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一年級數學擺數游戲後有什麼發現

一年級數學擺數游戲後有什麼發現

發布時間:2023-01-07 09:32:33

『壹』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通用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這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64頁的內容。10是一個特殊的數,由於我們採用的計數法是十進制計數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也是今後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

課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備,包括教具、課件和整節課的設計等等,課後,我再回過頭來思考課中的每一個細節時,發現其中有些地方處理得不錯,有些地方就需要改進。這節課我力圖通過愉快的情景啟發學生初步來認識10。在上課時的導入部分,我選用了小朋友喜歡的數字排排坐課件引人入勝,讓學生幫0和1想出辦法對付橫行霸道的9,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系的,是可以組合的。在這樣的問題情境里,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接著我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主體圖,說一說畫面上有什麼物體是表示10的,還讓學生動口用10說一句話,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並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在教學10的分解和組成這部分內容中,我注意創設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在10的分與合活動中,學生可以用擺小棒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組合的辦法,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不擺,直接用類推的辦法都可以。允許學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雖然我打破了傳統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節,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於突破和創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後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數學課其實是思維訓練的場所。老一輩人常常認為數學學得好的人往往比較聰明,這並不無道理。因為數學學科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重任,一套好的數學教材不在於它的封面設計得多麼美麗,也不在於設計得多麼新穎,關鍵是是否能給學生們廣闊的思維訓練空間。在加減法(一)5的加減法一課中,小雞吃米的數學故

事是這樣設計的:5隻小雞吃米,有兩個盤子都裝有米,同學們猜猜看,小雞吃米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幾和幾"相比,無疑前者給了學生一個更大的思維想像空間,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與教材的新思想靠攏,在上《前後》一課時,我讓學生們裝扮成不同的小動物,依次是小熊、烏龜、公雞、兔子、大象、小狗。請他們說說大象現在排在第幾?如果我想讓大象排在第二,你們有什麼好方法呢?當然學生們的方法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實現了數學課的價值,進行了思維的鍛煉。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最初打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

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覺得在我的教學當中,有如下幾點感受: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並且在以後的教學中,讓學生不斷的反思自己的學習,有哪些收獲,有哪些感受。一定讓學生說出來才好,不僅僅說給老師聽,還有說給父母聽,更重要的是說給同學聽,渲染大家學習的氣氛,所以我教的孩子對數學還是比較的有興趣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然學生學習起來就主動了,愛學習了!

2、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

3、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總之,這冊教學也使我對新教材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更加努力的!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多年教一年級數學的經驗告訴我,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數學起源生活,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松學習。例如:教《跳繩》時,在主題圖講完後,我請8個同學上台,問:"蘋果和香蕉,你最喜歡哪種,喜歡蘋果的站在左邊,喜歡香蕉的站在右邊"然後引導學生討論8由幾和幾組成,並列出相應的算式。還可以問:玩具車和冰淇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放學後,你是先做作業,還是先看電視等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快掌握8的組成,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

二、以估計為動力,引導學生猜方法,探索數學的奧秘。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猜數游戲》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顆珠子,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後學慣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三、培養競爭意識,在比賽中增長信心。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松學習。例如:教《美麗的心座》時,在主題圖講完後,我請7個同學上台,問:"蘋果和香蕉,你最喜歡哪種,喜歡蘋果的站在左邊,喜歡香蕉的站在右邊"然後引導學生討論7由幾和幾組成。師還可以問:玩具車和冰淇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放學後,你是先做作業,還是先看電視等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快掌握7的組成,還可以進行思想教育。

二、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

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麼,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採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學《擲雙色片》時,我先告訴學生我一共有幾個雙色片,左手有幾個,讓學生猜猜右手有幾個,這樣反復進行幾次,學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數的分解和組成以及加、減法,加深了對數的認識,為今後學慣用數學做好了鋪墊。

三、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認識幾和第幾」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這個知識點孩子很容易混淆。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在實際教學中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教材的主題圖是以場景的形式來表現的,而手頭又缺乏這幅教學情境圖,因此我把教材上的主題圖重新作了調整,變為讓小猴子和小兔子聚餐的教學情境。當我將小猴子、小兔子、桃子和蘿卜的圖片凌亂的貼在黑板上時,孩子們立刻瞪大眼睛,露出好奇的神情,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一開始就被調動起來。

2、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讓學生能輕松地解決隱藏在主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在動態的參與中學會「幾」和「第幾」,這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容易接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活躍課堂氣氛,教學反思《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3、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課堂更應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在本節課中我設計了一些有層次、針對性強的問題,讓學生在觀察、思考、比較的過程中自然地訓練了思維,並掌握所學知識。如觀察黑板上排列好的幾只小兔和小猴,設計了一連串的問題:①一共有幾只小動物?②排在左邊第2的是誰?③排在右邊第2個的又是誰?④為什麼同樣是排在第2,小動物卻不一樣呢?⑤左數4個動物都有哪些?這些問題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生在不斷的辨析比較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維能力。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11—20各數的認識,它既是10以內數的認識和延續,又是100以內乃至更大的數的認識的基礎,同時也為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學習打下算理基礎。課前了解到,學生基本上已經會數數到20,也已經認識11~20的數,因此我設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通過擺小棒的實踐操作,逐步理解「10個1是1個十」,掌握,1個十和幾個一表示十幾。

1、通過數蘋果的問題,讓學生擺一擺11根小棒,要求:怎樣擺就能讓大家一眼看出是12?學生出現了幾種擺法……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引導學生認識到一邊10根,一邊2根的擺法更容易看出是12。為了更方便,我們可以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個"十"。從而突破10個一就是1個"十"這個難點。這樣,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經歷數的概念產生,形成過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才能,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而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悅感。

2、在認識了10個一是1個十後,引導學生用1捆小棒和2根小棒擺成12,並說出1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12的數的組成。再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數字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使學生加深了對11~20各數組成的理解。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學生在活動中逐步形成了「1個十」的概念,教師針對性地進行了小結,並把學生的思維引入生活,以學生日常接觸過的實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1個十」在生活中的應用與便捷。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一年級數學《操場上》教學反思教材創設了操場上的情境,引導學生根據畫面上的數字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重點研究比多少的數量關系。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操作,使學生體會到用減法計算。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本節課為學生提供了鍛煉發散思維的空間,如:看圖搜集與數學有關的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學生有了自由想像的空間,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充分展現學生的聰明才智,同時進一步從多方面掌握兩個數比較多少的知識。

2、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淡化不必要的難點。本節課是一節求相差數的教學課,以往在教授這個內容時都要強調求相差數為什麼用減法計算,這樣增加了學生理解的困難。而本節課淡化這一點,只讓學生根據生活的經驗找到求誰比誰多或誰比誰少的計算方法。

3、本節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做練習的時候培養學生審題、思考、書寫、檢查等一系列良好的學習習慣。

4、教學中我注意及時評價,在評價中不僅僅進行知識性評價,還對學生情感態度進行評價,如:這節課你學得怎麼樣,有什麼收獲?使學生親身感受到自己的成長,為自己的進步而感到高興。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加減混合」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它們在編排上基本相同,孩子們每天要上的課很多,自我檢討,為什麼一說上美術、音樂、體育課時孩子們表現出的興趣是那麼地濃厚,由此,我深深地進行了自我反思,根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並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從而在本節課中,我採用的是故事串連整堂課中,讓學生從課的開始到結束都充滿好奇心。同時,我在設計上也體現了「教—扶—放」的原則。

為此,我在本課的設計中,努力做了以下幾點:

1.利用舊知,鋪路搭橋

課開始,復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及連加、連減的速算擂台,而這些都是加減混合的基礎。而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也與加減混合相同,因此通過這一知識的復習及5+3-2 、10-5+3式題的引入,可以使學生自然地找到新舊知識的切入口,從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識的重點,為突破難點做好准備。

2.體現教學活動的雙主體性,採取各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中,教師演示與小組合作討論相結合多層次的信息反饋,全班的教學活動與個體差異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思考狀態,體現教學活動「教—扶—放」原則,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如例2的教學。同時教師還重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規律,把加減混合與連加、連減聯系起來,從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結論。練習題設計有梯度、有趣味,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3.美妙動聽的故事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愛玩好動,因此在教學中始終由白天鵝來牽線,在森林中完成例題和練習。大森林裡所發生的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例題和練習題。這樣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並鞏固了所學知識。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注意到為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條件,使他們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真正體現了上課開始注意力集中,下課之時仍能興趣盎然,做到了教與學融為一體。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作為一年級數學的第一單元,數一數之中所用到的數字相對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時就學會數這幾個數字了。看圖數物體時,只要他們觀察的夠仔細,相信他們都能數出自己所選物體的個數,所以我感覺著一單元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還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目的,所以在上課時,可以盡可能的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數物體,比如數人時可以先數女同學有幾個,再數背書包的女同學有幾個,再數扎辮子的女同學有幾個等等,盡量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興趣。

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但是作為學生進入小學的第一節數學課,要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順利的適應小學數學的學習是這節課的關鍵。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統計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特點與認知規律,採用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方法,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1、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看、想、問、做

低年級的統計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礎上,逐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因此,我緊密的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我利用班會課舉行聯誼會,問要買什麼水果?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樂於關注。有了這樣的情感,學生學起數學知識來,當然是事半功倍了。讓學生自己去調查,,如此以來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通過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親身體會調查的過程,有助於學生對統計知識的進一步理解,並懂得如何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了數學問題。

2、抓住時機,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張揚個性。

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性,鼓勵他們想自己所想,問自己所問的,說自己想說的,同時要引導學生會想、會問、會說。要學會肯定別人做得好的地方,幫助別人彌補不足之處。對別人做法不理解的不要指責,而是學會提問。形成一種老師、學生平等的在一起研究問題的氛圍。教師不但要尊重和肯定學生個性化的思維方式與結果,還要抓好時機,激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與長處,促進他們個性素質的不斷優化。整節課學生不是靜靜的聽教師教,而是熱鬧的「動」起來。這是我呼喚學生「積極參與」與「合作交流」的成功之處。同學們在我創設的民主、平等的氣氛下思維開始了,頭腦靈活了,參與意識增強了,合作交流的效果漸佳了。

3、評價形式多樣化,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節課我注意到了對學生的評價,實現了方式多樣化,既有語言上的激勵,也有體態語的觸摸。雖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樣評價方式我除了用以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也關注了學生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另外我還進行了一個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嘗試,我看到了學生在自我反思的矛盾斗爭中增添了一份勇氣,更增添了一份自信。

但本課也反映出了一些不足之處:

學生對統計知識掌握的不夠到位,收集數據沒有好的方法和順序,結果有的學生統計了兩遍,有的學生忘記統計了,以後應先指導學生方法,再讓學生去做。另外,學生的合作意識的培養還需要有意識,有計劃的逐步培養。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數的順序》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100以內的數數、讀數、寫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1、在教學時,我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填寫百數表時,因為學生已經有了數數、讀數、寫數的基礎,所以我讓學生去獨立填寫,從而形成100以內數的順序的鮮明表象,為進一步加深對各數的順序的記憶,也為理解和探索百數表的排列規律打下基礎。

2、通過對百數表橫、豎、斜各方位的觀察,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順序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了解每個數在數目表中的位置、與相鄰數的關系,對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同時,通過對此表的觀察,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排列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一堂課上下來,感覺學生比較活躍,效果較好,但是時間上把握的不太好,在觀察這一環節花費時間太多,後面有2道習題沒有完成,以後教學時要注意適當控制。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作為新教師,首次面對的就是教學一年級的新生。教學經驗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氣、重拾起對教學的熱情向前進,一學期過去了,有必要對這一學期進行下總結。

一、做得較好的方面。

1、不局限於教材,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適當重組教材,做到能對教材進行靈活運用。例如:在教學「第幾」時,我拋開教材中靜止的畫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全班學生一起來參與活動,學生興趣很濃厚。先讓學生一起准備好,我說:「第一排」。那麼第一排的學生就迅速的站起來。在說第幾排的時候,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把「第」字拖長聲),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戲中充分體會第幾的概念.

2、要信任學生,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如教學「6的組成」時,學生不僅能總結出5種組成方法,還會把5種方法並成3種。又如,在教學完0~10這11個數字,我讓學生編一套操來形象的展示這11個數。可以用身體,手等。在第二天的匯報交流時,我驚喜的發現了學生巨大的創造能力,每個數字在學生的深動演繹下變得活靈活現。

3、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如在教學「分類」時,學生通過對房間里的東西進行分類,發現可以按顏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狀分、按材料分等。同時,學生又對分好類的東西放在哪裡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分鞋子時,學生把皮鞋放一層,涼鞋放一層,並能說出人按高矮來排隊時,矮在前,高在後。學生把分類思想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充分體驗了分類的用途、好處和分類帶來的方便。

二、不足與困惑

1、我雖然在師范的學習中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也看了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很多在書上介紹的教學方法照搬到現實教學中並不適用。雖然思想開放,也大膽嘗試新的教法,但在課堂組織方面顯得有點無力,秩序不是那麼好,學生一聲高於一聲,做什麼的都有,再好的教學設計也無法實施。在本學期我試過用嚴厲的教學態度,也試過用溫柔可親的教學態度。但效果都不持久,在下學期,我也許應該運用「嚴」和「松」並重的教學方法和態度,但何時「嚴」何時「松」是我作為新教師要在今後幾年裡好好探索和把握的。

2、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夠,我希望是在一年級能用到課件的課都用課件演示生動的教學過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這樣,課堂紀律也會好很多,但是由於時間的問題,我所做的課件都比較簡單,無法真實再現生動的畫面,再者,從網上以及和各位老師交流課件還不夠,這是我在下學期要努力的方向。

3、一年級學生起點不同是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特別是我教學的一個班級,程度好的學生對於難題點撥以下就能自己理解和明白,但是程度較差的學生說了三、四遍也不是很消化。如何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這又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總之,這一學期的數學教學給了我很多需要反思的方向和提高的建議。希望下學期我會有所進步。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一年級小朋友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學習抽象數的大小時有一定困難,教學時我先復習1-5各數,故意打亂數序,然後請學生上台來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以建立學生初步的數感,讓學生獨立地將擺放凌亂的水果圖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出誰多誰少。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引導學生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的方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第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

第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左邊起塗4個燈籠,學生可能只塗了第四個。

;

『貳』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的說課講槁

《擺一擺 想一想》說課稿
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P45擺一擺,想一想。

本節課設計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實際地操作,進一步鞏固數位及位值的概念,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100以內數的特點及排列規律。活動通過讓學生把某一數量的圓片分別擺在數位表的十位和個位上,得到不同的數,鞏固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還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組數的特點,探索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歸納能力。整個活動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力,還能通過找規律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我制定了以下三個學習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進一步認識100以內數的組成、數位和數值的概念。

2、經歷觀察、操作、比較、猜想、驗證、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悟100以內數的特點及排列規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合理性的同時,發展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方法和意識,提高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目標,我將本節課教學重點設定為:怎樣擺能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

教學難點:

1、怎樣擺能做到既不重復也不遺漏,探索100以內數的特點及規律。

2、培養觀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方法和意識,提高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程序我將分四個步驟完成: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受其生理、心理特徵的影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慾望是本節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再者,「趣」是低年級學生課堂的「調味品」,有了它,學生才願學、樂學、愛學。因此,我是由學生喜歡的故事導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師動手操作示範,讓學生知道,一個磁鐵放在不同的數位上它就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兩個數。

二、動手操作,發現規律

(一)個別學生嘗試用2個磁鐵擺數

個別學生嘗試用2個磁鐵擺數,學生可能會有幾種不同的擺法,這時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比較哪種方法又快又不會重復和遺漏,著重從小到大和從大到小這兩種擺法。

(二)同桌合作,用3、4、5個圓片擺數

1、生動手操作擺數

此環節我主要想放手讓學生同桌合作試擺圓片,給學生創設一個動手操作、探索及合作交流的空間,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2、學生展示(請學生到指名到實物展示台上擺。先把4顆棋都放在個位上,是4;再移一顆到十位,是13;再移一顆到十位,是22;再移一顆,是31,再移一顆到十位,就四顆都在十位上是40。把剛才擺的4個數寫下來(板演:4、13、22、31、40)

(三)、從1——5個圓片所擺出的數中發現規律

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說說發現了什麼。從而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觀察、比較、歸納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等能力。

重在引導學生發現:1、擺出幾個數比圓片個數多1。2、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加起來和=圓片個數。對於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加起來和=圓片個數這個規律學生較難以發現。我是這樣引導的:師:想知道老師在想什麼問題嗎,我在想呀,比如說既然2、11、20這三個數是由2個圓片它可以擺出,那麼它們這三個數是不是與這2個圓片有關系呢,你說說看。2號同學起立,你的號數2用2個圓片表示出來,那你的2跟這2個圓片有什麼關系呢?2=2,那11號跟這2個圓片有什麼關系呢?20呢?(0+2 2=1+1 2=2+0)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加起來和=圓片個數

三、驗證規律,運用規律

學生通過發現規律後,我先讓不擺圓片按規律寫出6個圓片可以擺出的數,而後通過課件演示擺的過程驗證所發現的規律。接著先猜一猜、再說一說7顆、8顆、9顆棋子分別能變出哪些數字,把匯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猜想——驗證——應用獲取數學知識,讓起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猜一猜。我讓學生做個小游戲——猜小動物的門牌號,正是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讓學生在輕松娛樂的環境中,應用所學知識,讓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快感。

(2)課外延伸。

用10顆棋子能擺幾個兩位數?11、12顆呢? 回家自己試一試

『叄』 一年級數學題我發現用3個圓圈擺出的數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加的和是多少

用3個圓圈擺出的數是21或12,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加的和都是3

『肆』 一年級下冊數學擺一擺想一想課程可以發現什麼規律

單元教學內容:第一單元(位置)
單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學內容具有豐富性、開放性和鮮明的時代特點,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並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兒童在生活中對上、下、前、後、左、右已有初步認識,在此基礎上再學習從兩個維度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如某個同學在第幾組第幾個的情況,使學生能採用適當的方式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系。本單元的教學內容設計是根據學生的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的認知順序進行編排。也就是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場景,如汽車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學,在各種操作、探索的活動中,觀察、感知、猜測、感覺「上、下、前、後、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在親身經歷物體的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之後,引導學生把空間方位的知識應用於生活,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方位觀念。
單元教學要求:
1、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
2、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景中,根據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
單元教學重、難點: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並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上下、前後、左右、位置各一課時
教學內容:上 下(位置)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初步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文試表述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教學准備:動物分房圖若干;四隻動物頭像若干;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驗出發,初步體會上下的含義,培養想像能力
1、看看我們的教室,你發現了什麼?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麼?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頂,穿透這棟樓房,你的上面還會有什麼?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麼?繼續往下想,你的下面還會有什麼呢?
5、揭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感受「上、下「
二、創設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1、創設情境(1),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
A:深秋,大地豐收了,小兔子忙著收蘿卜,准備回家過冬呢!(CAI)顯示:可愛的小鳥正忙著摘果子呢!(CAI)顯示
B:看它們的位置,你發現了什麼?誰能完整的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2、創設情境(2),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A:大家說得好,小松鼠也想來聽一聽(CAI)顯示
B:觀察:你還能用「上」或者「下」來說說它們現在的位置嗎?先跟你的同伴說說看
C:再觀察小松鼠的位置:說「小松鼠在上面」對嗎?
「小松鼠在下面「對嗎?,那怎樣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來說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結:看來,比的參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創設情境(3),進一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A:大家都說對了,小松鼠和小鳥高興得在樹枝了蹦上蹦下(CAI)顯示,松鼠和小鳥交換了位置
B:現在,你又發現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呢?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比一比,誰問得好,誰答得好。
小結:看來,位置變,上下關系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三、創設活動,加深理解,促進情感體驗
1、擺一擺。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1)聽口令擺一擺
先擺數學書,再把數學本放在數學書的下面,最後把筆盒放的數學書的上面,並說說,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擺一擺,說一說

『伍』 一年級數學下冊 用三根小棒擺出不同的數,再想想你發現了什麼

用三根小棒擺出不同的數,我發現了,這三根小棒作用很大,不僅可以擺成111,還可以擺成1-1。含義都不一樣。

『陸』 一年級數學《11到20各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11到20各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10以內的數和已經積累了一些認數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數數、讀數等活動,認識計數單位「一(個)」「十」,初步理解10個一是1個十」,直觀感知11-20各數的大小和順序。

教材在例題的編排上分為了三個層次: 1、數出10根小棒捆成1捆。了解10個一是1個十。2、怎樣擺12根小棒看的清除。初步感知12的組成。3、通過四幅小棒圖認讀11-20各數。

因此,我在新授環節的設計上就緊緊扣住這三個層次。第一層,讓學生通過數數、捆捆、填填、讀讀,聯系直觀體會什麼是「1個一」、什麼是「10個一」、什麼是「1個十」以及為什麼說「10個一是1個十」等內容。要讓學生一邊捆小棒一邊說「10個一是1個十」,把動手、思考和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反復進行幾次,逐漸建立「十」的概念。第二層,讓學生知道十幾都是1個「十」和若干個「一」合成的`數。集中精力認識12,再向其他各數展開。「怎樣擺12根小棒」是挑戰性的問題,為了「看得很清楚」擺成1捆加2根。由於剛教學1捆是10根,學生手邊有成捆的小棒,所以有條件這樣擺。如果出現別的擺法,也可以通過比較使其改變。只要體會到這樣擺的特點和好處,就感受了12的意義。第三層,展開時的學習活動有「數一數」「認一認」和「擺一擺」。「數」要看著書上的圖,其中的1捆不必數,它是10根。零散的小棒要數,再和10根合起來。「認」就是看小棒圖下面的數,各個數里左邊的「1」相對於1捆小棒,右邊的「幾」相對於幾根小棒,這樣的數讀作十幾。「擺」是再現十幾的意義,不看著書擺。我說數,如13,學生擺1捆和3根小棒。經過多次數和擺,發現「1捆小棒」是十幾的相同點,一根根小棒是不同點,概括地感受十幾的意義。教學20,讓學生經歷得出20的過程。看著左邊的圖,學生會主動去數沒有捆起來的小棒,於是產生認知矛盾——1捆和10根小棒合起來是多少?進而又想到辦法——把10根小棒也捆成1捆。這樣,就把左圖變成了右圖,得出了20。

在練習的設計上,書中的練習很注重培養數感。如:

(1)抓抓、估估、數數。第79頁第1題和第4題,通過操作和觀察體驗十幾。抓一把小棒要先感覺一下再數,知道根數後再把小棒抓住,仔細體會手的感覺。類似地,要在觀察中估計,數出草莓和傘的數量後再看圖,體會怎樣合理地估計。因此教學時不能疏忽第二次抓、第二次看,這是發展數感的最佳時機。

(2)數數、看看、比比。第79頁第6題分別數10張、20張紙,看看有多厚,讓學生通過厚度體會張數。如果分別用手摸摸厚度並對兩次的厚度進行比較,效果會更好。

因此我只增加了猜數的游戲,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鞏固了本節課的內容。

『柒』 19個珠子擺一擺能擺出幾個數你發現了什麼

用19個珠子最多能擺出19個數。擺的數是1,1個珠子代表1個數。

例如:

三顆珠子在數位表上擺出最大的三位數是300,最小的三位數是102;用四顆珠子在數位表上可以擺出最大的四位數是4000,最小的四位數是1003。

性質1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

那麼a+c=b+c

性質2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若a=b

那麼有a·c=b·c

或a÷c=b÷c (c≠0)



『捌』 2年級數學游戲63-36 .72-27.54-45答案你有什麼發現

規律是:若兩位數的個位數字與十位數字之和為9。

則這個兩位數的個位數字與十位數字交換位置後所得的兩位數與原兩位數的差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之和也是9。

首先計算:63-36=27 72-27=45 54-45=9

由此可以發現:答案的十位和個位加起來是9:7+2=9,5+4=9

找規律的方法:

找規律填數字,或者說圖形找規律,開始大家都是通過一些對比發現其中的規律,可能有些數列三個數就有「規律」出現,不過並不能確定也只能算是猜。一般需要三個以上,包括前後結合對照才能確認規律。

不論是數列找規律還是圖形找規律,都需要比較敏銳的觀察力。尤其是一些規律藏得較深,需要膽大心細才能發現。最後在填完之後,需要前後結合檢驗所找的規律是否正確,以免徒勞無功。

『玖』 數學擲骰子游戲你發現了什麼

數學擲骰子游戲你發現了隨著投擲次數的額增多,出現點數的概率越來越接近。

骰子(tóu zi),又稱色子(shǎi zi),是中國傳統民間娛樂用來投擲的博具,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通常作為桌上游戲的小道具,最常見的骰子是六面骰,它是一顆正立方體,上面分別有一到六個孔(或數字),其相對兩面之數字和必為七。中國的骰子習慣在一點和四點漆上紅色。骰子是容易製作和取得的亂數產生器。

簡介

骰子是許多娛樂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比如打麻將、牌九等。這里說的骰子是指純粹以骰子定輸贏的賭博。一般用來賭大小。骰寶是由各閑家向莊家下注。

每次下注前,莊家先把三顆骰子放在有蓋的器皿內搖晃。當各閑家下注完畢,莊家便打開器皿並派彩。因為最常見的賭注是買骰子點數的大小(總點數為3至10稱作小,11至18為大,圍骰除外),故也常被稱為買大小(Tai-Sai)。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數學擺數游戲後有什麼發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