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學齡的兒童,在幼兒園的時候,要讀一個學前班,這個學前班的目的就是要做好幼小銜接,其實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幼小銜接是非常重要,下面就來看看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吧。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一:幼小銜接提高孩子們的素質培養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的教育方式是典型的應試教育。當然如今隨著時代在發展,人們的思想也有著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也逐漸地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有很多的家長們都想要效仿西方培養孩子的教育方法,越來越注重他們的素質培養了。那麼如此說來,幼兒教育階段就是孩子們素質培養的最佳時期,而在進入小學前的幼小銜接就是首當其沖。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二:幼小銜接對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
在孩子們從學前教育班到上小學教育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幼小銜接的過渡,幼小銜接之間的過渡往往顯得十分的重要。
孩子們要進行在一個狀態上的根本改變,從"玩"的狀態轉換到開始學習的狀態中去,而這之間的幼小銜接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其不至於產生厭學的情緒,因為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動力。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三:幼小銜接加快孩子們的適應能力
既然是一個幼小銜接的過程,那麼孩子們從玩耍的學前教育狀態過渡到小學學習狀態中去,必然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進行良好的幼小銜接能夠讓孩子們更快地適應學習,根據他們在幼小銜接階段培養出來的學習興趣,可以更有效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吸收。
綜上所述,幼小銜接對於孩子們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日後的成長發展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幼小銜接在孩子的學前教育到小學教育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身為家長們一定不要忽略這個重要的步驟。如果家長們在孩子的學前教育班和上小學教育二者之間能夠銜接得當的話,可能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哦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1、知識銜接:拼音、書寫、算數知識的銜接
關於認讀識字:
識字常用的方法有兩種:拼音識字和形意識字。拼音識字主要適用於學齡前兒童到初中階段,孩子現在學會了拼音,也就掌握以後的文字認知方法。
目前,很多孩子都能熟練掌握拼音的認、讀、寫、拼讀四個基礎環節,而在最後的「拼認」環節上出現了問題:當漢字和拼音在一起時會拼讀,會認字,但是當拼音和漢字分開後就不認得了。
2、思維銜接:數學思維、觀察思維
關於數學思維:
目前,在訓練數學思維的過程中,常見的方法是藉助實物來幫助孩子識數和加減乘除法。但是常常的情況下,當孩子脫離了實物之後,就不懂量之間的關系。
例如,孩子知道2個蘋果加1個蘋果是3個蘋果,但當問到2+1的時候,他就會反應不過來或者掰手指計算。這樣的情況是孩子只會「記憶數學」,還沒有掌握正確的數學思維。
應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數學學習方法轉化為形象和抽象思維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孩子真正擁有正確的數學思維。
3、能力銜接:聽課能力、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銜接
關於表達:
表達是幼小銜接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重點小學選拔學生必考科目。很多學前機構利用這樣的環節,在教授表達時多使用「記憶式」表達。
譬如,根據學校考試題目教授孩子「記憶式」表達。而沒有真正教會孩子的表達方法。從會聽開始,到會說,敢說,再到怎樣說,說什麼?完全順應孩子思維,讓孩子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表達的方法,完成自己思考的表達方式。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
1、鼓勵孩子上小學,激發他們的嚮往之情
其實一般來說6歲左右的孩子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具備了上小學的條件,他們內心對於小學是非常嚮往的,他們會羨慕帶著紅領巾背著書包上學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渴望新的書包,新的鉛筆盒,新的衣服,時時刻刻都流露出對小學的嚮往之情。
2、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自理能力
我們都知道,在幼兒園裡面孩子過的是一種被照顧著的集體生活,幼兒園的老師整天都跟著,吃飯、穿衣服、系鞋帶、上廁所,老師都會看護周到,及時給予幫助。
但是進入小學後,則是相對獨立的生活,孩子必須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學會照顧自己,自己系鞋帶、穿衣服、上廁所。這時候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小學也有很多學生守則,學校規章制度,孩子需要自己學會集中注意力,學會自控能力。
3、培養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
相對於幼兒園,小學生活更加獨立,自主和多變,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對於他順利、成功地展開新的校園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對於幼兒園和小學兩個教育機構來說: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僅僅是完成了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交代給的'工作,還在這個過程中促進了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共同成長,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幼兒園及小學品牌形象好不好,在很大一個層面表現為,能不能為後續一個教育階段輸出一批有著良好發展潛力的學生。
第二,對於教師來說: 不僅是幼兒園教師,還是小學教師,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是份內事情,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提升了專業化水平。 教之道,貴以專。
只有一個個一線教師心無旁騖地致力於教育專業化,專心致志,聚精會神,一個個學生才能真正健康、快樂、幸福成長起來。
第三,對於家長來說: 幼小銜接中出現的問題,很多是因為家長的教育理念認知有誤,或者是因為家長的角色定位有偏差。 年輕的家長朋友重視幼小銜接,參與幼小銜接,支持幼小銜接,讓自己融入孩子童年成長的每一步。
在這個過程中,年輕的家長會收獲真正的天倫之樂,會見證真正的家庭幸福,會感受真正的家庭成長。
第四,對於幼兒來說: 可以說,幼小銜接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幼兒身上,是以幼兒為中心的。前邊三個方面的重要性,也是因為幼兒而生發。 幼小銜接重要性之於幼兒,是方方面面的。
一是幼小銜接促進幼兒的適應能力培養。 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從主觀、客觀方面,從教育條件到生活環境方面,從學習內容到學習方法方面,都面臨許多新問題。
幼小銜接不當的話,會帶來孩子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性、自信心等多方面的問題,導致孩子精神狀態差、心理壓力大、孤僻或狂妄、身心發育嚴重受挫,嚴重的話,甚至會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帶來影響。
二是幼小銜接促進幼兒的自理能力的提升。 吃喝拉撒睡等自理能力的培育,大部分是在幼兒園完成的。 幼小銜接工作沒有做好的話,孩子入學後,會嚴重影響他們在新環境的學習成長,甚至會引起小同學的嘲笑,從而對同學交往、人際關系、情感及心理等方面帶來影響。
比如有的孩子連自己的書包都從來沒有收拾過,進入小學了,哪一天少裝了一本書,老師追究起來,還振振有詞,「媽媽忘記給我整理書包了」。回到家,還會抱怨一頓家長,甚至大發雷霆。
三是幼小銜接促進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 小學教育相比於幼兒園教育,正式掀開了系統學習的新一頁,學習時間長了,學習紀律多了,學習任務重了……
如果在幼兒園開始,就注重孩子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那麼進入小學後,就會在慣性作用下,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
比如有些孩子平時在幼兒園裡面丟三落四,那麼進入小學後,不是把鉛筆盒忘在家裡了,就是老師交代要帶的東西沒帶齊。
這樣的孩子,小學老師能不批評嗎?時間一長,孩子的學習興趣也不大了。 比如還有些孩子非常膽小、怯懦、孤僻,幼兒園裡面總要老師陪著,上衛生間也不例外。一旦進入小學,老師要求嚴格了,上課尿憋急了,也不敢告訴老師,最後寧願尿在褲子裡面。
四是幼小銜接促進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從「玩」的狀態轉換到「學」的狀態。在很多時候,有的學習並不吸引人,但是孩子還要盡快適應相對枯燥的學習。
這時候,學習興趣的培養就顯得非常重要。一個愛好學習的孩子,對學習充滿了探索的慾望,那麼在興趣這個最好動力的促進下,就能夠相對迅速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五是幼小銜接促進幼兒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 孩子進入小學,有了嶄新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這對於在幼兒園階段不注重交際培養的孩子來說,無疑短時間內很難以建立起來。
相反,一個孩子如果在家長及幼師的引領下,從小就與人為善、善於與人交流、平時講文明有禮貌,那麼即使到了新的環境,也很容易建立起來良好的人際關系。
②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是什麼
重要性見下面:
幼兒教育階段就是孩子們素質培養的最佳時期,而在進入小學前的幼小銜接就是首當其沖。在孩子們從學前教育班到上小學教育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幼小銜接的過渡,幼小銜接之間的過渡往往顯得十分的重要。
幼小銜接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其不至於產生厭學的情緒,因為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動力。良好的幼小銜接能夠讓孩子們更快地適應學習,根據他們在幼小銜接階段培養出來的學習興趣,可以更有效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吸收。
③ 幼小銜接的意義和價值
幼小銜接的意義和價值
幼小銜接的意義和價值,雖然我們都有讀過幼兒園的,但是我們並不知道讀了幼兒園的重要性,而且很多的人都不太了解孩子上幼兒園的重要性,只是跟風而已,以下是關於幼小銜接的意義和價值。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大轉折,這個階段也是處於人類整個邏輯思維形成和使用過程中所要經歷的三次環境轉換的第二次轉換期,幼小銜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意義重大。
幼兒園時期主要是以游戲和能力發展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學教育主要是以正規課業和靜態知識的學習為主的教育,兩者的這種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兒童身心的調整來適應,這種適應的調整就是幼小銜接的主要任務
幼小銜接不當會造成孩子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性方面的種種問題,身體上的不良反應是,孩子會容易疲憊,食慾不振,精神狀態差,心理上壓力大,自卑,厭學,社會適應性方面表現出孤僻,不敢跟人說話,不愛與同學溝通。這些問題都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有很大影響,所以,做好幼小銜接很重要。
幼小銜接的目的和意義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在教育目標、任務、內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顯差異。因而使得幼兒園與小學在形成和堅持各自的教育教學特點與模式。大量的幼兒在缺乏過渡到小學的經驗准備或過渡經驗准備不足的情況下,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他們在新的生活、學習環境中,立即感受到了從未經歷過的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
許多兒童的身心在適應新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方面出現了較大的困難。使他們的認知興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斷的減弱。因此,針對當前教育、教學上的「脫節「現象
我們幼兒園大班組讓幼兒在大班階段,開展一些相適宜的活動,讓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之間有良好的過渡,同時也讓家長積極參與活動,了解活動的目的和意義,真正通過家園配合,幫助孩子完成人生中關鍵的過程。
1、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
(1)適當延長集體活動的時間。
小學上課時間規定是四十分鍾,與幼兒園相比較靜多動少,並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因此,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鍾,對很多一年級小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許多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在這時變成美麗的泡影,心裡開始失望。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緩解,幼兒園在集體活動時間的安排上做了適當延長,大班上學期集體活動時間不變,下學期集體活動時間安排在三十五分鍾左右,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有好的准備。這種時間上的靠攏非常有效。
(2)養成按時完成任務的習慣。
方法:做一些手工或閱讀作業,請家長輔導幼兒按時完成,幫助幼兒建立時間概念等。
(3)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
方法:堅持開展閱讀活動,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閱讀和指導下的閱讀活動兩種。這兩種活動,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選擇閱讀內容的機會,又能得到相應的引導,在有目的、有計劃的閱讀中,閱讀方法、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進學習能力的發展。
識字的小朋友喜歡讀書,讀書又能學到更多的字。人與書產生互動,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在互動中增長。擁有這樣的基礎進入小學,給小學的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
如開學上課時,能聽老師的要求正確理解拿取書,能看通知,喜歡識字活動,能順利地閱讀報紙,能正確理解題意。識字興趣、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明顯比不識字的小朋友強,學習的起點高。幼兒堅持每天都帶一本圖書到園和小朋友進行分享閱讀,晚上帶回家。
(4)增加識字量
方法:大班幼兒對認讀文字感興趣,喜歡在故事的文字中主動認讀自己認識漢字。因此我們利用電教活動播放識字動畫增加幼兒的識字量。還通過「字寶寶」等來認識漢字等。
(5)養成自我管理學慣用具的好習慣。
方法:通過展開專門的教育活動(漂亮的文具盒、我的好朋友一一書包等),讓幼兒學會使用學慣用具以及怎樣保護學慣用具,重要的方面是讓幼兒使用書包、文具盒等學慣用具來管理自己的物品。讓幼兒了解學具在書包里的擺放順序,教幼兒掌握整理書包的一般技巧:
教幼兒懂得愛護書本是小學生的責任的道理。。
(6)看書、寫字姿勢正確的好習慣。
方法:開展專門的教育活動,對如何正確看書(看書的.姿勢及用眼問題)、正確握筆的方法、寫字的姿勢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2、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1)遵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
方法:開展活動讓幼兒了解遵守作息時間的意義,並逐步了解自己在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里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盡量在活動後喝水、上洗手間。為能遵守小學作息時間奠定基礎。
(2)培養幼兒養成早起的習慣。
方法:班級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激勵幼兒早起,參加幼兒園的早操活動同時開展家長工作,讓家長配合,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3)自己的事自己做。
方法:教師提供幼兒機會,讓幼兒開展自我服務和他人服務性的活動,如自己穿衣、收拾圖書和玩具、自己擦桌子、積極參加值日生活動、自己的衣物自己管理等。要求家長也在家庭中提供相應的機會,增加幼兒的生活能力。
3、培養幼兒的運動能力。
方法:
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幼兒園的早操,戶外活動等,增強幼兒體質。鼓勵幼兒不隨便請假。
4、家長開展對孩子心理適應的培養。
如:孩子的學習意識、學習習慣,孩子的作息時間、孩子的各種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與他人交往、應付突發事件、安全意識等)、孩子的心理素質等。
家長還要鼓勵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為孩子順利地走進學校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
幼小銜接問題
幼小銜接問題是長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所關注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孩子入學後產生厭學情緒、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問題,多是由於幼小銜接不當所致。
在中國,很大一部分是4個老人,加上父母兩人帶一個孩子,這就導致了一代小皇帝的誕生。大家總是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但不知道孩子最應該擁有的不是溺愛,遷就;而是正確的引導。
有兩方面的問題導致幼小銜接難以得到解決:
1、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只重視知識上的片面銜接,不注重幼兒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銜接。
2、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配合沒有溝通好。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以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研究幼小銜接問題,做好銜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 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缺乏聯系
幼兒園和小學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機構。它們對孩子的學習、生活、行為等許多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1、在學習生活上
幼兒園以游戲為主,注重將教學內容滲透到游戲中,午睡時間較長,沒有許多的規章制度制約著他們,而小學卻是以學習為主,孩子大多通過例題來學習知識,知識的遷移能力需要很強,一進校門就有許多的規章制度,如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范等,時間一長,孩子對新校園的新鮮感就減少了。
不能像幼兒園那樣自由,不能經常畫畫,還要做作業。中午,不能午睡,課間十分鍾自己不會安排。從而開始厭學。
2、在人際關繫上
幼兒園教師和孩子整天相伴,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而小學生和教師的接觸主要是上課,同學間的交往也很少。如:小學的上課時間已增加到40分鍾,課間活動10分鍾,因此,與教師的接觸主要是上課,和同學間的交往也很少。
3、在標准和要求上
在幼兒園孩子只要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乖乖的不出什麼大問題就會得到老師的表揚,而到了小學老師和家長較重視孩子知識、能力的培養,學習不好就會成為挨罵甚至挨打的理由。
家長教育理念落後,在家庭教育中往往重知識而輕能力的培養
1、孩子知識的培養
有些家長關注的是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寫字、拼音,還是算術,關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聰明,甚至有的家長竟將小學一年級的課本內容提前教給幼兒掌握。
他們認為入學前應該讓幼兒學會讀和寫,學會做數學題,例如:一位幼兒的媽媽每天在空閑的時候都教幼兒背唐詩宋詞、背故事、學寫字,但從來不讓幼兒玩玩具,也不讓幼兒參與勞動實踐。這種只重視知識積累,而忽視孩子興趣開發和能力培養的行為,實屬拔苗助長,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可能導致幼兒在入學後出現這樣一種現象
剛入學時感覺很輕松,老師教的都會,於是出現上課不專心,做作業不認真等現象,形成了不良的學習態度和習慣,隨著內容的加深,難度的加大,許多孩子就出現了適應困難,出現「厭學」等問題。
2、孩子自理能力的薄弱
我在暑假實習期間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學了,還要一口一口給他喂飯,作業做完了,總是親自幫他訂正錯誤;進出門總是幫著孩子整理書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
孩子在幼兒園里,過的是集體生活,整天都和老師在一起,生活上遇到很多困難。如穿衣服、系鞋帶、入廁等,會及時得到老師的幫助,進入小學後,孩子過的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活,像系鞋帶、准備學慣用品等問題,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的動作慢、能力差,必然會影響他的學習。
綜上所述,幼兒園不僅要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還要加強自理能力的培養,引導家長正確面對幼小銜接問題。幼小銜接應該是在學習上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時間上與小學過度,在能力上和社會搭橋。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們的一些社會行為是在幼兒園時就養成的。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加上學習能力的過度,孩子才能真正的實現幼小銜接。
因此,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才顯得如此重要。
④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麼
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小學生活對幼兒來說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幼小銜接工作做的如何會直接影響兒童入學後的適應和今後的健康發展。
因此搞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意義重大。它既有利於兒童入學前後的學習和發展,也為中高年級以及以後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小銜接存在的原因:
1、教育的性質、內容不同
幼兒園是一個保教並重非義務教育機構。幼兒以游戲為主,教師的指導方法靈活多樣,沒有考試制度。而小學教育屬義務教育階段,主導活動是根據國家統一計劃、大綱規定的各種學科文化知識的學習,教學形式以課堂教學為主,氛圍嚴肅。有一定的家庭作業和必要的考試制度。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不同
幼兒園的生活節奏是寬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戲活動的時間較多,生活管理不帶強制性。而小學階段的生活節奏快速緊張,作息制度非常嚴格,每天上課時間較長,紀律及行為規范帶有強制性。
3、環境設置不同
幼兒園環境的設置生動活潑,色彩亮麗,有許多的活動區域,在其中有豐富的活動玩具和材料供幼兒動手操作擺弄。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游戲及同伴進行交往。小學的教室的環境布置相對嚴肅,成套的課桌椅排列固定。學生自由選擇活動的機會相對較少。
4、師生關系不同
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個別接觸的機會多,時間長,涉及面廣。師幼關系融洽和諧。幼兒的安全感和被愛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小學師生接觸局限在課堂之內,個別接觸少,涉及面較小。
5、社會及成人對兒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成人對小學生的要求相對嚴格具體,期望值高,這給兒童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
6、教學知識結構不同
幼兒園學習內容是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的淺顯知識,如「奇妙的影子」、「各種各樣的車」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概括等能力,看圖說話鍛煉幼兒觀察、想像、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的能力等。
小學的教育內容是系統的學科知識,是以符號為媒介的學科知識,它的抽象水平相對較高,這種學習內容只有當學習者的思維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時才能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