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數學知識解決的生活問題
1. 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小難題
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小難題 1.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舉實例)
原發布者:沈敏琴
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數學源於現實並用於現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歸宿。人人要學習有用的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重視挖掘教材與生活實際有聯系的因素。教師要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的實際中去,從而體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和作用。如學習了「分類」後,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整理自己的書包和書桌,讓整理好的學生來說一說他是按什麼進行分類整理的;學習了「生活空間」的前、後、左、右後,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座位的前、後、左、右分別是誰,學校的前、後、左、右分別是什麼地方;學習了「統計」,讓學生統計教室內各種清潔用具的數量、統計一年級各班學生人數及男女生人數,統計班裡學生是在那個季節出生的;在學完「20以內的加減法」後,有意識的帶領學生搞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每個孩子拿20角錢去菜市場買菜。在這次活動中,就有許多學生出現了不會算賬的想像,有的是口算不過關,有的是弄不清元、角的關系……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使學生深刻的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麼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學生從活動中不僅理解、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能觀察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在解決中又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再開動腦筋加以完善解決,從而獲得應用的技能。總之,要讓數學與生活「親密接觸」,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由書本數學走向生活數學,生活與數學密
2.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心得體會
有一次,媽媽烙餅,鍋里能放兩張餅。
我就想,這不是一個數學問題嗎?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多用幾分鍾呢?我想了想,得出結論:要用3分鍾:先把第一、第二張餅同時放進鍋內,1分鍾後,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面;再烙1分鍾,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取出來。然後放第二張餅的反面,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3分鍾就全部搞定。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群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從手腕上拿下手錶,開始撥表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套用數學公式來計算。 1、三角形很穩定,許多支架都是三角形的許多支架用三個腳支撐用了一個數學公理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2、一些人在木門上釘斜條,是為了克服四邊形的不穩定性。
卷閘門也是一樣的道理。 3、河南登封觀星台、南京中山陵都是中心對稱圖形 4、蚊帳的孔是六邊形的~ 5、筷子是圓錐型的。
光碟是圓形的。 6、電線是線段冰箱是長方體門是長方形輪胎是圓形地球是圓形 數學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
自從人類出現在地球上那天起,人們便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時對數學有了逐漸深刻的了解。早在遠古時代,就有原始人「涉獵計數」與「結繩記事」等種種傳說。
可見,「在早期一些古代文明社會中已產生了數學的開端和萌芽」(引自《古今數學思想》第一冊P1——作者注)。「在BC3000年左右巴比倫和埃及數學出現以前,人類在數學上沒有取得更多的進展」,而「在BC600—BC300年間古希臘學者登場後」,數學便開始「作為一名有組織的、獨立的和理性的學科」(引自《古今數學思想》第一冊P1——作者注)登上了人類發展史的大舞台。
如今,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在工農業生產和人們日常生活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譬如,人們購物後須記賬,以便年終統計查詢;去銀行辦理儲蓄業務;查收各住戶水電費用等,這些便利用了算術及統計學知識。
此外,社區和機關大院門口的「推拉式自動伸縮門」;運動場跑道直道與彎道的平滑連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築物高度的計算;隧道雙向作業起點的確定;摺扇的設計以及黃金分割等,則是平面幾何中直線圖形的性質及解Rt三角形有關知識的應用。由於這些內容所涉及的高中數學知識不是很多,在此就不贅述了。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人類社會都是在不斷了解和探究數學的過程中得到發展進步的。數學對推動人類文明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時,課始,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皇塘每6分鍾有一輛中巴車開往常州(向東),8分鍾有一輛中巴車開往丹陽(向北)。現在剛好有兩輛中巴車同時分別開往常州和丹陽,問再過幾分鍾,又有兩輛中巴同時開往常州和丹陽?數學在我們得生活當中是無處不在到,小到買菜的討價還價,大到火箭的設計。
其實我們在學習數學得過程中是為了培養自己得邏輯判斷能力,讓自己得思維更嚴謹,我們在學校學習數學,不單單只是為了去記住一個公式,而是在學習這個公式得推倒得過程中漸漸得培養了自己得思維邏輯能力,可以說,一個人的數學學好了,對於一件事得判斷能力會大大增強,所以學好數學,不單單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在學習一項在社會生存得基本技能.。
3.求文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找了篇論文不知道可以用不 標題:淺談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摘要】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
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實用價值,增進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數學;生活;興趣 數學來源於生活,在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新課程標准提出:數學要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要求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方法結合實際,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中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實用價值,增進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讓數學教學活起來。教法要活,學法更要活。
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構建開放的數學學習模式,讓「生活中的數學」走進課堂,讓數學課堂真正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1.用生活事例解決實際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說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可以通過事例,讓學生知道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如:我在教學一年級的「加減混合運算」時就用這樣的生活情景描述並加以表演:「教室里本來有5個學生,現在進來4個,又走出去1個,現在有幾個學生?來解決「5+4–1=?」的問題,通過情景描述,學生很容易地就掌握了運算過程。又如:我在教學「元、角、分」時,首先創設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汶川地震過後,小紅想給災區的小朋友捐款,把自己攢的零花錢都拿出來,她一數有50個1角的硬幣,拿這么多硬幣不方便,於是就找鄰居的阿姨來幫忙想辦法,阿姨收了小紅的50個1角硬幣後給了小紅5張1元錢紙幣,小紅有點不高興,覺得自己有點吃虧。
你們說小紅用50個1角錢硬幣換5張1元錢紙幣虧不虧?為什麼?首先組織學生討論,然後再告訴大家這10個1角就是1元,5個10個一角就是5元,所以50個一角和5元是相等的,然後根據學生的分析,再組織學生觀察已分好的硬幣,從中找規律:「元和角之間有什麼關系?」學生很快得出結論:「1元和10角相等」,「10個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個1角」,所以「1元=10角」。 2.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教師通常在教學計算題時,只注重教會方法,然後讓學生不斷地練,反復地練,以求計算正確。
這樣不僅枯燥乏味,也影響學生的積極性。這時老師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模仿現實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
例如我在上「小數加減法」這一課時,讓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樂趣:一個小顧客買一根火腿腸1.8元,一個麵包1.5元,於是老師提出問題,小朋友你們說他該付多少錢呢?被情景吸引的學生都能列出加法算式1.8+1.5=?,可是等於幾呢?這時不僅把小顧客和售貨員愣住了,也給所有的學生設了個懸念.於是大家一起交流、討論、爭辯,終於找到答案。這樣富有情趣的模擬生活情境,走入數學課堂,學生對學習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以後的數學學習中就能保持積極的態度。
3.加強實踐活動,體會數學生活的樂趣 3.1課堂上的實踐活動;《數學課程標准》建議教師「讓學生在現實生活體驗和理解數學」。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主要還停留在「直觀形象水平」上。
如我在教學「克、千克的認識」時,把准備好的一千克鹽、一千克米、一千克豆、一千克沙等給學生掂一掂、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試一試,讓他們感知一千克到底有多重。那麼就讓學生親自對實際事物進行實踐操作。
然後再將學生分成小組,把帶來的橘子、香蕉、梨、黃豆、米等稱一稱。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了教學的目標。
3.2課外實踐活動;生活中的數學總是與社會生活實踐相聯系,在傳授數學知識和訓練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讓學生能直接應用數學知識、技能,盡可能地創造實際應用機會,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如:學了「分一分」後,安排學生在家裡把自己的小櫃子、書包、小抽屜等動手分類整理,從中體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教師可以把數學融入生活之中,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把已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這樣的設計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也給學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們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得更緊密。 總之,教師要積極地創造條件,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啟發誘導,在課外要積極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讓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享受創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 關文信主編.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第1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3.5.[2] 揚九俊等主編.學習方式的變革.第1版.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1。
4.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今天,我在寫作業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生活中的圓。
什麼叫做生活中的圓,那就是在生活中有哪些關於圓的周長、圓的面積還有圓的對稱軸之類的東西,也就是圓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要應用到圓的周長,只要認真觀察,就肯定能發現的。據我所知,車輪走一圈的路程就是這個圓的周長;時鍾的分針針尖走過的路線是鍾面的周長;圓形餐桌圍的花布邊的長度也是餐桌面的周長;人們經常戴在手上的手鐲也含有圓的周長的知識……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圓面積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會觀察,圓桌的大小也就是圓桌的面積;時針掃過的面的大小也就是這個鍾的面積;還有就是可能大家很少見,那就是用繩子拴住牛吃草,求牛吃草的最大范圍,也就是求圓的面積。
還有,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通過學習圓,更加地讓我了解了圓在生活中的用處,使我懂得了更多物品的計算方法,使我受益匪淺!
5.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舉實例)
原發布者:沈敏琴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數學源於現實並用於現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歸宿。
人人要學習有用的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重視挖掘教材與生活實際有聯系的因素。教師要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的實際中去,從而體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和作用。
如學習了「分類」後,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整理自己的書包和書桌,讓整理好的學生來說一說他是按什麼進行分類整理的;學習了「生活空間」的前、後、左、右後,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座位的前、後、左、右分別是誰,學校的前、後、左、右分別是什麼地方;學習了「統計」,讓學生統計教室內各種清潔用具的數量、統計一年級各班學生人數及男女生人數,統計班裡學生是在那個季節出生的;在學完「20以內的加減法」後,有意識的帶領學生搞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每個孩子拿20角錢去菜市場買菜。在這次活動中,就有許多學生出現了不會算賬的想像,有的是口算不過關,有的是弄不清元、角的關系……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使學生深刻的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麼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
學生從活動中不僅理解、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能觀察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在解決中又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再開動腦筋加以完善解決,從而獲得應用的技能。
總之,要讓數學與生活「親密接觸」,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由書本數學走向生活數學,生活與數學密。
6.【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日記400字】
星期天,我與媽媽出去散步,在一個弄堂里,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烤紅薯的香味.聞到這香味,我的肚子就「咕咕」地叫了起來,「媽媽,我們買個紅薯吃吃吧,我餓了.」我拉著媽媽的手央求道,「買一個倒是可以,不過……」「不過什麼?」我急忙問,「不過買了以後先回家,算出了紅薯的體積,你才能吃.」「行!行!」我滿口答應.回到家,我早已把要算紅薯體積的事拋到了九霄雲外,拿起紅薯就要吃,「哎,怎麼開始吃了?不是說好要算紅薯的體積嗎?不能說話不算數!」「啊?」我大吃一驚,「還真要算啊?」「那是當然!」媽媽說,「你要先算出紅薯的體積,才能吃!」「哼!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算個紅薯的體積嗎?難道能難倒我?」 我翻開數學書查看,可書上只有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呀,再說了,這紅薯是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又不能把它揉捏,怎麼算呀?我托著下巴冥思苦想.這時,我看到了桌上的一本《數學名人小故事》,我翻開它,饒有興味讀起了第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是講阿基米德利用等積代換算出了金皇冠的真假.我靈機一動,想道:我不是也可以用等積代換來求紅薯的體積嗎?於是,我拿來一個圓柱形的玻璃杯,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是6厘米,我往杯中到了10厘米的水,然後把紅薯完全浸沒在水中,這時,杯中的水上升了.我又量了一下,現在的水是15厘米,也就是說,杯中的水上升了:15-10=5(厘米)按照等積代換,上升水的體積就是紅薯的體積,由此,可以算出紅薯的體積是:(6÷2)2*3.14*5=141.3(立方厘米) 「媽媽!我算出來了!我算出來了!是141.3立方厘米!我算出來了!我能吃紅薯了!」我一路小跑來到媽媽跟前,「哦?算出來了?」媽媽放下手中事情微笑地看著我.「嗯,是141.3立方厘米.」我自豪地說,「那你說說看是怎樣算的?」媽媽又問道.我把我實驗的過程講給媽媽聽,媽媽聽了之後向我翹起了大拇指,還誇我是「數學小博士」.其實,在生活中,許多看似不能求的東西都能通過等積代換來求,只要大家肯動腦,愛動腦,就什麼難題也難不倒我.。
7.如何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學生要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無論是美國「數學課程標准,」還是其它國家的數學教育都已普遍重視解決實際問題。我國的新課程標准要求:「讓每個學生人人都學會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人人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問題。」
學習就是為了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對新學習的數學知識,教師應多方搜集現實生活及其他學科中與新知識相聯系的背景,創設數學問題情境,而當學生掌握了有關知識和技能後,再引導學生在現實世界中探求應用,構造數學模型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與實際形影不離,教師再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另外,作為教學形式的「問題解決」其方式更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因此教師不應該只象教練一樣示範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應選擇適當問題,鼓勵學生互相討論,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解法和認識,這樣創造研究出的問題結論比得到正確答案更重要。另外,還應讓學生自己動手、演算、畫圖、解答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搞一些小調查,小試驗,獨立地提出問題並加以解決。
下面是我從事數學教學以來對該問題的幾點思考:一、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如教學三角形的穩定性後可以讓學生解釋一下:我們住的房子的屋頂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師傅幫同學修理課桌為何要在桌腳對角處釘上一根斜條?又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的特性請學生說明:為什麼拉柵門要做成平行四邊形的網格狀而不做成三角形?通過解釋一些生活現象,使學生更深地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另外要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在剛教學統計的初步認識中,教師先出示一張中國地圖,問學生:「這是一張什麼地圖?」學生回答後,又問:「你知道我國的領土的面積嗎?」學生回答後,再問:「你知道我國的人口數嗎?」在學生說出大概的數目基礎上,教師准確的說出中國人口數為十二億九千五百三十三萬,並介紹這是我國最近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出的結果。
此時學生已經對人口普查產生了興趣,老師可趁機導入新課「人口普查內容項目很多,但無論哪一項都需要運用到統計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你們想學不想學?」接著就在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下揭示課題。同時在本節課最後布置實踐作業:分組進行「小型人口普查」調查我校整個五年級的人數。
這樣,既使學生認識到統計的作用,強化了統計在學生腦中印象,又讓學生去實際調查,使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實際是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二、用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背景結合起來,從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垂線」的概念時,可結合實際提出這樣的問題:「馬路的十字路口的兩條道路位置上有何關系?再比如電線桿與它上面架的電線位置上有什麼關系?」這些都是數學在實際生活中具體涉及到的例子,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產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意識,而且能直觀地理解垂線的意義,並意識到學習這個內容的重要性。
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採用模型、幻燈、錄象、計算機等現代教學手段,增加師生互動、形象化表示數學的內容,同時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這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知識的興趣,又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三、教學聯系實際,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知識的掌握到知識的應用不是一件簡單、自然而然就能實現的事情,沒有充分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是不會形成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從具體的事物提煉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用數學知識來解決,這有助於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形成。
比如在講「行程應用題」時,利用這樣一個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甲乙兩地有三條公路相通,通常情況下,由甲地去乙地我們選擇最短的一條路(省時、省路);特殊情況下,如果最短的那條路太擁擠,在一定時間內由甲地趕到乙地我們就選擇另外的一條路,寧肯多走路,加快步伐(速度),來保證時間(時間一定,路程與速度成正比)。從數學角度給學生分析這個問題用於「行程應用題」是路程、時間、速度三者關系的實際應用。
四、精心編制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當前我國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和考題多半是脫離了實際背景的純數學問題,或者是看不見背景的應用數學問題。這樣的訓練,久而久之,使學生解現成數學題的能力很強,而把實際問題抽象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卻很弱。
而數學是以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作為研究對象的,它的許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從現實中來。但它有更多結論去為生產和社會各行各業服務。
因此,教師可在遵循教學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編制一些與生活、科學有關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周圍處處有數學,從而使其萌發學好數學去解決。
8.淺談如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新課程標准》強調要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由此可見,讓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並且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是十分必要的.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標,我積極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一、把計算和解決問題相結合1.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佔的比重很大.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性的一部分知識.但是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單純的計算枯燥無味,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我特別注意在進行計算教學時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例如在教學了加減法時,我讓學生自己去收集生活中購物時的數據,結果學生在日常購物時特別用心,了解商品的價格,付錢時的情況.在課堂上出示學生自己搜集的素材編寫的應用題時,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在掌握了計算的同時,使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身邊.。
『貳』 我要5個生活中用數學解決的例子
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有很多。
1、老家種菜地,需要用鐵絲圍一個長方形,要多長的鐵絲?
這個用的數學實例:長方形周長=(長+寬)x2
量出菜地的長和寬,用數學公式求出周長,就是需要鐵絲的長度。
2、家裡面裝修,需要准備多少塊地板磚?
用到的數學實例:家中的地面面積以及一塊地板磚的面積
算出家中的實際用地面積,然後算出地板磚的面積,用家中地面面積除以一塊地板磚的面積就是需要購買的地板磚的塊數。
5、上學放學路線問題。
用到的數學原型: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問題。雖然很簡單,但也是最常見的數學問題。
『叄』 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哪些
一、早在封建社會的中國歷法把一晝夜分成一百刻再分十二時,每時八刻三十三秒三十三微三十三纖,永無盡數。而西方國家則把九十六刻分成十二時則無余數,方便計算。
二、舊中國的瓦房,房頂從正中央向房子前後兩側向下傾斜切都是呈現三角形狀,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被運用在房屋的建設中;現在各種道路建築橋梁等的建設更是離不開數學。
三、市內里的紅綠燈,每隔多久紅燈亮一次?一輛車在這段路上行駛時速多少,撞上紅燈亮的次數才是最少?最節省時間?一層樓有多高?10米是多長?比你高的人是誰?比你矮的人是誰?和你差不多的是誰? 古今中外出現的很多關於數學與生活的故事,數學涉及的領域實在是太廣了。
四、在經濟學的應用:銀行利率、股票的上漲與下跌、衣服打折等等。
銀行存款分: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定期存款、活期、國債這些存款形式各種各樣,利率也有大有小,平時我們是這樣計算利率的:本金×利率×時間=所得利息,然後還要從利息里扣除20%來上稅(除國債外)之後剩下的80%的利息就是你自己應得的利息了。
五、工程師使用比例尺,為了讓人們更好的了解這件東西;商農使用的四則計算,是為了更簡單、准確的計算出該商品價值;製作各類統計表,是為了更好的統計資料,使人一看一目瞭然;使用百分數,是為了更好的計算出商品打折後的價錢及折扣率;
計算容積或體積而使用去尾法,是為了確保無誤的讓物品存放而不溢出;同一類單位換算,是為了方便我們的計算;使用代數代表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是為了更方便地為研究和解決問題。
(3)生活數學解決的問題有哪些問題擴展閱讀:
數學源自數千年前人們的生產實踐,自古以來就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著名的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原理,也是從生活中發現的。
傳說希倫王召見阿基米德,讓他鑒定純金王冠是否摻假。他冥思苦想多日,在跨進澡盆洗澡時,從看見水面上升得到啟示,作出了關於浮體問題的重大發現,並通過王冠排出的水量解決了國王的疑問。
在著名的《論浮體》一書中,他按照各種固體的形狀和比重的變化來確定其浮於水中的位置,並且詳細闡述和總結了後來聞名於世的阿基米德原理:放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於物體所排開的液體重量。從此使人們對物體的沉浮有了科學的認識。
『肆』 你用數學知識解決過生活中的什麼事情
數學其實主要是描述常識。比如你本能的知道,地球儀上面的地圖是沒辦法平攤在平面上的,不帶一點褶子。俗話說得好兩點間直線最短,但是如果不在平面上,在地球上,是曲面啊,怎麼辦呢。這些常識問題都可以通過微分幾何中的些許定理來解決。
『伍』 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如下:
1、桌子問題:一張方桌,砍掉一個角還剩下幾個角;
2、切豆腐問題: 一塊豆腐切三刀,最多能切成幾塊;
3、切西瓜問題:一個西瓜用三刀切七份,吃完剩下八塊皮,如何做到;
4、竹竿問題:5米長的竹竿能不能通過一米高的門;
5、紙盒問題:邊長一米的方盒子能不能容下一米五的木棍;
6、時鍾問題:經過12小時,時鍾和分針重復多少次;
7、折紙問題:一張1毫米厚的紙,對折1000次,厚度有多高;
8、烙餅問題:烙一張餅用兩分鍾,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鍾,鍋里最多同時放兩張餅,那麼烙三張餅最少用幾分鍾。
『陸』 我要5個生活中用數學解決的例子
)修路隊修一條路,每天修全路的
1
10
,修了3天後好修了960米,這條路全長多少米?
(2)火車站10月4日這一天正點到站的火車有28列,另外有4列火車誤點.這天該火車站的正點率是多少?
(3)木工小張要把一個圓形木板裁成一個最大的正方形,裁好後量得正方形木板的對角線長2分米,你能算一算小張裁成的木板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嗎?
(4)參加數學競賽的女生比男生多28人,男生全部得優,女生
3
4
得優,男、女生共42人得優.女生參賽的有多少人?
(5)下面是一段對話,看後解答問題.
夏天的水果攤前,貨主早晨運到西瓜8350千克,到了下午.
男顧客:還有多少西瓜沒有賣啊?
貨主:上午我已經賣了40%,如果你全部買去的話,我可以便宜點.
婦顧客:我們一起把餘下的西瓜全部買去吧!
A、已賣了40%,還有多少千克的西瓜沒有賣?
B、如果女顧客買的西瓜是男顧客的
2
3
,他們各買了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