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崔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基礎,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課堂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的主渠道,教師有責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會尋找知識、處理知識、理解知識、掌握運用知識,達到一種自身的突破和超越。那麼,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營造氛圍,培養創新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敏捷,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就是為每一個學生創設形形色色的舞台,營造一種師生之間和諧、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數學課堂氛圍,促使學生愉快地學習數學,對學生的創新想法要啟發引導,不輕易否定,切實保護學生「想」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去,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肯想、敢想的情感。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我提出在長6米、寬4米的房間里鋪地毯,商店有寬1米、2米、4米三種型號讓學生自由選擇。有的說「買1米拿起來方便」;有的說「買4米的鋪起來美觀大方沒有介面」;還有的說「選擇2米,這樣又方便又省錢,床底下可以不用鋪」。在教學過程中,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處於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學生質疑問難,無拘無束的思考,創新意識的苞芽得到了保護,將逐步形成敢於創新的意識。
二、鼓勵質疑,培養創新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會創新的關鍵。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好問的心理特點,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表自己的見解,尤其是學生新奇大膽的念頭,別出心裁的想像。教師不但要給予適當的贊揚和肯定,還要及時地引導,促其迸發出創造的火花。總而言之,只要在授課時,充分挖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變換性,積極培養學生的求異、多變的思維,學生學
三、融入生活,培養創新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常常把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生活化,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地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注意循循誘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獲取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分類》時,我根據學生年紀小的特點,就大膽地拋開課本中的主題圖,乾脆讓學生把班裡的同學按不同的要求分一分,以此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誘發他們創新熱情。在教學中,他們有的說:「按男、女來分」;有的說:「按高、矮來分」;有的說:「按胖、瘦來分」;有的說:「按年齡來分」;有的說:「按頭發的長短來分」等等。在我積極地誘導下,學生們自己探究出了許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有一些分法是始料不到。像這樣把數學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實際中,讓學生在感性的基礎上有效地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創造性思維在交流探索中得到了有效的發展,收到了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操作實驗,培養創新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手腦並用時,大腦的創造性有關區域受到刺激而活躍起來,手使腦的功能得到發展,變得聰明,腦使手的技能得到訓練,變得靈活,從某種意義上說「手是腦的老師」。因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操作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規律,在動手操作中創新。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我設計了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個體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在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礎上,通過剪拼的方法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從而發現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操作交流中,激發學生尋求不同的剪拼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再如兩個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等。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討論,教師針對性的進行啟發,可以引發思維的共鳴,從而確立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啟發聯想,培養創新
聯想是創造的翅膀。可以說,數學是從一個數學問題聯想到另一個數學問題的活動。學生通過聯想,能夠發現新問題,還能通過相關的舊知識創造性地解決當前淤塞難解的問題,加強聯想訓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例如:在復習比的相關內容時,我出示一個「甲、乙兩數比為3:2」的命題,引導學生從此命題出發進行聯想。學生積極思索,大膽討論,提出: 乙甲兩數比為2:3; 甲數是乙數的1.5倍; 乙數是甲數的2/3; 甲數占兩數總和的3/5; 乙數占兩數總和的2/5; 甲數比乙數多1/2; 乙數比甲數少1/3……這樣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溝通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同時也可以開闊眼界,拓寬思維,增強創新意識。
時代要求我們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實踐,努力探索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靈活多變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嶄新的、有效的捷徑,教師要指導和鼓勵學生伸展智慧的觸角去觀察和探索,去想像和創新,實現「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貳』 小學數學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
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於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教學中老師應多途徑的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下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建議,供大家探討。
一、利用猜想讓小學生探索新知、培養創新能力
猜想是人們在揭示問題實質、探索客觀規律、尋找命題結論時,憑借自己的想像,進行估計、推測的一種思維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利用猜想讓學生進行學習、探索新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出示幾個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圖形,先讓學生猜一猜,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再讓學生測量並計算每個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度數,最後讓學生操作驗證,看結論是否正確。這樣引導學生猜想,並驗證結果,能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獲得數學發現的機會,有利於培養學生探索向題的意識以及發展他們的創新能力。
二、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心理學告訴我們,想像與創新思維有密切聯系,它是人類創造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想像,並為豐富學生的想像力提供機會。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後,在一節練習課上,拿出一個大土豆,讓學生憑借想像想一想、議一議:「怎樣求出土豆的體積?」。學生經過思考、討論,想出了幾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有的說,把土豆煮熟後,捏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就可以求出它的體積;有的說,從大土豆中切出一個l_立方厘米的小土豆,測出重量,根據大土豆和小土豆重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可以求出大土豆的體積;有的說,把土豆放在長方體或正方體水槽中,水上升的體積,就是土豆的體積。這樣引導學生想像,既拓寬了學生的解題思路、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三、教學中利用遷移法去培養學生創新
遷移,是指人在一種情境下所學到的某些原理、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或解決新問題等活動中去。許多數學知識之間具有共同因素,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關聯性。教學時,教師可結合相關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回憶、類比、聯想、遷移,以促進理解,激活思維。
例如,學生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讀寫法」後,引導他們運用己掌握的個級數的讀寫方法,自己去學習億以內數的讀寫法;學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積的推導方法後,通過拼合圖形,誘導他們自行遷移到梯形面積的推導中來。這樣引導知識遷移,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技能,從一個情境遷移到另一個情境中去,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樣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
實踐是培養創新思維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也是發明創造的源泉。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手腦結合,操作實驗,或者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中,無疑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後,出這樣一道題:「用一根12米長的繩子,在外面的空地上圍一塊面積最大的活動場地,能圍多大的地?」讓學生四人為一組,進行合作探索。結果學生經過研究給出多種圍法、演算法。這樣結合數學教學開展實踐活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效果很好。
五、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探究知識的目的是為了運用,運用知識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溝通知識與能力的橋梁。運用知識可分兩種:一種是學生在深刻理解知識含義的基礎上,自覺地將所學知識運於實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例如,學習了「商不變的性質」後,學生能自覺地運用這個性質解決筆算:800÷400為8÷4,並進行口算,這種應用的本身就是種創新。另一種是在老師精心設計、科學安排下運用,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逆向思維訓練,難題巧解,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等,都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總之,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真正落到實處,這就需要教師從多方而、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真正變「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新世紀合格人才。
六、通過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智慧出在人的手指尖上,實踐操作不僅僅是身體的動作,而且是與大腦的思維活動緊密聯系著的。」兒童的思維具有直觀動作形象性的特點,操作過程中學生不但要觀察、分析、比較所操作的對象的相同點、不同點,還要進行抽象、概括,從中發展思維。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必須重視在課堂中給學生進行操作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通過動眼、動口、動手、動腦中揭示求知難點,深化認知過程。數學課外活動是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根據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愛好,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學課外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數學課外活動中,學生從生活和社會現象中找數學問題,探索思考,自我設計、自我解決,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啟發,從而培養了創新思維。數學課外活動的主要形式有:數學競賽、數學興趣小組、數學專題講座、周末數學晚會、數學知識宣傳、數學問題研討、社會問題調查等。
總之,在數學素質教學中,針對當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實際情況,根據數學學科的性質和特點、數學教學的規律,採取多種形式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應成為數學教學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
『叄』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課堂教學中創設好教學情景,培養創新意識教學的成功,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因為,主動參與是培養創新意識的內動力。創設好的教學情景能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架設學習的橋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去解決問題,形成技能,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自身的能力。如教學兩位數減兩位數,是這樣導入的:「小豬」「胖胖」在家開舞會,它要為小動物們准備豐盛的食品,來到樂樂超市選購食品,它看到又香又甜的大蘋果,有48個,買了25個,請你想想,在櫃台上還剩幾個?學生們年齡小,都想爭第一,紛紛搶著最先完成問題。情景的創設迅速點燃了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火花。這些問題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緊密,能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用處。從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培養了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及學習數學的興趣。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習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只有當學生認識到主體意識是其決定學習成敗關鍵的時候。才能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主動的要求發展進步。便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升華為興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作為教師應做的就是課堂教學設計上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熱情。這樣他們才會主動探索。在「解決問題」中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創新能力。二、讓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主人數學新課標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課程的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的發展,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展創新思維。解決總題的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和創新教學方法。數學教學是一個動手動腦的活動過程,不能單純地讓學生模仿,被動參與,反復練習,而應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互助活動、合作交流等方式學到所學知識。在交流中,活動中,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討論、實踐探究等活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創新信心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指出,學生顯著的個體差異,教師指導質量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必將導致學生創造能力,創造性人格的顯著差異。因此,教師設計課堂教學時應有層次性,盡可能地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指導策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評價學生的創新思維。建立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諧師生關系,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示自己的個性特徵和創新信心。採取開放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都能有較多的發展空間,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出不同的見解,新穎的見解。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從而增強其探索性學習數學的興趣。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創新信心。總之,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培育,只有教師不斷地為學生創造條件、正確地引導他們,就一定能點燃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肆』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培養跨世紀創造性人才是歷史賦予教師的重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一、設情境,培養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傾向。創設情境是一種發現問題的心理取向。因此,我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設問題情境,多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並引導學生自己來析疑、解疑。讓學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實現創造想像,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
如:教學「應用題」時,我通過問題創設寬松的情境:「同學們喜歡小鳥嗎?」隨著學生的回答,我接著說:「請看,教室里有沒有小鳥呢?」學生有點失望地說:「沒有。」我把握時機地說:「教室里沒有小鳥,沒關系,老師把小鳥畫下來,讓同學們欣賞欣賞。」這時學生的興趣立刻來了,都焦急地等待著「小鳥」的出現,緊接著我把畫有「在樹上有5隻小鳥」的圖和「又飛來2隻小鳥」的圖貼在黑板上。由於老師注意創設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言。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二、開拓發散探索,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發散探索是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多向思考,從而提出新問題,也就是答案不唯一。既然答案不唯一,就是要使學生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獨創想法。它不像傳統教學的提問方式,一問一答,只提供一種可能答案,一種解決途徑,結果堵塞了學生的思路。在這種開放式的提問的推動下,學生必然會展開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維活動。結合各方面的信息,在產生大量答案的同時,獲得新奇、獨特的反應,從而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
如:我在教學「商店有15個白皮球和22個紅皮球,賣出12個,還剩下多少個球?」時,學生在弄清題意之後,就紛紛列式計算:15+22=37(個),37-12=25(個)。按常理,這道應用題已經解答出來,但為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我又問學生:「還有沒有不同的解法呢?」教室里頓時安靜下來,學生個個都進入思考當中,抓住這個機會,我馬上啟發,引導他們從問題入手,進行討論,看誰最聰明,能夠想出另一種解答方法。學生積極討論,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問題中沒有告訴我們是賣出哪一種球,我們可以想成他把白皮球先賣出去,所以就可以這樣列式:15-12=3(個),3+22=25(個)。」這位同學剛回答完,我還來不及表揚他,同學們就爭先恐後地回答:「還可以想成把紅皮球先賣出去,列式是:22-12=10(個),10+15=25(個)。」我馬上給予了表揚。
三、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從創新教育的要求出發,要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數學教學中,首先必須建立健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喚起他們的成功慾望。同時,教師要善於營造一個和諧、寬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其次,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更要發揚民主,善於發現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如:教學「圖畫應用題」時,讓學生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歡的學具擺出一些圖畫,讓對方編應用題。學生為了表現自己,都積極參與,擺出不同的圖畫和編出不同的加、減法應用題。
這樣教學,學生既自主參與到學習當中,又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拓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總之,每個學生都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感覺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只有讓作為主體的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親自實踐,運用自己的大腦主動地去思考,使學生體會到自己就是學習活動中的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
『伍』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開啟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一批創新型的高素質人才是新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也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主旋律。如果一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沒有創新思維能力,那麼就會按常規的解題方法及自己的直覺來解決數學題目,以致導致缺乏反思。這種思維能力是任何正常人經過培養都可以具備的。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展開。
一、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亞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創新。質疑問難是鍛煉思維,發展思維,培養自學能力,進而達到自能讀書的一種有效手段。古人雲:"學貴置疑。","疑是思之路,學之端。"質疑問難是學生思維活躍的體現。所以,教學時我總是創造機會讓學生質疑問難。
1、熱愛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不斷求索,努力奮斗的前提。興趣的激發是指把學習需要由潛優狀態轉化為活動狀態,使其成為學習活動的直接動力,並對學習方向和進程進行制約,蘇霍姆赫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沉重的負擔」。
2、傳播數學歷史文化
人每前進一步,都是踩在前人肩膀上的。每一位數學家都有教育的好素材,他們的意志品質、成才歷程、探索精神及結論的發現過程值得當代年青人學習;另外,有趣的「古文味」的結論也是增加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好素材,如祖恆原理「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等。只要在平時的教育中多穿插這方面的素材,必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索精神。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創新思維與能力的形成離不開學生創造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數學學習上的創造性,主要是指人類已有的數學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其實質是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創造性思維,這種創造性以學生自願的創新意識為前提,以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為保證。
1、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
數學的學習需要頑強拼搏的意志和不斷前進的進取精神。創新的基礎是扎實的基礎知識,需要不斷地強化、鞏固它。正如生物學家貝爾納說:「鞏固的、清晰的知識才能遷移,進而達到創新,創新的靈感是從無數次的思索推導、驗證的失敗中得到的」。因此需要學生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鑽研學科的精神。另外,健全的人格,過硬的心理素質,是創新堅固的基石。
2、養成好學、好問的習慣
好學為創新提供豐富的能源貯備,好問能激發創新的靈感,在與他人的爭辯中、交流中激發一些新思想、新方法。提問的對象可以是全班所有的人,雖然每個人數學成績暫時有高低不同,但都有自己思維的閃光點,從而提高他們的活躍性,只要在與不同類型的同學交流中能捕捉到這份亮光,都有助於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讓學生參與問題的變化的思維訓練
創新思維及其特徵,思維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思考,創新思維就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思考。數學教學中所研究的創新思維,一般是指思維主體自身的一種新穎獨到的思維。它包括發現新事物,提示新規律,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等思維過程。盡管這種思維結果通常不是首次發現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維主體自身的首次發現或超越常規的思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把學生當作一名對你總是敬仰而不會思考的聽客,不能總是講個不停,而是讓學生參與其中。為學生發現創新提供自由廣闊的天地是教師的任務,應進一步地引導他們去探索、挖掘。教學生如何改變題型,一些條件、結論,如何推廣、延伸等。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達到培養其創新能力的效果。小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過渡階段,動手操作不僅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而且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通過動手操作可以使學生的手、眼、腦等到協同作用,同步發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田忌賽馬》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兩次賽馬的出場順序,了解現場賽馬情況。我布置學生在課前預習時,用卡片製作表示田忌和齊威王的三匹不同等級的"馬"。在導學第一段和第三段時,再讓學生在自己的桌子上排列"馬"的對陣情況,然後又叫幾個學生到黑板前面邊演示邊講解。這樣學生在動手的同時輕松有趣地明白了兩次比賽馬的出場順序,體會到孫臏的足智多謀。
總之,實施主體教育,主要途徑是在課堂教學,關鍵所在是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教師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束縛,誠心誠意地把學生置於教育的主體地位,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會具有創新能力,才能成為二十一世紀所需求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人貴在創新,創新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人才是數學教學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振興的需要,讓我們共同從課堂做起。學法指導是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成效的有力措施與重要途徑,廣大數學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工作,從小學生抓起,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開展滲透,必將有力促進教學效率的快速提高。
『陸』 小學數學課改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每位學生都有創新的潛能,關鍵在於我們教師如何有效地挖掘,讓每位學生的創新能力都得到培養和提高,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應十分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方法,自主學習,獲得創新的體驗,養成創新的習慣。貫徹新的課程標准理念,課堂是主陣地,作業是分戰場。如何在作業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在作業的內容給學生提供創新的機會
作業是教師布置給學生的功課,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發展思維,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增強學生在作業中的主體意識,把做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適當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自主選擇作業,自主定量,布置能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作業,讓學生更感興趣,更樂意做,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成長,以實現新課程標准所倡導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的內容側重與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對於計算題學生往往有眼高手低的現象,很多教師側重與計算的教學,加強計算題的訓練,可是往往收效甚微。針對這一現象,我在教學中針對所學知識,讓他們自己設計作業,學生對作業由以前的厭寫轉變為現在的想寫樂寫。如:在教學完進位加以後,我讓學生自己出一些生活中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出題,自行解答。這樣避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厭學怕寫作業的情緒。每一次只要是自主出題的作業,寫作業率達到100%,並且正確率要比老師規定的作業要高許多。
二、在作業的形式上學生開創選擇的空間
學生自主設計作業應做為學生練習的重要原則。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我設計形式各異的作業,有做一做、畫一畫、量一量、說一說等形式,不同的作業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和良好的心理氛圍,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比如:在教學完《確定位置》後,我讓學生以自己的家為中心,製作一張平面圖,要求把家周圍八個方向的物體都畫出來。學習了《分米和毫米》後,布置了讓學生回家量一量的作業。學習了《認識角》後,布置了讓學生在身邊製作角、找角的活動。
三、學生自編試卷並擇優用於考試
學生各有所長、各有喜好,因此他們編的試卷也參差不齊。為了增進學生自主編試卷的興趣,我每次都把學生編的試卷進行整理,從中選出好的再重新製作一份由學生自己創意的試卷。並在每一題的後面寫上出題學生的名字。當學生拿到自己出的考卷時都興奮不已,尤其是出題的同學更是如此。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樂趣,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大膽嘗試,讓學生參與到作業設計中來,讓他們自主選材,自由作業,創設百花齊放的良好氛圍,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熱情和創造的激情,使作業成為多種多樣富有創意的實踐活動。
『柒』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索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
幾年的數學教學,注重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本文就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談幾點體會:
一、創新意識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
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引起學生創新沖動的條件,學生有了創新的沖動,才能逐步形成創新能力。
(一)克服在創新認識上的偏差。一提到創新,往往想到的是小發明,小製作,或者是藉助實際問題,讓學生任意想,任意說,便是創新。實際上,一個問題是否具有創新性,不在於是否有人提過,而關鍵在於對這個人是否新穎。有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創設有創新過程的課堂教學,才能培養有創新能力的學生。
(二)創設和諧氛圍,營造創新思維的環境 羅傑斯提出:「有利於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說學生是觀眾、聽眾,這種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探求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阻礙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必須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個性、人格、愛好,以平等、寬松、和諧、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主動與教師參與教和學之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展開豐富的想像力,養成創新意識,形成創新能力。
氛圍和諧,環境輕松,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敢於發表獨立的見解,修正他人的觀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鼓勵質疑解疑,形成創新能力
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質疑、解疑,才能具備創新思維,形成創新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奧而淺問,淺問而深究,深究而漸進,漸進而深思,深思而異想,異想而創新,鼓勵學生批判性質疑。批判性質疑是創新思維的集中體現,科學的發明和創造正是從批判性質疑開始。讓學生敢於對教材上的內容質疑,敢於對教師的講解質疑,特別是同學的觀點,更要勇於質疑。
二、創新興趣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系。
俗話說:「你能把馬牽到河邊,但不能強迫馬喝水」,馬渴了才去喝水。學生獲取知識也是一樣,如果強迫學生學習,沒有學習興趣,不會取得好的效果。主動學習最有效果,帶著問題學習最有針對性,所以,教師要激發學生渴望獲得知識的願望。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問題,是學生急於想知道的,這樣的問題才能吸引學生,才能激發學生主動認知,大膽質疑、釋疑,引起認知沖動,引起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慾,學生因興趣而學,因興趣而思維,才能產生創新的沖動,才能形成創新思維,並提出新質疑,自主去解決、去創新。
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來源於教師的引導,來源於成功後的喜悅。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困惑時獲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悅,讓好勝心發揮作用,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學生在學習中發揮特長,在活動中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學會「數學地」思考問題,體會數學帶來的成功和快樂,培養創新的興趣。 三、好奇心是培養創新學習的動力。
好奇是一個人的天性,好奇是思維的源泉,是創新的動力。因為好奇,學生有了求知的慾望,有創新的沖動,有了去揭開事物本來面目的信心。每一個成才的人,都有一顆好奇之心。做為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好奇之心。例如:學生學習「黃金分割」一節時,先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業,讓學生回家後,量出自己的身高和足跟到肚臍的高度。然後,用足跟到肚臍的高度除以身高(精確到千分位)。學生回家後,都完成了這個作業,但計算結果不同。男同學的計算結果都近似於0.618,女同學的計算結果一般在0.610-0.615之間。課上學習「黃金分割」的有關知識,學生認識到人的肚臍應為身高的黃金分割點。一個人的肚臍如正好是身高的黃金分割點,這個人的體型就比較完美。為了彌補女同志的不足,人們發明了高跟鞋。通過好奇,引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對「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學生要予以肯定,加以保護和培養,促使學生產生創新的動力。
幾年的數學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多方位的,有教師的主導,有學生的主體,更有師生合作、生生合作。
『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工作對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動著的個
體,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的基本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主渠道。如何真正發揮主渠道的作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關鍵在教師。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勇於創新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前提。師生的平等、和諧關系是靠情感來溝通的,如果吧教學關系建立在情感的基礎上,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師生的教學活動過程實質上就是情感交流的過程。「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創造一種民主、寬松、友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心理放鬆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馳聘想像,敢於標新立異。反之,如果課堂氣氛過於嚴肅,就會抑制學生的積極性,阻礙學生的思維。如教學「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時,先引導學生回顧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有意滲透轉化思想,藉以暗示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接著用親切、溫和的語氣對他們說:「今天這節課讓大家都來當小老師,用我們所學過的方法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看誰的方法最新穎、獨特、有創造性」。學生邊思考、邊討論、邊操作。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得出了多種推導方法。有些方法屬一般常規思路。有些方法則展現了學生具有較高的創造性思維水平,出乎老師的意料。盡管他們目前的知識水平還不能從理論上加以證明,但他們憑直覺的這種大膽的猜測是正確的,這是在十分寬松的教學環境下取得的一種獨創性的結果。
二、運用激勵性評價語言,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手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別強烈。」這就告訴我們:創新是人的本質特徵,是自我發展、自我顯示的需要。教學中,對於學生出現的「標新立異」的現象,要滿腔熱情地評價,用一些簡短而有激勵性的語言,如「你講得真好!」「你真聰明!」「這個見解很獨特!」或「不要緊,慢慢說」,「你再想一想」,「老師相信你的能力」等加以激勵。對出現的簡捷的算式,寫上「優+有創造性」的評語或另外加分。使他們真正體驗到求異的價值,產生更強烈的創新意向。如在教學一道多解的應用題:某水泥廠去年生產水泥32400噸,今年頭5個月的產量就等於去年全年的產量。照這樣計算,這個水泥廠將比去年增產百分之幾?當大部分學生按常規思路列式後,老師啟發、點撥是否有更簡捷的演算法,經過思考有幾位同學列式為:1/5×12-l,其中一生口述解題思路:把去年全年的產量看作單位「l」,那麼今年每月完成的產量為1/5。全年完成的產量就是12個1/5,因而比去年多的百分數為:1/5×12-l。這樣教學不僅實現了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有機統一,而且激發了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多中選優,好中求佳的獨創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精選思維材料,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保證
創造性思維決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思維的流暢、求異也不是純靈感的產物,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它需要一個長期培養訓練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於選擇典型的題例,創設問題情境,誘導學生的創新意識。如在一次數學活動課中,教師設計了這樣一道題:用一張長40厘米,寬20厘米的長方形硬紙板,做一隻深5厘米的長方體無蓋紙盒,這個長方體的容積最大可能是多少?同學們興致勃勃地紛紛在紙板上畫起來,大部分學生得出了這樣一個剪法。
30×10×5=1500(立方厘米)
對此,老師不置可否,不做評價。稍頃,有一個學生站了起來,到黑板上畫出了另外一種剪法。
35×10×5=1750(立方厘米)
剪法一屬常規思路,從四個角中剪去了四個邊長為5厘米的小正方形,浪費了硬紙板,顯然不可取;剪法二材料的利用率達到了百分之百。盡管剪法二在思維的深度和獨創性上都較方法一進了一步,但還不是最佳剪法。我在表揚了剪法二的學生,並肯定其思維靈活性的同時,指出這還不是最好的方法。接著進行誘導:「在周長相等的前提下,是長方形的面積大,還是正方形的面積大?」「那麼這道題,你還有別的剪法嗎?」在老師的啟發點撥下,學生創新的意識極大地調動了起來,終於有學生畫出了如下的剪法。
20×20×5=2000(立方厘米)
這
『玖』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一、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要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把學生看作是發展的主體,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有真正的個性發展和素質教育;必須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改變舊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建立一種開放型、綜合型、創造型的教學形式,根據學生特點和智力發展情況以及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教學環節和結構,建立和諧的「教學合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親自參與,使學生的智力和綜合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和發展。
教師是創新教育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創新型教師是創新教育成功的關鍵,一個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能把自身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直接感染給學生,能夠最有效地啟迪學生創新思想,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教學參與意識,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善於啟發學生接受知識的積極性,引導他
們開動腦筋,獨立思考,要讓學生在探究和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而輕視學習過程」這是傳統課堂教學中的弊端。教師在傳統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結論正確與否,缺少對學生的學習全過程的發掘,導致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的匱乏,同時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只注重結果的做法導致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明顯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質量。有的教師喜歡直接告訴學生結論,並要求學生馬上應用這種結論,再去解答各種變式題,這樣導致出現嚴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把重點放在揭示各個知識形成的方法,展示學習新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展多種思維方法,讓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發展了創新能力。 三、創設問題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營造質疑問難的氣氛,有目的地創設問題情境,誘使學生形成認知沖突,提高興趣,找出疑點,大膽推測和猜想。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甚至提出其他學生或教師一時想不到的問題,這是質疑問難的關鍵。如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時有的學生認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種說法不妥,提出疑問:「角的邊是兩條射線,射線不能度量,射線是沒有長短的,怎麼能說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有關還是無關呢?」在學習「角的分類」時,有的學生提出:「大於平角的角是什麼角?大於周角的角是什麼角?」學生提出有獨立見解的問題,蘊含著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有人經常會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似乎學生好壞與老師關系不大。這是一種不負責任推卸責任的表現。試問:倘若師傅根本就沒有將學生領進「佛祖的殿堂」,而是帶到了荒山野嶺,學生自保尚難,如何修行?因此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方法應該與時俱進,常用常新,要有「源頭活水」,方能「清澈不竭」。時代的發展早已沒有了一勞永逸的知識,終生學習已經是我們每個人的立身之本,作為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不可等閑視之!我們必須處理好各個方面的關系,才能最終找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四、 創造課堂氛圍
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初就在《創造宣言》中指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良好的教育有助於開發和擴展人的創新思維,有利於創新能力的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自主學習與活動的需要,努力創建平等合作、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 對學生的新發現,教師要給與表揚、激勵,為學生營造敢問、敢想、敢說的教學氛圍。比如在教學圓錐體體積時,通過實踐得出等底等高圓錐體的體積時圓柱體體積的1/3的結論後,又以商量的口吻把沒有等底等高圓柱的同學請到講台前,再用更大更醒目的等底等高透明圓錐和圓柱,讓他們面向大家和教師共同操作。用盛滿紅色水的圓錐,三次把圓柱注滿時,這一結論在他們的操作下得到了印證,這些同學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突然教師將圓錐體慢慢地插入圓柱內,紅色的水立即被擠了出來,嘩嘩地流到盆里,這是教師提高聲調,加快語速問大家:「圓柱體中的水還剩多少?」學生高聲回答:「還剩圓柱體體積的2/3。」緊接著,教師又問:「為什麼?」學生紛紛舉手回答,課堂氛圍非常活躍。這堂課教師放得開,學生學得活,師生情感交融,從而從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運用了一些多媒體教學手段,如投影儀及電腦課件等,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不但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而且還有利於創設情境。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充分發揮了主體性。
五、引導學生動手
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也就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動手操作不僅能促進編碼知識——顯性知識的獲得,而且有利於非編碼知識——隱性知識的獲得,而隱性知識時未來發明創造的必要條件。目前小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差,關鍵是由於教師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動手操作和實踐機會。教學中教師應多讓學生拼一拼、擺一擺、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想一想、說一說,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調動其多種感官協同發揮作用。比如教學:「一根圓柱體長150厘米,把它平均截成三段,表面面積增加了80平方厘米,求每段圓柱的體積」時,教師讓學生事先准備好的一個圓柱形蘿卜拿出來,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將圓柱形蘿卜平均橫截成三段,看一看,想一想,新
的總面積與圓柱底面積有什麼關系。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新增的4個圓柱底面積為80平方厘米,自然得知每個圓柱底面積為20平方厘米。
六、開展課外活動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充分課外活動時間,組織課外興趣活動小組,把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這就要求我們課下多開展一些活動,營造氛圍,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課外盡可能多地去練習。因為數學課外活動對學生擴大視野、拓寬知識面、培養數學興趣、發展數學才能有積極作用,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地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小學數學課外活動。比如,開展數學專題講座、數學知識競賽、數學游戲、舉辦數學牆報、課外製作展,適時向學生介紹有關數學家的生活趣事等等,為學生提供學習數學的種種渠道和良好條件,使學生得到了更多實踐機會。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又激發了他們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