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數學應該怎麼學
數學應該怎麼學,應該要注意的問題:
1、用心感受數學,欣賞數學,掌握數學思想。有位數學家曾說過:數學是用最小的空間集中了最大的理想。
2、要重視數學概念的理解。高一數學與初中數學最大的區別是概念多並且較抽象,學起來「味道」同以往很不一樣,解題方法通常就來自概念本身。學習概念時,僅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義是不夠的,還須理解其隱含著的深層次的含義並掌握各種等價的表達方式。例如,為什麼函數y=f(x)與y=f-1(x)的圖象關於直線y=x對稱,而y=f(x)與x=f-1(y)卻有相同的圖象;又如,為什麼當f(x-1)=f(1-x)時,函數y=f(x)的圖象關於y軸對稱,而y=f(x-1)與y=f(1-x)的圖象卻關於直線x=1對稱,不透徹理解一個圖象的對稱性與兩個圖象的對稱關系的區別,兩者很容易混淆。
3、對數學學習應抱著二個詞——「嚴謹,創新」,所謂嚴謹,就是在平時訓練的時候,不能一絲馬虎,是對就是對,錯了就一定要承認,要找原因,要改正,萬不可以抱著「好像是對的」的心態,矇混過關。至於創新呢,要求就高一點了,要求在你會解決此問題的情況下,你還會不會用另一種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這就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平時,我們看到一些人,做題時從不用常規方法,總愛自己創造一些方法以「偏方」解題,雖然有時候也能讓他撞上一些好的方法,但我認為是不可取的。因為你首先必須學會用常規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你才能創新,你的創新才有意義,而那些總是片面「追求」新方法的人,他們的思維有如空中樓閣,必然是曇花一現。當然我們要有創新意識,但是,創新是有條件的,必須有扎實的基礎,因此我想勸一下那些基礎不牢,而平時總愛用「偏方」的同學們,該是清醒一下的時候了,千萬不要繼續鑽那可憐的牛角尖啊!
4、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有一定的自學時間,以便加寬知識面和培養自己再學習能力。
5、多聽、多作、多想、多問:此「四多」乃培養數學能力的要訣,「聽」就是在「學」,作是「練習」(作課本上的習題或其它問題),也就是把您所學的,應用到解決問題上。「聽」與「作」難免會碰到疑難,那就要靠「想」的功夫去打通它,假如還想不通,解不來就要「問」——問同學、問老師或參考書,務必將疑難解決為止。這就是所謂的學問:既學又問。
6、要有毅力、要有恆心:基本上要有一個認識:數學能力乃是長期努力累積的結果,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達到的。您可能花一天或一個晚上的功夫把某課文背得滾瓜爛熟,第二天考背誦時對答如流而獲高分,也有可能花了一兩個禮拜的時間拚命學數學,但到頭來數學可能還考不好,這時候您可不能氣餒,也不必為花掉的時間惋惜,因為種什麼「因」必能得什麼「果」,只要繼續努力,持之有恆,最後必能證明您的努力沒有白費!
② 數學應該怎麼學
1、勤動手。學習數學不能光用腦子想想就可以的,學數學一定要勤動手,有很多時候,沒有想明白,但用手去寫一寫,說不定就做出來了。
2、作業很重要。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要完成老師布置得作業,如果只是上課聽講,那是遠遠不夠的,在完成老師布置作業的同時,還要多做課後習題進行鞏固。
3、上課預習,下課復習。學習數學的很重要一點便是,上課之前做好預習,這樣才能在聽課的過程中重點聽自己預習時不太懂的知識點,下課要及時復習,上課時聽得沒有經過鞏固很容易忘記。
4、總結錯題庫。學習數學的時候,可以用一個本子來記錄自己所做錯的題目,每隔3天左右,再回頭進行做一遍,有些錯題,當時可能會做了,但過幾天有可能就會再次忘記。
③ 求怎麼學好數學的論文、最少1000字!
如何學習數學
數學,一談到這兩個字可能有的學生就會「談字心變」,談到數學學習更是他
們很頭疼的問題.從教這么多年我深有感觸.因此我一直在探索使學生感興趣的
數學學習方法,可以使他們的成績high起來.
我國數學教育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上教師「重灌輸式講授,輕
探究式教學」;重有限知識的「學會」,輕無限知識的「會學」.教師習慣通過大量練
習讓學生學習數學,這是我國數學教學的基本特徵.這顯然是一個被動地接受知
識、強化儲存的過程,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也就缺乏師生之間、生
生之間的互動.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成為一個
很重要的課題.下面我從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體會中簡單地談談學生的數學學習:
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體.
一、幫助學生建立自信
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都很自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沒有學習數學的興
趣.上課打不起精神,下課沒有時間復習,就連做作業都成了自己的負擔.有些學
生不聽課,抄作業,甚至不交作業,日積月累,惡性循環,學習成績可想而知.面對
這樣的學生,我也是百感交集,於是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
信心,從一點一滴做起.
我利用課余時間找學生談心,從簡單問題教起,不說他們笨,總是笑臉相對,
時間長了他們願意和我談心了.有一天一個學生竟脫口而出:「數學其實也很好
學嘛.」聽了這樣的話我很高興,趕緊說:「是啊,本來數學就很簡單嘛,只不過你
被它嚇住了而已.俗話說,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同樣數學也是你強他就弱.相
信你們一定可以戰勝自己,學好數學.」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我們相信自己可以
學好數學,謝謝老師幫我們找回了自信.」
二、培養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1.學會問:「為什麼?」
孔子日:「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學
藝術,遵循的最高准則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因此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提
問,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途徑.
「學貴有疑」,培養學生質疑提問的意識,教師首先應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
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其次根據具體的內容,誘導學生通過觀察、類比、猜想,提出概括性、質疑性、探究性或猜想性的問題,並鼓勵學生大膽地解決.教師要善待
學生提出的每個問題,能提出問題說明學生認真思考了問題.
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一定要正確的對待.培養學生疑的興趣,讓他們願意
去疑,讓學生感覺到被重視,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學會探究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究過程.新課標指出:「教學中,既要有
教師的講授和指導,也要有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教師要創設適當的問題
情境,鼓勵學生發現數學的規律和問題解決的途徑,使他們經歷知識形成的過
程.」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習內容,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創設有利於學生
進行探究研討的問題情境,把教材中闡述的內容創造性地組織成生動有趣的、有
利於學生探究發現的研究材料,讓學生從中自主掌握有關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
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培養學生學會學習.
例如,學習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後,探究梯形的中位線與上底和下底的數量和位
置關系,讓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在下面走動方便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在探究過
程中學生會發現可以將梯形的中位線問題轉化為三角形中位線,既學習了新知
識又加深了理解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還學會了數學中重要的轉化思想,可謂
是一舉多得.
3.學會反思
所謂反思,就是從一個新的角度,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
維過程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荷蘭著名數學家弗賴登塔爾曾指出:「反思
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通過反思才能使現實世界數學化.」著名數學
教育家波利亞也說:「如果沒有了反思,他們就錯過了解題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
的方面.」通過反思,可以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優化思維過程,揭示問題本質,探索
一般規律;通過反思,可以溝通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從而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
產生新的發現.因此,反思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
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積極的反思,對於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是非常重
要的.平時學習教師可要求學生從以下方面反思:
(1)建立摘抄本.將自己平時做錯的題,方法多的題,新穎的題摘抄到本上及
時進行反思.
(2)課下及時復習.學完當天的內容後,多進行反思回顧自己已經理解掌握
的知識,溫故而知新.
(3)多重復.把學生適當分成幾個數學學習小組,把錯誤的習題再講解一遍,
直到講會講清楚為止,這樣多重復達到反思的目的.
數學學習應該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提醒自己,把學習擺
在第一的位置上,就沒有學不好的道理.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最好,一定可以
學好數學.
④ 數學美文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早已是人們的常識。歷史地看,古希臘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數學家。最著名的如柏拉圖和達·芬奇。晚近以來,愛因斯坦、希爾伯特、羅素、馮·諾依曼等文化名人也都是20世紀數學文明的締造者。 數學文化的存在價值 在即將公布的高中數學課程標准中,數學文化是一個單獨的板塊,給予了特別的重視。許多老師會問為什麼要這樣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20世紀初年的數學曾經存在著脫離社會文化的孤立主義傾向,並一直影響到今天的中國。數學的過度形式化,使人錯誤地感到數學只是少數天才腦子里想像出來的「自由創造物」,數學的發展無須社會的推動,其真理性無須實踐的檢驗,當然,數學的進步也無須人類文化的哺育。於是,西方的數學界有「經驗主義的復興」。懷特(L.A.White)的數學文化論力圖把數學回歸到文化層面。克萊因(M.Kline)的《古今數學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數學》、《數學:確定性的喪失》相繼問世,力圖營造數學文化的人文色彩。
國內最早注意數學文化的學者是北京大學的教授孫小禮,她和鄧東皋等合編的《數學與文化》,匯集了一些數學名家的有關論述,也記錄了從自然辯證法研究的角度對數學文化的思考。稍後出版的有齊民友的《數學與文化》,主要從非歐幾何產生的歷史闡述數學的文化價值,特別指出了數學思維的文化意義。鄭毓信等出版的專著《數學文化學》,特點是用社會建構主義的哲學觀,強調「數學共同體」產生的文化效應。
以上的著作以及許多的論文,都力圖把數學從單純的邏輯演繹推理的圈子中解放出來,重點是分析數學文明史,充分揭示數學的文化內涵,肯定數學作為文化存在的價值。 認識和實施數學文化教育。進入21世紀之後,數學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一個重要的標志是數學文化走進中小學課堂,滲入實際數學教學,努力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體會數學的文化品位,體察社會文化和數學文化之間的互動。
那麼,如何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文化教育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認識和實施。
認識數學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屬於這個文化的數學。古希臘的數學和中國傳統數學都有輝煌的成就、優秀的傳統。但是,它們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的不同政治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數學。
古希臘是奴隸制國家。當時希臘的雅典城邦實行奴隸主的民主政治(廣大奴隸不能享受這種民主)。男性奴隸主的全體大會選舉執政官,對一些戰爭、財政大事實行民主表決。這種政治文明包含著某些合理的因素。奴隸主之間講民主,往往需要用理由說服對方,使學術上的辯論風氣濃厚。為了證明自己堅持的是真理,也就需要證明。先設一些人人皆同意的「公理」,規定一些名詞的意義,然後把要陳述的命題,稱為公理的邏輯推論。歐氏的《幾何原本》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百家爭鳴的學術風氣,但是沒有實行古希臘統治者之間的民主政治,而是實行君王統治制度。春秋戰國時期,也是知識分子自由表達見解的黃金年代。當時的思想家和數學家,主要目標是幫助君王統治臣民、管理國家。因此,中國的古代數學,多半以「管理數學」的形式出現,目的是為了丈量田畝、興修水利、分配勞力、計算稅收、運輸糧食等國家管理的實用目標。理性探討在這里退居其次。因此,從文化意義上看,中國數學可以說是「管理數學」和「木匠數學」,存在的形式則是官方的文書。
古希臘的文化時尚,是追求精神上享受,以獲得對大自然的理解為最高目標。因此,「對頂角相等」這樣的命題,在《幾何原本》里列入命題15,藉助公理3(等量減等量,其差相等)給予證明。在中國的數學文化里,不可能給這樣的直觀命題留下位置。
同樣,中國數學強調實用的管理數學,卻在演算法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負數的運用、解方程的開根法,以及楊輝(賈憲)三角、祖沖之的圓周率計算、天元術那樣的精緻計算課題,也只能在中國誕生,而為古希臘文明所輕視。
我們應當充分重視中國傳統數學中的實用與演算法的傳統,同時又必須吸收人類一切有益的數學文化創造,包括古希臘的文化傳統。當進入21世紀的時候,我們作為地球村的村民,一定要溶入世界數學文化,將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揭示數學文化內涵,走出數學孤立主義的陰影
數學的內涵十分豐富。但在中國數學教育界,常常有「數學=邏輯」的觀念。據調查,學生們把數學看作「一堆絕對真理的總集」,或者是「一種符號的游戲」。「數學遵循記憶事實-運用演算法-執行記憶得來的公式-算出答案」的模式[1],「數學=邏輯」的公式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正如一位智者所說,一個充滿活力的數學美女,只剩下一副X光照片上的骨架了!
數學的內涵,包括用數學的觀點觀察現實,構造數學模型,學習數學的語言、圖表、符號表示,進行數學交流。通過理性思維,培養嚴謹素質,追求創新精神,欣賞數學之美。
半個多世紀以前,著名數學家柯朗(R.Courant)在名著《數學是什麼》的序言中這樣寫道:「今天,數學教育的傳統地位陷入嚴重的危機。數學教學有時竟變成一種空洞的解題訓練。數學研究已出現一種過分專門化和過於強調抽象的趨勢,而忽視了數學的應用以及與其他領域的聯系。教師學生和一般受過教育的人都要求有一個建設性的改造,其目的是要真正理解數學是一個有機整體,是科學思考與行動的基礎。」
2002年8月20日,丘成桐接受《東方時空》的采訪時說:「我把《史記》當作歌劇來欣賞」,「由於我重視歷史,而歷史是宏觀的,所以我在看數學問題時常常採取宏觀的觀點,和別人的看法不一樣。」 這是一位數學大家的數學文化闡述。
《文匯報》2002年8月21日摘要刊出錢偉長的文章《哥丁根學派的追求》,其中提到:「這使我明白了:數學本身很美,然而不要被它迷了路。應用數學的任務是解決實際問題,不是去完善許多數學方法,我們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己任的。從這一觀點上講,我們應該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優秀『屠夫』,而不是制刀的『刀匠』,更不是那種一輩子欣賞自己的刀多麼鋒利而不去解決實際問題的刀匠。」這是一個力學家的數學文化觀。
和所有文化現象一樣,數學文化直接支配著人們的行動。孤立主義的數學文化,一方面拒人於千里之外,使人望數學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賞,自言自語,令人把數學家當成「怪人」。學校里的數學,原本是青少年喜愛的學科,卻成為過濾的「篩子」、打人的「棒子」。優秀的數學文化,會是美麗動人的數學王後、得心應手的僕人、聰明伶俐的寵物。伴隨著先進的數學文化,數學教學會變得生氣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多側面地開展數學文化研究
談到數學文化,往往會聯想到數學史。確實,宏觀地觀察數學,從歷史上考察數學的進步,確實是揭示數學文化層面的重要途徑。但是,除了這種宏觀的歷史考察之外,還應該有微觀的一面,即從具體的數學概念、數學方法、數學思想中揭示數學的文化底蘊。以下將闡述一些新視角,力求多側面地展現數學文化。
1. 數學和文學。數學和文學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舉例來說,中學課程里有「對稱」,文學中則有「對仗」。對稱是一種變換,變過去了卻有些性質保持不變。軸對稱,即是依對稱軸對折,圖形的形狀和大小都保持不變。那麼對仗是什麼?無非是上聯變成下聯,但是字詞句的某些特性不變。王維詩雲:「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里,明月對清泉,都是自然景物,沒有變。形容詞「明」對「清」,名詞「月」對「泉」,詞性不變。其餘各詞均如此。變化中的不變性質,在文化中、文學中、數學中,都廣泛存在著。數學中的「對偶理論」,拓撲學的變與不變,都是這種思想的體現。文學意境也有和數學觀念相通的地方。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遠影碧空盡」,正是極限概念的意境。
2.歐氏幾何和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初唐詩人陳子昂有句雲:「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時間和三維歐幾里得空間的文學描述。在陳子昂看來,時間是兩頭無限的,以他自己為原點,恰可比喻為一條直線。天是平面,地是平面,人類生活在這悠遠而空曠的時空里,不禁感慨萬千。數學正是把這種人生感受精確化、形式化。詩人的想像可以補充我們的數學理解。
3. 數學與語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外殼。數學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就是把數學溶入語言之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訣,「三下二除五就把它解決了」則是算盤口訣。再如「萬無一失」,在中國語言里比喻「有絕對把握」,但是,這句成語可以聯系「小概率事件」進行思考。「十萬有一失」在航天器的零件中也是不允許的。此外,「指數爆炸」「直線上升」等等已經進入日常語言。它們的含義可與事物的復雜性相聯系(計算復雜性問題),正是所需要研究的。「事業坐標」「人生軌跡」也已經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詞語。
4. 數學的宏觀和微觀認識。宏觀和微觀是從物理學借用過來的,後來變成一種常識性的名詞。以函數為例,初中和高中的函數概念有變數說和對應說之分,其實是宏觀描述和微觀刻畫的區別。初中的變數說,實際上是宏觀觀察,主要考察它的變化趨勢和性態。高中的對應則是微觀的分析。在分段函數的端點處,函數值在這一段,還是下一段,差一點都不行。政治上有全局和局部,物理上有牛頓力學與量子力學,電影中有全景和細部,國畫中有潑墨山水畫和工筆花鳥畫,其道理都是一樣的。是否要從這樣的觀點考察函數呢?
5. 數學和美學。「1/2+1/3=2/5 ?」是不是和諧美?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美不美?這涉及到美學觀。三角函數課堂上應該提到音樂,立體幾何課總得說說繪畫,如何把立體的圖形畫在平面上。欣賞艾舍爾(M.C.Escher)的畫、計算機畫出的分形圖,也是數學美的表現。 總之,數學文化離不開數學史,但是不能僅限於數學史。當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滲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教學時,數學就會更加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⑤ 數學學習方法100字左右
數學學習方法如下:
1、課後復習:每天課後除了完成老師的作業外,把當天的知識回顧一遍,尤其是對作業中的錯題要進行整理,把錯題摘抄到錯題本上,把錯題原因,解決方法總結一下,再把錯題重新做一遍。加深印象。概念性的知識點,做到背熟。
2、重要的錯題本:把錯題收集在錯題本上,按照課後復習里提到的錯題整理方法把錯題再梳理一遍。最後再了解一下自己的分數在班級或年級成績里是一個什麼檔次。這並不是過分在意分數,而是了解自己實力的好辦法。
3、考前復習:在考試之前,一般不會過多的去做題了,只是把錯題本拿出來再看看,把沒有把握的,或有疑問的題再看看,就休息了。好的精神狀態在考試時是非常重要的。
4、考後總結:我一般拿到卷子會先看自己哪錯了,分析一下錯題,是不懂錯的,還是粗心錯的,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數學簡介:
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可以應用於現實世界的任何問題,所有的數學對象本質上都是人為定義的。從這個意義上,數學屬於形式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不同的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數學
⑥ 怎麼學好數學
一、要做什麼?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夠得分?
對於數學考試而言,數學考試成績由兩層組成:「懂知識+會做題」。
所謂懂知識,即能夠將課本和筆記中的公式記憶熟練,別人提問時候自己能夠3-5秒內回答出來。有這一層積累,我們在做題時候就不會因為公式忘了或記錯了,導致做題思路卡住,不能算出題目。一般而言,期末考試60分以下的,往往是公式記憶存在比較多的問題。
而60~90分孩子,往往在「會做題」領域有一定障礙,對於這些孩子而言,他們公式一問也能回答出來,但就是做題時候不會用,導致無法得分。那麼對於他們而言,提升數學做題能力,多經歷、積累和總結不同題型與做題技巧,則是努力的方向。
三、重點已經找到,有沒有行之有效的,更具體的建議呢?
建議你從最近開始,做下面幾件事情:
(1)筆記與課本中有關三角,數列,統計概率與空間幾何平行垂直證明的定理,概念以及附加說明記憶熟練。這是我們保證做題時候自己思路的源泉。
(2)購買往年的模擬題,期末題目套卷。每天做一套試卷中的三角,數列,空間,統計概率大題。做完之後馬上對答案,將自己內容和答案匯總對照,錯誤的進行改正。這個目的是增進我們的做題技巧與經驗。
(3)不會的及時問。對於我們而言,可能我們條件看不懂,或者答案某些位置看不懂,此時如果自己能力無法應對情況下,一定要及時問同學或老師,讓自己弄懂更多的內容。
(4)持之以恆。一般而言,在最開始做這件事情時候,往往是很不習慣,甚至比較痛苦的過程。但是這是我們增進自己做題能力與技巧的重要途徑,因為只有多經歷、多總結,才能夠突破過往的自己,達到新的境界。很多時候,我們所做的選擇,並不是 「正確」和「錯誤」,而是 「正確」和「容易」。
⑦ 怎麼學習數學
1、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
建立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把教師所傳授
的知識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並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包括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2、及時了解、掌握常用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學好高中數學,需要我們從數學思想與方法高度來掌握它。中學數學學習要重點掌握的的數學思想有以上幾個:集合與對應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運動思想,轉化
思想,變換思想。有了數學思想以後,還要掌握具體的方法,比如:換元、待定系數、數學歸納法、分析法、綜合法、反證法等等。在具體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觀察與實驗,聯
想與類比,比較與分類,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一般與特殊,有限與無限,抽象與概括等。
解數學題時,也要注意解題思維策略問題,經常要思考:選擇什麼角度來進入,應遵循什麼原則性的東西。高中數學中經常用到的數學思維策略有:以簡馭繁、數形結合、進退互
用、化生為熟、正難則反、倒順相還、動靜轉換、分合相輔等。
3、逐步形成
「以我為主」的學習模式
數學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靠自己主動的思維活動去獲取的。學習數學就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創新
精神;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敗不餒,勝不驕,養成積極進取,不屈不撓,耐挫折的優良心理品質;在學習過程中,要遵循認識規律,善於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去發現問
題,注重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不滿足於現成的思路和結論,經常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從多側面、多角度思考問題,挖掘問題的實質。學習數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
書不做題不行,只埋頭做題不總結積累也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鑽進去,又要能跳出來,結合自身特點,尋找最佳學習方法。
4、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採取一些具體的措施
a.記數學筆記,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律,教師在課堂中
b.拓展的課外知識。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後將其補上。
c.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朔因把錯誤
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症下葯;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d.熟記一些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使自己平時的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
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e.經常對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形成板塊結構,實行「整體集裝」,如表格化,
使知識結構一目瞭然;經常對習題進行類化,由一例到一類,由一類到多類,由多類到統一;使幾類問題歸納於同一知識方法。
f.
閱讀數學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數學學科課外活動與講座,多做數學課外題,加大自學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g.
及時復習,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進行適當的反復鞏
固,消滅前學後忘。
h.
學會從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總結歸類。如:①從數學思想分類②從解
題方法歸類③從知識應用上分類等,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專題化、網路化。
⑧ 怎麼學好數學的經驗總結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公式、定理和規律,這些都是前人畢生心血總結出來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為我們的學習指明了光明的道路。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一點:這些僅僅只是大的輪廓,其中所容納的空間是十分空曠的。前人的路需要我們不斷地開拓,不斷地完善,然而這一切又一切的實現要靠敢於「創新」的自我。
學習數學,我有很多心得:
它好比建築一棟大廈,在打好地基一磚一瓦建築的同時,首先應該檢驗地基的牢固性,是否經得起百層的建築。在這之後才能隨心所欲地裝飾你的大廈。從這里可以看出,學習數學既要在「守舊」中「創新」,有要在「創新」中「守舊」。即在最淺顯的知識上追求新的發展,在新領域中不脫離根本的原理。這里最重要的是知識的聯系,學會舉一反三,做到融會貫通,這樣才會有學習上的進步,否則只能是在原地踏步。創新是引發歷史革命的根本動力,它很可能引發新的數學革命,最終將帶動整個社會向前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在具有創新的精神的同時,具有大膽提出問題、認真研究問題、合理想像問題、巧妙解決問題的信念。
自從上小學起,我們就一直在學習數學,那麼花這么長的時間去學,數學到底使我們得到了什麼呢?
我認為,首先,數學賦予了我們一個清晰的頭腦,這使得我們可以看清事物之間的聯系;其次,數學加深了我們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第三,數學開發了我們的邏輯思維。
最近幾年,我不斷的體會到數學在學習以及生活各方面都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可利用資源,並不是所有人都理解這一點,畢竟數學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數學在本質上完全不同與物理化學。雖然應用學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倘若沒有數學作為基礎,所有的學科都將變成空中樓閣。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名科學家,他首先必須成為一名數學家。數學產生一種魔力控制著我們的思維,大腦一旦失去數學的作用有如身體失去地心引力一樣虛無縹緲,數學的魔力不僅使人的大腦產生了嚴謹的邏輯性,而且使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這是我們有目共睹的。
學習數學需要兩個前提:一是要有悟性,二是要有計算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悟性的提高在於勤思考,多發問。以我個人為例,我常把一些離散的信息進行加工,得到另一些連續的或更有價值的信息(如將特殊式反推導得到一般式就可以看到式子變化的規律)以便增加已知量來解決我所要面對的問題。
數學是一門計算科學,所以學好數學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計算能力。而數學沒學好的人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邏輯思維發生混亂,二是分析計算能力差。只要找到自己的弱項,努力的拼搏,最終是會成功的。學習數學是沒有終點的,成功只是漫漫旅途的一站,而旅途上更多的是失敗,數學上的成功來自於實力不是靠運氣,而實力則是在堅持不懈的奮斗中點點滴滴磨練出來的。
⑨ 如何學習數學
首先一定要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其次數學學習的關鍵點是基礎,基礎很重要,一定要打好基礎,否則越到後期學習起來就越困難;其次,學好數學一定要利用好課本、筆記本、錯題本三個本。數學的學習是一項艱苦卓絕的工程,這中間有很多的細節需要同學們去品味和琢磨。
1.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基礎不牢固,學再多知識,做再多題也沒用。
2.做完題目一定要認真總結。思考這道題考的知識點是什麼?以後再遇到相似的題目就會很輕松的解決。
3.舉一反三。要盡可能掌握題型的多種解題方法,這樣可以發散思維,培養自己的分析習慣。從而找出優解和答案。
4.分析各章節的內容,使之互相聯系。要將所學知識貫穿在一起,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連為一體。這樣能幫助我們系統深刻的理解知識體系和內容。
5.利用口訣將相近的概念和規律進行比較,搞清楚它們的相同點,區別和聯系,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6.關注重點題型。每個章節的知識點,都會有幾個重點題型。只要掌握重點題型的解題方法,就能把握這一章節內容的十之八九。
7.學會對題型拆分和組合。從多角度,多方面來分析和解決典型題目,從中概括出基本規律方法。
8.上課認真聽講,做到以下三點:一,神情專注,緊跟講課思路;二,善於做筆記;三,積極回答問題,勇於提出問題。
9.多做題。做題是鞏固知識的有效方法。
10.錯題本。數學的錯題本尤為重要。
11.參考書上的三類題目不必做:已經完全掌握了的題目不必做,超出考試大綱的題目不必做,太偏太怪的題目不必做。
12.寒暑假一定要做好復習和預習。復習上學期的課程,把薄弱環節加強一下;預習下學期將要學習的內容。
13.想做數學學霸,要格外重視綜合性強,難度大的題目,也就是試卷上末尾的一至三道大題。這是拉開你和同學分數差距的重點。
14.避免生硬的套用公式。歸納很重要,一是歸納科學的思維方法,二是歸納重要題型的解題方法。
15.不僅要熟悉知識的縱向聯系,而且要熟悉知識的橫向聯系,逆向聯系,達到信手拈來,呼之既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