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一年級數學還剩下多少聽課筆記

一年級數學還剩下多少聽課筆記

發布時間:2023-02-13 19:22:44

Ⅰ 新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還剩下多少》教學反思

教學目的:
1.在具體情境與活動中,認識減法的含義.
2.能列出、讀出減法算式,並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減法.
3.能根據提供的情境,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減法問題.
教學重難點:
理解體會減法的含義,正確計算5以內的減法,並能聯系
生活實際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提出並解決簡單減法問題的能力.
教具准備:
情境圖,口算卡片,多媒體
一. 創設情境
出示果樹圖,讓學生觀察圖,讀取圖中信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
去描述這些信息.
二.體會減法的含義
1.引導學生觀察圖,說一說笑笑看到了什麼?
2.根據圖,提出問題,並引出減法
樹上原來有5個蘋果,掉了2個,樹上還剩下幾個蘋果?
你怎麼知道是3個.從圖中看出來.比5個少2個是3個.
從5個中去掉2個,可以用一個減法算式來表示,5-2=3中間的

Ⅱ 還剩下多少教學反思一年級數學上冊

我教學的《還剩下多少》是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的一節概念課—認識減法。減法和加法一樣,在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原型,如剩餘、減少、比較等。本節課雖然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減法運算,但在實際生活中會經常遇到這些原型,並已經初步感覺到「從一個整體中拿走或去掉一個或多個物體,數量在減少」這一現象,只是仍處在實物感知階段。本節課開始就是要幫助學生逐步理解減法的意義,知道生活中哪些現象可以用減法計算,並初步探索5以內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本次教學,我緊密圍繞體會減法意義來展開,具體做法如下:
1、情境感受---出示兩幅情境圖,先引導學生觀察,然後提出問題:圖中畫的是什麼?你能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嗎?先組織學生進行同桌交流,把這個故事和同桌說一說,在同桌交流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全班交流。學生語言表達比較完整,如:樹上原來有5個蘋果,掉下來了2個蘋果,樹上還剩3個蘋果 ;地上原來有5塊乳酪,小老鼠拿走2塊,地上還剩3快乳酪。這樣交流可以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在敘述的過程中感知減法意義。
2、實物操作---你能把圖中的意思用小棒擺出來嗎?第一次擺小棒是教師敘述,學生操作,全班同學擺完後,又請一個學生台前展示。有了第一次的基礎,第二次擺小棒就放手讓學生一邊說一邊擺。學生興趣濃厚,樂於動手,又一次在操作活動中理解了減法意義。
3、符號表達---在探究「還剩下幾塊乳酪」的計算方法時我提問:除了用數數的方法,你能用畫圖的方法表示還剩下3塊乳酪嗎?學生迫不及待地在練習本上畫起來。學生選取的圖形 多種多樣,在這里展示幾種。
在學生對減法意義有了多次體會後,我又鼓勵學生嘗試用一個算式表示這兩個故事情境,學生自然而然的寫出了減法算式5-2=3,此時我再介紹減號及算式的讀法,引導學生結合剛才的情境圖,說一說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含義。通過以上環節,讓學生經歷一個由形象到抽象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符合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輕松自然地理解減法的含義。

Ⅲ 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數學《還剩下多少》教學設計

新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還剩下多少》教案及板書設計
第 三 單元、課題 還剩下多少 總課時第 14 課時
教學內容: 還剩下多少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體會減法的含義並且能夠應用。
2、使學生能夠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是本小節的教學重點。
2、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並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准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一)出示圖片:金魚圖和綿羊圖

1、請你根據圖意列式。
2、教師總結。
(1)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問題;
(2)當我們需要把兩部分合並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加法計算;
(3)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他們的和不變。
(二)教師設疑
我們知道把兩部分合並在一起我們用加法計算;如果我想:從總數裡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們該怎樣計算呢?
二、學習減法
(一)看圖自主理解減法含義
1、出示圖片:主題圖

(1)請你自己想一想,這幅圖什麼意思?
(2)小組內說一說。
(3)你知道怎樣解答嗎?
2、全班討論。
3、教師小結。
當我們從總數裡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時,我們用減法計算。「-」記做減號。
從5個裡面減去2個,還剩3個,寫作:5-2 =3。
(二)反饋
1、出示圖片:做一做1

2、出示圖片:做一做2

3、出示圖片:小刺蝟拿蘋果

(三)小結
當我們需要把兩部分合並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加法計算;當我們從總數裡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時,我們用減法計算。
三、練習
(一)出示圖片:手指圖

(二)出示圖片:小鳥摘果子

(三)出示圖片:老鼠做數學

四、小結
今天我們接觸了減法,你知道什麼時候運用減法進行計算嗎?今天你有什麼收獲嗎?
板書設計:
還剩下多少?
2+3=5 5—1=4 5—3=2

Ⅳ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還剩下多少評課記錄北師大版

教學目的:
1.在具體情境與活動中,認識減法的含義。
2.能列出、讀出減法算式,並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減法。
3.能根據提供的情境,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減法問題。
教學重難點:
理解體會減法的含義,正確計算5以內的減法,並能聯系
生活實際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教具准備:
情境圖,口算卡片,多媒體
教學日期:    年    月    日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示果樹圖,讓學生觀察圖,讀取圖中信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
去描述這些信息。
二.體會減法的含義
1.引導學生觀察圖,說一說笑笑看到了什麼/
2.根據圖,提出問題,並引出減法
樹上原來有5個蘋果,掉了2個,樹上還剩下幾個蘋果?
你怎麼知道是3個。從圖中看出來。 比5個少2個是3個。
從5個中去掉2個,可以用一個減法算式來表示,5-2=3中間的
符號是減號,算式讀作5減2等於3. 表示有5個蘋果,去掉2個
還剩3個。
3用圓片代替果子擺一擺,先擺5個圓片表示什麼,
再拿走2個表示什麼,最後剩下3個表示什麼/?
換個算式5-4=1 擺一擺
4. 還剩下幾塊餅干?說一說,數一數。
引導學生說一說,原來有多少塊,搬走了幾塊,還剩多少?
動手擺一擺,畫一畫,列出算式。
5-2=3 各個數字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5.你能象這樣說出幾個減法算式並讀出來嗎?
6.尋找身邊的減法問題
小朋友認識了減法,能不能在自己的身邊找到減法問題呢?
三.鞏固練習

Ⅳ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還剩下多少學情分析

《還剩下多少》學情分析

1.學生剛剛入學一個月,雖然在學前班學習了部分知識,但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及說完整話的能力還有待訓練。因此,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水平非常樂意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數學活動中。

2.學生在學前教育對減法的含義有一定的認識,但對減法算式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大部分學生比較容易掌握一位數減一位數的減法,准確率需要加強訓練。

3.學生在上學前已有一些簡單加減法的生活經驗。但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加減法的意義仍是比較抽象的,特別是得數是0的減法意義以及加法與減法的互逆關系,對初入學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已有經驗和基礎出發,以學生熟悉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內容為素材,將抽象的概念轉變成學生容易體會的事物,把學習加減法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起來,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加減法運算的意義與應用價值。

Ⅵ 新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還剩下多少》教學反思

《還剩下多少》是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第二課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初步認識減法,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學會正確計算5以內減法;能根據提供的情境,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減法問題。這節課有以下兩個特點:
1. 情境導入,引發學生積極參與。我在課堂導入上,演示了這樣一個情境:在黑板上畫了一棵大樹,在樹上貼了3個綠色的蘋果和2個紅色的蘋果。教師再把2個紅色的蘋果拿走,然後讓學生說出老師演示的過程,並提問:拿走了2個是從幾個裡面拿的?現在樹上還剩幾個?這時候學生的情緒高漲,大多數的孩子紛紛舉手,我班的黃曼霏竟說,「樹上原來有5個蘋果,拿走了2個,還剩下3個。」還沒來的及表揚,闕文尖說,「老師,可以用減法來解決。」冷健蘢說,「可以寫成5-2=3。」孩子們的回答是我意想不到的,於是引出「減法」, 認識了減號。我學生通過熟悉的生活情境導入新課,喚起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學起來必然親切、實在、易懂、有趣,並且為學好新知識鋪好路。
2. 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注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環節,大多數的學生已經能和完整的提一個問題了,並且知道用減法來解決。教學方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擺一擺,說一說,在說中學,玩中學,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精神。在「練一練」第1題中,通過學生邊說圖意,邊用手勢比劃,再寫出算式的過程,在第2題中,通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再寫算式的過程,既讓每個孩子都有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又讓學生充分感受、認識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
本節課上還存在著不足:
1.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個個躍躍欲試,但是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尚未養成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急著要表達自己的見解,導致課堂秩序有點混亂,不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與交流的習慣。
2.在教學中,我更多關注的是大部分學生,而忽視了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也是我今後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關注後進生,在課堂上盡量給他們提供機會,給予指導和幫助。
3. 在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說一說你學到了什麼?」,學生都不能完整的表述,對剛入學的孩子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今後我會注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述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Ⅶ 新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還剩下多少》教學反思

組內研討課,依據課時進度,我展示了小學數學北師大版第一冊的第三單元的《還剩下多少》一課。

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1、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認識減法的意義;2、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會正確計算5以內數的減法;3、能根據提供的具體情境,提出並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有關減法的問題;4、繼續提高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認真傾聽與理解別人思路的能力,體會用數學的樂趣。這一節課計劃兩課時完成教學,所以通過對教材的認真的研讀以及對學生的認知基礎的了解,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1、初步認識減法的意義,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能理解生活中存在用減法可以解決的數學問題。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減法。在我給一個班上完一節課後,感到課程設計的並不合理,內容有一點多,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教學中要特別的重視,所以整節課都是那麼的滿,沒有一絲空隙。所以在第二節課我做了改變。具體的兩種教學設計我在課後又做了對比,詳細如下。

第一次上課,首先情境教學;讓我們一起來到果園看一看,能發現什麼數學問題,課件展示;一棵果樹(一共有5個蘋果,文字的形式表現),學生充分表述這一數學信息,然後動畫演示掉下來了2個蘋果,提醒學生仔細觀察,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數學信息。然後再次利用形象的小老鼠偷乳酪的課件情境,繼續讓學生體驗減法。仍然是不出示乳酪的塊數而是用文字表示。讓學生結合文字和演示的動畫解決,還剩下幾塊乳酪?這兩個情境的教學設計意圖是;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的讓學生說,出現了掉下來、去掉、落了等詞語,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繼續觀察,並逐步的敘述,掉下來的2個蘋果,是從5個裡面掉下來的,5就變少了,樹上的蘋果是剩下的,剩下的也比5少。在這一環節中,突出總數,讓學生感受到從總數中去掉或減少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剩下的。孩子直觀的體會到求剩餘部分用減法計算,初步理解了減法的意義。然後在認一認、畫一畫的活動中繼續理解問題,抽象出算式。最後,讓孩子說「是如何算出得數的?」這一環節中,應該讓孩子動手操作、動腦想、動嘴巴說,能讓學生充分交流演算法,體驗運算策略多樣化,然後再利用課件顯示出答案,驗證孩子們的結果。但在上課中,總感到這一節課教學目標有一點多,教學重難點不能突出也不好突破,有一點顧此失彼的感覺,一節課疲於奔命。而且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提高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認真傾聽、小組合作的學習習慣也需要培養。

經過思考,我將課件及教學內容相應的稍微做了一下改變,教學目標更明確細節,將重難點進行分散。在第一課時重點教學理解減法的意義,以及在生活中提出減法問題的能力培養;用數學語言表達所看到的數學問題;通過總結、交流體會用數學的樂趣。將減法的運算方法的學習放在了第二課時。具體是這樣的,在第一節課以連環畫的形式直接呈現出兩個數學信息,學生觀察並交流;看到蘋果樹上有5個蘋果,掉下來2個,在演示過程中,孩子結合生活經驗,提出;還剩下幾個蘋果?發現剩下的蘋果比原來的蘋果數少,掉下來的也比原來的少,觀察中,體會到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剩餘的一部分用減法計算。初步理解減法的意義。出示第二個情境,當笑笑戴著蘋果去淘氣家玩時,淘氣為同學准備的蛋糕卻被小老鼠偷走了一部分,引出第二個情境,結合生動的課件,繼續引導學生理解減法的意義。在孩子發現自己有新的收獲時,我在練一練中,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結合孩子自己的生活實際,找一找生活中的減法問題。孩子在有趣的情境中體驗、學習減法問題,在熟悉的生活中找減法問題。完成了一部分教學目標。學生從中體驗到抽象的數學來源於生活,又可以再生活中找到數學原型,還可以用數學知識解決它。但是在解決問題中遇到了計算上的麻煩,到底該如何計算出結果呢?帶著個問題,來學習第二課時,這也是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我感到這樣的效果更好。

組內研討課,依據課時進度,我展示了小學數學北師大版第一冊的第三單元的《還剩下多少》一課。

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1、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認識減法的意義;2、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會正確計算5以內數的減法;3、能根據提供的具體情境,提出並解決生活中簡單的有關減法的問題;4、繼續提高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認真傾聽與理解別人思路的能力,體會用數學的樂趣。這一節課計劃兩課時完成教學,所以通過對教材的認真的研讀以及對學生的認知基礎的了解,我確定的教學重點是;1、初步認識減法的意義,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能理解生活中存在用減法可以解決的數學問題。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減法。在我給一個班上完一節課後,感到課程設計的並不合理,內容有一點多,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教學中要特別的重視,所以整節課都是那麼的滿,沒有一絲空隙。所以在第二節課我做了改變。具體的兩種教學設計我在課後又做了對比,詳細如下。

第一次上課,首先情境教學;讓我們一起來到果園看一看,能發現什麼數學問題,課件展示;一棵果樹(一共有5個蘋果,文字的形式表現),學生充分表述這一數學信息,然後動畫演示掉下來了2個蘋果,提醒學生仔細觀察,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數學信息。然後再次利用形象的小老鼠偷乳酪的課件情境,繼續讓學生體驗減法。仍然是不出示乳酪的塊數而是用文字表示。讓學生結合文字和演示的動畫解決,還剩下幾塊乳酪?這兩個情境的教學設計意圖是;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的讓學生說,出現了掉下來、去掉、落了等詞語,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繼續觀察,並逐步的敘述,掉下來的2個蘋果,是從5個裡面掉下來的,5就變少了,樹上的蘋果是剩下的,剩下的也比5少。在這一環節中,突出總數,讓學生感受到從總數中去掉或減少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剩下的。孩子直觀的體會到求剩餘部分用減法計算,初步理解了減法的意義。然後在認一認、畫一畫的活動中繼續理解問題,抽象出算式。最後,讓孩子說「是如何算出得數的?」這一環節中,應該讓孩子動手操作、動腦想、動嘴巴說,能讓學生充分交流演算法,體驗運算策略多樣化,然後再利用課件顯示出答案,驗證孩子們的結果。但在上課中,總感到這一節課教學目標有一點多,教學重難點不能突出也不好突破,有一點顧此失彼的感覺,一節課疲於奔命。而且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提高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認真傾聽、小組合作的學習習慣也需要培養。

經過思考,我將課件及教學內容相應的稍微做了一下改變,教學目標更明確細節,將重難點進行分散。在第一課時重點教學理解減法的意義,以及在生活中提出減法問題的能力培養;用數學語言表達所看到的數學問題;通過總結、交流體會用數學的樂趣。將減法的運算方法的學習放在了第二課時。具體是這樣的,在第一節課以連環畫的形式直接呈現出兩個數學信息,學生觀察並交流;看到蘋果樹上有5個蘋果,掉下來2個,在演示過程中,孩子結合生活經驗,提出;還剩下幾個蘋果?發現剩下的蘋果比原來的蘋果數少,掉下來的也比原來的少,觀察中,體會到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剩餘的一部分用減法計算。初步理解減法的意義。出示第二個情境,當笑笑戴著蘋果去淘氣家玩時,淘氣為同學准備的蛋糕卻被小老鼠偷走了一部分,引出第二個情境,結合生動的課件,繼續引導學生理解減法的意義。在孩子發現自己有新的收獲時,我在練一練中,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結合孩子自己的生活實際,找一找生活中的減法問題。孩子在有趣的情境中體驗、學習減法問題,在熟悉的生活中找減法問題。完成了一部分教學目標。學生從中體驗到抽象的數學來源於生活,又可以再生活中找到數學原型,還可以用數學知識解決它。但是在解決問題中遇到了計算上的麻煩,到底該如何計算出結果呢?帶著個問題,來學習第二課時,這也是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我感到這樣的效果更好。

Ⅷ 小學數學一年級數學上冊還剩下多少教學反思

本節課上還存在著不足:
1.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個個躍躍欲試,但是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尚未養成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急著要表達自己的見解,導致課堂秩序有點混亂,不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與交流的習慣。
2.在教學中,我更多關注的是大部分學生,而忽視了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也是我今後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關注後進生,在課堂上盡量給他們提供機會,給予指導和幫助。
3. 在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說一說你學到了什麼?」,學生都不能完整的表述,對剛入學的孩子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今後我會注重培養學生的口頭表述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數學還剩下多少聽課筆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