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根(Digital Root)
例如給定38,3+8=11,1+1=2,則2就是其數根
推導過程轉自: https://blog.csdn.net/ray0354315/article/details/53991199
小結:
題目雖然簡單,可以用遞歸硬解,但是演算法的目的就是更快更高效。(數學的重要性😭)
還看到很多用字元數組存儲,開辟1000個數組空間,嚇死人,不僅效率低,還浪費計算機性能。
2. 根數是什麼
數根(又稱數字根,數字的根Digital root)是自然數的一種性質,換句話說,每個自然數都有一個數根。
將一正整數的各個位數相加(即橫向相加)後,若加完後的值大於等於10的話,則繼續將各位數進行橫向相加直到其值小於十為止所得到的數,即為數根。換句話說,數根是將一數字重復做其數字之和,直到其值小於十為止,則所得的值為該數的數根。例如54817的數根為7,因為5+4+8+1+7=25,25大於10則再加一次,2+5=7,7小於十,則7為54817的數根。
(2)數學和數根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1、算術平方根
平方根,又叫二次方根,對於非負實數來說,是指某個自乘結果等於的實數,表示為〔√ ̄〕,其中屬於非負實數的平方根稱算術平方根。一個正數有兩個平方根;0隻有一個平方根,就是0本身;負數沒有平方根。 例:9的平方根是±3 註:有時我們說的平方根指算術平方根。
2、二次方根
若一個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square root,也叫做二次方根),通俗的說,就是一個數乘以它的本身,等於另一個數,原來的那個數就是乘完的那個數的平方根。
3. 數根是什麼時候學的
華蘅芳(1833~1902)
咸豐九年(1859年)秋,華蘅芳寫出了他的第一部數學著作《拋物線說》。徐壽為之作圖。咸豐十一年,華蘅芳和徐壽受曾國藩推薦入其幕府。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與徐壽一起到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從事機動船的研製。他們經過周密的計算和設計,用3個月時間製造出我國第一台蒸汽機。接著又於同治四年設計製成我國第一艘機動輪船,命名「黃鵲」號。同年,他到上海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參加籌建工作。
同治六年,徐壽次子建寅受曾國藩派遣,亦來到上海襄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華蘅芳協助徐壽主持技術方面的工作,他與美國友人瑪高溫合譯(瑪作口譯,由其筆述)出版了有關礦物學的譯著《金石識別》。他又協助徐壽在製造局內創設翻譯館。同治十一年,他寫出《開方別術》一書,被當時著名數學家李善蘭推為傑作。此後,他與瑪高溫、博蘭雅先後合譯了《地學淺釋》、《防海新論》《御風要術》等書,於同治十二年相繼出版。是年,他和徐壽、徐建寅並任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提調。同治十三年,與英人傅蘭雅又先後合譯《代數術》、《微積溯源》由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出版。光緒二年(1876年),華蘅芳助徐壽創辦的上海格致書院開學,他主講數學。與傅蘭雅合作,又先後譯出《三角數理》、《代數難題解》、《決疑數學》等,還編寫出版了《開方古義》、《演算法須知》、《數根術解》、《積較術》、《學算筆談》等著作。光緒十三年,華蘅芳主講天津武備學堂。在此期間,他撰寫了《測量法》,並與傅蘭雅合譯了《合數術》等書。光緒十八年,他主講湖北武昌兩湖書院和自強學堂,寫出《求乘數法》、《數根演古》、《循環小數考》、《算學瑣語》等著作。
光緒十三年(1887)他曾在天津武備學堂中任教習,光緒十八年(1892)在湖北武昌主講兩湖書院。他的學生江蘅、楊兆鋆等以及胞弟華世芳(字若溪,1854~1905)受到他的影響都成為數學家。光緒二十二年,先後擔任常州龍城書院和江陰南箐書院院長。晚年在家鄉俟實學堂講學。他講授時,深入淺出,啟發誘導,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當時中國製造火葯,需要大量硝鏹水原料,國內不能生產,只得依賴進口。但是歐美國家乘人之危抬高價格。華蘅芳得知此事,十分氣憤,表示要「自製鏹水以塞漏卮」。他經過反復研究、實驗,終於在龍華火葯廠研製成功,所需成本只有進口的三分之一,從而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打破了列強的壟斷。
他在天津武備學堂任教時,學堂因教學需要,從德國引進了一部「試彈速率機」,但是沒有人知道它的性能及使用方法。華蘅芳運用他在數學領域的豐富知識,向大家一一講清了這部機器的道理和使用方法。人們對他由衷地敬佩,並為中國有這樣的學者而自豪。
華蘅芳官至四品,但非從政。他不慕榮利,窮約終身,堅持了科學、教育的道路,與李善蘭、徐壽齊名,同為中國近代科學事業的先行者。他一生「敝衣粗食,窮極終身」,「未嘗求祿仕進」,把畢生精力獻給了自然科學事業,為我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最後將一些有創見的著作,合刻為《行素軒算稿》一書。光緒二十八年逝世,終年69歲。作為近代中國的卓越的數學家、愛國的科學家,他的名字和業績永留青史。
4. 怎麼判斷帶根號的數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
要看根號下的那個數是不是完全平方數,即它能寫成另一個數的平方。如果是一個完全平方數,開根號後就是有理數;反之,是無理數。
數學上,有理數是一個整數a和一個正整數b的比,例如3/8,通則為a/b。0也是有理數。有理數是整數和分數的集合,整數也可看做是分母為一的分數。有理數的小數部分是有限或為無限循環的數。不是有理數的實數稱為無理數,即無理數的小數部分是無限不循環的數。
等。
而有理數由所有分數,整數組成,總能寫成整數、有限小數或無限循環小數,並且總能寫成兩整數之比,如21/7等。
5. 實數根和根有什麼異同嗎
實數根是在實數范圍內的的根。
跟范圍就大可以是整數根,負數根,有理數根,無理數根,復數根等等。
6. 質數和合數的來源是什麼
相關數學機構的定義。質數是只有1和本身兩個約數的數(約數的個數是2)。 合數是除了1和本身兩個約數外,還有別的約數的數(約數的個數至少是3個)。
7. 根的類型及如何區分
慢慢總結
根的類型有;
從大的方面說有:有理數根和無理數根兩種
你告訴你老師就說有這兩種,老師絕對不敢說你錯了。就這樣好吧?
8. 數學的根是什麼意思
「根」就是方程的解,求某方程的根就是求這個方程的解;
比如,方程3x=12的根是4
9. 數學是什麼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以及空間模型等概念的一門學科。透過抽象化和邏輯推理的使用,由計數、計算、量度和對物體形狀及運動的觀察中產生。數學家們拓展這些概念,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從合適選定的公理及定義中建立起嚴謹推導出的真理。
數學【shù xué】(希臘語:μαθηματικ?)源自於古希臘語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學習、學問、科學,以及另外還有個較狹隘且技術性的意義——「數學研究」。即使在其語源內,其形容詞意義和與學習有關的,亦會被用來指數學的。其在英語的復數形式,及在法語中的復數形式+es成 mathématiques,可溯至拉丁文的中性復數mathematica,由西塞hjt數學(math)。以前我國古代把數學叫算術,又稱算學,最後才改為數學。
它的意義
數學,作為人類思維的表達形式,反映了人們積極進取的意志、縝密周詳的邏輯推理及對完美境界的追求。它的基本要素是:邏輯和直觀、分析和推理、共性和個性。雖然不同的傳統學派可以強調不同的側面,然而正是這些互相對立的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綜合起來的努力,才構成了數學科學的生命力、可用性和它的崇高價值。
數學史
基礎數學的知識與運用是個人與團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基本概念的精煉早在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古印度內的古代數學文本內便可觀見。從那時開始,其發展便持續不斷地有小幅度的進展,直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因著和新科學發現相作用而生成的數學革新導致了知識的加速,直至今日。 今日,數學被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領域上,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也就是數學本身,而不以任何實際應用為目標。雖然許多以純數學開始的研究,但之後會發現許多應用。 創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國的布爾巴基學派認為:數學,至少純數學,是研究抽象結構的理論。結構,就是以初始概念和公理出發的演繹系統。布學派認為,有三種基本的抽象結構:代數結構(群,環,域……),序結構(偏序,全序……),拓撲結構(鄰域,極限,連通性,維數……)。
編輯本段數學研究的各領域
數學主要的學科首要產生於商業上計算的需要、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測量土地及預測天文事件。這四種需要大致地與數量、結構、空間及變化(即算術、代數、幾何及分析)等數學上廣泛的領域相關連著。除了上述主要的關注之外,亦有用來探索由數學核心至其他領域上之間的連結的子領域:至邏輯、至集合論(基礎)、至不同科學的經驗上的數學(應用數學)、及較近代的至不確定性的嚴格學習。 數量 數量的學習起於數,一開始為熟悉的自然數及整數與被描述在算術內的自然數及整數的算術運算。整數更深的性質被研究於數論中,此一理論包括了如費馬最後定理之著名的結果。 當數系更進一步發展時,整數被承認為有理數的子集,而有理數則包含於實數中,連續的數量即是以實數來表示的。實數則可以被進一步廣義化成復數。數的進一步廣義化可以持續至包含四元數及八元數。自然數的考慮亦可導致超限數,它公式化了計數至無限的這一概念。另一個研究的領域為其大小,這個導致了基數和之後對無限的另外一種概念:阿列夫數,它允許無限集合之間的大小可以做有意義的比較。 結構 許多如數及函數的集合等數學物件都有著內含的結構。這些物件的結構性質被探討於群、環、體及其他本身即為此物件的抽象系統中。此為抽象代數的領域。在此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即向量,且廣義化至向量空間,並研究於線性代數中。向量的研究結合了數學的三個基本領域:數量、結構及空間。向量分析則將其擴展至第四個基本的領域內,即變化。 空間 空間的研究源自於幾何-尤其是歐式幾何。三角學則結合了空間及 數,且包含有非常著名的勾股定理。現今對空間的研究更推廣到了更高維的幾何、非歐幾何(其在廣義相對論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及拓撲學。數和空間在解析幾何、微分幾何和代數幾何中都有著很重要的角色。在微分幾何中有著纖維叢及流形上的計算等概念。在代數幾何中有著如多項式方程的解集等幾何物件的描述,結合了數和空間的概念;亦有著拓撲群的研究,結合了結構與空間。李群被用來研究空間、結構及變化。 基礎與哲學 為了搞清楚數學基礎,數學邏輯和集合論等領域被發展了出來。德國數學家康托(Georg Cantor,1845-1918)首創集合論,大膽地向「無窮大」進軍,為的是給數學各分支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而它本身的內容也是相當豐富的,提出了實無窮的存在,為以後的數學發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Cantor的工作給數學發展帶來了一場革命。由於他的理論超越直觀,所以曾受到當時一些大數學家的反對,Pioncare也把集合論比作有趣的「病理情形」,Kronecker還擊Cantor是「神經質」,「走進了超越數的地獄」。對於這些非難和指責,Cantor仍充滿信心,他說:「我的理論猶如磐石一般堅固,任何反對它的人都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集合論在20世紀初已逐漸滲透到了各個數學分支,成為了分析理論,測度論,拓撲學及數理科學中必不可少的工具。20世紀初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Hilbert在德國傳播了Cantor的思想,把他稱為「數學家的樂園」和「數學思想最驚人的產物」。英國哲學家Russell把Cantor的工作譽為「這個時代所能誇耀的最巨大的工作」。 數學邏輯專注在將數學置於一堅固的公理架構上,並研究此一架構的成果。就其本身而言,其為哥德爾第二不完備定理的產地,而這或許是邏輯中最廣為流傳的成果-總存在一不能被證明的真實定理。現代邏輯被分成遞歸論、模型論和證明論,且和理論計算機科學有著密切的關聯性。
數學天才──高斯(C.F. Gauss) 高斯是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高斯一生下來,就對一切現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決心弄個水落石出。7歲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學了。 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一則故事說,高斯10歲時算出布特納給學生們出的將1到100的所有整數加起來的算術題,布特納當時給孩子們出的是一道更難的加法題:81297+81495+81693+…+100899。說完高斯也算完並把寫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當時只有他寫的答案是正確的。數學史家們傾向於認為,高斯當時已掌握了等差數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僅10歲的孩子,能獨立發現這一數學方法實屬很不平常。 高斯的學術地位,歷來被人們推崇得很高。他有「數學王子」、「數學家之王」的美稱。
艾薩克·牛頓
牛頓(Isaac Newton) 是英國較為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學家。 艾薩克·牛頓
在學校里,牛頓是個古怪的孩子,就喜歡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做風箏、日晷、滴漏之類器物。他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但並不顯得特別聰明。 1665~1666年嚴重的鼠疫席捲了倫敦,劍橋離倫敦不遠,為恐波及,學校因此而停課,牛頓於1665年6月離校返鄉。一天在樹下閑坐,看到一個蘋果落在地上,便開始捉摸,這種將蘋果往下拉的力會不會也在控制著月球。由此牛頓推導出物體的下落速度改變率與重力的大小成正比,而重力大小與距地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後來牛頓的棱鏡實驗也使他一舉成名。 牛頓最卓越的數學成就是創立了微積分,此外對解析幾何與綜合幾何都有比較顯著的貢獻。 牛頓有兩句名言是大家所熟知的。他在一封信中寫道:「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據說他還講過:「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怎麼看;但在我自己看來就好像只是一個在海濱嬉戲的孩子,不時地為比別人找到一塊光滑的卵石或一隻更美麗的貝殼而感到高興,而我面前的 戈特弗里德·威廉·凡·萊布尼茨
浩瀚的真理海洋,卻還完全是個謎。」
960年,北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割據的局面。北宋的農業、手工業、商業空前繁榮,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火葯、指南針、印刷術三大發明就是在這種經濟高漲的情況下得到廣泛應用。1084年秘書省第一次印刷出版了《算經十書》,1213年鮑擀之又進行翻刻。這些都為數學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從11~14世紀約300年期間,出現了一批著名的數學家和數學著作,如賈憲的《黃帝九章演算法細草》,劉益的《議古根源》,秦九韶的《數書九章》,李冶的《測圓海鏡》和《益古演段》,楊輝的《詳解九章演算法》《日用演算法》和《楊輝演算法》,朱世傑的《算學啟蒙》《四元玉鑒》等,很多領域都達到古代數學的高峰,其中一些成就也是當時世界數學的高峰。 從開平方、開立方到四次以上的開方,在認識上是一個飛躍,實現這個飛躍的就是賈憲。楊輝在《九章演算法纂類》中載有賈憲「增乘開平方法」、「增乘開立方法」;在《詳解九章演算法》中載有賈憲的「開方作法本源」圖、「增乘方法求廉草」和用增乘開方法開四次方的例子。根據這些記錄可以確定賈憲已發現二項系數表,創造了增乘開方法。這兩項成就對整個宋元數學發生重大的影響,其中賈憲三角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提出600多年。 把增乘開方法推廣到數字高次方程(包括系數為負的情形)解法的是劉益。《楊輝演算法》中「田畝比類乘除捷法」卷,介紹了原書中22個二次方程和 1個四次方程,後者是用增乘開方法解三次以上的高次方程的最早例子。 秦九韶是高次方程解法的集大成者,他在《數書九章》中收集了21個用增乘開方法解高次方程(最高次數為10)的問題。為了適應增乘開方法的計算程序,秦九韶把常數項規定為負數,把高次方程解法分成各種類型。當方程的根為非整數時,秦九韶採取繼續求根的小數,或用減根變換方程各次冪的系數之和為分母,常數為分子來表示根的非整數部分,這是《九章算術》和劉徽注處理無理數方法的發展。在求根的第二位數時,秦九韶還提出以一次項系數除常數項為根的第二位數的試除法,這比西方最早的霍納方法早500多年。 元代天文學家王恂、郭守敬等在《授時歷》中解決了三次函數的內插值問題。秦九韶在「綴術推星」題、朱世傑在《四元玉鑒》「如象招數」題都提到內插法(他們稱為招差術),朱世傑得到一個四次函數的內插公式。 用天元(相當於x)作為未知數符號,立出高次方程,古代稱為天元術,這是中國數學史上首次引入符號,並用符號運算來解決建立高次方程的問題。現存最早的天元術著作是李冶的《測圓海鏡》。 從天元術推廣到二元、三元和四元的高次聯立方程組,是宋元數學家的又一項傑出的創造。留傳至今,並對這一傑出創造進行系統論述的是朱世傑的《四元玉鑒》。 朱世傑的四元高次聯立方程組表示法是在天元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把常數放在中央,四元的各次冪放在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上,其他各項放在四個象限中。朱世傑的最大貢獻是提出四元消元法,其方法是先擇一元為未知數,其他元組成的多項式作為這未知數的系數,列成若干個一元高次方程式,然後應用互乘相消法逐步消去這一未知數。重復這一步驟便可消去其他未知數,最後用增乘開方法求解。這是線性方法組解法的重大發展,比西方同類方法早400多年。 勾股形解法在宋元時期有新的發展,朱世傑在《算學啟蒙》卷下提出已知勾弦和、股弦和求解勾股形的方法,補充了《九章算術》的不足。李冶在《測圓海鏡》對勾股容圓問題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得到九個容圓公式,大大豐富了中國古代幾何學的內容。 已知黃道與赤道的夾角和太陽從冬至點向春分點運行的黃經余弧,求赤經余弧和赤緯度數,是一個解球面直角三角形的問題,傳統歷法都是用內插法進行計算。元代王恂、郭守敬等則用傳統的勾股形解法、沈括用會圓術和天元術解決了這個問題。不過他們得到的是一個近似公式,結果不夠精確。但他們的整個推算步驟是正確無誤的,從數學意義上講,這個方法開辟了通往球面三角法的途徑。 中國古代計算技術改革的高潮也是出現在宋元時期。宋元明的歷史文獻中載有大量這個時期的實用算術書目,其數量遠比唐代為多,改革的主要內容仍是乘除法。與演算法改革的同時,穿珠算盤在北宋可能已出現。但如果把現代珠算看成是既有穿珠算盤,又有一套完善的演算法和口訣,那麼應該說它最後完成於元代。 宋元數學的繁榮,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傳統數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此外,數學家們的科學思想與數學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宋元數學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對理學家的象數神秘主義。秦九韶雖曾主張數學與道學同出一源,但他後來認識到,「通神明」的數學是不存在的,只有「經世務類萬物」的數學;莫若在《四元玉鑒》序文中提出的「用假象真,以虛問實」則代表了高度抽象思維的思想方法;楊輝對縱橫圖結構進行研究,揭示出洛書的本質,有力地批判了象數神秘主義。所有這些,無疑是促進數學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西方數學的融合
中國從明代開始進入了封建社會的晚期,封建統治者實行極權統治,宣傳唯心主義哲學,施行八股考試制度。在這種情況下,除珠算外,數學發展逐漸衰落。 16世紀末以後,西方初等數學陸續傳入中國,使中國數學研究出現一個中西融合貫通的局面;鴉片戰爭以後,近代數學開始傳入中國,中國數學便轉入一個以學習西方數學為主的時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近代數學研究才真正開始。 從明初到明中葉,商品經濟有所發展,和這種商業發展相適應的是珠算的普及。明初《魁本對相四言雜字》和《魯班木經》的出現,說明珠算已十分流行。前者是兒童看圖識字的課本,後者把算盤作為家庭必需用品列入一般的木器傢具手冊中。 隨著珠算的普及,珠算演算法和口訣也逐漸趨於完善。例如王文素和程大位增加並改善撞歸、起一口訣;徐心魯和程大位增添加、減口訣並在除法中廣泛應用歸除,從而實現了珠算四則運算的全部口訣化;朱載墒和程大位把籌算開平方和開立方的方法應用到珠算,程大位用珠算解數字二次、三次方程等等。程大位的著作在國內外流傳很廣,影響很大。 1582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中國,1607年以後,他先後與徐光啟翻譯了《幾何原本》前六卷、《測量法義》一卷,與李之藻編譯《圜容較義》和《同文算指》。1629年,徐光啟被禮部任命督修歷法,在他主持下,編譯《崇禎歷書》137卷。《崇禎歷書》主要是介紹歐洲天文學家第谷的地心學說。作為這一學說的數學基礎,希臘的幾何學,歐洲玉山若乾的三角學,以及納皮爾算籌、伽利略比例規等計算工具也同時介紹進來。
在傳入的數學中,影響最大的是《幾何原本》。《幾何原本》是中國第一部數學翻譯著作,絕大部分數學名詞都是首創,其中許多至今仍在沿用。徐光啟認為對它「不必疑」、「不必改」,「舉世無一人不當學」。《幾何原本》是明清兩代數學家必讀的數學書,對他們的研究工作頗有影響。 其次應用最廣的是三角學,介紹西方三角學的著作有《大測》《割圓八線表》和《測量全義》。《大測》主要說明三角八線(正弦、餘弦、正切、餘切、正割、餘割、正矢、余矢)的性質,造表方法和用表方法。《測量全義》除增加一些《大測》所缺的平面三角外,比較重要的是積化和差公式和球面三角。所有這些,在當時歷法工作中都是隨譯隨用的。 1646年,波蘭傳教士穆尼閣來華,跟隨他學習西方科學的有薛鳳柞、方中通等。穆尼閣去世後,薛鳳柞據其所學,編成《歷學會通》,想把中法西法融會貫通起來。《歷學會通》中的數學內容主要有比例對數表》《比例四線新表》和《三角演算法》。前兩書是介紹英國數學家納皮爾和布里格斯發明增修的對數。後一書除《崇禎歷書》介紹的球面三角外,尚有半形公式、半弧公式、德氏比例式、納氏比例式等。方中通所著《數度衍》對對數理論進行解釋。對數的傳入是十分重要,它在歷法計算中立即就得到應用。 清初學者研究中西數學有心得而著書傳世的很多,影響較大的有王錫闡《圖解》、梅文鼎《梅氏叢書輯要》(其中數學著作13種共40卷)、年希堯《視學》等。梅文鼎是集中西數學之大成者。他對傳統數學中的線性方程組解法、勾股形解法和高次冪求正根方法等方面進行整理和研究,使瀕於枯萎的明代數學出現了生機。年希堯的《視學》是中國第一部介紹西方透視學的著作。 清康熙皇帝十分重視西方科學,他除了親自學習天文數學外,還培養了一些人才和翻譯了一些著作。1712年康熙皇帝命梅彀成任蒙養齋匯編官,會同陳厚耀、何國宗、明安圖、楊道聲等編纂天文演算法書。1721年完成《律歷淵源》100卷,以康熙「御定」的名義於1723年出版。其中《數理精蘊》主要由梅彀成負責,分上下兩編,上編包括《幾何原本》、《演算法原本》,均譯自法文著作;下編包括算術、代數、平面幾何平面三角、立體幾何等初等數學,附有素數表、對數表和三角函數表。由於它是一部比較全面的初等數學網路全書,並有康熙「御定」的名義,因此對當時數學研究有一定影響。 雍正即位以後,對外閉關自守,導致西方科學停止輸入中國,對內實行高壓政策,致使一般學者既不能接觸西方數學,又不敢過問經世致用之學,因而埋頭於究治古籍。乾嘉年間逐漸形成一個以考據學為主的乾嘉學派。 隨著《算經十書》與宋元數學著作的收集與注釋,出現了一個研究傳統數學的高潮。其中能突破舊有框框並有發明創造的有焦循、汪萊、李銳、李善蘭等。他們的工作,和宋元時代的代數學比較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和西方代數學比較,在時間上晚了一些,但這些成果是在沒有受到西方近代數學的影響下獨立得到的。 與傳統數學研究出現高潮的同時,阮元與李銳等編寫了一部天文數學家傳記—《疇人傳》,收集了從黃帝時期到嘉慶四年已故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270餘人(其中有數學著作傳世的不足50人),和明末以來介紹西方天文數學的傳教士41人。這部著作全由「掇拾史書,荃萃群籍,甄而錄之」而成,收集的完全是第一手的原始資料,在學術 數學家華羅庚
界頗有影響。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近代數學開始傳入中國。首先是英人在上海設立墨海書館,介紹西方數學。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曾國藩、李鴻章等官僚集團開展「洋務運動」,也主張介紹和學習西方數學,組織翻譯了一批近代數學著作。 其中較重要的有李善蘭與偉烈亞力翻譯的《代數學》《代微積拾級》;華蘅芳與英人傅蘭雅合譯的《代數術》《微積溯源》《決疑數學》;鄒立文與狄考文編譯的《形學備旨》《代數備旨》《筆算數學》;謝洪賚與潘慎文合譯的《代形合參》《八線備旨》等等。 《代微積拾級》是中國第一部微積分學譯本;《代數學》是英國數學家德·摩根所著的符號代數學譯本;《決疑數學》是第一部概率論譯本。在這些譯著中,創造了許多數學名詞和術語,至今還在應用,但所用數學符號一般已被淘汰了。戊戌變法以後,各地興辦新法學校,上述一些著作便成為主要教科書。 在翻譯西方數學著作的同時,中國學者也進行一些研究,寫出一些著作,較重要的有李善蘭的《尖錐變法解》《考數根法》;夏彎翔的《洞方術圖解》《致曲術》《致曲圖解》等等,都是會通中西學術思想的研究成果。 由於輸入的近代數學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加上清末統治者十分腐敗,在太平天國運動的沖擊下,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掠奪下,焦頭爛額,無暇顧及數學研究。直到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中國近代數學的研究才真正開始。
編輯本段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家
在數學的領域中, 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康扥爾 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 它就充滿著生命力, 而問題缺乏則預示獨立發展的終止或衰亡。 ——希爾伯特 在數學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麼,而是我們怎麼知道什麼. ——畢達哥拉斯 一門科學,只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馬克思 一個國家的科學水平可以用它消耗的數學來度量. ——拉奧 柯西 (Augustin Louis Cauchy 1789-1857) 如果認為只有在幾何證明裡或者在感覺的證據里才有必然,那會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給我五個系數, 笛卡兒(Rene Descartes 1596-1650) 我思故我在。 我決心放棄那個僅僅是抽象的幾何。這就是說,不再去考慮那些僅僅是用來練思想的問題。我這樣做,是為了研究另一種幾何,即目的在於解釋自然現象的幾何。 數學是人類知識活動留下來最具威力的知識工具,是一些現象的根源。數學是不變的,是客觀存在的,上帝必以數學法則建造宇宙。 歐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 雖然不允許我們看透自然界本質的秘密,從而認識現象的真實原因,但仍可能發生這樣的情形:一定的虛構假設足以解釋許多現象。 因為宇宙的結構是最完善的而且是最明智的上帝的創造,因此,如果在宇宙里沒有某種極大的或極小的法則,那就根本不會發生任何事情 祖沖之(429-500) 遲序之數,非出神怪,有形可檢,有數可推。 劉徽 事類相推,各有攸歸,故枝條雖分而同本干知,發其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辭,解體用圖,庶亦約而能周,通而不黷,覽之者思過半矣。 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 1749-1827) 這就是結構好的語言的好處,它簡化的記法常常是深奧理論的源泉。 在數學這門科學里,我們發現真理的主要工具是歸納和類比。 讀讀歐拉,讀讀歐拉,他是我們大家的老師。 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發展,才能表現她的國力強大。 認識一位巨人的研究方法,對於科學的進步並不比發現本身更少用處。科學研究的方法經 常是極富興趣的部分。 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 1646-1716) 虛數是奇妙的人類棈神寄託,它好像是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的一種兩棲動物。 不發生作用的東西是不會存在的。 考慮了很少的那幾樣東西之後,整個的事情就歸結為純幾何,這是物理和力學的一個目標 西爾維斯特(James Joseph Sylvester 1814-1897) 幾何看來有時候要領先於分析,但事實上,幾何的先行於分析,只不過像一個僕人走在主人的前面一樣,是為主人開路的。 也許我可以並非不適當地要求獲得數學上亞當這一稱號,因為我相信數學理性創造物由我命名(已經流行通用)比起同時代其他數學家加在一起還要多。 魏爾斯
編輯本段現代數學衍生品
數學的出現,增加了很多學生的煩惱,但是數學也一直是大家無法迴避的一個話題,數學的難題,讓很多人不知所措。當今,更是出現了很多的的數學輔導班,各類的家教班。但是數學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自從人類出現在地球上那天起,人們便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同時對數學有了逐漸深刻的了解。早在遠古時代,就有原始人「涉獵計數」與「結繩記事」等種種傳說。可見,「在早期一些古代文明社會中已產生了數學的開端和萌芽」(在BC3000年左右巴比倫和埃及數學出現以前,人類在數學上沒有取得更多的進展」,而「在BC600—BC300年間古希臘學者登場後」,數學便開始「作為一名有組織的、獨立的和理性的學科 由此可見,古往今來,人類社會都是在不斷了解和探究數學的過程中得到發展進步的。數學對推動人類文明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10. c++這求數根的程序是什麼意思。數根是把一個數的各位數加起來,直到這個數為一位。例如:49=4+9=13=1+3=4
數根(又稱數字根Digital root)是自然數的一種性質,換句話說,每個自然數都有一個數根。
數根是將一正整數的各個位數相加(即橫向相加),若加完後的值大於等於10的話,則繼續將各位數進行橫向相加直到其值小於十為止,或是,將一數字重復做數字和,直到其值小於十為止,則所得的值為該數的數根。
這個程序就是計算一個數的數根。數根在數學里是一個有用的東西。例如:要求一個數除以3或9的余數,可以直接用其數根除以3或9得到;再如:有一種乘法驗算的辦法,就是用兩個因數的數根相乘得到的積的數根與原來因數相乘的積的數根比較,如果不相等,則運算肯定不對。除法也有類似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