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中班怎麼上好一節公開數學課
(一)備內容 1、注重內容的操作性——幼兒園公開課內容選得好,就等於成功了一半。一般來說,操作性強的活動內容是首選,不僅符合幼兒好動好玩的年齡特點,還符合聽眾心目中的優質課標准。因為,每位聽眾看到幼兒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學習,都會由衷地為幼兒驕傲,為幼師贊嘆! 2、符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師要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學風格的內容,這樣備課及上起課來都得心應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聽眾。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比方說情感不是很豐富的教師,偏選了偏重於情感體驗類的教學內容,這樣的課上起來教師會感到不能揮灑自如。 3、考慮氣候、環境等因素——選公開課內容時,幼兒教師要綜合考慮氣候、環境等因素,不要存在僥幸心理,選擇風險較大的公開課,如《我和太陽做游戲》,若遇到陰天或下雨,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2. 如何教導幼兒園孩子數學
如何教導幼兒園孩子數學?
1、教孩子要有耐心,從易到難:大部分的父母都屬於急於求成,總是希望孩子多掌握一些知識,不要著急,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慢慢地加深難度。
2、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在生活中孩子對數學基礎有了廣泛的應用,就不再老是背加法表、減法表、乘法表,而是可以學習一些可以實際應用的。父母可以培養小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孩子從中可以理解數學的概念,比如量的概有念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厚薄等。
3、可以讓孩子從形狀入手學習數學: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畫圓、正方形、長方形。父母可以讓孩子塗色,看哪個圖形塗色時間長,也可以用報紙來演示,折一次,減小一半的面積,再折一次,又減少一半,這都屬於基本平面圖形的學習。
4、父母在教孩子數學的過程中用形象的圖片表示:孩子一般對圖畫是非常感興趣的,用形象的圖片,例如一些小兔子或者是蘋果來形象地表示數字,通過這些來練習數學。
3. 幼兒園教師數學課堂的上課經驗
導語:在數學教學的整個活動中,教師和幼兒雙方都在“動”,只不過“動”表現的形式、方法不同,教師的“動”即發揮主導作用,就是要激發幼兒活動和發展主體的自主性、積極能動性。因此,教師應通過各種形式,提供各種機會,讓幼兒可以自己選擇,積極地去探索發現。
1.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
數學活動的實質是要讓幼兒利用材料進行操作來主動探索和發現其物體間的數學關系,因而操作材料是進行活動的物質基礎。要讓幼兒“動”起來,就必須要有“動”的材料,這些材料,教師應根據教育目標,教學和幼兒的實際水平來提供。它不是單一的,而是比較豐富、充足的,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選擇的。如中班學習“比較5以內數的多少”時,我提供了4種不同的材料:看實物畫線,按數字貼紙球,實物比較,印比5少的點子等。能力弱的幼兒可先完成第一、二組活動,能力強的幼兒可以進行後兩組的活動,這樣每個幼兒都有了“動”的機會,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同時,提供豐富的活動材料,不僅能滿足幼兒正規的教育活動,即數學課上使用,我還把它放在數學角等活動中,讓幼兒在區域游戲中自由選擇,進行操作,去發現、去探索。
2.創設表述的機會
幼兒掌握數學要領要經過一個逐步抽象和內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分三個階段,即通過操作獲得經驗_斗用語言表述動作的結果_用符號記錄表述結果。因而,讓幼兒進行操作獲得感性知識的同時,我們還應為他們提供表述的機會,“動”的機會多了,既能促進其思維的發展,又能使教師的“動”有了依據。
因此,在數學活動中,我通過提問、組織討論、開展同伴間的講述活動、師幼共同評價活動結果等形式,為幼兒提供表述的機會。如在大班學習自編加減應用題時,我請個別幼兒進行編題,然後根據幼兒出現的問題,組織大家討論:這樣編是否正確?為什麼7在相互討論、相互商量的過程中,促進幼兒對編題條件的理解,也使老師對幼兒的思維過程有比較正確的了解,為教師的指導提供了方向依據。
3.拋棄不必要的情境設計,直接切入主題
記得兩年前,我去某中心小學參加觀摩課,這節課老師講的是“倒數”內容。課程一開始,數學老師拿出了兩張精美的卡片,上面:分別寫著“金生麗水、玉出昆岡”“I like you.”老師讓學生把這兩張:卡片上的句子倒過來念即“網昆出玉,水麗生金”,“You like I”學・生都大聲地念出來了,表而上看,學生都積極踴躍地參與到了教學過程中,而且也實現了完美的教學互動。但事實上,這樣的情境設計跟老師接下來講述的“倒數”的關系究竟有多深,又有幾個學生能揣測出老師讓他們倒念以上句子的良苦用心呢。與其花精力、費時間地苦思冥想這些情境,倒真的不如開門見山地告訴學生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沒有必要為了每一個新知識點的教授匹配一個情境。
4.減少不必要的.提問,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有不少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針對要講述的新課程精心設計了讓學生參與的小游戲。可往往在學生參與的過程中老師針對學生犯下的小錯誤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慮,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參與過多,使得原本設計得很好的教學游戲收不到預期的效果。其實學生自己組合數字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獨立與綜合思考的過程,學生在組合數字的過程中,可能會獨立思考到單個數字的大小與數的位階的關系,哪一個數字放錯位置對最後生成的數的大小的影響。
看似簡單的小游戲,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興趣,而且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如果老師在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指點過多,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降低孩子獨立思考的積極性,甚至會導致學生對老師和數學產生厭煩感。
5.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課程標准強調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但又不能放鬆對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有的老師針對全過程設計了全面翔實的教學情境,使孩子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老師的備課教程走,走完所有的教程就達到了經歷全過程的目的,這固然很好,但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
6.課前准確要充分
課前准備是上好一節課的先決條件。課前准備包括老師的物質、經驗准備還包括幼兒的知識經驗准備。只有師生課前准備充分了,才能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幼兒園大多數的課都需要老師和幼兒共同做好物質、經驗准備。如:前不久我上了一節美工課《背上烏龜殼》。為了上好這節課,我和孩子們都做了很多的准備工作。我讓每個孩子收集一個塑料籃子,並在籃子的兩邊繫上繩子或帶子,繩子(帶子)的長短與幼兒腰的粗細相當。收集來的塑料籃子我們統一放在一個地方,並給每個籃子寫上幼兒的學號,以免弄錯。
利用下午活動的時間和幼兒一起做裝飾塑料籃子用的半成品如:愛心、小樹……。在美工課上我還給幼兒准備了許多的材料,有漂亮圖案的掛歷紙、有各色皺紙、彩紙、小碎布等。有了充分的物質准備,幼兒大膽想像,把塑料籃子裝飾成一個個漂亮的烏龜殼,孩子們背上自己做的烏龜殼,互相欣賞著,有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當我看到孩子們背上烏龜殼愉快地學著烏龜跳著舞的時候,我也感到無比的開心。
對於幼兒教學老師來講,我們手中的刻刀應該雕刻出的抽象性、嚴密邏輯性和它的實際應用性,而不能僅僅為了追求華麗的形式,虛華的情境,選擇光亮但沒有韌性,經不起考驗的刀片。我們要用自己手中的小刻刀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那份質朴與純真,還教學真的本色。
4.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法」寓數學 教育 於游戲活動之中,能使幼兒在自由活動和有趣新奇的游戲體驗中獲得數,形的 經驗 和知識,是幼兒探索知識,尋找知識之間聯系的有效 方法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幼兒園數學怎麼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幼兒園數學怎麼教
在實際活動中操作提高幼兒對數學的感性認識。
不要認為幼兒動手就算操作,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和幼兒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活動。注重其實效性。如:學習「7」的組成,課上教師為每個幼兒准備了7粒石子,教學時,要求幼兒先數一數共有多少石子,再把石子分成兩部分,試試有多少分法?幼兒興致勃勃地開始來操作,還未等幼兒完全分好,教師已請幼兒回答結果,教師雖說讓幼兒操作但不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操作時間,這樣操作只是走過場而已。教師可設計成如:准備7種物品(1)按大小分,可分成1和6、6和1;(2)按顏色分,可分成2和5、5和2;(3)按形狀分,可分成3和4、4和3;教師讓幼兒操作時,應進一步提出要求,你是怎麼分的?想一想,還可以按什麼分?這種描述盡管只是對感性認識的描述,但它卻是形成概念和判斷的基礎。所以在設計操作時,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要求,來規定操作程序和規則,設計操作的步驟及需要幼兒觀察和思考的問題。幼兒只有通過比較觀察才能抽象出分解組成,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幼兒來操作也是保證操作成功的重要條件。
操作材料的實用性,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
教師在設計和准備操作材料時,還要注意考慮美觀性、趣味性,更要考慮材料的層次性,即材料是否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促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開放性的教育方式,是幼兒園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
在游戲過程中操作中獲得知識。
我們將操作活動游戲化,就能夠較好地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使其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在學習5的組成時,我一改以往先由老師講解、示範演示教具,再由幼兒模仿學習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採用玩「撒圓片」的游戲,我將紅、綠兩種顏色不同的圓片分別貼在一起製成雙色圓片,游戲時,每人得到7個雙色圓片,幼兒把7個雙色圓片往桌子上輕輕一撒,看一看,7個圓片中有幾個紅色圓片,幾個綠色圓片,從而自然得到7可以分成幾和幾,再將其結果一一記錄下來。如此經過反復游戲,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最後,再由老師系統地 總結 幼兒所記錄的答案。這樣把幼兒所獲知的感性經驗真正上升為理性知識,在操作活動中不斷強化其數概念。
2幼兒園的趣味數學
導入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育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教學環節——情境創設。情境創設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 故事 ,根據課程內容創設相關的情境。俗話說「不愛學習的孩子那兒都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卻很少找到。」故事形象、生動、富有情趣,既符合幼兒思維的特點,又把數學中的知識通過故事的形式描繪出來,這樣可以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例如:如在大班數學活動「數量關系對應」中,教師設計了白馬王子救公主的故事。很久以前,一座山上出現了一座城堡,城堡里關著一位被老巫婆捉來的公主,公主整天不吃不喝哭個不停,一個好心的衛兵把事情告訴了白馬王子,白馬王子要去救公主,可是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要做個好心人去幫助白馬王子願意嗎?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這時,教師藉助事先准備好的圖片,設置了白馬王子過橋、路過花園、經過池塘、和草莓姑娘比聰明、到動物王國幫小動物鋪路等幾個環節,而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數學題。幼兒完全沉浸在情境故事裡,對數學特別感興趣。情境互動式課堂教學就是選擇幼兒喜歡的人物設計故事,並藉助故事中的環節滲透知識教學,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讓他們在游戲過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幼兒輕松自如的掌握了知識。
教師必須要改進 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育方法顯然不能培養幼兒的 創新思維 和能力,只有通過發現式、啟發式、討論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幼兒的 想像力 和思維力,多採用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幼兒勇敢大膽地探究問題。
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應從幼兒園實際出發,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靈活多變。如:教幼兒學習三者以上的測量或比較時,用筆測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從杯子比筆矮,瓶子比筆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等。
3幼兒園趣味數學的滲透方法
將趣味數學滲透於游戲中
游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游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利用游戲形式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輕輕鬆鬆、滿懷興趣地學習數學。 為了鞏固幼兒對形狀的認識,我們設計了「餵食」的操作游戲,讓小朋友把形狀卡片喂給相同形狀「娃娃吃」,從中學習到相關經驗。建構游戲《蓋房子》中,為幼兒提供各種圖形積木,上面分別寫有1~6的數字,復習6以內的組成,感知分成的排列規律。
在小班的「按顏色分類」這一教育活動中,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老師教導黃樹葉的時候,手持黃樹葉的幼兒站起來揮動手中的葉子,其他幼兒蹲下不動。結果在活動實施時,發現這個游戲的設計忽略了小班幼兒的直覺思維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點。不僅沒有達到隱含的教育效果――按顏色分類,而且教師的指導作用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發現問題後,我立即改變了方法,優化了這一游戲活動。先讓幼兒見到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以後,隨音樂做游戲。游戲停止,樹葉娃兒都回到樹媽媽的身旁,紅樹葉找紅樹媽媽,黃樹葉找黃樹媽媽,綠樹葉找綠樹媽媽……這樣一來,幼兒情緒高漲,全身心投入,也都能按要求自主地做好分類活動,在多次的交換樹葉中,幼兒都能在自由的游戲中按顏色進行分類,教師也實現了在游戲中引導的教育價值。
將趣味數學結合在運動中
1.改編現有的體育游戲
很多體育游戲注重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的訓練,簡單有趣,深受幼兒的喜愛。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既練習了動作技能,又鞏固了數學知識,可謂一舉兩得。在傳統的體育游戲「拍皮球」「跳格子」中,我結合「1和許多」的教學和「三以內的點數」,在原來的游戲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許多下」「拍三下」和「跳一下」「跳許多下」「跳三下」等,改變後的游戲深受幼兒喜歡,不僅鍛煉了幼兒的體能還使其掌握了數學知識。
2.根據需要創編新的體育游戲
原有的數學活動都是在室內進行的,我在思考如何將數學融入體育游戲中。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容易組織的體育是可行的。在「按大小排序」的教學中,組織戶外體育游戲「我給球兒來排隊」;「按高矮排序」的教學中,戶外體育游戲「我給大家來排隊」;圖形的教學,可以在跳房子的中進行復習。結果表明:讓幼兒在游戲、運動中學數學比單純的數學活動效果更好。
4幼兒園的數學教育
數學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為特徵的。就這兩個特徵而言,數學是很不適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及思維發展水平的一門學科。如果把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看作是單純地教給幼兒兒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只滿足幼兒兒記住了一些數字,能表達某一概念涵義的詞語,那麼幼兒對數學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也會失去教數學的興致。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它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只有當幼兒對某件事物或者某個活動發生興趣時,他才會積極地參加,主動地探索和自覺的學習。興趣也是形成態度和樹立信心的基礎。如果幼兒在最初接觸數學時就沒有興趣,學習的態度不積極,就很可能影響今後學習數的學業成績,導致在數學學習上的失敗。
最能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是那些「使幼兒跳一跳能夠得到」的知識和技能。在進行數教育的活動中,當幼兒能夠熟練地把一組物體按其屬性分成幾組以後,這時能夠引起幼兒興趣的學習活動就是比較各組物體之間的多少。讓幼兒在這些組中找出物體個數最多的,或最少的。這個活動實際上是把幼兒對事物外部物征或質的思考引向對量的思考,使他們開始跨入數概念形成的歷程,這是幼兒思維的一個跳躍。
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幼兒的學習也有影響。最能旨起幼兒興趣的教學方法是適合幼兒認知特點的方法。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教師往往只注意幼兒思維形象性的特點,而忽視幼兒解決抽象問題過程中的思維直覺形動生性的特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一般多採用講解、演示的方法,很少讓幼兒直接操作材料,這樣常常使幼兒在不理解的基礎上記住了一些數學語言或概念,這種沒有理解內涵的語言、概念就成為枯燥的記憶符號而使幼兒失去對數學的興趣。數學來自現實世界的抽象,它的許多概念及其屬性都可以轉化成具體的事物,成為幼兒可以操作的材料。幼兒在感知操作材料的過程中再進行概念屬性的抽象。這樣獲得的概念對幼兒來說是能理解的,是有意義的,也是有趣的。例如10以內的自然數列可以通過以「1」為等差,遞增到10的擺放紐扣來感知。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相關 文章 :
★ 幼小銜接數學怎麼教
★ 幼兒園數學的教學方法
★ 幼兒園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幼兒園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幼兒園數學《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 幼兒園常見的教學方法
★ 兒童學數學的方法
★ 有哪些實用的幼兒園教學方法?
★ 幼兒園里常見的幾種教法與學法
5.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數學教學
讓幼兒在游戲場景學數學,最貼合幼兒學習習慣,更生活化,趣味化、兒童化,最大的好處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更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1、不要僅僅讓孩子停留在數數,計算刷題這種灌輸式的學習方式上,孩子可能根本不理解,僅僅是死記硬背,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孩子數學學習也做不到提升。首先要做到的是讓孩子理解數、數量,將抽象的數學具象化,對照到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比如孩子可能記住3+2=5,反過來2+3卻不知道, 家長可以用孩子感興趣的實物,通過游戲的方式做比較,如3塊糖和2塊糖合在一起,是加法,一共有5塊糖,那麼2塊糖和3塊糖合在一起呢,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2、不要讓孩子覺得數學只是一種學習,把它當成一種負擔,引導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觀察孩子愛玩什麼,將數學知識結合進去,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既不反感,又能提升孩子數學學習的興趣。
比如孩子好動,可以和孩子玩跳格子,室內外都行,做好安全防護就行。認識數字的同時,也能學到加減法,還可以促進孩子的競爭意識。
3、家長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喜歡數學,首先要願意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思考,陪伴孩子,他會很願意和你一起學習的 。
6. 幼兒數學課程如何教
幼兒的數學怎麼教
幼兒園的數學怎麼教?對於幼兒來說,學數學算是他們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自身需要。下面,朴新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數學教學方法。
數學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為特徵的。就這兩個特徵而言,數學是很不適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及思維發展水平的一門學科。如果把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看作是單純地教給幼兒兒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只滿足幼兒兒記住了一些數字,能表達某一概念涵義的詞語,那麼幼兒對數學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也會失去教數學的興致。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它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只有當幼兒對某件事物或者某個活動發生興趣時,他才會積極地參加,主動地探索和自覺的學習。興趣也是形成態度和樹立信心的基礎。如果幼兒在最初接觸數學時就沒有興趣,學習的態度不積極,就很可能影響今後學習數的學業成績,導致在數學學習上的失敗。
最能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是那些「使幼兒跳一跳能夠得到」的知識和技能。在進行數教育的活動中,當幼兒能夠熟練地把一組物體按其屬性分成幾組以後,這時能夠引起幼兒興趣的學習活動就是比較各組物體之間的多少。讓幼兒在這些組中找出物體個數最多的,或最少的。這個活動實際上是把幼兒對事物外部物征或質的思考引向對量的思考,使他們開始跨入數概念形成的歷程,這是幼兒思維的一個跳躍。
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幼兒的學習也有影響。最能旨起幼兒興趣的教學方法是適合幼兒認知特點的方法。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教師往往只注意幼兒思維形象性的特點,而忽視幼兒解決抽象問題過程中的思維直覺形動生性的特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一般多採用講解、演示的方法,很少讓幼兒直接操作材料,這樣常常使幼兒在不理解的基礎上記住了一些數學語言或概念,這種沒有理解內涵的語言、概念就成為枯燥的記憶符號而使幼兒失去對數學的興趣。數學來自現實世界的抽象,它的許多概念及其屬性都可以轉化成具體的事物,成為幼兒可以操作的材料。幼兒在感知操作材料的過程中再進行概念屬性的抽象。這樣獲得的概念對幼兒來說是能理解的,是有意義的,也是有趣的。例如10以內的自然數列可以通過以「1」為等差,遞增到10的擺放紐扣來感知。
2幼兒園的趣味數學
教材方面的銜接
幼兒園教材內容包括分類、排序、量的比較,1-20的數認識,相鄰數序數、單雙數,10以內數的組成、分解、加減運算,2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看圖口編應用題教學,認識幾何形體、時鍾、等分、認識人民幣等。小學一年級內容包括:1-20以內數的基數、序數、相鄰數、單、雙數的組成,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100以內的數的認識、加法、減法的初步認識,應用題教學等。從教材內容來看,幼兒教材的編排上也存在著問題,數學知識重復,部份兒童易失去學習的新鮮感,為教師組織教學帶來困難。小學數學能力的發展和初入學時的數學能力水平有密切關系,初入學時對數概念,對數的關系進行合理的運算,那麼他們入小學後對整數中的多位數,對小數和分數,對於自覺地運用數的關系和運演算法則進行計算,都表現出較高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材方面必須搞好;(1)直觀的圖求和實物運算向抽象的數學運算的過渡。
在分類與計算教學中,先教師引導,後兒童獨立操作,先易後難,通過分類訓練,幫助兒童構建一個整體與部分之間的分與合的思維結構。掌握分類關系的同時,初步滲透連續再分的思想,邏輯排除的思想,有意識的訓練兒童進行歸納推理,和演示推理的初步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逐步做到實物分類操作、圖示操作、數的分解組成操作,數的計算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建立數的分解組成與相應的計算之間雙向聯系。(2)從圖畫表示的應用題到文字敘述的應用題過渡。在應用題教學中,幫助幼兒在教師的實物演示,過程中分析數量關系,說出計算式和解答結果。按照教師示實例,口頭訪編相似題材內容的應用題,進一步訪編不同題材內容的應用題,培養幼兒從生活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的初步抽象能力,看圖按算式口編應用題能力。訓練一式多題的口編應用題能力,培養發散性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逐步做圖畫表示的應用題→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文字敘述的應用題的過渡。
教師必須要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育方法顯然不能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只有通過發現式、啟發式、討論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和思維力,多採用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幼兒勇敢大膽地探究問題。
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應從幼兒園實際出發,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靈活多變。如:教幼兒學習三者以上的測量或比較時,用筆測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從杯子比筆矮,瓶子比筆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等。
3如何在幼兒園數學教學
導入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育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教學環節——情境創設。情境創設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故事,根據課程內容創設相關的情境。俗話說「不愛學習的孩子那兒都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卻很少找到。」故事形象、生動、富有情趣,既符合幼兒思維的特點,又把數學中的知識通過故事的形式描繪出來,這樣可以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例如:如在大班數學活動「數量關系對應」中,教師設計了白馬王子救公主的故事。很久以前,一座山上出現了一座城堡,城堡里關著一位被老巫婆捉來的公主,公主整天不吃不喝哭個不停,一個好心的衛兵把事情告訴了白馬王子,白馬王子要去救公主,可是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要做個好心人去幫助白馬王子願意嗎?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這時,教師藉助事先准備好的圖片,設置了白馬王子過橋、路過花園、經過池塘、和草莓姑娘比聰明、到動物王國幫小動物鋪路等幾個環節,而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數學題。幼兒完全沉浸在情境故事裡,對數學特別感興趣。情境互動式課堂教學就是選擇幼兒喜歡的人物設計故事,並藉助故事中的環節滲透知識教學,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讓他們在游戲過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幼兒輕松自如的掌握了知識。
游戲活動中培養樂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數學教育的有利手段。我們在開展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學過程中,就注重每一次情境的創設。把教育目標或數學概念與幼兒相關的生活和活動經驗相聯系,從而開展適合幼兒水平與興趣的游戲活動。
如教師在導入部分的環節中設計了開火車的游戲,在音樂聲中帶著小朋友來到兒童樂園,大班數量對應、分類與計數、中班序數等內容融入在游戲《快樂的游樂場》,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基本都能描述出遊樂場的主要游樂設施和一些常見的輔助設施(售票處、草地、休息的長椅等),教師將數學內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創設一系列的關於游樂場的教育活動:小火車上有誰?第幾個座位沒有人?小姑娘排在第幾位買票等,把幼兒的興趣和已有經驗與情境數學活動結合起來,使幼兒能夠從創設的情境中學習、辨認1—10以內的數字和序數,10以內物體排列的次序,初步理解序數的含義,對不同的事物進行分類、計數,並形成初步的數概念,同時還利用雙圓卡片和數塊卡等學具的操作 進行拼圖組合,從而發展幼兒上下、左右的位置感和思維的靈活性。這樣幼兒就會自然的在自己喜歡的情境中自由發揮,積極探索。
7. 幼兒園小班數學課程怎麼上
幼兒園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 身邊的數字 活動名稱:身邊的數字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數的分解組合。 2、復習單、雙數。 3、區域中練習10以內的加減法及對錢幣的認識。 活動准備: 大數卡1-10兩套,蒙眼紙條若干、地面設置2個方形,周圍是圓形若干圖案、區域中:小椅子擺成公交車上的形狀,方向盤、車票、錢幣。 活動過程: 1、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逐一復習10以內各數的分解。(分發每位幼兒 一張數卡) 2、教游戲《數字找媽媽》 玩法:一幼兒拿起數字,站在方形的圖案中高呼:「孩子,孩子,你在哪裡?」其它幼兒忙找與自己卡片相加是數字媽媽的小朋友蹲到圈內高喊:「媽媽,我們在這兒。」其他幼兒進行監督檢查,看他們是不是媽媽的孩子。 3、開始,老師當媽媽讓幼兒熟悉游戲玩法及規則,二次結束後,幼兒可 報名自由當媽媽或爸爸。 4、游戲2《盲人識數》 玩法:一部分幼兒被蒙眼做盲人,另一部分幼兒與其一一對應面對面站立,發給「盲人」每人一張數字卡,相對應的幼兒上前在其手上拍與數字卡數相同的幾下, 「盲人」大聲說出自己是什麼數,是單數還是雙數(也可讓蒙眼幼兒將是單、雙數的幼兒帶走,玩法很多,可交替進行,最後幼兒集體復習單、雙數的規律、概念。 5、區域活動:公共汽車上 (1)大家討論乘車的常識,司機怎樣做,售票員怎樣做,乘客怎樣是文明小乘客,回憶在公交車上的語音提示的內容。 (2)復習錢幣面額的識別 (3)幼兒分配角色,規定乘車路線,站名及乘車要求。 註: (1)乘客上完車座好後司機方可開車。 (2)售票員到座位上售票,幼兒主動買票。 (3)學慣用禮貌用語。 活動延伸: (1)幼兒購物太多需買票 (2)乘客出現緊急病症需開往醫院…… (3)出現老弱病殘的乘客怎樣做…… 活動評析: 枯燥的數字讓許多幼兒不願接受,然而本節活動老師將數字融入到有趣的游戲中,以游戲貫穿知識,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下學習。區域活動讓幼兒走進社會,成為社會人,在活動中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了他們想像力,同時,也表現出了他們的社會經驗,寓樂於教,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教育。 小班計算活動:「1」和「許多」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並初步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2、 培養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並學慣用語言來進行表達。 二、 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游戲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 難點:初步學習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三、 材料及環境設計: 小雞人手一隻,套蛋人手一隻(紅、黃、綠三種顏色) 四、 設計思路: 根據小班幼兒學習數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比較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老師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來感知「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感知數概念。 五、 流程設計: 提出問題——>嘗試活動——>反饋討論——>提高嘗試 教學手段:師講——>個別游戲——>師生討論——>集體游戲 (一)、提出問題——>嘗試活動: 師:「嘰嘰嘰,誰來了?」(小雞來了)。 出示小雞:師:有多少小雞?(許多小雞)想不想和小雞做游戲?(想)每個小朋友和一隻小雞做游戲。 (二)、提出問題——>嘗試活動——>反饋討論: 師:咯咯咯,誰來了?(雞媽媽)雞媽媽要讓雞寶寶回來(幼兒送小雞回家,放進筐里) 剛才家裡沒有小雞,現在怎麼了?(許多小雞) 師:雞媽媽要和我們來玩一個小母雞生蛋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些什麼樣的蛋蛋?(有紅蛋蛋、綠蛋蛋、黃蛋蛋、我們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游戲規則:挑一個你喜歡的蛋蛋,只拿一個,一邊拿一邊說:「我拿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蛋蛋?」 師:(請每位幼兒拿一個蛋蛋)我這里有幾個蛋?(許多)。原來我有許多蛋蛋,現在我把它分給小朋友。你一個、我一個。 請幼兒各自說說拿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蛋? (三)、提高嘗試: 1、 師:現在我們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邊生蛋一邊說:「小母雞,真能幹,生下一個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兒游戲) 師:剛才草地上沒有蛋,現在怎麼拉?(許多蛋蛋) 師:你生一個,我生一個,變成了許多蛋蛋。 2、 師: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們來幫雞媽媽把蛋拉回家,一邊撿一邊說:「我撿了一個什麼顏色的蛋?」 (四)、講評: 1、剛才籮筐里沒有蛋蛋,現在怎麼拉?(許多蛋蛋) 2、告訴幼兒下次再來玩游戲。
8. 如何提升幼兒園數學教育
導語:幼兒數學教育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教育課題擺在幼兒教師的面前。數學在幼兒的思維發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在幼兒階段給孩子最恰當的數學教育,我們一直在探討最佳的數學教學方法,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建立融洽的師幼關系,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有了良好的師幼關系,教師的主導性與幼兒的主體性便得到充分發揮,幼兒就能信心百倍地學習,在學習中也就富於探索和創新精神,課堂教學效率肯定會明顯提高。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幼兒傾注愛心和熱情,提出合理的目標和要求,對他們寄予熱切的希望,就會出現“皮克馬利翁效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在給能力強幼兒“錦上添花”時,一定要注意為中間生和弱勢群體“雪中送炭”,使其向優等生轉化。幼兒由“親其師”、“敬其師”到“信其道”,從而樂於接受教誨,樂於投入學習。
二、採用多元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強烈的求知慾
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動力,需要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好奇心是一種天生的強有力的興趣因素和求知慾,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成功而不斷得到發展。有的幼兒就是因為學習困難,學習失敗,對學習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的。
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要營造良好的氣氛,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具體應注意下面幾點。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幼兒積極思維。
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主要是激發幼兒的學習慾望,啟迪幼兒的思維,讓幼兒自始至終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之中。幼兒的靈感往往是由遇到要解決的.問題而引發的,有疑才能激發幼兒認知上的矛盾,使幼兒處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幼兒的興奮點轉移到教師提供的新知背景中,從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引發幼兒探索問題的熱情。如喜洋洋馬上要進小學了,它要購買一些學慣用品,鉛筆盒7元、卷筆機4元,它帶了一張5元和6張一元,怎樣去買呢?這樣幼兒興趣濃厚,會帶著問題學習,在主動探究中獲取、應用知識,使其心智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2.把握好教學難度,設置合適的教學目標。
設置教學難度前應先摸清幼兒的“底細”。不同的幼兒,學習接受能力不同,合適的學習目標能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應為幼兒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成功的經驗能使幼兒建立信心,提高興趣。當然學習目標的設置還應該達到幼兒最近發展區,使他們產生適當的內心緊張狀態,調動幼兒的積極求知心理,“目標太高”或者“目標太低”都不利於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3.學習內容分層次要求,因材施教。
幼兒的學習是有差異的,學習的興趣也不相同,為了培養和發展幼兒的個性特長,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學習需要,教師在學習內容的安排上要有一定的彈性,讓幼兒有自主選擇的餘地。
對能力強的幼兒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高綜合運用能力:對中等幼兒加強知識的綜合能力培養;對“弱勢群體”加強基礎知識鞏固,使其跟上學習進度。如在中班數學教學《5以內的序數》幼兒材料操作時,能力強的幼兒看圖例與標記,小動物填空排序;中等幼兒看標記按順序給小動物排隊;能力差的幼兒講講一排小動物的位置,各排第幾個。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幼兒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共同發展,從而增強全體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4.及時反饋,及時評價,適當表揚與鼓勵。
及時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能激發起幼兒進一步努力學習的興趣。知道結果,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使學習的態度更加投入,激起進一步學習的願望;通過教師反饋又能發現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大班幼兒),樹立克服缺點的決心,繼續前進。
對於不同層次的幼兒給予適當的評價,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鼓勵,使幼兒保持一種積極的進取心理,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及時評價,使幼兒進一步產生改進學習的願望;再配合適當的表揚與鼓勵,對幼兒學習成果和態度加以肯定,可以激發幼兒的上進心、自尊心和集體主義感。
三、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引發幼兒多個感官的投入
傳統數學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數學教學內容又比較抽象,時間長了,幼兒就覺得枯燥乏味,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效率下降,從而使幼兒產生厭學、不喜歡數學的情緒。倘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藉助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輕松引導幼兒進入直觀、形象乃至虛擬的場景,使其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定然倍增,定會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例如小班數學活動《認識圖形寶寶》,即讓幼兒認識各種圖形。
如果教師單純出示若干幾何圖形的圖片,機械重復地演示給幼兒看,幼兒就會感到無興趣可言。而製作《為圖形寶寶找朋友》的課件,畫面上有三個美麗的家,它們分別是小貓、小狗、小猴的家,小貓喜歡與三角形交朋友,小狗喜歡與圓形交朋友,小猴喜歡與正方形交朋友。
當滑鼠點擊到某個形狀,請幼兒幫圖形寶寶找朋友,並拉到相應的家裡;如果找對了,小動物就會發出歡快的叫聲;如果找錯了,這個形狀就會自動回到原來的位置(因為課件中的路徑是預先設置好的),發出“你找錯了,請再想想”的聲音,幼兒興趣盎然。運用電腦製作形態各異活潑可愛的小動物,配上色彩鮮艷的背景及活潑動聽的聲音,整個過程清晰、生動、形象、逼真,有效地刺激了幼兒的聽覺、視聽,使幼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慾望,並為完成活動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開展合作學習,建立競爭機制,增強幼兒學習熱情
好勝心強、不甘落後也是當代幼兒共同的心理特徵,競賽正是利用這一心理特徵而成為點燃幼兒數學學習熱情有效的手段之一的。數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競賽合作形式,以小組或兩兩同伴為單位,運用集體的力量提高學習效率,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更可以激勵幼兒開動腦筋,對所學知識深究探疑,強化記憶。如大班數學《黑白棋大賽》,通過將幼兒分成組進行黑白子對抗賽、合作擺“6”、“6子通”搶答賽等,幫助幼兒快樂地學習6的加法,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
總之,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促進幼兒學習最有力、最穩定的動力,教師要採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充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幼兒有更大的收獲。
9. 幼兒教師該如何輕松開展幼兒數學教學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意味著數學活動有利於幼兒思維的發展。「會用初步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體會數學的意義」是幼兒數學領域的教育內容。由於現實生活離不開量、形、數、時間、空間等數學內容,因此,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學習數學也正好順應了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幼兒可以在實際操作中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主動獲取相關的數學經驗,真實感受學習數學的意義。那麼,如何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呢?
一、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一)運用游戲教學,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形式,如果把理性的數學知識結合到游戲中,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如音樂游戲《乘火車》,可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車,分別編號1、2、3,幼兒每人一張編號的車票,幼兒在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音樂一停,幼兒依照車票號碼快速找座位坐下,教師當列車員進行查票,看誰找得又對又快,這位不僅滿足了幼兒的競賽心理,而且能促進幼兒更准確、迅速地加深了對序數的認識,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運用以游戲激發興趣的策略時,所選用的游戲應該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年齡越小的,應該以直觀地、帶有情節性的、能把幼兒帶入角色的游戲為主。例如「送小動物回家」、「停車場」等活動。而對於年齡較大的幼兒,則應選用一些富有挑戰性的、抽象的、有更多發揮餘地的游戲為主。
(二)開展區角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適應性發展課程為幼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潛力作不同選擇。而根據活動需要創設的區角能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帶領幼兒到教學區里進行分類教學,逐一出示圖形寶寶請幼兒擺擺,玩玩,觀察其特徵,然後請幼兒按要求把同一類型的寶寶領回家,如:A,形狀一樣的;B,顏色一樣的;C,大小一樣的;幼兒可分組進行,可個別進行。通過開展區角活動,使抽象的知識變成感知的形象,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分類能力,還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在動手操作中引導幼兒發現數學的奧妙
動手操作則是最好、最直接的認知過程,能引起大腦的積極思維。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機械記憶,不會靈活運用。如果讓幼兒的數學活動中每人都有一份操作學具,不僅能使每位孩子都獲得練習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利用操作活動學習數學,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又有利於發展幼兒的邏輯性思維能力,創造力、觀察力、判斷推理等能力。在操作過程中,要讓幼兒手腦並用全神貫注的進行操作材料,對幼兒數學學習、思維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在數學的學習活動中,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操作材料,充分激發幼兒操作的願望和活動興趣。如:在按顏色標記進行分類的活動中,我不僅提供各種顏色的水果卡片,各種顏色的玩具,還提供了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各種顏色的瓶蓋和各種顏色豆子讓他們顏色的標記進行分類。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反復擺弄,興趣盎然,完全沉浸在玩樂的喜悅中。因此,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有目的創造和提供相應的數學活動材料,讓幼兒在玩中學數學,在操作中親近數學、感知數學、發現數學的奧妙。
三、讓幼兒在生活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生活化的教育內容,幫助幼兒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進而喜歡數學。如:在大班的《生活中的數字》教學中,通過活動的准備,讓幼兒找一找生活中所看到的數字並了解這些數字的用途,從而引發了活動的高潮,可見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確實找到了很多生活中離不開的數字,如:家裡的電話號碼需要數字、家裡的門牌號碼需要數字、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離不開數字;又如:經常吃的食品袋上有數字,那是生產日期很重要,超市中的貨架上有數字,那是物品的價格也很重要,每個汽車上有車牌號碼,銀行卡上也有很多的數字等等,孩子們回答的很多,他們找到了生活中的很多數字,同時也認識到了生活中一些數字的重要性。通過這個活動,也讓我明白數學內容應從邏輯性向生活化轉變,這是讓孩子們喜歡上數學的基礎。
四、創設新奇有趣的環境,引導幼兒主動探索
創設新奇有趣的環境能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慾望。教師應該向幼兒提供有利於激發他們探索興趣和認知傾向的環境條件。如在「比多少」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准備了2個盒子和9輛小汽車,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後提問:要將這9輛汽車分別裝在兩個盒子里,可以怎麼分?在幼兒給出答案後,教師又從相反方向提問:在兩個盒子里,分別裝上幾輛和幾輛合起來才是9輛?既讓幼兒思考9可以分成幾和幾,也讓幼兒思考幾和幾合起才是9,從相逆的角度提出問題,促使幼兒同時從兩個方向進行思考。
綜上所述,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教師應盡可能聯系兒童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有趣化,游戲化。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數學,並且利用多種方式去激發和培養幼兒孩子學習數學的慾望。讓幼兒在數學的海洋里盡情遊玩,不再讓孩子們覺得數學是一種枯燥乏味的東西,而是一種很好玩、喜歡玩、想去玩的有趣的游戲。
10. 幼兒園的數學應該怎麼學才好
幼兒在幼兒園學習數學的方法家長們都需要掌握,因為如果沒有好的方法就容易走彎路,多花時間,造成不好的結果。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幼兒園的數學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幼兒園的數學學習方法
方法一:在故事情境中“學”數學
故事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可把一些知識點、重難點通過故事的形式描繪出來。如:在教認識 7 時,我設計了小靈通觀賞海底公園的故事。小靈通來到公園門口, 一位機器人攔住了他的去路。機器人說:“小靈通,你要想觀賞公園,就必需通過四道大門,假如你能正確答出大門上的問題,各道大門就會自動打開。”這時,教師可對幼兒說:“你們有沒有勇氣去打開問題之門,觀賞一下美麗的海底公園呢?”小朋友們的求知慾被激發出來了, 這時,教師藉助多媒體課件,在第一道門上畫上幾何圖形, 要求幼兒數清楚圖上有幾種圖形,每種圖形有幾個?第二道門上的問題是關於 7 以內的順序, 第三道門上的問題是關於 7 的組成, 第四道門上的問題是關於 7 的寫法。在活動中,小朋友們情緒高漲, 直觀、形象的故事情境, 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提高了教學效率。
方法二:在游戲情境中“玩”數學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之一,是幼兒進行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它最適宜幼兒的身心發展,正如福祿貝爾所說:“游戲是兒童的最高階段, 是這一時期人類發展的最高階段, 因為游戲是內部存在的自我活動的表示……”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恰當運用數學游戲, 將數學游戲貫穿於幼兒數學學習活動的始終, 既能防止數學學習的單調與枯燥,又能增強數學學習的愉悅性與趣味性。如: 在教幼兒認識方位時, 我創設了“搶位置”游戲情境,搶到位置後請幼兒再以“開火車”的形式說說自身的前面是誰?後面是誰?左面是誰?右面是誰?再讓幼兒轉變方向玩, 幼兒在愉快的心情下掌握了方位概念。
方法三:在問題情境中“思”數學
當代美國著名數學家哈爾斯說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 沒有問題的存在, 就沒有數學活動的開始,有了問題, 思維才幹有方向。”因此,教師不只要善於根據教學內容、生活實際與幼兒求知心理之間所發生的認知抵觸把幼兒引入一種參與問題、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情境之中; 而且還要善於運用課堂提問的形式, 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如: 在比較 4 和 5 的大小中, 可設計這樣一系列問題: 5 比 4多幾?4 比 5 少幾?2 加 2 比 5 少幾?1加 4 比 4 多幾? ……幼兒的思維在教師富有變化的問題情境中穿越,原本枯燥的數學學習活動變得活潑有趣, 使幼兒想學、愛學、思學。
方法四:在生活情境中“用”數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 試行)》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學習簡單的數學學習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等。”這些都強調了生活情境在幼兒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為幼兒創設一些生活化的情境, 想方法把數學內容設計成生動、真實、可親身體驗的生活事件,使幼兒自然而然地與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 喚起幼兒親近數學的熱情, 讓深奧的數學道理通俗化、生活化, 使幼兒發生熟悉感、親切感,從而讓幼兒在可操作、可感知、可表示的活動中, 漸漸明白數學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 並逐步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不時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如: 在教幼兒“一一對應”時, 我設置了幼兒百玩不厭的“娃娃家”活動情境, 小朋友們在“招待客人”的過程中,他們就會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擺放物體, 給“客人”喝茶時他們會很認真地數一數, 幾位客人拿了幾個杯子等。不難看出, 幼兒“招待客人”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幼兒在生活情境中自然地“用”數學的過程。
方法五:在操作情境中“做”數學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 切斷了思維和動作之間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因此, 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不可忽視動作對發展幼兒數學思維的作用, 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操作情境,引導幼兒感知、探索、發現、理解和運用數學概念、規律等知識, 使幼兒在積極動手、動腦、動口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數學感性經驗。如:在教“數的組成”時, 教師只需要為每個幼兒提供充沛的操作資料和記錄紙, 讓幼兒獨立地去操作, 去“做”, 使幼兒的“做”成為探索發現的過程,並允許幼兒各自“做”的水平。這樣, 小朋友能想自身所想, 做自身想做, 活躍的思維定能帶來學習的靈感, 自然而然地學得數學知識。
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原則
1、數學學習應紮根於兒童的生活經驗
兒童對數量關系的認識,是以對具體事物的認識為基礎的。教師應更多地通過創設真實的問題情景,促使幼兒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學習數學的機會,教師要善於利用這些教育資源,引導幼兒了解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懂得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例如,每日點人數時,可先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點數本班總人數,然後再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數數,五個、五個數數等。讓幼兒在日常生活環境中輕松掌握數數的技巧,激發他們對數學計算的興趣。又如,孩子們通過觀察會發現,汽車的輪胎是圓的,很多房子的屋頂是斜的。幼兒園的玩具形狀、顏色大小不同,動物園的各種動物有多有少。教師可以帶著幼兒在上下樓梯時數一數台階,進餐時將勺和碗一一對應,整理玩具時按形狀、顏色分類,散步時說說花草的數目、形狀、顏色,戶外活動時說說自己所在的位置等。教師還可以利用幼兒園周圍的生活環境,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隨時注意觀察事物的數量變化,幫助幼兒積累數學經驗,運用已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使之輕松、自然、愉快地獲得數學知識和經驗,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2、數學學習應積極發揮趣味游戲的作用
數學知識普遍比較抽象,容易造成幼兒學習上的困難。如果教學方法不當,更會使幼兒對數學感到枯燥與乏味。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結合起來,可以使幼兒自發地應用數學,獲得有益的經驗。例如,在教學中班數學——守恆教育的內容時,筆者用自製的撲克牌,通過玩“抽牌配對”或“抽牌比大小”的游戲幫助學生學習守恆的相關內容。對於水平較低的幼兒,提供給他們的是同一花色的撲克牌,形狀和顏色相同,且排列的形式也比較規則和單一。讓幼兒彼此抽出一張牌,比一比誰的牌大或誰的牌小,對於水平較高的幼兒,則使用不同花色的撲克牌。由於這些撲克牌中花色、形狀、顏色及排列的形式都不同,他們就必須充分調動多種感官進行多向的思維,排除多種因素的干擾,去正確地分析、比較和判斷牌中花色圖案的數量,使每個幼兒在不同起點上都得到發展。再如,筆者設計游戲《鋪路》的主要意圖就在於,使幼兒在鋪路的過程中,掌握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關系。在游戲《逛超市》中,幼兒通過認識超市物品——擺超市——購物的途徑,輕松掌握了分類、對應、感知物體數量的數學知識。玩水、玩沙游戲是幼兒十分喜愛的游戲,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用各種形狀的容器盛裝沙和水來感知容量守恆。此外,沙子和水泥合成後還可壘成多種立體模型,使幼兒感受不同的空間形式。搶椅子游戲,使幼兒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大小,學習數的組成、加減和序數等知識。在游戲中,幼兒能伴隨愉快的情緒體驗,獲得數、形的經驗和知識,形成初步的數的概念。
3、數學學習應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在幾年的教學經歷中,大家發現很多幼兒不喜歡數學的主要原因,是覺得數學很難,存在害怕心理和畏難情緒。作為教師,有必要及時發現幼兒學習中的困難,幫助他們找出學習中的障礙,予以點撥排除,讓他們樹立信心,逐步喜歡上數學。如教幼兒自編口述應用題中,大多數幼兒由於缺乏經驗而難以把握應用題結構,經常出現編題錯誤,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情緒。讓幼兒從感性入手,用描述的方式開始學習自編口述應用題。又如,學習描述生活情景,讓幼兒不僅要描述情節、數量。這樣描述,暫時迴避了幼兒較難把握的提出新問題這一要求,幼兒比較輕易把握,學習喜好很濃。接著,再讓幼兒學習看圖編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逐步達到正確自編口述應用題的目的。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幼兒不但不害怕編題,還經常脫口而編,互相糾正編題中出現的錯誤。對於幼兒的書面練習,也要細致了解,把幼兒輕易產生的錯誤一一做好記錄,從中找出帶規律性的新問題,以便對症下葯。如幼兒學習減法難於加法;在加減運算中,逢7是孩子輕易錯的。教師應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在平時練習中多出這方面的習題,幫助幼兒排憂解難,增強自信心。
4、數學學習應在各類教育活動中滲透數學內容
各領域的教育內容雖然探究對象不同,但都包含著一定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因此,教師在完成各領域教育任務的同時,應有意識地滲透有關數學教育的內容。在游戲中還分單數、雙數排列,針對每個幼兒的實際水平,由簡到繁,由淺入深,整個活動過程理想地實現了教學游戲化。另外,還可以通過手工游戲幫助幼兒熟悉序數。如在繪畫、泥工活動中,幼兒可以獲得有關空間、外形、對稱意識以及體積、重量等感性經驗。在科學教育中,幼兒可以自然地運用測量、數數等方法,發現物體之間的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提高數學應用意識,發展分析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在藝術欣賞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孩子欣賞自然界中蘊含著數學美的物體,使幼兒感受排列形式上的秩序美、和諧美,感受數學魅力。
幼兒園學習數學的注意事項
要打好基礎: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強,前後內容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前面的內容往往是後面學習必備的基礎,前面沒有學好,肯定影響後面知識的學習。例如,10以內的數都不認識,怎麼去做加減法呢?因此,學習數學必須先打好扎實的數學基礎這一點非常必要。就如同建造高樓大廈,你把根基打好了,才能夠在上面建造一層、二層、三層……。這些基本知識包括:基本的計算、基本概念、基本的數量關系、基本的圖形知識……,還有最基本的數學思想和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方法都是基礎;
要重視數學能力:單純地讓孩子機械背誦、識記數字,甚至單純記憶一些計算題的做法不是數學啟蒙,這樣機械地數數和運算,不等於孩子頭腦中數的概念已經形成,也不能證明孩子已掌握了數的知識,隨著孩子無意識記憶的消失,所背誦的題目自然也會全部忘記。相反,在家長的機械灌輸下,不僅讓孩子產生混亂不清的概念,更可怕的是孩子們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恐懼心理;
要做適當的練習:學習數學離不開做題,只有時常溫習過去所學的知識,並整理而找出頭緒,加以鞏固,才能不斷吸收和了解新的東西。不做適當的練習,學到的知識就沒有辦法鞏固;
要善於找規律:數學是一門規律性很強的科目,學習數學就必須善於尋找數學規律,善於總結。要能夠觸類旁通,把新舊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系統起來,整理成框架。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我們掌握了數學知識的體系,我們就有解決綜合題目的能力。
猜你喜歡:
1. 幼兒園管理條例學習心得
2. 小學一年級如何高效的學習數學
3. 幼兒學習指南學習心得3篇
4. 幼兒園綱要學習心得範文
5. 學習數學最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