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所謂數學素養,就是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後天環境、數學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實踐和認識活動,所得到的數學知識、技能、能力、觀念和品質的素養。它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內化而成的。它包括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意識、解決問題能力、數學信息交流、創新意識等。青少年們是全能型人才的後備軍,也是祖國的未來,擔負著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教育青少年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尤其是從小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是他們能否成為全面發展的人的關鍵之一。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三大理念,強調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這是數學教育多年來指導思想的突破與革新。也就是說,當前我們要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實現數學教育的總體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大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數學能力,把新課標理念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教學目標,逐一落實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結合教學實際,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數感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重要成分,所謂「數感」,是指學生對「數」的敏銳、精確、豐富的感知和領悟。數感的建立水平是學生個體數學素養水平的重要標志。《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要通過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
1、創設生活情境,啟蒙數感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測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學脫離實際。」可見,生活是數學的源泉,數學學習離開了生活,將會寸步難行,而「數感」更不是通過傳授而能得到培養的。為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將抽象的數學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上,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的事物,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與交流。從中提高學生對數的敏銳程度,形成對數的良好直覺,啟蒙學生的數感。
例如在一年級「認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學們還記得在幼兒園上活動課時的情景嗎?大家一起去滑梯,去盪鞦韆,去騎木馬……」學生們對幼兒生活的美好回憶漸漸被喚醒了,這時教師適時運用多媒體出示一個歡快、溫馨的幼兒活動的畫面:「大家願意和老師一起來數數這個幼兒園里的活動器械嗎?」於是,小學生們開始興趣盎然地數數:1隻滑梯,2個鞦韆,3隻木馬……從而經歷了一個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了數的意義。又如,教學質量單位時,讓學生到市場進行「今天我買菜活動」,看一看,稱一稱,估一估各種瓜果、蔬菜的重量等,開展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數感。可見,情境教學是培養學生數感的基礎,如果較好地利用和創設情境,體驗和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學生不但較容易將知識與生活經驗建構起來,獲得豐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數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的數感意識得以萌芽。
2、引導認真觀察,建立數感
數學是一種運用思維的學科,觀察是思維的觸角,是學生認識事物的基礎,觀察是形成和發展數學知識的基本方法之一。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目標有序、認真、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可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發現數學問題;觀察規律,發現數學問題;也可引導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觀察到的信息……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活動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數感、發展數感。 比如在新課程各年級「數的認識」教學中,要注重讓學生聯系實際先觀察再說一說。如:觀察一張紙多厚,再觀察10張、30張、50張有多厚,然後拿出一疊(1000張)紙,讓他們觀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學「0的認識」時,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出在哪些地方見過「0」。這方面,學生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說出諸如「在體育比賽的比分上見過0」;「在溫度表上見過0」;「電話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學生直觀體會「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在溫度表上、方向圖上表示分界點;在直尺上表示起點;在日歷上表示日期;在電話、車牌上與其他數字一起組成號碼……這些都是學生身邊的事,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樣,學生在觀察中不但體會了數的含義,而且初步建立相應的數感。
3、 構建活動平台,發展數感
皮亞傑說,活動是兒童發展的杠桿。通過實踐操作,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產生親切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平台,始終把兒童的活動作為主體發展的基礎與載體,提供開闊的活動時空,讓學生有合作交流、積極思考、操作等活動空間,使學生的數感真正得到發展。
如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設計一個讓兒童數100根小棒的游戲,看誰數得又快又好的活動。數的結果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逐一地數;分組數;10根10根地數。數完後老
Ⅱ 如何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素養
計算能力是每個人必備的一項基本素質,是小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它學科的重要基礎。培養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合理引導,合理訓練,注重學生思維的提高和鍛煉。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我們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關鍵詞:創設情境,合理訓練,鍛煉思維,計算能力。
數學離不開計算。計算能力是每個人必備的一項基本素質,是小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和其它學科的重要基礎。因此,培養學生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現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慾去探索新的知識,將乾巴巴的計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樂於學、樂於做,給學生講解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以此激發興趣。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我創設了一個情景——腦筋急轉彎,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出示畫面,畫面上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草地中央有一棵大樹,大樹下小羊在悠閑的吃草,再仔細看,樹乾和小羊之間還有一根繩子,請問:小羊吃到草的范圍會是什麼圖形?這樣做,不僅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同時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不自覺的產生了羊吃到草的范圍是一個圓形的念頭。由此,學生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並能靈活利用有關定律、法則,找出解題規律,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同時根據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內部因素的影響的特點,在練習的時間和數量上合理安排,採取「短時、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學生疲勞、厭煩現象的產生,使學生的注意力能穩定地集中在練習對象上,從而保證計算的准確性。
二、全方位引導,合理訓練
(一)讓學生充分地「說」,把操作和語言結合起來。改變過去計算教學就是學生「算」的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說」,說自己的思維過程,並給予適當的指導,交給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同時,重視師生演示操作作用,並把操作與語言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直觀認識,有效地發展學生思維,例如:在教授立體圖形圓柱體和圓錐體的體積時,我鼓勵學生充分的「說」,在「說」的同時,邊操作邊思考,用心去體會兩個立體圖形體積相等。如:一個圓柱形鐵塊的底面半徑是10厘米,高是5厘米,把它熔鑄成一個底面積的28.26平方厘米的圓錐形鐵塊,圓錐的高應是多少厘米?在這道題中,圓柱形鐵塊的體積就是圓錐形鐵塊的體積。學生經過分析題意—動手操作—思考的過程,最終體會到兩個立體圖形體積,沒有發生變化。
(二)提倡估算,讓學生直觀的思維活躍起來,進而提高計算能力。如在教學比例應用題時,首先要讀懂每句話的意思。例如:一間房子用邊長3分米的方磚鋪地,需要96塊,現改用2分米的方磚鋪地,需要方磚多少塊?學生經過觀察發現,邊長3分米大於邊長2分米,說明邊長3分米的方磚面積大,鋪磚的塊數就少,邊長2分米的方磚面積小,鋪磚的塊數就多,經過直觀思考,估算得知,改用邊長後,方磚的塊數肯定多於改用前方磚的塊數。
(三)合理訓練,要做到,單項的計算要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重點練,對於學生難掌握之點易錯之處要突出練。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對比練習。在教學中,將易混易錯的題目放在一起,讓學生區分比較,通過有目的的練習,使學習糾正錯誤以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並及時評價學生的作業,糾正錯誤。
三、多種方式組合,鍛煉學生思維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其中要做好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學生思維的提高和鍛煉。這就需要多種方法結合運用。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口算的能力,這樣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例如20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常用的一些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常用的進率單位互換等等。另一方面注重多種演算法的組合,從而提高思維的敏捷性,例如分解法的運用:25×14可以換成25×10+25×4,或者是10×25+4×25。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也可以做到迅速准確的計算出答案。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思考的動力,以及對演算法的深刻理解。另外,還可以利用表象的演示,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的過程,來提高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例如,對於退位減法的教學就可以對學生利用小棒或者投影進行演示,通過讓學生對「退一作十」的直觀觀察,這種表象的認識教師在一旁的深入引導,就會使學生更加清楚的理解這種演算法的計演算法則,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此外,對於學生直觀思維的鍛煉和培養則需要運用計算中的估演算法,這種方法是適當的將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數學問題引入教學實例中,從而將學生的實際經歷和數學知識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增強其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起學生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四、重算理和法則過程教學,提高計算技能
算理和法則是計算的依據。正確的運算必須建築在透徹地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的頭腦中算理清楚,法則記得牢固,做四則計算題時,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如何講清算理呢?如在講分數加法教學中,先引導學生講述算理,概括法則,如講同分母分數加法時,可以這樣進行:先用圖表示:然後提問這兩個分數的分數單位各是多少?各有幾個這樣的單位?結合圖形觀察後回答:1個加上2個等於多少?通過計算這道題,你能初步概括出同分母分數加法的法則嗎?(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這時,學生的敘述可能是不完整的)。讓學生再思考:怎樣計算?並說明理由。在這個基礎上再出示結語:同分母分數相加減,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這樣教學,既使學生搞清了算理,又使學生掌握了法則,為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也打下了基礎。
五、加強基本訓練,培養計算能力
(一)重視口算訓練,打牢計算基礎。口算是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是數學學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口算關繫到以後能否順利學習和掌握多位數加減法、乘除法和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等一系列內容的學習。《數學課程標准》在第一、第二學段都強調要重視口算。因此,小學計算教學要特別重視口算訓練。在教學中,讓學生估算,把計算教學與估算教學有機結合,這樣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都會有所提高,一舉兩得。隨時進行估算訓練,加深學生理解掌握算理和方法,明確式題答案的范圍,減少錯誤,對提高學生的計算素質和訓練良好的思維大有裨益。
(二)加強簡算訓練,提高計算效率。簡便計算是小學計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學生充分運用學過的運算定律、性質、公式,合理改變運算的數據及運算順序,使計算盡可能簡便、快捷,提高計算效率。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加強簡算訓練,逐步增強簡算意識,提高簡算能力。而簡便運算用得最多的是乘法分配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在計算的時候要讓學生養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習慣。所謂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第一先看清題目中的數字和符號;第二再想一想用什麼方法或有無簡便方法以及計算時應注意什麼,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第三步進行計算;第四步進行演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六、培養良好習慣,提高計算準確率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是學生學會學習、形成學習能力、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保證。在計算中,要著重讓學生養成下面一些良好習慣。
(一)仔細審題的習慣。仔細審題是正確、迅速計算的前提。
(二)及時校對的習慣。
(三)認真計算的習慣。計算時,格式要規范,方法要合理,要認真檢查計算過程。
(四)自覺檢驗的習慣。在計算中,要養成自覺檢驗的習慣,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五)規范書寫的習慣。書寫潦草,格式混亂,粗心馬虎是造成計算錯誤的重要原因。要保證計算的正確性,就要養成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的良好習慣。
總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我們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Ⅲ 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小學數學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數學中學生的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特別是解決應用題的時候。要加強思考能力的培養。
2.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運算能力是學生的基本能力一定要夯實基礎。
Ⅳ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和它的對象、數學概念,命題和數學方法的本質的認識。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數學教學要在重視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方法、感悟數學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數學手段和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數學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現實問題,這是數學教學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數學教學的本質要求。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蘊含在數學知識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由表及裡,循序漸進。要在知識發生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要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揭示數學思想,使學生從中掌握關於數學思想方法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在後續的學習中,科學地獲取數學知識。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要培養一個人成材,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於思維,在於科學的思維。
(三)、在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
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語言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俄羅斯著名教育家A·A·斯托利亞說:「數學教學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新課標也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包括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的形成與語言是緊密聯系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正確的數學語言能更准確、清晰地反映一個人的思維過程,展示思維能力的發展水平。
(四)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邊的事物數學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進一步揭示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系,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素養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素養,數學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它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們教師貴在重視和堅持。要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不僅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方法,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甚至於一種精神和態度,從而讓學生滿懷樂趣和憧憬地去學習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