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班數學《數數有多少》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
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3、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准備】
1、動物園門票每人一張。
2、幼兒人手一份10以內的操作材料及排序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以去「動物園」遊玩的形式,帶領幼兒進教室。
點數9個小朋友。
師:我們要到動物園去玩了,請小朋友排隊入場。請男孩子排在一起,女孩子排在一起,記住要從小紅旗那開始,看誰動作快。
①幼兒自主排隊。
②男女小朋友相互點數人數。
師:現在請男孩子來數一數女孩子有幾個?記住要從小紅旗開始。(男孩子數女孩子)再請女孩子數數有幾個男孩子,要求一致。
二、延續情境:練習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的數。
(1)示範數10的數。
師:瞧,這是誰呀?讓我們看看有幾只?
(2)提出操作要求。
師:動物園里這么動物,要請小朋友把它一個一個在排序板上排好隊,排一個要大聲數一個,看看你一共數到幾個動物?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並對能力弱的幼兒提供指導或幫助。
(4)評價——請幾名幼兒點數自己的操作材料。
師:你的是什麼動物?請你從小紅旗開始用手指一邊點一邊大聲的數給我們看一看有幾個?數完後追問:你數到了幾個?
(5)挑戰:點數15以內的數。
動物園又來了許多動物,可是這么多數也數不清,誰願意上來幫我數一數?
三、結束情境。
師:時間不早了,動物園要關門了,請小朋友把動物放回籠子,來排隊吧!
【活動反思】
《數數有多少》的目標是:1、能收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數。2、對點數活動產生興趣。
課前所思:目標中是要點數10以內,小班幼兒對於情景化的游戲,特別喜愛,正好本周主題是春天,小朋友都有去動物園玩的經驗,所以定位在去動物園的情景。
課堂實踐:我帶著15名小朋友進入場地後,以「進動物園要排隊」的形式,讓男孩、女孩排在分別排在小紅旗後面,並且相互從小紅旗處數數,看看「男孩、女孩各有幾個?」點數完畢後,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了10的點數後,提出要求:請把這些玩具在小紅旗上面排隊,邊排邊數看看一共有幾只?小朋友自主選擇後,我個別邀請幾位上前操作。最後以動物園要關門,請小朋友帶好動物,跟隨我出教室。
課後反思:整個環節可以說是沒出什麼亂子,小朋友井然有序並且操作的時候也都正確無誤,似乎沒有難處。而創建的情景也符合生活化的目標!在第一個排隊數的時候應該讓孩子數。在小朋友操作的環節,我給予的材料都是10以內的數,但在點評時沒有拿出10的整數;另外課後延伸也可以加上10以外的挑戰項目,讓小朋友嘗試。
這節課,考慮的還不算太全面,雖然達到了目標不過也不算太精細,希望下次能再接再厲,考慮到位有突破!
小網路:數數兼具動詞和名詞詞性,指通過某種方式或途徑計算詳細的數字,通常採用扳手指或嘴巴念叨或心裡默念,為較普遍且較普通的一種數學行為。
Ⅱ 小班這是我的家數學.方位教學反思
引導將有關聯的物品擺放在一起,聽說小三班的小朋友可會整理房間了,老師個別指導:小朋友,睡覺的時候我們會用到它們,小貓的家(廚房和卧室等),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寫來的信,你們看我還有這么多東西沒整理好呢。幼兒找關聯。這又是什麼呢,小兔該怎麼辦呀?(枕頭)那枕頭和什麼有關聯呢,要愛惜,要請你們幫我把有關聯的物品放到一起,請徐老師帶小朋友們來我家吧?(觀看視頻,旁邊還放了梳妝台,你好:
1,在體驗物品對應關系的基礎上,原來要把有關聯的物品放在一起:我們幫小兔妮妮整理好了房間?整理房間的時候要注意了:「今天早上我接到一封信,發展幼兒的邏輯性推理能力,並提問,這里漂亮嗎,不要把小花貓的東西弄壞了,這是廚房,你在家嗎、能夠排除簡單的干擾,所以枕頭和床是有關聯的,它做的對不對呢。(徐老師。
小朋友要把東西擺放到該擺放的地方,小貓頭飾一個,我們一起跳個舞吧,並念出信的內容、鼓勵幼兒大膽?你們願意幫助小兔整理房間嗎:「這是什麼呢,我是小花貓?它應該擺放在哪裡.
1。如果大家都願意,看看都有哪些物體弄亂了呢。
2:
PPT《小兔的家》。
活動准備。這是誰的家、引起幼兒幫忙整理房間的願望?(讓幼兒操作。
教師,你們願意幫小花貓搬家嗎,我在家、導入部分
出示PPT,這是餐桌,我真是太高興了?」小貓、完整的講話,你們看。教師,再來看看這邊,現在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吧,看看它在家干什麼,這個是我的書架,發展幼兒的邏輯性推理能力,有我睡覺的床。
教師,所以想請大家一起幫我搬家並整理房間,找到有關聯的兩個物品、在體驗物品對應關系的基礎上,快過年了,三首音樂
活動過程、找關聯:「小花貓。
2,這樣才能整理整齊,這是卧室,謝謝你們?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來了,來了。)
二?(願意)然後帶孩子去小花貓家?(觀看課件至小兔打亂家裡後暫停?我們一起進去看看這到底是誰的家。
小貓。我們來問下小兔妮妮我們做的對嗎,不知道小朋友願不願意呢,並問幼兒為什麼要把它放到這里)
2,並提問,可是新家還有一些東西沒搬完,能夠排除簡單的干擾,它做的對不對呢、幼兒幫小貓搬家並整理房間。
3,有關聯的物品才能擺放在一起?」出示信,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至小兔接完電話。
1、幫助小貓搬家並整理房間,兔媽媽要回來了:
一,信一封,並和小兔說再見)
三?我現在請小朋友來找找它和誰是有關聯的,它在家干什麼、小兔驗證是否將有關聯的物品擺放好,應該把它放在哪裡?」小朋友真棒。你們來了呀?)
(然後課件繼續、小貓驗證幼兒是否擺放正確:「小朋友們都整理的很好!)小朋友,找到有關聯的兩個物品。
3,我要搬新家了活動目標
Ⅲ 托班的反思怎麼寫
托班語言《藏貓貓》活動反思
藏貓貓游戲是寶寶們非常喜歡玩的游戲,在這個教學活動中,為了引起幼兒運用語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動開始我先和幼兒玩藏貓貓的游戲,我說: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你們先把眼睛閉好,然後我用一塊大的布遮住上半身,說:「請你們睜開眼睛找找老師在哪裡呢?小朋友們用小手指著我興奮地說:「在那裡,在那裡。」我驚訝的問:「你們怎麼這么快就找到我了啊?」小朋友們激動地說:「你的腳露在外面了。」接下來,我讓孩子們來藏,我來找,通過我和寶寶們一起玩藏貓貓游戲,從中體驗了游戲的樂趣並感受露著腳這個活動特點,為下面寶寶們更好的理解兒歌做了鋪墊。
接著我出示圖片:月亮、白雲、星星,說:「看,它們是誰啊」,小朋友們看到生動的圖片都興奮地說出了圖片的名稱,我接著說:「它們看到我們做游戲可羨慕了,也想來玩藏貓貓的游戲呢。」小朋友們拍手小手開心地說:「好,好!」於是我根據兒歌內容把月亮藏在白雲後面,星星在一旁笑,這樣幼兒在生動有趣的畫面中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在這個基礎上,我讓幼兒通過學習和理解兒歌來完整朗誦兒歌,並且啟發幼兒運用生活已有經驗遷移拓展兒歌內容,其中初步嘗試運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讓幼兒理解兒歌,這樣幼兒充分地感受到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從而培養了他們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最後有一個環節是創編兒歌,更確切的說是改編兒歌。在托班語言活動中,對兒歌進行改編是比較困難的。如果只是平白的讓幼兒進行改編,那麼幼兒可能只能在教室的直白的引導下進行勉為其難的創編,但從幼兒的直接感受www.jy135.com上來說,可能並沒有快樂可言。所以,我又採取了讓月亮、雲朵、星星繼續游戲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游戲的方式,逐步將三者代入兒歌之中。在不知不覺中,幼兒就完成了對兒歌的改編。
整個活動能在寶寶們的配合下順利進行,在活動的最後我用教具小月亮親親寶寶來做為老師對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表揚、鼓勵方式。這個表揚方式很奏效,孩子們很喜歡,因為剛入園的寶寶對老師的親親、抱抱特別喜歡,這樣的方式在活動中就顯得既溫馨又符合托班寶寶的年齡特徵,活動就在和寶寶們的玩玩、說說、演演中輕松愉快地完成活動的目標要求。
Ⅳ 對小班數學教案一樣多的放一起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年齡小,愛玩,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了愉快的數學方法.一般來說3-4歲的幼兒對數字的概念有一定的認識,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可以為幼兒在今後的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操作使幼兒初步感知數字1、2 、3 .
2、讓幼兒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數字1、2、3.
3、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游戲使幼兒初步感知數子1,2,3.
難點: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2,3.
活動准備
1、卡通數字1、2、3.
2、1、2、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片.
Ⅳ 小班數學活動《數數有多少》教案及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小班幼兒年齡小,愛玩,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我採用了愉快的數學方法.一般來說3-4歲的幼兒對數字的概念有一定的認識,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可以為幼兒在今後的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活動目標1、通過游戲操作使幼兒初步感知數字1、2、3.2、讓幼兒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數字1、2、3.3、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通過游戲使幼兒初步感知數子1,2,3.難點: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2,3.活動准備1、卡通數字1、2、3.2、1、2、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片.3、魔術口袋以及小水果.一、開始部分:用歌曲引出課題:教師唱自創歌曲:「一象鉛筆細又長,二象小鴨水中游,三象耳朵聽聲音,我們請他們來做客.」請出數字寶寶1、2、3.那麼數字寶寶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樣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二、基本部分:1、請出數字寶寶,用數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3、用手指表示數字: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麼你會用小手錶示1、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三、結束部分: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數字卡,帶領幼兒玩找數字寶寶的游戲.)自由結束.活動延伸:拿不同的實物讓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教學反思本次的教學活動,目標完成.通過游戲活動,幼兒對數字1,2,3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並能夠手口一致的表示實物的數量.在教學活動中,我採用讓幼兒能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對學習有了興趣,學有所獲.
Ⅵ 小班數學圓圓和方方教學反思
本課重在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回憶生活中有什麼物體是方方圓圓的,去展開豐富的想像,拓寬他們的創作思路 。可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思維似乎受到了什麼牽制,並不能如我開始所設想的那樣去發現很多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於是我又進行了分組比賽,讓他們在相同的時間里看看哪一組找到的方形物最多,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並和 他們一起觀察和表現方形物。引導學生將方形物刻畫得更細致、更有趣、更生動,鼓勵學生主動、大膽的進行圖形的聯想,進—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使教學目標得到了落實。大自然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人物形象和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由美麗、有趣的形組合而成,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實。認識了生活中事物最基本要素「基本形」和運用基本形進行觀察與表現物象。
Ⅶ 幼兒園托班科學《玩具玩具在哪裡》反思
通過xxx課教學,在以後教學中師生互動環節還需要再完整充分一些。
Ⅷ 小班數學活動《好朋友在哪裡》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本次活動是小班計體美教研組的三研課,由於一研課、二研課上得比較完美,到了三研課就完全打破前面的模式,重新設計。一研課、二研課時教師先集體講解,認識一樣多、多和少,幼兒再動手操作。三研課就改成先讓幼兒動手操作,在幼兒自己操作中體驗到一樣多、多和少,這時教師再引導幼兒認識一樣多、多和少。另外考慮到幼兒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學習的特點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我們組織的數學活動在內容的選擇與操作方面離不開生活實際,教學演示材料與操作的材料都結合生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和事物,強調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必須回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在本次活動的過程中材料的運用方面充分考慮了幼兒的這些特點。
活動感受與反思:
一、從感興趣話題引入,注意數學與生活聯系
認知心理學和建構主義認為,當孩子的學習材料是他們所熟悉的並感興趣的事物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地去嘗試,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方法對其進行創造。愛小動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動我結合孩子愛動物的這些特點,設置教育情景小動物來做客,導入語:「今天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小動物們也來做客了。」讓孩子對小動物的做客產生興趣,另外通過游戲讓孩子感受數學就在身邊,促進孩子的參與熱情與探究慾望,獲得親身的體驗。
二、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孩子特點層層深入
從幼兒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孩子主動學習、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層層深入讓孩子輕松學習。活動剛開始教師請幼兒給小兔排隊,再給小兔吃蘿卜,以一一對應的方式請幼兒比較兩者的數量關系。直接地操作圖片,深入淺出的提問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孩子的注意,「是不是每隻小兔都有蘿卜吃?」幼兒很快就理解了「小兔和蘿卜一樣多」。接著仍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猴子和桃子的數量,「是不是每隻小猴都有桃子?小猴和桃子誰多?誰少?」孩子的興趣很濃厚,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這對他們沒有難度,孩子們很快發現小猴多,桃子少,教師在一旁鼓勵孩子回答完整就可以了。然後,又請個別幼兒到黑板上演示教具,仍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小雞和蟲子的數量,在前面操作的基礎上,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小雞和蟲子多少關系。通過層層深入、合作交流突破難點,讓幼兒易於理解與接受。
三、關注學習方式,讓孩子在操作中主動學習
教師努力為孩子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引導孩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開始教師就安排幼兒自主操作活動,讓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索,通過自己給小動物排隊,給小動物餵食,來感知動物與食物兩組數量的多少關系。在操作活動中創設了一些游戲的情境,把擺放材料變為有趣的手腦並用活動,使幼兒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反復操作而不感到枯燥與乏味,提高學習的興趣與效果。
整個活動體現了以孩子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幼關系,絕大多數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學習,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但在活動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動的最後延伸活動「送給教室里的猴子送桃子」,教師沒有事先考慮清楚游戲的細節問題,如:小猴的隊伍里沒有紅旗,幼兒不知從哪只猴子送起;在讓幼兒操作前,教師應示範一下如何給牆壁上的猴子送桃子,幼兒有些不知所措,這一環節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整個教學活動顯得有些「虎頭蛇尾」。
Ⅸ 小班教案我的標簽在這里教學反思
篇一:小班音樂活動《找朋友》教學反思:
《找朋友》這是開學初所學的第一首歌曲,因為這首歌曲大家最為熟悉,但考慮到放歌詞語句太長,放在托班上似乎難度很高。因此,學著親子班老師的話,「很多歌曲老師可以大膽地改編,變成自己想要的歌曲」,所以大膽地將《找朋友》這首歌曲的歌詞進行改編。(如:(問)找呀找眼睛,你的眼睛在哪裡呀?(答)在這里,在這里,我的眼睛在這里!)希望這樣的方式會提高寶貝們的學習興趣!然而,重復唱3-4遍後,我發現個別幼兒的注意力開始下降,表現出異常的情緒,想要哭時,我馬上根據說唱到的器官增添一些擬聲詞及表情、語言,(如:找呀找呀找嘴巴,你的嘴巴在哪裡呀?在這里,在這里,我的大嘴巴在這里,啊——)使得所表現的器官能更加的形象、具體,同時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
想不到,這個方法非常地有效果,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小眼睛、小嘴巴、小手都開始動起來,邊說、邊找、邊一起動,學的非常的認真、開心。通過這個方法,我明白一個道理,今後在上托班的課程時不能完全原搬舊照,需要隨機、靈活掌握教學模式,以符合、吸引幼兒的興趣為前題進行開展!這樣才會使寶貝們學的愉快、開心、有所收獲!
篇二:小班數學教學活動反思
近階段,我園組織開展了數學活動的三優課,以前組織過的是語言活動還有科學活動等三優課,這數學活動還是頭一次,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我選擇了一個比高矮的數學活動。
先從這個活動的選材上來說,我預先讓孩子們有了初步的胖、瘦、輕、重的概念,再通過遷移他們的經驗來學習新授的本領:比較個子的高矮。我准備的示範教具是四隻站著的高矮不等的長頸鹿,還有一張大的排序板,而給孩子們准備的操作材料是高矮不等的小兔、小貓各四隻,另外再是人手一張小的排序板。
選材和教具都准備好了,接下來是要對整個數學活動作一個更進一步地分析,就比如說,在導入活動時,由於小班幼兒的注意比較容易分散,這時,老師適當的導入活動便可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開動腦筋,分析和解決問題。在《長頸鹿比個子》的活動中,我先出示一隻最高的長頸鹿,還說:「今天,有隻長頸鹿來我們班做客啦,我們大家拍手歡迎它。」孩子們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接著,我再出示其他三隻長頸鹿,孩子們津津有味地聽著,看著。我又拋出一個問題,讓孩子們思考:「我們小朋友出去散步或是出去玩時都是排著隊出去的,可這四隻長頸鹿卻沒有排好隊,有誰願意來幫助他們排隊呢?」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他幼兒也都聚精會神地在看著。
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我的活動也在無形中被進行到下一個環節:讓幼兒觀察長頸鹿們排好的隊伍並說說看是按照什麼樣的順序來排列的。有幼兒回答是從高到矮,但大部分幼兒說是從大到小,抓住這一點,我及時對孩子們做了引導,告訴他們比個子的時候要說高或矮,不是說大或小。在這一還節中,我要達到的目標是灌輸給孩子們這樣的一個概念:分清最高的、高的、矮的、最矮的,讓孩子們初步有個這樣的意識,也能用這些詞來說出每一個長頸鹿,所以,當有孩子在回答從大到小排列的,我雖然及時糾正了,但並沒有詳細地解說給孩子們聽,因為在下一個環節,我將通過一個游戲讓孩子們直觀的感受並理解個子的高矮,那就是師生一起比個子。我找了三位個子不一的孩子來和我站一起,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來排著站好的,當我問:「看看誰是最高的?」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老師是最高的。」接著又引導孩子們依次說出高的、矮的、最矮的。就這樣,一連幾個問題,大部分孩子都能很清楚的說出這些詞了。在這一環節結束後,我作了一個總結,告訴孩子們,不論是小朋友還是小動物們來比個子,必須是站立的,這樣才能比出個子的高矮,像我們現在這樣坐在小椅子上是看不出個子的高矮的,只能看出大或小。孩子們通過親身經歷來和老師共同得出的結論,比老師直白的說教效果要好,並且能讓孩子們快速地接受。活動進行到這的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緊密相連。
輪到孩子們操作了,我先介紹了操作材料:有排序板、高矮不等的小貓、小兔各四隻,並且我在黑板上示範操作怎樣排隊,引導孩子們可以按從高到矮的順序排,也可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排。最後講解操作要求:給小動物排隊時不能把兩種小動物混合在一起,要邊排隊邊邊說出它的高矮。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們在排隊時似乎把我剛才講的話都忘記了,只顧拿著小貓、小兔看,看完再將他們放於排序板上,我還發現,大部分幼兒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仍有小部分孩子是亂排的,可是幾乎沒人再說個子的高矮。過後我自己想,如果我在示範講解操作材料時能多重復講述幾遍個子的高矮,孩子們就會記憶深刻一點。
雖然,這次的活動導入環節挺順利的,可到了孩子們操作時,我大意了,對於小班的孩子還是應該多費點口舌,不過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又多了一點經驗了,把每次活動中的不足累積在一起,爭取越來越好!
Ⅹ 小班數學數學哪個大 哪個小 反思
設計意圖:本次活動是小班計體美教研組的三研課,由於一研課、二研課上得比較完美,到了三研課就完全打破前面的模式,重新設計。一研課、二研課時教師先集體講解,認識一樣多、多和少,幼兒再動手操作。三研課就改成先讓幼兒動手操作,在幼兒自己操作中體驗到一樣多、多和少,這時教師再引導幼兒認識一樣多、多和少。另外考慮到幼兒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學習的特點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我們組織的數學活動在內容的選擇與操作方面離不開生活實際,教學演示材料與操作的材料都結合生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和事物,強調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必須回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在本次活動的過程中材料的運用方面充分考慮了幼兒的這些特點。
活動感受與反思:
一、從感興趣話題引入,注意數學與生活聯系
認知心理學和建構主義認為,當孩子的學習材料是他們所熟悉的並感興趣的事物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地去嘗試,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方法對其進行創造。愛小動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動我結合孩子愛動物的這些特點,設置教育情景小動物來做客,導入語:「今天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小動物們也來做客了。」讓孩子對小動物的做客產生興趣,另外通過游戲讓孩子感受數學就在身邊,促進孩子的參與熱情與探究慾望,獲得親身的體驗。
二、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孩子特點層層深入
從幼兒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孩子主動學習、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層層深入讓孩子輕松學習。活動剛開始教師請幼兒給小兔排隊,再給小兔吃蘿卜,以一一對應的方式請幼兒比較兩者的數量關系。直接地操作圖片,深入淺出的提問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孩子的注意,「是不是每隻小兔都有蘿卜吃?」幼兒很快就理解了「小兔和蘿卜一樣多」。接著仍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猴子和桃子的數量,「是不是每隻小猴都有桃子?小猴和桃子誰多?誰少?」孩子的興趣很濃厚,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這對他們沒有難度,孩子們很快發現小猴多,桃子少,教師在一旁鼓勵孩子回答完整就可以了。然後,又請個別幼兒到黑板上演示教具,仍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小雞和蟲子的數量,在前面操作的基礎上,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小雞和蟲子多少關系。通過層層深入、合作交流突破難點,讓幼兒易於理解與接受。
三、關注學習方式,讓孩子在操作中主動學習
教師努力為孩子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引導孩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開始教師就安排幼兒自主操作活動,讓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索,通過自己給小動物排隊,給小動物餵食,來感知動物與食物兩組數量的多少關系。在操作活動中創設了一些游戲的情境,把擺放材料變為有趣的手腦並用活動,使幼兒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反復操作而不感到枯燥與乏味,提高學習的興趣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