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數學遇到瓶頸,該如何攻克
從初中到高中,數學難度呈現斷檔式增加,所以好多學生一時間接受不了很正常。關鍵是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快速的融入到新的學習環境中去。我建議是數學盡量做到先預習,這樣對於上課進度比較快的老師可以很好的適應課堂,上課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聽講,課堂還是我們學習的主要戰場。下課以後一定要先看資料書,因為課堂時間畢竟有限老師不可能將所有的知識和例題全部講完。所以下課以後如果直接做題的話會導致好多題目不會做,進而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所以,還是要先看例題,了解這節的體型和做法。最後完成老師的作業,和自己買的題目。
❷ 數學陷入瓶頸期、分數提不高…怎麼辦
找到成績提不高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葯
可能是因為以下原因導致成績提不高:
1. 基礎(定理,定義)不扎實
2. 不掐著時間做題
3. 不會從錯誤中學習
4. 沒有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
針對第一點要把基礎知識比如定理定義一定要掌握清楚
第二點是要在平時做作業時養成定時做題的習慣,讓自己有緊迫感,盡量像對待考試一樣完成作業。
第三點是要整理錯題本,並標明錯誤原因,盡量保證犯過的錯誤不要再犯。
第四點是正確的學習方法方式是要利用數學思維去解題而不是死記硬背,如李澤宇三招 翻譯-特殊化-盯住目標的方法。
❸ 如何突破高中數學「瓶頸期
題記:「瓶頸」一般是指個人在前進中遇到的停滯不前的狀態。這個階段就像瓶子的頸部一樣是一個關口,突破了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就會一直被困在瓶頸處,體會進退兩難的困窘。我剛好所帶高二(18)班是一個重點班,目前正在學習圓錐曲線,我就不斷地告誡他們,這個階段的學習尤其要耐心、細心、用心,否則你馬上就要進入數學的瓶頸期和困惑期了。
下面我就淺談一下我總結的「瓶頸期」症狀及解決建議:
症狀1:喜歡鑽研難題、怪題,對有針對性的訓練不屑一顧
解決建議:淡化偏怪,找出弱點,重點專練
在重點班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很多學生自認為自己基礎知識掌握的很好,不屑於做基礎題型打基礎,而是側重做大量偏、難、怪的題目,這樣才能顯示水平,才有檔次,才能增強綜合能力,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壓軸題。與此同時,還有學生對熱點、重點內容的專項訓練不屑一顧,草草應付,眼高手低。忽視基礎題是最大的誤區,也是許多考生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其實,針對重點和熱點內容進行專項訓練,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後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並加以完善,這樣可以掃除障礙。另外,《考試說明》中也明確指出,不考偏題、怪題,所以建議大家因材施教、分層指導學生。
我的建議:考生只有牢固掌握常規解題思路和常規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即重視統法的作用。即使是尖子生,花費很多時間去鑽研偏、難、怪的題目,也不是一個好方法。
症狀2:不注意知識系統化,沒把知識貫穿起來
解決建議:梳理知識,形成網路,綱舉目張
不把知識系統化,是復習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沒有系統,就難有頭緒,各個知識點之間就彼此孤立。哪些知識過關了,哪些知識還是薄弱環節,學生心中沒有數,看著也是整天忙碌,卻不知道做了什麼,又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在一輪復習之前,要提醒學生應在梳理各個知識點的基礎上,找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有機聯系,形成知識網路。
我的建議:通過歸納,不僅可以把知識點梳理清楚,而且還為今後攻克難題提供解題思路儲備,要通過會一道題而會一千道一萬道,而不要反過來。
症狀3:學習面面俱到,不注重抓學科重點
解決建議:合理取捨,深化重點,有的放矢
有些學生總是希望各個學科、各個知識點都能學得面面俱到,造成樣樣都想抓,反而樣樣都抓不牢的情況。他們常常懷著沉重的心理負擔去請教老師,覺得自己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學習越來越沒有方向。
其實,我們應該學會抓住重點。一方面要注意重點學科的學習及「補差」,因為差的學科上升空間大,考生應予以重視,堅持學科間的平衡;另一方面,要理清各學科的重點內容,進行強化訓練,觸類旁通。學生要把重要的知識點作為復習重點,達到以少勝多,舉一反三的效果。
症狀4:沒找到科學、高效、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過早出現「高原現象」
解決建議:提升境界,有效解題,領會真諦
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總是跟著別人走,嚴重影響學習以及復習效果。要想在考試中取得成功,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很多考生學習不可謂不努力,可成績總是上不去,為什麼呢?因為方法不當。
成績停滯不前,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學習的「高原現象」。考生需要從方法上尋求突破,要明確看書和解題的三重境界。
看書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記,就是記住書上所講的概念、定理、公式,明白相關知識的意義(記,就要記牢,一定要理解之後記牢哦)。
第二重境界:聯,就是將現在所學習的知識與已經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知識體系。
第三重境界:用,就是把所學的知識用到解題中,靈活運用才算真正掌握(掌握再多不動手熟練之,否則一切都白乾!)。
解題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解,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解決當前問題。
第二重境界:思,就是解題後的回顧和反思,總結解題經驗和方法。
第三重境界:歸,就是把知識經驗與書本知識聯系起來,回歸書本。
症狀5:不善於總結歸納、開拓思路和舉一反三
解決建議:由表及裡,總結得失,去偽存真
這種症狀是長期題海戰術造成的。很多學生尤其是中等學生,習慣拚命做題,認為題目做多了,題型見多了,方法總會掌握的。但是題海茫茫,能做完嗎?
俗話說:「學會總結,才能學會學習。」這是教育教學實踐中被充分證明的寶貴經驗。總結歸納其實是一個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的過程,這對增強我們的探究與創新能力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能讓我們對知識的認識逐步深化,達到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效果。
在具體的學習以及復習中,學生首先要學會總結歸納知識系統,建立錯題檔案;其次是歸納解題方法,如歸納某些問題的相同解題思路和經典問題的多種解題途徑;最後是歸納不同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和相近知識點的本質區別。
症狀6:舊錯屢犯,成績不見提高
解決建議:反思錯題,追根溯源,提煉成經驗
這是一部分考生最為頭痛苦惱的事,錯題再錯,不僅阻礙成績的提升,還容易打擊信心。
錯題集大家都總結,可是很多學生僅僅作為一項任務去做,而沒有好好利用。我們任課老師就是要建議他們,通過平時的學習,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並在錯題中淘「金」。做錯的題目,馬上尋找做錯的原因並對應練習。
一些同學認為選擇題就是考一個個知識點,做錯了是因為自己沒有把知識點記牢。其實高考很少考一個個單獨、具體的知識點,而是要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結果。所以在平時復習的時候,我們要更重視對知識系統的分析,更注重答題的針對性。
知道自己做錯了題目後,對做錯的客觀題和回答不完整、不理想的主觀題進行認真的整理。認真反思和研究每個專題的切入角度,以及專題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明確專題的不同層次,然後得出需要運用哪些基礎知識來解題。同時,還要在提取有效信息及答題規范方面下功夫,增強解題能力。
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訓練,鼓勵學生將錯題記錄下來,把錯誤一一糾正,決不讓同樣的錯誤再犯第二次。經過長期的積累,相信他們犯錯就會越來越少,解題正確率也就提高上來了。
症狀7:平時隨堂測驗都挺好的,可是一到大考就特別緊張,容易患得患失
解決建議:看淡成績,調整心態,確定目標
考試對與高中生尤其高三學生而言就像是家常便飯,成績起伏在所難免。每次考試結束後,考生要理性分析考試得失。例如,可以結合每次考試暴露出的短板制定一個「補漏」方案,讓每次考試都能成為備考路上的「加油站」。
其次是卸下思想包袱。考生只有回歸心無雜念的備考狀態,懼考症狀才能逐步緩解。考生要明白眼下的每一場考試都不足以影響整個人生,只要付出努力,取得怎樣的成績都是一種寶貴的人生經歷。以每一次考試為新的起點,鼓足干勁,有計劃地向下一個奮斗目標前進。可是,我們任課教師都明白,很多道理他們都懂,能不能說服自己還要考自己。
最後,借用新東方李笑來老師的一句話,來總結一下我辛辛苦苦分享的這些道理:「無論我講得多麼有趣、多麼有用或多麼有道理,暫時還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當且僅當你按我說的去做了之後,對你來說,才算真的有趣、真的有用、真的有道理。」如果你用網路搜索「學習方法」四個字,會發現約有一億個網頁。優秀、高效的學習方法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問題只在於你是否真正想要去獲取,是否有足夠的執行力去不斷嘗試並堅持。
瓶頸並不是絕境,只要找對方法,立下恆心,克服困難,堅持下去,相信我們的學生就一定能突破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