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π的值是多少
π的常用值是3.14
【概念】
π是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圓周率(Pi)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希臘字母π表示,是一個在數學及物理學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常數。π也等於圓形之面積與半徑平方之比。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值。在分析學里,π可以嚴格地定義為滿足sin x = 0的最小正實數x。
圓周率用希臘字母 π(讀作pài)表示,是一個常數(約等於3.141592654),是代表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它是一個無理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而用十位小數3.141592654便足以應付一般計算。即使是工程師或物理學家要進行較精密的計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數點後幾百個位。
1965年,英國數學家約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數學專著,其中他推導出一個公式,發現圓周率等於無窮個分數相乘的積。2015年,羅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在氫原子能級的量子力學計算中發現了圓周率相同的公式。
2021年8月18日,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62.8萬億位,創下該常數迄今最精確值記錄。
B. 兀等於幾
兀等於3.141592653......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約等於3.141592653......,是代表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它是一個無理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而用十位小數3.141592653便足以應付一般計算。即使是工程師或物理學家要進行較精密的計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數點後幾百個位。
圓周率的由來:
在秦漢以前,通常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到最後還是沒有統一到底是多少。
到了三國的時候,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和反復的演算終於得出了現在的圓周率。
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是一個常數,通常稱為圓周率。通常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1706年,英國人瓊斯首次創用π代表圓周率。他的符號並未立刻被採用,經過歐拉予以提倡,才漸漸的推廣開來。
在古代,實際上長期使用π=3這個數值,巴比倫、印度、中國都是這樣的,到公元前2世紀,中國的《周髀算經》里已有周三徑一的記載。東漢的數學家又將π值改為3.16。
直正使圓周率計算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首先應歸功於阿基米德。他專門寫了一篇論文《圓的度量》,用幾何方法證明了圓周率與圓直徑之比小於22/7而大於223/71。這是第一次在科學中創用上、下界來確定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