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
各類三角形求面積方式如下所示:
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則 S=ah/2
2.已知三角形三邊a,b,c,則
(海倫公式)(p=(a+b+c)/2)
S=sqrt[p(p-a)(p-b)(p-c)]
=sqrt[(1/16)(a+b+c)(a+b-c)(a+c-b)(b+c-a)]
=1/4sqrt[(a+b+c)(a+b-c)(a+c-b)(b+c-a)]
3.已知三角形兩邊a,b,這兩邊夾角C,則S=1/2
absinC,即兩夾邊之積乘夾角的正弦值。
4.設三角形三邊分別為a、b、c,內切圓半徑為r
則三角形面積=(a+b+c)r/2
5.設三角形三邊分別為a、b、c,外接圓半徑為R
則三角形面積=abc/4R
6.行列式形式
(1)數學符號三角形怎麼算擴展閱讀: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秦九韶在《數書九章》提出了「三斜求積術」(即海倫公式)。秦九韶他把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稱為小斜、中斜和大斜。「術」即方法。
三斜求積術就是用小斜平方加上大斜平方,送到斜平方,取相減後余數的一半,自乘而得一個數小斜平方乘以大斜平方,送到上面得到的那個。相減後余數被4除馮所得的數作為「實」,作1作為「隅」,開平方後即得面積.
❷ 數學中的△公式是什麼
數學中的△公式是Δ=b²-4ac。在數學中,人們常用「△」這個三角符號來表示「德爾塔」,這個希臘字母在數學上所表示的是經常變化的量,是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別式。因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之間存在特殊的關系,我們不需要解方程,也能對根的情況做出判別。
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根的判別
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根有三種情況: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沒有實數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為ax²+bx+c=0那麼Δ=b²-4ac。若Δ>0,則此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若Δ=0,則此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若Δ<0,則此一元二次方程沒有實數根。
❸ 三角形面積公式
三角形面積公式:
(1)已知三角形底a,高h,則:S=ah/2。
(2)已知三角形三邊a,b,c,則:
p=(a+b+c)/2;
S=sqrt[p(p-a)(p-b)(p-c)];
=sqrt[(1/16)(a+b+c)(a+b-c)(a+c-b)(b+c-a)];
=1/4sqrt[(a+b+c)(a+b-c)(a+c-b)(b+c-a)]。
(3)已知三角形兩邊a,b,這兩邊夾角C,則:
S=1/2 absinC,即兩夾邊之積乘夾角的正弦值。
(4)設三角形三邊分別為a、b、c,內切圓半徑為r,則:S=(a+b+c)r/2。
(5)設三角形三邊分別為a、b、c,外接圓半徑為R,則:S=abc/4R。
(3)數學符號三角形怎麼算擴展閱讀:
三角形的判定:
按角分
1、銳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中最大角小於90度。
2、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中最大角等於90度。
3、鈍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中最大角大於90度,小於180度。
其中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統稱為斜三角形。
按邊分
1、不等邊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數學定義,指的是三條邊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不等邊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isosceles triangle),指兩邊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兩個邊稱為這個三角形的腰。
3、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又稱正三角形),為三邊相等的三角形,其三個內角相等,均為60°,它是銳角三角形的一種。
❹ 數學符號△公式是什麼
△是大寫希臘字母Delta,在數學中常見用法的有:
1、三角形
2、二次函數根的判別式
3、表示變數的增量,如△x,△y
4、表示一個小量
5、表示差分
6、在Riemann定積分理論中表示一個區間的分割
運算符號
如 加號(+),減號(-),乘號(×或·), 除號(÷或/),兩個 集合的 並集(∪), 交集(∩), 根號(√ ̄), 對數(log,lg,ln,lb), 比(:),絕對值符號| |, 微分(d),積分(∫),閉合曲面(曲線) 積分(∮)等。
❺ 數學△是什麼意思
△ triangle
數學符號:1.三角形
2.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過程中表示b^2-4ac
3.希臘字母,通常表示變化量
4.化學反應式中符號,表示加熱。
5.在物理學的熱學中,物體在吸熱或者放熱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的計算公式為Q=cm△t(c表示物質的比熱容 m表示物質的質量 △t表示溫度的變化,升溫:t1-t0 降溫t0-t1)
數學一元二次方程式中,以△=b²-4ac為判別式。
(1)當△>0時,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2)當△=0時,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
(3)當△<0時,方程沒有實數根.
(1)和(2)合起來:當△≥0時,方程有兩實數根.
❻ 數學符號△公式是什麼
Δ的公式為:Δ=b²-4ac。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別式我們通常用希臘字母Δ(讀作「德塔」)來表示。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根有三種情況: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沒有實數根。因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之間存在特殊的關系,我們不需要解方程,也能對根的情況做出判別。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為ax²+bx+c=0那麼Δ=b²-4ac。若Δ>0,則此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若Δ=0,則此一元二次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若Δ<0,則此一元二次方程沒有實數根。
成立條件
一元二次方程成立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①是整式方程,即等號兩邊都是整式,方程中如果有分母;且未知數在分母上,那麼這個方程就是分式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中如果有根號,且未知數在根號內,那麼這個方程也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是無理方程)。
②只含有一個未知數。
③未知數項的最高次數是2。
❼ 三角形計算公式
三角形的高的計算公式是:h=2×S△÷a(S△是三角形的面積,a是三角形的底)
解題思路:
三角形高的計算公式是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基礎上反推出來的。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S△=1/2ah (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對應的高)
所以三角形的高的計算公式是:h=2×S△÷a
(面積=底×高÷2。其中,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對應的高)注釋:三邊均可為底,應理解為:三邊與之對應的高的積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積。這是面積法求線段長度的基礎。
2、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內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在數學、建築學有應用。
3、三角形的高是指從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畫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altitude)。
❽ △在數學題中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1 △表示三角形符號,讀作三角形
2 △叫二次方程的判別式,讀作「德爾塔|「
計算:△=b^2-4*a*c (a、b、c 分別為方程二次項、一次項和常數項系數) 作用: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判定實根的存在性 舉例:1、X^2+2x+3=0 △=2^2-4*1*3=-8<0 方程無實數根
2、X^2+2x+1=0 △=2^2-4*1*1=0 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 3、X^2+2x-1=0 △=2^2-4*1*(-1)=8>0 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
,0)。
3)當 Δ<0時,拋物線與x軸沒有交點。
⑧ 利用根的判別式解有關拋物線(Δ>0)與x軸兩交點間的距離的問題。
⑨當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上,當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下。
❾ 數學Δ(delta)怎麼算
Δ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別式,它是b²-4ac,可以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有無實數根,以及根的個數。
當Δ大於零,這個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而Δ等於零,則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如果
Δ小於零,因為負數無法開平方,所以方程沒有實數根。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