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寫初中數學如何評課
一、什麼叫評課?
評課就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及由這些活動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鑒定或評判的評課等等。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這了改進。
二、評課的意義
評課能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實踐,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取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促使教師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三、評課的原則
1.評課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評課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強調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究與質疑,以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評課要從有利於對教學的診斷和正確的導向出發。
課堂教學是一個准備---實施---目標達成的完整過程,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系統,要全面反映這個過程需要考察相當多的因素。正確評價一堂課,既要著眼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對體現素質教育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的考察,以利於在評價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診斷和正確的導向。
3.評課要堅持評教與評學相結合,把評課的重點放在「評學」上面。
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的落實最終是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課堂教學評價要改變傳統的以「評教」為重點的現象,把評價的重點轉到「評學」上面,以此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要把評課的關注點,從教師傳遞知識轉到學生有效學習方向上面,轉到如何針對學習差異進行因人施教,如何把過多的統一講授,轉變為以指導學生分組學習討論和統一答疑、點撥為主要活動方式的課堂,轉變為以適當的統一講解與有指導的自學或自由選擇條件下的探究、研討,查詢相結合的課堂。
轉變評課的著眼點:評價課堂教學不能僅僅著眼於學生學習的質量及效果,尤其不能僅僅關心學生的學業考評分數,而應該更多關心教師在創設有效教學活動的環境與氣氛上,關心教師對學習者流動的指導、幫助是否切實有效。
4.評課要提倡創新,培育個性。
課堂教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學科、學生、教師、教學條件諸方面的不同,使課堂教學情況千變萬化。正確地評價一堂課時,既要體現課堂教學的一般特徵,又要提倡創新,鼓勵個性化教學。
5.評課要從實際出發,從觀察到的、感受到的、測量到的情況出發,不能想當然。
課堂教學評價要符合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評價的標準是期待實現的目標,但又必須是目前條件下能夠達到的,以利於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課必須從實際出發,從觀察到的、感受到的、測量到的情況出發,不能想當然。評價的內容和要點必須是可觀察、可感受、可測量的,以實際情況進行判斷;評價要注重質性評價和綜合判斷。
四、評課方法:
1、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評課首先要評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2、評教材處理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授課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得是否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 難點,抓住了關鍵。要看,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明確、全面,有針對性、導向性。教學重點是否把握准確,教學過程是否做到突出重點。教學難點是否把握准確並得到突破。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必然、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與處理,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使教材系統轉化為教學系統。
3、評教學程序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因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我們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合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
[1] [2] [3] 下一頁
(2)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則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的授課重點。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
①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要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現象,要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要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沒有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的現象。
③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要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太少的現象。
④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要看優、中、後進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後進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⑤計算非教學時間: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有沒有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我們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的教學手段應該有所改變。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地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腦、電視、電影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五)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我們評課,還要看教師的 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融洽。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等熟練程度。有的還要看在課堂上,教師對實驗的演示時機、位置把握得當,照顧到全體學生。課上演示和實驗操作熟練准確,並達到良好效果。
(六)評學法指導
(1)要看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
幫助學生認識學習規律,端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提高學習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2)要看學法指導的內容是否熟悉並付諸實施
(七)評能力培養
評價教師在課題教學中能力培養情況,可以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景,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是否注意挖掘學生內在的因素,並加以引導、鼓勵;培養學生敢於獨立思考、敢於探索、敢於質疑的習慣;是否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習慣和心理品質;是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平時,教會學生在多方面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八)評師生關系
(1)看能否充分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松、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九)評教學效果
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都能達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也就是,當上完課時,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五、評課的注意事項
(一)、要根據課堂教學特點和班級學生實際,實事求是的公開評價一節課,切忌帶有個人傾向。
(二)要以虛心的態度,商量的口氣與被聽課老師共同分析研討,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頭上。
(三)要突出重點,集中主要問題進行評議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談。
(四)要以事實(數據)為根據,增強說服力。
(五)要做好調查工作,盡可能較全面了解教師和學生情況。
2. 九年級下數學教學目標怎麼制定
導語:九年級下數學教學目標怎麼制定。目標和目的在漢語詞彙中有與比較接近,並且都有一定的指向性,所以很多人並不能清楚的區分兩者的區別,在實際應用場景中也經常混淆,典型的案例就是很多人在工作中分不清什麼是工作的目標和工作的目的,所以對於自己的定位和工作方向都不會特別的明確。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三個面向」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和貫徹《初中數學新課程標准》的精神,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改變學習方式為目的,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目標,,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探索有效教學的新模式。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 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緊緊圍繞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進行教學,針對近年來中考命題的變化和趨勢進行研究,收集試卷,精選習題,建立題庫,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積極探索高效的復習途徑,力求達到減負、加壓、增效的目的,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績。
二、教學目標:
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與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知識與技能:理解點、直線、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概念。掌握圓的切線及與圓有關的角等概念和計算。理解數據的整理及分析等有關概念,能夠計算方差、標准差等,能夠用表格或列樹狀圖的方法計算概率,對上述知識作一些簡單的應用。掌握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的知識點。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索、學習,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地推理。圍繞初中數學教材、數學學科「基本要求」進行知識梳理,圍繞初中數學「六大塊」主要內容進行專題復習,適時的進行分層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體學生、發展全體學生。
3、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學價值觀。
三、教學措施:
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1) 認真備課。認真研究教材及考綱,明確教學目標,抓住重點、難點,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重視每一章節內容與前後知識的'聯系及其地位,重視課後反思,設計好每一節課的師生互動的細節。
(2)上好課:在備好課的基礎上,上好每一個45分鍾,提高40分鍾的效率,讓每一位同學都聽的懂,對部分基礎較差者要循序漸進,以選用的例題的難易程度不同,使每個學生能「吃」飽、「吃」好。
(3)注重課後反思,及時的將一節課的得失記錄下來,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4)批好每一次作業:作業反映了一節課的效果如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何,認真批改作業,使教師能迅速掌握情況,對症下葯。
(5)按時檢驗學習成果,做到單元測驗的有效、及時,測驗卷子的批改不過夜。考後對典型錯誤利用學生想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點評。
(6)及時指導、糾錯:爭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務不推託到明日,爭取一切時間,緊緊抓住初三階段的每分每秒。課後反饋。精選適當的練習題、測試卷,及時批改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給學生面對面的指出並指導學生搞懂弄通,不留一個疑難點,讓學生學有所獲。
(7)不斷鑽研業務,提高業務能力及水平。
積極參加業務學習,看書、看報,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使之更好的為基礎教育的改革努力,掌握新的技能、技巧,不斷努力,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努力使教學更開拓,方法更靈活,手段更先進。
(8)分層輔導,因材施教
對本年級的學生實施分層輔導,利用優勝劣汰的方法,激勵學生的學習激情,保證升學率及優良率,提高及格率。對部分差生實行義務補課,以提高成績。
(9)嚴格按照教學進度,有序的進行教學工作。
用心去做,從細節去做,盡自己追大的努力,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初三畢業班的教學工作。
四、教學課時安排:
1、第1周至第5周,完成九年級下後兩章(前兩章上學期已完成)的教學任務,並完成測驗、分析、講評。
2、第6周至第8周,圍繞初中數學學科「基本要求」進行第一輪總復習,使學生掌握每個章節的知識點,熟練解答各類基礎題,對每個章節進行測驗,檢測學生掌握程度,促知識鞏固,力求做到人人過關。
3、第9周至第11周,第二輪總復習,綜合練習,分層提高階段,力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最後對初中數學「六大塊」主要內容進行專題復習和訓練,促師生潛能開發,使學生的數學知識與結構得以縱深發展。
4、第12周至第16周,綜合模擬訓練,考前方法與心理的培訓,使學生能有一個良好、健康的心理,平和的心態參加「升學考試」力爭使每一個學生發揮出最佳水平,取得最好成績。
一、學情分析
經過前面五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本班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態度已經明晰可見。通過上個學期多次摸底測試及期末檢測發現,本班最大的特點是兩極分化現象極為嚴重。雖然涌現了一批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的優秀學生,但後進學生因數學成績十分低下,厭學情緒非常嚴重,基本放棄對數學的學習了。其次是部分中等學生對前面所學的一些基礎知識記憶不清,掌握不牢。
二、指導思想
堅持貫徹黨的17大教育方針,繼續深入開展新課程教學改革。立足中考,把握新課程改革下的中考命題方向,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針對近年來中考命題的變化和趨勢進行研究,積極探索高效的復習途徑,夯實學生數學基礎,提高學生做題解題的能力,和解答的准確性,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數學成績。並通過本學期的課堂教學,完成九年級下冊數學教學任務及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復習教學。
三、教學目標
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學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理解二次函數的圖像、性質與應用;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邊形的判定方法與性質,理解投影與視圖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銳角三角函數有關的計算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索、學習,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地推理。班級教學目標:中考優秀率達到 30%,合格率:80%。
四、教材分析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數
本章主要是通過二次函數圖像探究二次函數性質,探討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議程的關系,最終實現二次函數的綜合應用。本章教學重點是求二次函數解析式、二次函數圖像與性質及二者的實際應用。本章教學難點是運用二次函數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十七章、相似
本章主要是通過探究相似圖形尤其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本章的教學重點是相似多邊形的性質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本章的教學難點是相似多這形的性質的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
第二十八章、銳角三角函數
本章主要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三角函數的概念及特殊銳角的三角函數值。本章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各種三角函數的概念,掌握其對應的表達式,及特殊銳角三角函數值。本章的教學難點是三角函數的概念。
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
本章主要通過生活實例探索投影與視圖兩個概念,討論簡單立體圖形與其三視圖之間的轉化。本章的重點理解立體圖形各種視圖的概念,會畫簡單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本章教學難點是畫簡單立體圖形的三視圖。
五、方法措施
1、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認真鑽研教材教法,精心設置教學情境和教學內容,做到層次分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建立數學嚴密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
2、搞好單元測試工作,做好閱卷分析,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同時加大課後對學生的輔導力度。
3、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針對近年中考命題趨勢,制定詳細而周密的復習計劃,備好每一節復習課,力求全面而又突出重點。
4、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解題作答習慣,向學生傳授必要的作答技巧和適應中考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
完成課本內容和復習工作。 抓牢基礎,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解題的基本技能同時注重基礎知識的靈活應用,讓學生在熟練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學會從基本思路入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准確的運算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教初四三班和四班的數學,兩個班級的基礎差距比較大,三班本學習的學習放棄比較濃厚,學習積極比較大,有部分同學能夠自覺主動的學習,而四班的同學學習缺乏主動性,懶惰情緒嚴重。
三、教材分析
從教學內容上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代數部分,二是幾何部分。代數部分內容包括:實數、整式、一次方程(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函數與圖象、統計初步九部分內容。幾何部分包括:平面幾何基礎知識、三角形、四邊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圓六部分內容。
復習重點一元二次方程、函數與圖象、圓三部分內容復習難點圓與拋物線結合的類型題、幾何綜合問題、代數綜合問題、根據所學知識設計方案等實際應用類型題。
四、教學進度
3月10日——4月中旬 復習基礎知識
4月中旬——5月 上旬 分項訓練
5月 上旬——5月底 綜合訓練做模擬試題
5月底到最後 根據情況查漏補缺
五、改進的措施與應注意的問題
措施
1、 認真積極參與學科教研,服從教研組的統一安排,遵守好教研紀律,認真思考領悟教研時其他教師的觀點方法,學習好教研的教學安排,更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2、認真備課: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思想。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向。
3、關注學生們的學習情緒,及時調整調動課堂學習氣氛,讓學生們在愉快的氛圍中認真學習。
4、上課精講精練,把時間多留給學生,把思考還給學生,注意學生聽講的情緒,力爭讓學生在課堂上能集中精力,在每堂課都發揮最高的效率。
5、作業:按要求布置,全批全改。發現問題及時查漏補缺,針對作業中的普遍問題及時加以整改糾正,及時教育督促個別作業不認真的學生,讓學生發揮其應有的潛力。
6、注重優生培養和學困生的輔導。優生多注重其細節與過程,指導他們自主的學習,合理利用好業余時間,要在保證學好基礎知識,做好固定作業的前提下進行能力的拓寬訓練;針對學困生的特點,多從思想上關注,激發其向上的動力,培養其興趣,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力爭改變其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
7、做好各次考試的分析,找准與其他班級的差別,查找教與學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及時糾正與彌補,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方向,並落實在日常工作教學中。
8、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以新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九年級學生的思想工作和教育方法都要講究機巧,不能一味的嚴厲,要以關心、愛護、平和的態度對待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緊張而快樂地學習,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從基本思路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掌握一般解題規律。
9、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學習,進行教學研究,了解中考信息。 教學中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分析與研究及教學方法的研究。多研究中考題目,把握中考方向,讓學生做題不走彎路,提高中考取勝機會。
注意的問題
① 抓常規落實,切實提高課堂效率,注意重點,力求精而少,能少講的一定少講,把時間留給學生,把思考還給學生,切實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② "以人為本",面向全體,並注重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多種不同的方式來引導、教育,多關注學困生的表現;抓基礎,重習慣培養,為中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③ 注意優生培養,抓細節,重過程,形成一個"比學趕幫超"的良好競爭氣氛。
六、教學業務學習和有關教學活動安排
認真學習研究課程標准、教材和兩本書(《"和諧高效,思維對話"———新課堂教學的理論研究》《"和諧高效,思維對話"———新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及學段特點,制定不同學段的培養目標、任務和要求。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教法和學法的更新與運用。加強信息技術學習,不斷提升數學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增強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與能力
三月份
1、根據學校和教研組的計劃制定本人的教學計劃
2、對上學期期末考試進行質量分析
3、初四數學研討會
四月份
1、初四質量抽測並進行質量分析
2、輔導七巧板,迎接考試
3、自查教案作業和班班通的使用
五月份
1、 學習怎樣上好復習課
2、期中質量分析
六月份
1、幾何畫板的學習
2、講公開課,進行評課
七、教改試驗和課題研究
本學期繼續進行《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實施研究》的課題研究工作,針對低年級學生的作業重復,高年級學生作業量大的情況進行研究,利用特色作業,個性化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 如何把握和落實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目標
新課程理念強調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並不等於可以忽視知識與技能目標。新課程之所以這樣強調,是針對傳統教學中片面追求知識和技能目標,忽視其它兩個目標的現實而言的,並沒有厚此薄彼的意思。在數學教學的實際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對此作些強調是必要的。一、抓住能力重點,兼顧知識目標的廣泛性 一堂數學課是否成功,是不是務真求實,首先要看知識與能力目標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落實。如果一堂課下來,學生在知識上沒有理解,能力上沒有提高,那麼不管這堂課表現的如何精彩,也是一堂沒有實際意義的課。課堂知識和能力目標在實際操作中一般較易把握,但要注意數學學習的知識與能力是十分廣泛的,要特別關注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和數學思維達到的水平及其課堂評價。 例如在「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教學中,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要求是:了解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在平面幾何中的地位和意義。會在簡單和比較復雜的圖形中正確辨認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能夠在給定某個條件下進行有關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判定和計算,會在問題解決中的進行實際運用。在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落實過程中除了以課標為依據外,最為重要的是要以學生認知的實際水平來確定本堂課這一目標要達到的程度。要以學生的學習特點來確定具體的知識與技能目標。要准確把握知識與技能目標。二、重視數學方法,強調數學學習的過程性 在新課程理念中,把過程與方法目標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加以強調,這是對傳統教學弊端的一種矯正。過程與方法目標涵蓋了教與學兩個方面,就教師的「教」而言,在數學課堂上,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要讓學生親歷知識與能力形成的過程與方法,重在給予學生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指導。就學生的「學」而言,主要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在獲得知識,提高能力,促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的同時體會過程、掌握方法。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與方法要強調生活化與數學味的統一,既要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在生活體驗和感悟中學數學,又要強調把生活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強化數學思維和數學思想方法的訓練,把數學課上出真正的數學味來。強調過程與方法中的體驗和感悟,強調「親歷性」,要求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學習。讓學生了解數學概念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進而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外延和內涵;讓學生親歷數學問題的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過程,是數學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掌握、體驗和感悟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過程。如「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教學中的過程與方法要求:依據教學目標自主探究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存在的條件和特點,小組合作討論總結歸納出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的共同特徵,在問題解決中提高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的判別能力,在應用練習中學習和體會化歸等數學思想。三、凸顯情感目標,提升學生的態度和價值觀 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作為教學的一大目標單獨提出,這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以前我們只是把情感目標作為德育在學科中的滲透而提出的一個要求,在實際教學中,這個要求往往難以落實。新課改正是針對這一現象強調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學目標的要求而言,數學教育功能除了傳授數學知識外,更為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正確選擇文化而使自己成為具有健全人格和個性的社會人;使學生成為具有自身價值、有益於社會和國家的創造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主要是要求注重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積極情感,以數學的邏輯性和嚴密性,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以數學特有的文化內涵提升學生的價值觀。如「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教學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求:從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的學習過程培養幾何學習的興趣,激發探究熱情;從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的判別中培養嚴謹的數學思維方法和態度;從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的復雜圖形分解為基本圖形的過程中,讓學生感悟滲透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化歸思想,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通過「三線八角」基本圖形的形象化展示,讓學生從中體驗幾何圖形規則美
4. 新課程如何實施初中數學學習目標的評價
內容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了「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本文以《數學課程標准》的總體目標為出發點,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探討了初中數學學生學業評價的內容和方式,以便使初中數學學業評價更客觀、更科學、也更能發揮評價的最大效能。關鍵詞:初中數學 學業評價 實施 設計課程標准中數學學習評價的內容為以下四個方面: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課程標准在總體目標中對這四個方面提出了學生數學學習的具體要求,這些具體要求既是學習目標,又是評價內容和標准。根據《標准》的要求,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評價應注重學生發展的進程,強調學生個體過去與現在的比較,通過評價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在具體實施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技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都是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教學評價要關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關注學生的發展與變化,不僅重視學生的探究結論,更要關注學生得出結論的過程。評價既是一種評估,也應是一種激勵。通過我們的評價,應該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愉,從而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過程應該具備如下特徵:1、創設情境,激活學生主動參與上課以後,教師要創設一個求知、探究的環境和氛圍,激發學生探求真知的願望和熱情,激活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我利用照片呈現了一個折紙活動,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探索角的軸對稱性質及其相關性質。這種情境創設新穎,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能夠激活學生的探究興趣,與教學內容聯系緊密,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後面的自主學習中去。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創設要有新意;情境要有趣味;內容要緊扣教學主題;形式要新穎、活潑,能激活學生主動參與。2、提出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我們數學課堂教學應承擔的任務。所以提出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探究,是課堂教學必須經過的重要環節,是學生親歷探究過程的中介和橋梁。提出問題應該有三種主要方式:一是教師提出問題;二是教師提出問題,由學生篩選和確定問題;三是學生提出問題。從研究性學習的角度講,教師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第一階段。通過教師提出問題的示範,指導和培養學生學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和「怎樣提出問題」。教師提出問題,由學生篩選和確定問題是培養的第二階段。一般是教師提出幾個可供研究的問題,由學生從中篩選出自己能夠研究的問題和確定自己研究的問題。由學生自行提出問題,完成問題的篩選和問題的確定是培養的第三階段。3、生生互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實施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生生互動是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徵。生生互動主要是指小組內部、小組之間的學生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協調、相互交流、相互補充、相互學習。如在《游戲公平嗎》一課中,可先讓學生猜測游戲是否公平,再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然後分析討論實驗數據,驗證自己的猜測。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了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在合作學習的過程參與中,學會合作,學會傾聽,學會分享,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達成學習的目標。
5. 初中數學課堂評議
評議者要把自己對初中教學的記憶與理解融入課堂評議中,由上課教師的課堂教學聯想起自己的 教育 教學生活經歷,並將自己置身於上課教師的教學情境中來思考。下面是我整理初中數學課堂評議的 範文 ,歡迎閱讀!
初中數學課堂評議篇一
一、評價的指導思想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高效的數學課堂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 數學 學習 方法 。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評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二、評價的基本原則
1.先進性原則
現代教育以人為本,不僅關注人類 文化 發展和文化繼承的需要,而且更加關注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2.獨立性原則
課堂教學的各項評價內容要盡量避免交叉和重復,界定應力求准確。
3.可操作性原則
可操作性原則即實用性原則。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應簡單明了。
三、數學課堂評價的基本內容
(一)教學目標評價
1.知識與技能
實施素質教育,對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把知識的形成過程放在首位,使學生經歷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獲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識,掌握具有可遷移的、生動活潑的知識結構。
(1)「感知、理解新知」的評價內容
為呈現新知能提供包羅新知的本質屬性的感知材料;引導是否便於學生盡快進入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展開未知探索;教師的點撥是否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碰撞,順利完成認知的「同化」或「順應」;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助於學生省時有效地發現和理解新知的本質。
(2)「抽象、概括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思維階梯的設計有利於學生在探索新知本質的過程中,展開高效的分析、判斷、推理、概括;並在歸納 總結 新知的過程中經歷一個以具體思維為支柱,向抽象 邏輯思維 過渡,又將已理解的抽象概念具體化的認知往返歷程;
②學生對已概括的新知理解是否全面、深入;表述是否具體嚴謹;是否達到了課時教學規定的教學目標;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建立在已有的 經驗 基礎上的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
(2)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充滿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
(3)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富有個性、體現多樣化。
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著差異,處於同一發展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著差異。
(4)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體現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否形成初步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是否發展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課堂教學活動中,是否尊重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數學學習環境及和諧的學習氛圍,以強烈的責任心、嚴謹的治學態度、健全的人格影響學生,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2)課堂教學中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積極探索,充滿自信地學習,平等地交流,並通過相互合作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3)是否關注數學學習中認知、情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在學習素材的選取和呈現、學習活動的選擇與組織等方面,激發學生情感,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課堂教學效果評價
1.學生課堂學習狀態
(1)是否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
(2)是否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實踐,善於質疑,變式思維,並能自評、自檢和自改。
(3)是否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認真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各負其責,有效地進行小組內的互幫互學。
2.學生學習的效果
(1)學生對數學課的喜歡程度
師生關系和諧,學生能樂於討論,對數學活動充滿熱情,積極主動地從事探究活動,既輕松又專注,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合作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狀況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發現、提出並能解決數學問題,並能和同伴交流思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建立多邊的、豐富的、多樣的信息聯系與信息反饋,學生願意互相交往,懂得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在動手實踐中、自主探索中充分發揮智力潛能。
(3)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
學生能否切實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達成狀態,讓不同的學生各盡所能,學有所得。
(4)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要評價學生是否能從生活中感知數學,從收集整理的信息中發現、抽象數學規律,用數學眼光觀察、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及在學習活動中能力結構和合理遷移創造性思維的水平。具體包括:課前收集生活信息,課內交流、整理和分析信息,將所獲知識再應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自我組織學習活動和反饋與聚合思維統一,直覺與分析有機結合創造性想像的參與等方面。
(三)教師教學行為評價
1.教師素質
(1)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如:板書、口頭表達能力。組織教學到位、課堂評價合理,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比較強。
(2)具有良好的數學素養,課堂用語規范、科學。能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等。
(3)具有靈活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夠適時捕捉和恰當處理生成性資源。
2.教學觀念
(1)著眼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 思維方式 的變化、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和良好情感和態度的形成等等。
(2)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和普遍發展
教師能對每個學生負責,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差異,實行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學生都具備必要的數學素養,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對他們現有水平來說最大可能的發展。
(3)是否關注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激活學生思維的「深」度上下功夫,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調動學生主動性的「廣」度上下功夫,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之中,使全體學生獲得發展,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4)注重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的獨立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培養創新意識。積極引導學生從事數學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教學能力
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1)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准確、全面
所謂「准確」是指符合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實際,了解和把握教學的起點。教師是否根據學生實際,充分考慮當地的教學條件,確定恰當的教學內容和難度要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所謂「全面」是指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諸方面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注重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在現實的生活背景中學習數學。
(2)教學內容的處理恰當
教學內容和教材內容並不等值對應,教學內容來自於師生對課程內容、教材內容和教學實際的綜合加工,教學內容包括教材內容以及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實際活動的全部。在教學內容的組織和處理上,教師要准確地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同時要注意本學科與其他領域的聯系,重視數學的應用。
另外,對於不同類型的課,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側重也要有所不同。新授課,要理清知識發生於發展的脈絡,對關鍵問題做出恰如其分的處理;練習課,要靈活選擇題目,使練習的難度和開放性成斜面上升;復習課,要引導學生將復習內容自主地進行回顧整理,形成知識網路,達到知識的系統化。
(3) 教學方法 切合學生實際和內容要求
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又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機會則是教師在教的方式上要努力做到的。
(4)教學控制積極互動,靈活恰當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的積極主動的充滿著生命活力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因此,需要教師具有靈活的課堂教學調控能力。具體包括;
①課堂教學前是否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生的學習狀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事先的預設;
②在課堂教學中是否時刻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變化和發展,及時進行調控,恰當地處理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
初中數學課堂評議篇二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正確有效地評價會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讓學生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評價的重要性
教學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活動,其人文性特點十分明顯。學生的興趣、需要、 愛好 、能動性以及情緒、情感、性格、意志等主觀因素不僅強烈地制約和影響著教學活動,而且這些因素本身是教學活動的構成要素。為了能讓為數不少的初中學生從學習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應從關注學生的每一個學習細節開始,讓他們能經常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從而喚醒他們對學習的渴望。因此在教學中進行過程評價,對初中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和逐步走向成功,進而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和棟梁之才,有著現實而深刻的意義。
二、評價的方式
1、行為態度性評價。
指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態度進行評價,如態度比較端正,抬頭聽課,認真筆記,不講閑話,不看小說,對教師的講課有所反應,這些都屬於學生的 學習態度 問題。強化對學生的行為態度評價,能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這些看似與學習相關不大的評價在課堂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2、合作探究性評價。
指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遇到困難能主動與小組同學交流合作解決問題,能主動幫助一些學習困難學生,能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合作探究性評價主要是評價學生在學習中的合作能力。通過合作,可以強化課堂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還能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3、參與教學性評價。
指評價學生參與學習的每一個環節,比如學生能站起來回答問題,積極上台板演習題,能主動參與討論。在學習評價中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參與,有些是表面的參與學習如機械性的回答問題,有些是深層地參與學習如能講出學習的過程步驟。教師要恰當地給與不同的評價,使學生能在不同層次的學習成功體驗中得到賞識,從而獲得無盡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
4、完成作業性評價。
指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主要是評價學生對課堂後續的鞏固以及課外時間投入數學學習的情況。作業評價要在完成作業的快慢、完成作業的次數和完成的質量上給予不同的評價。對於教師培養的數學學習骨幹,比如參與批改作業的學生,要在評價時給予充分的認可,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指導學習能力和班級數學學習的管理能力。
三、評價的操作。
評價需要有一種科學性的操作 措施 ,在操作中需要收集一些信息,通過教師的觀察、學生的表現給予一些必要的量化,使評價有據可循,對於一些不能量化的信息,教師也要給予及時地定性反饋。
1、過程學分性評價。
根據數學學科的學分安排,把數學課堂過程學分按以下方法登記:若小組學員發言,全體小組得分為1分/次,個人發言加分為2分/次,回答比較有創意則3分/次。作業按照完成情況得1分/次,作業完成好壞等級得分依次為3、2、1分/次,作業由同學參與批改,按照批改的志願報名記分,每周5分/人/周。因此作業總學分=作業完成次數分+作業等級分+作業批改分。
2、多維鼓勵性評價。
評價除了利用學分給予評價外,還可以從語言上給予學生積極鼓勵,讓學生能從鼓勵中得到一種學習的動力。比如要讓學生參與上台板演,鼓勵學生尤其是差生上堂板演,鼓勵學生勇於嘗試錯誤,從錯誤中尋找真理;教師還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堂競賽,鼓勵和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和完成質量。
3、指導改進性評價。
對於有錯誤的學生,教師要做到少批評,多指導。讓學生知道為什麼錯,如何改正,如是演算步驟問題,還是思維方法問題,還是做題細心問題。因此在課堂上還需要有指導性的評價語,使學生認識到事物都是有辨證的一面,「沒有錯就沒有對,錯是對的前提,錯是走向對的必經之路」等等。通過指導性的評價,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並改正錯誤,也會勇於承認錯誤。
四、評價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把握評價的層次性和側重點,對初中生開始宜注重情感性評價,逐漸過度到知識性的評價,最終把學生喜歡學習數學作為一種追求目標。
其次,評價要關注後進生,注意設置一些容易完成的題目讓後進生能回答,如果能讓最差的學生都饒有興趣的學習數學課,那麼課堂一定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
另外,要客觀公正地評判,對好生差生都一視同仁,不能有偏頗。最後,要不斷改進評價方案,隨著時間的變化,同一班級的人員評價方式上也要有所差異,要不斷地改進評價方式,以適應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不斷提高。
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在課堂內外恰如其分地誇獎學生、適時運用正確有效地方法評價學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數學課堂會更加精彩。
初中數學課堂評議篇三
一、指導思想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評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
二、基本原則
1.先進性原則
現代教育以人為本,不僅關注人類文化發展和文化繼承的需要,而且更加關注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2.獨立性原則
課堂教學的各項評價內容要盡量避免交叉和重復,界定應力求准確。
3.可操作性原則
可操作性原則即實用性原則。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應簡單明了。
三、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一)教學目標評價細則
1.知識與技能
實施素質教育,對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把知識的形成過程放在首位,使學生經歷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獲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識,掌握具有可遷移的、生動活潑的知識結構。
(1)「感知、理解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為呈現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實;
②感知材料的選擇是否包羅新知的本質屬性;
③感知階段的引導是否便於學生盡快進入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展開未知探索;
④新、舊知識結合點的確定是否便於快速促成學生認知的正遷移,教師的點撥是否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碰撞,順利完成認知的「同化」或「順應」;
⑤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助於學生省時有效地發現和理解新知的本質。
(2)「抽象、概括新知」的評價內容
①思維階梯的鋪設是否有利於學生在探索新知本質的過程中,展開高效的觀察與比較、分析與綜合、判斷與推理、抽象與概括;
②學生在歸納總結新知的過程中是否經歷了一個以具體形象思維為支柱,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又將已理解的抽象概念具體化的認知往返歷程;
③學生對已概括的新知理解是否正確、全面、深入;學生對新知本質現象概括的是否正確、全面、深入淺出,表述是否具體嚴謹;是否達到了課時教學規定的教學目標;
④學生在探求、獲取新知中個性意識傾向性作用的發展如何,全員參與的競爭質量與程度怎樣;
⑤學生在探究和獲取知識與方法時的投入與「產出」是否成正比例。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建立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的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
學生的數學學習是基於大量的日常生活經驗基礎的。基於此,學生才能夠通過各種活動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思考現實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發展他們對數學的理解。而數學中量的關系、量的變化等都是用符號進行描述和刻畫得。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數學的抽象性特徵決定了學生數學學習基本是一種符號化語言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學習,兩者之間應相互融合和轉化,成為學生主動建構的重要途徑。
(2)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充滿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
在數學教學中,應通過學生主動的活動,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產生與發展的過程,親身體驗如何「做數學」,如何實現數學的「在創造」,並從中感受到數學的力量,促進數學的學習。
(3)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富有個性、體現多樣化。
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著差異,處於同一發展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著差異。
①讓學生充分經歷數學交流活動,在活動中獲得感受、體驗、 反思 與發展;
②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促進其思維的系統和深化。
(4)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否體現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否形成初步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是否發展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課堂教學活動中,是否尊重學生,以強烈的責任心、嚴謹的治學態度、健全的人格影響學生,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2)課堂教學中是否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數學學習環境及和諧的學習氛圍,逾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積極探索,充滿自信地學習,平等地交流,並通過相互合作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3)是否關注數學學習中認知、情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在學習素材的選取和呈現、學習活動的選擇與組織等方面,激發學生情感,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細則
1.學生課堂學習狀態
(1)是否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
(2)是否獨立思考,掌握學法,大膽實踐,並能自評、自檢和自改。
(3)是否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聽取和尊重別人的意見,實行分工合作,各負其責。
(4)是否爭論與和諧統一,有效地進行小組內的互幫互學。
(5)是否多向觀察,善於質疑,變式思維,舉一反三,靈活實踐。
2.學生學習的效果
(1)學生對數學課的喜歡程度
在學生喜歡的課堂上,和諧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形成學習數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學生能大膽質疑,樂於討論,對數學活動充滿熱情,積極主動地從事探究活動,有時很輕松,有時很專注,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合作交流和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發展狀況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發現、提出並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和同伴解決問題並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數學課程標准在「解決問題」目標中提出的要求。好的數學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應建立多邊的、豐富的、多樣的信息聯系與信息反饋,學生願意互相交往,能夠與人合作,懂得尊重別人、取長補短。在動手實踐中、自主探索中發揮智力潛能,能靈活、綜合運用知識,能獨立構建新知識。
(3)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
學生能否切實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將這些新知識納入到自身原有的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同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達成狀態,讓不同的學生各盡所能,學有所得,並且對後繼的學習更有信心。
(4)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要評價學生是否能從生活中感知數學,從收集整理的信息中發現、抽象數學規律,用數學眼光觀察、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及在學習活動中能力結構和合理遷移創造性思維的水平。具體包括:課前收集生活信息,課內交流、整理和分析信息,將所獲知識再應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自我組織學習活動和反饋與聚合思維統一,直覺與分析有機結合創造性想像的參與等方面。
初中數學課堂評議相關 文章 :
★ 初中數學公開課評議
★ 初中數學聽課評議
★ 初中數學課後評議
★ 初中數學課堂隨筆
★ 初中數學課堂小結的方法
★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反思回顧
★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索
★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
★ 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方法
★ 初中數學課堂上的提問技巧
6. 如何確定中學數學教學目的
數學教育目標是指數學教育的總目標,即通過數學教育在培養學生方面實現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針的規格和標准,也就是通過中學數學教學,要求學生在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數學能力、個性品質、思想情操等方面所應達到的目標。社會期望數學教育能產生有效的成果,以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一個階段的數學教育到底要追求一個什麼樣的目標,是數學教育一個根本的問題。
做任何工作都應該有充分的依據,在數學教育中應該克服盲目的傾向和輕率的決策。對於確定中學數學教育目標的依據,本人認為必須認真考慮以下方面:
中學各門學科的教育目標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目標體系,各門學科的教育目標服從於總的教育目標,並為完成總體教育目標服務。「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作用,必須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人才「都應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社會主義事業,具有為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而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都應該不斷追求新知,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上述的總目標是黨和國家對於培養一代新人在政治思想、文化科學知識、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為實現總目標而開設的中學教學各門學科都有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情操教育這些方面的要求,數學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
7. 如何寫初中數學教學三維目標
如何寫初中數學教學三維目標?初中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指情感與態度是學習的根本,過程與 方法 是學習的枝幹,知識與技能是學習的花果,錯誤與失敗是學習的綠葉,它們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如何寫初中數學教學三維目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如何寫初中數學教學三維目標
如何寫初中數學教學三維目標?初中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指情感與態度是學習的根本,過程與方法是學習的枝幹,知識與技能是學習的花果,錯誤與失敗是學習的綠葉,它們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今天,朴新我給大家帶來數學教學的技巧.
對於相對枯燥的數學定理、公式及概念,教師課前要充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當地教學資源水平加以開發應用。把無形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如教學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可先帶學生看推拉柵門,講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可拼剪四邊形的面積等。有些概念和公式也可編成口訣,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理論聯系實際,使之感到可以學以致用。
在數學問題的實際應用中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教師要將學生身邊看得到、聽說過的現實問題有機地與所學知識結合起來。如,本地有一條公路通過鐵路下面一個由圓弧形和矩形組成的橋洞,讓學生實際測量一下可以通過多高和多寬的貨車。這與數學弓形等知識結合運用解決實際問題,也可進一步思考輪船從橋下通過,隨著水位變化什麼時候不會撞橋墩,讓學生親身體驗,有所感悟,從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
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這是主動學習的重要環節。學生可分組合作、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師需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與交流當中,對自主學習所帶來的成果進行討論,從批判與贊美雙方面入手,提出各種觀點與思路,通過該模式可以將小組自身的智慧延伸至班級大集體的智慧,並且為所有班集體中的個體共享。教師必須要給予學生預留出一部分可以自己發揮想像,發揮自己能力的空間,讓學生在差異性環境下不斷體現出自己的個性與創造性,給每名學生以充足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小組學習培養合作意識、培養自我學習能力,同時,注重小組骨乾的引領帶頭作用。
要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教學過程中需要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問題,且一視同仁,尊重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差異性。教師不應機械教條地照書去教學,對學有餘力並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應提供足夠的學習材料,指導他們閱讀和練習,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另外,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還應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地關照與幫助,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
2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尊重學生,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要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必須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永不枯竭的動源泉。正是因為這樣,很多 教育 家都很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兩千多年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從自己豐富的教學實際 經驗 出發,認為「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赫爾巴特學派甚至將興趣視為教育過程必須藉助的「 保險 絲」。他們都認為「好學」對教育非常重要。可見,將興趣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發生的運行機制,是有識之士的共識。
(2)要使學生有興趣,必須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自由活動是人發展的內在依據,學生的學習也應如此。學生並不只受教於老師,而且自己也獨立學習。學生應當是主動的學習者。許多教育事實也反映出,真正的學習並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出自學生本身,我們應該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自己找到並發現、糾正自己的不足。
強化交流和合作,倡導開放的教學活動方式
相對而言,傳統課堂教學較為重視師生之間的聯系、溝通,而忽略學生之間的相互聯系,忽視發揮學生群體在教學中的作用。現代教學論認為,數學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交流合作的過程,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開放的活動方式,提供了寬松和民主的環境,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智力、情感和社會技能的發展及創造能力的發展。為此,我們以強化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為核心,徹底改變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促進各個層次學生的共同發展。具體應做好以下幾點:
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形式。在教學的進行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合作與交流,這種小組的形式縮短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間交往的機會,有利干小組內成員的交流和含作。 小組學習任務的布置。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學習主要以協同活動為中介實現的,因此我們在組織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活動中,應把需要討論、互相啟發、反復推敲的問題布置給學習小組,讓小組圍繞問題進行交流和合作學習。我們不僅要指導組內交流,而且要引導組織交流;不僅要交流學習結果,更要重視交流 學習方法 。
3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情感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而且也是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關鍵。教師是師生情感的主導者,熱愛學生是進行數學教學的前提。當教師的情感傾注在數學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時,學生就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這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秘訣。要讓學生多交流,教師也要參與學生的交流,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認知范圍不斷擴大,從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應讓學生在平等的氣氛中發表和交流意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想像,教師要成為學生創新能力的激發者、培養者和欣賞者。
數學教學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數學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僅要求應用題選材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要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使教學內容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存在於生活中,感悟數學的普遍性。
有效的評價,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對於學生的學習狀況,思想行為,教師科學有效的評價具有重要的導向和激勵功能,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教學成果最終要從評價上體現出來,無論是課堂還是作業評價,對學生都應採取積極正面的評價為主,鼓勵學生建立戰勝困境的信心,只要有一定進步,就應予以鼓勵,讓他們對學習成績的提高信心十足,增加數學學習的動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有效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評價的語言富有激勵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使得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學習水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要做到靈活運用多種評價方式, 自我評價 與互評,家長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4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鞏固練習中培養數學靈感。
直覺的產生是基於對研究對象整體的把握,在復習中應該選擇適當的題目類型,有利於培養、考察學生的直覺思維。例如選擇題,由於只要求從四個選擇支中挑選出來,省略解題過程,容許合理的猜想,有利於直覺思維的發展。在中學不管什麼考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選擇題,這可能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訓練學生的直覺思維吧。當然在復習中也應該實施一些開放性問題的練習,這也是培養直覺思維的有效方法。開放性問題的條件或結論不夠明確,可以從多個角度由果尋因,由因索果,提出猜想,由於答案的發散性,有利於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
直覺思維是一種科學素質,與 邏輯思維 同等重要,偏離任何一方都會制約一個人思維能力的發展,伊思斯圖爾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數學的全部力量就在於直覺和嚴格性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靈感的邏輯。」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美感的邏輯正是數學的魅力所在,也是數學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在解題訓練中加強學生的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是對思維對象從整體上考察,調動自己的全部知識經驗,通過豐富的想像做出敏銳而迅速的假設、猜想或判斷,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間環節,而採取了「跳躍式」的形式。它是一瞬間的思維火花,是長期積累上的一種升華,是思維者的靈感和頓悟,是思維過程的高度簡化,但是它卻清晰的觸及到事物的本質。所以在解題訓練中更應該讓學生發揮他們的直覺思維。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對於學生的大膽設想給予充分肯定,對其合理成分及時給予鼓勵,愛護、扶植學生的自發性直覺思維,以免挫傷學生直覺思維的積極性和學生直覺思維的悟性。教師應及時因勢利導,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惑,使學生對自己的直覺產生成功的喜悅感。所以,教師應採取積極鼓勵的策略,讓學生運用直覺思維方法來解題,明確地提出把直覺思維貫穿在解題訓練中,制定相應的活動策略,從整體上分析問題的特徵;
諸如:換元、數形結合、歸納猜想、反證法等,對滲透直覺觀念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大有裨益。平時解題中鼓勵學生尋求「一題多解」,歸納「多題一解」。例如:已知a,b,m∈R+且a導學生從多種方法解題,如作差比較、作商比較、執果索因的分析法、由因導果綜合法、反證法、增量換元法、主元換元法、放縮法、構造函數、構造直線的斜率、利用定比分點公式證明、數形結合等近十幾種解決方法,從而打開了學生的思路,讓學生進入另一個天地。同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創造師生平等交流的民主、寬松的環境,切不可訓斥、挖苦,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無拘無束、盡情馳騁。
相關 文章 :
1. 2020初一新學期數學的教學工作計劃
2.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教育心得
3. 初中數學教師新學期工作計劃範文
4. 初中下學期數學教師工作計劃
5.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
8.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怎樣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9. 初中數學教學目標設定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有效教學越發凸顯出重要性,而衡量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便是教學目標是否有效達成,而有效達成的前提是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否合理。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初中數學教學目標設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數學教學目標設定
注重教學目標的導評功效
教學目標的設定是為了指引課堂教學,指明具體方向的。確定以後,課堂教學就應該環環緊扣教學目標進行落實,堅決杜絕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南轅北轍」的現象。
教學目標的設定還應注重可操作性,在目標達成與否、達到何種程度上具有可測性。表述應該具體明確、主次分明,用詞不能過於抽象概括,並避免中心目標不突出或目標條目過多。在目標的表述中,也應盡可能細化實現目標的策略,指導教師落實好課堂教學的每個具體環節。
初中數學教學目標設定的技巧
學習作者用情感貫穿全文的表達 方法 ,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反思 :「理解」和「體會」都是內隱性的行為動詞,表述相當模糊,這樣的目標過於抽象概括,只是為目標而「目標」,在閱讀教學中幾乎是萬能的,都可以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外,類似這樣的目標還有「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 想像力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積極表達個人感受的能力」等。顯然,這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籠統、不分層次的教學目標,既體現不出語文學科的性質與特點,也無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泛化的教學目標設定必然會導致課堂上教師想到哪兒講到哪兒,簡單重復,教學效率自然不會高,課堂教學效果也不會理想
初中數學教學的結尾技巧
把 總結 性結尾的權利還給學生
不少教師都能自覺地進行課堂小結,為學生的當堂所學梳理出一個明晰的知識網路,這在傳統教學中無可非議,但在新課標施行了十年的今天,這種填鴨式教法有失偏頗. 我們都知道,數學課程的實施主要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學」是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 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是數學教學最核心的一點. 為了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精神,教師不要將剛剛教過的內容再炒一次冷飯,而應該把總結性結尾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課堂所教、自己所得去總結學習收獲,教師的任務就是去組織、引導學生完成、完善這樣的總結. 當然,學生總結肯定會丟三落四或有這樣那樣 的錯誤,但這正是檢驗教與學效果的好時機. 平時,我經常讓學生學會總結,你講兩句,他講兩句,基本上能湊完整,如果還有不完全的地方,教師可適當補充.
比如學習《分式方程》(同上, 八年級 下冊第十六章《分式》)後學生總結時,有學生說:「解分式方程,通常要將其『化為整式方程』,這個整式方程的解不一定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只有其中那些使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不等於0的,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有學生說:「解分式方程關鍵步驟是『去分母』,方程兩邊要同乘一個整式,這個式子應是各分母的公倍式.」有學生說:「解分式方程必須檢驗,只要檢驗所得整式方程的解是否使最簡公分母為0,就能知道它是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學生的總結雖然還不全面,但這些主要的內容他們都能記住了. 這比老師講他們聽的效果要好得多.
把探究性結尾的任務交給學生
結尾的方式有好多種,大部分教師都會採用總結式. 有時,我會改弦易轍,採用探究式結尾. 所謂探究式結尾就是在當堂課快要結束時有意將下一堂課要講的內容以例題的方式留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探究討論. 這樣做,既體現了新舊知識的銜接,又留下了一個問題,引發了學生鑽研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不盡的動力源泉. 呂叔湘先生說:「教師培養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動腦筋,這是根本,這是老師給學生的最寶貴的禮物. 」 布魯納說過:「所有人都有一種天生的好奇心和需要,這個好奇心被激發出來後就會產生有力的動機. 」
比如在講《積的乘方》(同上,見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十五章《整式·整式的乘法》)這節課的結尾時我布置了這樣一道題:光的速度約為3 × 105千米/秒,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時間大約是5 × 102秒,你知道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約是多少千米嗎?其實,這道題就是下一堂課《整式的乘法》的第一道例題,這里既用到了積的乘方這一知識,又用到了整式的乘法這一新知識. 雖然難度不大,但畢竟給學生留下了一種探究創新的機會.
初中數學教學目標設定的技巧
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師教學技巧
當前,簡單地完成教學任務不再是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而我們現在的教學目標是根據國家 教育 的任務、性質和課程目標,以及將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數學學科的特點結合起來完成教學任務的,這就要求我們對於學生能力培養、知識傳授、個性品質等方面的教育任務更加重視。尤其是現行的初中數學教育,就明確提出了要「形成用數學的意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目標。
作為數學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目標,並在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而且要在考慮學生的情感、認知和其他方面的基礎上進行目標的制定。情感發展方麵包括對學生數學活動課的興趣的培養,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及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的提高等。認知發展方面主要是引導學生發現或驗證數學結論,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有關的感性 經驗 。因此,我們必須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好數學教學目標,並不斷地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優化教學環境,改進 教學方法 ,保證教學任務高質量地完成。
完善教學技巧,樹立學生目標意識
一直以來,許多學校的課堂教學都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只單純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上,而忽略了學生與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因此,只有在課堂上多留出一些自主學習、思考和討論的空間給學生,才能讓其更快、更好地參與到教學過程。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探究和思考所學知識發生、形成、發展的全過程。激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主動性,並逐步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喚起他們強烈的創造欲和求知慾。
要樹立學生的目標意識。學生只有在有了目標的前提下,才會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接受教育的自覺性。既正確又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學生學習動機形成和提高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學生只有明確地體會到當前的學習是未來獲得生存、融入社會不可缺少的准備,並認識到自己當前的學習將與今後工作生存的緊密聯系時,才能樹立起高尚而又遠大的學習目標,同時產生強烈而又持之以恆的學習熱情。
初中數學教學目標設定相關 文章 :
★ 初中數學教學目標設定的技巧
★ 如何寫初中數學教學三維目標
★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計劃
★ 初中數學教學計劃匯總5篇
★ 初中數學教學計劃合集大全5篇
★ 初中數學教學計劃集錦精選5篇
★ 初中數學教學計劃精選5篇集錦
★ 中學數學教學計劃
★ 初中數學教學方案精選範文五篇
★ 初一數學教師教學計劃(2)
10. 初中數學中如何確定教學目標
1初中 數學中如何確定教學目標
初中數學中如何確定教學目標?要在對准目標的前提下,把反饋矯正滲透到目標教學的各個環節,運用多種方法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並充分且有針對性地與學生交流,培養學生的自我矯正能力與創造良好的反饋氛圍,使課堂效果最大化,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帶來數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要清晰地展示教學目標。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在三維目標指導下的精神生產活動。圍繞學習內容,全面理解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各項目與具體學習內容有機的整合,這既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同時也是課堂教學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保證。
知識與技能目標要清晰。新課程改革,「雙基」仍是一個重要的目標,這一目標我們不是看教師的文本,也就是說,不應該看教師的教學設計,而應是看整個課堂是否落實。《多邊形的內角和》這節書的主要知識點是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多邊形的外角和,加強多邊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的計算訓練,從讓學生掌握知識「n邊形內角和等於n-20×180o」、「多邊形外角和等於360o」及「探究多邊形的內角和都是通過轉化為三角形來解決的轉化思想」。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下面的習題和突出多邊形的內角和探究過程,使整個教學過程圍繞著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訓練。
教學過程中要根據課堂的實際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
教學目標是教師在課前擬定的,這些目標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往往並不是我們預期的那樣,會偏離教師課前擬定的目標,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在《多邊形的內角和》的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知識掌握得較好,學習興趣較高,因此,我在原來設計的基礎上留下一道具有一定難度的思考題,供他們思考。一個多邊形截去一個外角後,形成另一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是1620o,中原多邊形的邊數是多少?下課鈴響了,學生思考、討論的熱情還是那麼濃厚。
2確定教學目標一
對信息區別對待,使課堂效果最大化
一節課只有四十五分鍾,學生有四五十個。在數學課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往往五花八門,每個問題都集體糾正是不現實的,更是不可取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分清哪些是共性問題,哪些是個別問題。對共性問題集體糾正,而對個別問題可以在課堂上單獨指導或課後個別糾正。如在分式方程解法的教學中,漏乘(去分母時,不含分母的項沒有乘以最簡公分母)、不檢驗是共性問題,而移項不變號這樣的錯誤只有極個別學生出現,可以在巡視時個別指導。這樣就可以實現課堂效果的最大化。
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矯正能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如果使學生習慣於簡單地接受或被動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所以在反饋矯正這一雙向的信息溝通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矯正能力非常重要。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個人矯正習慣的培養。主要方法有使用糾錯本,對錯題逐一登記並分析原因;注意思考方法的培養等等。二是對學生集體矯正能力的培養,主要方法是把學生分組(一般四人一組),讓小組成員互批互改、討論批改,在批改過程中知道了自己的對與錯,通過討論找到了錯誤的原因,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自我矯正的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為反饋創造良好的氛圍
有些教師反映,在自己的目標教學中最大的困難就出在反饋矯正這一環節上,因為學生都不願發表見解,也盡力避免暴露自己的問題,甚至不惜抄襲他人的解題過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對發表見解和暴露問題的學生批評太多,打擊了學生反饋的積極性,從而使師生間信息流通不暢,不能很好的進行反饋矯正,完不成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自己的用詞和語氣,對學生多多鼓勵和肯定,如「只差一點就全部正確了。」「再多思考一下問題就解決了。」「有進步!」等等。使學生很體面地暴露自己的問題,發表見解,使師生雙向互動時信息流暢,做到有的放矢,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3確定教學目標二
注重創新目標意識,為課堂教學開拓新空間
教學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創新。教學中發現,課本中有很多內容都可以改編成創新問題。教師要創造性地利用教材,而不拘泥於教材,為課堂教學開拓嶄新的空間。例如:在教學「分式」中,要探究「a=bc」型數量關系。這是在本章教學結束後進行的,但發現它可以與本章中分式的概念結合起來,改編成很好的創新性問題。首先,把課題改變為a=b/c型問題,並策劃了「如何用最簡捷的方法測量一大捆電線的長度」這樣一個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造成浪費。把學生分成很多小組進行討論,同學們想出了很多千奇百怪的辦法。
有纏繞測周長法,有測體積法,有測重量法,等等。最後,教師總結出最簡便的方法,那就是測重量法。並把它歸結為列分式問題,讓這個方法得到理論支撐,認識到建立分式的概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完成這樣的活動後,讓學生思考該公式還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哪些計算問題,這樣適當地滲透方法論。在熱烈的討論中,學生想出了該公式的十幾種適用情況。一個抽象的公式,在活動中竟然被學生發現有那麼多的用途,這其中滲透了數學建模意識。
結合教學實際情況,讓教學目標實現持續性
制定教學目標要體現持續性這個特點。教師在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到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與目標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學目標是對學生學習所要達到的目標提出的要求,應該有以下特點:持續性、持久性與長期性。我們要時刻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制定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實施一些具體的學習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一系列學習活動中,逐漸感知並且明確教學目標,逐步提高學習能力,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解直角三角形」時,可根據教學內容把「探究性學習能力與思維創新能力」等學習能力這一要求貫穿在教學活動中,例題:(一)在△ABC中,∠C=90°,(1)已知a=3,∠A=30°,求∠B和b、c;(2)已知∠B=60°,b=3,求a、c與∠A。(二)已知:方程4x2-2(m-1)x+m=0的兩個根恰好是一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的餘弦,求m的值?對這樣的數學問題進行解答,運用多變題型的探究,開展小組合作的評析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從而實現學生在長期持續性的解答問題和探究實踐中,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最能表示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4確定教學目標三
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圍繞教學目標自主探索
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是新課改倡導的理念之一。自主學習就是以自學為主,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的過程。但自主學習並不意味老師就可以放手不管,讓學生自行學習。學生的知識與經驗是有限的,在自主學習時很多學生可能還找不到學習的目標或方向。如果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那麼他自主學習的效率就會很低。
所以,在自學的開始階段,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至少要把學習目標分解清楚,再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中的重點與難點告訴學生,再提供一定的線索讓學生自行探索。例如:在教學「解一元一次方程」時,首先教師要把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分別列出來,然後讓學生自主學習。不妨給學生提出這樣的目標:(1)解方程的定義;(2)方程的解的定義;(3)怎樣去分母和去括弧;(4)怎樣移項和合並同類項;(5)解方程的一般步驟。如果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把這幾個問題弄清楚,那麼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也就達到了。教師把一節課的目標告訴學生,讓學生圍繞學習目標進行有效的探索。這樣,學生不但從中獲得了知識,還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多維分析課程目標,對教學目標進行綜合設計
初中數學教科書中的教師用書中,每個單元都設計了教學目標。但這是單元的總體教學目標,需要我們進行多維的分析與綜合的設計。多維分析就是按照國家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目標與目標分類理論的要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個維度來分析課堂教學目標。所謂的綜合設計,就是指根據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等與學生發展狀況的不同層次,對教學目標進行綜合思考,並對不同維度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機整合。
多維分析與綜合設計是制定教學目標兩個很重要的方面,兩者缺一不可。多維分析關注了課程目標的多元性與均衡性,綜合設計保證了教學目標的准確性與全面性。這樣有利於實現不同層面、不同維度的教學目標前後連貫、動態整合、形成合力。所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目標設計不僅要進行多維分析,還要進行綜合設計。例如:在制定《旋轉》一課的教學目標前,我們要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它屬於運動幾何的范疇,知道《數學課程標准》的要求和單元教學目標,准確把握學生特點,結合已學習過的平移、平面直角坐標系。然後從微觀上進行分析,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