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數學作為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和連續性的學科,是每個小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小學數學重點是基礎知識的掌握基和學習,學習數學的標准就是能夠對該學籍范圍內的題目進行正確的解答.考察公式概念是小學數學重點要掌握的知識,下面這幾個學習方法帶你學好數學.
(同學們開講)
學習小學數學重點就是注重學習的方法,但是也需要學生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勤學多問不恥下問是學習的良好態度,他們會把你帶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掌握好學習方法,你會對每一天的新知識充滿興趣.
2.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突破重點和難點
初中的數學知識雖然不會太過深奧,但是知識點瑣碎,能夠將瑣碎的知識點靈活地應用到題目的解答中是初中數學教師們共同努力的目標。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數學的中考試題簡要談一下初中數學教學中知識點的把握技巧。一、把握細節,細化知識要點知識,本是瑣碎之點,對於各類問題知識點的細致深化有利於培養學生敏銳、嚴謹的思維,無論是生活上,還是考試中都能應對較為細微的問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地將知識點細致的講解與練習,仔細剖析其中容易忽略的問題,提醒學生們平常不仔細的做題習慣,以便於應對考試中的題目「陷阱」。數學知識中的細節要點主要表現為圖形的特點,比如三角形的性質,角平分線定理的應用條件,中心對稱,軸對稱知識;公式的應用條件,比如二元一次方程兩個根的判斷;切線定理的具體應用,都是學生需要把握的細節,也是知識的要點。例如在中心對稱的知識點中,學生們知道中心對稱的定義是:將圖形繞著某一點旋轉180度,如果它能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麼就說這兩個圖形關於這個點中心對稱。但是在做題之中更應重視旋轉180度是什麼概念,許多學生在做題中沒有將這一知識點細化,造成答題時概念混淆,下面我們結合一道中考題進行講解:例:下列圖形中,是中心對稱圖形但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本題中,出題者有意選取富有新意的圖形來考察學生日常學習到的知識點,尤其是比較容易混淆的圖形來考察學生們對旋轉180度的認識,通過細節的變換來提醒學生們真正地掌握知識的每一個方面,這樣才能應對每一個細節方面的問題。根據題目,B、C兩個選項都是軸對稱圖形,所以排除兩個選項。根據中心對稱的定義A和D中,只有A繞180度後才能夠與原圖形重合,所以答案選A。通常情況下,人們會對D產生誤解,認為它同樣是中心對稱圖形,這就是沒有注意到第四個圖形的旋轉周期為120度,並不是所有的能夠旋轉的圖形都是中心對稱圖形,本題目的另類設置充分體現了對知識點的細化,深入到知識的每一個方面,讓學生全面了解知識的構架。二、靈活教學方法,善於應用知識要點對於知識要點的現實應用是我們教學的終極目標,但一般的老師會認為數學這種理論性偏強的學科更適合將知識要點在課堂上言傳身授比較實用,這樣的教學方法無形之中會給學生們的學習造成壓力與負擔,而將數學知識要點與日常生活相關聯,更能夠使學生們感受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將知識要點應用到實際中去,可以提升學生對該知識點的印象。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相似性時,可以通過三角形相似性的特點讓學生測量生活中一些距離的長度,通過實踐,讓學生掌握三角形相似性的判定條件,計算細節;學習概率時,可以自行拋硬幣,通過統計正面與反面的次數,以此來預見所拋硬幣的正反面情況,以此來驗證概率論的正確性。如圖,為估算某河的寬度,在河對岸邊選定一個目標點A,在近岸取點B,C,D,使得AB┴BC,CD┴BC,點E在BC上,並且點A,E,D在同一條直線上。若測得BE=20cm,EC=10m,CD=20m,則河的寬度AB等於()。本題即是運用三角形的一些知識點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根據三角形的相似性可知△ABE與△DCE是相似三角形,所以BE:CE=AB:CD,所以能夠得出AB的距離是40m,即河寬為40m。這樣的實際問題有意在引導同學們將所學數學知識點應用到現實生活之中,使枯燥的數字與圖形變得實用起來,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適應這一趨勢,通過應用知識點的方式將數學知識變得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同學們能夠意識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無論是對數學的學習熱情還是今後的生活工作都能將數學變得活起來。三、提高效率,歸納總結知識要點對數學知識點的歸納與整理是學習數學的關鍵環節,學生一定要把基礎知識夯實,這樣才能夠在此基礎上變換各種學習方法。老師要做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注重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讓學生全面掌握知識點,在做題之中能靈活運用。比如,幾何圖形的證明與運算中有關於邊與角的關系有許多瑣碎的知識點;關於平行四邊形類題型的解答步驟;輔助線的添加;三角形中心的應用;中位線定理的應用等等,這些知識點,稍不注意就容易忘掉或混淆,老師應幫助學生,以具體的題目為依託,整理出各類問題的知識要要點。四、結語初中數學教學在新課程標准改革的背景下變得更加富有創造性,更能吸引學生們認真學習,對於數學知識要點的著重把握還需各位一線老師的不懈鑽研與分享。本文只是針對初中數學教學知識點的把握進行簡要闡述,更深的學問還有待同仁們的共同努力。
3. 小數數學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小學數學教學成功的關鍵。往往我們為如何解決重難點而絞盡腦汁,然而效果並不理想。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每位教師必須研究解決的問題。下面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課前預設,找准重難點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強調要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主體學習地位。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每天的預設中,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認真研究教材,找准各章節的重難點。例如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是分數應用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材中引入了列方程來解決分數除法應用題,將除法歸結於乘法。所以這一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就集中在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教學之中,而分數乘法應用題關鍵就是教學好「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只有這樣才利於分數應用題的教學。
二、課堂教學,緊抓重難點
1.在自主探究中,突破重難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小學高年級時,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素養,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都有所發展。當學生初步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教師應當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在預習過程,學生對一些簡單的問題自己就會解決,無需在課堂上進行集中交流展示,如此不僅節約時間,又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而對於有疑惑的地方,記錄下來,以便於課堂交流解決。例如在《小數的讀法和寫法》一課中,重難點是正確的讀寫小數、理解小數的數位順序表。在教學本課時,我先讓學生獨立學習課本52—54頁的內容。然後完成自學記錄卡。
(1)0.20讀作( )。
12.387讀作( )。
(2)一點四寫作( )。
零點零九寫作( )。
(3)小數點的左邊是( )部分,小數點右邊是( )部分。12.387中的8在( )位上,表示( )個( )。2在( )位上,表示( )個( )。
在自學過程中學生已經初步的掌握了小數的讀法和寫法,但是個別學生可能還沒有準確的掌握和理解,這就要教師進行耐心引導。接著我給學生出示了交流提綱,組織學生在組內進行交流展示、整理學習內容。
(1)談談一個小數怎樣讀?
(2)談談一個小數怎樣寫?
(3)小數的數位和計數單位相同嗎?請舉例說明。
通過交流展示,學生熟練地掌握了小數的讀法和寫法,正確的理解了小數的數位順學表,糾正了數位和計數單位這兩個常混淆的數學概念。
2.以舊知識為鋪墊,突破重難點
數學新課程標准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結構作為出發點,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系,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技能。因此我們要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緊密聯系實際,運用具體事例,引導學生以舊引新,層層遞進,來實現重難點的突破。例如《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教學中我主要是抓住一下兩個層次進行教學。
(1)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
一桶油重100千克,2桶油重多少千克?
①100×2=200(千克),就是求100的2倍是多少。
②一桶油重100千克,半桶(桶)油重多少千克?
100×=50(千克),就是求100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100的是多少。
③一桶油重100千克,桶油重多少千克?
100×=25(千克),就是求100的是多少。
在這個過程中,①是舊知識,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②是新知識,但學生對「一半」已有生活經驗,進而從整數擴展到二分之一。③是拓展應用,將學生的理解向幾分之一延伸。
(2)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①1箱飲料12瓶,箱飲料多少瓶?
12×=3(瓶),就是求12的是多少。
②1箱飲料12瓶,箱飲料多少瓶?
12×=9(瓶),就是求12的是多少。
③1箱蘋果重42千克,箱蘋果重多少千克?
42×=35(千克),就是求42的是多少。
在這個過程中,①、②主要是將幾分之一擴展到幾分之幾。③是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鞏固練習。
通過以上兩個環節的教學,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系統的分析與探究,挖掘出了隱含於習題中相應的重難點知識,並且尋找到了知識與技能的結合點,使學生在掌握重難點知識的同時獲得了相同應的數學技能。
(下轉第67頁)(上接第65頁)
3.在實際操作中,突破重難點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許多數學問題只要通過實踐操作就能迎刃而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多給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領會知識,突破重難點。例如在《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教學中,我首先給學生三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學具,讓他們用量角器量一量每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各是多少度,然後求出它們的內角的和。通過動手測量,學生得到三角形的內角和在180°左右。接下來我引導他們把每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拼一拼,看能拼成一個什麼樣的角。這樣學生很快完成了操作,得出可以拼成一個平角,即180°。最後我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在教學《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時,我首先讓學生拿出6厘米、7厘米、8cm長的三根小棒,在桌子上擺出三角形,學生非常輕松自如地擺出了三角形,接著我又讓他們拿出4cm、5cm、9cm長的三根小棒擺三角形,結果學生翻來覆去怎麼擺也擺不出來。在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有學生提出疑問,同樣都是三條邊,為什麼後面三根擺不出三角形呢?通過學生疑問,將本節課的重難點活靈活現的擺在學生面前。最後通過我的啟發和學生的討論下,他們自己總結得出結論:「三角形任何兩邊之和要大於第三邊」。
4.在啟發互動中,突破重難點
在數學教學中,有些知識難度大,學生又不能獨自探究出結論,這時教師若能抓住問題的突破口,巧妙採用師生互動、合作交流等方式,設計出精巧的問題,在師生互動中教師適時給予啟發點撥,學生就能豁然開朗。例如在《軸對稱圖形》的教學中,如何畫出所給圖形的對稱圖形是本節課一大難點,我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
(1)所給圖形是由什麼組成的?(線段)
(2)一條線段有兩個端點,在所給圖形中你能找到幾個點?(兩個端點)
(3)這個點(指著其中的一個點)在對稱軸的右邊一定會有一個點與它完全重合,誰願意上來指一指?你是怎麼找到的?(生紛紛舉手,上台展示學習成果)
這樣,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讓學生教學生,更容易突破難點,並且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主觀能動性,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率。
三、鞏固練習,圍繞重難點
課堂練習是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因此,新知識教學後教師要圍繞重難點,由淺入深,由熟到巧,分層次有重點的進行練習。例如在《小數的加減法》教學後,我主要進行以下練習:
1.口算練習
2.5+0.9= 7.8+1.6= 0.39+0.15= 3-1.4=
目的:培養學生口腦並用的能力
2.列豎式計算,並驗算
3.64+0.48= 21.56+6.74= 50-37.5=
目的:訓練學生筆算能力,糾正個別學生計算時數位對不齊的現象,同時培養學生養成驗算的良好習慣。
3.用小數計算
5元6角2分+3元零9分 10千克-2千克800克
目的:通過知識的擴展延伸與應用,將所學內容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
當然,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突破重難點,並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只要我們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研究教材、了解學情、摸索教法、精心設計教學案例,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之中。相信一定能夠找到突破重難點的良策妙葯,以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4. 數學突破難點的方法有哪些
數學突破難點的方法有哪些
數學突破難點的方法有哪些,數學對於很多女孩子來說,是一個難題,很多女孩子在高考的時候或者平時考試的時候,都是因為數學拖了後腿,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數學突破難點的方法有哪些。
1、實驗探究式教學突破法。
新課程改革與教學倡導的「以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基礎上,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用自己已有的知識主動去發現,獵取新知識、新技能,從而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以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如何在探究的教學理念下,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和環節,也是維持學生進一步探究解決實際問題形成探究能力的重要基礎和保證。
2、多媒體輔助教學突破法。
運用多媒體教學,如《草船借箭》一文,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對文章的現象進行分解和綜合,使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循序漸進,很好的體現由淺入深,從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過程。同時多媒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變大為小、變小為大,還能變快為慢、變慢為快,靈活多變,運用自如,促使學生去思考。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強化感知,突破重點、難點。
3、運用遷移規律教學突破法。
4、精選練習教學突破法。
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為學生是通過練習來進一步理解和鞏固知識的,也必須通過練習,才能把知識轉化成技能技巧,從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課文《匆匆》一文,在教學中我就是用了精選練習教學突破法,所謂精選就是精心設計練習,關鍵在於「精」,精就是指在新課上設計的練習要突出重點——新知識點。圍繞知識重點多層次一套一套地讓學生練習。
1、細心地發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這類問題反映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概念的特殊情況重視不夠。例如,在代數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數式)中,很多同學忽略了「單個字母或數字也是代數式」。
二是,對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記硬背,缺乏與實際題目的聯系。這樣就不能很好的將學到的知識點與解題聯系起來。
三是,一部分同學不重視對數學公式的記憶。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如果你不能將公式爛熟於心,又怎能夠在題目中熟練應用呢?
我們的建議是:更細心一點(觀察特例),更深入一點(了解它在題目中的常見考點),更熟練一點(無論它以什麼面目出現,我們都能夠應用自如)。
2、總結相似的類型題目
這個工作,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我們的同學要學會自己做。當你會總結題目,對所做的題目會分類,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哪些類型題不會做時,你才真正的掌握了這門學科的竅門,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
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在進入初二、初三以後,同學們會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天天做題,可成績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們天天都在做重復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題目反復做,需要解決的問題卻不能專心攻克。久而久之,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會做的題目也因為缺乏對數學的整體把握,弄的一團糟。
我們的建議是:「總結歸納」是將題目越做越少的好辦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
同學們難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錯誤和困難。但這恰恰又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同學們做題目,有兩個重要的目的:
一是,將所學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演練。
另外一個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它。這個不足,也包括兩個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和完全不會的內容。但現實情況是,同學們只追求做題的數量,草草的應付作業了事,而不追求解決出現的問題,更談不上收集錯誤。
我們之所以建議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是因為,一旦你做了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現在發現原來就是這一個反復在出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問題都不懂,現在發現原來就這幾個關鍵點沒有解決。
我們的建議是:做題就像挖金礦,每一道錯題都是一塊金礦,只有發掘、冶煉,才會有收獲。
4、就不懂的問題,積極提問、討論
發現了不懂的問題,積極向他人請教。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這一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
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
一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
二是,不好意思,怕問老師被訓,問同學被同學瞧不起。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閉門造車」只會讓你的問題越來越多。知識本身是有連貫性的,前面的知識不清楚,學到後面時,會更難理解。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你對該學科慢慢失去興趣。直到無法趕上步伐。
討論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一個比較難的題目,經過與同學討論,你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靈感,從對方那裡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的對象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有利於大家相互學習。
我們的建議是:「勤學」是基礎,「好問」是關鍵。
5、注重實戰(考試)經驗的培養
考試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有些同學平時成績很好,上課老師一提問,什麼都會。課下做題也都會。可一到考試,成績就不理想。
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考試心態不不好,容易緊張;
二是,考試時間緊,總是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心態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調整,但同時也需要經歷大型考試來鍛煉。每次考試,大家都要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調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適應考試節奏。做題速度慢的問題,需要同學們在平時的做題中解決。自己平時做作業可以給自己限定時間,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實際考試中,也要考慮每部分的完成時間,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慌亂。
我們的建議是:把「做作業」當成考試,把「考試」當成做作業。
5. 怎樣把握數學教學重難點
小學數學這門學科有著極強的抽象性與系統性,各類知識有機構成完善的知識體系,如果其中一個重點或者難點知識,學生沒有把握,就會影響其整體知識的構建,因此,在小學數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還要把握好重點與難點。
一、從全局角度把控重點與難點
要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必須要搞清楚什麼是重點、什麼是難點,只有掌握這一問題,教學活動才能夠具備針對性。教學重點,就是教學內容中具有突出地位的教學內容,在後續的知識點中,應用十分廣泛,如各種法則、概念、策略、性質等;難點就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知識知識來看,多數學生理解起來都存在困難的知識。
重點是客觀存在的,而教學重點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觀存在,作為教師,必須要明確具體的難點和重點知識。
首先,把握教材,處理好各類知識點的聯系。教材是重點和難點的起源,也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點依據,作為教師,要深入研讀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核心知識點,從全局上把握重點,做到胸有成竹,這樣才能夠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有效性。
其次,根據學生具體情況來確定重點。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他們的生活背景不同,學習能力、認知能力都有所差異,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每個班級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嚴格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開展教學。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建立成長備案,查看學生的知識接收能力與學習變化,滿足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重點和難點。
二、注重數學知識之間的遷移
每一個數學知識點之間,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客觀的聯系,如果將其割裂開來,數學課堂無疑是低效的,也會影響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小學階段的認知活動是一個從簡到繁的過程,需要基於特定的知識基礎上,要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知識,必須要注重數學知識的遷移。
新知識的教學要以舊知識作為基礎,找到兩者的銜接之處,促進知識之間的遷移,有了以往學習過的知識作為鋪墊,學生學習起來就容易得多。
如,在關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教學中,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就是面積的推導,在學習時,可以先復習長方形、三角形面積求解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看平行四邊形與自己以前學習過的哪個圖形相似,將其轉化為自己學習過的一個圖形。經過對比與分析後,學生就可以知道,平行四邊形與自己以前學習過的長方形有著很多相似之處,這樣推導起來就變得更加容易了,教學難點與重點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三、藉助多媒體突破難點與重點知識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全新的生機,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
可以改變傳統課堂中粉筆+教材+黑板的教學模式,將知識點用形象趣味的視頻、圖片、聲音、文字來展示出來,讓學生的各類感官都可以參與進來,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將靜止的圖象生動形象的為學生展示出來。如,在關於《長方體旋轉》這一課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關於長方體展開的樣子,讓學生認識到,一個長方體是由六個面組成的,且這六個面之間是兩兩相對的,這樣,學生就會對這一圖形形成全面的認識,更好的解決了難點和重點知識,鍛煉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讓他們不再懼怕幾何知識。
四、利用生長點來解決重點與難點
實施證明,任何一個新知識的產生,都有著一定的知識生長點,新知識和就知識之間,有著一些相似之處,在教學時,要突出兩者之間的「共同點」與「連接點」,在講解時,注意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相聯系,讓學生調動起自己頭腦中的認知概念,
以此來更好的理解數學難點和重點。
例如,在《平均分》的教學中,可以提前准備一些物品,將其平均分為數份,讓學生參與到「平均分」的具體實踐中,最後,讓學生採用不同的練習方法,強化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
此外,在日常教學中,要重視對比,利用類比和分析來辨析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避免新知識的學習對原有知識產生干擾。
例如,在《化簡分》的教學中,可以與《求比值》進行對比,前者是為了得到整數比,而後者可以寫成小數和分數,這樣對比下來,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作為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自主學習的關系。
通過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在小學數學學科中,有大量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關於重點與難點知識的教學,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留心觀察,在備課方面多動腦筋,鑽研教材,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科學安排教學活動,精心設計提問,找到解決重點和難點知識的關鍵點。
6. 如何突破數學課堂教學重難點感悟與反思
教學重點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前提,突破難點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堂課上的好不好,關鍵看教師是否正確地講解了教材的基本內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點及解決了教材的難點,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識。在數學教學中,總擔心某個知識沒講全學生理解不透徹,總是反復強調,每一個角落講到。結果學生學得吃力 ,最後教學質量還是上不去。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教學中沒有把握住教材的重點與難點 ,導致教學效果低下。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呢?我覺得不同的教學內容應該採取不同的方式,下面我就談一談對此問題的點滴體會。一、 鑽研教材認真備課,是抓住每節課的重點突破難點的前提。小學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使學生不僅長知識,還要長智慧……,培養學生肯於思考問題,善於思考問題。做為一個數學教師,要明確這一目的,把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學生智力上,著眼於培養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識途。我感到,要把數學之路探清認明,唯一的辦法就是深鑽教材,抓住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備課時既能根據知識的特點,又能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精心設計,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課前的充實准備,就為教學時突破重點和難點提供了有利條件。二.抓住知識間的銜接,運用遷移的方法突破重點和難點 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系統性很強,每項新知識往往和舊知識緊密相連,新知識就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舊知識就是新知識的基礎和生長點。有時新知識可以由舊知識遷移而來,可同時它又成為後續知識的基礎。因此,數學知識點就像一根根鏈條節節相連、環環相扣。由此可見,如果老師能夠善於捕捉數學知識之間的銜接點,自覺地以「遷移」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方法,以舊引新、舊中蘊新,組織積極的遷移,就不難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了。 例如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是這樣敘述的: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教學時,如果把它作為一個孤立知識點來教學,通過觀察1/2=2/4=6/12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的逐一變化,一遍又一遍的敘述由誰到誰的變化過程,老師的目的就是想讓學生在不斷的重復中體會這一規律的存在,學會用同一語式去表達,但是到最後學生也未必能夠結合自己的理解,用一句比較簡練、准確地數學語言來描述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如果,我們在教學前先來分析一下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知識基礎,就會找到與它的敘述非常相似的「商不變的性質」和溝通兩者聯系的「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此時我們為了突破「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就可以在課前的復習環節安排對於「商不變的性質」的敘述和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練習。 由此可以看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揭示和建立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運用遷移的方法來突破重難點。這種方法得以實施的關鍵在於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應該是熟練的,他所掌握的前期知識是牢固的。因此,強調我們每一年段的老師都要把自己視為「把關教師」,讓學生「走穩每一步」。三、在實際操作、觀察、歸納等活動中突破重點和難點。動手操作作為一種重要教學手段,是以學生親身經歷的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它主要給學生充分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實際操作、觀察、歸納等活動中領會新知識。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的計算公式時,我先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圓錐各一個,讓學生觀察,這兩個物體有什麼相同點?(等底等高),接著問:「他們的體積相等嗎?」(不相等)接著問「既然不相等,那麼他們的體積有什麼關系?」先讓學生猜測,然後分組實驗,請學生用圓錐的容積裝滿水倒入圓柱體容器中,看一看幾次能到滿?通過操作,學生很快發現:圓錐的體積等於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反之,圓柱體積是等底等高圓錐體積的三倍。這樣學生對學習內容記憶深刻,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難點。又如在講解《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時,可讓學生先剪兩個一模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學生從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面積之間的關系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公式一目瞭然。 四、精心設計練習,抓住重點突出難點課堂練習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贊可夫曾說過:「不要進行盲目的,互不聯系的,大量機械的練習」,這就要求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目的性,避免盲目性」。1、明確練習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由於很多老師觀念陳舊,上練習課從不精心備課,使得在數學練習課教學中存在著極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練習課必須增強目標的明確性,要對知識理解做到心中有數;要對知識掌握的深淺度以及與已有知識的貫通與聯系,作出預先的考慮與估計;要對知識運用的熟練程度作出精心安排和把握,對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也應該做到事先有獨到的考慮。忌無的放矢,為練習而練習,甚至泡製「題海」
7. 如何突破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抓住知識間的銜接,運用遷移的方法突破重點和難點
我們先來關注數學的學科特點。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系統性很強,每項新知識往往和舊知識緊密相連,新知識就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舊知識就是新知識的基礎和生長點。有時新知識可以由舊知識遷移而來,可同時它又成為後續知識的基礎。因此,數學知識點就像一根根鏈條節節相連、環環相扣。
由此可見,如果老師能夠善於捕捉數學知識之間的銜接點,自覺地以「遷移」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方法,以舊引新、舊中蘊新,組織積極的遷移,就不難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了。
案例一: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基本性質是這樣敘述的: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教學時,如果把它作為一個孤立知識點來教學,通過觀察1/2=2/4=6/12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的逐一變化,一遍又一遍的敘述由誰到誰的變化過程,老師的目的就是想讓學生在不斷的重復中體會這一規律的存在,學會用同一語式去表達,但是到最後學生也未必能夠結合自己的理解,用一句比較簡練、准確地數學語言來描述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如果,我們在教學前先來分析一下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知識基礎,就會找到與它的敘述非常相似的「商不變的性質」和溝通兩者聯系的「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此時我們為了突破「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就可以在課前的復習環節安排對於「商不變的性質」的敘述和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練習。
可以運用遷移方法教學的知識點還很多,如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它在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筆算的基礎上遷移學習,只是增加試商和調商且難度增大、方法更加靈活。再如,乘數是多位數的乘法是在學習一位數乘法的基礎上遷移,運算方法相同。
由此可以看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揭示和建立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運用遷移的方法來突破重難點。這種方法得以實施的關鍵在於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應該是熟練的,他所掌握的前期知識是牢固的。因此,強調我們每一年段的老師都要把自己視為「把關教師」,讓學生「走穩每一步」。
2.抓住知識間的聯系,採用轉化的策略突破重點和難點
轉化——是指解決數學問題時,常遇到一些問題直接求解較為困難,通過觀察、分析、類比、聯想等思維過程,選擇運用恰當的數學方法進行變換,將原問題轉化為一個新問題(相對來說,對自己較熟悉的問題),通過新問題的求解,達到解決原問題的目的,這一思想方法我們稱之為「化歸與轉化的思想方法」一個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發展和結果,也就可以轉化為舊知識來認識和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如能做到「化新為舊」,抓住知識間的「縱橫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路,逐步教給學生一些轉化的思考方法,使他們能用轉化的觀點去學習新知識、分析新問題才能使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刻,最終達到融匯貫通。
例如:三角形面積、梯形面積、圓面積公式的推倒。
3.強化感知參與,運用直觀的方法突破教學重難點
直觀——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實物、模型、多媒體計算機等教學用具,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思考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直觀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一種最常用的也是最為有獨立自主的教學方法。
(1)動手操作,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如:圓的面積的推導
(2)通過畫圖,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可以用圖幫助解決問題,如(
(3)直觀演示,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比如:用課件演示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用課件演示鍾表一天的轉動,學生理解了教學重點24時計時法的含義、在學習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時,如果利用課件演示來幫助學生體會體積實際上就是一個形體中含有體積單位的個數,那就在交流匯報這個環節不至於浪費時間了。
(4)編制歌訣,幫助學生直觀的記憶
如教學的年月日進行歌訣記憶。還有教學五年級因數和倍數單元,概念又多又易混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編歌謠來幫助記憶。如讓學生背100以內質數表,單去死記硬背一個一個的數相當困難,就可以引導學生把這些數分組變成歌謠來記:二、三、五、七和十一,十三後面是十七,十九、二三、二十九,三一、三七、四十一,四三、四七、五十三,五九、六十一、六十七,七一、七三、七十九,八三、八九、九十七。
再如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也可以用下面歌謠來記:
兩數互質要記牢最大公因就是1,最小公倍是乘積;
兩數倍數關系時,最大公因取較小,最小公倍取較大;
兩數關系不明顯,就用短除來試商,最大公因乘半邊,最小公倍乘一圈。
運用好直觀方法的關鍵是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發展思維能力。
教學中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方法還有很多,以上介紹的方法是針對一些知識點的教學單獨使用的情況,這些方法當然也可以聯合使用。總之,我們要做到在教學中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學生,努力實現「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8. 小學數學課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把握好重點和難點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前提。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要想在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首先是深鑽教材,從知識結構上,抓住各章節和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其次是備足學生,根據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並考慮到不同學生認知結構的差異,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前的精心准備、准確定位,就為教學時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提供了有利條件。
2.找准知識的生長點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條件。
小學數學是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數學教學就是要藉助於數學的邏輯結構,引導學生由舊人新,組織積極的遷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認識簡單與復雜問題的聯系,不斷完善認知結構。因此,新知識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識生長點,找准知識的生長點,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可依據以下3點找准知識生長點:(1)有的新知識與某些舊知識屬同類或相似,要突出「共同點」,進而突破重、難點;(2)有的新知識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舊知識組合而成,要突出「連接點」,進而突破重、難點;(3)有的新知識由某舊知識發展而來的,要突出「演變點」,進而突破重、難點。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雖然每個策略都有其適用的題目,但是在形成新策略的過程中要綜合應用已有的策略,如學習替換與假設策略時要用到畫圖、列表等策略,且綜合法與分析法貫穿始終。所以這一單元的教學,是數學認知結構改造的過程,要突出「演變點」,進而突破重、難點。
3.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修改稿)》指出:教師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自主學習的關系,通過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認真閱讀這段話,可以知道:根據學生實際,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時,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獨立思考——嘗試解題——合作交流——比較歸納——反思小結——形成體驗。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在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感悟解題策略,形成解題策略,體會策略價值,自覺應用策略解決問題,真正做到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4.積累基本的數學經驗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基礎。
基本數學經驗是指在數學目標的指引下,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實際操作、考察和思考,從感性向理性飛躍時所形成的認識。數學經驗源於日常生活經驗,高於日常經驗。小學數學活動可分為4類:直接來源於生活的數學活動;間接來源干生活的數學活動;為數學學習設計的純粹數學活動;意境連接性的數學活動。「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屬於間接來源於生活的數學活動,因此教師要設計有層次的數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經歷解題過程,進行體驗和反思,把解決問題中的體驗加以整理,對獲得的數學經驗進行反思,對學生的認知過程再認知,從而掌握解題策略,感受策略價值,積累數學經驗,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以五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為例,教學例1要讓學生經歷無序到有序的過程,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有條理地列舉;教學例2要引導學生用列舉的策略解決問題,要不重復、不遺漏地進行思考,感受用列表、打「?」法列舉的簡潔、有序;教學例3要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進一步感受列舉策略的特點。 教學每道例題,都要引導學生回顧和反思,積累數學經驗,樹立主動用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
5.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保障: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因此,在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化動為靜,化隱為顯,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並通過與傳統技術的聯合與互補,有效促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如:教學六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的策略——替換、假設」時,利用信息技術,通過畫圖直觀演示用替換和假設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會用這兩種策略分析數量關系,保證了重難點的順利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