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84年全國高考總分是多少
1984年全國高考總分:
理科:語文120,數學120,英語100,物理100,化學100,政治100,生物70,總分710。
文科:語文120,數學120,英語100,歷史100,地理100,政治100,總分640。
1952年,中國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高等學校招生制度。統一高考招生能更好地體現公平,也能滿足國家快速選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鄧小平成為主管文化和教育的副總理,並主持恢復高考。恢復高考改變了數百萬人的生活,拯救了中國的教育,拯救了整個中國。
(1)84年浙江高考數學平均分多少擴展閱讀:
高考報名
1、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士可申請登記: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高中畢業生(包括應屆畢業生)或具同等學歷;
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2、下列人員不得申請:
在高等學校中取得高等教育資格的學生,或者被錄取並保留高等教育資格的學生;
非應屆畢業生的高中學生;
新鮮畢業生注冊並參加普通高考(包括全國入學考試,省級入學考試和高考單獨組織,以下簡稱高考)通過欺詐和違反規定畢業生的年高級中等教育;
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暫停參加高考並處於暫停期間的;
因違反刑法已被有關機關採取強制措施或者正在服刑的。
2. 哪位朋友還記得1984年全國高考的總分和各科的分數
1984年全國高考理科總分為710分,數學120分、語文120分、英語100分、化學100分、物理100分、生物70分、政治100分。
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由教育部統一組織調度,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教育考試院命制試題。
(2)84年浙江高考數學平均分多少擴展閱讀:
政策規定,在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省(區、市),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由學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學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內容的學習,在對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有一定了解後確定選考科目。
也就是說,將來學生的高考成績將會是「3+3」模式,除了統一高考的語數外三科外,還要加上自己選擇的三科學業水平測試的成績。從這樣的設計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進行競爭,「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使得文理不分科成為了可能。
3. 1984年高考數學最高分
1984年高考數學最高分118分。1984年理科數學題,號稱高考史上最難。總分120分,附加題不算入總分。全國平均分僅有26分。
雖然說1984年的數學試卷堪稱史上最難,但是認為這個「難」是相對的,相對於當時的高考教學、高考考綱和學生普遍的數學水平。
在今天一些考生看來,這樣的試題並沒有特別難,或者說沒有難到用「慘案」來形容的程度,因為如今的高中數學內容更廣更深了,學生普遍接受的數學訓練強度也更大。
高考試題
高考試題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命制的、適用於全國大部分省區的高考試卷,目的在於保證人才選拔的公正性。全國卷分為全國甲卷、全國乙卷和全國丙卷。從2013年開始,新課標全國卷分為Ⅰ卷、Ⅱ卷。
從2016年開始,新課標全國卷分為Ⅰ卷、Ⅱ卷、Ⅲ卷。並且從2016年開始,全國Ⅰ、Ⅱ、Ⅲ卷分別改稱為全國乙、甲、丙卷。小語種(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高考統一使用全國卷,各省均無自主命題權,且不分甲、乙、丙卷。
4. 標准分怎麼算(不要說這么復雜的)
如何理解標准分
如何理解標准分 實行標准分制度是標准化考試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標准化考試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國的高 制度一直以來實行的是原始分數制度。原始分數就是考生在一份試卷中所得的卷面分數,往往用百分比的形式出現。例如:一份試卷的滿分是100,得到 75分就意味著答對75%,但是原始分往往受 試題的難易影響,題目難了,原始分數就低,題目易了,分數偏高。如,一個人高考數學原始分是 75分,這個成績到底是高還是低?這如果是在84年高考理科數學中的成績(當時該科平均分只有 35.9分)這就是一個很高的成績了;若這是 86年高考文科數學的成績,則只是一個中等的成績(當 考文科數學的成績,則只是一個中等的成績(當時該科平均分是 73.8)。因此,使用原始分制度 再加上試題本身的不穩定,考試中的分數就不等值,考生的水平就難以進行科學的比較。而標准分 是按正態分布原理而建立的分數制度,其主要特點是:分數不但可以反映考生的水平高低,還可以 直接反映出該分數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我們看下面的例子,這是平時考試中,老師們經常作的統 計圖,以便了解每個分數段的人數。
附圖
當人數足夠多,試題確實能反映考生的水平時,考生的成績便會趨於這樣一種「兩頭小中間 大」的分布(見上圖中的虛線),我們稱之為正態分布。經人們長期研究發現,與人有關的事物統計下來大多數都符合這種分布,如人的身高、體重、智力等;並且正態分布曲線與橫座標所圍的面積是恆定的(見下圖)。
附圖
例如,中線兩邊的面積各佔50%,中線加一個單位以左面積是84.13%,朝兩個單位以左面積 是97.72%,三個單位以左的面積是 99.87%,等等。
標准分制度正是以這為根據而建立的。我省高考實行的標准分把中線處成績定為500,每個單 位為100。當高考後,全體考生的一個單科的原始分評出來後,將所有分數從高到低排序(見見表 一,高考單科成績百分位與標准分對照表),然後按每個分數的累計人數百分比轉成標准分。例 如,50%位置的分數轉為500分,84.13%位置的分數轉為 600分,以此類推。這樣,有了標准分 我們就可以知道某人的水平,也可以同 時知道其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如某人語文得了600分, 表示他比全省84.13%的考生要好,如果全省有10萬考生,則他的語文排在約16000名左右,而原 始分是不可能知道分數的位置的,這正是標准分的好處之一。
其二,以往高考是以原始分的總分劃線錄取的,由國家教育部按各科的重要性和在中學的學 習時數規定了各科在總分中的權重,例如語文在理科類中所佔有的比例應該是120/710=16.9%, 生物應佔有70/710=9.8%等。我們看一看下面這張1985年全國高考理科的各科平均成績表:
政治 語文 數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外語 合計
滿 分 100 120 120 100 100 70 100 710
平 均 分 68.5 56.7 60.0 54.3 60.2 33.2 61.6 394.6
實占總分% 17.2 14.4 15.2 13.9 15.3 8.4 15.6 100
應占總分% 14.1 16.9 16.9 16.9 14.1 14.1 9.8 100
從表中我們看到數學和語文應各占總分的16.9%,但實 際只有14.4%和15.2%,而政治 應佔14.l%卻佔了17.2%,這說明當年高考總分劃錄取線時,政治成績起了很大的作用,而語文、 數學成績的作用就相對降低了。這種原始分相加的方法就好像將100元港幣加上100元人民幣再加 上100美元得到的「300」元一樣,不能反映其價值的高低的。1999年廣東省實施的「3+X」科目 改革方案,將不再分文理科類,採取了綜合分標准分和X單科標准分分別劃線的方式,即將每個人 語文、數學、英語這三科的標准分加起來得到一個總分,然後按總分的高低排序,按以上方法轉 換成綜合分的標准分(見表2),X科目的各個學科也按原始分高低分別排序轉換成各科目的標准 分。
使用標准分的意義
第一,標准分可以反映考生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 例如:某理科考生綜合分為500,表示他在全體考生中50%的位置上,90年廣東省高考理科 和體育類考生總數約78850人,所以他大概是39425名。 又如,某考生英語成績700,表示他在全體考生中處於97.72%的位置,若今年廣東省全體考 生數180000人,則比他高分的考生約 4104人。
第二,標准分便於劃錄取分數線,甚至在高考前就可以劃出。 例如:當知道了考生的總人數為80419人,又知道第一批錄取數是4278人,分數線若按錄取 人數的110%劃出,即4278*110%/80419=5.85%,從標准分百分位表(見表 3)中可以查出錄 取分數線是660分。
第三,標准分便於各市、學校以及考生成績的比較。 例如:甲乙兩校考生高考物理平均分分別是550和560,則查標准分位置對照表(見表3)可 以知道550位於全省考物理的考生的69.15%之上,560分則位於對.57%的考生之上。
第四,標准分便於各科成績之間的比較。 例如:某考生數學700分,語文680分,表示其數學成績位於全省 97. 72%的考生之上。而 語文在全省考生的 96.41%位置。 又如;某校有50名考生,歷史成績平均640分,地理成績平均580分,表示該校考生的高考歷 史成績在全省91.92%的位置,而地理成績在 78 81%的位置上。
第五,各科成績轉換成標准分後再相加,較之原始分那種「美元加港幣加人民幣」的相加方 式要合理,原因是標准分實際上是將各科原始分轉換成統一的「度量衡」再相加。這種統一的「度 量衡」,也有利於保證了總分中各個單科成績的應有權重,換句話說,不會因為某個學科試題容 易了,分數高了,在總分中佔了便宜,也不會因為某單科試題難了,分數低了,在總分中所起的 作用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