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學生如何在數學課上提出問題

學生如何在數學課上提出問題

發布時間:2023-02-09 04:25:34

⑴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提出真問題

數學課堂如何提出問題?課堂中教師應該營造敢問的氛圍,創設想問的情境,交給學生會問的方法。

設計開放的教學情境

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包括教學方法開放、學習方法開放、解題開放、課型開放等。例如,解題的開放包括一題多解、一題多問和一題多變。課型的開放可以包括基礎課、拓展課、研究課,也可以是討論課、自學輔導課、解題訓練課等,但不管是什麼課或採取什麼方法,都應該突出以提出問題、發展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中心,注重學生自主探索與師生合作交流,重視數學學習與知識建構,充分關注學生數學學習中的情感和態度.這樣才能保證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數學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控制講話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鍾,這樣可以給學生30分鍾活動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習題課的時候,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這道題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以這個題型為例,你能出一道題嗎?實際上,這種讓學生發散思維的題在習題中也存在,只是因為有時教師的定式教學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有意識引導學生。在講新課時可以不給學生圈定一個范圍,而是讓學生自己讀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針對本節課提出各種問題,再由學生自主地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起到引導、指出錯誤的作用,最終使學生理解問題,這樣,學生的思維發散了,不限定在某個范圍內,一切問題就在理解的基礎上得以解決。

⑵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提問

數學課堂上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直接表現,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行為,是學生思維的生命線。恰到好處的提問,能開啟學生的心智,診斷學生遇到的障礙,並對個別學生進行監控,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那我們在課堂中的提問應注意哪幾方面呢?

一、注重營造和諧的提問氛圍
和諧的課堂氛圍是保證提問有效且深入的首要條件。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初中生的封閉心理逐漸加強,若教師在課堂上表情嚴肅,不苟言笑,以拷問的語氣提出問題,學生就會戰戰兢兢,不敢回答問題,總擔心自己出錯。這樣的課堂只能呈現一套機械化的程式,也必定會缺少一些輕松、和諧的師生互動和課堂生成。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以朋友的身份,從容談話的態度,相互尊重、彼此溝通,積極與學生共同討論,營造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在這樣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才能愉悅地主動積極地思考和回答問題,才能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
二、注重課堂提問的對象
課堂提問是師生信息交流的載體,它貫穿於課堂的始終,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因而教師的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而不應該成為個別學生的專場。每節課教師都要盡可能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的機會,更好地激發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班集體的智慧。如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多回答「是什麼」,讓中等生多回答「為什麼」,讓尖子生多回答「不同點是什麼」,使教育真正面向全體,讓課堂真正成為每個學生的舞台。
三、注意課堂提問的言語
課堂內師生間交流的主要形式就是言語交流,其中教師提問的言語直接影響課堂活動的展開,並進一步影響課堂效果,所以教師的提問語言要准確、清楚,要有深度,要有感染力。如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分式的加減」的教學中,在學生探索分式加減規律時,我會提問:「同分母的分式怎樣相加,怎樣相減?」「異分母的分式怎樣相加,怎樣相減?」引導他們運用類比的方法去探究總結規律,進而能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另外,要注意對學生回答的問題要有恰當的評價,不能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尤其要捨得在後進生身上花時間,鼓勵他們積極發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注重問題的設計
教師簡潔而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形成有效課堂的重要組成因素。課前精心設計能全面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因而培養學生數學運用能力的問題是備課的重中之重。比如,初中數學八年級(上)「設計軸對稱圖案」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動手活動:在讓學生用四張正方形紙片合成不同圖案,在學生成果展示、交流之後,我提出了這樣三個問題:(1)你拼出的圖案是軸對稱圖形嗎?有幾條對稱軸?(2)這些圖案可以看成是由一個正方形紙片經過怎樣的變換得到的?(3)你有不同於課本的拼法嗎?這樣的提問直接點中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發現並感受平移、翻折、旋轉三種變換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為他們下一步的設計提供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師的提問要講究技巧:首先,問題要有啟發性,不能泛泛而談,即針對性要強。其次,問題的設置要有梯度,要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有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再次提問要把握恰當的時機。當學生的思維受阻時,教師巧妙的發問能適當點撥學生的思維。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有效的提問能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在數學王國里遨遊;有效的提問,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個人才智,把握時機,科學處理。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12.
[2]王德勛.教師怎樣把握「課堂提問」的時機[J].人民教育,2007(7).
編輯 郭曉雲

⑶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優秀數學課程的重要一環,已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那麼,怎樣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呢?
我們知道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控制講話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鍾,這樣可以給學生30分鍾活動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從而會很大的提高課堂優秀效率。
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第一,要求學生把課堂上聽不懂的、作業中不會做的、書中看不懂的內容及時向同學和老師求問;第二,要求學生按老師指導的提問方法,每節課提一、兩個問題;第三,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觀察問題,要敢於向課本、權威質疑,要會提出不同見解。
平時教師對學生的提問應採取積極、熱情、嚴謹的態度,尊重並認真思考學生的提問,當學生的提問過於簡單可笑時,可給以引導說明而不嘲笑諷刺;當學生的提問教師一時回答不了時,要靈活應變而不敷衍搪塞;當學生提出好的問題時,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讓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興趣。這樣,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提出的問題也更有力量了。

⑷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讓提問更有效

1、教學中要緊扣教材,課前要精心設計。

4、因材施教,提出問題難易適當,教師提出的問題,根據不同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問題,對班上後進生可以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充分體現學生課堂的主題,也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

5、選擇時機,發展智力。有的時候可以根據班上情況選擇問題,讓學生選擇回答。

⑸ 如何進行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

如何進行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 提問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課堂提問是教師為達到某一目標、任務所經常採用的手段和行為方式。教師只有善於探究掌握課堂提問藝術,苦心鑽研、精心設計,提出的問題才具有實際效果、實用價值,因此筆者擬就課堂提問談幾點膚淺的認識和見解。
一、摸清基礎,幫學生搭起問題支架
教學中,教師並不是簡單地提出問題,所提問題要接近學生的年齡特徵,接近學生知識與能力基礎,能夠讓學生摸得著、抓得住,先易後難,形成一條問題鏈,引導學生拾階而上。
1.銜接性。
教學片斷:「兩位數乘兩位數」。
學生口算:21×3=63,21×30=630。
師:我把它們放在一起,看看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系?
學生繼續口算:
34×2=68,34×20=680;41×5=205,
41×50=2050;15×2=30,15×10=150。
師:15×2=30,15×10=150,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上面的關系嗎?
師:那這兩個算式和15×12有關系嗎?發現了什麼?
在學兩位乘兩位數之前,學生已掌握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演算法,教師的提問有效地溝通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喚醒了學生的思維,為學生學習新知搭設了適宜的「腳手架」。
2.邏輯性。
教學片斷:「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
師:觀察板書,你們有什麼發現嗎?
生1:我發現這里長方形的長乘寬正好等於它們的面積。
師: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呢?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相同小正方形拼長方形,並對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寬、面積作記錄。)
師:你們發現其他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麼關系?
(學生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在面積公式中,「長×寬」實際表示的是什麼?
(學生討論得出,「長×寬」實際上表示的是長方形中所包含面積單位的個數。)
教師提問步步入深,使學生茅塞頓開,深刻感知、理解、把握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樣的提問,既幫助學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二、抓住關鍵,讓提問充滿思維含量
教師要提出有效的問題,就必須研究教材,使自己達到「懂、透、化」的境界。
「懂」就是理解教材的基本結構;「透」就是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掌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化」就是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與教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教師在充分研究與分析的基礎上,才能抓住教材的關鍵處,提出具有思維含量的問題,從而避免步入提問頻繁、表層化等誤區。
1.目標性。
教學片斷:「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師請學生任意寫出三個分數,引導他們觀察他們各自所寫分數的分子、分母情況。
師:當兩個分數的分子、分母不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分數的大小完全一樣嗎?
生:不一樣(有個別說「可能一樣」)。
師:在什麼情況下,分數的大小可能一樣大呢?我們一起來學習、探究這個規律。
(學生利用折紙來探討這一問題,得出=====等)。
師: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不同時,這兩個分數有可能相等嗎? 生:有可能。
師:任意兩個分數,它們的分子、分母不同時,分數大小都相等嗎?
生:不會。
師:那什麼情況下才能相等呢?
教師的提問始終圍繞本課的核心內容,環環緊扣,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歸納,自主探究分數的基本性質。
2.思考性。
教學片斷:「素數與合數」。
(學生分別用4個、1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師:如果給出的相同正方形個數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長方形的個數會怎樣呢?
(學生獨立思考後,經討論發現:給出相同正方形的個數越多,拼出的長方形的種數不一定就越多。)

⑹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圍繞問題這一主題,尋求切實可行的方法,有效地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生活實踐,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靈活的理解問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並能合理地應用。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是實現教學反饋的方式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它在教學中不但使用廣泛,為過去和現代教師所倡導,而且同教學本身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從問題提出——解決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光教師要提問,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對於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地探究,對於真正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有積極的作用。
一、首先從課堂提問現狀反思一下:
1、提問只顧數量,不求質量
課堂中過多的一問一答,常常使學生缺少思維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表面上很熱鬧,但是實際上學生處於較低的認知和思維水平。
2、答案被老師完全控制
有時候,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即使給了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但是仍然會很不放心地打斷學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個人的評價,左右學生個人想法的表達,使得學生不能盡心表達自己的想法。
3、候答時間過短
學生回答問題需要醞釀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就叫停,學生的思維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狀態,教師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課堂提問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調動行為,能引導學生心智、調動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願望。斯苗兒老師曾說過:我們提倡大問題(要有一定的空間),是從發展學生的思考出發的,我們又要善於設計恰當的問題空間(要有一定的指向),是從小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和數學學科的特點以及課堂教學40分鍾的限制出發的。因此,教學要為學生留有充分的活動、想像、交流的空間,教師提問更應該體現出啟發性和挑戰性,能讓學生去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索。
4、不注重利用課堂生成資源
教師不僅要會問,而且要會聽,會傾聽學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資源,否則,問題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
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製約著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無效。
二、如何在課堂中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
有效提問是相對低效提問和無效提問而提出來的。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由此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
有效提問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效的問題;二是有效的提問策略。為了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充分體現課堂提問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我們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備教材要懂、透、化
這一點是絕大多數老師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卻是我們每個老師需要反思的。在《新課程標准》中就提到對教材的研究,要達到懂、透、化的目標。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們才能分清哪些問題是基礎性的問題,我們就可以用是什麼怎麼樣來提問;哪些問題是拓展性問題,我們就可以用你是怎麼想的來提問;哪些問題是探究性問題,有必要讓學生討論、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統性、重點和難點,做到透徹掌握,融會貫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僅能夠站在教師的角度,而且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感受學生的學。只有做到這樣,教師才能游刃有餘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2、備學生要 實
所謂實,是指教師必須深入實際,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基礎知識、接受能力、思維習慣,以及學習中的困難和問題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問,恰當地把握問題的難易度,使得提問更加有效。二年級數學第三冊數學廣角二課時,針對猜一猜這一知識點,想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生活中的事例,這些事例能夠巧妙地體現猜想的可能性。第一次試講,本以為很簡單的事例,很多學生竟然沒有聽說過,更別說聯系數學內容了。下課後,我及時反思自己,找來一部分學生,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對實際生活的認識和理解情況。最後,我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了要提問的內容。再上課時,學生很順利地解釋了內容,同時緊密聯繫到了課上所學的內容。課下,不少學生都對這一環節印象深刻,追著老師想要再說說。
3、提問過程要突出學生主體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會很自然地問一問學生:還有什麼問題嗎?學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沒問題。如果總是沒問題,那這一現象就極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問題了。對任何一個數學問題的認識,都永遠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終保持在同一個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學得輕松的,也有學得困難的。也就是說,應該有問題。
沒問題的問題,反映了教師的一種教育觀念,似乎只有順順利利的一節課才是好課。其實不然,課上的這種順利,只會培養出唯書唯上的人,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課上的這種順利也會使學生缺少一種精神,一種實事求是、刨根問底的精神。
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在這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講授,但不能總是只有一個聲音。而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當教育界屢次倡導對話教學、互動教學之後,依然保持一言堂、滿堂灌教學習慣的教師似乎不再多見。但教師從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習慣走出來之後,不期又遇到了滿堂問的尷尬。
三、如何解決在課堂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呢?
1、改變觀念,樹立問題意識
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數學修養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問題意識。因此,培養學生敢於提問題、善於提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是數學教師肩負的責任之一,也是評價數學教學質量的標准之一。引入新課,提問要找准知識的連接點,數學知識內在聯系十分緊密,每個新知識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而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它們內在的共同因素為學生掌握新知識架起了橋梁,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促使學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轉化為已知。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第二課時這節課,我根據兒童的認知結構,調整了教材的認知結構。首先,認識直角。問:自己動手對折再對折,折成的角是什麼角?三角板上哪個角是直角?再在投影儀上出示直角。接著,折比直角小的角,再畫比直角小的角,學生能折出畫比直角小的角那麼自然就能折出或畫出比直角大的角。這樣做的好處是遵循學生的認知結構,由易到難,學生容易接受,容易形成清晰的各種角的概念。因此,教師抓住分類這一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提出問題,就能使新知識的教學水到渠成。
2、提問准確把握課堂時機是有效提問的關鍵
在恰當的時候提問,實際上起著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保證思維質量、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一般情況下,課堂提問時機產生於下屬情況:
(1)是學生學習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達交流時;
(2)是學生學習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發問質疑時;
(3)是學生學習情緒需要激發、調動的時候;
(4)是促進學生自我評價的時候。教師提問遵循提問的時機,並在提問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去形成答案並作出反應,那麼提問的有效性將會明顯提高。
3、為學生創造機會,使學生去思、去想、去問
教師不僅要在每節課堂上創造質疑機會,還要使學生真正開動腦筋想問題,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或自己不懂的問題。把這一時間真正利用起來,而不是走走過場而已。為了使學生會提問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訓練,可以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學生的身份去示範提問題。
4、善待學生的提問和回答
無論學生提什麼樣的問題,無論學生提的問題是否有價值,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想法,教師都應該首先對孩子敢於提問題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後對問題本身採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或請其他學生解答。對於頗有新意的問題或有獨到的見解,不僅表揚他勇於提出問題,還要表揚他善於提出問題,更要表揚他提出問題的價值所在,進而引導大家學會如何去深層次地思考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提問題中感受到更大的收獲,才會對提問題有安全感,才會越來越愛提問題,越來越會提問題。4、課堂提問還要精問
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個高標准要求:課堂提問不僅要講求科學性,還要講究藝術性。那麼精問就指教師注重提問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精心設計和提煉一些富有啟發性、情感性、變通性、挑戰性,富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方向,擴大思考范圍,提高思考層次。
(1)提問的量要求少而精
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抓住數學知識的關鍵(重點、難點)與本質,運用歸納和綜合方法,盡可能設計容量大的問題, 避免避免問題過於繁瑣、直白,以提高學生思維的密度與效度,達到以精問促深思的目的
(2)提問的難度控制要求適度合理
難度是指問題的深度與廣度,難易適度就是指問題要切合學生實際,注意的是提問要與學生的智力和知識水平相適應。
6、課堂提問要力求全面性
課堂提問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學生探求新知慾望的重要手段。所以課堂提問應面向全體學生,成為全體學生與教師的信息交流,不應成為少數幾個尖子的專利。在實際教學中,如果只讓優等生包場,將學困生冷落一旁,就會導致學困生聽課注意力分散,身在課堂,心系窗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心中有學困生,優先提問學困生。
首先,設問要講究層次,讓學困生也能跟隨老師的提問而積極思維。
其次,優先讓學困生應答或板演,做到學困生思考後能回答的問題絕不讓優等生代勞,讓學困生也有表現自我的機會,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再次,應鼓勵學困生大膽發言,答對了及時肯定,答錯了切勿指責,以免挫傷其積極性。教師應利用提問所得到的反饋信息,及時把握教學進度,因勢利導,以全面提高教此外,教師進行課堂提問時,還要注意錘煉提問的語言。心理學認為:嚴謹的語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語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語言使人振奮,形象的語言使人清晰。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要不斷錘煉提問語言,達到准確、精煉、生動、親切、感人、幽默。用精湛的語言變無趣為有趣,變無聲為有聲,變無形為有形,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樂學、會學、善學、學好。
四、教學有效提問也是藝術
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問題的有效性不僅僅在於詞句,其有效性還在於音調的變化、重讀、詞的選擇及問題的語境。提問有很多方式,每種方式都能決定它是否會被學生理解為一個問題,會被理解成一個怎樣的問題。
有效提問是一個很微妙的教學技藝(技術與藝術兼而有之)。其實,真正有效的提問還在於傾聽。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關鍵的策略是,要讓你的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教師在傾聽。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提問和對提問的回應。
1、讓學生感到教師在傾聽
教師的反饋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鼓勵或者妨礙學生的參與。面對那些回答問題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不要打斷學生的回答,即使是錯誤的回答。有時候,學生開始回答了,卻被中途打斷,只能聽教師對回答的提示;或者,學生開始了一個錯誤的回答,馬上被教師打斷,叫另外一位學生回答或教師代為說出正確的答案。]這樣,學生會感到沮喪而不願意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
2、教師需要學會容忍
教師需要容忍不同,給予知識上和情感上的鼓勵,至少不能把提問當作懲罰的手段。必要時,教師需要追問、補充和賞識學生的回答。這會讓學生感覺教師一直在關注問題的回答進展。有效傾聽自然而然地將學生的回應轉化為教學的資源。在這種傾聽的環境中,學生成為重要的課程資源,而不是簡單的接受者。學生的回答應該成為教師進一步追問、引導的起點和階梯。真正有效教學總意味著教師善於傾聽學生的聲音,開發並轉化學生的觀點,引發更復雜的回答。這樣會自然而然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
眾所周知,一堂課沒有固定的模式,課堂提問也絕非千篇一律。在素質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選用、創造出其他豐富多彩的課堂提問。課堂提問的藝術性就體現在教師的無窮創造上,它熔鑄了教師運籌帷幄、高瞻遠矚的智慧,閃爍著教學風格的光華,是展示教師教學藝術的窗口。因此,藝術性的課堂提問總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不管採用什麼形式的課堂提問,都應當在傳授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諸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只要在教學過程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心弦,讓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學習中,為整個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就是成功的課堂提問。
總之,數學教學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教師科學地進行課堂提問是十分重要的。有教師恰當的課堂提問,才能有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過程,才能有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恰當的課堂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更應講究課堂提問的藝術,真正發揮課堂提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⑺ 數學課堂如何指導學生提問

一、鼓勵主動提問。
一般認為,能夠主動提問的孩子,思維較少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求知慾望盛,學習效率高的特點,培養學習主動提問的意識是解決數學教學的關鍵。
1、創設情景,讓學生產生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供啟發引導學生思考的材料愈新奇愈有挑戰性,那麼學生追求解決問題的內驅力就愈強,例如:我在一年級教學「圖形的認識」時,我先用多媒體出示各種圖形,並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再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功能把它們組合成一個機器人。機器人說話了,「小朋友,我是圖形知識博士,你們在圖形知識方面有什麼問題,盡管問我吧!」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爭先恐後的提出了許多問題。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使學生時刻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對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鼓勵猜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裡氛圍,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奇特的、大膽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猜想。「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我在教學「銳角和鈍角」時,先讓學生回憶長方形的特點:四條邊,兩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然後讓學生猜一猜,一個長方形被剪一刀,剪掉一個角後,還剩下幾個角?學生大膽猜測後,接著讓學生通過剪一剪、試一試的操作活動,讓學生感受圖形的變化過程,同時也為學習新知識提供材料。對於問題「剩下的角與以前學過的直角有什麼不同?它們叫什麼名字?它們有什麼特點?」自然生成。
二、教給學生方法,使學生善於提問。
「什麼是學問?學問就是要學怎麼問,就是學會思考問題。」課堂教學中常常有這樣的場面,讓學生提問,他們不是搖頭,就是乾瞪眼,不知從何問起。因此,如何讓學生學會怎樣提問,問到要害處,關鍵在於讓學生掌握提問的基本方法,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
1、觀察提問。
讓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從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例如,教學「二十以內加法表示」時,讓學生填完表後,觀察提問:(1)豎著看,每一行什麼數不變,什麼數變了,怎樣變化?(2)橫著看,每一行什麼數不變,什麼數變了,怎樣變化?(3)根據一個加法算式,可想到哪些減法算式?
2、對比提問。
根據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質的相關聯系,通過對比和推理把問題提出來,例如:學習「9的乘法口訣時」,便可聯系「8、7」的乘法口訣提出問題:怎樣推出9的乘法口訣?它的乘法口訣有幾句?前後各句之間有什麼規律?帶著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試著用以前學習編口訣的方法,編9的口訣。這樣,在問題的提出中得出結論。
3、分析綜合提問。
如在教學「連乘應用題」時,先為學生提供一張物品的購物清單,讓學生觀察,從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老師選擇一組信息,出示:「買了3箱礦泉水,每箱18瓶,每瓶2元」。根據這一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瓶?」「一箱要多少元?」「一共需要多少錢?」這樣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學生就會去尋求條件,這樣又會有新的問題不斷產生,直到找到已知條件解決問題為止。
三、增強信心,讓學生樂於提問。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樂於提問是21世紀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質之一。因此,教學時,教師要重視情感的誘發和融入,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各種機會,讓他們發表看法,提出問題,並對他們的提問給予充分的認可和肯定,採取平等開放的態度,使學生樹立提問的信心產生樂於提問的情緒體驗。另外,還可採用一些競爭機制,大大增強提問的樂趣,如:讓學生對老師提問,同學之間提問,還可以對教材提問等。

閱讀全文

與學生如何在數學課上提出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