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年級的數學加減法是什麼
是四則運算中的加減法。
加法
(1)兩個數相加,保持得數不變:如果相加的這兩個數有一個增大了,則另一個數就要減小,且一個數增大了多少,另一個數就要減少多少。
(2)兩個數相加,其中的一個數不變,如果另一個數變化則得數也會發生變化,且加數變化了多少,結果就變化多少。
(3)兩個數相加,交換它們的位置,得數不變。
減法
(1)一個數減去另一個數,保持減數不變:如果被減數增大,結果也增大且被減數增大多少,結果就增大多少;被減數減小,則結果也減小,且被減數減小多少,結果也減小多少。
(2)一個數減另一個數,保持被減數不變:如果減數增大,結果就減小,且減數增大了多少,結果就減小多少;如果減數減小,則結果增大,且減數減小了多少,結果就增大多少。
(3)一個數減另一個數,保持得數不變:被減數增大多少,減數就要增大多少;被減數減小多少,減數也要減小多少。
加法的性質一:兩個數相加,如果要保持和不變,其中一個加數減小時,另一個加數就需要增加,而且減小的量與增加的量相等。
加法的性質二:兩個數相加,如果其中一個加數增加或減少,另一個加數保持不變,則和增加或減少,且增加或減少的量與加數增加或減少的量相等。
加法的性質三:兩個數相加,如果兩個加數都增加或減小,則和也相應增加或減少,並且增加或減少的量為加數增加或減少的量的和。
兩個加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㈡ 一年級的加法減法怎麼教
一年級的學生還不能正確地進行抽象思維,採用以下方法,能使習慣以來擺實物來計算或者是掰手指頭來學生也能快速准確的計算出結果,另外多和孩子聊聊,讓孩子能夠清晰地明白什麼是加法什麼是減法,能夠從根部去讓孩子理解透也是非常重要的。
㈢ 一年級如何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
一年級如何理解加法的意義呢 就是把兩個數合並成一個數的運算就是加法 比說6+7表示的是把六和7 合並成一個數就是13再比如 5+8=13 把五和八合並成一個數 減法的意義就是兩個數的和和其中的一個加數 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說13-8=5 這是兩個加數的和是13 一個加數是八 另一個加數是多少
㈣ 小學一年級數學,什麼是被減數什麼是減數
被減數是減號前面的數,減數是減號後面的數。
分析過程如下:
如:10-5,其中「-」叫做減號。
10在減號的前面,所以10是被減數。
5在減號的後面,所以5是減數。
(4)小學一年級數學中減法怎麼解釋擴展閱讀:
整數加減法的運演算法則: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算起;
(3)加法中滿幾十就向高一位進幾;減法中不夠減時,就從高一位退1當10和本數位相加後再減。
小學的減法計算方法:破十法。
破十法:是一種計算方法,即:當個位不夠減時,就用10減去減數,剩下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即破十法。
破十法口訣
十幾減九,幾加一;十幾減七,幾加三;十幾減五,幾加五;十幾減三,幾加七;十幾減八,幾加二;十幾減六,幾加四;十幾減四,幾加六;十幾減二,幾加八。
㈤ 小學一年級填加減號的題,怎麼給孩子講解
小學一年級填加減號的題目,給孩子講解的方法:
一、讓孩子弄清加法和減法的意義:
加法: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
減法:從一個數量中減去另一個數量的運算叫做減法。
二、比較三個數的大小
三、填寫加減號的方法指導:
1、如果等號右邊(也可以是左邊)那個獨立的數比左邊的兩個數大,就填加號。
2、如果等號右邊(也可以是左邊)那個獨立的數比左邊的兩個數小,就填減號。
3、如果左邊(也可以是右邊)的兩個數中,有一個數是0,可以填加號,也可以填減號。
4、如果是三個數的加減法,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得出一個數,再運用上面的三種方法,和後面的數相加或相減。如果算不出來了,就把前面兩個數相減,再計算。
㈥ 一年級數學減法怎麼教
一年級數學 減法怎麼教?小學數學教學中,加減法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基礎性學習的保障。所以教師應該格外重視小學生的加減法教學,不斷改進 教學 方法 ,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一年級數學減法怎麼教,希望對你有幫助!
1一年級數學減法怎麼教
一、增強小學生對數學加減法教學的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使得小學生從內心萌生對數學知識的好奇心,進而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師設置的課堂教學環節當中。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舉一些學生熟悉的例子,如「現在需要對整個羊村的羊進行食物發放。假如懶羊羊有10塊糖,美羊羊有8塊糖,那麼大家想一想誰的糖比較多呢?那麼如果懶羊羊給了美羊羊一塊糖,現在他們誰的糖更多呢?」通過這樣的例子,學生將會更有興趣進行計算,也可以按照題目要求列出簡單的式子:10-8=2,則可以得出懶羊羊的糖比美羊羊的糖多了2塊,所以懶羊羊的糖數較多。如果懶羊羊給了美羊羊一塊糖,列式為:10-1=9;8+1=9,9=9。所以如果懶羊羊給了美羊羊一塊糖,他們兩個的糖數就會一樣多。這樣的探討與思考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認知,同時也更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不斷增強學生學習數學加減法的興趣,使得原本枯燥的數字變得有趣起來。
二、將數學加減法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
新課程改革之後,更加註重對學生的素質 教育 與培養。小學數學教學也絕不例外。因此教師應該注重課堂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將數學加減法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將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進而拉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為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比如在生活中,學生與父母去菜市場買菜,或者交水電費,刷公交卡等,都可以成為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數學學習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有用素材。只要教師善於發現並且對這些內容加以利用,學生必然會在潛意識里樹立起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意識。長此以往,將會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通過不斷探究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之後的數學學習提供幫助。
三、創設合理的情景幫助學生激發熱情
創設適當的情景,也將有利於幫助小學生進行數學計算。因為小學生本身年齡較小,所以對於枯燥的數學學習,難以集中注意力。而良好的情景創設則可以使得小學生在一種相對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比如教師可以將課堂創設成文具用品店,然後教師自身作為商家,由學生扮演顧客,來到店鋪中購買一些文具。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這樣的情景:一支鋼筆的價錢為10元,一個 筆記本 的價錢為5元,現在你們的手裡有20元,請問我應該找回你們多少錢。對於一些數學知識掌握較為深入的學生,教師還可以讓其不斷拓展思路:如果剩下的錢再讓你們買其他東西,算數本5角,鉛筆1元,橡皮1元,請問可以買哪些東西?或者有幾種買法?通過這樣的形式不斷讓學生思考。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利用數學加減法進行運算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斷增加。
2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
一、巧舉應用,激發興趣
數學發展到今天,與社會的關聯越來越緊密,應用越來越強。強調數學教育與生活世界的聯系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對此,《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課程的內容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展進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數學的聯系,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由於受教材的篇幅所限,教材的呈現形式往往是一些經過精心組織的、條理清晰的數學結構,他們雖然看上去很完美,但割斷了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數學對於學生來說是自己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的「解讀」,重現與還原「教材」的本來面目,讓教材真正成為學生自主開展數學學習、溝通生活與數學聯系的「有效素材」,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應當成為新課程觀下數學教師認真研究的課題。
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有用數學」大概就由此得出。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後,在運用的過程中,讓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體驗數學的價值,體會學習的快樂,從而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巧設疑問,激發興趣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疑是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是產生求知慾望和興趣的源泉。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利用問題設疑來鼓勵和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點燃其智慧的火花。同時青少年對事物充滿著興趣和好奇心,這也是開創思維的開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不斷提出新問題,使學生始終處於探索之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與靈感,增加他們的求知慾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學起於思,思起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用設置疑問來激發求知慾望,可以吸引學生尋根究底,深入到學科知識的內核中去,從而成為不斷催發智能的刺激。如果學生形成一個善疑樂學的學習習慣,那就意味著他們獲得了一個創造力的潛能。
三、運用多媒體 網路技術 ,激發興趣
網路的廣泛使用,使現代教學媒體對數學課堂教學產生了全方位的優化作用,特別是,師生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創生出內涵豐富的數學內容,使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不再僅僅局限與書本。實踐證明,以多媒體計算機為核心的輔助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極強的交互性,使學生有了參與的機會,學生的 想像力 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興趣。
3怎樣讓學生喜歡數學
(一)學生良好的回答習慣
在課堂上,學生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因此,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都會提出一些能讓學生掌握知識和增強能力的問題。由於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都有急於表現的心理,如果教師不加以強調就會出現混亂的場面,學生會站起來,高舉著小手不停地喊:「老師,老師,我來,我來。」對此,筆者會給學生一個標准:坐要端正,舉手要舉左手;回答問題時要起身站直,用響亮的聲音有序地回答問題;沒有提問到的同學要安靜地傾聽同學的回答,如對同學的答案有不同意見,也不能中途打斷,要等同學回答完畢後再舉手發言。在而後的一段時里,筆者不斷強化,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學生就培養起了良好的回答問題的習慣,也學會了傾聽,懂得了尊重別人。
(二)獨立思考的習慣。
愛因斯坦說:「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批判的有創造能力的人,社會的向上發展就不可想像。」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很多時候是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通過自主學習、認真思考而完成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多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首先,教師要給學生提出適當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如在教學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課後,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記住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了嗎?」這樣的提問是沒有意義的,也不會帶給學生思考,更不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提出一些有思考價值的題目後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能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解決下面的題目嗎?請 說說 你的思維過程。」這樣學生就能用剛學的知識思考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就會有思考的動力。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來達到對新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其次,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教師提出問題後不要急於讓學生回答,而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和探究。學生有了發現,才會產生和同學交流的願望,產生思考的興趣。
(三)良好的書寫習慣
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的書寫格式不重要,只要解題正確就行。其實書寫格式可以看出一個人做事的態度。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嚴格要求學生規范格式,認真書寫。如在做計算題時,筆者要求學生先對作業本版面做好規劃,書寫時上下左右要對齊,書寫要工整等。筆者常教育學生,不管做什麼,都要用心認真地對待。盡管教師在學生做題時會經常提醒,但學生仍會出現字不工整、書寫格式不規范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教師耐心地指導和教育,及時讓學生糾正。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數學是一門嚴肅的科學,容不得一點馬虎,只有對學生嚴格要求,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才能培養學生做事一絲不苟的態度。
4數學課堂氣氛的營造
一、充分估計學生
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空間大了,意味著傳統的預設內容要相應地減少。而「開放」往往帶來「無序」,這就要求教師在備教案的同時,更要注重備學生,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進程中的可變性。也就是說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應盡可能地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多考慮一些。這樣能使我們在應對課堂非預期信息時思路相對寬一些,心態相對穩定一些。例如,筆者曾聽一位教師執教的《圓的認識》,就是一節典型的動態生成的課。一節課中的三個主要環節,都是先由學生操作,再自行 總結 ,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課一開始,教師就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讓學生在練習紙上試畫兩個圓,要求一個比「我的臉」稍小一些,一個比「我的臉」稍大一些,教師給了學生擁有充分的活動和體驗時間。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後,教師請幾個學生用語言描述怎樣才能滿足這一條件。學生的語言明顯存在個性差異,教師非常善於捕捉學生的想法,及時地作出針對性引導,雙方產生積極的互動,最後得出結論「圓規兩腳尖之間的長度決定圓的大小」。學生在這個生動活潑的體驗過程中,積極參與,主動探索,顯示出聽課者事先無法預料到的動態生成能力。
二、善於傾聽學生
學生是一個個不斷發展充滿活力的個體,有時學生的思維可能超越教師,因此,對於課堂上學生突然出現的新穎而奇特的想法,教師要善於傾聽。首先教師要有傾聽的意識,要時時想到自己是組織者、引導者,捨得放權,捨得讓學生說;其次要有傾聽的耐心,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教師輕易否定或隨意打斷學生的回答,就會壓抑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扼殺學生的創造思維;此外要注意傾聽的方法,要給予學生適時的點撥、必要的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善於傾聽既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藝術。通過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反饋信息,而且可以預測師生互動的大致走向,從而更好地調控課堂教學。如筆者在教授兩位數加兩位數(28+13)時,在學完一般方法後,便提問「還可以怎麼算?」鼓勵孩子提出其他計算方法。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筆者發現有個孩子的見解與眾不同,但詞不達意,小臉漲得通紅,意思是「不一定非得從個位算起,也可以從十位算起」。見此情景,筆者及時進行引導「先估算3+8是否滿十,夠十,就在十位上加十,十位上變為2+1+1=4,個位上見8想3-2=1寫1。這樣想就不會忘記進位了。」在筆者的幫助下,孩子終於把自己獨特的見解表達清楚了。孩子笑了,其他孩子也紛紛伸出大拇指誇獎,大家為該同學釋放的潛能而喝彩。
三、發揮教學機智
教師對課堂非預期信息的出現,往往沒有思想准備,也沒有作進一步思考與分析的時間,既不能立即下結論,也不能不理不睬。這時,教師就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機智,採取「暫緩評價」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再闡明自己的想法,或者讓其他同學先發表意見,為自己的教學處理贏得時間。
一年級數學減法怎麼教相關 文章 :
1. 一年級數學學習七大方法
2. 怎麼教好小學一年級數學
3. 一年級數學算術怎麼教
4.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5. 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6.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7. 一年級數學題怎麼教
8. 一年級數學《數數》教學方法
9. 一年級怎麼學數學
㈦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破十法,連減法,想加算減法怎麼解釋
破十法的計算舉例:10-6=4;就是把10破開,直接分成4和6。6-6=0,所以10-6=4。當個位不夠減時,就用10減去減數,剩下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即破十法。
/iknow-pic.cdn.bcebos.com/58ee3d6d55fbb2fbda61fd33424a20a44623dc4d"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8ee3d6d55fbb2fbda61fd33424a20a44623dc4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upscalepup.com/pic_58ee3d6d55fbb2fbda61fd33424a20a44623dc4d"/>
減法是四則運算之一,從一個數量中減去另一個數量的運算叫做減法。如:a-b-c
連減可以用簡便運算計算,如a-b-c=a-(b+c)。
/iknow-pic.cdn.bcebos.com/730e0cf3d7ca7bcbaa07670eb3096b63f624a897"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30e0cf3d7ca7bcbaa07670eb3096b63f624a89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upscalepup.com/pic_730e0cf3d7ca7bcbaa07670eb3096b63f624a897"/>
拓展資料:
湊十法的計算舉例:7+5=12;就是把數字變成10加起來更方便,把5分成3和2,7+3+2=12。湊十法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本思路。運用湊十法能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轉化為學生所熟悉的10加幾的題目,從而化難為易。
/iknow-pic.cdn.bcebos.com/91529822720e0cf375e2eada0746f21fbe09aafe"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1529822720e0cf375e2eada0746f21fbe09aaf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upscalepup.com/pic_91529822720e0cf375e2eada0746f21fbe09a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