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規定有哪些課程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規定有哪些課程

發布時間:2023-01-07 23:47:12

⑴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一、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 、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 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5.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 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 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a/1498836906cid00001

⑵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四個部分

九年義務教育數學國家課程標准目錄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基本理念 二 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 總體目標 二 學段目標 第三部分 內容標准 第一學段(1~3年級) 一 數與代數 二 空間與圖形 三 統計與概率 四 實踐活動 第二學段(4~6年級) 一 數與代數 二 空間與圖形 三 統計與概率 四 綜合應用 第三學段(7~9年級) 一 數與代數 二 空間與圖形 三 統計與概率 四 課題學習 第四部分 課程實施建議 第一學段(1一3年級) 一 教學建議 二 三 教材編寫建議 第二學段(4~6年級) 一 教學建議 二 三 教材編寫建議 第三學段(7~9年級) 一 教學建議 二 三 教材編寫建議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⑶ 小學數學新課標準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標准》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總目標,並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 等四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闡述。

《標准》中不僅使用了「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從而更好地體現了《標准》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

(3)小學數學課程標准規定有哪些課程擴展閱讀:

學新課標準定義了各個學段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的內容標准。

「數與代數」的內容主要包括數與式、方程與不等式、函數,它們都是研究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的數學模型,可以幫助人們從數量關系的角度更准
確、清晰地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主要涉及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其變換,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並
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統計與概率」主要研究現實生活中的數據和客觀世界中的隨機現象,它通過對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對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刻畫,來幫
助人們作出合理的推斷和預測。

「實踐與綜合應用」將幫助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 決與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的
問題,以發展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內容的理解,體會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

⑷ 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截止2018年目前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如下:
1.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2.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 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3.
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4.
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 《標准》)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將九年的學習時間具體劃分為三個學段:第一學段(1~3年級)、第二學段(4~6年級)、第三學段(7~9年級)。

⑸ 小學數學新課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設計思路(一)關於學段為了體現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性,小學數學新課標內容《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通盤考慮了九年的課程內容;同時,根據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全部)__平靜站點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全部) 第一部分 前言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 課程內容的學習,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
小學數學新課標相關內容
2007年7月13日 小學數學新課標內容標准 本部分分別闡述各個學段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的內容標准。小學數學新課標內容
小學數學新課標內容標准(轉載) - 紀月霞臨江市四道溝鎮小學- 省
2008年4月8日 小學數學新課標內容標准本部分分別闡述各個學段中「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的內容標准。 「數與代數」的內容主要
小學數學新課標內容

⑹ 小學數學課標解讀重點是什麼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以全新的觀點將小學數學內容歸納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學習領域。特別突出地強調了10個學習內容的核心概念,分別是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特點

數感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或自動化地理解數和運用數的態度與意識,即能用數學的視角去觀察現實,又能以數學的思維研究現實,能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二是注重解決實際問題。

符號感是人對符號的意義、符號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動地使用符號的意識和習慣。

符號感主要表現在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並用符號來表示。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能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達的問題。

發展學生的符號感可以同時從兩方面進行一是結合數學內容,及時教給學生一些數學符號,二是鼓勵學生創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獨特符號。

空間觀念表現為對現實世界裡的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變化及相互關系的理解與把握,空間觀念主要表現在能由實物的形狀想像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像出實物的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轉化。

能根據條件做出立體模型或畫出圖形;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圖形,並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關系,能描述實物或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能採用適當的方式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系,能運用圖形形象地描述問題,利用直觀來進行思考。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把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落到實處,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

數據分析是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搜集數據,通過分析做出判斷,體會數據中蘊含著的信息,了解對於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通過數據分析體驗隨機性。

一方面對於同樣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數據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以從中發現規律,所以說,數據分析是統計的核心,數據分析觀念是人對數據統計活動的體會與理解,是自覺應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數據分析觀念主要表現在能從統計的角度思考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能通過收集數據、描述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作出合理的決策,認識到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對數據的來源、處理數據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結果進行合理的質疑。

發展小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可採用的方法一是組織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二是培養學生從報刊、雜志、電視等媒體中獲取信息的意識,讀懂統計圖表,並能與同伴交流。

應用意識是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經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與生活經驗密切聯系的、具有一定挑戰性和綜合性的問題。

應用意識主要表現在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

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指導學生選好題目,二是明確活動目標,三是強調自主性與交流的要求,四總結與評價。

合情推理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某種情境和過程中推出可能性結論的推理,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和統計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

推理能力主要表現在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

培養小學生的推理能力,應該做到以下兩點首先,把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貫穿在日常數學教學中,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標准》的四個內容領域之中。

⑺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

第1篇: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基本理念

1.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於學生體驗、思考與探索。課程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性和多樣性。

3.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4.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第2篇: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

一、前言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定稿)》(以下簡稱《標准》)是針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制定的。根據《義務教育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標准》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明確數學課程的性質和地位,闡述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提出數學課程目標與內容標准,並對課程實施(教學、評價、教材編寫)提出建議。

《標准》提出的數學課程理念和目標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與教學具有指導作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組織應當遵循這些基本理念和目標。《標准》規定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每一個學生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標准》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在實施過程中,應當遵照《標准》的要求,充分考慮學生發展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為使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關的目標和內容,以利於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標准》提供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案例,供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參考。

二、設計理念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特別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更加廣泛應用於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學作為對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所必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科學推理和創新思維方面的功能。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著眼於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課程設計要滿足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使學生掌握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要得到發展;要符合數學科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科學的精神實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得到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為此,制定了《標准》的基本理念與設計思路。

三、基本理念

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有利於學生經驗、思考與探索。內容的組織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生活化、情境化與知識系統性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化和多樣化,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益友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要處理好教師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盡力信心。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以及所具有的優勢,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第3篇: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2015

《標准》提出的數學課程理念和目標對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與教學具有指導作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組織應當遵循這些基本理念和目標。《標准》規定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每一個學生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標准》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在實施過程中,應當遵照《標准》的要求,充分考慮學生發展和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為使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關的目標和內容,以利於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標准》提供了一些有針對性的案例,供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參考。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特別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學更加廣泛應用於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數學作為對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所必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科學推理和創新思維方面的功能。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著眼於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課程設計要滿足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需要,使學生掌握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都要得到發展;要符合數學科學本身的特點、體現數學科學的精神實質;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得到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

⑻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的四個學習領域是什麼

四個學習領域分別是:"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

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符號感主要表現在: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並用符號來表示;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會進行符號間的轉換;能選擇適當的程序和方法解決用符號所表達的問題。

空間觀念主要表現在:能由實物的形狀想像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像出實物的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轉化;能根據條件做出立體模型或畫出圖形;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圖形,並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關系;能描述實物或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能採用適當的方式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系;能運用圖形形象地描述問題,利用直觀來進行思考。

統計觀念主要表現在:能從統計的角度思考與數據信息有關的問題;能通過收集數據、描述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作出合理的決策,認識到統計對決策的作用;能對數據的來源、處理數據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結果進行合理的質疑。

應用意識主要表現在: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

推理能力主要表現在: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

(8)小學數學課程標准規定有哪些課程擴展閱讀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20世紀中葉以來,數學自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與計算機的結合,使得數學在研究領域、研究方式和應用范圍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數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並對現代社會中大量紛繁復雜的信息作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同時為人們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種有效、簡捷的手段。數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於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數學課程標准

⑼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是什麼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是:

1、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2、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學好數學的信心。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標准》)是針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制定的。根據《義務教育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標准》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明確數學課程的性質和地位,闡述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提出數學課程目標與內容標准。

⑽ 2011年新修訂的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內容有哪些

第一學段(1~3年級)
知識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理解常見的量;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能准確進行運算;在具體情境中,能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簡單的估算。
2.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一些簡單幾何體和常見的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軸對稱現象;認識物體的相對位置。掌握初步的測量、識圖和畫圖的技能。
3.經歷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了解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
數學思考
1.在運用數及適當的度量單位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以及對運算結果進行估計的過程中,發展數感;在從物體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想像圖形的運動和位置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2.能對調查過程中獲得的簡單數據進行歸類,體驗數據中蘊涵著信息。
3. 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能提出一些簡單的猜想。
4.會獨立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問題解決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嘗試解決。
2.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4.嘗試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
1.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參與數學活動。
2.在他人幫助下,感受數學活動中的成功,能嘗試克服困難。
3.了解數學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系。
4.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嘗試對別人的想法提出建議,知道應該尊重客觀事實。
第二學段(4~6年級)
知識技能
1.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萬以上的數;理解分數、小數、百分數的意義,了解負數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義;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能解簡單的方程。
2.探索一些圖形的形狀、大小和位置關系,了解一些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體驗簡單圖形的運動過程,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運動後的圖形,了解確定物體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測量、識圖和畫圖的基本方法。
3.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掌握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體驗隨機事件和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4.能藉助計算器解決簡單的應用問題。
數學思考
1.初步形成數感和空間觀念,感受符號和幾何直觀的作用。
2.進一步認識到數據中蘊涵著信息,發展數據分析觀念;通過實例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
3.在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等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
4. 會獨立思考,體會一些數學的基本思想。
問題解決
1.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運用一些知識加以解決。
2.能探索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有效方法,了解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
4.能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判斷結果的合理性。
情感態度
1.願意了解社會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信息,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引導下,體驗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過程,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
3.在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數學的價值。
4.初步養成樂於思考、勇於質疑、言必有據等良好品質。
第三學段(7~9年級)
知識技能
1.體驗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符號的過程,理解有理數、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掌握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進行表述的方法。
2.探索並掌握相交線、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和圓的基本性質與判定,掌握基本的證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圖技能;探索並理解平面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認識投影與視圖;探索並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其應用。
3.體驗數據收集、處理、分析和推斷過程,理解抽樣方法,體驗用樣本估計總體的過程;進一步認識隨機現象,能計算一些簡單事件的概率。
數學思考
1.通過用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等表述數量關系的過程,體會模型的思想,建立符號意識;在研究圖形性質和運動、確定物體位置等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經歷藉助圖形思考問題的過程,初步建立幾何直觀。
2.了解利用數據可以進行統計推斷,發展建立數據分析觀念;感受隨機現象的特點。
3.體會通過合情推理探索數學結論,運用演繹推理加以證明的過程,在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的能力。
4.能獨立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
問題解決
1.初步學會在具體的情境中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並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2.經歷從不同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與他人合作和交流過程中,能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結論。
4.能針對他人所提的問題進行反思,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態度
1.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感受成功的快樂,體驗獨自克服困難、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具備學好數學的信心。
3.在運用數學表述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數學具有抽象、嚴謹和應用廣泛的特點,體會數學的價值。
4.敢於發表自己的想法、勇於質疑、敢於創新,養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習慣,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課程標准規定有哪些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