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讓小學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作為小學教師,怎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是值得重視思考的問題.學生為什麼不願學習數學,課堂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即如何結合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我們要時刻注意發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愉快地探索。
一、課前懸念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誘發學生從新課剛開始時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是至關重要的。喚起學生的愉悅感,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並由無意注意引導到有意注意,發展間接興趣。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開頭導語,用別出心裁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使數學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所以,現行通用教材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有大量的直觀圖,通過具體形象的實物來說 明概念、性質、法則、公式等數學知識。這樣做不僅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養他們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數學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對學生來說,獲得數學知識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知識,而是學生親自參與的、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實踐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基礎,通過學生動口、動手和動腦的操作實踐過程,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古人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所以我們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去體驗和探索。
㈡ 如何營造有趣味的數學課堂
一、讓微笑洋溢在數學課堂之中
教師的微笑可以讓學生愉快,就像一縷陽光照亮了整個教室;你的微笑如扔入湖中的一粒石子,那漾起的一圈圈的漣漪便是孩子的一張張笑臉。當你微笑著步入教室後,你會發現每個孩子者依戀地看著你,當你對學生的正確回答微笑點著頭,那個學生便會很自豪地坐下。你的微笑讓學生覺得你像個長者,像個朋友;你的微笑會拉近你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不一定非要板著臉。擺出拒人千里之處和深不可測的樣子,傲慢只會產生偏見。冷漠只製造屏障。微笑可以融化堅冰,可以催開花朵。真正地讓學生感到「如沐春風」。你的微笑會讓化學課堂充滿著濃濃的人文息。
二、讓學生「動」起來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不是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索然無味。我認為講課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更多的課堂時間讓給學生來說。就像今天一位學生一開始上課時,漫不經心的不用心聽課,我就叫他站起來回答問題,他不但回答不上,而且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在我講到另外一個問題的時候,故意叫他來回答,結果他回答的非常准確,於是我藉此表揚了他。在同學們討論問題的時候,我走到他旁邊告訴他本學期我一直在觀察他,他上課並未全身心地聽課,他也默認了我的看法。從我說完這句話後,我發現他開始很認真的聽課,而且在一節課中好幾次舉手回答問題。那一刻,我知道他開始試著改變自己了。在後來的幾天里,他都能積極回答問題。只要把握住激活學生思維的最佳機會,你的課堂就一定能活起來!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適時而問,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給學生們一定的思考空間,再簡單的問題也要讓他們自己回答,而不是老師直接講出來,再難的問題也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即使他們的回答不是很完美、到位,至少那是學生們自己思考出來的,老師應該給予肯定。至於他們回答不上的,老師再作補充,幫助他們答得更完整。教師的提問要恰時切入,適時而問,否則會直接影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顯著。因為,過早發問,學生的點還沒有氣氛,容易造成氣氛緊張,讓學生內心恐慌,造成課堂冷場;過遲發問,學生已一目瞭然,無需思考就能對答如流,這時的問題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毫無價值。
四、通過創設情景營造課堂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它是獲取知識的內驅力。在教學中,通過創設情景, 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整節課奠定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此,老師可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勾起學生的探究慾望,吸引他們以高度的熱情投入課堂。
㈢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鍾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和有效性談談個人看法。
一、優化教學內容,合理挖掘教材
。同時教師要敢於「突破」現行教材束縛,根據學生實際,改編教材,優化學習材料。如:小學數學中的一道例題:「小明看一本100頁的書,他每天看15頁,看了6天後還剩多少頁?」教學時我把問題改為:「看了6天後有沒有看完?」這就變成了一道開放題。學生在解答時可以從多角度去思考,這樣一改,拓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開拓了學生思維,把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落到了實處。
二、貼近學生生活,創設趣味情境
「因此教師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積極創設自然生動的情境,提高趣味性,點亮數學課堂。例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一課時,我把課堂設置在操場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指出不同的方向,玩辨別方向的游戲。在這以前,個別同學方向感很差,方位很模糊,但在小組學習中,他們互相啟發和幫助,很快就掌握了這個知識點。由此可見,利用小學生愛好游戲的天性創新學習方式,不僅學生學習快樂,效果好,也鍛煉了學生之間協作探究能力。
三、採用小組合作,組織有效探究
一是組織有效探究活動
1、靈活採用探究形式。
探究形式通常有學生個人獨立探究、學生臨時以自願組合的探究、既定小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體探究等。課堂上,可根據不同的探究需要,採用一種方式,也可以幾種方式交叉進行,使探究活動更加深入充分。
2、引領指導學生探究。
教師的參與是對學生莫大的支持與鼓勵。在探究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積極營造探究環境,指導探究方法,引領、促進學生學習小組內部交流與互動。其次,教師應鼓勵小組之間進行對話,並為這種交往、協作提供條件。此外,教師還要組織好全班學生的交流,使全體學生在演示與觀察、表達與傾聽、質疑與爭論、反駁與支持中得到收獲。
二是建立有效合作方式
隨著素質教育深入發展,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怎樣才能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
㈣ 一年級數學課堂如何做到有趣又高效
一年級數學課堂如何做到有趣又高效
怎麼使課堂教學富有趣味性呢?以下是我的幾個教學心得:
一、手腦並用的操作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法安排學生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動手做一做,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操作實踐活動主動獲取知識。我在教《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先出示了紅領巾、三角板、時鍾、摺扇,讓學生看角、指角;再拿出圓形紙片,讓學生折角、摸角;然後讓學生用兩個硬紙條和一個圖釘做活動角、擺弄大小不等的角;又通過圖釘轉換成「點」,兩個硬紙條轉換成用直尺畫成的連接點的兩條線,角的要素躍然紙上;最後把角的描述性定義編成歌謠,「一個角有個尖,一個頂點兩條邊,認真想仔細看,角的特徵記心間」,學生邊舞邊唱,主動投入,興趣盎然。
二、形式新穎的練習方式
靈活新穎的習題設計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有利於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如在「9加幾」練習課教學中,我將枯燥的題組練習設計成孔雀開屏,讓孩子在小組內合作完成,並展示出優勝小組的作品等等一系列的設計。從而學生學得輕松、扎實。
三、靈活多變的游戲活動
小學生注意的特點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教學中,應該組織學生通過靈活多變的游戲來學習數學知識,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注意力長時間穩定在學習對象上來,收到良好效果。如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上冊的《可能性》這一課時,新課引入環節就運用學生喜愛的摸球和摸牌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袋子里只裝了紅球這一巧妙的「忽悠」讓學生產生思維沖突,激發了其強烈的求知慾及學習熱情,並使他們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確切感受並強化對簡單隨機現象事件特徵的感知,並由此形成正確而清晰的認識。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小組合作力量,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與協作精神,增強合作意識,在互動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四、生動有趣的學習競賽
我除了在游戲活動中搞些競賽外,還經常搞「速算比賽」、「指得數比賽」和「搶答題比賽」等生動有趣的數學競賽。如「指得數比賽」,我在黑板上寫出所需要的數,請兩人上來比賽,老師說題,得幾,學生就指黑板上寫得幾,看誰指得對指得快。為了讓每個人都動起來,我在指定兩人到前面參加比賽的同時,把下面的同學也分為兩隊,人人當裁判員,用「打手勢」的方法分別記先指對的次數,最後老師看左右兩部分同學打的手勢,就知道幾比幾了。這種比賽,如同進行一場緊張的排球賽,大家躍躍欲試,情緒高漲。而要當好裁判員,也必須算得快,這樣就把兩人的活動變為全班同學的活動,大大提高了練習的效果。
㈤ 如何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我們每一名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都應該關注的問題。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小學數學教學就是一門讓學生的思維舞動起來的學科。 新課改的精神重在落實對少年兒童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特別是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數學的學習不同於其他學科,他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相對要高,而且老師講解起來也不夠生動形象,要達到理想教學效果確實不太容易。特別是針對一些小學生,他們的邏輯思維正處於一個發展階段,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讓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感興趣,在以後的學習中就很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至於使他們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但是小學生可塑性強,只要我們根據他們的特點適當調整教學方式方法,不斷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就能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轉帖 一、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對話 我們的數學課堂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造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猜測、類比、歸納、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知識和解題技能,進一步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具體到課堂教學當中,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活動就要盡可能設計一些動手,游戲較強的學習活動,引起學生注意。而高年級的學習活動的設計就要注重思維含量,不斷地讓學生體驗經歷獨立思考,研究之後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成功感中培養情趣,提高自信。當然創設情境,設計有趣味性的學習活動,一定要掌握好為教學目標服務,已開發學生思維能力為前提。 二、搞好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中,學習動機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關鍵作用。他是有意識的學習活動的催化劑具有感情性的因素。課堂教學的進行也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很重要。除了教師做好表率,為人師表之外,教師要從心理上對學生做到真正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教師進而喜歡他教的學科。因此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也是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始終微笑著,以充滿期待和鼓勵的目光看住學生,以充滿激情的話語啟迪著學生的心靈,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使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愉快的學習氣氛為學生提供充發展個性的機會,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質量。 三、增強鼓勵培養自信 在課堂教學中,作業評語中,評價對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得到肯定,有了自信,他們就會有更濃的學習興趣。因此,語言上的,物質上的獎勵(獎狀小星星之類的)也沒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 只要我們不斷地反思我們的教學活動,反思我們的教學效果,審視我們的教學行為,從心裡尊重學生,教學活動的設計盡可能的貼近學生的生活,不斷地鼓勵激勵學生,培養他們的自信,用心之後,我們的課堂一定能吸引學生的主意力! 張生平於24/8/2012 PM 2:44:15變靜態為動態,變無聲為有聲
㈥ 如何在課堂上提高數學課的趣味性
一、優化教學內容,合理挖掘教材
研究表明,當數學和兒童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兒童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因此,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賦予數學知識豐富的現實背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的、應用性很強的學習材料。同時教師要敢於「突破」現行教材束縛,根據學生實際,改編教材,優化學習材料。
二、貼近學生生活,創設趣味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積極創設自然生動的情境,提高趣味性,點亮數學課堂。利用學生愛好游戲的天性創新學習方式,不僅學生學習快樂,效果好,也鍛煉了學生之間協作探究能力。
㈦ 如何讓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變得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源泉」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僅能使學生熱愛數學,而且能使他們學會數學,學好數學。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1、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也是一個過程。它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個性、體力,並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過程。教師要以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熱烈健康的情感影響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數學來源於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營造合適的情景,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不斷產生興趣,從中體會學數學的樂趣。
2、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用親切自然的表情、鼓勵性的語言營造平等、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盡量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練習的機會,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感受和成就感,這種情感會促使學生保持對數學的濃厚興趣,進而產生不斷克服數學學習中的困難的勇氣。教師要想方設法創設最佳課堂情景來激勵學生學習的動機與興趣。讓學生樂與參與和分享,敢於競爭和展示,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力,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另外,教師廣博的知識和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也是創造良好課堂氣氛不容忽視的條件。
㈧ 如何增加初中數學講課趣味性
一、利用有趣的材料導入課堂
要充分挖掘數學的趣味、奧妙及應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其在戰勝困難的實踐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二、創設豐富的活動貫穿課堂
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教師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數學趣味的問題,展開最基本的、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數學就在生活中,培養學習、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數學的魅力。
㈨ 如何讓數學課堂輕松有趣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有這樣一句話:「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要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孩子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創設出學生喜聞樂見的、真實的情境,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靈活設計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小學數學課本上的練習大多來源於生活,而這些生動活潑的內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顯得抽象而單調,教學中難以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為此,我們教師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創設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練習,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型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上,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乏味的數學練習,而是有活力的東西。我在課堂教學的練習環節中常常將習題做適當的改變,引進相關的生活問題,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提升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
㈩ 怎樣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0分鍾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和有效性談談個人看法。
一、優化教學內容,合理挖掘教材
研究表明,當數學和兒童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兒童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因此,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賦予數學知識豐富的現實背景,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的、應用性很強的學習材料。同時教師要敢於「突破」現行教材束縛,根據學生實際,改編教材,優化學習材料。如:小學數學中的一道例題:「小明看一本100頁的書,他每天看15頁,看了6天後還剩多少頁?」教學時我把問題改為:「看了6天後有沒有看完?」這就變成了一道開放題。學生在解答時可以從多角度去思考,這樣一改,拓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開拓了學生思維,把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落到了實處。
二、貼近學生生活,創設趣味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因此教師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積極創設自然生動的情境,提高趣味性,點亮數學課堂。例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一課時,我把課堂設置在操場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指出不同的方向,玩辨別方向的游戲。在這以前,個別同學方向感很差,方位很模糊,但在小組學習中,他們互相啟發和幫助,很快就掌握了這個知識點。由此可見,利用小學生愛好游戲的天性創新學習方式,不僅學生學習快樂,效果好,也鍛煉了學生之間協作探究能力。
三、採用小組合作,組織有效探究
一是組織有效探究活動
1、靈活採用探究形式。
探究形式通常有學生個人獨立探究、學生臨時以自願組合的探究、既定小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體探究等。課堂上,可根據不同的探究需要,採用一種方式,也可以幾種方式交叉進行,使探究活動更加深入充分。
2、引領指導學生探究。
教師的參與是對學生莫大的支持與鼓勵。在探究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積極營造探究環境,指導探究方法,引領、促進學生學習小組內部交流與互動。其次,教師應鼓勵小組之間進行對話,並為這種交往、協作提供條件。此外,教師還要組織好全班學生的交流,使全體學生在演示與觀察、表達與傾聽、質疑與爭論、反駁與支持中得到收獲。
二是建立有效合作方式
隨著素質教育深入發展,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怎樣才能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首先,教師要明確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合作的必要。對於那些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就不需安排合作學習。只有那些學生單獨不能解決的、並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之間優勢互補的開放性的問題,才有合作的價值。其次,在具體操作中教師應注意:一是分工明確。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人人都成為小組學習的主人。二是建立機制。必須有意識的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每個成員感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小組的學習結果,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意見。三是適時引導。合作過程中學生活動相對分散,干擾因素相對增多,教師要成為學習小組的一員,通過提示、點撥、引導等形式,指導學習活動。
三是捕捉有效生成資源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課堂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尷尬」:教師正要進行下一環節教學時,學生可能會冷不丁冒出一個問題、或補充一種演算法、或提出一種疑意等。這時,放棄既定環節教學,就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裝作未見,又顯然有悖於「據學而教」的理念。每每遇此,教師常常進退兩難。一個真誠關注學生發展的教師會果斷地調整教學任務,敏銳捕捉稍縱即逝的生成點,並加以放大。因為他們相信,許多富有創造性的生成資源是一閃而過的,抓不住就可能錯失一次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良機。
四、因材因生施教,注重激趣促效
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快樂因素,以生為本,因材定教施教,在教學各個環節,都要注重激趣促收實效,除了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以外,還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好的數學課不僅「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而且還要「課結束,趣猶存」。我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是這樣小結的:「(出示小黑板:一瓶汽水,甲喝了整瓶的一半,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分數知識表述這道題嗎?當同學們回答完甲喝了1/2,乙喝了1/4,丙喝了1/8後,我再追問:這瓶水還剩多少?誰喝得多?誰喝得少?為什麼?當學生不能回答時,我就說這些知識等到下節課學習之後就能明白,同學們先回去想想,看誰最聰明!」課後學生便會興趣盎然地預習下節課的內容了。
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必須是讓學生獲得有價值的數學,而有價值的數學,不僅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而且能夠在實際中得到應用,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古人說:「授魚不如授漁」也就是這個道理。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我們期待以自己的思考,引發更多教師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