經驗所替代,學生數學活動經驗單一和不足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探尋根源,可能有如下原因: 一是知識與技能的雙重擠壓。 二是教師專業素養的缺失。教師對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認識不足,理解不透,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真正將其作為數學教學關注的目標,因此學生的「偽經歷」、「被經歷」現象時有存在,浮華的形式主義做法屢見不鮮。學生模仿了「經歷」的「形」,而未真正領略其「神」,沒有真正的經歷,自然無從積累有價值酌活動經驗。 如何開展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真正的經歷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成為當前數學教學中亟待研究與解決的問題。數學學習中的很多經驗是不可傳遞的,只能靠親身經歷,所以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一、引導學生經歷自主、多樣化的體驗過程,積累探究性經驗 積累探究經驗不是通過簡單的活動和思考就可以完成,它更強調的是一種真實的情境,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和體驗。因此,教師應精心創設問題情境,組織適度開放的探究性活動,啟發學生拓寬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獲取多樣化的信息,積累豐富的探究經驗。 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每桌學生准備兩個信封,一個信封里裝有4個不同的三角形(有等腰和不等腰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另一個信封里裝有2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銳角、直角或鈍角三角形)。然後圍繞「利用信封中的這些材料剪拼、加工成一個我們學過的圖形」的要求,自由操作,自主探究,開放的環節贏得了豐富的課堂回報——有的學生把三角形沿著兩邊的中點剪開,然後再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的先找到三角形兩邊的中點,然後沿兩個中點分別作底邊的垂線,再沿垂線剪下兩個小的直角三角形,然後補在上面的三角形上成了一個長方形;有的把兩個相同的銳角、直角或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從這個單元的教材編排體系來看,這節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就是鞏固將一個圖形割補轉化成另一個圖形的方法,「啟下」就是下一節課將要學慣用兩個圖形拼成一個學過的圖形的方法,從學生的思維角度來看,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豐富的材料使得學生的探究更具價值,學生經歷了如何割、拼圖形進行圖形轉化的活動經驗,積累了從特殊情況出發獲得一般性結論的探究經驗。 探究經驗的獲得是一個不斷猜想、驗證和思辨的過程。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開放性的探究情境,引領學生在廣闊的數學背景下自由馳騁,學生所積、累的探究經驗將更科學、更豐富。 二、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對接生活的過程,把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經驗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一些關於數學的原始、初步的經驗。對於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時需要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背景,讓生活經驗和數學經驗「有效對接」,使得日常生活經驗「數學化」。因此,我們要善於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教學知識的生活內涵,將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讓學生親身經歷將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活動經驗的過程,使學生充分積累「數學化」的活動經驗。
D. 簡述小學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獲得途徑
1.利用閱讀活動,積累解題經驗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涉及到較多的閱讀題目,學生若想將這些題目解出,必須要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審題能力,但是小學生數學思維還處於萌芽階段,主要局限在抽象思維上,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常處於被動狀態。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多組織一些閱讀活動,讓學生通過閱讀在潛移默化中積累解題經驗。比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兩、三位的加法與減法」教學時,當學生學會三位數加減法後,就可以為學生准備一道題目:小紅去超市買糖果時,發現有三種裝糖果的袋子,一種能夠裝50顆,一種能夠裝100顆,還有一種能夠裝150顆,如果小紅想要買200顆糖,那麼可以購買方式具體有哪些?這道題目看著比較簡單,學生至少能夠想出一種購買方法,但是此題購買方式較多,學生必須要仔細閱讀題目,才有可能將所有的購買方式算出來。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發現解題重點是「三種裝糖果的袋子」,小紅要買200顆糖果需要對袋子進行分配,而且各種袋子都是能夠重復使用的,學生只有明確這個思路,才能找出更多的購買方法。
2.創設情景活動,積累操作經驗
小學生對各種新事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越重,注意力也會越集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景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數學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可能性》一課時,可以為學生創設「摸鑽石」的情境:班級中選出一位學生充當富商,富商共有十塊石頭,其中有一塊充當鑽石,將這些石頭放在一個紙盒中。然後數學教師再挑選出6位學生來充當冒險者,這些冒險者想要從富商手中將那塊鑽石摸出來。而富商的主要任務就是想辦法不讓冒險者將自己的鑽石摸走,富商擁有一次不放鑽石的機會,每位冒險者只能摸一次,摸到的那塊石頭就是獎勵。這個活動主要考驗的是學生對「可能性」基本知識的理解程度,充當富商的學生若不像鑽石被拿走,那麼不僅需要藉助運氣,還必須懂得概率的相關知識:盒子中的球越多,鑽石被摸走的概率就越小。所以富商應該在盒子中只剩5個球的時候將鑽石球拿走,這樣獲得勝利的機會最大。當活動結束後,不論結果如何,數學教師都應該讓扮演富商的學生向全班講解操作思路,如果該學生能夠將活動的精髓講出來,那麼數學教師就對其進行總結;如果該學生沒有明白,那麼數學教師可以邀請其他學生來實施該游戲,直至學生明確原理後停止。學生通過這種活動,不但提高自己數學邏輯思維,而且還能積累操作經驗。
3.藉助實踐活動,積累應用經驗
小學階段主要是學生藉助具體事物掌握數學知識的一個環節,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習慣,藉助實踐活動,讓數學知識實現具體化的目的。其中,實踐活動就是將數學知識具體化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不但能夠鍛煉眼、口,而且還能進一步培養數學思維。比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三角形內角和」教學時,可以設計以下活動,讓學生體悟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首先,數學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紙上畫出一個大三角形,讓學生用剪刀將自己畫的三角形裁剪下來,然後將三角形三個角減下來,讓學生將這些角拼接成一個平角。其次,數學教師讓學生用量角器較三角形每個角的度數量出來,並將量出來的度數進行相加處理,觀察所得結果。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現三角形三個角相加剛好等於180°,即剛好能夠構成一個平角。通過這個實踐活動,學生不但強化了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還積累了應用數學知識的經驗。總結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活動經驗是重要的內容。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活動經驗的積累。通過閱讀活動,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積累大量的解題經驗;藉助情景活動,能夠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基礎上,讓學生積累操作經驗;利用實踐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積累應用數學知識的經驗。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應用各種數學活動,讓學生積累更多的活動經驗,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