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字大寫怎麼寫0到10
數字0到10的對應的大寫是如下。
0:壹,1:貳,3:叄,4:肆,5:伍,6:陸,7:柒,8:捌,9:玖,10:拾。
數字大寫始於明朝。朱元璋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污案「郭桓案」而發布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的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復雜的漢字,用以增加塗改帳冊的難度。後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並一直使用到現在。
(1)2520數學大寫怎麼寫擴展閱讀:
數字大寫規則:阿拉伯數字小寫金額數字中有"0"時,中文大寫應按照漢語語言規律、金額數字構成和防止塗改的要求進行書寫。舉例如下:
1、阿拉伯數字中間有"0"時,中文大寫要寫"零"字,如¥1409.50,應寫成人民幣壹仟肆佰零玖元伍角。
2、阿拉伯數字中間連續有幾個"0"時,中文大寫金額中間可以只寫一個"零"字,如¥6007.14,應寫成人民幣陸仟零柒元壹角肆分。
3、阿拉伯金額數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時,中文大寫金額"元"後面應寫"零"字。如¥16409.02,應寫成人民幣壹萬陸仟肆佰零玖元零貳分;又如¥325.04,應寫成人民幣叄佰貳拾伍元零肆分。
2. 小學生的數學1至100的大小寫怎麼寫
一到十對應大寫如下:
一 壹
二 貳
三 叄
四 肆
五 伍
六 陸
七 柒
八 捌
九 玖
十 拾
接著百則是佰
另外,十一到十九,要在數字前加壹,如十一則是壹拾壹,十五則是壹拾伍。
二十到九十九,是固定的,二十則是貳拾,三十五則是叄拾伍,八十三就是捌拾叄,對應寫上去就可以了。
最後一百,就是壹佰。
3. 語文數字大寫怎麼寫
大寫的中文數字: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
不得用一、二(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毛、另(或0)填寫,不得自造簡化字。如果大寫數字一到十書寫中使用繁體字,如貳、陸、億、萬、圓的,也應受理。
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到「元」為止的,在「元」之後、應寫「整」(或「正」)字;在「角」之後,可以不寫「整」(或「正」)字;大寫金額數字有「分」的,「分」後面不寫「整」(或「正」)字。
大寫相關延伸:
不管是阿拉伯數字(1、2、3……), 還是漢字小寫數碼(一、二、三……), 由於筆畫簡單。容易被塗改偽篡。所以一般文書和商業財務票據上的數字都要採用漢字數碼大寫: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兆」本身筆畫已經比較復雜,使用機會也少,沒有必要再用別的字代替)。如「 3564 元」寫作「叄仟伍佰陸拾肆圓」。
4. 大寫數字一到十零怎麼寫
1到10的數字大寫寫法: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
10之後的十進制數字寫法:
漢字小寫: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
漢字大寫:佰、仟、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
(4)2520數學大寫怎麼寫擴展閱讀
歷史起源
明朝初年,一起涉及12名高官,6個部的左右侍郎的重大「郭桓貪污案」,就是利用空白賬冊大做假賬,通過篡改數字大肆侵吞錢糧,累計高達2400多萬石(dàn),這個數字幾乎和當時全國秋糧實征總數相當。
朱元璋對此大為震怒,下令將郭桓等同案犯幾萬人斬首示眾,同時制定了懲治經濟犯罪的嚴格法令,並在財務管理上進行技術防範——把漢字中的數字改為了難以塗改的大寫,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阡」等(「阡」後來改為單人旁的「仟」),被稱之為中國歷史上金額數字大寫的首創。
5. 大寫數字怎麼寫
大寫數字壹貳叄肆到拾的寫法:
大寫數字1-10一大寫壹;二大寫貳;三大寫叄;四大寫肆;五大寫伍;六大寫陸;七大寫柒;八大寫捌;九大寫玖;十大寫拾。
使用大寫數字記數,是在武則天當政的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
計數的數目字用大寫,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現在,雖然解放後有些賬目逐漸改用阿拉伯數字,但是重要賬目;支票匯款;股票國債票據依舊使用大寫漢字數字,目的是防止有人將數字塗改而偽造收據。
1.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
2.早年,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
3.後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並一直使用至今。綜上所述,大寫壹到拾的寫法如下: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
大寫數字的使用,最遲也得再上溯近七百年,首倡者當推富有改革精神的唐代武則天。她是絕無僅有的敢於自創文字的女皇;她的名字武曌的「曌」字,就是明證。據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考據家顧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記·岱嶽觀造像記》,可知《岱嶽觀造像記》是則天朝所樹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寫數字。顧炎武考證說:「凡數字作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等,皆武後所改及自製字。」
大寫數字在則天朝以後不僅使用在碑石上,也出現在詩文中。唐著名大詩人白居易的宋版《白氏長慶集》中《論行營狀請勒魏博等四道兵馬卻守本界事》有這樣的記述:「況其軍一月之費,計實錢貳拾漆捌萬貫。」其中「貳」「拾」「漆」「捌」都是大寫數字。顧炎武說這個「漆」字,本應作「桼」,多的三點是後人妄自加鑿的。「漆」後簡為「柒」,又省作「七」。
大約到了宋代,官府文書所用計數數字都得用大寫。宋代學者程大昌在其所著《演繁露·十數改用畫字》中寫道:「今官府文書凡計其數,皆取聲同而畫多者改用之。於是壹、貳、叄、肆之類,本皆非數,直是取同聲之字,藉以為用,貴點畫多不可改換為奸耳。」上面所舉有關的記述,都充分證明,使用大寫數字記數,是在武則天當政的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