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周長怎麼評課

數學周長怎麼評課

發布時間:2023-01-17 03:56:01

數學課聽課評語建議

聽課是一種對課堂進行仔細觀察的活動,它對於了解和認識課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聽課的主體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老師。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數學課聽課評語建議,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課聽課評語建議

評課是對上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是否確立現代教學觀和對其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通過聽課、評課活動,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實踐,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當然,要想真正評好課,作為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美學、演講與口才,學習課的模式,掌握學科特點,熟悉各種課型,並在實踐中學會推敲點評的語言,這樣才能給優秀者錦上添花,給不足者雪中送炭,使點評別有一番風味。

作為教師,聽課評課是常有的事,筆者有幸聽了不少課,以下是聽了楊浦區高級中學程冉老師的英語課的點評:

我覺得這節課很成功,它較好地體現了課程的三維目標,具體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點評:

第一大點:教學目的。這堂課的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效果好。

1.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表達旅遊景點和名勝古跡,培養了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2.課文閱讀教學目標如scanning、skimming都能很好地完成;

3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第二大點:教學過程和方法。

1.整堂課的教學設計符合高中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的需要,教學各環節過渡自然,從開頭free talk導入課文,通過圖片啟發提問到quiz測試,再到詞彙paraphrase 和reading閱讀、dialogue對話、discussion討論,完全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2.設計有層次、有深度,特別是反饋形式多樣,可見該教師花費了不少心思,如小測試、詞彙解釋、提問、填空、對話、預測等設計有坡度,並且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教學目標。

3.教學方法處處體現以學生為本,如注重對學生的語言只是檢測(詞彙學習時注重部分學生的單詞拼寫能力),討論時分為上海組、灕江組、香港組、長城組,充分尊重學生意願和個性差異。

第三大點:學生學習情況。

因教師的教學設計有新意,學生始終保持良好學習心態。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我粗略統計了一下,該堂課中,學生自主活動時間達2/3左右,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氣氛熱烈,參與面廣,體現出學生樂於探索、樂於參與的精神,如有一位學生自己還准備了圖片,准備補充,真可謂意猶未盡。

第四大點:教師素養方面。

1.教師口語流利,發音標准,語言基本功扎實,可見教師對教材吃的很透徹,備課充分;

2.教師教態自然,有時配合手勢,有親和力,教師指令明確、到位,善於啟發學生,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3.教學亮點:教師的教學機智,特別是善於抓住細節,處處體現二期課改目標,以學生為本,與學生「零」距離,如開始有一學生答不出,教師並未放棄,後經過反復啟發誘導,學生答出landscape一詞;再如一學生說的英語諺語「he who doesn』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極好,但很多學生並沒在意,教師故意裝作沒聽清楚,卻故意讓學生再復述一遍,還有一學生答出rainbow一詞,教師立刻表揚「imaginative」等等,所有這些,都給學生以極大的鼓勵和信心,這正是該教師最成功之處,非常值得廣大一線教師學習。所以說教師的理念十分重要,因為它決定了教學行為。

幾點商榷:

1.關於糾錯問題,一直是個難題,使糾還是不糾,何時糾錯,我覺得教師應該把握好時機,如有幾位學生都說he think, although…but….時,教師應該給予糾正。當然,糾錯一定要巧妙,要盡量不傷害學生的積極性,但對於大錯,反復的錯誤,應該糾正,本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重復,不露聲色地進行糾正;

2.各小組討論的不錯,作為教師應該有所評價,好的要表揚,需努力的要提出努力方向,且一定要對優缺點有具體的意見,如上海小組的亮點頗多,在小組合作、組長組織等方面教師應予以肯定推廣,使評價落到實處;

3.最後環節看圖介紹中prediction可否換成學生分發紙條學生朗讀,大家聽,這樣一舉兩得?我認為,課堂教學中,時間和機會可給老師也可給學生的,應優先考慮學生;

4.重點詞彙和句型有些應該在黑板上寫出,更加方便學生記憶,否則全部用ppt給人有蜻蜓點水之感,反而影響了學習效果。

高年級數學課聽課評語

一、《四邊形》點評:

1、利用錄像引起學生的注意,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在屏幕上隨機出現各種圖形,這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認識,從而引出新課的主題(四邊形)。

2、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夠區分和正確辨認四邊形,並以小禮物獎勵的形式去表揚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以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間的相互合作;師生共同探究問題的教學設計由淺入深,使學生容易接受知識

4、教師循循善誘,使學生跟著一起動腦、動手,且讓學生去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課堂氣氛。

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親自動手,提高其積極性,發揮其創造思維,並且讓學生去總結知識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對家鄉的關注。

總評:這節課教師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知識點。

通過多種游戲,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並認識四邊形的特徵,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板書簡潔而明了,突出四邊形的特徵,

二、《周長》的評課記錄

1、興趣貫穿始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習質量。從導入中讓學生觀察鑲了金邊的相框、引導學生指出如何給月亮、樹葉等圖片鑲金邊,到探究新知中指導小組學習、獨立學習、匯報研究方法,以學生名字命名研究方法等環節,教師始終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2、教學方式上,教師重在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學生重在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將自行歸納與合作交流相結合,通過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等環節訓練,使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周長的意義,探究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在概念形成中,學生思維經歷了動手操作、觀察思考、歸納概括的過程,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加之教師適時的點撥,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狀態,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3、教師重學法指導。探究知識過程中,無論是小組合作還是獨立操作,都經歷了測量、填寫報告單、歸納匯報等環節,教師加強對各環節的引導,使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和方法,將數學探究活動落到實處。另外引導學生將圖形按適合的方法進行分類,把學生獲得的零散的數學知識歸納到完整的知識系統中,有助於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建議在學生活動時間上需要老師進一步調控。

三、《角的分類》

1、復習直接導入,引出新課。讓學生說學過的銳角、直角、鈍角特點,為學習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知識的遷移。

2、探究新知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教學活動扎實有效。通過引導學生實際操作,採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練一練等活動,得出平角、周角的度數,在具體操作中歸納出平角、周角、直角之間的關系。在培養學生操作、思考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發展學生多種思維能力。

3、學具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

4、教學緊扣教材,精講多練,練習題設置由淺入深,學生訓練有素,教學目標完成好。

四、《組合圖形的面積》

1、以猜拼圖組成的游戲導入新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使學生初步形成了對「組合圖形」意義的理解。

2、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較反思等方法,讓學生經歷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探究過程,通過教師點撥,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學習過程積極主動。

3、課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教學。在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先估算、再獨立思考計算、最後交流解題方法。學生對於一道題想出了多種解題方法,教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用哪種方法好,而是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尋找最簡潔的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4、教學中,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師放手,給學生充分探究的機會,精講多練,學以致用,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很到位。

五、《乘法的初步認識》

1、故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為學生設疑:為什麼動作緩慢的小烏龜先算出2+2+2+2+2=( )的答案?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為新知學習起到鋪墊作用。

2、在教學認識乘法中,先引導學生觀察兒童樂園主題圖,讓學生求班級男女生分別喜歡的游戲的總人數,使學生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的樂趣。然後放手讓學生根據加數的特點將算式分類,利用對比、觀察、探究、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探究乘法的意義,學生思考層層遞進,並且板書貫穿始終,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發展演變的過程。

3、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善於指導學生看書,低年級指導學生會觀察主題圖,並能在圖中找出條件很重要。許老師還善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如在做練習時,讓學生在圖下面先畫一條橫線,再在橫線上寫出乘法算式,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勢必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起到積極作用。此外,從2+2+2+2=8和4+4=8兩個算式中滲透觀察角度不同會得到不同結果的思想。

4、強化數學來源於生活思想。課中無論是復習舊知、新知引入,還是探究新知、鞏固練習,(如,班級男女生喜歡游戲項目的總數、圖中玩游戲項目人數、觀察葯品包裝等)始終體現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建議板書突出重點,字多、小觀察起來不方便。

六、《5的乘法口訣》

1、教學兒歌手勢導入新穎、生動、直觀。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2、在寫算式、編口訣、記口訣中,從學生熟悉的手指入手,讓學生說出乘法算式,先由教師給出口決,引導學生理解口訣中每個數字代表的意義,再引導學生擺學具編口訣、填自學體驗卡編口訣,教師指導由扶到放,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極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體驗、探究、思考的作用,能對乘法口訣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整個課堂活潑生動、氣氛活躍,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和參與者。

七、《分數的基本性質》

1、教學導入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2、教學中不但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而且較好地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的體驗。教學中採用折一折、塗一塗、比一比的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分數基本性質的探究過程,使結論和過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知識和能力得到和諧發展。

❷ 圓的周長評課意見和建議

圓的周長評課意見和建議如下:

《圓的面積》這節課,是五年級第十單元的教材內容。

圓是小學階段最後的一個平面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學習內容的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

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因此,通過對圓有關知識學習,不僅加深學生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也為以後學習圓柱,圓錐打下基礎。

聽了老師講的《圓的面積》一課,深受啟發,感覺這堂課很傳統,很扎實也很成功。

由於老師深入鑽研教材,准確地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科學的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有效開展教學活動,落實了每一個教學目標,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緊密結合起來,強化教學互動、學生實驗操作推理驗證。

對提高學生素質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❸ 數學課如何評課

1.要關注教學環節設計。即情境創設→新課的導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鞏固、應用與拓展等。能夠做到隨機應變,靈活調整,調控課堂,達到激活課堂的目的。各環節如何控制時間,完成每一環節的過程和過渡的情況;聽課時還要注意思考,教師為什麼這樣安排課堂教學環節,大的環節內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環節,怎樣使課堂結構符合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的,各個步驟或環節之間安排得是否有條不紊?什麼時候教師引導,什麼時候學生自主探究,什麼時候學生合作交流,什麼時候學生練習展示,什麼時候反饋評議,什麼時候質疑討論,什麼時候歸納小結,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學調配,充分發揮每一分鍾的效能。

❹ 數學聽課評語

數學是一門理性的學科,更是一門實事求是的學科,所以准確的數學語言和縝密的思維邏輯才是一個數學老師最起碼的教學底線。下面我們來看看數學聽課評語,歡迎閱讀

一、《四邊形》點評:

1.利用錄像引起學生的注意,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在屏幕上隨機出現各種圖形,這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認識,從而引出新課的主題(四邊形)。

2.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夠區分和正確辨認四邊形,並以小禮物獎勵的形式去表揚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以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間的相互合作;師生共同探究問題的教學設計由淺入深,使學生容易接受知識

4.教師循循善誘,使學生跟著一起動腦、動手,且讓學生去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課堂氣氛

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親自動手,提高其積極性,發揮其創造思維,並且讓學生去總結知識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對家鄉的關注。

總評:這節課教師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知識點。

通過多種游戲,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並認識四邊形的特徵,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板書簡潔而明了,突出四邊形的特徵,

二、《周長》的評課記錄

1、興趣貫穿始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習質量。從導入中讓學生觀察鑲了金邊的相框、引導學生指出如何給月亮、樹葉等圖片鑲金邊,到探究新知中指導小組學習、獨立學習、匯報研究方法,以學生名字命名研究方法等環節,教師始終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2、教學方式上,教師重在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學生重在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將自行歸納與合作交流相結合,通過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等環節訓練,使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周長的意義,探究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在概念形成中,學生思維經歷了動手操作、觀察思考、歸納概括的過程,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加之教師適時的點撥,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狀態,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3、教師重學法指導。探究知識過程中,無論是小組合作還是獨立操作,都經歷了測量、填寫報告單、歸納匯報等環節,教師加強對各環節的引導,使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和方法,將數學探究活動落到實處。另外引導學生將圖形按適合的方法進行分類,把學生獲得的零散的數學知識歸納到完整的知識系統中,有助於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建議在學生活動時間上需要老師進一步調控。

三、《角的分類》

1、復習直接導入,引出新課。讓學生說學過的銳角、直角、鈍角特點,為學習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礎,促進知識的遷移。

2、探究新知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教學活動扎實有效。通過引導學生實際操作,採用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練一練等活動,得出平角、周角的度數,在具體操作中歸納出平角、周角、直角之間的關系。在培養學生操作、思考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發展學生多種思維能力。

3、學具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

4、教學緊扣教材,精講多練,練習題設置由淺入深,學生訓練有素,教學目標完成好。

四、《組合圖形的面積》

1、以猜拼圖組成的游戲導入新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使學生初步形成了對「組合圖形」意義的理解。

2、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較反思等方法,讓學生經歷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探究過程,通過教師點撥,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學習過程積極主動。

3、課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教學。在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先估算、再獨立思考計算、最後交流解題方法。學生對於一道題想出了多種解題方法,教師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用哪種方法好,而是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尋找最簡潔的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4、教學中,加強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師放手,給學生充分探究的機會,精講多練,學以致用,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很到位。

五、《乘法的初步認識》

1、故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為學生設疑:為什麼動作緩慢的小烏龜先算出2+2+2+2+2=( )的答案?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為新知學習起到鋪墊作用。

2、在教學認識乘法中,先引導學生觀察兒童樂園主題圖,讓學生求班級男女生分別喜歡的游戲的總人數,使學生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的樂趣。然後放手讓學生根據加數的特點將算式分類,利用對比、觀察、探究、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探究乘法的意義,學生思考層層遞進,並且板書貫穿始終,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發展演變的過程。

3、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善於指導學生看書,低年級指導學生會觀察主題圖,並能在圖中找出條件很重要。許老師還善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如在做練習時,讓學生在圖下面先畫一條橫線,再在橫線上寫出乘法算式,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勢必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起到積極作用。此外,從2+2+2+2=8和4+4=8 兩個算式中滲透觀察角度不同會得到不同結果的思想。

4、強化數學來源於生活思想。課中無論是復習舊知、新知引入,還是探究新知、鞏固練習,(如,班級男女生喜歡游戲項目的總數、圖中玩游戲項目人數、觀察葯品包裝等)始終體現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建議板書突出重點,字多、小觀察起來不方便。

六、《5的乘法口訣》

1、教學兒歌手勢導入新穎、生動、直觀。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2、在寫算式、編口訣、記口訣中,從學生熟悉的手指入手,讓學生說出乘法算式,先由教師給出口決,引導學生理解口訣中每個數字代表的意義,再引導學生擺學具編口訣、填自學體驗卡編口訣,教師指導由扶到放,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極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體驗、探究、思考的作用,能對乘法口訣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整個課堂活潑生動、氣氛活躍,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和參與者。

3、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中教師利用激勵性語言、運用智慧星獎勵等形式,始終使學生處於積極思考的氛圍中。另外,從杜老師一句「停筆眼不離書,檢查計算結果」話中,從細微處滲透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教育,這也正是我們教師每節課應追求的教育主題。

七、《分數的基本性質》

1、教學導入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2、教學中不但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而且較好地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的體驗。教學中採用折一折、塗一塗、比一比的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分數基本性質的探究過程,使結論和過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知識和能力得到和諧發展。

3、注重學習方法的教學。教學中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引導學生理解分數基本性質的內容,通過找關鍵詞,在書中用重點號標注關鍵詞等,強化學生記憶、理解和應用。

八、《統計》

低年級的統計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本節課的教學,教師通過讓學生數袋子里的餅干,統計小兔、小熊和小猴分別投進了幾個球等活動,使學生經歷了搜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和統計能力。在每個環節中,教師安排學生觀察統計表,說說你發現了什麼、知道了什麼,使學生體會到搜集、整理數據的意義。同時,在統計過程中,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分組活動,並且組內有分工,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有利於學生的互動交流。課始,沈老師以學生喜愛的「口袋裡的餅干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數目分別是多少」作引,接著,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動態演示餅干一塊一塊掉下來之後便隨機消失,讓學生體會到「數一數」不能正確地統計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餅乾的塊數,從而產生了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統計需求自然生成。

在學生產生統計需求後,放手讓學生進行第一次記錄,當學生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順利完成任務時,適時指出:可以小組合作。在強調了注意事項後,學生進行了第二次的嘗試記錄,這次,學生記錄數據的方法可謂精彩紛呈:按次序畫圖形記錄;把圖形歸類記錄;打「√」記錄;畫「︱」的方法……「你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的記法。哪一種記法既清楚又簡便?」沈老師有選擇地出示幾種記錄方法、引導學生在「清楚」和「方便」兩個方面比較、評價各種記錄,使學生對分類用符號記錄的方法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學習和使用這種記錄方法。

九、《不退位減法》

錢老師通過一系列的口算復習,為今天要學習的三位數減法做好鋪墊。接著,錢老師讓學生自主探索335-123=?主要突出了兩種不同的計算方法:計數器計算和列豎式計算,目的不只在於呈現演算法多樣化,而是在於啟發學生由直觀到抽象地思考三位數筆算方法的算理,啟發學生以數的組成為依據來表述算理。這樣安排教學,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最後商場買衣服的這道題目的處理,教師讓學生根據圖中信息提出問題,學生提了很多,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因為本堂課學習的是關於三位數的不退位減法,難度不大,所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對學生來說是種小小的挑戰,讓學生嘗試自己探索的快樂,本節課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和數學學習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根據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增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眼光。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會思考、會探索、會合作,能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在整節課,教師的評價適時、有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本節課有效的練習,使學生內化演算法,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練習過程中,特別注意反饋糾錯,既關注了後進學生,又使全班學生吸取教訓,提高認識。本節課最突出的特點: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激勵學生,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思想。,

十、《退位減法》

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不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計算和驗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因此王老師充分應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方法,讓學生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嘗試著去解決新問題:兒童小說比民間故事多多少本?335-185=?在教學時,王老師突出了十位上不夠減怎麼辦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自主探索演算法。同時,教師還安排學生說說「計算減法時要注意些什麼」,引導學生總結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看上去一堂很朴實的課,實際上蘊藏著教師的教學智慧,體現了教師的精心設計與安排。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後組織全班學生交流計算過程,重點突出退位的過程,在讓學生比較完整地說一說筆算減法的計算方法?想一想,筆算減法和筆算加法在計算方法上有那些相同的地方,那些不同的地方?這樣一步步的推進,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並且出示例題,組織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再相互交流,這種安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留給學生探索、思考、動口、動手的時間和空間,開闊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十一、《認識人民幣》

這堂課學生始終是學習活動的主人,而老師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整個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在操作活動中體會和理解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在實際操作中學會簡單的付幣和換幣。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學得積極主動。

胡老師設計的練習由易到難,安排了付幣、取幣、找幣等多種活動,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培養了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十二、《 找規律》

這節課,先由學生回答的一種主食配一種水果引出「搭配」,接著安排學生搭配主食和水果,認識搭配現象中的規律,讓學生體驗其中的搭配方式,明確每次選一種主食和一種水果作為一種搭配,思考有多少種搭配方法,留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為了使學生能形象地認識搭配的規律,教師引導學生用圖形符號進行搭配,能藉助直觀發現並總結搭配規律,了解怎樣搭配才能不重復、不遺漏,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教學環節安排似乎有點前松後緊,學生探索搭配規律時,填表格花了不少的時間,教師是不是把表格里的一些次要內容填進去比較好呢。

十三、《用字母表示數》

教學設計結構嚴謹、條理清楚、層層深入。既重視了知識本身的建構,又重視了課堂結構的建構。小學生由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數,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對於他們來說是很抽象、而且的比較枯燥的。劉敏森老師的這節課,找准了知識的切入點,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通過有效地遷移誘導使學生比較順利地進行了新知的學習,完成了認知上的一次飛躍。

劉老師鼓勵學生自己用字母寫出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這是一個讓學生嘗試的好機會,不少的學生能寫出來,而且寫得很正確,也很科學,這又是一次很大的認知飛躍。

總體說來,這節課看似很平實,細細品來,卻是很有味道。

十四、《 植樹問題 》

綜觀整節課,在教學時充分考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關注學生的知識經驗和思維特點,注重教材重組,注意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體現教學設計的問題性和實效性,凸現課堂實效,讓學生享受課堂的真實。

2、以解決問題為主線,探索多樣化的解決途徑和選擇合理簡便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享受課堂生成的空間。

3、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不再是教師什麼,學生學什麼,而是尊重學生,通過學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完成自己知識體系的建構,讓學生享受課堂主體的樂趣。在教學中,教師選取生活中的學生熟悉的事例,請學生設計一條路上植樹的情況。根據學生反饋上來的情況進行分類,共三類:兩端都種樹、一端種樹和兩端都不種。在教師的引導中讓學生探究,設境激趣,建立知識表象,使學生得到啟迪,悟到方法。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舞台。「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應該為生活服務。」在學生對植樹問題的幾種不同種法的基礎上,教師開放課堂時空,讓學生從掛燈籠、鋸木頭等問題,並通過課件讓學生直觀地認識生活中的許多事例看上去跟植樹問題毫不相似,但是只要善於觀察題中的數量關系,就明白它與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很相似,引導學生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回歸於生活。

❺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評課優缺點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評課優缺點如下:

一、優點:目標明確,設計有條理,再加上豐富的教學經驗,厚實的語言功底。所以老師看上去從容不迫,但是學生卻學得積極主動,學生時而獨立思考,時而合作交流,還有適時的展示匯報,使得課堂上呈現出濃濃的探索學習的氛圍。

二、缺點:沒有關注學生學習中的誤區。老師沒有抓住課堂上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加以強調。例如:本節課中,在求長方形的周長方法3里,關於(12+8)*2要不要加括弧,同學們的意見產生了分歧,求出來的是什麼?沒有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做法。

❻ 數學老師聽課評課記錄

數學老師聽課評課記錄 篇1

4月8號晚上7點我的公開課終於順利地完成了,雖然只有45分鍾,但為了准備這45分鍾卻花費了成倍的心血。從接到此任務通知(大概在3月21號左右)我便開始進行構思。當時要求那一周周五前要報課題。心裡話,要講閱讀或語法應該比較簡單,但是我想起了胡校長那句口頭禪:要有死在公開課上的勇氣。我想這次死一回吧。我決定選一個大家很少嘗試過的課題,於是我想講講詞彙吧。這項內容是英語學習和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甚至是很關鍵的一部分。

確定主題後我開始查閱相關資料,最後決定以 猜詞 為課題並進行了課的設計、撰寫教案。過了幾天,我請趙雲霞老師看了一下我的ppt,她說內容有些難。然後,我又改了兩天。有一天中午,我叫了兩個學生過來看了看,學生覺得有點多。再後來,我又找了王瑞請教,她又給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直到開課前一天晚上才定稿。第二天我又在我們班先試了一下,學生反映還不錯,不過有幾道題學生覺得答案不統一我又改了一下ppt。直到8號晚自習前,我還去找了找宋老師討教了一下板書的設計問題,宋老師也是非常耐心,關於板書設計給我了一定的指導。這次公開課不僅給了我鍛煉的機會,更讓我感到了各位老師的關愛。心理甚是感動。

事實上,對於英語老師,尤其是平時在本校教學中很少全英文教學的我來說,為了練習口語,我也花了一段時間惡補英文電影。一個多月後,我覺得現在課堂上英語可以脫口而出了。總之,通過此過程自己也受益匪淺,感覺一下子進步了很多。

上完課,點評老師給了一些建議,受益匪淺;比如:張玲老師說小組的評分應該給個總結性評價。胡校長建議考慮一下技巧與知識本身孰輕孰重的問題。趙鴻建議猜詞後的中文用英文的同義詞呈現可能效果更佳等等。上完課,我問了幾個學生的感覺:張嵐說:「挺好的,大家都挺high, 也不緊張。」張開昕:「我覺得很好啊,我學到很多生詞呢!」王文力:「我很願意參與的,我現在還記得homely相貌平平的 ,呵呵」范陽光:「老師,我用昨天學得5個生詞寫了一篇文章,你給我看看。」

聽到他們的評價,我很開心並且更有信心去繼續嘗試用此方法進行詞彙教學,讓學生真正實現在玩中學、在學生玩。

數學老師聽課評課記錄 篇2

1、對於小組的成績沒有進行及時的評價,讓人覺得空走形式,這是一大遺憾。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時間緊,我擔心後面的高考鏈接做不完;二是因為在前面的必答題中,有其他小組搶答了,並且答對了也給加分了;其他小組也知道答案只是沒有喊出來,所以最終得分相差懸殊。

2、孩子很聰明,領悟能力非常強,感覺自己准備的練習有點低估了他們的能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根據學情認真組織教學。

3、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上課熱情,只有熱情調動起來,教學效果才能更好。例如:這次競賽的形式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平時就是小組討論沒有評價,學生感覺枯燥無味。此次猜詞讓學生自己去琢磨去歸納,這樣學生就有了思考的問題,自主合作探究,效果自然達到。

4、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組織方面的作用非常之大,怎麼樣的組織形式學生容易接受又很喜歡這是關鍵的,因此,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研究學情,根據每個班級的學生特點,把同一個內容上成不同的風格。

5、不放棄每一個孩子,這是我一直堅持的原則。學生有個體差異,要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所有有的練習難度系數很小,我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在這短短的40分鍾有所獲。

數學老師聽課評課記錄 篇3

1、體現新課標的精神,重視營造愉快課堂。

通過這幾節課我們可以看出這幾位老師都是在努力體現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課堂活動。在本次優質課活動中,我們看到每位教師都體現了這點――重視營 造和諧,愉快的課堂。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來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接受者,施與者和容納者;而是現在課堂中的,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重視創設教學情景。

新課程標准要求孩子的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在這些課中,教師都重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從情景中引入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慾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例如在《秒的認識》中,從學生熟悉的「神六」升天入手,讓學生切身感受秒的長短;在《分數的初步認識》中,通過學生喜歡的分月餅等實際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新課;在《確定位置》中,教師要學生說出自己的位置和好朋友的位置,並加以板書,從而引入對簡單的位置表述方法數對( ,)的學習;在《平均數》中,通過看籃球賽,引出問題「該派誰上場?」,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找規律》中,教師通過說繞口令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引入新課。

這些教學情景的創設,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情景和機會。

3、體現主動性學習,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

智慧之花開在孩子們的手上。我們老師重視孩子的動手操作,重視孩子的手腦結合,俗話說:心靈手巧。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孩子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麼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知識。

例如耿靜老師的《11—20各數的認識》一課,老師先讓學生觀察清凈土,找出信息提出問題,進而熱決問題。引入對11—20各數的認識,通過擺小棒、撥計數器等動手操作加深學生對數位以及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不同的理解。特別是學生練習題的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劉桂玲老師教學的《秒的認識》一課也體現這點。如:認識了秒後,老師要學生閉眼感知秒的長短,並聯系實際生活說一說1秒鍾、10秒鍾分別可以干哪些事,通過切身體會來鞏固所學的新知識,使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

在楊XX老師的《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中,老師讓學生折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其他的分數,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摺紙,使孩子們明白二分之一的.意義――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再從二分之一的意義引申到四分之一的意思,以及其他分數的意義。

在《認識周長》中,教師讓學生通過描一描事物的邊線,讓學生直觀感知周長的含義,學生自己操作後交流,找出計算周長的方法。

數學老師聽課評課記錄 篇4

各位老師上午好,很高興能有機會就昨天下午的三節課和大家進行交流。首先我要說的是能站在這個講台授課的教師都不簡單。三位教師在科學合理設計導學案、精心製作準備教具、滲透高效課堂理念等方面均做了有益的探索,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在此謹代表我個人對昨天授課的三位教師表示感謝。感謝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感謝他們給予我思考的機會!本著相互研討的目的,下面我分別對昨天下午的三節課談談自己的看法,不到之處敬請各位同行批評指正。

第一節冷集畢老師所上的課《4、1圓》,總體上能夠按照高效課堂的要求,較好的體現了預習、展示和測評(反饋)三大板塊,我想從三個方面對本節課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簡稱為「三有」,即有思想、有行動、有突破。首先說有思想,本節課體現了「先學後教」的高效課堂理念,圍繞教材讓學生分步預習,分步展示,整體反饋,反映教師有比較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其次是有行動,關鍵是畢老師能把自己的思想轉換為實際行動,較好體現肖主任在教研會上反復提到的「書讓學生讀、結論讓學生發現、方法讓學生歸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第三是有突破,我們很多老師在嘗試高效課堂模式的時候,注重形式化的東西較多,較少體會高效課堂的實質。本節課上畢老師至少在以下兩個方面上有所突破,一是預習方法的現場指導,比如要求學生閱讀是畫記號,小組合作時強調小組長要發揮作用等等,體現了學法指導。而不是讓學生自己預習閱讀,老師不管不問。二是在教具的製作和演示上匠心獨具,特別是用兩根鐵絲演示等弧的問題,形象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同時學生表現的狀態很好,注意力高度集中,我感到這是本節課學生精力流失率最低的環節之一。

當然,從我個人的理解上,也有幾個問題提出來和老師們一同商討。一個是導學案中,新課設計要不要例題的問題,目前我們學校在編寫導學案時,一般設計五個環節:復習回顧(或情境引入)-新知探究(預習思考)-拓展應用(合作探究)-鞏固練習(反饋矯正)-小結測評(當堂檢測)。其中拓展應用環節就是設計兩到三個例題,以此體現本節知識的核心應用。處理方式還是先讓學生自主探究,再組內交流,最後集中展示(大展示),學生講解點評。最後教師引導歸納基本方法和解題技巧。本節課我覺得把點P到圓O上各點的距離中,最長的是8,最短的是2,求圓O的半徑或直徑作為例題教學是不是好一些。第二個是關於圓的集合的定義,在處理時有點快,雖不是本節重點,但是一個難點,學生不易理解,原來導學案中設計有畫圖,結果教學時好像沒有見到,如果能讓學生親自畫圖觀察,在圓上取點,測量該點到圓心的距離或以圓心為端點畫長度等於半徑的點段,然後進行觀察分析就會輕松得到,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都在什麼什麼圓上,圓上各點到定點的距離都等於圓的半徑,並由此歸納出圓的集合定義。

第二節石花四中冷老師的課,講的是垂徑定理。導學案的整體設計上沒什麼大問題,只是「知二推三」的拓展似乎超過課標要求。「知二求三」才是本節核心。另外推論得出上的設計過於簡略,導致學生在此處卡殼。如果能細化一點,就可解決這個問題。比如畫一條弦CD,取CD的中點M,連接OM,求證:OM⊥CD,如果延長OM、MO分別交圓O於A、B兩點,有哪些相等的弧?由此你能發現什麼結論嗎?其次是具備了高效課堂的某些形式,比如學生自學預習、小組合作討論等,但不是很深入、不是很細致。整體感覺還是老師講的多,不過冷老師是老教師,我們同齡,思想和行為轉變起來確實很困難,不要心急,只要敢於嘗試,大膽放手、相信學生,我們就會在高效課堂的路上走得更好。垂直於弦的直徑教師教學用書上建議安排一個課時,實際上,應該是兩個課時的內容,有必要附加一節習題課。

第三節是王老師的旋轉試卷講評課。我也以「三有」為關鍵詞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即有創新、有實效、有準備。有創新是指這種試卷講評的模式讓人耳目一新,原來肖主任主持的教研會上也對試卷講評課做過研討,而王老師的這節課在糅合高效課堂理念上,有創新。比如先讓學生圍繞要求自己組內改正,自我糾正、查找錯因、組內合作這些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方式值得學習效仿。有實效,主要體現在錯因剖析、變式練習上,從我自己的角度看,我也想這么做,但從來沒試過。因為很多學生並不清楚自己錯在哪裡,讓他說,要麼說忘記了不知道,要麼半天說不到正點,所以每次試卷講評效果不佳,錯了的以後仍然會錯。而王老師的這種方法,我覺得真正把原因弄清楚了也算是把問題真正弄明白了。其次是學生疑難點的變式練習,藉助多媒體課件增大課堂容量的同時,一方面反饋改正效果,一方面進行有益的拓展延伸,增大思維含量,效果非常好。上好試卷講評課的關鍵是教師課前的准備,教師通過批閱試卷必須收集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後備課、製作課件。本節課王老師准備充分,特別是課件製作上,能在第二、三活動前。出示活動要求,方便學生明白做什麼,怎麼做?需要商榷的是王老師對第17題的講解似乎不很到位,雖然有學生回答了旋轉中心的坐標是(5,2),也說了自己的思路。但不科學,王老師也沿用了這種方法。我個人覺得根據旋轉的性質確定旋轉中心是先找兩對對應點,接著分別作兩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最後兩中垂線的交點才是旋轉中心。其中在網格中的技巧是盡量找是「正方形」頂點的對應點,這樣容易看出垂直平分線的位置。

當然對於部分是教師講的,比如第16題和第20題的變式,我個人是贊賞的,高效課堂並不是不要老師講,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老師講效果並不差,怕就怕老師一講到底,搞一言堂。新課標中,也提到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可見,高效課堂並不排斥接受學習。

總之,三節課反映了老師對高效課堂的不同認識和理解,都值得我慢慢學習細細揣摩,從中汲取營養,改善自己的教學。再一次謝謝大家。

數學老師聽課評課記錄 篇5

1、教師能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能按照課程標准和教學內容的體系進行有序教學,完成知識、技能等基礎性目標,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發展性目標的實現。

2、、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教師能有意識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工合作,會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3、新的課程觀認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新教材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教師能善於用教材去教,能依據課程標准,因時因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注重聯系社會變革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做到重組教材,力求讓學生經歷探究學習的全過程。

4、 教師能有效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以探究為特徵的研究性學習,使接受與探究相輔相成,學生的學習境界更高,學習效果更好。

5、、教師能合理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對學生的即時評價具有發展性和激勵性,、教師對學生的激勵既不形式化,又具體、誠懇。對於學生出現的錯誤,能及時以恰當的方式指出糾正。

6、學生能夠自學的內容,教師讓學生自學;學生能夠自己表達的,教師鼓勵學生去表達;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做。課堂上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用起來了。

7、以新的課改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以自己的教學行為來詮釋自己的教學思想。能有效的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問題。

8、教師的一句「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促成了知識的整合,體現了多元的價值取向,促進了學生認知的整體性發展。課上得很成功,給人耳目一新,無論比指導思想、課的設計都充分體現了新的理念,體現了數學學科的本質。

9、探究活動的設計,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內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簡單地通過講授教給學生,留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10、不過早地出現結論,肯花時間讓學生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探究時間和體驗的機會。 課上出現了教學內容泛化的現象,教材備受冷落,學科特有的價值沒有被充分挖掘,學科味不濃。

數學老師聽課評課記錄 篇6

一、領導高度重視、教師參與面廣

每一次的教學公開課都得到了學校教學校長的高度重視,並且都能全程跟蹤聽課。在本次學校公開課活動中,學校各主任都能在繁忙的學校公務中與胡校長一起聽課,這充分體現領導對教學的重視程度。在這次公開課活動中,學校有9名教師參加了授課,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教學,我們選擇的是晚自習時間,全校的教師都可以參加聽課。參與活動的教師都能夠按照學校的要求認真地完成教學任務,積極地聽課,並進行交流。青年教師更是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抓住機會虛心向他人學習,相信他們會在不斷地學習中快速地成長起來的。

、教師的授課思路新穎

青年教師授課思路新穎,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如李岩老師在課前播放了一段有關數學的三分鍾視頻,給學生創設了一種愉快的學習環境,使課堂教學增添了許多魅力。李錚老師教學功底扎實,語言流利,內容飽滿;王瑞的寫作課設計活潑,步驟明確;隆雪琴老師的詩詞講解對蘇軾的心靈剖析很有深度,包括最後讓學生感悟人生風雨來襲將如何面對,我覺得都是很值得我學習的。

除此以外,各位老師大都採用了小組探究,以及合作學習的新方式,並且很多老師使用了導學案,學生的參與度都大大提高了。

、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對課堂教學的效果的確起到了積極有效地促進作用。大多數教師能夠結合授課內容親自製作或在網上查找相關的資料製成課件,課件中還配有音樂渲染了課堂氣氛。而且課件的製作水平很高,起到的效果也很好。這說明教師們的教育技術水平也有了大提高。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精神交流活動。這種活動總是與情感密切相聯系的,並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藝術化的語言或其他媒介引入或創設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謂課上的有趣,這就是說,學生帶著這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

❼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什麼是周長》評課稿

《什麼是周長》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來認識 平 面圖形的周長,也是後面學習計算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整節課中,老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聯系實 際,通過觀察和實踐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並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採用了以直觀演示為主的主要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親自操作、自主探索等多種方法有機配合使用,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

一、本課成功之處:
1、重視創設情景,提高了教學質效。
在本節課中,孫老師從「動物運動會」入手,創設問題情境。首先兩只螞蟻爬樹葉的邊線一周,使學生初步直觀認識什麼是周長。數學知識的學習是枯燥的,課的開始老師利用情境吸引了每一位學生的眼球,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了很好地基礎。接下來,為了幫助學生記住「物體邊線一周的長度是這個物體的周長」,趙老師又設計了老鼠跑步比賽的情境,問:這些隊員跑得是不是跑道的周長?學生通過比較,得出結論:它們跑得不是跑道周長,給學生留下了很深地印象。這一教學情境對教學難點的突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接下來,老師創設了實踐活動的情境,通過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周長的實際含義。這些情境地創設,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重視學生的實踐體驗,提高了教學質效。
活動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兒童社會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實有效的數學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第一個教學環節是通過觀察兩只螞蟻爬樹葉的邊線比賽,讓學生直觀感知樹葉邊線一周的長度是這片樹葉的周長;緊接著教師創設了第二個教學環節,通過描樹葉的邊線,得到樹葉的輪廓,拓寬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從而進一步認識了周長的意義。第三個環節為了確實達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老師組織學生經歷了一個理解圖形周長的含義,探索一般圖形周長的過程。設計了許多活動,如「直觀感知」層面上的說一說、摸一摸、畫一畫;第四個環節測量周長活動,活動有明確的目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學生在測量後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時,出現了不同計算方法,學生們體驗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為後面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整個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重視學生的實踐體驗,抓住了學生的心,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扎實。
3、做到了因勢利導,讓學生探索發現,提高了教學質效。
探索發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本節課趙老師實現了兩次飛躍:一次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一次從理性到實踐的飛躍。在學生對周長有了感性的認識之後,讓學生理性的思考,如要求出這些圖形的周長怎麼辦?學生很快想到要先量出圖形邊線的長度,但是具體要量幾條邊呢?通過觀察發現有的圖形沒有必要把所有的邊都量出來,相同長度的邊只需要量一次就夠了(如長方形、正方形);要求出這個圓的周長怎麼辦?討論得出兩種情況:1、用軟尺來測量。2、用圓沿著直尺滾一圈。通過動手操作,讓他們發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這樣學生在自身的探索討論下很容易就求出了這些圖形的周長。我想在以後的生活當中,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學生一定會用到今天所學到的方法來解決,因為今天的發現印象深刻。
二、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學中老師的語言不夠規范。如:給周長定義時說成是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而完整的應該是圖形一周的長度的總和叫做周長。再如:老鼠跑得是不是周長?應該問老鼠跑得是不是跑道的周長?
2、學生在測量各種圖形的周長時,老師不停地提要求,這樣影響了學生的操作,其實能認真聽老師講要求的學生也不多。如果老師在學生操作前把活動的要求講清楚,效果會更好。
3、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如在測量各種圖形的周長時可以讓學生先估計一下,再進行測量。

❽ 周長的認識評課優缺點

周長的認識評課優缺點可以從教學內容和情景來寫。

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學生完成實驗報告單以後,讓學生匯報實驗結果,教師在課件中錄入結果後,讓學生思考:從這次實驗中你發現了什麼?通過學生的思考和教師的分析,歸納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總是三倍多一些,但實驗的結果並不是完全一樣,這時學生一定產生疑問:是不是不同的圓,它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也不一樣呢?為什麼我們的計算結果都不一樣呢?

教師通過課件演示和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的偉大成就,讓學生蒙生一種自豪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一次思想與情感上的熏陶,激發民族自豪感。並解釋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我們在測量時由於不同的原因導致出現了誤差,以後進行數學實驗必須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

最後利用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利用公式解答開始創設李爺爺繞圓形散步一圈走多少米?的問題,這樣設計體現了前後呼應,使整節課更加嚴謹。

❾ 周長的認識評課優缺點

認識周長評課用語優缺點及建議如下:

1、課堂上細節講解不夠。

2、對學生的帶動性不夠。

3、整個課堂的氣氛不是很活躍,學生的興奮度還不高,上課有點放不開。

4、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沒有設置一個適合學生學習的情景,導致這個教學過程不連貫。

5、教師示範少,學生沒機會展示。

6、教師沒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練習中出現的安全問題。

7、在這節課的內容安排上,課中的內容最好減少一個活動內容,否則教學時間有點緊。

8、應教會學生如何容易處理數據,如何從數據中發現結論(規律)。

9、本節課實際上不需要利用網路教學,只需要引用多媒體課件就足矣;

10、應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新教師的缺點),注意控制課堂節奏、語言節奏)

11、課堂教學方式較傳統,希望年輕教師要大膽探索、大膽改革。

❿ 小學數學公開課《周長的認識》評課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的: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是一堂概念與計算相結合的課,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三年級(上)課程標准實驗教材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節《周長的認識》。新課標里提到「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針對這一特點和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生活實際,本課時的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分別為:

1、結合具體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並能指出具體圖形的周長。

2、能測量並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貫穿全局、帶動全局的核心內容,它是由各部分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周長的概念以及周長的計算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這個知識的掌握與否直接影響到今後學習各種圖形的周長計算。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知道周長的含義。

(三)教學難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

(四)教具學具准備: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樹葉、紅領巾、直尺。

學具准備:每位學生准備一片樹葉、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測繩、捲尺、彩筆、直尺等。

二、引導學生學習所採用的主要方式方法:

趙老師教態親切自然,使用兒童化的語言,遵循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原則,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聯系實際,注意通過直觀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選用的主要教學方式方法是直觀演示為主,引導學生親自操作、觀察思維、自學討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種方法有機配合使用。

三、教學過程:

(一)探索研究,引入概念。

重視創設情景。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時是枯燥的,特別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課的開始就吸引每一位學生的眼球,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心往往對整節課的成功與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中,趙老師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入手,接著創設了問題情境,驅動了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來。趙老師的這節課學生興趣高漲,進行了充分的活動,並且在通過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體驗中,感悟到了周長的實際含義。教學過程比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這一理念。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

1、在豐富的生活背景上學習數學,建立概念。

首先利用大屏幕向學生展示了澡盆、地圖、樹葉等圖形以及它們的周長,給了學生美的享受的同時,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慾望;緊接著教師創設了第二個教學環節,通過描樹葉的邊線,得到樹葉的輪廓。活動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兒童社會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實有效的數學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為了確實達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老師組織學生經歷了一個理解圖形周長的含義,探索一般圖形周長測量方法的過程。設計了許多活動,比如「直觀感知」層面上的說一說、摸一摸;比如測量周長活動,而且每種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體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也為下節課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做好准備。

2、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強化概念。

讓學生量一量頭圍、腰圍,通過這個環節拓寬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生的具體操作後,教師揭示了周長的概念,學生對周長有初步認識之後,出示學生課前准備的葉子標本、紙剪的各種具體圖形,讓學生動手描一描、畫一畫這些圖形的周長,從而使學生對知識進行類化,體會到概念是對具有共同特徵的許多具體內容的概括。

3、在一系列基本練習和變式練習中深化概念。

小學生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過程對具體形象存在著依賴性。趙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達標練習,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直觀認識了周長之後,通過描一描周長這一操作活動,拓寬學生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進一步認識了周長的意義。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練習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測量後計算平面圖形的周長時,學生出現了不同計算方法,體現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並且為後面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二)因勢利導,探索發現。

探索發現,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重講輕練為邊講邊練,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的活動。本節課趙老師實現了兩次飛躍:一次是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一次從理性到實踐的飛躍。

在學生對周長有了感性的認識之後,讓學生理性的思考,討論要求出這些圖形的周長怎麼辦?討論有兩種情況:1、用繩子套在圖形上量,再把繩子拉直用直尺量繩子的長度。2、量出各條邊,再把各條邊相加。通過動手操作,讓他們發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但是具體要量幾條邊呢?通過觀察發現有的圖形沒有必要把所有的邊都量出來,相同長度的邊只需要量一次就夠了(如長方形、正方形)。這樣學生在自身的探索討論下很容易的就求出了這些圖形的周長。

在學生展示出不同演算法之後,進行討論,讓學生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方法,新課標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而現實生活中正正規規給出長寬求周長的例子少之又少,為了更好的將所學知識運用與生活實際,學生討論出的方法不唯一,不總結公式。

四、解決實際問題。

1、把圖形套在方格中,用數格子的方法數出圖形的周長。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圖形,並通過數格子的方法,數出不規則和規則圖形的周長。讓學生直觀的感覺到圖形的周長和圖形大小無關,只和組成圖形的邊長有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一步深化對周長概念的理解。

2、新課標里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在學生掌握了周長的計算方法後,讓學生回家求出飯桌和地板磚的周長,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中應注意語言的規范性。如:讓學生摸一摸樹葉、紅領巾的周長時,不要一會是邊線,一會是長方形;在給周長定義時也說成是圖形一周的總和叫周長,而完整的應該是圖形一周的長度的總和叫做周長。

(二)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如在測量頭圍、腰圍時可讓學生先估計一下,再進行測量。測量時不應該在衣服的表面來測,這樣測出的結果誤差較大。

(三)課上討論的時間少了點。應該把討論和教學過程有機地融合起來進行,不要把討論當成一種形式架空了。

閱讀全文

與數學周長怎麼評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