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編寫小學數學導學案

如何編寫小學數學導學案

發布時間:2023-02-11 15:54:48

『壹』 小學數學項目式綜合與實踐導學單怎麼寫

一、「導學單」的含義:導學單,顧名思義,就是「導」與「學」。導:指的是引導、指導;
學:則指的是學生的主動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導學單實際上是用來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種工具,強調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導學單」既是老師的教案,又是學生的學案,它把「教」與「學」有機結合在一起。

二、「導學單」編寫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主體性原則:導學單的設計不同於教案, 必須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發展,學生作為課堂唯-的主人,其主體地位應凸顯出來。導學性原則導學單重在引導學生自學,要做到目標明確,流程清晰,要求具體,操作方法明了、實用。
問題性原則:將知識點轉變為探索性的問題點、能力點,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疑、解釋,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歸納、演繹的能力。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是導學單的編制原則,但絕不是"知識習題化"。防止把導學單搞成"習題集",習題集不刻意要求知識之間"相互往來",題和題之間是"陌生,人",而導學單知識之間要"相互走動",是心連心手牽手,相互關照的。層次性原則在編寫導學單時將難易不一、雜亂無序的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各層次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設計要有梯度,能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認識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領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深入。還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要使優秀生從導學單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探究性原則:導學單的編寫要有利於學生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所以一開始設計內容不應過於復雜,要逐步深化,體現階梯性。

『貳』 小學數學導學案的編寫應遵循哪些原則

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注入式」、「滿堂灌」教學變成了「自主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更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好的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然而,反思之後,我們也不難發現:在熱鬧與自主的背後,也透射出放任與浮躁,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良好的自學能力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堅強後盾。對於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處處無師勝有師」。為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研究數學的智慧,分析數學的方法,努力使學生像數學家那樣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去應用、去創造數學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學生有良好學習習慣。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講,而對於在預習中已弄懂的內容可通過聽講來比較一下自己的理解與教師講解之間的差距、看問題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種好些;課後復習——學生可先合上書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課堂內容在腦子里「過」一遍,然後自己歸納出幾個「條條」來。同時,教師應加強對書本例題的剖析和推敲,研究每個例題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個例題的關鍵所在,思考這類例題還可以從什麼角度來提問,把已知條件和求解目標稍作變化又有什麼結果,解題中每一步運算的依據又是什麼,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識,這類題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求解等等,促進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二、領會、挖掘教材編排意圖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教材是的,人是活的。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能力的過程之中。我曾聽過一節「認識整時」的課,講課的老師從第91頁的主題圖引出了課題,接著在師生互動中認識整時,動手操作撥「整時」後教師指導正確寫整時,最後以第92頁的插圖來鞏固對整時的認識。整節課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落實得很扎實。可講課的老師對插圖並沒有物盡其用,只是看一幅說一幅,缺少了有機的結合起來觀察與討論,難免令人感到浪費了珍貴的教學資源。實際上,教材中的插圖都是經過編寫教材的老師精挑細選,幾乎每一幅圖都不止一層意思。因此我建議授課的老師把第92頁的插圖(一位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學習時間的安排)以「先分後總」方式加以詮釋,即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插圖講解圖意,鞏固對整時的認識,再讓學生綜合起來看這幾幅圖談談自己的感受。盡量讓學生主動的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結合起來,體驗到數學學習是有價值的,並有意識的建立學生的時間觀念,滲透要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三、充分了解學生為打造高效課堂教學保駕護航《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於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編寫導學案及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學生一定要與他們建立互動的關系。實踐證明: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狀態下談話效果較好。因為學生認為老師在和他聊天,心情比較放鬆,容易暢所欲言,能順利得到老師想要的答案。如果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還有所保留的話,那在家裡肯定是赤露敞開的。因此,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完整、全面的了解學生,建立起老師、孩子和家長的友好關系。

『叄』 怎樣編寫小學數學導學案論文

能指出記敘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理解論文所記敘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現的思想意義。
2.理解論文的人稱(第一人稱、第三人稱),記敘的順序(順序、倒敘、插敘)的特點和作用。

『肆』 如何編寫導學案

定義 導學案是為了增加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學習教學內容而編寫的同步紙質文案。內容 導學案包括:溫故知新、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前預習、課中研討、課堂與反饋練習、課堂小結、作業布置等環節。 導學案的編寫導學案,是教師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的材料依據,從教師備課的角度來看,編寫導學案是一種創造性勞動。 (一)「導學案」編寫應遵循的原則 1、課時化原則 盡可能的將一課時的內容寫成一個學案。教材按單元主題編寫,單元里的課由幾個項目組成,一個項目一課時,這樣有利於導學案的編寫。按課時編寫導學案,有利於控制課時學習的知識量,加強授課的針對性、計劃性,有利於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和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2、問題化原則 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德育點隱入創設的一個個具體的材料情景(生活場景)或課堂活動中。通過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地學習之中。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問題的設置,應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和認知規律,學科信息要准確,問題的針對性要強。設置的問題既有利於扎扎實實打好基礎又有利於加強知識的拓展,強化與生活的聯系,具有較強的思考性。從而有效地把學生引入課本,把生活納入課堂,激發自主學習,引導交流討論又學會看書。 3、方法化原則 在學生讀書、思考、解答問題等環節的學習中,教師都要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便能夠及時適時的點撥學生應該如何去做。學案中學習目標設計、疑難問題提示、解題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導性內容和要素,構成一條明晰的學法線。 4、層次化、遞進行原則 導學案的設計,要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因材施教,要讓優等生看到挑戰,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看到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無論在哪個層面上,都要讓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去自主探究,獲取知識。設疑應首先考慮其知識的層次性和個性的差異性,導學導練要有適當的梯度。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對自己的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知識狀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使用方式 可以採取學生自學,討論,展示,再由教師精講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指導思想關注學習方式改善 切實落實構建生態課堂的教學理念,完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時空,倡導自主探究、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關注課堂教學效益 堅持向「四十五分鍾要質量」的理念,優化教學過程,減少無效或低效教學活動,實行精細化教學,力求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注校本研修實效 進一步加強對教研組、備課組的建設和管理,搭建備課組合作共享的實踐平台,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團隊水平的整體提升。備課模式 「導學案」備課的基本模式:「提前備課,集體研討、輪流主備、優化學案、師生共用」。1、周六備課 了解學生,疏通教材,從縱橫兩方面把握知識體系。2、集體備課 備課組長提前兩周召集全體組員就一周內所要講的內容進行說課,著重圍繞如何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流程,分析學生情況等方面內容。3、輪流主備 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備課組長將內容進行分工,主備教師提前一周拿出「導學案」初稿,並交給備課組長審查修改;備課組長將一周的「導學案」草稿交分管領導審定,製成正式文本。4、課前備課 上課前一天將「導學案」發至學生,正式上課前收齊後適度批閱,任課教師對「導學案」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補充完善。5、課後備課 師生共用「導學案」實施課堂教學,課後教師在「導學案」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6、整理成冊 備課組長負責將「導學案」整理成冊(本組內保留電子稿),作為本備課組的教案,每學期交教導處一份,以備檢查和存檔。 「導學案」 設計中學習過程 一、理清「導學案」框架結構及內部邏輯關系 1、以「課時」為基本單位設計導學案(1)一般以課時獨立成篇 目前,教學組織的基本形式是「課時授課制」,學生的學習都是以課時為基本單位的學習,導學案不能獨立於這一組織形式之外,理應為學生的課時學習服務,一般以課時為單位設計導學案。(2)應依據學生學習需要增設相應課時 學生要形成技能和穩定的知識結構,在學習中不斷總結歸納已有經驗,形成概念並同化原有認知結構。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在教材的設定課時中,經常增加習題課,根據學生學習需要補充一些專題課,單元或章節完成後增加復習課。 2、理清每課「導學案」各個要素的邏輯關系(1)每課「導學案」的基本欄目之間關系 我們一般把每一課時的導學案分為以下欄目:學習目標、導學過程、資源鏈接、課後作業。其中「學習目標」板塊是整篇導學案靈魂,統領整全篇,其他板塊均為其它服務,作它的子系統,因此,它在位置上居於篇首,編輯上應用不同字體和橫線隔開的方式予以區別對待。導學過程、資源鏈接、課後作業欄目之間是並列的關系,因此,在編輯上這幾個欄目既體現整體,又相對獨立。 (2)「導學過程」中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學習程序、問題」之間的關系 導學案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導學過程」是一篇導學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達成目標的關鍵,是導學案的最重要的設計內容。 「導學過程」要實現導學功能,學生首先要知道怎樣學和學什麼的問題,另一方面,其次,學生要知道具體可執行程序和研究的問題。也就是說,導學過程首先要告「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然後進行的學習活動的設計,把「學習方式」細化為學習活動中具體為可執行程序(包括學習指令或指導語言),把學習內容細化為在學習活動中的系列問題。縱向上,把學習方式及程序概括為「學線」,學習內容及問題概括為問題線索,那麼導學過程就是圍繞「學線」和「問題線」實現的自主學習,這兩條線是並行而又相互聯系在一起的,在導學案的設計中必須從縱向上清晰地展出這兩條線索。橫向上,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組合成「學習環節」,學習程序及問題組成學習活動,學習環節分解成若干學習活動,導學案設計中必須從橫向上體現出它們的總分關系。具體設計辦法見「二(1)(2)」。 二、重點設計學習目標、學習環節和學習活動 1、學習目標的設計方法 在教案中,我們經常用了解、理解、掌握來描述教學行為和目標程度,然而在導學案中,學生需要通過學習目標來確定學習任務,並通過學習來檢測目標的達成程度,因而,學習目標的設定應概括准確、簡潔易懂、操作性強等特點。實踐中,我們辦法如下: (1)學習目標應包含三個方面的關健詞:用什麼具體方式來學,學什麼內容,學到什麼程度 如《不等關系》課的學習目標:知道不等號涵義,說出不等式的意義,會用不等號表示常見的不等關系。其中「知道、說出、表示常見的」等詞語既表示學習方式又指出了達標程度。 (2)學習目標和「導學環節」大致對應 《不等關系》課中學習目標與下面「2」中所列學習環節大體一致。 (3)學習目標和課堂檢測及課後作業要求一致 我們要求:目標定什麼,學什麼,練什麼,測什麼。這樣編寫使導學案克服了過去習題超前布置的現象,減小了學習難度,減少了作業容量。當然,目標確定的恰當是否致關重要,需要教研集體研究決定。 (4)學生重點概括目標中的重要內容 2、學習環節的設計方法 (1)「雙命名」或「三命名」學習環節 我們把每課學案劃分為3-5個大的環節,採用雙命名方式,前面是學習方式,後面跟學習內容。如:在學習《不等式關系》課的命名如下:第一環節「自主閱讀—聯系舊知識,認識不等號」,第二環節「指導學習——不等關系的意義」,第三環節「自主練習——列不等式」,第四環節「引導探究——在應用背景中列不等關系」,第五環節「歸納總結——不等關系回顧」;有時為了促進學生掌握學科學習方法,也有一些採取三命名的方式。比如在學習《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條件》一課中的第一環節:「自主閱讀——類比全等三角形相似條件,思考相似條件」,其中「類比」一詞指明了學科思維方法。 (2)根據內容情況選擇學習方式導學案以自主學習為主,輔之以教師指導、引導和學生間的合作探究學習,具體的學習方式有:自主閱讀、自主探究、模仿學習、自主練習、實踐操作、合作探究、指導學習、引導學習、歸納總結。第一,根據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選擇。一般地,難度較大的可選用指導、引導、合作的學習方式。第二,根據學習內容特點進行選擇。概念形成和性質定理探究一般選擇自探究、實踐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技能方法學習、綜合復習一般選擇引導、指導學習,然後模仿學、自主練習、合作探究等方式。第三,根據學習內容的呈現階段進行適當地選擇。一般地,第一個環節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或舊知相聯系,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認知注意,採取自主閱讀的方式進行;第二環節一般是例題示範、原理探究、方法歸納等其中內容,採取的學習方式可選擇:指導學習、引導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探究、實踐操作;第三、四環節內容一般是鞏固訓練、變式訓練、方法形成,可選擇「模仿學習、實踐操作、合作探究、自主練習」;最後一個環節為歸納總結。 3、學習活動的設計方法與經驗 1、指令、指導語言與問題任務的處理方法 (1)每一個活動前先指明學習的步驟,用不同的字體加以區別。 (2)在問題前用簡短的學習動作詞語概括並加標識。這些指導語言有:歸納、小結、猜測、驗證、證明、例題示範、反思、提示、分析、觀察、實驗等。下面方框是「單項式概念」的一個學習活動。通過上面兩種方式既清楚地展現了學習的程序,又較好地表達要研究的問題。 2.列代數式—觀察並歸納共同點—寫出單項式概念—閱讀相關概念—勾畫出關鍵詞 (1)火車以v千米/小時的速度勻速行駛,1.5時後火車行駛的路程是千米。 (2)某校學生總數為x,其中男生占總數的 ,男生的人數為。 (3)一個長方體的底面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高為h,則它的體積為。 【歸納】以上幾個代數式都是,這樣的代數式叫單項式。特別地,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閱讀】一個單項式中,其中的數字因數叫單項式的系數。一個單項式中,所有的字母指數和叫單項式的次數。一個數字是0次單項式。2、問題的呈現方式多採用簡答或解答的方式 導學案重點是展現學生的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知識的構建過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確性,而不是展現各種不同的問題類型。填空題、選擇題同屬客觀性試題,它們共同特點是形態短小精悍,考查目標集中,答案簡短、明確、具體,不必填寫解答過程,測量的是學生對關鍵詞的知識記憶和結論的准確. 對考生獨很難考查語言表達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另外,填空題和選擇題由於材料較多,在編輯上佔去大量的版面,給閱讀者造成閱讀困難;問題的零碎呈現也不容易讓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3、應為問題思考留有空間 一是為問題它可以方便學生作解答之用,但更主要的意圖是留給學習者思考的空間,既便是這些空白不需要作答,只有留有空白,才能給予學習者思考的空間,就象作畫一樣,留有「飛白」,才能給觀賞者想像的空間。否則,學生在學案引導學生中不容易把握問題關鍵和重點。 4、每個活動應展現完整認知過程或思維過程 概念形成和原理探究的活動,應體現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認知規律;例題示範活動,應體現分析過程,解答規范過程和反思總結方法或技能的環節;自主練習活動,應體現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律,應體現知識的前後聯系;對於難度較大又是重點的問題,應遵循低台階、高密度、緩坡度的原則,步步為營,既展現問題的發展變化,又滿足發展水平欠佳學生的學習需要;合作探究活動,應著力設計開放型問題或有認知沖突的問題。 三、導學案設計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1、導學案應是教師集體與個人共同智慧的結晶 教案是教師個人的藝術,學案設計既是個人的藝術與是集體的智慧。我們最開始編寫的學案,經常出現一個作者編寫設計的內容在教學中並不被其他教師採用。是由於缺乏集體共識:對用學案實現課堂導學存大分歧,對教材的理解不一致,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把握差導較大。後來,我們把編寫學案的老師分成小組進行審核,對每一個教學目標必須達成共識。 2、導學案設計應方便課堂教學 (1)每堂導學案以兩頁設計為最佳,第一頁為書的左面,第二頁為書本的右面,當學生打開一節學案後將不另外翻頁。 (2)按學習活動的順序進行依次編號,教學環節前的順序符號應使用圖標表示,便於教師課堂組織教學時,學生能根據教師要求准確定位學習活動。 (3)應重視行距,以一點五倍行距最為適宜,便於學生順利閱讀而不至於上下文混淆。 (4)應為教師的個性化教學留有空間。我們的經驗是:在每課第一頁左邊留五分之一空白,供師生備注。

『伍』 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目標導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

一、創建高效課堂的基本思路 
應該說建設高效課堂的方法和途徑不是唯一的。我們選擇的是走導學案的道路。導學案是指導學生學習的學案,導學案寫出來了,怎樣變成學生的學習行動呢?《第二次教育革命能否實現》一書給了我們啟示。該書作者李卓玉認為:今天的教育問題突出表現在教育的功利性,人們過於看重知識的價值。走出這一困境的出路在於要從以知識為起點的教育走向以問題解決為起點的教育。同時李卓玉認為學習是在團隊中展開的,學習的某些環節也許是以個人行為完成的,但是從整體上來講,問題解決式教育必須堅持在團隊中學習,在團隊中成長。 
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啟示是將導學案轉變為學生學習行動的最佳途徑是小組學習。小組學習既是課程改革綱要倡導的學習方式,也是將導學案落實為學生學習行動、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管理手段。 
老師干什麼?老師課堂上的主要任務就是分配學習任務、調查學情,放手學生討論、交流、展示,引導反思、小結。其中展示是課堂的亮點。春祥課典告訴我們,追求生命活力和課堂效率的統一是高效課堂的終極目標。生命活力的欠缺會使知識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命活力的情感要素有:自主、激情、自信、成功、快樂等。自主引發激情,激情引發自信、自信催生成功,成功伴隨快樂。生命活力的實現形式就是展示與表達。課堂因展示而精彩,生命因表達而快樂。課堂效率要素主要有:目標、方法、實踐、練習、評價、反饋等。其中目標和反饋要貫穿學習過程始終。 
     至此,創建高效課堂的路線圖可以表達為:導學案——小組學習——課堂展示。 從形式上看,導學案突出的是效率,課堂展示關注的是生命,小組學習則是聯接效率和生命的橋梁。 
二、導學案的撰寫 
關於導學案,高效課堂倡導者、中國教師報編輯李炳亭老師是這樣認為的:導學案的功能是導,而不是習題集;核心是學而不是教;案是設計。全稱可以叫做「推動引導學習的設計」,簡稱「導學案」。 
在實際操作中,關於導學案的撰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總的來說,反差很大。l我們有自己的創建高效課堂的模式,有自己追求的教育理想,有自己的教育價值取向,於是有了自己的關於導學案的基本想法。 (一)撰寫導學案的基本出發點 
導學案承載教的規律、學的規律和知識結構規律。撰寫導學案必須有基本的出發點或原則。如果我們有相同的出發點,我們就能達成共識。如果出發點不一樣,只能分道揚鑣,走不同的路子。我們的基本出發點是: 
1.導學案是寫給學生看的,是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台。 
2.導學案的假設前提:在課堂上沒有老師授課的情況下,學生依據導學案的指導自動完成學習活動。 
撰寫導學案時假定課堂上沒有老師不等於實際的課堂上無老師授課。之所以這樣假定,是為了突出在教學設計時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同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導學案可以相互借鑒,便於資源共享。

『陸』 如何寫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1.了解教學內容,明確教學任務。首先,要了解本課教學內容屬於哪一領域的知識(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然後,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本單元、本冊教材乃至12冊教材中的位置,也就是前後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時,還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這些都了解清楚以後,再對照課程標准明確本課的教學任務,也就是說這節課的任務倒是干什 么的。
2.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素材。教學目標是對一節課教學任務的總體概述,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們可以參考教參或其他一些輔助材料。為了更好地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們需要對目標進行細化,要細化到可以落實的目標小點。之後,根據目標小點再選擇教學素材,教學素材指的是課堂上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選擇的載體。我認為這個載體要以教材上給予的為主,自編的為輔,畢竟教材是經過專家們多次研究過的,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但是,我們又不能原樣搬用,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創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比如說可以把靜態變動態、增加一點、修改一些、整合一部分等等,讓教材內容故事化、生活化、活動化……教學素材的選擇一定要與目標點相對應,即:一個素材要對應一個或幾個目標小點。
3.找准呈現方式,確定教學方法。教學素材確定後,我們就需要考慮這些素材的呈現方式。一般情況下,素材可以靜態呈現、直觀演示、課件演示等等。
4.設計課堂設問,細化教學語言。一個素材其實就是一個教學片段,在形成教學片斷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教師的課堂設問,也就是要確定教師教學語言。常見的教師課堂設問有五種,分別是主幹問題、追問問題、引導問題、交流問題、轉問問題。主幹問題是教學設計中的框架問題,具有思考性。要求語言准確、清晰,數量不宜過多;追問問題是主幹問題下的深刻提問,能夠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刻理解,具有深刻性;交流問題是師生交流時隨機產生的問題,具有全面性;引導問題是引導學生進一步作答的問題,具有啟發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引導一定要順著學生的思維進行;轉問問題是同伴間需要互助的問題,具有鼓勵性。課堂語言除了以上五種設問外,還包括過渡語言、交流語言等。
5.整體思考全課,完成教學設計。教學片斷形成後,用過渡語言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初步的教學設計。在連接片段形成完整教學設計時必須用過渡語言,既能起到承上啟下作用,又能使教學設計具有完整性。一般情況下,過渡有二種形式,一種是按一定順序的過渡,也就是從上一環節的結果過渡到下一環節,這也是我們經常使用的;另一種是跳躍式的過渡,也就是不從前一環節的結尾過渡到下一環節,因為這二個環節之間沒有很大的聯系,而恰巧與前一個環節或更前一個環節聯系緊密,所以就從那個環節直接過渡到下一環節,這樣中間就跳過了一個或幾個環節,稱為跳躍式過渡。這兩種過渡方式的語言是不同的,在設計時需要注意。同時,還要考慮課件使用等方面問題。
6.反復斟酌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同樣道理,好的教學設計也是經過反復斟酌修改出來的。因此,我們在完成教學設計後、在上課之前一定要經過幾次的琢磨、修改,使教學設計不斷完善。在修改時,我們既可以有宏觀上的結構調整,如教學片斷的調整;也可以有微觀的細節修改,包括教師設問、過渡語言、課件,甚至是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在這個反復調整和修改的過程中,也是我們深入理解教學設計、熟記教案的過程。

『柒』 小學數學導學案怎樣寫

導學案是教師編制的用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案。近幾年來,導學案作為課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倍受關注,也在許多地區推廣並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形成了諸如「杜郎口模式」、「太谷模式」等先進典型。導學案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減少教師無效或低效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的確發揮了有目共睹的作用。下面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正確使用導學案談談個人體會。
1、自主整理,合作交流。放手讓學生自己整理圓的基礎知識,課前通過看書、小組合作,拿出一份作品;在課上進行交流、欣賞、分析、評價,找出各組作品的優點和不足。將復習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課內復習與課外復習相結合,課堂成為展示學生思維成果的舞台。學生的作品形式多樣,有畫圖表示的,有提綱式的,有羅列的,有表格式的,也有整理成樹形結構的……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個性化學習,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以及科學分析、評價的能力。
2、重點強化,加深認識。根據學生以往學習的實際情況,抓住半圓的周長和面積、環形小路的面積、已知周長求面積等關鍵處導學、討論。在學生全面復習圓的有關概念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平時容易忽略和錯誤較多的典型問題進行重點復習,「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學生對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理解更加深入,真正達到「溫故知新」、「查漏補缺」的目的。
3、聯系生活,學會創造。結合生活中趣味性較強的實例,如計算捆紮4瓶啤酒所需要的繩長、求陰陽太極圖黑色部分的面積等,促進學生靈活地分析問題、尋求最簡便的方法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難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享受到運用平移、割補等方法使難題大大簡化產生的「頓悟」體驗。
在導學案使用過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拿到導學案就做上面的題目,而不是利用導學案中的問題去預習教材、回歸教材、探索教材內容;也有少數教師在課堂上只圍繞導學案來組織學習,對教材不加重視。有的甚至一節課、一學期下來,課本被擱置、幾乎是新的。還有的導學案與教材練習基本雷同,只是數據和情境稍加改動,連編排順序都一致。這些「以案代本」的做法無疑都是錯誤的。導學案畢竟不能包攬學生課堂學習的一切內容,更不能替代教材的基礎功能。導學問題的來源主要取決於對教材或其他教學文本內容的選擇,應是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學習內容進行「再設計」和「二次加工」的過程。有的教材本身就是非常適合學生自學,是很好的導學之材,卻被教師棄之不用或隨意創編,實為可惜。
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特性》一課中「三角形的高」這部分內容時,設計了這樣的導學問題:
1、什麼是三角形的高?怎樣畫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有幾條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條高?
結果學生圍繞「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條高」展開了辯論,有的說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條高,有的說鈍角三角形也只有一條高,還有的說鈍角三角形沒有高……教室里亂成一團,幾位優秀生誰也說服不了誰。更多的同學茫然不知所措,因為「三角形的分類」是三角形特性之後的內容,還沒有學,對於這幾類三角形的定義大部分學生都不清楚。教師在編制導學案時沒有充分考慮到教材的邏輯順序和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味提出難度較大的思考題,造成了知識體系和課堂秩序的混亂。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導學功能,改進了導學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的高,取得了優良的教學效果:
1、什麼是三角形的高?從課本P81的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麼,你認為哪幾個詞是關鍵?
試著分析一下:
(1)高是一條( );
(2)高和底是( )出現的,一條邊可以作底,另兩條邊( )作底。
2、畫高的方法是怎樣的?書上沒有圖示哦,三角板怎樣放,你能畫出來嗎?
這樣的導學案,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深度而適度的挖掘,能引導學生全面而准確地理解「高」的含義以及底和高之間的對應關系,為後繼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學習畫高方法時,又彌補了教材沒有直觀圖的不足,讓學生畫出三角板的位置,既可以訓練學生規范的作圖習慣,又突破了操作的難點,巧妙地順水推舟,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在使用導學案過程中,我們要遵循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處理好導與學、練與思、案與材的關系,努力走出偏執、極端的誤區,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造出和諧、高效的課堂!

『捌』 怎樣撰寫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怎樣編寫小學數學教案

一、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內涵
一個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一個或多處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應該描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典型的、生動的交往狀態與外在行為,刻畫他們豐富的、細膩的精神狀態和內心世界。
二、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特徵
1、素材真實性
案例所反映的應該是一個真實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發起大家的思考。
2、選材典型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敘述的是一個數學教學的典型事例,這個事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並包括一些戲劇性的沖突,這些沖突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數學思維上的沖突。
3、情節具體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要能夠把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生動地描述出來。例如,反映某一個數學教師與學生圍繞一個特定的數學教學目標和特定的數學教學內容的雙邊活動,不應是對活動總體特徵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說明,而應是對雙邊活動的具體情節展示敘述,做到翔實、有趣。
4、時空廣延性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於一個時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說明事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個現實的生活場景之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5、目標全面性
小學數學數學案例對行為等的敘述,要能反映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特性,涵蓋教學目標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數學認知的思維活動,對教學的態度、情感,學習數學的動機、需要等。
三、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師寫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記錄功能——案例寫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個記錄自己教學經歷的機會。案例寫作實際上是對教師職業一些困惑、喜悅、問題等等的記錄。如果我們說一個數學教師展示其自身生命價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課堂、在學校、在與學生的交往的話,那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師生命之光的記載。在案例中,有教師的情感,同時也蘊涵著無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夠折射出教育歷程的演變,它一方面可以作為個人發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社會背景下教育的變革歷程。
2、導向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成為案例的事實,往往是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中魂牽夢繞的難題,或者是刻骨銘心的事件。如果你對案例寫作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工作方式,那麼隨著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會逐漸發現你自身工作的難點在哪裡,今後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3、反思功能——案例寫作可以促進小學數學教師對自身行為的反思,提升教學工作的專業水平。如果把反思當成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時沖動或歲末特有的行為,就可以極大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其向專業化水平邁進。
4、傳播功能——案例為教師間分享經驗、加強溝通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工作主要體現為一種個體化勞動過程,平時相互之間的交流相對較少。案例寫作是以書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師的教育教學經歷。它可以使其他教師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為,使個人的經驗成為大家共享的財富。同時,通過個人分析、小組討論等,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復雜性,以及所面臨問題的多樣性和歧義性,並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緘默的知識提升出來,把自己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不證自明的知識、價值、態度等,通過討論和批判性分析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
四、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的編制
1、編制原則
(1)客觀性原則。一個案例就是關於某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搖椅上杜撰的事實」來代替,也不能用「從抽象的、概括化理論中演繹出的事實」來代替。堅持實事求是,盡量依據時間發展順序客觀記錄事例。杜絕摻假現象,不會「合理構想」。不搞「文字游戲」,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變事實。
(2)獨特性原則。在撰寫案例活動中,倡導教師開展創造性的工作,不人雲亦雲,不見風使舵,要有個性的觀察、個性的實踐、個性的反思、個性的表述。
(3)價值性原則。撰寫案例的目的在於推動教學的改革。因此,所選事例的先進性與實用性價值程度,與案例本身的實際意義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面向教學實際需要選擇事例。
2、編制格式
分析有關案例不難發現案例的一般

『玖』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式教學法

充分了解學生。《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充分了解學生,對於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編寫導學案及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

閱讀全文

與如何編寫小學數學導學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