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學計數法思政目標怎麼寫
科學計數法思政目標從3方面寫:
1、理解科學記數法的意義,學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對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進行簡單的運算。
2、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感;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感受科學記數法的作用,體會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的優越性及必要性。
2. 數學思政課講什麼內容
、思政課大綱中要求的重點學習目標與內容
這是思政課的根。不能貪求花里胡哨,吸引人眼球,而捨本逐末,喪失思政課最本真的意義。
2、在每堂課清晰的重點內容之上,要注意融入時代元素。
雖然我們的教材中,對每一知識點的梳理是不變的,歷史也不容改變,但日新月異的是我們身處的時代,這就要求教師能結合當前社會中的熱點問題,把書中知識講活講通講到生活中去。
3、把握學生思想認識動態,摸清學生生活最關心最迷茫的問題,使講課內容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希望能通過思政課的教育,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好個人的理想信念,引導他們能夠保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永遠努力奮斗,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3.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
(一)通過德育滲透培養愛國情懷。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教學教材更日新月異,數學課本中的插圖反映著中國社會五千年來的發展歷程,如人造地球衛星、高鐵、大型風力發電站及一些古代發明等,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對這些插圖進行觀察並予以講解。例如,教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材中「動手做」這一課程時,我以七巧板為例向學生講解:七巧板是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一種有趣的玩具,利用七巧板可以有多種不同組合,外國人對中國這項有趣的發明十分感興趣,並取名「東方魔板」,如此神奇的發明,大家想要了解嗎?通過介紹七巧板的歷史淵源,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事物的興趣和積極探索精神,而且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動手操作,培養互助協作精神。
在現在社會中,由於家庭結構較單一,很多學生在與人互助協作上表現出不足,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該利用數學課堂進行引導,使學生懂得與人分享,學會與人分享。例如教學低年級學生進行加減算數時,對學生進行引導。「10」以內的加減,小學生可以用手指計算出,「10」以上的就要用到教具。課堂上,教師發給每個小朋友數量不等的教具,要求同桌兩人一起完成「10」以上的加減法。強調如果兩人的教具放在一起數量依舊不夠,可以問周圍教具多餘的學生那裡借。並要求每組進行比賽,看哪一組能率先完成加減法任務。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學生之間的合作,讓他們在學習加減法的同時,懂得與人溝通協作、互幫互助。
(三)深挖教材,進行德育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根本指導,數學教材中的德育題材通常不明顯。要求教師必須懂得深挖教材、鑽研教材,發掘隱藏其中的德育內容,結合合適的舉例將德育知識貫穿整個教學。
例如,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教材中的「平均數」一課時,向學生提問:「如果有9個蘋果,要你和爸爸媽媽分著吃,你要怎麼分?為什麼?」
學生:爸爸媽媽和我每人3個,大家一樣多,誰也不吃虧。
教師:還有其他分法嗎?
學生:給爸爸媽媽各4個,我留2個。
教師:為什麼呢?
學生:因為我想到爸爸媽媽平時很辛苦,我愛爸爸媽媽,所以多給他們。
通過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學習「平均分」概念的同時,引導他們懂得孝順父母。
4. 教案中課程思政元素怎麼寫
教案中課程思政元素這樣寫:
一、人生觀價值觀。
(一)人生觀。
服務人民、奉獻社會。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二、理想信念。
信仰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三、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一)愛國主義。
愛祖國大好河山、愛自己的骨肉同胞、愛祖國的燦爛文化、愛自己的國家。
(二)民族精神。
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
四、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一)改革創新。
1.思想觀念:突破陳規、大膽探索、敢於創造。
2.責任感與使命感:不甘落後、奮勇爭先、追求進步。
3.精神狀態:堅忍不拔、自強不息、銳意進取。
(二)時代精神。
價值追求:人民至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誠信友愛。
職業品格:廉潔奉公、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甘於奉獻。
科學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務實、積極探索、勇於創新。
英雄情懷: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博、敢於勝利。
五、道德修養。
(一)社會公德。
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二)職業道德。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二)職業道德。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三)家庭美德。
人格平等、承擔責任、相親相愛、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四)個人品德。
愛國奉獻、明禮守法、厚德仁愛、正直善良、勤勞勇敢。
5. 數學課程思政特質及教學優點怎麼寫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在課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我也在思考數學教學和課程思政的結合問題。所謂課程思政是以課程為載體,以各學科知識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為切入點,以課堂實踐為基本途徑的育人實踐活動。按照這樣一個定義,回顧我20多年的數學教學經歷,我感覺即使在還沒有提出課程思政的理念的時候,我們的數學教學活動也始終緊緊圍繞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目標,和課程思政的育人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數學課和思政的結合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有機融合,而不是像電視劇中間的令人反感和突兀的插播廣告,它應該是一種潤物細無
6.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落實課程思政
一、做好數學「課程思政」,要深度挖掘這門課程的「思政元素」。
1、從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思政教育,培養嚴謹態度。
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提前到課堂,就是教育學生履行契約。要求學生上課遵守紀律,認真聽課,就是要求學生尊重他人的付出,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抄作業的習慣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我們要分析抄的原因,針對性的交流,讓其重新寫作業。對於不改的,作業成績零分記錄。教育學生做人做事要有嚴謹的態度。職業院校數學教育素質目標:(1)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從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素養和思維嚴謹、工作求實的作風;(3)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堅強的意志品格,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思想意識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我們的數學教學始終圍繞著這個目標進行。
2、從教學內容進行思政教育,崇尚理性精神。
數學教師更應當深度理解「課程思政」的重大意義,深入挖掘每個數學符號中及各教學環節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認真做好每堂教學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把「課程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我們在挖掘教材函數的內容的時候,利用函數的圖像讓學生直觀看到線條的變化,通過分析曲線的上升與下降,周期的變化特點,引導學生完善自我邏輯思維,教育學生我們的學習也是需要過程的,需要我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持續學習,理性探究才能達到量變到質變。
3、從課程內容的背景進行思政教育,提升數學審美。
把數學文化與「課程思政」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講每一章的導入時,先介紹知識的產生背景,介紹一些數學文化故事。例如我國古代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推算的圓周率的真值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他不僅在數學界出名,還是偉大的天文學家。通過這些介紹,學生不僅深刻理解無理數的概念,也認識到我們祖先的聰明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勵學生發奮學習,積極向上,勇於創新。數學是「使人聰明的學問」,它提示了一種思維的方法和模式及思維合理的標准,給人類思想解放打開了道路,它的思維方法可以直接起到幫助思考其他非數學問題,達到優化思考的目的。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思維的運用之美,必將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
4、從學生的學習中進行思政教育,養正家國情懷。
有的學生做題沒有過程,只有結果,在應付差事。通過保質保量完成作業教育學生對待數學要嚴謹,有理有據。用生活的事例引導學生思考做人做事的態度,做什麼事都要嚴謹認真,促進行為思政教育。例如法官不取證直接給犯人判刑,大夫不問病因直接開葯,宇宙飛船不經無數次實驗上天等。有的學生對待個人的利益看的重一些,我就通過分析元素,子集,真子集的關系來教育學生個體和集體的關系,引導學生愛國,傳遞正能量等,把養正家國情懷做到實處。
二、課程思政的幾點意見
1、「課程思政」是一種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能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面目出現,否則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抵抗,就會成為另一種「思政課程」。 所以,數學課程思政一定要結合課程的教育目標和教育特點,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合於課程教育內容之中,起到無形地育人作用。
2、數學課程思政的內容絕不僅僅是傳統思政課程的內容,而應該包含諸如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世界傳統文化等豐富廣泛的內容。數學其實是哲學的一部分。
3、數學「課程思政」,不僅轉變教育觀念,也要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在教師。教師是課堂教學第一責任人。教師有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才能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價值的引領,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意識。
7. 數學課思政目標怎麼寫
教學目標要以課程改革為核心,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業務能力不斷提升為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根本。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在它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是和各種各樣的應用問題緊密相關的。數學的特點不僅在於概念的抽象性、邏輯的嚴密性、結論的明確性和體系的完整性,而且在於它應用的廣泛性。
數學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學的應用不僅在工程技術、自然科學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以空前的廣度和深度向經濟、管理、金融、生物、醫學、環境、地質、人口、交通等新的領域滲透,所謂數學技術已經成為當代高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學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一種模擬,是用數學符號、數學式子、程序、圖形等對實際課題本質屬性的抽象而又簡潔的刻畫,它或能解釋某些客觀現象,或能預測未來的發展規律,或能為控制某一現象的發展提供某種意義下的最優策略或較好策略。
8. 小學數學思政點有哪些
研究教材,挖掘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教材是按數學內容的邏輯體系與認識理論的教學體系相結合的辦法來安排的。受篇幅的限制,教材內容較多顯示的是數學結論,對數學結論裡面所隱含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及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並沒有在教材里明顯地體現。然而數學是知識與思想方法的有機結合,沒有不包含數學思想方法的數學知識,也沒有游離於數學知識之外的數學思想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深入挖掘隱含在教材里的數學思想方法,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展示數學思維過程,這樣才有助於學生了解其中數學思想方法的產生、應用和發展的過程;理解數學思想方法的特徵,應用的條件,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實質。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理清和把握教材的體系和脈絡,統攬教材全局,高屋建瓴。然後建立各類概念、知識點或知識單元之間的界面關系,歸納和揭示其特殊性質和內在的一般規律。
如,在教學多邊形的內角和等於(n-2)×180°時,應引導學生已學過的三角形內角和定理,遇到多邊形的內角和考慮把多邊形的問題轉化為三角形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把多邊形通過輔助線分割成多個三角形,從而把多邊形的問題轉化為三角形的問題,當然在這里輔助線的添加方法是多種的,但是學生只要掌握了多邊形的內角和轉化為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思想後,添加輔助線以及推導證明多邊形的內角和就很容易了。
把握重難點,提煉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往往就是需要有意識地運用或揭示數學思想方法之處。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往往與數學思想方法的更新交替、綜合運用、跳躍性較大有關。因此,教師要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更要有意識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組織教學。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如果僅僅就例題的解法傳授給學生,那麼經常會出現學生課上能聽懂,下課不會做的現象,其實,問題還是出在學生沒有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上他們得到的僅僅是模仿的範本,一旦離開範本,解題就不知所措了,但是如果我們在教學的過程挖掘解題過程中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那麼學生得到將遠遠大於解題本身。
9. 數學課程思政報道標題怎麼寫
一、教學目標
(一)本講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高等數學A-1》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通過提煉高等數學課程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社會責任、愛國情懷等價值範式,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愛國熱情。
2.結合數學史和數學文化,貫徹數學精神,感受數學魅力,培養數學素養,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3.培養新時代學生「工匠精神」,藉助高等數學課程具有「科學嚴密、邏輯性強」等特點,引導學生堅守科學理念,強化數學意識,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生精益求精、勇於創新的品質。
(二)案例如何體現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1.由極限的重要性,引出極限發展歷程中眾多數學家們的勤奮嚴謹,孜孜以求,勇於創新的科學態度,鼓勵學生繼承與發揚(思政)。啟發學生激活舊知,探究發現問題——如何求解未定式極限?引入新知——「洛必達法則」求解未定式極限,從而使計算極限的方法更加完善(教學內容)。
2.通過對「洛必達法則」梯次漸進的教學設計——「內容初識→經典解析→反思探究」,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發揚「極限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對每個知識點的學習要精益求精,科學嚴謹(思政)。
3.通過對極限演算法的回顧與展望(教學),幫助學生意識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體驗極限中所蘊含的數學素養和人文精神,幫助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思政)。
二、課程思政案例內容
(一)案例的引出(10分鍾)
課堂活動:
請各位同學將以往求極限的方法寫下來。
由問題引出極限發展簡史(科學精神,科學素養),以及未定式極限需求新的極限求解方案——洛必達法則。
(二)案例內容(35分鍾)
1.案例形式:《極限發展簡史》PPT+講授
2.案例內容概要
中國古代的《墨經》中載有「窮,或有前,不容尺也」;《莊子·天下篇》中載有「一日之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九章算術注》中載有劉徽開創的「割圓術」,「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這些都是中國的樸素的、直觀的極限思想。而且劉徽對圓面積公式的證明,被公認為世界數學史上首次將極限思想和無窮小分割方法引入到數學證明中。古代數學因為歷史發展的獨特性,和西方數學風格迥異,之後在此基礎上為近代數學奠定了發展根基,繼而為現代數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3.案例思政目標:愛國情懷,科學素養,民族自豪感
「極限」的教學單元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數學成就,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這部分思政教學用我國古代的數學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信心,了解祖先智慧,傳承祖先文化和古代科學家的科學精神,進而激勵學生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學習。
三、分析講解
(一)重點分析:案例與本講內容的關聯度
本講課的內容是「洛必達法則」,知識性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利用洛必達法則求極限的方法,進而使得求函數極限方法更加完善。課程思政與本講課的契合點一在於通過極限發展史引入本講課主題,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課程思政與本講課的契合點二在於對本講課的知識點總結結合當下疫情中體現出的博愛和奉獻精神,通過對極限演算法的分析和總結,幫助學生意識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點滴積累,積少成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中國抗疫精神和情懷。
(二)如何達成課程思政預期目標:採取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1.案例導入講授法與問題驅動法:通過數學史文化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理性精神、創新精神和數學家的集體人格。理性精神是數學的主要特徵,數學是關於現實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通過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分析與推理、邏輯與直覺等理性思維得到的,它既遵循形式邏輯,同時又離不開辯證邏輯與辯證思維。這種理性精神是科學精神的典型代表,對大學生傳達理性精神是培養他們科學思維與科學精神的必經之路。
2.歸納講授法:通過最後的知識總結,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想境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樹立較為正確的三觀,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努力成愛,擔負起建設祖國各項事業的責任,只有如此,中華民族才能傲然屹立在世界東方,長存不息。
四、教學設計
10. 數學中的思政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從我們開始接觸教育就一直被列為必修課程。但是苦於應試教育制度,除了數學的枯燥難懂,我們好像再沒發現數學中的什麼。幾百年前,哲學家培根就說過:「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數學對我們的影響應該是潛移默化的。其實跳出應試制度來看,數學中不失蘊含著政治元素。
首先,從思維方法和思維邏輯來說,數學給予我們的這些思維習慣是其他學科不可比擬,而且是讓我們收益終生的。在提出問題方面,數學中獨特的問題情境最先促進了我們思維的發展;在論證問題方面,數學中的分析論證、構造論證、綜合論證等無疑構成了我們的思維大廈;在解決問題方面,數學中的檢驗、反思讓我們的思維更加嚴謹。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不自覺地就會用到一定的數學思維,這就說明數學已經滲入了我們的生活。
如果以上討論的是數學中的思維,那麼接下來討論的就是數學中的思想。
在數學的一些情境中,時長會涉及到「無窮」這個字眼。諸如「無窮大」「無窮小」此類。打個比方來說,隨便給出一個區間[0,1],這個區間相對於某些數集R、Q、N,它是顯得很微不足道。但是對其自身來說,它可以無限拉長,也可以包含無數個元素。蘇軾曾於《赤壁賦》中寫道「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以此來感慨人生的短暫與人的渺小。而從數學的角度來看,人生也可以無限的放大與延長。我們經常因為人生短暫而傷感,那是因為我們拿我們這個「小區間」和宇宙這個「大區間」進行了比較。如果只是看我們自身,每個人於自己來說都是全部,我們所擁有的「無限」就是時間財富和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