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在生活中讓幼兒感受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如何在生活中讓幼兒感受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發布時間:2023-02-10 09:47:55

Ⅰ 如何培養學前兒童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一跑進人的思維,一種莫名的古板印象便油然而生,覺得數學好玩和有趣的人不多。它自古就被認為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許多人不喜歡它,可是,它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它為生活而產生,又為生活而服務,作為人又必須面對生活,所以必須去學它,懂它,於是我們的孩子就跟著接受這個現實:學習數學,可是對於幾歲的孩子我們不採用激趣的形式進行,他們怎麼會主動地去學習?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是在游戲中生活、在游戲中成長的」。《綱要》十分強調游戲對於幼兒的作用,它是幼兒的生命,可是如果老師沒有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游戲氛圍和環境,又怎樣能調動起幼兒自主學習的資源?幼兒教育的目的是讓幼兒在活動中去體驗快樂,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生命賦予的活力和樂趣,所以我們要培養幼兒在孩童時期就能感受數學的樂趣,使數學教學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充滿了時代氣息、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讓他們在活動的過程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在實踐活動中,怎樣才能激起孩子學習數學的情趣呢?
第一、為孩子創造學習數學的快樂氛圍
教學的成敗在於老師本身的質量,如果老師自身對這個活動不感興趣,沒有為孩子創造適合他們學習的氛圍,孩子的興趣從何而來?老師除了為孩子創造物質的環境,最重要的是精神環境,所以老師要充滿激情地感染孩子,和他們打成一片,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把孩子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讓他們產生學習的慾望,對老師創設的活動蠢蠢欲試。如:老師的體態語言,精神面貌,動作的誇張等都能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二、數學活動的設計要有「創新」
創新,其實是每一個活動的「閃亮」軸心,這個軸心是吸引幼兒主動學習的良葯,從孩子的年齡特徵來說,只有新鮮的事物才能吸引和調動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在「新」和「心」里,孩子可以展開自己的思維空間,充分地去想像,充分地去投入整個活動,並在新事物的空間里自由地去體驗快樂。
第三、數學課程活動組織時的靈活性
數學的模式化很強,許多老師在組織活動中,一味地去注重模式化的教學步驟,按步就班地進行每一次活動,這樣的課程只是為了完成活動而活動,沒有「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沒有考慮和顧及孩子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徵,不重視孩子學習的過程是否是快樂的?是否自主地參與了活動?是否能夠在活動中自主地建構知識?成功來自於教學的過程,沒有快樂的過程就不會有良好的收獲,所以我們老師要關注孩子數學課程活動中的靈活性,從孩子的發展角度出發來組織活動,要盡量為孩子提供多方法,多想法,多程序,多模式的數學教育過程,讓我們的幼兒數學真正有趣起來,把美麗的情趣和學習的快樂帶給孩子。a、多想法:如某個班有男生6人,女生9人,可以讓孩子產生多種想法:(1)男生和女生的人數誰多誰少?(2)男生再加上幾和女生人數一樣多?(3)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等等;b、多方法:如算式6+12,可以讓孩子們這樣來做6+6+6,6+3+3+4+2,3+3+6+6等等;多模式即採用情景式的教學把數學故事化和生活化。
第四、生活化的數學教育方式能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情趣
幼兒對數學概念的學習和掌握,是依靠幼兒本身的建構,因而,組織和創設一個讓幼兒能在其中盡其所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合適環境,在幼兒數學教育中顯得相當重要,數學區域活動是一種開放、自由、自立的活動方式,能使幼兒在活動中輕松愉快、沒有心理壓力、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自主地去選擇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和活動夥伴,並能按自己的學習方式、速度去操作實踐,對促進每個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所以區域活動成了當今幼兒園開展數學教育活動的重要途徑之一,精心設計區域活動,選擇合適的方式,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小班幼兒具有自我中心意識強、思維具體形象、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經驗少的年齡特徵,因此在設計區域活動時,應採取形象具體、操作性強、游戲性強、獨立操作為主的方式,如開展「給動物寶寶餵食」、「蝴蝶花」、「小貓釣魚」等活動,讓幼兒在這些色彩鮮艷、形象具體,具有游戲輕捷的操作活動中,有趣地感知形狀、數量、顏色、大小等,並在自主的操作中產生對數學的情趣,喜歡上數學,而中班幼兒理解力、自控力不斷提高,合作、競爭意識已產生並逐漸加強,在設計區域活動時,主要應考慮具有合作競爭和挑戰性的方式,如棋類游戲、撲克游戲、拼圖游戲、走迷宮、轉盤游戲等,讓幼兒在與同伴的學習互動中,通過合作、交流、分享共同感知、探索,發現問題,從而獲得更多的有關數學經驗和邏輯知識,發展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潛移默化的遊玩中喜歡學習數學;同時,教師要仔細觀察,給予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並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進行評價,及時調整目標和材料,讓幼兒獲得勝利的喜悅,從面促使他們樂於參與,在玩樂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第五、創設故事化的教學情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情趣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著名數學科普作家李佩教授說過:「不愛學習的孩子哪兒都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一個也找不到,所謂故事就是一個事件,孩子在聽故事時,總是把自己想像為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著急、或痛苦、或喜悅,由於幼兒擅長故事記憶,能駕馭、把握故事,因此孩子喜歡聽故事,在故事的海洋里他們能充分發揮想像,不斷拓展孩子的思維,而且把枯燥的數學有趣化,讓孩子覺得數學好玩又有趣,從而產生對數學良好的學習情趣,把故事和數學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在數學的思維空間里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發生的矛盾,從中領悟數學的價值與意義。
總之,在幼兒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應盡可能聯系兒童的生活經驗,創設思考操作的問題情景,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有趣化,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生理特徵,用自身的教育熱情和情緒去感染帶動孩子學習 數學的慾望,產生對數學的情趣,幼兒一旦對學習感興趣,就能對他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遷移,終身受益,讓孩子一生對數學的情感有極大的影響效應,正如《綱要》中指出那樣,「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善於挖掘和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積極引導,令幼兒在數學的海洋里盡情遊玩,不再讓孩子們覺得數學是一種枯燥乏味的東西,而是一種很好玩、喜歡玩、想去玩的有趣的游戲!

Ⅱ 總結:怎樣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數字的有用和有趣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具有啟蒙性的,作為老師我們將怎樣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呢?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
一、從生活入手了解生活中的數字
《指南》中提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等現象產生興趣,初步建構數的概念,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午餐散步時,經常會聽到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討論:「我們走了好大一圈哦!」「那邊有好多棵樹啊!」「我的步子比你的大」等等,於是我想:用什麼方法讓他們知道長短、高矮呢?第二天晨間談話時,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孩子們。他們的想法有很多,有的說用繩子量、有的說用尺子量等等。這說明孩子對這活動有興趣。通過孩子們藉助工具動手操作測量了物體的長短、高矮。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和作用。
二、從游戲中感知生活中的數字
《指南》中提出,「能從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字的重要和有趣」。如大班幼兒晨間活動時會玩跳繩、跳遠,我們可以為每位幼兒准備一本記錄本,鼓勵他們通過數一數、量一量的方法記錄下活動情況,來評定名次等。通過數數的方法感受數字之間的連續性、了解數量與名次簡單關系。
在開展建構活動「美麗的小區」時,孩子們在討論自己小區的樣子時,我以參與者的身份問了一句:「小區里的樓房有幾層啊?」這時孩子們會特別興奮,有的說「我家住四樓,401」有的說:「我家住八樓,803」,在這樣的交流中孩子們會感受到生活中數字的用處。
三、家園配合捕捉生活中的數字
《指南》中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爭取家長參與,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我們可以通過離園談話、家長園地、班級博客等方式,與家長交流引導家長培養幼兒觀察生活中的數字,如:紅綠燈秒數的變化、公路兩旁樹木數量的多少、車牌號碼的不同等等。使孩子真實感受到生活中數字的作用,並知道學習數學不是枯草的而是有趣快樂的事

Ⅲ 如何讓孩子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數學對孩子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如何讓孩子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數學領域的目標為,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2.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系;3.感知形狀和空間關系。這三條目標為我們數學領域的教學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演繹,說實話,帶著這些疑惑和思考,我認真學習《指南》精神,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嘗試,用指南指導教學工作。歷經幾個月,雖時間短暫,但我已從自己的教學活動找到了答案。
一、孩子們在生活的情景中學習。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興趣是第一位的,為了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我們都會創設一些學習的情景。如:我在數學教學時,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等,創設的都是生活中的情景,孩子都是主角。《闖關游戲:拼拼樂》,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一步步闖關,體驗挑戰自我的快樂。《聰明小買家》,孩子們根據任務到超市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究竟能裝幾個核桃》,孩子們根據與老師裝核桃的瓶子進行對比來猜測自己選擇的容器能裝幾個核桃。《猜拳高手》孩子們在探索中知道該如何記錄自己的游戲過程和游戲結果。《跳得有多遠》孩子們用格子尺來測量自己能跳多遠。孩子們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習真實、自然。
二、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
孩子具有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所以操作、體驗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習,而不是一直採用常見的數學活動中的分組的作業紙的練習。就拿《聰明的小買家》來說,孩子們在三次活動中完成了教學的目標。任務一,選購兩件商品,記錄在購買單上,然後說一說選了哪兩件商品,用了多少錢。任務二,根據購買單上的價格選購兩件商品,記錄並講述。任務三,計時購物,兩人合作,根據購物單的價格選個兩件物品,而且不能是同一種類的商品。任務三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兩人的合作上。孩子們在一次次的操作中復習了10以內數的關系。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會感覺自己在學數學嗎?孩子們只是在做聰明的小買家,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這就是教學的最高境界。
三、數學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孩子學了數學究竟有什麼用?小班的一一對應都是給小動物送食物;大班的應用題都是原來草地上有3隻蝴蝶,又飛來了3隻蝴蝶,問現在草地上有幾只蝴蝶。這些場景遠離孩子的生活,所以,孩子可能並不能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但指南學習之後就不同了,我明白活動中積累的相關經驗能直接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猜拳高手》,和孩子一起學習如何記錄游戲的過程和結果。大班的孩子有很強的競爭意識,游戲喜歡決出一個勝負,有了這個經驗,以後的游戲不必依賴老師,自己就能記錄了。又如《跳得有多遠》,孩子們知道了格子尺的用法,那麼小朋友的身高,桌子的長度等等,只要幾個小朋友合作,就能知道具體的長度了。你看,數學對於孩子的生活多有用呀。所以,數學對於孩子來說不是意味著一張張操作紙,而是一個個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方法。
這就是一種在《指南》引領下,孩子們學數學的一種狀態,這該成為我們每一個老師追求的目標。

Ⅳ 如何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麻煩告訴我

導讀:當前數學教育已經從重視教師的教轉向重視幼兒主動學習;從重視學習的結果轉向重視學習的過程。教師的任務不是把知識和概念傳授給幼兒,而是提供各種材料,通過觀察、引導、支持幼兒操作活動的過程,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發現規律,習得知識。 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是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是使用傳授式教法,在灌輸知識?還是使用引導發現式教法,讓幼兒自己去探索?數學教育的核心是讓幼兒充分經歷探究、發現的過程,發展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關注知識本身的價值,更要讓幼兒在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自身的能力。我本著孩子是學習的主人這一原則,在活動中我多採用:觀察法、比較法、啟發提問法、操作探究法等方法。 2、採取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到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數學活動的組織,不能單純依靠集體活動來完成,只有在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中,幼兒才會積極參與,獲得更好發展。 (1)溶數學教育於游戲中 教育游戲化是兒童積極參與教育活動的根本,它能讓兒童在快樂的玩中習得知識。所以在數學領域中我也深刻的領悟了這一點。如在學習數列時,我設計了游戲《聰明的小軍人中》,我為幼兒設置了許多問題,幼兒只有解決數學問題才能順利過關,孩子們積極主動的通過序列數數找地雷、挖地雷,最後取得勝利,使幼兒在快樂的玩耍中習得知識。所以,我認為只有在真實的游戲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使幼兒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在不斷遇到的各種挑戰和不斷成功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幼兒獲得自信心,感受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2)將數學教育溶於生活中 現實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數學信息,幼兒每時每刻都在與數學打交道,但是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分散和隱蔽,幼兒難以主動感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是數學意識很強的人,善於在生活環境中創造學習數學的興趣,引起幼兒的注意,豐富幼兒的數學知識。如散步時讓幼兒點數樹、花,分餐時讓幼兒分碗和筷子,並要說出分了幾個;加點時讓幼兒自己數點心等。還要注意引導幼兒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幼兒對數學進一步認識的興趣。在生活中要聯系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幼兒理解數學知識,建構數學概念。 (3)數學教育溶入區角活動中 只有與教育目標相容的區角材料,才利於幼兒發展,我在班裡專門創設了一個數學工作室,根據教育目標投放材料,根據月、周目標和每個活動內容來投放,有的在活動前投放材料,供幼兒豐富經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的在活動後充實活動材料,鞏固對已學內容的理解。 3、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具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科學的教學內容和智力的要求與直觀的手段相結合的方法是一個以內因為主,只有幼兒感興趣了,才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我認為在教具運用上能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的途徑有: (1)教具要科學合理,形象生動 ①要直觀豐富,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如小班教具要色彩鮮艷,形象大,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 ②要生動,能引起幼兒興趣,有的可製成課件,可以生動、形象的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如認識白天黑夜,我將一名幼兒的一天拍成錄像,讓幼兒形象、生動、直觀地理解抽象的時空內容。 (2)根據主題活動設計教學具 我們在進行數學活動時,也應考慮本周主題是什麼,然後根據主題設計數學教具,如在認識海洋動物主題活動中,數學活動是學習4的形成,我們提供的教具,幼兒手頭操作的材料,全是海洋里的動物,幼兒十分喜歡操作,而且邊數邊說著動物的名稱,既學習又鞏固了知識,何樂而不為呢?元宵燈會主題活動中,各種燈籠掛在教室里,我們的教具也就是各種各樣的燈,我帶幼兒進行點數,進行按大小、色彩、形狀分類,再引導幼兒根據色彩、形狀等進行有規律排序,在富有游戲的情境中更能吸引幼兒,以此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使幼兒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學。 4、重視幼兒動手操作材料的提供 《綱要》中明確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當前數學教育已經從重視教師的教轉向重視幼兒主動學習;從重視學習的結果轉向重視學習的過程。教師的任務不是把知識和概念傳授給幼兒,而是提供各種材料,通過觀察、引導、支持幼兒操作活動的過程,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發現規律,習得知識。 另外,在培養幼兒學習數學興趣的同時,應有意地訓練幼兒做事認真細致,有條理、能克服一些困難和有始有終收拾整理玩具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習慣的培養是和學習興趣相關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既是順利進行數學學習所必須的,也是幼兒以後入小學學習的重要准備。總之,抽象的數學教育應避免空洞的說教,我們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游戲中多感官參與,調動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真正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在潛移默化中習得數學知識。山東省膠州市教工幼兒園 范欣

Ⅳ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

一、在每日常見的生活場景中學習數學
為了讓幼兒的日常生活多蘊含一些數學知識,我們將幼兒的學慣用品、接送卡統一編上幼兒的學號,幼兒對自己和別人的學號,就跟名字一樣熟悉:(1)在學習相鄰數之前,讓每個幼兒找一找自己學號的鄰居,三個一組的手拉手告訴大家,你學號的鄰居是誰?要學習單數和雙數之前,就讓幼兒去拿與自己學一樣數的積木,兩個一對地擺,擺到最後讓幼兒探索發現秘密。(2)學習數的概念每天教師讓幼兒數一數來了多少小朋友,男小朋友有多少,女小朋友有多少,還有多少小朋友沒有來;數一數就餐人數;數一數碗筷有多少;每天上下樓數一數有多少台階。(3)學習空間幾何概念幼兒在使用左右手進餐或學習繪畫時,可提醒幼兒注意自己的左右手分工,讓他們回答:左手拿的是什麼,右手拿的是什麼;教師結合做操、隊列,以及各種游戲活動,就能讓幼兒理解有關方位的概念,如「向上舉」「向下蹲」「向前走」「向後退」「向右轉」等。帶領幼兒跨過「小溝」,跳過「小河」,就能建立幼兒的距離感;教師還可以教孩子玩一種徒手進行的兒歌。玩法如下:騎馬上山打老虎。(有節奏向四個方向轉身,同時每轉一個方向時雙臂屈肘再前伸做瞄準槍狀。)(4)學習量的概念。看看比比大人和小孩的衣服,哪個大?哪個小?棉衣和襯衣,哪個厚?哪個薄?將兩樣物品放在一起掂一掂,辨別哪個輕?哪個重?玩積木時,比較一下哪個粗?哪個細?同樣形狀的哪個大?哪個小?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種種操作活動時,應讓他們明確:先做什麼,再做什麼,然後再做什麼,知道這些程序在時間上的先後關系,這樣有助於幼兒在頭腦中建構這些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如在閱讀圖書的活動中教師在引導幼兒理解每幅圖畫之間的邏輯聯系時,也可以關注它們的時間先後關系。
(5)在學習分類之前要求幼兒根據籃子的標記收拾整理桌面的玩具,其標記有時是不同顏色的,有時是不同形狀的。
二、在散步時學習數學
教師帶幼兒散步時,可以讓幼兒觀察各種物體的形狀,例如,有的房頂像三角形,房子的門和窗像長方形,樹干粗、樹枝細。讓幼兒在幼兒園里找一找植物的種類,大樹有多少棵?較高的樹有多少棵?較矮的樹有多少棵?教師可進行方位教學,引導幼兒描述近景、遠景,與幼兒共同體驗不同情況下的上下、前後等空間位置。如,從低處往上看,什麼在我們上方;站在高處往下看,什麼在我們下方。
三、在整理、收放玩具、圖書、衣物時學習數學
要求幼兒按順序擺放物品,把最大、最重的玩具放在櫃子的下面,把最短、最細的玩具放在櫃子的上面,一般的玩具放在櫃子的中間。在幼兒尋找自己的玩具時,讓他們說一說在什麼地方找到的,教他們學會說「櫥里」「床下」「窗簾後面」等等。又如,幼兒自己學習穿衣服,既要辨別身體的前後,也要分清衣服的前後、上下,這也是幫助幼兒掌握方位的好機會。
四、在游戲活動中學習數學
積木游戲可使幼兒對平面和立體的圖形有所認識;娃娃家游戲讓幼兒學習按順序、有條理地做各種事情;玩水玩沙游戲使幼兒對量和量的守恆有所感知和體驗;而超市游戲(或商店游戲)使幼兒學習將各種物品分類擺放,並學習計數、認識錢幣和數的運算等等,而各種體育、音樂、語言和民間游戲中,也都蘊含著向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的因素。如,兒歌《數數歌》《上下前後拍手歌》。
五、在偶發事件中學習數學
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會出現一些偶發事件,這些事件教師也都可以加以引導,讓幼兒觀察、認識和討論,幫助他們積累數學經驗。例如,某小朋友過生日,他帶來一盒蛋糕,這時教師就可啟發幼兒討論:怎樣分使每人都分得一塊,而且每人分得一樣大小?
總之,幼兒活動中的數學是十分豐富多樣的,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影響是積極的、深遠的。日常生活中,人們處處接觸到數和形的現象,可以向幼兒滲透數的意識,是進行數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要用「生活化、經驗化」的意識,抓住一切機會對幼兒經行教育,使幼兒在輕松、愉快、自然的氣氛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積累豐富多樣的數學經驗。日常生活中的數學教育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Ⅵ 如何讓幼兒在日常活動中發現數學的有趣和有用

在幼兒園中,一日活動皆課程,那麼,作為教師應該怎樣正確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呢?對照《指南》,我有幾點小體會,一起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在一日活動中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指南》中強調的教育理念之一——幼兒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那麼,一日活動中,無論是學習還是游戲活動,我們要始終以觀察和支持者的身份介入其中,比如,在晨談活動中我引導大班去觀察班上來了多少人,這時候很多孩子就會在前後左右去看,還會嘰嘰喳喳的說。接著,我會適時的引導:「看看坐在你左邊的小朋友來了嗎?右邊呢?前面的?後面的?」這樣,孩子們會在一次次的「點名」活動中了解到方位,加深了對周圍朋友的印象。同時,我還通過報數游戲幫助大班孩子了解班級的人數,感受數字間的連續性。經常變換孩子的集體學習座位來幫助孩子們注意數字的人物的變化。
在晨間鍛煉活動中,孩子們拍球、跳繩時,鼓勵他們通過數數、測量等方法確定數量和名次等。
二、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的數學。
《指南》中強調的教育理念之二——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區域游戲中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比如,在建構游戲中,孩子們在一起建造「美麗新壩」,他們用很多的圓筒搭建了一個轉盤表示「科技廣場」,在廣場的左邊用紙盒搭建了一座「新壩小區」。正當他們在想下面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我以參與者的身份說了一句:「小區里的高樓有幾層?小區里還能在建造什麼呢?」這時候,孩子們又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我們那小區有五層樓,我家住四樓,你家住在哪?」在這樣的交流活動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地感受的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了。
生活游戲中,我們大班開展「巴拉巴拉服飾」游戲,孩子們在製作和銷售服裝的時候就能發現服裝的色彩不同,大小不同,價位不同的生活中數學的趣味知識。
美工區游戲中,我們准備了大小不同的紙盤繪畫和彩繩編織等內容和材料。在紙盤繪畫時引導孩子們運用粗、細不同的線條、運用各種各樣的形狀、運用對稱等方法進行裝飾。在彩繩編織過程中,引導幼兒上下交叉、按顏色間隔、花紋疏密等方法進行編織等。
語言游戲中,提供多種類型的圖書或表演游戲,引導幼兒注意事物的形狀特徵,並嘗試用詞語表達出來。
三、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
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都不一樣,所以學習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對照《指南》,我們應該尊重幼兒的差異。針對這一點,我們在班級的集體活動中,對於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要求達到的目標都不一樣,通過不斷的指導和調整,使他們逐步向高一步的目標邁進。
四、重視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是《指南》中一項重要的內容。我們園地處農村,很多家長都是外來打工人員,文化知識水平有限,在他們的思想里,只要孩子吃飽、身體好就行了。針對這一現狀,我們通過離園談話、家訪、班級網站、家長園地等多種方式與家長們交流,並專門進行《指南》閱讀會,讓家長們了解《指南》的重要性的教育的必然性。

Ⅶ 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的數學興趣

一、根據幼兒在生活中的表現,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將游戲貫穿於數學活動中,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小班的一次戶外活動中,我發現很多孩子對地上的樹葉很感興趣,便召集他們來撿樹葉。活動前,我提出幾點要求: (1)可以將樹葉按形狀進行分類擺放。 (2)可以將樹葉按顏色進行分類擺放。 (3)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數樹葉並請孩子們說出多和少。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也都能按要求自主地做好分類活動,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了數數,也區分了多少。 對同一內容,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需求、理解也在不斷地增加。同樣是撿樹葉活動,我們對中、大班的幼兒就會提出排序或是分解組合等方面的問題,例如:可以要求孩子根據樹葉的大小或顏色進行有規律排序,可以進行10以內數的分解組合練習,還可以根據樹葉的多少進行口編應用題活動。孩子們也在無意中對數學活動產生了興趣。這也真正體現了教師和孩子是「玩」數學,而非「教」數學。將復雜的數學活動與日常游戲相結合,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幼兒興趣,開展隨機教學,促進幼兒獲取知識經驗 生活是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對幼兒進行滲透性、隨機性的教育,培養幼兒發現、獲得、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幼兒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解決這些問題抓住教育點進行教育。教師可以在一些時候,有意設置一些「難題」,創設引發幼兒思考的機會。教師短暫的「偷懶」效應隨之換來的是難能可貴的幼兒的「積極思考」,這種變被動為主動的過程也使教師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從而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成長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心。例如:吃蘋果活動。教師沒有按照人手一份的方式均分,孩子們在吃完第一塊蘋果時,發現果盤中還有剩餘。如果每人再吃第二塊,又不太夠。怎麼辦?我引導孩子們數數蘋果的數量,再數數人數,之後,提出問題:蘋果數量和人數不一樣多,該怎麼分?孩子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兩人一塊„„」「可以把蘋果切成更小的蘋果粒„„」「數數幾個人,把蘋果就再切成幾塊„„」孩子們的答案很精彩,他們通過思考懂得了一一對應、數物匹配、整體與部分等數量關系和數學概念,而來自生活經驗的積累讓幼兒更加深刻地學習和接受知識。 中、大班的幼兒對時間、空間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而這些既看不見又抓不著的抽象概念,如果只是通過教學活動進行講解,孩子們很難理解,教師這時就要善於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利用隨機教育對孩子進行教學活動以外的時間、空間知識的補充,例如:孩子們在玩游戲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自己還沒有玩盡興,總是會央求大人再玩一會兒。此刻,一會兒是多久?一分鍾、十分鍾?還是半小時、一小時?如何讓孩子在無限的時間內感受時間的緊湊性和局限性呢?我設計了小游戲「一分鍾和十分鍾」:讓他們在這兩個不同的時間內做相同的事情或做一個體育項目,通過完成的程度和多少感受時間的長短差異,以此幫助他們逐步形成時間觀念。 在孩子們掌握時間的同時,空間也會對他們產生影響。如「踩報紙」游戲:讓孩子們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看哪張報紙上站的人最多,最多的即為優勝者。 一方面孩子們會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動作,另一方面又會因空間的局限性而顯得格外小心,便會互相配合,更好地實現空間利用。一個體育游戲也能隨機地進行時間和空間觀念的教育。 幼兒園的教學與幼兒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抓住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情境進行隨機教學,便於幼兒更好地理解問題的本質,認識數學規律,能真正使幼兒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 三、通過實踐活動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慾望,同時在實際操作中加強對數學知識的鞏固,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通過藉助於事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思考。單純地向幼兒傳授講解,既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又不利於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我們利用小、中、大班孩子的社會實踐活動——參觀超市,來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活動也激發了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例如:小班的孩子通過觀察所賣的食品包裝袋來點數物體的個數,進一步鞏固10以內的數,並且也幫助小班的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擺放物品培養了良好的物品歸位習慣。中班的孩子通過觀察所賣的食品包裝袋上的數字,進一步鞏固對數字字形的認識,了解數字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大班的孩子通過活動了解了數字與物體的等量關系,也初步了解了數字能表示物體的數量、價格以及在生活中的用途,並且學會了簡單的統計,如:物品的數量。有的孩子對包裝袋上表示數量、天數、日期、重量、電話號碼等的數字都很感興趣。又如:大班孩子的社會實踐活動——賣菜,孩子們學會了如何推銷自己的菜,更主要的是孩子在賣菜的過程中復習了加、減法的計算和元、角、分的換算。我們還利用幼兒園的走廊、操場為孩子放置了一些用泡沫或是硬紙板做成的幾何圖形,讓孩子在進行戶外游戲的同時,可以按照他們的理解進行拼圖,孩子們在實踐的活動中慢慢地了解了一些幾何圖形的特點,而且還發展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 數學活動作為探索性活動的形式之一,有助於對幼兒進行思維的訓練。教師要通過實踐認知讓幼兒細心觀察,積極思考,發現問題的實質,最後通過討論,使幼兒對事物的探索由直接感知轉為表象認識,從而構建初步的數學知識。 四、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習、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在生活中的作用要發揮適當,「過」與「不及」都不可取,教師不能充當「主宰者」更不能充當「代替者」,當然也不應是「旁觀者」和「局外者」。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要作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無數有趣的數學現象,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時間的應用、生活中的數量關系、簡單的統計、計算、幾何圖形的應用等等,它們時刻伴隨在孩子左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注意到或接觸到了這些問題或現象,但此時孩子往往處於無注意狀態,他們可能不會對此問題或現象尋根究底。作為教師要敏銳地感知孩子的關注點,把教育自然地滲透於幼兒的生活實際中,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要善於觀察,及時引導,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為幼兒提供學習、操作、實踐的機會,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幼兒數學興趣的培養。 正如綱要中指出的那樣:「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讓數學活動生活化,讓生活內容數學化,讓看似枯燥的數學知識變為動態游戲,讓我們的孩子輕松、愉快地在數學王國中暢游。

Ⅷ 如何讓幼兒感到數學有用有趣

數學是一門培養和鍛煉思維能力的基礎課,人們形象地稱數學是人類思維的「體操」。

幼兒園進行數學啟蒙教育,對孩子的思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03.有 用 性

有用的數學,無論是出發點還是歸宿,都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能切實幫助幼兒感知和體驗、發現自己的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它可以幫助幼兒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使幼兒的生活更方便。有用的數學更考慮為幼兒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Ⅸ 如何讓幼兒的數學學習變得有趣,有用

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用實例讓孩子思考並解決問題。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生活中讓幼兒感受數學的有用和有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