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教孩子數學
第一、3-6歲學前的第一階段關鍵是積累和興趣。積累首先是要積累大量的生活經驗;第二、6-8歲的第二個階段,兩個關鍵是基礎和習慣。首先,一二年級計算的基礎非常重要。第三、在8-12歲第三個階段,是三到六年級期間,注重的兩個關鍵是運用和獨立。孩子的整個學習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3-6歲學前,第二個階段是6-8歲一二年級,第三個階段是8-12歲三到六年級。3-6歲學前的第一階段的關鍵詞是積累和興趣。所謂積累首先是要積累大量的生活經驗。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比較好奇,會問大人很多奇怪的問題,所以家長要盡量的回答孩子這些問題。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盡量用一些具體的食物給進行講解,比如3+5=8,孩子大腦里是沒有3+5的概念的,比較抽象,所以我們要拿出三個蘋果,5個梨合起來等於8個,讓孩子看到才會有感覺。 第二,積累很多的素材提升孩子幾何空間能力,比如拼插玩具、樂高、還有一些積木、手工活動、陶藝等。空間幾何能力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孩子有經驗,這方面能力就會很好。興趣方面,我們要給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來讓他學習數學,了解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喜歡故事、食物、水果、動物、好玩的或奇怪的聲音、語言、音樂等,在整個過程當中,家長不要太多的替代孩子做什麼,孩子能做的要盡量讓他做就好。在6-8歲的第二個階段,兩個關鍵詞是基礎和習慣。首先,一二年級計算的基礎非常重要。我們常說在小學解決了孩子的計算問題,就解決了數學一半的問題。在一二年級尤其是這樣。如何能夠練好計算?雖然有一些巧算的方法,但整體上看,計算沒有捷徑。計算就像一門技術,比如騎自行車,只有自己去多騎多練,才能夠騎的好騎的快。所以說計算也是一樣,在這里推薦一種方法,就是多做計算練習題,但是給孩子加上一個計時去練習,只有達到一定的計算速度以後,計算效果才會出來。同時在這個階段,要給孩子打下思維的基礎,我們發現到了三年級,很多孩子成績就跟不上了,因為這是一個分水嶺。如果一二年級思維基礎沒有打牢,思維不夠深不夠廣,我們就要做很多跟思維類相關的游戲,比如速度游戲,再如下棋、黑白棋、五子棋、七巧板、四巧板、推箱子、漢諾塔等很多益智類游戲,孩子經常練習,那麼他的思維強度就會比較好。 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注重養成好習慣,首先是按時的習慣,包括按時做作業,按時吃飯等按時做任何事情。第二是寫字的姿勢要好,寫字要標准,並且養成一個愛檢查的習慣。在8-12歲第三個階段,也就是三到六年級期間,注重的兩個關鍵詞是運用和獨立。運用就是要多加練習,這個階段題量會變大變多,知識量暴增,所以需要很多的練習,讓孩子進行內化,那麼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提供相應的題目。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需要去藉助老師的輔導,因為有很多問題,家長可能也不太會,所以家長要做好橋梁,幫助孩子和老師來打通,輔助孩子學習。 在這個階段,要注重培養孩子獨立做事情的能力,包括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等,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養成很好的學習品質,培養自學能力,這些將陪伴他終生!
㈡ 怎樣教孩子學數學
兒童在學數學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授方法十分重要。 由於兒童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有限,因此父母在教兒童學數學的方法要生動、有趣和形象化,把孩子所看、所聽聯繫到數學問題,然後通過最簡單最形象的方式來教授孩子。學好數學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非常的重要。那麼怎麼教兒童學數學呢?教兒童學數學的幾個重要的方法有:
1、教孩子要有耐心,從易到難:大部分的父母都屬於急於求成,總是希望孩子多掌握一些知識,不要著急,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慢慢地加深難度。
2、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在生活中孩子對數學基礎有了廣泛的應用,就不再老是背加法表、減法表、乘法表,而是可以學習一些可以實際應用的。父母可以培養小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孩子從中可以理解數學的概念,比如量的概有念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厚薄等。
3、可以讓孩子從形狀入手學習數學: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畫圓、正方形、長方形。父母可以讓孩子塗色,看哪個圖形塗色時間長,也可以用報紙來演示,折一次,減小一半的面積,再折一次,又減少一半,這都屬於基本平面圖形的學習。
4、父母在教孩子數學的過程中用形象的圖片表示:孩子一般對圖畫是非常感興趣的,用形象的圖片,例如一些小兔子或者是蘋果來形象地表示數字,通過這些來練習數學。
5、幫助孩子建立錯題本:這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手段。給孩子買上一個小本子,專門讓孩子把平時做作業包括考試時出現的錯題,在錯題本子上做出訂正與總結。在復習階段讓孩子再翻看一下錯題本子上的錯題,那麼孩子就能明白什麼地方需要特別留心,這時復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能用到數學知識的,都可以讓孩子動動腦筋幫助解決一下。總的來說,孩子學好數學必須要堅持。每天學的新內容,到第二天要及時復習。這樣循序漸進,學數學就會既輕松又高效。
㈢ 怎麼樣交孩子數學
培養興趣是王道,經常和孩子探討一些數學知識,鼓勵孩子獨立思考數學問題,獨立思考的機會多了,就會越來越有興趣,越能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有了興趣,再加上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就會有成就感,學習起來也就輕松多了。同時家長應該多加鼓勵和贊美,肯定孩子的學習能力,這樣孩子會更有信心。 不要刻意去學數學,要在生活中,讓孩子體驗數學的東西,比如到商店去買東西,讓孩子自己去算錢。在家裡,孩子去拿碗筷,幾個人拿幾個碗,幾雙筷子,幾個凳子。等等。其實學習不一定非得用書上的東西,我們生活中的東西太多了。很快孩子的數學水平就會見長的。 興趣是孩子天性愛好的外在表現,也是推動孩子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生動力。孔子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那麼,家長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一、與孩子一起「悟」生活中的數學。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無時不在。家長應試著和孩子一起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譬如:春天到了,家長帶孩子去公園踏青,一邊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一邊有意無意地用數學描述所見所聞,抒發自己的情感。「哇,這兒有這么多種不一樣的花,有紅色的、紫色的、粉紅色的……數一數,共有八種呢!」又如,剝毛豆時,抓起一把來和孩子一起猜有幾顆,比一比誰猜得准。像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感受數學,孩子就會逐漸像你一樣擁有一雙數學的眼睛,學會用數字表達自己的思想。其實這就是數感,對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讓孩子親近數學,自然也就樂在其中了。怎麼教孩子學數學 二、與孩子一起「做」數學。 「做」數學是指家長陪孩子一起玩數學小游戲、做數學材料等,從游戲與製作中激發孩子的興趣。如,和孩子一起玩七巧板、搭積木、堆建築玩具等。又如,學做筆筒、糊火柴盒等。這些都能培養孩子的空間觀念,幫助孩子在玩中探索數學知識。還可以玩簡單棋盤游戲,這需要孩子去數數、認數字,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還能夠體會到概率問題。 三、與孩子一起「用」數學。 「有用的才是最有趣的」,這句話反映了情感的一種價值取向,其實也是孩子產生興趣的原因之一。因此,「用」數學也很重要。例如,逛商場時,和孩子一起商量50元錢能夠買哪些東西呢?家裡來客人時,讓孩子幫著想想要准備多少碗、筷。怎麼教孩子學數學 總之,培養孩子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形式多樣,只要不斷嘗試,大膽探索,小孩學數學的興趣會隨著家長的努力而日益濃厚。
㈣ 兒童數學怎麼教
第一步:會數數
要求:
1、 能熟練地從「1」開始往下數。
2、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例如:老師說:從4開始數;從 12開始數。
3、 能熟練地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倒數。例:老師說:從4開始倒數,從 12開始倒數。
注意要點:
數數是小班的學習內容,我們老師覺得應該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會。可是,我們卻忽略了很多孩子只會從「1」開始數,如果你讓他從中間的某個數開始數, 他們可能就不知道數了。或者說孩子不知道從9—10、19—20、29—30這種整數上跳數。
手、口、眼一致,開始是自問自答,如數完問「一共有幾個?」「3個」,一定要再讓他看一遍,即你要給復習一遍,實際上是在告訴他為什麼是「3個」,這就叫「3個」,繼而可以先問他有幾個,然後要看他的反應,點數穩定以後,目標又提高了,即點數的「內化」,就是你幾個東西,孩子能用目測的方法告訴你是「幾個」,內化也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可靠方法。
第二步:知順序
例如:
5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8的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從5往前 數,往後數,從11往前數,往後數。
第三步:知大小
7與8哪個 大?12與4哪個大?
第四步:會念題
誤區:
很多孩子會看題,但不會念題。孩子知道「+」、 -」的方式,卻不知道讀法。
讓孩子讀出來是為了下一步計算時,告訴孩子:念 到「加」時,就是把數往後數。念到「減」號的時侯就是往前數。
第五步:知排位
讓孩子熟練地說出兩位數中的個位是幾,十位是幾?
15,個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計算
1、數手指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在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指,15後面是16,點兩個手指就是16、17,那麼就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把大的數15放心裡,把小的數2用手指表示(讓孩子把手指伸出來),中間是「-」號,就是從15的前面數開始倒數,15前面 是14, 倒數2個手指就是13,那麼15-2=13。
2、個、十位相加減法:
加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加就是5+2=7,十位與十位相加就是1,那麼15+2=17 減法例如:15-2=,我們告訴孩子,個位與個位相減就是5-2=3,十位與十位相減1-0=1,那麼15-2=13。
㈤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法」寓數學 教育 於游戲活動之中,能使幼兒在自由活動和有趣新奇的游戲體驗中獲得數,形的 經驗 和知識,是幼兒探索知識,尋找知識之間聯系的有效 方法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幼兒園數學怎麼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幼兒園數學怎麼教
在實際活動中操作提高幼兒對數學的感性認識。
不要認為幼兒動手就算操作,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和幼兒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活動。注重其實效性。如:學習「7」的組成,課上教師為每個幼兒准備了7粒石子,教學時,要求幼兒先數一數共有多少石子,再把石子分成兩部分,試試有多少分法?幼兒興致勃勃地開始來操作,還未等幼兒完全分好,教師已請幼兒回答結果,教師雖說讓幼兒操作但不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操作時間,這樣操作只是走過場而已。教師可設計成如:准備7種物品(1)按大小分,可分成1和6、6和1;(2)按顏色分,可分成2和5、5和2;(3)按形狀分,可分成3和4、4和3;教師讓幼兒操作時,應進一步提出要求,你是怎麼分的?想一想,還可以按什麼分?這種描述盡管只是對感性認識的描述,但它卻是形成概念和判斷的基礎。所以在設計操作時,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要求,來規定操作程序和規則,設計操作的步驟及需要幼兒觀察和思考的問題。幼兒只有通過比較觀察才能抽象出分解組成,給幼兒充足的時間,讓幼兒來操作也是保證操作成功的重要條件。
操作材料的實用性,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
教師在設計和准備操作材料時,還要注意考慮美觀性、趣味性,更要考慮材料的層次性,即材料是否能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促使每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開放性的教育方式,是幼兒園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幼兒進行自主選擇、合作交往、探索發現的學習
在游戲過程中操作中獲得知識。
我們將操作活動游戲化,就能夠較好地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使其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在學習5的組成時,我一改以往先由老師講解、示範演示教具,再由幼兒模仿學習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採用玩「撒圓片」的游戲,我將紅、綠兩種顏色不同的圓片分別貼在一起製成雙色圓片,游戲時,每人得到7個雙色圓片,幼兒把7個雙色圓片往桌子上輕輕一撒,看一看,7個圓片中有幾個紅色圓片,幾個綠色圓片,從而自然得到7可以分成幾和幾,再將其結果一一記錄下來。如此經過反復游戲,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最後,再由老師系統地 總結 幼兒所記錄的答案。這樣把幼兒所獲知的感性經驗真正上升為理性知識,在操作活動中不斷強化其數概念。
2幼兒園的趣味數學
導入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育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教學環節——情境創設。情境創設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 故事 ,根據課程內容創設相關的情境。俗話說「不愛學習的孩子那兒都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卻很少找到。」故事形象、生動、富有情趣,既符合幼兒思維的特點,又把數學中的知識通過故事的形式描繪出來,這樣可以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例如:如在大班數學活動「數量關系對應」中,教師設計了白馬王子救公主的故事。很久以前,一座山上出現了一座城堡,城堡里關著一位被老巫婆捉來的公主,公主整天不吃不喝哭個不停,一個好心的衛兵把事情告訴了白馬王子,白馬王子要去救公主,可是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要做個好心人去幫助白馬王子願意嗎?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這時,教師藉助事先准備好的圖片,設置了白馬王子過橋、路過花園、經過池塘、和草莓姑娘比聰明、到動物王國幫小動物鋪路等幾個環節,而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數學題。幼兒完全沉浸在情境故事裡,對數學特別感興趣。情境互動式課堂教學就是選擇幼兒喜歡的人物設計故事,並藉助故事中的環節滲透知識教學,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讓他們在游戲過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幼兒輕松自如的掌握了知識。
教師必須要改進 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育方法顯然不能培養幼兒的 創新思維 和能力,只有通過發現式、啟發式、討論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幼兒的 想像力 和思維力,多採用啟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幼兒勇敢大膽地探究問題。
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應從幼兒園實際出發,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靈活多變。如:教幼兒學習三者以上的測量或比較時,用筆測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從杯子比筆矮,瓶子比筆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等。
3幼兒園趣味數學的滲透方法
將趣味數學滲透於游戲中
游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游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利用游戲形式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輕輕鬆鬆、滿懷興趣地學習數學。 為了鞏固幼兒對形狀的認識,我們設計了「餵食」的操作游戲,讓小朋友把形狀卡片喂給相同形狀「娃娃吃」,從中學習到相關經驗。建構游戲《蓋房子》中,為幼兒提供各種圖形積木,上面分別寫有1~6的數字,復習6以內的組成,感知分成的排列規律。
在小班的「按顏色分類」這一教育活動中,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老師教導黃樹葉的時候,手持黃樹葉的幼兒站起來揮動手中的葉子,其他幼兒蹲下不動。結果在活動實施時,發現這個游戲的設計忽略了小班幼兒的直覺思維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特點。不僅沒有達到隱含的教育效果――按顏色分類,而且教師的指導作用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發現問題後,我立即改變了方法,優化了這一游戲活動。先讓幼兒見到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以後,隨音樂做游戲。游戲停止,樹葉娃兒都回到樹媽媽的身旁,紅樹葉找紅樹媽媽,黃樹葉找黃樹媽媽,綠樹葉找綠樹媽媽……這樣一來,幼兒情緒高漲,全身心投入,也都能按要求自主地做好分類活動,在多次的交換樹葉中,幼兒都能在自由的游戲中按顏色進行分類,教師也實現了在游戲中引導的教育價值。
將趣味數學結合在運動中
1.改編現有的體育游戲
很多體育游戲注重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的訓練,簡單有趣,深受幼兒的喜愛。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既練習了動作技能,又鞏固了數學知識,可謂一舉兩得。在傳統的體育游戲「拍皮球」「跳格子」中,我結合「1和許多」的教學和「三以內的點數」,在原來的游戲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許多下」「拍三下」和「跳一下」「跳許多下」「跳三下」等,改變後的游戲深受幼兒喜歡,不僅鍛煉了幼兒的體能還使其掌握了數學知識。
2.根據需要創編新的體育游戲
原有的數學活動都是在室內進行的,我在思考如何將數學融入體育游戲中。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容易組織的體育是可行的。在「按大小排序」的教學中,組織戶外體育游戲「我給球兒來排隊」;「按高矮排序」的教學中,戶外體育游戲「我給大家來排隊」;圖形的教學,可以在跳房子的中進行復習。結果表明:讓幼兒在游戲、運動中學數學比單純的數學活動效果更好。
4幼兒園的數學教育
數學是以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為特徵的。就這兩個特徵而言,數學是很不適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及思維發展水平的一門學科。如果把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看作是單純地教給幼兒兒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只滿足幼兒兒記住了一些數字,能表達某一概念涵義的詞語,那麼幼兒對數學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也會失去教數學的興致。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它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和學習動機。只有當幼兒對某件事物或者某個活動發生興趣時,他才會積極地參加,主動地探索和自覺的學習。興趣也是形成態度和樹立信心的基礎。如果幼兒在最初接觸數學時就沒有興趣,學習的態度不積極,就很可能影響今後學習數的學業成績,導致在數學學習上的失敗。
最能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是那些「使幼兒跳一跳能夠得到」的知識和技能。在進行數教育的活動中,當幼兒能夠熟練地把一組物體按其屬性分成幾組以後,這時能夠引起幼兒興趣的學習活動就是比較各組物體之間的多少。讓幼兒在這些組中找出物體個數最多的,或最少的。這個活動實際上是把幼兒對事物外部物征或質的思考引向對量的思考,使他們開始跨入數概念形成的歷程,這是幼兒思維的一個跳躍。
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幼兒的學習也有影響。最能旨起幼兒興趣的教學方法是適合幼兒認知特點的方法。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教師往往只注意幼兒思維形象性的特點,而忽視幼兒解決抽象問題過程中的思維直覺形動生性的特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一般多採用講解、演示的方法,很少讓幼兒直接操作材料,這樣常常使幼兒在不理解的基礎上記住了一些數學語言或概念,這種沒有理解內涵的語言、概念就成為枯燥的記憶符號而使幼兒失去對數學的興趣。數學來自現實世界的抽象,它的許多概念及其屬性都可以轉化成具體的事物,成為幼兒可以操作的材料。幼兒在感知操作材料的過程中再進行概念屬性的抽象。這樣獲得的概念對幼兒來說是能理解的,是有意義的,也是有趣的。例如10以內的自然數列可以通過以「1」為等差,遞增到10的擺放紐扣來感知。
幼兒園數學怎麼教相關 文章 :
★ 幼小銜接數學怎麼教
★ 幼兒園數學的教學方法
★ 幼兒園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幼兒園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幼兒園數學《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 幼兒園常見的教學方法
★ 兒童學數學的方法
★ 有哪些實用的幼兒園教學方法?
★ 幼兒園里常見的幾種教法與學法
㈥ 怎樣教孩子數學入門
幼兒數學教育,最重要的是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首先要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1、通過游戲進行數學啟蒙。
游戲場景學數學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最合適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孩子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因為游戲能對小朋友的規則意識、執行能力和策略意識進行綜合鍛煉。
游戲都有規則,小朋友要聽懂規則、服從規則,同時又要達到目的;當規則變化的時候,他們也要跟著變化自己的策略。這個過程,不是記住知識點就夠的,它其實鍛煉了小朋友對知識靈活應用的綜合能力。
2、通過繪本進行數學思維啟蒙。
沒有孩子不喜歡故事的,這種啟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數理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在聽故事的同時,不知不覺吸收知識。繪本整個看下來,一點都不枯燥!聽著像天書一樣的數學知識,在繪本都能找到現實生活中的依據。
以場景式代入的方式讓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從故事裡發掘數學問題,進行解剖和分析。
數學學習最主要的是要體會知識背後的思維方法,畢竟知識是固定的,而背後的思維方法才是最具價值的。
3、看動畫片進行思維啟蒙。
兒童動畫系列,片中小人物熱愛數學,用數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障礙,將圖案、數字和形狀的知識融入動畫,內容充滿互動,幫助幼兒用數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孩子能掌握對數字的認識、數學的技巧,同時發展孩子的思考性。
當然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習慣和提高智力。
培養孩子的數學學習習慣。數學基礎中,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家長要注意在孩子每天的生活中,都和孩子一起進行一些有意思的小計算,這些小計算會讓孩子漸漸地習慣上數學學習。
提高孩子的智力。在孩子玩的玩具中,以及孩子玩的游戲中,家長都可以給孩子帶來數學教育,這些數學教育會讓孩子的智力得到提升,這也就是所謂的給孩子益智,所以,家長要注意抓住每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