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一學生怎麼樣提升數學計算能力呢
初一年級是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培養數學的思維關鍵時期。錯過了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機,後期的學習將會事事倍功半。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計算的正確率反而逐步下降。這是為什麼呢?關鍵是基礎沒有打牢,這是個嚴重的問題。
有的學生說,影響數學計算正確的原因是粗心大意,不是不會做是因為過於馬虎。我們需要深入想一想:為什麼有的同學對待數學計算粗心,有的同學對待數學計算細心呢?歸根結底還是個思維問題。對待學習粗心的同學,往往思維不夠嚴密,思考不全面、不深刻,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都是不理想。計算能力不理想的學生,需要從思想上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正確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數學計算能力。
一、思維特徵的改變
初一學生需要把字寫清楚,在草稿紙要寫得工工整整。算式要排列整齊、合乎規格,防止因字跡潦草而出現錯誤。平時養成在草稿上清楚表達所有數學信息的習慣。學生數學運算時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是常有的事,認真書寫十分重要,規范有序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運算的思路和數學運算步驟。
數學的計算一定需要細心檢查,堅持驗算。做完題後,看看結果是否合理,然後進行驗算。這是避免計算錯誤的關鍵一步。
② 如何提高初中生學習計算能力
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知識。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 是學生今後生活、學習所必需的基本素質之一。培養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是中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然而在教學中我卻發現,我們學生的計算能力很差,主要體現在計算的速度慢和計算的准確率低兩個方面。造成這兩個方面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四點:1.運演算法則不熟練。法則不熟練又可以分兩種情況:背得不熟:背得很熟卻不會運用。2.沒掌握巧妙的演算法。3.「懶」。懶得動筆,懶得用腦。有的學生一看到數字就頭疼,乾脆選用省時又省腦的計算器、電腦等工具,一旦讓他們拋開這些工具,他們便不知從哪開始算,如何計算。4.馬虎。主要體現在:抄題抄錯的,計算過程中丟符號的,算錯數的。學生的計算能力亟待提高。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學生准確、快速的計算能力呢?我認為可通過以下五個方面來解決:
一、牢記法則,熟練運用
要想讓學生把計算題做對,理解記憶法則是基礎。一個不會背法則的學生是絕對做不對相應的計算題的,而只會死記硬背,不理解意思的學生同樣也做不對。孔子曰:「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就是這個意思。
比如,在講有理數加法的時候,在計算「-13-9」這個簡單的有理數加法時,學生能做出-22,22,-4,4等好幾個結果。根據一些成績優秀學生的經驗,要想准確、快速地進行數學計算,除了牢記法則之外,就是多做相對應知識點的題,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捷徑可走。
二、創設情境,計算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讓抽象的數字「活」起來
抽象枯燥的數字再與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這些符號混合到一起,使平時計算能力較差的學生更是反感,一看一串式子就不想做了,計算的速度與准確率更無從談起了。但如果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比如,在學勾股定理,我讓學生量教室門的高與寬,根據勾股定理計算多少米以內的木棒能通過門口;在講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我有一個女兒,我今年40歲,我現在的年齡比我女兒年齡的5倍還大5歲,你們猜猜她今年多大了?」用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讓抽象的數字「活」起來,數字變得有感情了,計算也就不那麼難了。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實際生活中計算的重要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第一動力。抓住這個有利條件,適時聯系實際,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1.良好的計算習慣。每次的作業或測驗後的試卷分析中,我要求學生做下面兩件事:統計由於計算錯誤而失的分數和找出錯誤所在並分析錯誤原因。通過統計及對出錯原因的分析,讓學生發現哪些計算題是由於馬虎,字跡潦草,不檢驗等一些不良習慣造成的。把一些計算正確率一直較高的學生的作業本、試卷給同學們傳閱,並讓他們介紹學習經驗,使一些計算正確率低的學生思想上有所觸動,從而產生想提高計算正確率的願望。
2.認真對待錯題和不會做的題。分析完錯題之後,我要求學生把每次作業或測試中做錯的題目和考試或課外練習中遇到的一些自己不會做的題目都記在錯題本上。做錯的題目不僅記錄錯誤的解題過程,而且在旁邊寫出出錯的原因及今後改正的措施,並加以訂正,目的是使學生對錯誤加深印象,使自己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對於不會做的計算題,肯定是法則掌握不牢,教師或同學給講會了,弄明白了,也要記在錯題本上,在平時復習時重點看曾經出錯的題和不會做的題,針對解題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再進行認真分析,弄清原因,腦海里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能避免出現做題一錯再錯的現象。實踐證明,對於積極上進的學生是非常實用的。
四、教給學生巧妙的計算方法。
巧妙的計算方法能減少計算量,使計算變得簡單,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計算的准確率。巧算包括運用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以及專家或同行在平時的實踐中總結的一些其他的巧妙的演算法。
1.加一法――頭相同,個位相加之和等於10。
公式:一個頭加「1」後,頭×頭;尾×尾,連起來。
例:62×68=4216
解:(6+1)×6=42 2×8=16 連起來得4216。
2.加尾數法――尾相同,十位相加等於10。
公式:頭×頭加一個尾;尾×尾,連起來。
例:26×86=2236
解:2×8+6=22 6×6=36 連起來得2236。
五、引入競爭機制,訓練學生准確、快速的計算能力
人都有好鬥的天性,即使是尚未長大成人的初中生也不例外。他們常常會為自己在競爭中取勝而自豪,同時也會為了在競爭中取勝而奮力拚搏,競爭能激勵上進。為了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可以組織搶答競賽,如「數與式」的運算,「一元二次方程、根式方程、不等式方程的解法」等內容都可以組織競賽。或者運用電腦計時器,看誰能在教師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這兩種方法使課堂氣氛時而緊張時而活躍,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且能訓練學生准確迅速的計算能力。
有一點需要說明,這種活動的環節不宜太長,更不能貫穿整節課,我認為15分鍾左右足夠了。因為我們每節課都要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活動太長,一方面不利於下面新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使計算能力較差的學生一直跟不上,對計算失去興趣。適度的放鬆既給計算慢的學生一個調整、完善的機會,也能使計算快的學生緩解一下緊張的神經。這時,作為教師,要特別關注計算能力差的學生,他們在計算中永遠都難以取勝,此時可引導學生與自己競爭,當學生看到自己在限定的時間內做對的題越來越多時,會更有信心地進行數學計算,從而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總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數學教師引導學生隨時隨處、堅持不懈地進行練習。拋開現代化的計算工具,勤動手、勤動腦,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積極計算。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相信,學生的計算能力定會有顯著的提高,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生活奠定扎實的基礎。
③ 七年級的孩子,計算能力差,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七年級的孩子由於計算能力差,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要加強孩子心算能力,畢竟計算能力除了有手算還要有心算,同時孩子應該要反復練習相關的計算題從而刺激做計算題的能力,做計算題時,應該要思考和升級,每一步都要做到位,就能夠促進孩子計算能力。
孩子心算能力很重要,特別是做計算題時,心算能力和手算能力都非常關鍵,只有兩種集合在一起,再加上反復的練習計算題就能夠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
一、加強孩子心算能力
孩子的心算能力是必須要通過日常培養和學習,有些孩子的心算能力可能比較的差,但是作為父母和老師都應該要想辦法去加強孩子的心算能力,只有加強了孩子心算能力,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孩子做題的技巧和方法。孩子的心算能力是需要通過日常的計算,再加以反復的練習,才能夠提高,作為老師和父母可以進行專項的培養。
④ 孩子現在初一,計算能力總是提不上來有什麼方法
想要提高計算能力,首先要多練題,練題多了自然就會積累經驗。還要熟練掌握計算方法,要學會在做題的過程中思考,要學會總結,建一個錯題本,要學會反思,做題的時候提醒自己要認真,要學會檢查。
做數學題的時候要靈活使用計算方法,我做題時會不斷的思考,每次我做數學題就會覺得很有意思。如果只是機械的去做題,心裡就會很不情願,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做題時就可能會出錯。因為你沒有在做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你沒有想著下一步該怎麼做?想要提高計算能力,就要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斷的思考。
即使再優秀的學生也會出錯,你是一個謙虛的人嗎?要給自己建一個錯題本,把錯題全部放在錯題本上,只有舉一反三,才能不會再出錯。從初中開始就要督促孩子建一個錯題本,這是家長應該做的事。
⑤ 怎樣提高初中數學計算能力
如下回答希望可以幫到你:
1、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提高運算的准確性
數學中的基礎知識是算理的依據,對運算具有指導意義,基礎知識混淆、模糊,基礎知識不牢固,往往是引起運算錯誤的根本原因,所以加強和落實雙基教學是提高運算能力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具體要求學生做到:
(1)、熟記某些重要數據公式和法則,因為准確無誤是運算的基本要求,正確的記憶公式和法則是運算準確的前提。數學概念、公式、法則、性質中,有的是運算的依據,說明了「為什麼可以這樣做」的理由,有的是運算的方法與步驟,給出了:如何做的程序,即演算法,學生學習了有關的概念、性質、公式,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法則、步驟,然後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即練習)逐漸形成某種運算技能。
(2)、正確理解概念、定義,並能掌握公式的推導,只有理解某些概念與公式的推導,才能做到公式的正用、反用和活用,從而提高運算能力。數學學習中運算不正確的原因常常是概念模糊,公式、法則遺忘、混淆或運用呆板的結果。
2、加強科學系統的推理訓練,提高運算的迅速性
運算能力差往往是思維能力弱造成的,教學中要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加強推理訓練,平時練習就要求做到步步有根據、有充足的理由,並注意運算的順序性。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⑴訓練必須有序。練習必須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在數學教學中,可把練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模仿練習階段。這是在新知識學習之後,在老師例題示範下進行的練習。所選習題難度不高,變化不大,要求學生按照例題的步驟和法則進行運算,以保證運算的正確性,這時不宜提出速度要求;第二,熟練掌握階段。這是在學生初步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組織的學習,習題的難度適當提高,習題形式多有變化,不僅要求學生能正確運算,而且要求學生在求得正確答案之後,對運算的過程、依據、方法進行總結與概括,促使操作方式上升到理論水平;第三,綜合運用階段。此時可選擇具有一定難度的綜合題目,訓練學生確定運算方向、靈活運用法則的能力。
(2)、進行變式練習。要使學生的能力達到熟練地程度,必須組織變式練習。所謂變式練習就是在其他有效學習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概念和規則的變化。對於數學運算來說,就是改變問題的非本質特徵,保留其結構成分不變。其中具體的方式有數學語句的表達變化,條件與結論互換,問題與背景的變化等。
(3)、及時了解練習效果,及時糾正練習錯誤。在能力練習中,讓學生及時知道練習的效果,是提高練習效果的有效方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針對正在進行能力訓練的學生提供如下反饋信息:①知道每次練習的得分,②練習過程中不斷予以鼓勵、督促,③分析練習中出現的錯誤,那麼練習效果就會顯著提高。這是因為,學生一方面根據反饋信息獲知問題之所在,從而調整學習活動,使練習更加有效;另一方面也為爭取更好的成績或避免再犯類似錯誤而增加了學習動機。
3、運算過程中思維靈活性的訓練
由於數學運算是具有明確方向、合乎一定規則的智力操作,因此,經過一定數量的練習之後,這種操作經驗便形成某種固定的反應模式,對後續學習中關於操作活動方向的選擇發揮傾向性作用,這就是學習中的「定勢」現象。當已形成的慣性思維與新問題的解決途徑相一致時,就能迅速的作出反應,求得正確答案,運算過程出現「減縮」、「跳步」現象,這是定勢的積極作用,也是學生熟練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標志。例如,通過「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學生掌握了運用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技能,在以後的二次函數學習中,遇到一元二次方程有關的運算,便會迅速的作出正確反應。當習慣思路與新問題的解決不完全一致或相悖時,不能用簡潔、變通的方法求解,運算過程繁瑣冗長從而導致問題的錯誤求解。這是定勢的消極作用。在實際教學中,要克服、防止「定勢」的消極作用,培養學生運算的靈活性。
4、注重培養學生運算合理性的能力
合理計算就是要充分運用運算律,運用積不變性質,商不變性質,改變運算的數據,運算順序,使運算盡可能簡便、快速、正確。培養學生簡便運算能力不只是單一的提高運算能力,因為在培養的過程中,一定涉及觀察能力、歸納能力等其它能力的培養,所以會不會簡便運算,實際上是綜合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在進行數學運算時的大局觀,學生在計算以前應該有大局觀,整體把握運算分幾步,先算什麼,後算什麼,題目中的數字有什麼特點,有什麼蘊含信息等等。
⑥ 初中生數學計算能力很差怎麼辦
有很多家長認為:計算的能力差就是因為孩子比較粗心。只要孩子計算錯了,就罰他錯一道寫十道。讓他上心。只要他上心。就能夠提高計算能力,從而提高數學的分數。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未免就太簡單粗暴了。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計算能力差的問題。
計算能力與水平其實是與孩子很多學習能力。密切相關的。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說3.14x1.25。這道題的計算,就需要乘法有六個步驟。 加法有三個步驟。一道簡單的計算題就有九個步驟。這九個步驟,無論哪一個環節出了錯,這道題就做不對。所以這道題要計算對。首先,除了把題目抄對。有基本的計算能力之外,還需要孩子在計算的時候有專注力。
第二:要具備相當強的計算能力,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考試中根本不可能出上面這樣,只有一道題的簡單運算。 實際作業和考試中多是四則混合運算, 這就需要學生知道,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麼,還要掌握 簡便運算的復雜的技巧和運算公式。
第三。到了小學高年級。就會有整數,分數,小數,和百分數。它們之間的轉化技巧就會更加復雜。這時學生需要儲備的不僅是一些簡便運算的公式。需要儲備特殊值的計算方法。
我們常常聽一線老師說。一個數學計算好的孩子數學就差不到哪裡去。這說明了有計算能力的學生具備基礎的運算技能。簡便運算的基本方法。特殊數的計算技巧。
計算好的孩子。可能會有其中一部分是天生悟性比較好,但是絕大多數孩子是要通過大量的,艱辛的,枯燥的,基礎的訓練。計算是不可能一抓就好,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的。繁瑣的,枯燥的過程。對於大多數普通孩子來說。計算就像我們開車。想當個老司機,不開夠一定的公里數,不遇到各種險情,不排除各種困難,那是不會成為一個老司機的。
⑦ 初一學生計算能力提不上來,有哪些好的辦法增強嗎
初一的學生計算能力想要提高,那必須要多強化訓練,因為初一這個階段是孩子從小學升到初中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計算能力如果提不上去就會影響初二初三,其實要多讓孩子看些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是怎樣做題,從而將好學生做題的技巧形成內化。
初一的學生計算能力是需要多強化訓練,而並不是做一些復雜難以計算的數學題,其實初一的學生基礎是最重要,只要能夠讓孩子掌握基礎,能夠快速的解答數學題,那孩子也能夠找到突破口。
一、多監督練習
作為父母如果發現孩子計算能力始終跟不上,一定要進行監督練習,因為孩子是自己訓練很容易出錯,特別是回到家以後,讓孩子自己做作業,父母不幫著檢查和糾正,那隻會讓孩子錯誤越來越多,到最後會達到一個難以收服的狀態,回到家以後,如果孩子做計算題出現大量錯誤,作為家長應該花時間進行培養,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