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如何設計
教育狹義上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廣義上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如何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特徵
教育活動設計是否與學習者的特徵相匹配,是決定教育活動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設計需要首先分析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特徵。
(一)從具體到抽象
數學知識是一種抽象的知識,它的獲得需要擺脫具體事物的其他無關特徵。幼兒對於數學知識的理解需要藉助於具體的事物,甚至藉助於動作從對具體事物的抽象中獲得,他們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所依賴的具體經驗越豐富,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有概括性。
(二)從個別到一般
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存在一個逐漸擺脫具體形象,達到抽象水平的過程,同時在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一個從理解個別具體事物到理解其一般和普遍意義的過程。例如,當幼兒對數的概括意義還不完全理解時,在按數取物的活動中,幼兒往往會認為與一張數字卡相對應的只能取放一張相同數量物體的卡片,只有當他真正理解了數的概括意義以後,才會認為可以取多張,只要數量相等就行。對於其他數學知識的學習,幼兒也經歷了同樣的概括過程。
(三)從外部動作到內部動作
幼兒在學習數學時,最初是通過動作進行的。特別是小班的幼兒,在完成某些任務時,經常伴隨著外顯的動作。比如,年齡小的幼兒,在數數時往往要用手來一一點數;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計數能力的提高,他們能逐漸把動作內化,能夠依靠視覺在頭腦中進行數和物的對應,甚至能直接用目測來確定1O以內物體的數量。在幼兒學習某一數學知識的初期階段,特別需要這種外部的動作。大班幼兒已具有了較強的動作內化能力,他們在學習l0以內的加減時,已經具有在動作水平上進行加減操作的經驗,並對這些經驗加以概括和內化,而不是憑空出現在頭腦中的。
(四)從不自覺到自覺
心理學所說的「自覺」,指的是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意識。幼兒往往對自己的思維過程缺乏自我意識,他們思維的自覺程度和動作的內化有關。如,小班幼兒在將具有相同特徵的物體歸類時,往往會出現做的和說的不一致的情況。不少幼兒能根據感官判斷其共同特徵(如形狀特徵)並進行歸類,但在語言表達上卻出現了不一致。顯然,幼兒這時的語言表達往往是不隨意的,僅僅作為動作的.伴隨物,而不是思維過程的外化。
二、通過教學環境的創設開展數學教育
創設數學環境時,教師不能著眼於活動室的一面牆、一個角,而是把幼兒周圍的所有環境都充分利用起來,變單一為多種,變平面為立體,變視覺刺激為多種刺激。
(一)活動室
主要是充分利用活動室的牆面和角落。室內牆面有大有小,在設計時,要根據牆面的大小把材料製成平面與立體相結合的畫面,並在下方設有活動材料,供幼兒操作。例如,在大班活動室的主牆上,布置上組成、加減、時間、空間、分類:守恆、排序等方面的數學內容,下方留一塊空間,提供材料讓幼兒操作驗證。在利用活動室角落設計數學角時,要注意到: 材料和工具要便於幼兒取放,每個數學角的內容既保持相對的穩定性,又要不斷更新。
(二)盥洗室
結合幼兒愛玩水的特點,可以把吹塑紙剪成各種幾何圖形,供幼兒在盥洗室開展「水貼畫」游戲。幼兒只需將吹塑紙片放入水中濕一下,然後往平滑的瓷磚牆上一貼,圖形就牢牢地貼在牆上了。剛開始幼兒可能只是無目的地利用各種圖形進行簡單的拼貼、排列,後來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就會逐漸有目的、有主題地根據圖形的特點拼貼、排序、分類,比較大小以及加減運算。幼兒在興致勃勃的「玩」中增長了知識,並且發展了想像力、創造力、思維力及觀察力。
(三)衛生間
幼兒在衛生間中相對來說是比較放鬆的,因此,要通過創設了一定的數學環境,以激發幼兒的「無意注意」,讓幼兒在自然、輕松的狀態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如在平滑的瓷磚上用水將各種幾何圖形拼貼成一些可變換的圖案,讓幼兒觀察、操作。
(四)樓梯
可以通過在樓梯上設計各種顏色的數字及與之相對應的圓點,讓幼兒有意無意地去感知數序、序數、相鄰數。同時,把幾何圖形方面的知識及按規律排序等多方面的內容也融到其中,幼兒在進進出出、上下樓梯的過程中增長了知識,培養了觀察力。
(五)陽台與走廊
陽台與走廊雖然並不開闊,但它是幼兒經常玩耍的地方,所以,要也充分利用這一環境,如在地板上畫迷宮、房子,讓幼兒自由地游戲。
三、通過差異化教學活動設計開展數學教育
教育研究和實踐表明,幼兒學習數學的個體差異最為突出。教師可以把應該掌握的內容分解成不同層次,並配有不同層次的材料,根據幼兒數學發展的需要,將各種類型操作活動(全班操作活動、分組操作活動、個別操作活動)合理互補貫穿運用於各個教育環節,滲透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之中,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
為此,幼兒數學操作活動的開展需要我們創設數學活動角,投放豐富、可操作、安全而有吸引力的蘊含著有關數學概念屬性的各種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身的發展水平與內在需要,自主地選擇、操作,探索、揭示有關數學現象和原理,發現和能動地構建數學關系,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孩子在操作中可以學會自我糾正、歸納、發現規律。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小組,進行不同層次的操作,在操作中可請操作較規范的幼兒進行演示,以指導較差的幼兒;或教師在觀察的同時,適時幫助幼兒體驗成功,使他們學會自信、自主、自立、合作,產生對數學濃厚的興趣,慢慢地從低層次過渡到高層次,呈階梯狀層層遞進,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相應的發展,以發揮個體的優勢和整體功能。
在數學活動中,操作類型單一,不利於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操作組織形式一致,不利於體現教育的層次性;操作材料貧乏,不利於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只重視正規性操作活動,不利於滲透教育的隨機性。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教育目標,設計合適的操作類型,合理選擇驗證性操作、探索性操作、創造性操作並有機配合,使幼兒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進行有關歸納、概括,揭示有關數學現象和原理,發現和能動地構建數學關系。
例如:在組織幼兒學習二等份的過程中,首先在探索性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理解二等分的含義;教師給每組幼兒提供足量的不同材料,讓幼兒自由地選擇。體驗將各種形狀的紙張、不同長度的繩、一定量的米和水分成二等分,請幼兒說說自己進行二等分的方法;
其次,在驗證性操作活動中,鞏固對二等分含義的理解並探索出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最後,幼兒通過交流體驗後再去體驗並繼續交流,在創造性操作活動中,感知同種物體和不同物體二等分的多種等分形式。在此教學過程中,操作過程環環相扣,操作類型相輔相成,幼兒在這一系列操作中步步接近和抽象出二等分的數學內涵。
此外,在數學活動中應拓展語言操作形式,採用多樣的方式提問。數學概念的內化和語言技能的發展是孩子智力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語言可促進孩子理解數學概念、增強邏輯思維。
數學活動中的提問形式單一、重結果輕過程都不利於促進幼兒良好數學思維的養成。教師的啟導語必須生動、簡潔、准確,並進行同一問題多角度提問,積極引導幼兒理解數學情景中的多種邏輯關系,啟迪幼兒發散思維和思維的靈活性,拓展幼兒數學思維的空間,提高幼兒分析、理解、判斷能力,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結束語: 總之,在幼兒數學教育中,要樹立「現實生活是幼兒數學概念形成的源泉」的基本觀點,貫徹「數學教育聯系兒童生活」的原則,並抓住教育內容、活動目標、活動情境和實施途徑等幾個關鍵點將數學教育生活化真正落到實處。最終通過有效的教育活動設計使幼兒喜歡學習數學,並體驗數學對其生活的重要意義。
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是對幼兒數學學習的要求,也是幼兒園實施數學教育的依據。目標的確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動的方向,引導教育活動的設計,確立教育活動的評價依據等,因此,在數學教育中,目標的確立十分重要。
一、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的結構
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是以有序的結構組織起來的系統。從縱向的角度來看,它一般可以分為總目標、年齡階段目標、數學教育活動目標三個層級;從橫向的角度來看,它一般可以分為認知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操作技能目標三類。在制定不同層次和類型的目標時,幼兒發展的已有基礎、幼兒數學學習的特點與規律以及數學學科本身的邏輯體系與特點都是目標制定者需要把握的因素。
1、總目標(一級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幼兒學習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幫助幼兒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量以及空間、時間等方面的感性經驗,使幼兒逐步形成一些初步的數學概念,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幼兒的數學思維活動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以及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獨立性;逐漸培養幼兒愛思考的習慣。
(3)操作技能目標:讓幼兒學會正確操作和使用材料,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做事認真、仔細、有條理、不怕困難等良好習慣。
2、各年齡階段目標(二級目標)
二級目標是根據一級目標提出的,它是從認知能力、情感與態度、操作技能三個范疇,根據小、中、大班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確立的,操作性較強(詳見下頁表格)。
3、數學教育活動目標(三級目標)
在數學教育實踐中,各年齡階段目標必須層層分解為具體的、可操作的目標,即分解成可以在一次數學活動中實現的目標或需要通過若干數學活動實現的目標。這一級目標應與一、二級目標相一致,使之相互銜接,以促進幼兒的整體發展。
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目標的制定與表述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規定著預期的某種活動效果。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內容選擇、方法運用及效果評價的依據。目前,幼兒園數學教育實踐中仍存在著只有內容沒有目標的盲目的數學教育以及「程式化」、空泛無物的目標設定傾向,因此,教師在制定與表述數學教育活動目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目標的發展性
在制定數學教育活動目標時,教師首先應當著眼於幼兒的發展,既包括數認知方面的發展,也包括情感、學習態度、個性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只有充分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發展水平,才能在活動設計中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注重目標的發展性意味著教師必須清楚地了解本班幼兒的發展基礎,以此確定所設計的活動目標對幼兒是否具有發展價值。
認知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一個特徵分類
2、學習按物體量(大小、長短)的差異進行5以內的排序
3、認識「1」和「許多」,並能正確區分
4、學慣用一一對應方法比較兩物體的數量,感知「多」「少」和「一樣多」
5、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實物,並能說出總數
6、按數(5以內)取物
7、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並能說出其名稱
8、以自身為中心區分上下
9、認識早晨、晚上、白天、黑夜,並學會基本的運用1、認識10以內數字,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學習順數和倒數
2、學習不受物體空間排列形式和物體大小等外部特徵的干擾,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即學習數量守恆
3、認識10以內自然數列中相鄰兩數的等差關系
4、認識長方形、梯形和橢圓形
5、學習按粗細、高矮的差異進行6以內的物體的正逆排序
6、正確點數10以內物體
7、按物體某一特徵分類
8、按物體的數量分類
9、學會比較粗細、厚薄、輕重等量的差異
10、學習不受圖形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即學習圖形守恆
11、初步理解平面圖形的簡單關系
12、學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前後
13、學習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前後
14、學習向上、下、前、後等指定方向運動
15、認識並學會運用「今天、明天、昨天」等時間概念
16、理解「=」和「≠」等符號1、學習10以內序數、單數、雙數、相鄰數等概念
情感與態度
1、在數學活動中大膽回答問題
2、產生對數學幼兒的興趣以及操作數學活動材料的興趣
1、在數學活動中能安靜地傾聽教師和同伴的講話
2、在日常生活中喜歡選擇數學活動
3、主動、專注地進行數學操作活動
4、學習與同伴友好地進行數學游戲,採取輪流,適當等待,協調等方法協調與同伴的關系
操作技能目標
1、聽懂教師的要求,學習按游戲規則活動
2、學慣用語言講述同伴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3、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按要求拿取、擺放和操作
活動材料
1、學習聽清楚教師的要求,按要求進行活動並檢查自己的活動結果
2、學習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過程和結果
3、基本學會數學操作
活動技能
1、傾聽清楚操作活動的規則,按規則進行活動並檢查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2、能清楚的講述操作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3、學習有條理地擺放、整理活動材料
2、目標的全面性
目標的全面性是指教師在制定目標時,應思考在本活動內容和情境條件下「幼兒學會了什麼」(知識目標)、「幼兒能學嗎」(能力目標)、「幼兒學得有興趣嗎」(情感目標)。一般說來,活動目標應包括學習內容的要求及幼兒行為的養成要求。在制定數學教育活動的目標時,教師應避免兩種傾向:一是偏重知識的學習,忽視其他方面的發展;二是錯誤理解「全面性」,表現為脫離活動內容和具體情境的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即凡是數學活動就必定有認知、情感與態度、操作技能三個方面的目標,從而使某些目標成為裝飾或點綴,對幼兒發展以及教育教學並無價值。
3、目標的針對性
由於教育活動的目標可以作為檢驗活動效果的依據之一,因此目標應當是具體的、可觀察的、可操作的、可評價的。也就是說,目標的制定必須有針對性,而不是空泛、籠統的。如某中班數學活動「家裡的數字」的目標設定為:
(1)感受數字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培養幼兒對家的美好情感。顯然,這樣的目標是空洞而無針對性的,無法作為評價活動效果的依據。
這一活動的目標可以調整為:
(1)尋找和搜集家裡帶有數字的照片或圖片,通過交流與分享活動感受數字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理解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
(2)願意與同伴交流,嘗試大膽表述;
(3)在集體參與的觀察和交流活動中進一步萌發對家的美好情感。這樣的三條目標就比較有針對性。
4、目標的統一性
美國課程專家布魯姆認為,「教師所期望的學生的變化便是教學目標或教學目的。」「闡述教學目標,就是要以一種較特定的方式描述在單元或學程完成之後,學生應能做(或產生)些什麼,或者學生應該具備哪些特徵。」也就是說,教師既可以以幼兒為主體表述教育活動目標(行為目標),如幼兒「說出」「會用」等,也可以以教師對幼兒的教育影響和具體教學行為為主體表述教育活動目標,如「使幼兒……」「啟發幼兒……」「引導幼兒……」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個教育活動目標中,主體必須統一。一般來說,為了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在幼兒的學習和發展上,我們提倡以幼兒為主體進行表述。這種表述方式可使教師從幼兒行為的變化中觀察他們的發展狀況。
⑵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幼兒數學教育主要包括幼兒的數概念、計數和運算的教育、量與計量的教育、幾何圖形和空間關系、時間關系的教育等。
①幼兒的數、計數與運算
10以內數的實際意義;數的守恆;相鄰數;數與數之間的數差關系;認識序數,能夠用自然數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關系,說出物體排第幾;認識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以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和互補關系等;學會10以內的計數;認讀和書寫1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包括認識加號、減號和等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學習10以內數的口頭加減運算,並能夠用加、減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②量與計量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物體量的差異,比較物體的多少、大小、長短、高低、粗細,厚薄、寬窄、輕重、容積等;理解初步的量的守恆;在比較物體量的差異時,感知量的相對性;幫助兒童建立序的概念,並體驗其中的傳遞關系;學習計量,會進行初步的自然測量。
③簡單的幾何圖形知識
能夠正確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圓形和梯形,並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徵;能夠正確辨認幾種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球體、正方體、圓柱體、長方體;能夠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理解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
④空間方位初步知識
能區分上、下、左、右和遠、近等空間方位;能按指定方向進行運動,包括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向上和向下等。
⑤時間、方位的初步知識
能區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並且知道一星期7天的名稱及其順序;認識時鍾,知道時鍾的用途以及正點與半點。
⑶ 什麼是學前兒童數學教育
我們把幼兒數學學習的內容大致分為以下三個序列: 1.邏輯關系 該部分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類包含關系及分類,兩個集合中元素的一一對應關系,序列關系及排序,模式。 2.數和量 該部分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計數,10以內自然數及數與數之間的關系,10以內數加減運算,分辨物體量的差異(大小,長短、輕重、時間等)和簡單計量。 3.空間與形體 該部分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空間關系和空間方位,常見幾何圖形及幾何體。;上述列舉的各序列的主要學習內容,需要通過小、中、大班螺旋式的系統性教學來幫助幼兒獲得相應的關鍵經驗。所謂螺旋式教學的含義是指一項內容(如分類)在小、中、大班都要進行,但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應該是逐漸提升或拓展的。
⑷ 舉例說明什麼是幼兒園教育內容的縱向整體性
目前,一些幼兒園的教育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具體要求、輕總目標;重上課、輕游戲;重共性、輕個性;重集體活動、輕自由活動的傾向,忽視了教育的整體性。 馬卡連柯說過:「人不是分成部分培養的,而是由他們受到的影響的整個體系而綜合地造就出來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考慮各種教育因素的整體結合,而不是單一的、分割的實行。 教育計劃的整體性 我們在制定每學期、每月、每周、每日計劃時注意進行改革,注意各育教育內容要求的內在聯系,整體考慮。以小班教學計劃為例,計劃中安排的德育有愛護花草樹木,不隨便採摘的要求;智育有獲得花草樹木初淺知識的要求;美術教育有掌握粘貼、朗誦的要求;計算教學有比較「1」和「許多」、「一樣多」的要求;語言教學有理解兒歌內容、清楚地朗誦兒歌的要求等等。 我們讓幼兒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有關花草的初淺知識,並能動手貼制、塗畫出花草,同時讓他們知道一朵花和許多花的區別,學會念「一朵小紅花」的兒歌,並天天給花澆水,使幼兒懂得愛護花草,不隨便採摘的道理。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將散步、日常活動、游戲等各種教育手段配合運用,在園內外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花草;在教室自然角里安置孩子們親手種植的花,同時,我們還要求家長配合,注意教育的一致性。 實踐活動的整體性 活動,是幼兒認識客觀世界的「橋梁」。只有讓幼兒在活動中動手動腦、觀察、探索,才能逐步形成、發展自己的認知結構。 中班活動「勇敢的黑貓警長」中,我們就組成了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教育。 活動開始時,黑貓警長將這項營救小動物的任務交給了在座的小朋友們。孩子們立即與黑貓警長一起進入戰斗狀態。他們戴上了自己創造製作的警帽,騎上自己設計的椅子摩托車出發了。可是大海阻攔了他們的去路,警察想了許多過海的辦法:有的說開氣墊船過去;有的說乘坐水陸兩用艇過海;還有的說在沒有交通工具的情況下,抱住樹枝或徒手游過去。接著,大家按照自己想出來的辦法,紛紛過海救小動物。 勝利地完成了任務,大家都高興地歡呼起來,享受著勝利的喜悅。整個活動,小朋友們不僅得到了語言的反復練習,培養了動手能力,發展了創造力,還鍛煉了勇敢、機智的意志品質。 幼兒園教育環境的整體性 整體教育不僅要求教育活動的整體性,而且要求教育環境與內容相適應。在開學初,我們開展了全園迎新活動。在節日般的熱烈氣氛中,小班的小朋友們通過與大哥哥姐姐的共同活動,結成好朋友,使他們對幼兒園有了感性認識,消除了懼怕感、陌生感。 我們創設了可供幼兒練習、實踐的條件。如中班進行勞動教育時,為將日常生活和環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我們在牆上布置了小朋友自我服務的畫面,讓幼兒編兒歌,講故事,還放置了實物,如扣子、鞋帶、筷子……促使幼兒良好的認知結構與行為習慣的形成。另外,為使幼兒個性得到良好的發展,我們定期組織全園性各年齡各班混合游戲,全園小朋友自由結伴,自由選擇游戲內容,以增強幼兒獨立性、主動性,促進其交往能力的發展。 家園合作的整體性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是整體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做好家園配合教育工作,方能更好地教育幼兒。我們除了每學期定期召開兩次家長會,還舉辦「專題講座」、「教育咨詢活動」,辦「家長專欄」,向家長公布教育計劃,聽取家長意見,經常進行家訪,針對特殊幼兒制定個別教育計劃,與家長一起,共同探討教育幼兒的方法,並組織家長來園觀看孩子的半日活動,參加運動會、節日慶祝會等,使家園教育協調一致,共同教育好幼兒。 整體教育既需要各教育因素的橫向聯系,又需要有系統的縱向發展,這是由兒童發展以及教育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系統性所決定的。因此,我們還注意了教育內容的連續性和托兒所、幼兒園及小學的銜接。
⑸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數學認知總目標是哪幾條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結構
如同一般的教育目標一樣,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體系,是按一定的有序結構組織起來的。 從縱向角度看,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具有一般的層次結構。從橫向角度看,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 標具有不同的分類結構。
一、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層次結構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層次結構,也可以稱之為縱向結構。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按其層次, 從上到下一般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即可以分解為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單元 目標和活動目標等四個層次。
(一)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總目標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也可以稱為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領域目標是學前階段科學教育總 的任務要求,它原則性地指出在學前階段進行科學教育的范圍和方向,是科學教育所期望的最終結 果,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和相對的獨立性。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是學前教育總目標的一個有機 組成部分,與總目標在方向上是一致的、相輔相成的。
例如,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曾提出「自然教育」,其總目標包括: (1)增進幼兒對自然的 情感,萌發其初步的環境意識,包括幼兒對自然、對生命、對環境的態度。(2)增進幼兒對自然界 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關系、聯系及其發展變化的認識,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包括知識經驗和 認知能力兩部分。(3)培養幼兒的求知慾、探索精神以及好學、好問、積極動手動腦的習慣。雖然 從今天看來,上述的總目標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但是也可以看出這個目標是符合了總目標的一般特 性即概括性, 目標比較宏觀,目標的表述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和概括,而且是涵蓋了當時所認為的, 通過科學教育所能達到的各個方面:情感態度、技能,以及認知能力等。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總目標,是在整個學前教育階段中,通過一系列的科學教育活動的過程來 實現的,因此,在學前階段進行科學教育都應以總目標為指導思想。
(二)學前兒童科學教育年齡階段目標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年齡階段目標,是指根據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總目標確立的、按學前兒童年 齡階段劃分的中、短期發展目標。科學教育的總目標是學前兒童在幼兒園三到四年中在科學領域的 總目標。年齡階段目標則是小、中、大三個年齡班的一年性的目標。」它一般分為小班(3~4歲)、 中班(4~5 歲)、大班(5~6 歲)三個年齡班的科學教育目標。年齡階段目標是總目標在學前教育 各年齡階段的具體體現,是總目標的具體化,是中期、中觀的目標。年齡階段目標把科學教育的總 目標,按不同年齡兒童的發展水平做了具體的劃分,因此,年齡階段目標的要求在指導思想上和總 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年齡階段目標還是學前兒童各個不同階段年齡特徵在科學教育目標中的體現, 它反映了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目標要求的差異性。兒童的年齡不同, 其身心特點、需求、興趣也不 同,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提出不同於其他年齡階段的適宜的目標,以適應兒 童的發展需求。另外,科學教育的各年齡階段目標之間是具有連續性的,這種連續性反映了學前兒 童發展的連續過程,同時也反映了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連續性。這三個一年的目標之間銜接性要強, 分階段的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
例如,在我國常識教育提出的小、中、大班有關植物的目標,就體現了三個年齡班之間的銜接 性。小班是「認識常見的三四種蔬菜、水果,一兩種花草、樹木,知道它們的名稱、明顯的特徵和 主要用途;在成人的幫助下,學習種植一兩種種子大、容易生長的植物。」中班是「認識常見的蔬菜、
1
1/21頁
水果、花草、樹木各兩三種,知道它們的名稱,從根、莖、葉、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徵,比 較其明顯的不同點;種植幾種容易栽培的植物,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知道植物的生長不可缺少土 壤、陽光、空氣和水。」大班是「認識常見的蔬菜、水果、乾果、樹木、花草和當地的主要農作物各 兩三種,比較其異同,並進行分類,區分常綠樹、落葉樹;參加力所能及的園田勞動;採集各種樹 葉、種子和野生植物,學習簡單的保存方法。」
⑹ 什麼是數學的縱向性
所謂數學知識的縱向延伸是指基於學生後續數學學習的需要,以基本數學知識為教學原點,在課堂以高視野的教學設計引領學生數學學習。
⑺ 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你好,幼兒學前數學教育根據何秋光老師的將數學教育體系,可分為以下六大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