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應注意什麼
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教學中應用的注意事項
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主要包括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和多媒體。四要素相
互聯系、相互制約,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師是教學過程
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知識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主動施教的知識灌輸者;學生
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灌輸的對象;教材中所
提供的知識是學生主動建構的對象,而不是教師向學生灌輸的內容;多媒體是創設學習
的情境以及學生主動學習、協作、探索和完成知識意義建構的認知工具,而不是教師向20
學生灌輸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不能以媒體技術簡單地代替教師
的傳授,仍然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突出多媒體教學的輔助功
能。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25]
1.不可替代性
進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研究首先明確其地位是「輔助」,而不是「代替」,不
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多媒體教學代替其它教學方法和手段。要堅持不可取代性原則,
盡可能地避免只追求形式而無視教學效果的現象。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哪些知識適合
於採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哪些知識不宜使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是否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用多用少,關鍵在於是否有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決不能為使用而使用,
更不能為偷懶而使用,不能以動畫代替更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課堂演示實驗。
多媒體只有用於那些難以操作或實物操作中效果不太明顯的實驗才體現出它的必要性。
2.時效性
不可否認,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所呈現的信息容量都比傳統課堂所能呈現的信息容
量大,但如果在多媒體教學中一味地追求大容量、高密度而不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是不
行的。如有的教師把兩節課內容並成一節課來上,把多媒體教學搞成放電影、電視一樣,
讓大量的信息在學生眼前一晃而過,從而造成許多教學內容,特別是一些重點和難點很
難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很強的知識表徵。這種做法因屏幕變化頻繁使學生眼花繚亂,即使
學生被動地接受了這些信息,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和遷移,不利於培養能力,體現不
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此外,注意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獨特功能,從生理學和心理學的
角度分析,無論是有意注意還是無意注意,變換方式最有效果。如果不是特別必要,盡
量避免一節課的45分鍾全部運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教學內容,否則學生的視覺疲勞、心
理疲勞將會抑制大腦對信息的接受,有的課雖然只用二分鍾的多媒體教學,卻解決了最
難突破的關鍵點,可謂畫龍點睛、雪中送炭。
3.交互性
多媒體課件不能包攬整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程序以及板書等所有內容,而上課時
老師只管按滑鼠,一點到底,雖然省勁不少,但學生只能被牽著鼻子走,仍然是「灌輸
式」的教學,無法實現師生的共同交流。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時地反饋信息,實現教師
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
多媒體教學,具有其它手段無法替代的功能。只有善於將這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
統教學手段相互結合、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和完善,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只要我們不斷地去實踐、探索和總結,就會使多媒體技術不斷完善,使之成為一種理想的教學手段。
2. 如何在小學數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技術
數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是當前研究的熱門課題。《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那麼,如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呢?本人談談以下幾點做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在數學教學中,可運用多媒體技術集形、聲、色於一體等特點,直觀形象地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第一冊「認識鍾表」這一內容時,一開始出示小明起床的畫面,並伴有鬧鍾的鈴聲,讓學生說說「小明什麼時候、在做什麼?你是怎麼知道小明起床的時間的?」學生一下子被這一畫面及聲音吸引住了,個個認真觀察搶著回答,從而很順利地導入了新課,同時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又如,在教學第二冊「認識人民幣」時,在講新課前,先播放兩段影片:一段是人們在超市買東西的情景;一段是人們排隊買車票的情景。這兩個情景,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學生就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播完這兩段影片後,教師問學生:「這兩段影片拍的是什麼情景?」「買東西、買車票要用什麼?」學生回答後,教師再問:「你們想認識人民幣嗎?那麼,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人民幣』。」這樣就使學生自然覺得數學離我們的生活不遠,從而快地進入了學習的狀態。
二、動態演示,加深知識的理解掌握。
和傳統媒體相比,現代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使人的思維過程更加形象直觀,它可以藉助各種圖像、動畫、實物投影、文字展示等手段,使原先僅僅只藉助於文字描述的概念、道理等直觀化,從而加強學生對這些東西的理解、記憶。在常規教學中,由於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規的教學手段難以達到一定的效果。運用電教媒體,可以很輕松地解決這些教學上所遇到的問題。
如小學數學第一冊「加減混合」是第六單元教材的一個難點內容,它們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都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數,或者由於看不見第一步的得數而造成第二步計算的困難。為了幫助學生順利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並克服因為看不見第一步計算的得數的計算障礙,我在教學上運用了電教手段,用動畫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和計算順序。在教學先加後減的混合計算時,屏幕上出現湖裡有4隻天鵝,又飛來3隻,一會兒又飛走了2隻的場面,然後根據畫面所反映的天鵝只數的變化過程引出算式4+3-2。一方面直觀地反映了先加後減的加減混合算式的意義,另一方面又表明計算順序。這樣,輕松地突破了這一教學難點,取得了在黑板上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
三、增大容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提高數學課教學效率」是一個大課題。要切實提高數學課教學的效率,就必須使數學教學具有高質、高速、高量的特點。如果只有高質,卻低速、少量,從整體觀點來看,仍不能算是高效;同理,如果只有速度,只有高量,卻低質、無效,也談不上高效。只有高質、高量、高速三者緊密融合在一起,才算是真正的高效。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就很容易實現。
如小學教學第二冊「認識人民幣」這一內容,在教學「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時,利用多媒體把我們常見的一些人民幣做成一段影片,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可以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又節約了時間,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又如第二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鞏固新知的教學,要完成練習十的第1~4題,如果按照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一題一題地講解,或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再一題一題地講解的話,這樣所用的時間就變得很多,使教學容量大大地降低,而且學生在練習時會覺得很枯燥、無味,學習的熱情不高,教學效果也不好。利用多媒體技術,這樣的問題很容易解決,我把這四題練習穿插到故事的情節中去,在開始練習時,我給學生講一個故事:小公雞和小鴨子倆是好朋友。有一天,小公雞要到小鴨子家去做客,在路上遇到了種種困難。同學們,你們願意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去幫助小公雞解決困難嗎?這時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就高漲起來了,個個都積極舉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四道練習。不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增加教學的容量。
教育手段現代化是信息化、全球化時代對教育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說,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中一項意義重大而又必不可少的艱巨任務。所以,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結合多媒體技術的自身特點,把多媒體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利工具。
3. 數學課堂中運用到的多媒體手段都有哪些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數學教學中。在數學教學課堂中,適當地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以逼真、生動地畫面來創造教學情境,使抽象的教學內容更形象、更生動,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新事物,並且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把多媒體教學帶到數學教學中去,就像使用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生動化,也有利於數學概念的形成。在推導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中,使學生不但學到了數學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的高科技手段,對教學任務的完成起著重大的幫助作用。因此多媒體教學更是成為教師的重要教學手段。以下幾點是我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運用多媒體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所總結的一些心得體會和經驗。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本身是一門抽象、枯燥的學科,到了初中,部分學生不願意學習數學,再加上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創新能力難以提高,使這部分學生對數學沒興趣。而多媒體教學能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這些特點,對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教學中,運用多種媒體來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求知慾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例如,講「三角形全等」知識時,可以製作兩個不同顏色的三角形,通過旋轉、平移、重疊等系列動畫形象生動描述了兩個三角形全等,並能有效的歸納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能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憑空想像、似有非有和難以理解之苦,同時,還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們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並獲得一定的學習效果。這樣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二、用多媒體教學解決重點難點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嚴密、思維抽象。初中學生的認知發展尚未成熟,缺乏邏輯嚴謹性,導致思考問題不全面,從而對數學中抽象的性質定理較難理解,而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通過其圖像及數據的處理功能,在教師的操作下,層層深入地引導他們運用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來處理問題,減少學習困難。例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的性質和圖像」時,本節課的重難點的解決過程中可以利用幾何畫板的動態演示功能,在學生討論「反比例函數性質」時,學生通過觀察函數圖像得出:「當k>0時,y值隨自變數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y值隨自變數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y值隨自變數x的增大而增大」。隨著圖形的變化,疑點在數形結合的動態演示中消失,知識在直觀與抽象間印入學生的大腦,難點因實驗成為學生的興奮點。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既要板書又要擦黑板,這樣使課堂的容量小,題型單調,形式乏味。在現代的教學中,由於運用多媒體教學,節省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45分鍾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多種題型,練習容量大大增加。教師可以預先擬好題目,運用多媒體教學出示在學生的面前,有利於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於學生發揮獨立思維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也可以為教師提供的反饋信息,使教師有充分的依據改變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直觀性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幾何教學中,能使圖形進行平移、對折、旋轉、閃爍等變化手段表達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述「幾何圖形」時,對各種柱體、錐體、台體、球體的認識,畫它們的三視圖,認識它們的圖時,就可以利用空間圖形的分、合、轉、展等多種形式的動畫,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使學生能身臨其境,產生立體感,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同時通過啟發性提問,引導學生思維,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挖掘各圖形間的內在聯系,深刻理解幾何圖形的性質,培養了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五、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新精神就必須有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和氣氛,並使學生的注意力融入到情境之中,能激發其思考與討論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很快的調動起來。例如,在學習「平移」時,探究:如何在一張半透明的紙上,畫出一排形狀相同和大小相等的雪人呢?利用多媒體展示把半透明的紙蓋在上圖上,先描出一個雪人,然後按同一個方向陸續移動這張紙,再描出第二個,第三個……在所畫的雪人圖形中任意找三組對應點,連接這些對應點,觀察得出的線段,它們的位置、大小有什麼關系?利用多媒體展示就像動畫片一樣展現在學生眼前,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學生迅速地歸納出平移的特徵。本節課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形象、生動地描述,能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現知識的內在規律,突破時間、空間、抽象、宏觀和微觀的限制,讓學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開拓學生視野,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4. 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已進入教育領域,並得到迅速的發展。計算機在教育上的應用,使得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材觀念與形式、課堂教學結構、以至教學思想與教學理論都發生了變革。多媒體由於具有圖、文、聲、像並茂這樣的特點,它能提供理想的教學環境,並將改變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要在45分鍾的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的效益,進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學,多媒體的應用勢在必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它的運用不但有利於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還有利於學生知識的獲得與保持,更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成為教師教育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優越性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1.多媒體能創設生動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數學教學中,適時適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效來創造教學情境,能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能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能使學生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並且有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學生初次接觸幾何圖形時,一開始學生有畏難情緒,這與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能力有關,也與傳統教學模式有關。而教師適當運用多媒體,引進「圖形運動」,對平行線、平行四邊形、等腰三角形和圓中的一些比較直觀的基礎知識,運用平移、翻轉和中心對稱等一系列圖形運動,使原來那些呆板、枯燥的圖形變活。這些直觀的圖形運動,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並初步有了運用動的觀點來處理數學問題的意識,使以教師教為主變為以學生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
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問題情景,展示問題意義,能使學生了解問題的實際意義並能引起學生對解決問題的興趣,激發其主動參與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從而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愛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數學課程的特點之一是內容抽象。因此,考慮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做到生動形象,是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時常思索的問題。而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可以較好的解決這個難題。例如在直線、射線、線段的判斷中,學生對「線」的特徵雖然了解,但在應用把握不定。我們在設計課件這一部分時,採用動畫顯示直線、射線和線段。例如,可以使線段自左飛入,然後按動畫疊放次序播放,射線是線段基礎上一端的無限處長及把線段兩端處長得到直線,這種在原有圖形基礎上的動畫展示過程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線間的對應關系,加深了對「線」的特徵的掌握。多媒體可應用於數學教學中實驗模擬和難點突破。
2.運用多媒體能將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
運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並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將教學內容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零與整,虛與實之間實現靈活的相互轉化,從而使教學內容涉及到的事物、現象、過程、情景,交融地再現於教學中,克服了傳統的單調模式,達到圖文同步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應用題時,首先用多媒體計算機出示一副兩人同時從兩地相對行走的情境圖,通過演示兩人行走的方向,讓學生認識兩個怎樣運動是相對而行、相背而行、相向而行,然後重點演示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的情景:先閃動兩人走過的路程,接著閃動相距的路程,直到變為一點,然後揭示這種現象就是「相遇」這個概念。由於多媒體計算機喚起了學生實際生活的環境,直觀地展示了兩人從出發到相遇的全過程,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熱情。因此,這種多媒體教學可以從心理上消除了學生聽課造成的疲勞和緊張感,使學生獲得一種輕松、舒適、怡然的心情,從緊張的課堂教學氣氛中解脫出來,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自由」地學習。又如梯形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來推導的,因為這個旋轉過程很難想像,所以電腦是邊講解邊演示。
3.多媒體能圖文聲像並茂,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映,思維活動是在感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感性認識是思維活動的源泉和依據。因此,教學時應讓學生通過感知來獲取大量具體而生動的材料。在多媒體教學中,使用文字、數學、語言解說等配合傳統教學的分析、推理,可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運用音樂、圖形、圖像、動,畫等,可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圖,製作成課件,讓學生通過生動的畫面,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快速繪圖、動畫、視頻、發聲等功能,可以快速模擬某些發現的過程,使傳統教學難以實現的「發現法」教學可以經常實施。 如「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復習」中,有這樣一個環節,用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教學時,先讓學生看圖: (1)說說平行四邊形是怎樣轉化成長方形,學生說到沿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高剪開,計算機屏幕馬上就出現顯示圖;(2)說到平移小三角形,微機根據學生所說顯示圖; (3)產生一個平移的過程。這樣就讓學生活生生地看到了這個平移的整個過程。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效果,這時再請學生看著演示講一遍割補過程,然後用語言來表達,這樣不僅非常有利於知識的獲取,知識的保持、知識的融會貫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特長,還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全面提高。例如,在教學「線段、射線、直線」時,先在屏幕上顯示學生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個亮點,然後,從亮點向右射出一束水線,使學生看後馬上就能悟出射線是怎麼形成的;再用不同色彩分別在射線上閃爍出第二個亮點和兩個亮點間的一部分,使學生認識到這就是線段,線段有兩個端點;最後,將左邊一個端點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條直線,將直線向左右兩邊適當延伸後,問學生直線還可以向兩邊延伸嗎?引導學生想像出直線無限長、不可度量、沒有端點。又如:在「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教學中,我們設計教學軟體,在大屏幕出現:美麗清晰的地平線上,太陽開始露出了可愛的笑臉。將這一美麗的景物形象地比喻為直線和圓的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悟」出「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變化示意圖。通過這樣直觀教學,將那些看似靜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動起來,形成生動有趣的畫面,有利於對知識的鞏固和加深。
一堂高質量的課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便是其中之一。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在學習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這就要求教師深鑽教材、有計劃、有目的地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比較具體地感受到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從而產生多種多樣的學習需要,並促進這些需要轉化為正確的學習動機,這樣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自覺的、積極的學習狀態。在數學教學中設計用多媒體展示現實生活中許多常見的精美圖案,讓學生體會幾何圖形的美,同時使學生領會到幾何圖形的實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多媒體應用能豐富課堂教學容量。
例題、習題,使教與練的容量大大地增加。設計實際問題情景,重新組織教材結構,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應用能力。是新型教師所應具備的素質。課堂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而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採用多媒體教學,教學容量比以往的常規教學容量多,教師應注重掌握教學節奏。節奏的快慢強弱、輕重緩急,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如:對《圓的認識》設計採用了三個問題情景:首先是向學生提出圓的表達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幾種?等學生回答後,從計算機中調出圓的幾種圖形,讓學生集中精力觀看後,情緒高漲,思路開闊;在對圓的判別中,設計插入一個繪制的車輪圖象,使學生對圓的性質豁然醒悟;在對一堂課的歸納、小結時,採用網路技巧及特寫處理,把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思想和解題技巧以特寫方式歸於一張畫面上,並配上輕松的背景音樂,使同學能輕松愉快地掌握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相遇問題》這堂課的設計中,在上課20分鍾時加入情景問題:「行駛中的兩輛汽車,一前一後相隔300米,兩車速度相同(30米/分),前車在剎車後由於慣性作用,要繼續往前滑行一段才停,這段路程是15米,時間大約2分鍾,後車繼續前行,求兩車相遇的路程」。在師生討論的操作、計算過程中,學生既體會到數學在交通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又體會到站中不同角度觀察者的感覺和情景。又如在教學「認識三角形」時,先讓學生觀看一組由三角形組成的各種圖案,以此來揭示課題:認識最簡單的多邊形——三角形。然後讓學生拿出他們准備好的三角形紙片,在教師的引導下,分組進行觀察、測量、比較,來揭示三角形的概念,認識三角形的組成元素。再讓學生對現有的三角形圖片和紙片進行分類,教師來歸納總結三角形的分類情況。最後,再出示一組課堂練習,強化知識點。這樣融合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教學技術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克服學習障礙。
初中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實現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如教學平移、旋轉、軸反射等幾何變換時,在電腦上動畫演示圖形變換比在黑板比畫易懂直觀得多。幾何圖形的變換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重要位置,通過圖形的變換,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促進學生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如在學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節中,可設計如下內容的多媒體。△ABC中,∠BAC=90°,AB=AC,MN是過點A的直線,BD垂直於MN,CE垂直於MN,問題1:BD和AE相等嗎?如相等,請證明,如不相等,請說明理由。DE、BD、CE三者之間有何關系,請證明。問題2:如果MN繞著點A旋轉,旋轉到與BC相交的位置,此時,DE、BD、CE三者之間有何關系,請做出合理的解釋。當然,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很多,課件的設計也要根據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設計,以求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運用多媒體,有效提高學生愛國主義意識。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在《幾何》的多邊形教學課中,將五星紅旗上的五角星投影出來,都是些美麗的幾何圖案,讓同學們知道祖國不但繁榮昌盛,就連祖國的象徵標志也美觀大方。在《直角三角形》一課的教學中,將《勾股定理》的史話資料和幾何圖案製成課件放映出來,讓學生知道我國的歷史悠久,我們的知識是從書本里、課堂上和生活中得到的,要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建設者,我們的知識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共同努力,發奮學習。從而滲透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注意問題
(一)、多媒體應與數學的學科特點相結合,突出數學的思維特點。
數學科學的特點是邏輯性強,涉及三維空間問題,動態過程問題等抽象思維要求高。傳統教學手段以靜態為主,很難在課堂上利用黑板將這種復雜的情景展示出來,更不用說藉助情景來分析。正是因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觀、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進一步增加了學生理解和掌握的難度,為此成為教學中的難點。多媒體教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計算機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幫助教師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授課教師解決難點教學問題,因而應讓多媒體課件成為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授課。而且,每一節課不是非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不可,有些課使用多媒體課件反而不如傳統手段教學的實際效果好。因此多媒體課件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運用一定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特點去選擇、運用不同的多媒體技術,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上的優勢,不能把數學搞成電腦多媒體功能的成果展覽。
(二)、多媒體課件的設計應與傳統教學優勢互補。
教學中一定要明確,多媒體應用只是一種手段,我們只是通過這一手段來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不能把多媒體的應用作為目的,應避免生硬地把多媒體的手段安插在教學過程中,甚至在某些需及時交流師生思想情感的互動過程中還應考慮避免多媒體的干擾,應該認識到多媒體教學是不能夠完全取代教師的作用的。因此,我們不能把課件製作流於形式,一節課一個課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課堂教學。只考慮教師的方便,什麼課都搞成電腦演示,那麼將只會適得其反。應把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教具、學具、黑板)結合起來,優勢互補,方能使教學手段整體優化。
例如,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割捨教師的板書。板書是教師配合講授和練習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綱契領地寫出來的講授提綱或者畫出來的圖表。一般說來,板書既包括備課過程中設計好的相對固定的部分,也包括上課過程中針對具體問題、具體情況臨時書寫的部分。教師板書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漸進的過程。演示課件的板書內容是備課過程中設計好的相對固定部分,且往往是一行一行的出現的,思維上的跳躍較大。而現場即時性板書則更能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要,並且對學生還有一定的示範作用。如一些數學符號的書寫、圖形圖像的畫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範就不宜使用多媒體代替。
同時,多媒體教學也不應理解為全堂多媒體演示,不應該忽視師生之間的口頭交流。課堂教學的本質是師生互動。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和學生人格形成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應注重知識的反饋環節,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課堂上教師有針對性的提問,一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加以了解,二來也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的交流。在教學方式上,我們主張要採取啟發式教學,反對注入式教學。經過幾代數學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傳統數學教學模式注入了許多新的教育理念。比如課堂上創設問題情景,使學生有強烈的解決問題的慾望。再比如解決問題的「變式」教學,主張「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等等。這些都是傳統教學的優點,我們應該繼續發揚的。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並非強調所有的數學內容都適合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它只可巧用,不能濫用。初中數學的課程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轉變教育觀念的前提下,巧借現代信息技術的優異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機整合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達到優化數學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目的。
5. 如何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促使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作為高科技產物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融入我們的課堂教學,以它先進的表現方式,獨有的顯現特點,可賦予知識聲、形、色,能使知識化抽象為具體,化靜為動,形象逼真地為學生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並且有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優化小學數學課堂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樂學」
小學生天性好玩、好動、好奇,他們的認知活動多以興趣和好奇為前提,無意注意佔重要地位,任何新鮮事物的出現都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知識的積累與智能的發展,也多於無意下完成,創設學習數學的愉快情景尤為重要。
1、創設問題情景
教師可根據新知識的內容和特點,運用多媒體聲形並茂,生動有趣的特點,創設趣味橫溢的問題情境,把學生的好奇的心理變為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
如教學《倍的認識》時,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創設了小兔過生日宴會,請小猴來幫忙招待客人的故事情境:「今天小兔子過生日,請小猴來幫忙招待客人,小猴子可勤快了,把洗干凈的蘿卜和蘋果擺放在了盤子里(一個盤子放3個蘋果,另一個盤子放了6個蘿卜),它還悄悄地告訴小豬蘿卜和蘋果的擺放有一個奇妙的關系。於是小豬開始動腦筋想:蘿卜和蘋果之間到底有什麼奇妙的關系呢?」學生們聽完故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個奇妙的關系?」學生都說:「想」!
這樣,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調動了起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激發探究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之中。
2、創設生活化情境
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可以讓學生從直接的生活經驗與背景中,親身體驗情境中的問題,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情境中的問題,而且有利於學生體驗到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然而常規教學由於受時間、空間等限制,無法有效地創設較多的實際問題情境,限制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而通過計算機教學媒體能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維進入虛擬的現實世界,再引導學生對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思考,採取對策。如學習了「人民幣的認識」後,可利用計算機創設「虛擬商店,」讓學生小組合作,開展購物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簡單的付錢、算錢、找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並學會了如何使用人民幣。使學生在豐富的呈現形式和實際活動中逐步形成數概念,發展數感。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易學」
1、展現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小學生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時期,它們接受抽象概念的能力很差,利用多媒體課件動態圖像演示,不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演示出來,而且其突出的較強的刺激作用有助於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加之,教師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地自行探索、創造,可促進學生組建新的認知結構,從而促進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5以內的減法」時,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展現:原來有3個小朋友在盪鞦韆,後來走了一個小朋友的畫面。我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麼?學生紛紛很完整地表達了這一過程,並讓學生提出問題——還剩幾個小朋友?這樣使學生對3-1=2這一等式有了一個直觀、形象、動態的認識。然後,教師又演示「小猴子搬5個桃子掉了2個」的動態情景,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語言完整地表達了這個動態過程,並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找出這樣的事例,讓學生說算式及算式表示的意義,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通過一系列觀察、師與生、生與師之間的相互交流中,感悟減法的含義。從而成功地實現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教師無需更多的語言,只要藉助計算機,便無聲地傳遞了教學信息,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於學生面前。而這種傳遞又是那麼有吸引力、有啟發性,使學生絲毫感覺不到由於思維產生障礙可能帶給他們的心理壓力,反而,卻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
2、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在數學課堂教學時靈活、合理地使用了多媒體輔助課件進行輔助教學,直觀生動展示圖形的變化,可有效地解決數學課堂教學的重點,突破難點。例如「角的度量」這一內容,操作性很強,是教學難點,難就難在學生對量角器的構造認識不清,沒有很好地掌握量角的要領。為此,教學時要設法讓學生認識量角器,切實掌握它的構成。教學時可以精心設計量角器這一課件,依次點擊出示外形、中心、刻度線、零刻度線(內外刻度分兩次點擊出示),邊出示邊介紹邊讓學生拿出准備好的自己的量角器,分別跟著老師依次指出量角器的中心、內外刻度、內外刻度線和內外刻度相應的零度線。然後演示幾個角(如30。的角和90。的角等)。量角這一步更要把展台上的演示與學生的操作結合起來,按照量角的要領,每講解一步,教師隨時在投影上示範一步,同時學生跟著做一步,使學生清晰掌握「中心對頂點,零度刻度線對一邊,另一邊所指的量角器上的度數,就是這個角的度數」的方法,並引導學生注意區分內外刻度。只有通過這樣扎實細致的過程、藉助現代教育技術才能幫助學生掌握操作的要領和方法,提高操作的水平。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加課堂容量,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及時的反饋與矯正。
計算機的交互性能還可以提供各種豐富多采、生動活潑、容量大、反應快的反饋信息。傳統教學中,如用黑板演示參與人數少,局限性大;如用練習本做,不利於及時糾正;教學效果往往要通過批改學生作業或測驗才能了解到,學生反饋的信息相對滯後。教師圍繞教學重點,學習難點和學生知識結構上的弱點,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有目的,有層次地設計形式多樣,靈活新穎的習題,既鞏固了新知識,又發展了思維,還反饋了信息。這樣利用多媒體手段在課堂內實現形成性檢測,及時獲得學生學習掌握程度的信息,當堂鞏固,當堂矯正,更有效地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累積性知識誤差。並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版面的色彩聲音搭配
良好的版面設計,色彩要柔和、清晰、不刺眼,可帶一些聲響效果。背景不要太長,也不要太暗,在聲響方面不宜使用過多,過多則容易分散學生聽課的注意力。
2、要把握好教學的節奏
掌握適拍的節奏是一門藝術。由於計算機呈現信息的速度快,教師容易不自覺地加快課堂教學的速度,忽視學生思維的節奏,使課堂教學變成「走馬觀花」式的教學。因此,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恰當地把握節奏,給學生以充分地獨立思考,探索知識的空間和時間,真正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3、強化訓練要適量
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實現大容量,高密度的信息交換,教師就容易加大課堂地練習量,為了能完成練習題,容易使教師忽視學生的思維強度與節奏,不能保證學生有充裕時間獨立思考,認真完成練習。從而使計算機機械地代替教師向學生按部就班地灌輸知識,變成了「現代化」的注入式教學。因此,要注意精心設計適量練習,提高練習的質量與效率。
4、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多媒體可以輔助教師解決一些教學問題,但不可能替代教師而主導課堂教學。特別是數學課堂教學中激趣、導學、訓練、反饋每一環節都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和安排。由於課堂上計算機部分代替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不僅注意對學生傳授基礎知識,還更注意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積極地發現並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因此,我們應明確地把多媒體教學定位在「輔助」的角色,在組織多媒體的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生動的語言、表情、動作來增強課堂的生動性。靈活地調控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之,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根據需要靈活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效地化枯燥為有趣,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突出重點,化難為易,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們的興趣和思維的積極性,優化教學過程,從而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6. 淺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計算機為載體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越來越多了被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應用和重視,並成為當今教育的一個熱門話題。如何有效地應用好這一功能強大的新技術,是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就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談談本人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小學數學 輔助教學
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計算機逐漸進入家庭和社會各領域,使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發生著越來越深刻地改變。多媒體技術也逐漸進入了我們的課堂,給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帶了變革,也給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要求。
一、小學數學教師要能夠熟練的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
教師是一堂課的主導者。課堂上,教師就好比是演說員,是魔術師。你要讓觀知道你在說什麼,演什麼,你台詞就得說得流利無誤,演技要熟練利落。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必須要一個操作熟練的老師,才能讓其發揮作用。否則反而會起到負面作用。如某教師在一堂使用多媒體的課上,首先是開機,然後幾分鍾才翻到他要播放的PPT,講了不到十分鍾,機子就出了點小小的故障,他自己在上面弄,學生們在下面等,交頭接耳,稀里嘩啦亂成一片,過一會兒還是沒有弄好,結果只得又去找管理員,這時離下課已經只有幾分鍾了。這樣的一堂多媒體教學課,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呢?因此,熟練的操作技能,是教師上好一堂多媒體課的必要條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勤學苦練,不恥下問,多多交流,不斷提升自己的各項教育教學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能自己修改和開發教學課件
應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除了應具有熟練的軟硬體操作技能,還應該能夠自行修改和開發自己教學課件。網路上的教學課件往往是量多而不精,而已教材配套的教學課件又少或不切合自身實際,用起來就會感到資源貧乏。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課題,有網上找了半天,還是找不到如意的教學課件,一般來說,網上找到的課件都不一定適合自己的教學意圖,或是圖片多了,動畫多了,學生的視線和注意力吸引不到內容上;或是內容繁雜,廢話連篇,不夠精簡等等。亦或是找了半天根本找不到想要的東西。而教材也沒有配套相關資源。這時候我們往往需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和所面對的教學對象對我們下載的課件進行重新組合和加工,適當補充部分內容,不斷地修改以形成自己的課件。要做到能夠自己修改和開發切合自己的,具有高使用何時價值的課件,又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和操作使用各種開發工具的能力,如:課件製作的需求、課件製作的流程、課件製作的原則、課件的特性,以及PowerPoin、Photoshop、Windiws圖畫工具等等開發工具的使用,都要求教師要具有足夠的課件製作的理論水平的開發工具的操作技能。
三、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門新興的教育技術,它要求使用者必須具備熟練才操作技能和自己開發、編輯教學課件的能力,同時還要能夠正確認識和理解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育技術的含義和作用。計算機輔助教育和計算機輔助教學,應重在「輔助」二字,讓計算機為教學和學習提供服務。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小學數學教學有如下作用:
1、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計算機多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和視頻於一身,利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它具有很強的形象性、靈活性、多樣性,小學生對其中奧妙有很多濃厚的興趣。在創設教學情境時使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注意力。
2、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強化感知,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清晰地展示或無法觀察到展示過程。而多媒體技術集聲、光、色、動等於一體,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閃爍、移動、變形等功能,使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輕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內涵。
3、在數學課堂教學時靈活、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輔助課件進行輔助教學,能夠很好地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計算機教學可以加大課堂教學容量,克服傳統教育教學過程的弊端,創造最佳知識傳輸效果。使用幻燈片,可以代替黑板板書,簡化書寫過程,節約書寫時間,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
四、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正確使用多媒體
1、考慮是否有無必要使用多媒體,控制其使用的頻率。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理論結合實際,鑽研教材,精心備課,結合教材內容選用恰當的媒體進行教學,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或者說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一定比其他媒體教學的效果好。高頻率的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還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我們應該從眾多的教學媒體中選取更加符合教學內容的,更能體現教學重難點的,更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教學媒體,可以不使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就不要去使用計算機。如果每課必用且毫無選擇,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機械麻木而喪失主動學習的熱情,同時也抑制了教師授課水平的提高,我們應該將多媒體課件作為課堂教學點睛之筆,使其真正用在「輔助」教學上。
2、選好素材,做好課件。
現成的課件一般都不適合自己的教學實際,修改和自製課件是我們用好多媒體的唯一途徑。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構思和創意,製作出的課件是智慧的結晶,是辛勤勞動的成果。而網際網路上的信息資源是個巨大的信息寶庫,互聯網實現了資源的共享,我們數學教師應該能夠充分運用網路資源,課前收集好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如需要修改的課件,需要插入的圖片、圖像、聲音和相關資料等。並將這些素材按我們的教學意圖,教學構思重新組合,開發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課件。製作課件時一定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界面要美觀大方,有利於學生觀看,又要能調動學生興趣,太單調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太花哨又會讓人眼花 繚 亂,將學生的注意引開,顏色搭配要恰到好處。
3、教師要把握好多媒體呈現的頻率和時機。
7. 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已經非常廣泛,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手段層出不窮,軟體升級換代之快讓人目不暇接。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本文將從小學數學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多媒體在數學學科各知識版塊中的運用等方面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 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
「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無處不在。
數學學科的三大特點是: 嚴謹性、抽象性和廣泛的應用性。 小學數學和數學科學在嚴謹性上還是有所區別的,如一些運算律的擴充,並沒有進行嚴謹的推證,而是用默認的方式得到,但是,要學好數學卻不能放鬆嚴謹性的要求,要保證內容的科學性。數學的抽象性表現在對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這一特性的抽象。它表現為高度的概括性,並將具體過程符號化,當然,抽象必須要以具體為基礎。數學廣泛的應用性不不用多說了,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生活情境,就是為了培養同學們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上述三個特點中,本文側重於突出它的抽象性上,正是由於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才有了新技術發揮作用的空間。
二、 小學生年齡特點及相應的課件製作要求。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分成兩個階段來描述:
一是低年級段(一到二、三年級),學生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好模仿,思維的直觀性、具體性、形象性是其共同的特點。因此,這個學段,老師製作的課件就要與之相適應:一要有趣,二要直觀。
怎樣才能做到有趣、直觀呢?這就要求老師,一定在課前不僅要研究教材內容,還要研究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心理需求,然後再去搜集和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形象的素材,如: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選擇喜羊羊、灰太狼等動畫形象;為了讓學生理解「加」與「減」的算理,可以讓靜止的小棒「合一合」與「分一分」,抽象的數學知識立即變得形象生動,學生興趣盎然,教學效果明顯。
二是高年級段,學生隨著身心發展的逐步成熟,已逐步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獨立思考、獨立操作能力不斷提高。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由於受定勢和習慣的束縛較少,以求異思維為主。主動思維開始急劇增長。好奇心和創造意識日益濃厚。
針對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如果課件設計過於兒童化,學生會覺得沒什麼思考的價值。我覺得要做到低年級趣味直觀的同時,更要注重突出課件的思考性和探索性。
例如,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材料,用課件來呈現思維過程,用課件變抽象為直觀,為學生實現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過渡架設橋梁。
舉例:圓的認識。
建立圓的概念,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往往都會藉助硬幣、鍾面等實物。剛才提到數學的學科特點時,就講到,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而這些物體的表象卻不是數學中的圓的概念的確切反映。
數學中的圓是指「以定點為圓心、以定長為半徑的點的軌跡」,但這個准確的概念在小學階段又不能直接說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去除實物中的非本質的東西,抽取其本質。那課件怎樣呈現呢?第一步,可先由屏幕顯示硬幣、鍾面等實物,第二步,讓計算機慢慢地隱去非本質的東西留下圓的外形,「消隱」的手段使學生注意到了圓的實質。這樣的課件,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由非本質的東西轉向本質的東西,從而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更清晰准確。
三、 在各個教學段中,《標准》安排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 「 統計與概率」 , 「 綜合與實踐」 。
下面就這四個方面內容用實例形式進行簡要的使用方法和製作方法的講解。
1、數與代數
「 數與代數」教學中,有些是概念方面的教學,如「因數倍數」,「方程的意義」等,有計算方面的教學,如口算等。多媒體可以做哪些輔助的事呢?
(1)有助於幫助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在一年級「9+幾」的教學中,湊「十」是基本的計算方法,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這個「十」是如何湊出來的,可以藉助PPT「自定義動畫」中「添加效果」的「動作路徑」功能,把「臉譜」移動的過程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體會到把2個臉譜中的一個移到圓圈中,與9個合在一起正好是10個,再用10加1就簡便多了。為了深入更多算理,除了圖片的移動外,還配合了算式的轉化過程,增強感性認知的同時加深理性的理解。
(2)可以豐富口算練習的形式。
口算練習在小學階段的各個年級都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口算多數情況下是心算筆記的一種計算形式,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解決問題速度和正確性。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要口算練習的設計上主要有以下這些形式:
第一,用幻燈片(PPT)靜態呈現口算內容,讓學生看著大屏幕進行口算。好處是清晰,比小黑板好多了,比口算卡片製作容易。
第二,用用幻燈片(PPT)動態呈現口算內容,學生精力集中,讀取動態出現的題目並心算出結果再記下來。這種PPT動畫製作難度不大,動態形式多樣,在自定義動畫的添加效果里,有許多方式供大家選擇。好處是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口算興趣。
第三,用錄音的形式出示口算內容。
前兩種口算都屬於「視算」的范疇,口算練習還有一種那就是「聽算」,聽算比視算要求更高,更需要學生集中注意力才能保證聽清題目,聽覺的刺激有時比視覺更強烈,對學生心算能力要求也高,練習效果會更好。
多媒體可供錄音的器材很多,磁帶、電腦都可以錄制,現在學生用的英語「點讀筆」功能非常多,也可以用來口算教學上面來,而且「點讀筆」的錄制方式很簡單,只要利用「點讀筆」自帶的「錄音標簽」功能,就能很快把口算內容錄好,錄好後,與標簽匹配上,上課時,再用「點讀筆」輕輕一點錄音標簽,就可以播放口算內容了。學生聽算式,寫得數。如果一遍不行,可以聽兩遍,聽完後,還可以再聽一次核對得數。老師在學生聽算、核對時,可以通過巡視了解學生聽算情況。這種練習操作簡便,練習效果好。
(3)PPT中「觸發器」功能可以豐富練習內容或答案的出現形式。
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而學生回答後,需要把答案呈現在大屏幕上。這時,利用不同的動畫功能,出示的形式也不相同。
首先,再常用的是按題目的順序出示。如口算練習後,按題目順序一一出示答案,可以用「飛入」,也可以用其他「效果」,可以有聲音,如掌聲、鈴聲等,表示肯定、贊揚或,可以用圖形表示錯誤,如「哭臉」等。不足是,學生只能按順序回答,有點呆板,學生知道下面要做什麼,有的學生會出現視覺疲勞,走神或不去傾聽同學的發言。
其次,還可以用「觸發器」功能或其他功能實現隨機出示效果,學生想說哪題就點擊出示哪題答案,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和挑戰性。
如乘法估算教學中,學生有不同的計算方法,如估算或准確計算,估算的方式也不一樣。老師在備課時,作好預設,把各種方法都按順序做好,記在心中,學生說到哪一種方法就點擊出示哪種,這種呈現方式可以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而按一定的設計順序出現練習內容或答案,容易造成老師牽著學生思路走,把「人灌」變成「機灌」。
(4)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突破教學重難點。
利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重難點,這可以說是大部分老師願意使用多媒體課件的主要原因。如前所述,數學知識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也決定了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 困難,如果老師能夠設計一些巧妙的動畫,學生就能夠很容易理解所學內容了。如《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與除法的「商不變性質」的關系,利用「動作路徑」等方法,把4/12變化成4÷12,一個小小的動畫,把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形象再現,學生對兩者性質的理解就容易的多了。再如,認識分數後的一個提高練習: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有部分抽象思維能力弱的學生就很難理解為陰影部分為什麼是四分之一,這時,PPT通過旋轉後,把分散的陰影組合在一起,學生就一目瞭然了。
2、圖形與幾何
新課標指出:在「 圖形與幾何」 的學習中,應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空間觀念是指根據物體特徵抽象出幾何圖形, 根據幾何圖形想像出所描述的實際物體;…根據語言描述或通過想像畫出圖形等。
「圖形與幾何」教學中,教具和學具的操作非常有助於學生形成空間觀念,因而在教學中老師要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有條件操作的決不要演示,沒有條件讓學生親手操作的,就盡量用教具演示,演示不了的,多媒體就可以發揮作用了。這兒把多媒體放在第三位,不是輕視多媒體的在「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功能,而是凸顯其價值所在。
(1)創設問題情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學生,好的問題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各年級數學教材圖文並茂,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要有興趣,但歸根結底,這些圖片都是靜態的,不同的學生對圖片所包含的信息了解程度不一樣。那麼,如何把教材中靜止的畫面轉化成形像生動、讓學生感興趣呢?多媒體課件在這方面就有很大的優勢,它可以是一段動畫、可以是一段錄像,可謂「有聲有色」。這樣的情景學生喜聞樂見,學習興趣自然高漲。例如,《圓形的面積》時,設計了「馬兒的困惑」這個情景。通過對馬的活動范圍的討論引入圓的面積計算的需要,即有知識生,也富有童趣。
再比如,教學《體積》時,教材出現的是「烏鴉喝水」情景。老師可以把靜態的圖片製成動畫,讓學生一邊看,一邊思考。學生是最喜歡動畫片的,他們在看動畫的同時,儲存在腦子里的生活經驗也被充分調動,當教師問「烏鴉為什麼能喝到水了?」時,學生都能結合自己經驗說出:因為石子佔有空間,把水「擠」上來了,初步感知到體積的意義。從這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學生對動態的情景更感興趣,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慾望,這充分體現出多媒體課件的優勢。
(2)有助於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空間觀念的形成是幾何教學的重點內容,那麼,哪些空間觀念的建立需要得
到多媒體的支持呢?我覺得,有些不方便操作的,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手段。如,長方體表面展開圖、圓柱表面展開圖、長方形、直角三角形旋轉後形成的空間圖形等。長方體的表面展開圖中,用到一些簡單的「自定義動畫方法」,如,圖片「進入」時用到「出現」,圖片「退出」時用到「漸變」,根據長方體表面展開不同階段看到不同形狀,運用一進一退,把整個展開過程表現出來,形象生動,
直觀有趣。
當然,也要以把這個過程圖做成多張PPt,通過播放獲得動畫效果。如圓柱側面展開圖。
把長方形旋轉後,得到什麼圖形?這是六年級學生常常遇到的問題,學生可以用手捏著一個長方形紙片,以長為軸旋轉,可是,由於旋轉速度慢,不容易看到旋轉後的情形,只能藉助想像去體會旋轉後形成圓柱形狀,但有的學生就是難以想像出來。這時,如果能夠做一張PPT,把旋轉的過程展現出來,就能夠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建立旋轉後形成的形狀了。
(3)有助於體積計算公式推導
這是幾何教學中,PPT運用最充分的一部分,也是效果最好的一部分,值得大家重視。有些圖形面積的推導過程不容易通過實物操作實現,如,圓的面積公式推導的過程,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可以通過實物教具演示,但是,如果再分的多一些,教具操作比較麻煩,更關鍵的是,要把拼成的圖形看成長方形學生不容易接受,也只是老師一廂情願地讓學生認同自己的觀點:分的多
了,就接近長方形了,學生看不到,自然也不一定能想到。通過多媒體課件,就可以把這種極限思想讓學生看到,有了形象的支撐,學生的空間觀念的建立就有了基礎。
同樣,這種方式也可以用到「圓柱的體積」的推導上去。(演示)但是,「圓錐體積」的公式推導過程還是讓學生實際操作好,課件也可以,但課件的效果不一定有很大的說服力。「圓的周長」教學過程中,課件的演示效果要強於動手操作。通過實踐發現,學生要課堂中通過滾動硬幣等測量周長比較困難,佔用很多時間,而這個時間花的不見得就是必須的,這時可以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節省時間,效果也比較好。
3、統計和概率、綜合實踐
新課標指出,統計和概率在低年級只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對簡單的調查數據歸類。到了高年級,則需要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掌握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簡單的計算等可能性的方法。
多媒體在這部分內容教學中常見的表現形式有:創設情景、呈現數據、出示活動要求、豐富練習形式等。具體來說,我覺得,能夠體現多媒體優勢的例子還是很多的,如:統計圖的畫法,特別是在教學「折線統計圖的畫法」時,通過動態的「描點」(甚至可以配上聲音)、連線(運用擦除的方法),讓學生清楚感受折線統計圖的製作過程。(演示)另外,教學統計知識時,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課本上沒有信息,多媒體的作用就體現的更加充分了。
「綜合與實踐」在每冊教材中分散出現,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老師們對這部分內容重視的不夠,問題就是其教學內容不容易把握。新課標指出,這部分內容,「是以一類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從這句話中不難體會,課程標准對老師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要想讓學生達到這樣的目標,老師的准備工作就一定要充分,多媒體可以很好的幫助老師把收集、整理的學科知識有序地、多種方式地呈現給學生,指導學生活動,豐富學生活動內容。如,《神奇的莫比烏斯帶》一課,老師在開展豐富活動後,利用聲音、圖片把更多的知識介紹給學生,豐富數學游戲的內涵,實現教學目標要求。
綜上所述,多媒體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合理的運用,作為常規教學手段的補充與拓展,充分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也不能無原則的使用或低層次的使用(僅起到掛圖或小黑板作用),揚其所長,克其所短,力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8. 如何運用多媒體課件突破數學教學重,難點
突破教學難點之一:變靜態為動態
興趣是推動學習的母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引起學生在數學課上的學習興趣?現代教育技術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學習者可參與的環境,使傳授知識和發展智能與培養素質統一起來。在中學教學中,大量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插圖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插圖是靜止的。如果僅靠抽象的語言描述,學生會感覺單調枯燥,理解起來緩慢。我的教學方法是利用多媒體將靜態化為動態,以鮮明的色彩、活動的畫面把插圖內容全面展現出來,就可以通過圖形線條的閃爍、畫面的定格等手段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導向由模糊變清晰,從而實現教學難點的有效突破。比如,講解「軸對稱」,我利用幾何畫板製作了一隻會飛的花蝴蝶,這只花蝴蝶剛剛飛上屏幕,立刻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一些平時不愛數學課的學生此時也活躍起來。學生根據蝴蝶的兩只翅膀在運動中不斷重合的現象很快就理解了「軸對稱」的含義,並受這種現象的啟發還能舉出不少軸對稱的實例。這時,再在屏幕上顯示出成軸對稱的兩個三角形,應用幾何畫板的動畫和影像功能,不斷地讓兩個對稱的三角形動起來,使之出現不同情況的對稱圖形。在這種形象化的情境教學中,學生一點都不覺得枯燥,在我的指導和啟發下始終興趣盎然地認真觀察、主動思考,而且逐一找出了對稱點與對稱軸之間、對稱線段與對稱軸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學生很自然地總結軸對稱的基本性質。
突破教學難點之二:變無聲為有聲
在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使學生保持最佳學習狀態。在導入新課時,我收集一些跟生活有關的圖片或一些現象,提一個問題,設置懸念,創設新奇的問題情境,這樣會激起學生積極探究新知識的求知慾,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使用的無聲教材,在有些教學內容的教學上存在局限性。為了突破這類教學內容的難點,我運用了多媒體,變無聲為有聲,讓學生理解得更加透徹。例如《三角形的認識》一課就涵蓋了許多知識點:三角形的意義、特徵、分類,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畫三角形的高等等。我通過課件先演示一些三角形實物,然後隱去非本質的特徵,只留下三條邊圍成的封閉圖形,從而揭示三角形的意義;再出示較多的不同種類的三角形,讓學生進行分類,學生經過討論得出三角形可以按角分類: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也可按邊分類: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我通過演示,把出示在屏幕上的三角形重新排列,並用相應的關系圖表示出來。然後再通過閃爍等手段逐一演示三角形的底、高以及如何畫高,從而利用多媒體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突出教學重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突破教學難點之三:變抽象為直觀
多媒體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它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直觀印象,幫助學生理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
數學教學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而數學中的有些概念、法則、公式的推導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多媒體課件能用具體的形象媒體展示給學生,使他們能從中體驗形象與抽象的關系。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充分利用計算機生動直觀、放大細節等特性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展現教學內容,將其它教學手段難以覺察到的關鍵點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並通過畫面的強烈刺激來突破難點。例如:我在教學「從視圖到立體圖形」時,通過多媒體把一個立體圖形的三視圖展示出來,先讓學生分析這是什麼立體圖形的三視圖,然後再把這個立體圖形展示出來,讓學生從不同的方位看,讓他們在觀察的同時總結每一種立體圖形的三視圖的規律;在這一節課中,又特別是「由無數個小正方體堆的立體圖形」的三視圖,讓學生說出小正方體的個數,但學生空間想像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利用多媒體同時把三視圖和對應的立體圖形展示出來,教學生把俯視圖分別與正視圖和左視圖相結合,運用標數字的方法來數小正方體的個數,並且讓學生邊觀察邊總結其的規律,從而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這樣教學一方面能使學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經驗去理解和掌握當前所學的知識,從而實現對知識體系的建構;另一方面又能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產生靈感和頓悟,從而使學生很輕松地學習所學知識。
突破教學難點之四:有效運用多媒體設計鞏固練習,增強訓練密度
在練習鞏固中,由於運用多媒體教學,我採取了把一個題,通過改變其條件或結論,對學生進行變式訓練,在講解的過程中還可以鏈接到有關的知識點,讓學生把題型和知識點相聯系,從而訓練學生的拓展思維,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使學生能把本節課的知識點靈活運用於題中,學生得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訓練,從而達到循序漸進地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的目的。
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讓數學走進了學生的生活,這樣既傳授了數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了多媒體課件進行形象、生動的描述,能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現知識的內在規律,突破時間、空間、抽象、宏觀、微觀的限制,讓學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開拓學生視野,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9. 使用多媒體教學有那些利弊
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好處和作用:
1、直觀性,能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地觀察對象,並能夠突出要點,有助於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圖文聲像並茂,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
3、動態性,有利於反映概念及過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4、交互性,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學習更為主動,並通過創造反思的環境,有利於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5、通過多媒體實驗實現了對普通實驗的擴充,並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和模擬,培養學生的探索、創造能力。
6、針對性,使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成為可能。
7、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弊端:
1、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
有些教師過分依賴電腦,不願意寫教案,不願意鑽研教材,不願意摸索教學規律。教師直接從網上下載課件,甚至未做任何變動拿來使用,導致有些課件內容雖然形式豐富多樣,但跟自己授課內容無關,這樣沒有起到增強教學水平的效果,反而起了副作用。
甚至有些教師對課件都不熟悉,講完了這張幻燈片的內容,卻不知道下一張幻燈片會呈現什麼,不能進行有效的銜接。
另外,還有些教師過分的依賴多媒體,把所有的教學環節都用課件展示,課件幾乎主導了整個教學過程,一旦停電或者多媒體設施發生故障,這些老師就認為不能上課了,因為對他們而言,沒有多媒體就不能達到教學目的和目標。
2、多媒體可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在製作引用多媒體時往往追求豐富多彩的視聽或動畫效果來吸引學生,並在此基礎上創設出多種多樣的導入情景。
但正因為有大量的圖片、影像、聲音和動畫,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只關注屏幕上的文字和圖像,而忽略了教學內容。
很多時候,這樣的課件深受學生喜愛,目不轉睛地觀看,甚至笑聲連連,表面上看課堂氣氛很活躍,授課效果很好,但實際上學生只是對課件本身感興趣,注意力並未集中在教師的授課內容上,等到下課以後,學生對這堂課所講內容並沒什麼印象,使課堂教學變得主次不分,適得其反。
3、多媒體教學阻礙了師生課堂的情感交流
課件教學畫面切換太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思維速度,像電影畫面一樣一閃而過。學生沒有時間細看和思考,教學效果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我們的課件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活動時間,確保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老師要能夠從學生的目光及情緒的細微變化中及時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
4、課堂容量大,學生難以消化
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一節多媒體課的容量大了不少,因為課件的密度、容量不夠的話,整個課堂的教學就會顯得空洞、鬆散。
但是,課件內容的增加,意味著教師在一節課的時間內講授內容的增多,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知識點顯然是很困難的,如果課前不做預習、課後不復習的話,更是難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