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小學數學可以寫哪些方面的論文

小學數學可以寫哪些方面的論文

發布時間:2023-03-10 20:05:09

1.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3篇

小學數學教與學過程需要實施研究性學習,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創設一個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歡迎閱讀!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篇一
1、研究性學習內涵

小學數學教與學過程需要實施研究性學習,即在教學中,主張教師設定具體的課題,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已掌握的知識與技巧及搜索的相關信息等進行綜合,學生自主地建構與更新知識體系,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及自主學習的精神。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創設一個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引導同學們通過科研的 方法 搜集與獲取大量知識信息,解決課題的疑問與問題,實現學生探索性的建構知識體系,實現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科學研究過程相結合。

2、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 措施

2.1營造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環境

營造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環境包括兩方面,第一,寬松、愉快、平等的環境;第二,合作、探究的環境。前者的作用主要是調動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興趣,而後者是加強生生間、師生間的交流。例如,學習“立體圖形的認識”章節時,可以通過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章節時,利用匯總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不同的圖形,使學生在動畫中提升學習的興趣。例如,學習“立體圖形的認識”時,第一步:(1)教師可以引導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a援長方體的特徵援b援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徵進行 總結 的。(點:有八個頂點;線:有十二條棱,相對的四條棱的長度相等;面:有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相對的兩個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對的兩個面面積相等;)。(2)教師總結:我們通過點、線、面三個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徵進行總結。第二步:(1)教師可以引導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a援正方體的特徵。b援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正方體的特徵進行總結的。(點:有八個頂點;線:有十二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面:有六個面都是正方形,並且每個面的面積都相等;)。第三步,共同討論:(1)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麼共同特徵呢(2)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麼不同之處呢?相同點:長方體與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援不同點:a援“線”上的不同點:長方體的棱分別是相對的4條棱相等,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而正方體的12條棱全部相等,叫做正方體的棱長。b援“面”上的不同點:長方體至少有4個面是長方形,而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3)長方體與正方體有什麼關系?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通過這樣的環境的研究性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一些立體圖形的特徵,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徵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2列舉與搜集與生活聯系的例子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列舉與搜集與生活聯系的例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與解決,從而不斷的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不斷的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積極的解決與探索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最終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習“量的計量”章節時,教師可以通過“同學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採用了國際上通用的法定計量單位,你能 說說 這是為什麼嗎”來導入新課程;利用自學的方式進行具體知識點的簡單熟悉;並且利用如下例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練習:一枝鉛筆長176();一個 籃球 場佔地420();一張課桌寬52();一個火柴盒的體積是21();一間教師的面積是48();一種保溫瓶的容量是2()10麻袋大米約1();l個雞蛋約6.5();1棵白菜約2.5();1名六年級學生體重是40();測量兩件傢具,記錄各邊的長度,算出表面積和體積;稱出兩件炊具的質量並記錄下來;調查父母的出生年、月、日,算一算平年還是閏年;記錄自己從家到學校所用的時間。

2.3創設與給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條件

如果教師不能創設與給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條件,就不能真正的調動學生探索與實踐熱情,也不能調動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效果將不明顯。所以,基於研究性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措施需要包括創設與給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條件。例如,學習“條形統計圖”章節時,教師可以搜集條形、拆線和扇形統計圖等統計圖的具體表現形式,並讓學生搜集各年級的學生數量且繪制條形統計圖:一年級:一班40人,二班38人;二年級:一班40人,二班40人;三年級:一班41人,二班38人,三班36人;四年級:一班36人,二班38人;五年級:一班44人,二班39人;六年級:一班37人,二班42人。或者教師可以給出學生如下數據讓學生根據表中的數據。通過此過程,可以使學生有機會主動地繪制條形統計圖,掌握制條形統計圖的一般步驟,能看圖准確地回答問題。

2.4建構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平台

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為學生建構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平台,引領學生觀察生活、關注身邊數學問題。例如,學習“量的計量”章節時,教師可以專門設置研究性學習的課堂,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採用法定計量單位的重要意義,系統的復習與掌握長度、面積、體積、質量、時間單位,以及具體換算,及各種計量單位間的進率。

3、結論

綜合上述的內容我們可知,基於性研究性的學習教學可以使學生實現有效學習,並指導學生怎麼運用知識與建立知識聯系,有效地獲取新知識,形成知識體系。基於性研究性的學習教學這種方法是一項被廣泛宣傳與運用的 學習方法 。

作者:周小如 工作單位: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永昌第三小學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篇二
一、創新教學法讓學生自主學習

小孩子從小就要進入學校裡面學習,但是沒有人問過他們願不願意,換句話說,他們是在老師、家長的壓力下才會“認真學習”的。這種學習過程叫做被動學習,學習的效果效率低,且浪費時間。傳統的教學就是單純的“灌輸式”學習,沒能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動性。採用創新 教學方法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一位 教育 家曾經說,最好的教育是讓被教育者不知道自己已經受教。數學老師要把問題擺在同學們的面前,讓他們去思考解決這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老師上課之前要給同學們設計好開課的問題,並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他們先自己選擇題目解決,然後老師再做總結。這就要求老師所出題目要蘊含本節課的知識,或者是能夠回顧上一節課的知識。小組成員的分配也要合理,不能夠顧此失彼,要公平公正。這樣能夠讓學生們進行自主的探索,從各個方面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再討論。這種過程能夠增強學生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加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創新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雖然說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但是,那是對解題的答案或方法的正確性來說的。對於一個數學問題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思考,然後採用多種解決方法。但是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嚴重禁錮了學生的 創新思維 。遇到一個問題,老師就會將標准方法告訴學生,然後同學們按照這個思路進行思考。等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學生就可以“照葫蘆畫瓢”,按照之前的解題模式做出正確的答案。雖然這樣的方法能夠增加同學們做題的正確率,但是卻減少了學生創新的機會。如果長此以往,數學問題解題方法永遠不可能簡單化。創新教學法不但是一種教學方法的創新,更是一種創新思想的傳遞。就像是“蝴蝶效應”一樣,用老師的創新帶動學生的創新。採用不同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法,將數學多維立體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他們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解題。比起傳統的套模板式的做題方法,自己想出的方法可能既復雜又麻煩,但是這是敢於嘗試的表現,這種精神才是學習所需要的精神,這種“不做對不放棄”的毅力才是學習所需的毅力。老師在教學時要將自己和學生擺在一樣的高度,只有這樣老師才會去認真聽取學生的解題意見,才會採納學生的解題方法,這樣才能夠促進創新。另外對於教學方法的創新,老師也可以聽取學生的意見。不要認為學生不懂得教學,他們的觀點缺乏實踐性。但是畢竟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他們了解自己喜歡和能夠接受怎樣的教學方式,知道怎樣的教學才能引起自己的興趣。也許學生給老師提的建議比較“理想化”,但是只要老師稍加修改,或是將裡面可行的元素融入自己的教學當中,那麼就能夠找到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新方法。對於別的老師的創新教學法也要合理利用,絕對不能照搬。因為使用的對象不一樣,要根據自己的學生加以修改,因材施教。

作者:唐世明 工作單位:重慶市巫山縣石碑小學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法論文篇三
1.合理分組

合作學習,是體現一個團體的合作能力,可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學習首先一定要合理地分組。一般而言,合作學習小組4人最合適,最好遵循“就近原則”選擇小組成員。如果是年紀較小的學生,則可兩人一組,即同桌合作。合理建組便於成員合作,同時可以激發各組間的競爭,這樣易於形成和諧的學習氣氛,同學們之間可以強弱互補,共同進步。建組應注意優、中、差生之間的組合和學生之間的性格、 興趣 愛好 、學習能力與身高等各種外在因素的互補,同時需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1]。在小組分配完成後,要進行民主推薦,選出各個小組的組長,並依照性格特點分配組內其他成員的負責要點與任務,這樣的分配保證每個成員都能發揮自己最佳狀態,使任務快速圓滿完成。在每個成員完成各自的任務後,應讓他們嘗試另一個角色中的工作,使他們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得到更多的 經驗 [2]。例如,在講授“小小的商店”這一章節中,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開起“小商店”,學生的各種小玩具、文具等均為商店裡的物品,而學生則扮演顧客、店長、店員、收銀員等各種用角色,此時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如分為顧客組、收銀員組、店員組等。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如果不分組或分組不科學,則可易產生混亂的局面,降低合作學習效率。

2.科學開展小組合作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是每個學習內容都需要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比如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的環境設備、適合的時機等因素,選擇適合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如果教學內容在學生較容易接受的范圍內,就讓學生個人獨立完成學習或進行集體授課;如果知識點多、學習復雜的內容,就可以小組合作完成,即合作學習[3]。學生是否能充分體會合作學習中的樂趣,主要取決教師是否採用了有效的引導方式。教師在展開活動的過程中,要尊重每位參與的學生,無論“差生”或優生,都要做到一視同仁,特別是在學習上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更要盡心保護他們脆弱的心靈,盡量消除他們自卑感等。教師還應及時了解各組學習情況,並對每個小組作出評價、建議與鼓勵。而能使合作學習有成效的重要條件之一是:充裕的學習時間。教師讓小組進行操作、研究、探討、交流思考的過程中,要使每個學生都能有發言和提問的機會,使學生能相互補充,互相進步,這需要教師留有充裕的時間讓他們進行自主思考,在解決問題後才會豁然開朗,記憶深刻,合作學習才會有顯著的成效[4]。例如在講授“圓的認識”這一章節時,教師可將全班分為五組,讓學生分組找出生活中是圓形的物體,看哪組找出的物體最多,在講解關於“圓”的相關知識後,教師又可分組進行合作學習,即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看哪一組能夠較准確地畫出圓形,准確地測量出所畫的圓形的半徑與直徑。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

3.重視個人與小組評價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建議與鼓勵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對學生以後的學習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更應慎重考慮才可以說出每一句評語。教師要做到這樣,首先要將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進行有機結合,既要注重個人評價,又要注重小組評價,肯定個人在小組合作中的重要性,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合作互助關系給予表揚;其次要注重學習過程中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尤其要注重學習過程中的評價,肯定學生合作過程中的表現,並對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5]。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教學的方法,其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學習到基礎的數學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合作精神,同時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於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作者:王景坤 工作單位:赤峰市巴林左旗楊家營子寄宿制學校

2. 小學數學方面的論文有哪些

小學數據方面的論文,這方面其實挺多的吧,比如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方面,提高教育新方式方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等等。

另外你可以在相關資料庫查詢小學數學相關關鍵詞,看看別人已經發表過的論文,對你肯定也會有所啟發。這樣的資料庫比如知網,萬方,龍源,維普。

3. 小學數學論文範文精選

教育 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小學數學學科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學好小學數學對於學生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小學數學論文 範文 一:小學數學啟蒙教育

摘要:回歸生活的小學數學啟蒙教育為小學生提供一個極其有效的教育途徑,當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疑問之時,便可以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與概念來解除生活中的疑難,數學便隨之而出現。因此,數學教師要引領學生於生活中去發現、去感受、去運用數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啟蒙教育;回歸生活

一、引領學生於生活中去發現數學

我們這個生活大環境中,處處留有數學的身影,身邊多彩的事物都可為我們提供所需的數學信息。例如,背書包回家途中會發現車、行人、植物、建築的數量信息,在教室中學生會發現桌、椅、黑板、同學的數量信息。這些信息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老師注意去引導學生,讓他們親身去體驗、去觀察,就會讓學生得到鍛煉,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及 記憶力 都將得到非常有效的鍛煉。學生在鍛煉的同時,也就切切實實地尋找到他們自己身邊實實在在的數學,這就會使學生對身邊的數學產生學習興趣,真正地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所在。

二、引領學生於生活中去感受數學

引領學生去建立數學的概念,讓學生從另外的一個角度,從不同的出發點去觀察、描述身邊的事物。因為生活是萬象的、多彩的,數學也是同樣的,並是具體而抽象的。例如,數字1可以指新的一天,又可以指一間房、一朵花、一道題。數學自身就沒有較具體的實際意義,可是當他與其他事物相互結合,就會有較為全新的意義。在學生的眼中,他們目睹的生活中的事物如房子、鮮花、汽車等等,當變為數學概念之時,就成了3間房子、4朵鮮花、5輛汽車,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物就有了新的意義,學生觀察周圍世界的角度或方式都將發生改變,數學就會隨之而進入學生的大腦之中,成了學生觀察與動腦思考的主要方式,使小學生在生活中充分感受數學的存在。

三、引領學生於生活中去運用數學

當我們的學生如能將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與他們身邊的事物結合在一起,進行有意的觀察,許多數學問題就會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例如,怎樣在公路兩旁安裝路燈、在路旁植樹、給教室的牆壁進行粉刷等等。這時,我們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概念進行分析、理解,進行簡單的實際運用,去解決簡單的問題。同時,數學概念也能隨之而定下來,讓我們的學生完全有能力獨立去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在應用數學概念及其簡單運算解決學生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時,真正的數學便產生了。所以,數學來源於生活,產生於生活,數學的產生總是伴隨著解決問題而產生,這是學習過程中一件較為美好的事情。數學的規律不是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的發現規律便是自身的一個個體驗。

小學數學論文範文二:小學數學 教學 方法 的轉變

教育部門倡導的新課標的實施,使小學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多的變化。這次改革給學校的教學帶來了曙光,像是一盞指路燈,讓教育有了方向和目標。數學教學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發,最重要的是使其教學方法有了很大的轉變。小學數學在小學教育階段是一門任務很重的學科,而且也是教授起來有一定難度的學科。因為數學語言很抽象,沒有感情色彩,而小學階段的學生還不具備深層理解的能力,學習起來很容易沒有熱情。新課標的頒布,讓教師得到了很多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這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體驗。

一、開展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採用分組教學

新課標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教師首先應該改變的是舊式的教學思想,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是改變教學方法的基礎和根本。課堂上,教師應當扮演的是協助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夥伴」,而不是學習的監督人,給予學生更多主動學習的信心。比如,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與學生一同進入和感受數學的神奇,而不是當一個旁觀者,讓他們主動地去學習,成為課堂的小主人。從教學方法角度來看,分組教學是一種十分實用、簡單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自願結成一個小團隊,以此為單位來參加教學活動。教師運用提問答題的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選擇幾個關於本節課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整合大家的想法來對知識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幫助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通過別人的意見,打開自己的未知一面,促使學生能夠多面發展。

二、加強師生合作交流,增強課堂的和諧氛圍

上面說到開展小組合作的討論形式,增進學生相互交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同樣重要,融洽的師生交流可以解除學生的焦慮情緒,讓他們在遇到學習困難時輕而易舉地解決問題。雖然在課堂中教師不再是主導者,但是教師仍然是課堂活動的重要參與人,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最佳助手。在學生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加入其中,拋掉原有身份,把自己當成學生的朋友,走進他們的世界,才能幫助自己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教師在互動中應當鼓勵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因為不確定或是被取笑,而將自己隔離在活動外。教師多與學生互動,建立友好的關系,為課堂的和諧氣氛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只有在和諧的氛圍里才能沒有壓力地學習,能夠快樂地學習。

三、要看到學生的多面特質,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

人的發展是分階段的,每個人的發展都不相同。教師要能夠認清這一點,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達到完美,要試著看到學生的不同特質,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採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學生如果能夠得到教師的肯定,對增加他們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幫助。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多發現學生的不同面,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比如,當教師發現有的學生對畫圖很有感覺,說明這些學生的 想像力 強於他人;有的學生對算數題特別在行,能夠很准確地得出答案,而且比別的學生計算快;有的學生對應用題擅長,說明他很有邏輯頭腦。對於學生自己擅長的一面,教師要給予積極正面的評價,學生得到教師的肯定,能增加學習數學的動力,自信心也會得到提升。

四、開展實踐教學,促使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可以帶入到生活當中,換句話說,學校教育要同實際生活相結合,很多數學的定理都是在生活實踐中獲得的。有一個很著名的從生活實踐中找到解決方法的 故事 。 傳說 有一個國王召見阿基米德,讓他來鑒定金子的純度,苦想多日也找不到解決方法,在他洗澡時,發現身體進入水盆里的水位高於身體未進入時的水位。他聯想到可以把東西放到水裡,通過計算溢出的水得到答案,從這個生活實踐中得到了檢驗金子真假的方法,不僅完成了任務,還得到了偉大的發現。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布置一些動手的作業,增強數學學習的實踐性,而不只是學習抽象的數學課本文字。比如,安排一個幫助家長購買鹽的課外作業,規定一定的數量,讓學生計算需要花費的金額。或是收集家裡的水電收費存單,根據金額算出家裡使用水電的情況,還能夠算出一年的用電用水數量。通過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點滴事情,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五、運用先進技術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活動,以前的教學工具,像掛圖、卡片都是靜態的,對數學教學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軟體製作設計,可以給學生帶來有聲音有動畫的學習體驗,能將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有活力。這種氛圍的營造下,學生能夠自主去學習知識,教師也能高質量地輕松地完成授課任務。在認識三角形這節課時,教師可以事先搜集一些三角形形狀的多樣圖形,像道路兩邊上車輛提示牌、一些房屋的屋頂、埃及的金字塔等,通過大家熟悉的一些事物形狀,再加上多媒體動畫的設計來認識和學習三角形。教師有效地應用先進技術能夠幫助自己的教學,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教師輕松地教授。綜上所述,教師僅有教學和學科專業知識是不夠的,更要有適合讓學習者接受知識的教學方法。最可怕的是教師空有學識卻不能傳授給學生,某種意義上講,這也就不能稱之為教師了。新課標下,教師要摒棄以前的落後教學方法,學習其他優秀的教師的教學 經驗 ,再結合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適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得到屬於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教師要跟著發展的要求一起向前進步,這樣才能把我國的學校教育做得更加優秀,學生們學到真的本領。

小學數學論文範文精選相關 文章 :

1. 關於小學數學畢業論文範文

2. 小學數學小論文範文

3. 關於數學的論文範文

4. 初中數學論文範文精選

5. 古典文學論文精選範文

6. 小學德育論文範文大全

4. 小學數學小論文最佳範文

隨著國家素質教育目標的提出和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探究式教學開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逐漸被推廣,數學的教學在小學生的教育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小論文,供大家參考。

小學數學小論文範文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認知能力培養

課堂教學設計,是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設計活動,課堂教學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其中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是課堂教學的重心,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更是達到課堂教學目的的重要保證。數學作為小學基本課程之一,擔負著學生基礎數理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培養的重任。下面筆者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認知能力培養的方法創新談幾點看法。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認知能力培養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認知能力培養的現狀

創新趨勢已經顯現。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教學硬體設施逐步高科技化,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對先進教學設施地運用逐步常態化,同時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堂教學設計中進行了認知能力培養方法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課堂教學設計仍以依賴型為主。目前在我國的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中,由於學生的學習技能欠缺,基礎薄弱,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仍以依賴型為主。在依賴型的教學設計中,認知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被忽視,講授的知識大多隻局限於課本和測驗中,學生的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割裂,這種情況下雖然教師能夠更容易地控制課堂進度,在短期內取得相對較好的教學效果。但長遠來看不利於學生學習能力和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更不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認知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思維方式上的創新存在不足。目前,大多數教師在數學課堂學生認知能力培養方法設計上的創新多為形式創新,過於追求新器材多媒體教學,花哨的設計使學生一時無法抓住關鍵,復雜的教具讓數學課變成了手工課、觀影課,課堂教學設計的創新若只停留在“形”上,對教學目的的實現反而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對學生學習能力把握有偏差。學生在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習能力和表現特點都不同,數學作為一門相對抽象和枯燥的學科。如果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把握有偏差,沒有按照學生學習能力所能達到的水平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就很容易造成認知能力培養方法的失敗,無法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對學生認知主動性培養不足。多數教師都以完成教學目標為目的,而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將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放在相對次要的位置,這就容易導致前文所說的依賴型學習方式無法改變,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的認知只能停留在一門學科而不是一個興趣上。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認知能力培養方法的創新方向

(一)教學思維方式的創新

思維決定思路,方式決定方法,教育教學創新中思維方式的創新至關重要。教師的教學思維方式很大程度上將影響學生的思維水平。推動教學思維方式的創新,要使教師真正認識到教學思維方式創新的重要性。針對小學數學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特點,在教學研討活動中要積極學習先進經驗,發揚探索精神,改進教學方式,為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認知環節的創新打好基礎。通過動手操作培養認知能力,幫助學生思維。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數學課堂教學要重視操作認知,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動用手、口、腦等多種感官,積極思維,也有助於發展思維。設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軸對稱)一課時,注重讓學生動手把心形卡、五角星、銀杏樹葉按教師要求對折,幫助學生認知對折後重合,從而了解這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學生常常是一邊操作一邊思考,他們親身經歷了所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認知、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和途徑。通過思考問題培養認知能力,激活學生思維。問題是思維的動力。小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自己的思維活動。因而教師要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具有啟發性、思考性的問題,可以激活學生思維的浪花,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思考、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正確把握小學生的認知需求,激發學習興趣、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

(二)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科學運用認知能力培養方式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認知能力培養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要始終堅持既定的教學目標,准確分析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針對小學生知識水平和數學課程特點,摒棄過於繁復和抽象的認知概念,使認知能力培養方式符合教學需要,維護課堂教學設計的整體性、層次性、延續性和針對性。教學厘米的認識,讓學生認識一厘米有多長時,我藉助直尺上“厘米”這個長度單位,指導學生測量一個手指的寬度、衣服上紐扣的寬度,幫助學生建立“一厘米”的表象,讓學生的認知活動直觀、具體,初步感知長度單位、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認知能力培養要多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小學生由於表達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對於相對抽象的數學概念很難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學中認知能力的培養更要注意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教師要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多從學生的角度想問題,選取學生普遍能夠理解的例子進行講授,由生活實際展開,提煉知識點,再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形成環狀記憶,當學生在生活中再次遇到相關事物時自然會聯想到相應的數學知識點,這將有助於學生真正掌握相關知識,活學活用,又能減少機械記憶復習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更有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設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長方形面積》時,有意從猜一猜兩位粉刷匠叔叔誰刷的牆面大導入新課,在學生獲得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之後,讓他們通過分別計算兩塊牆面的面積來驗證課前的猜測。拓展練習時,注意設計應用性練習題:1.學校給老師新發了一張辦公桌,長140厘米、寬80厘米。教師想給整個桌面鋪上玻璃,要買多大玻璃板?2.班裡小亮家要裝修新房,客廳的長6米、寬4米,需要買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如果一平方米90元,需要多少錢?在數學教學中,充分創設生活情境、營造氛圍,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體驗和認知,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讓數學教學生活化、日常生活課堂化,用數學、學數學,引導學生用已有的認知解決實際問題,豐富學生生活體驗,有利於幫助學生養成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身邊事物的習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四)注意觀察學生的反饋

無論什麼樣的課堂教學設計,最終都要落在實踐上,都要經過學生反饋的檢驗。數學課堂教學認知能力的培養,在科學分析學生學習能力和基礎知識水平的基礎上,設計出的創新型認知方案,實踐過程中要注意收集學生的反饋,比如學生喜歡那個部分不喜歡那個部分,哪一類學生適應這種方案哪一類學生不適應,在創新方案下教學目標達到的比例是否有所提升等,根據收集到的反饋對既有方案進行改良,然後繼續進行實踐,再收集、再改良、再實踐。教育上的創新不能是一蹴而就的,認知能力培養的創新應該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在不斷積累反饋的過程中,達到質的飛躍。

小學數學小論文範文二:小學數學情感有效滲透與高效課堂構建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在獲取知識技能、構建知識體系、達成知識目標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這種體驗就是數學情感。它是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是獲得成功時的內心體驗和心理感受,更是明確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以及克服困難和探索新知的意志品質,它貫穿於學習活動的始終。數學學習邏輯性、系統性強,要求學生思維嚴謹、縝密,為了避免學生因枯燥而產生厭煩和畏懼的心理,有些教師常用數學家的事跡、數學趣味故事等靈活多樣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把數學情感、數學文化滲透於課堂,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嚴謹的思維習慣,從而使數學課堂更高效,使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成為引導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也成為學生感受、體驗和領悟的過程,更成為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感染、滲透的過程。

一、利用認知過程進行數學情感滲透

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達成有兩條主線構成。一條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結果)的明線,另一條是大膽質疑、積極探索、取得成功的情感體驗(過程),即暗線。這兩條線交織在一起,相依共存,互為補充。在教學過程中,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積極的學習情感能夠促進知識技能的形成,而知識技能形成的過程中又可升華這種情感體驗。如解決“雞兔同籠”“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等具有嚴密邏輯性的數學問題,對於年齡小、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自控能力差的小學生來說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此時應巧妙穿插學習情感和態度教育,鼓勵學生理清學習思路,不怕困難認真思考,採取問題推導的形式,引導學生尋找數量、圖形之間的關系,以及相互關系轉化,推導出結論,促使學生在“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難面前,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舉一反三,不斷總結發現解決問題的思路及方法,完成知識的遷移,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由此可見,在數學認知過程中,認知與情感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在課堂中進行情感滲透,有助於培養濃厚的數學興趣和良好的思維習慣,為逐步提升學習能力,形成高效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通過背景知識進行數學情感滲透

“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並感受數學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數學價值與數學歷史發展的滲透。”這是新課標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效課堂的需要。通過對數學發展歷史的了解,學生可以接觸到廣泛的數學知識,可以體會到數學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的作用和價值,可以感受到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在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一課時,可以先引導學生了解數字的由來,即原始人用小石子、繩子打結或在樹木上刻出劃痕表示簡單的數概念,當有了10塊小石子後,用大一點的物體表示一個十即“逢十進一”。接著引導學生了解文字出現後,記錄方法雖然有效但不統一,對於很大的數字記錄十分不便,於是發明了羅馬數字表示。最後了解公元八世紀印度人發明了只含有1,2,3,4,5,6,7,8,9九個符號的記數法,並且約定數字位置決定數值大小,例如,數字89中8表示8個十,9表示9個一,這一發明被商人帶入阿拉伯後稱為阿拉伯數字,使用至今成為世界數學的通用語言,恩格斯稱它為“最美妙的發明”。又如,在認識“方向”時,結合認識東、南、西、北方位,向學生介紹“指南針”這一背景知識,讓學生了解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的出現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滲透這些數學背景知識引導學生了解歷史,感受古人的聰慧以及對科學知識的追求和嚮往,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責任感,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促進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的神奇與價值,使課堂更加高效。

三、挖掘生活素材進行數學情感滲透

數學是為了適應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而生成的應用性學科,主要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數學新課標要求,“數學內容要更加生活化”。那些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提煉而成數字、圖形、符號、公式方便了人們生活,形成了獨特的魅力。通過“認識圖形”的教學,使學生感受到圖形的變化組合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美化了我們的環境。通過“統籌方法”“認識時間”的學習,幫學生初步樹立合理安排時間的意識,使學生明白珍惜時間的重要性;通過回收廢品的情景教學解決比多比少的問題,通過捐書、買書情景教學解決進位加法問題;通過種樹活動情景教學解決除法問題等,這些情景的設計蘊涵著一種思想,把品德教育滲透在具體的數學情景中,通過創設情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即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愛心、安全等思想情感的滲透,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發展的情感態度。經常在數學活動中進行正面教育引導,能夠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習有效性並以此指導自己的行為,使積極的態度情感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

四、藉助典型事例進行數學情感滲透

5. 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論文3篇

小時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從事小學數學 教育 工作多年了,你是否也有一些教學工作 經驗 要分享的呢?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論文,希望你喜歡!
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論文篇1:淺談如何上好小學數學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數學,這的確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可喜變化。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教師要善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如何上好數學課,使數學課靈動起來呢?

一、從生活經驗入手,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於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 教學 方法 ,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我運用事先准備好的漂亮的圖片創設情境,講 故事 引入:夏季的一天,一隻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隻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麼小蝴蝶要這樣說呢?這樣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徵。

二、動手實踐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根據費賴登塔爾的觀點,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學生年齡小, 抽象思維 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三角形的認識”是一節比較枯燥的概念課,我讓學生用彩色塑料條圍成三角形,並投影到銀幕上。通過觀察,學生很快發現圖1和圖2是用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圖3雖用了三條線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義從直觀的觀察之中升華出來了:“用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加強操作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順應他們好奇、好動的特點,而且能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三、實行民主教學,構建輕松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

在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輕松和諧,師生們展示的是真實的自我。課堂上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小聲討論,時而高聲 辯論 。同學們爭相發言,有的居高臨下,提綱挈領;有的引經據典,細致縝密。針對同學們獨具個性的發言,老師不時點頭贊許,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敢於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地張揚。如教學 一年級數學 上冊分類一課時,在教學生明確什麼是分類知識之後,我有意識地放手讓學生主動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將30多支不同顏色、不同長短、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的鉛筆打亂放在一起,讓學生去分類,看誰分得合理。同學們爭先恐後搶著去分類:有按顏色分類的;有按長短分類的;有按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分類的;也有胡亂分的。再找學生說明這樣分的理由,對講不清理由的學生予以指導,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主學習、主動實踐。教師還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於數學的學習抱有一種想學、樂學、會學的態度。

四、幫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如我班一位女生,數學基礎差, 學習態度 不明確,很要面子,別人幫助她學習她還不願意,認為很沒面子。問她懂了嗎,都是說懂的,作業往往又是錯的,看得出做作業時很急躁。我從寫字開始,要求她把字寫端正,允許作業少做,要求做一題對一題,不會做的重新做,做對了繼續,讓她認識到她也能做對,慢慢地樹立學習的信心,發現優點及時大力地表揚,使她嘗到成功的喜悅,並且認識到學習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不能有任何虛假的行為。漸漸地,她對數學有些信心了,字寫端正了,成績也提高了。

五、適當的表揚獎勵是上好數學課堂的添加劑

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成功的機會,尤其是應“偏愛”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善於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補以適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表揚能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能迸發。如在練習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師獎勵“小紅旗”給學困生,有時還主動與他們說上幾句悄悄話。學生得到老師的獎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高了,就會更進一步地去發現問題,發揮前所未有的 想像力 ,從而擺脫苦學的煩惱,進入樂學的境界,極大地發展創新能力。

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學生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掌握數學的方法,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論文篇2:小學數學多樣化作業如何設計
愛因斯坦說:“當你把學過的知識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這句話意味著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從知識本位轉向學生本位。課堂教學如此,作為反饋課堂教學效果之一的作業也應如此。但平日那種周而復始、形式單一的作業已使學生成為一個“機械工”,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創造性受到壓制。為此,作為一線教師在不斷改革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改變原有的作業觀,認識到作業也應順應課改要求,展現出全新的形態。

這就要求教師能用新課標理念指導作業改革,從注重人的未來發展、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角度去考慮,來提升數學作業的設計理念。認識到作業不僅是做習題,而且要做與習題有關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感悟,在模擬知識被發現的過程中去探索、去創造。使作業成為學生了解生活、了解社會和了解科學的載體,使作業成為學生開發潛能、體現個性和培養能力的場所,作業才能真正發揮最佳效果。因此,筆者認為在新課堂觀下與之匹配的新作業觀呈現給學生的應是開放的、整體的和多元的。即以多元的形式,展示開放的內容,採用有效的策略,促進知識的整體優化。那麼多樣化作業設計如何切入呢?

一、操作性作業——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這類作業主要來源於例題和練習中涉及圖形與幾何的內容。小學數學中幾何知識的內容主要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兩大板塊。研究圖形的位置、特徵、公式計算等內容時常常需要做一些教具、學具來幫助學生理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可讓學生親手製作,通過親身體驗搭建起知識結構物化與內化的橋梁來促進知識的理解,並在課堂上對其作品進行展示。這不僅是知識的運用,更是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這類作業又可細分為手工類、美工類和拼圖類作業。

1.手工類的作業

完成此類題目時,教師應適當地給學生一些有啟發性的 提示語 ,比如可選用哪些較方便的製作材料,大體的製作要求等。如:在學習《角的認識》前,讓學生動手製作角的模型,材料可以是牙簽、小棒或硬紙條等,通過動手製作來體驗角的特性

2.美工類的作業

完成此類題目時,教師可讓學生准備一張白紙,大小自定。並提醒畫圖時注意確定比例。在正確畫圖的基礎上還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自由發揮。例如,學習了方向和位置後,家庭作業就是:自行設計一張公園導游圖,畫出主要景點和景點間的線路。結果,學生在上交的圖中除完成老師規定的要求外還畫上了便利店、洗手間等人性化設施。由此,在完成過程中真實體驗到了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3.拼圖類的作業

完成此類題目時,要求先動手拼一拼,再把拼後的作品粘貼在紙上或結合拼的過程在紙上用數學語言或符號描述出來,讓過程性的知識留下痕跡。例如,學習了圖形的拼組後,家庭作業就是:請你按要求剪一剪,拼一拼,並把結果貼在紙上,寫出發現的結論。學生通過嘗試,很清楚明了地發現了圖形之間的關系。

諸如此類的作業,能讓學生在操作中明事理,更好地了解形體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實踐性作業——培養學生的數感

這類作業主要來源於例題和練習中涉及量與計量的內容。小學數學中量與計量的主要內容有:長度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和體積單位。這些計量單位的進率不完全相同,且有些量的認識又比較抽象,學生在這方面的感性認識相對比較貧乏,造成學生對量的觀念的正確建立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光憑口頭說教或大量練習並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體會。因此,我們需創造實踐條件、提供實踐途徑,通過切身感受,來加強觀念的認識。在設計此類題時,要求教師自己應對這些量的觀念有正確、清晰、完整的認識。學生在學習此類知識時應做到人人練習、多多練習,加強實踐,增加感受。例如,學習了《克與千克》後,家庭作業就是:“掂一掂不同的實物,估一估,稱一稱等,感受1千克和1克的質量。”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後,讓學生繞著400米的操場走兩圈半。通過親身實踐,學生自然而然地對知識有所體驗,促進理解。

諸如此類的作業,旨在以各種活動形式為載體,幫助理解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調查性作業——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這類作業主要來源於例題和練習中統計與概率的內容及其他內容中的一些小調查。小學數學中統計課程的教學核心目標在於培養學生通過數據來分析問題的統計觀念與隨機意識。 學生在統計的過程中能了解知識形成的來朧去脈,感受數學知識的價值。

在設計此類題時,教師應對相關的統計專業知識有正確的認識,注意知識的科學性。而且應事先考慮到學生在統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干擾因素,進行必要的提示,排除影響對正確知識習得的無關因素。如: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後,家庭作業就是:讓學生調查爸爸媽媽的身高和體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標准體重。並算出爸爸和媽媽的體重,與標准體重進行比較,最後得出結論。

諸如此類的練習,訓練了學生找信息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聯想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獨立意識、主體精神等優秀品質的形成。同時,在參與過程中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也得到提高,從而實現知識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四、查閱性作業——拓展學生的數學視野

這類作業主要來源於例題之後的“你知道嗎”,人教版中在很多例題結束後都有一塊這樣的內容。這些材料有介紹數學知識方面的內容,有介紹社會常識、生活常識、自然知識方面的內容,有數學史話,或專門介紹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發展過程;有跨學科介紹最新研究成果的……但在教材上一般介紹得比較簡單。

因此,可抓住這塊內容進一步研究。通過上網查找或翻閱有關書籍,使學生更詳細地認識了解和補充完善知識,從而實現對教材內容的全面理解和准確把握。同時,此類知識往往是數學家經過長時間研究後得到的辛苦成果,蘊含了人類的千年智慧,體現了數學家們百折不撓的鑽研精神和數學的 文化 價值,增加對數學史的了解,達到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相互滲透、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論文篇3:試論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規律的一種間接的、概括的反映過程。進行 思維訓練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實施素質教育開發學生智能,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 措施 。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進行類比遷移,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思維活動達到較高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表現在能善於深入地思索問題,從紛繁到復雜的現象中,抓住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小學生的認知結構往往缺損,他們不善於將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因而考慮問題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學中應抓以下三點:

1、培養學生對數的概括能力。

數的分解能力,是數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內的加法,利用直觀教具,讓學生了解某數是由幾個部分組成和如何組成的,引導他們將20以內的數比較實際意義,認識大小,順序、進行組合與分解練習。

2、讓 兒童 逐步掌握簡單的推理方法。

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系,引導兒童進行類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訣教學中,先通過一環緊扣一環的步驟,讓學生展示“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認識2—4的乘法口訣的可信性,還了解每句乘法口訣形成的過程。然後利用低年級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讓他們模仿老師的做法去試一試,推導出5—6的乘法口訣。生模仿獲得成功後,就與他們一起 總結 幾個步驟:

①擺出實物;提供思維材料;

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結果;

③列出乘法式子,說明它的結果就是加法式子結果;

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數和結果構造口訣。讓他們按步驟來獨立地推導7—8的乘法口訣。

在這過程中,針對不同學生不同階段的不同情況,進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點撥,使獨立思維逐步發展。到推導9的乘法口訣時,有的學生已經幾乎完全能進行推導了,而大多數學生的思維的能力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養掌握應用題結構的能力。

各科教學問題,都有一個結構問題。狠抓結構訓練,使學生掌握數學問題的數量關系,而不受題中具體的情節干擾,是培養思維深刻性的重要一環。由於低年級學生受年齡和知識水平的限制,他們的思維往往帶有很大的局限性。為此,我在數學教學中採取多種方法。如:補充條件和問題,不變題意而改變敘述方法,根據問題說所需條件,擴題訓練,拆應用題縮題訓練,審題訓練,自編應用題訓練等等,拓展學生思維活動,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二、進行合理聯想,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敏捷性是指一個人在進行思維活動時,具有當機立斷的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現在運算過程的正確迅速,觀察問題的避繁就簡,思維過程的簡潔敏捷。因此,我在計算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為目的,要求學生有正確迅速的計算能力。辦法有以下兩點:

1、計算教學中,要求學生在正確的基礎上,始終有速度。

對於低年級的兒童,應注意抓好學生計算的正確率的同時,狠抓速率訓練,每天用一定時間進行一次速算練習。形式有口算。如“每人一題,”“一人計算,全班注視”,發現錯誤,立即更正或“對口令”,老師說前半句乘法口訣,全班同學回答下半句乘法口訣,讓全體學生的思維都處於積極狀態。速算比賽,如:比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計算題的數量,比完成規定習題所需時間,使全班學生人人都能正確迅速地思考問題。

2、計算過程中傳授一些速算方法。

例如:在學習掌握“湊十法”的基礎上,借鑒珠算的長處,教給學生“互補法”使學生知道1和9,2和8,3和7,4和6等互為補數。如計算9+2時,因為9和1互為補數,就能見9想10,得11。訓練學生敏銳的感知,例如

①10x5x210÷5x210÷(5x2)10÷5÷2

②8÷4+8÷48÷4x8÷48x4÷8x4

③32—8÷432÷8x432+8÷4

通過反復訓練,引導學生合理聯想,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是訓練學生思維敏捷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三、進行說意練習,培養思維的邏輯性

思維的邏輯性表現為:遵循邏輯的規律,順序和根據,使思考問題有條理,層次分明,前後連貫。語言是思維的裁體,思維依靠語言,語言促進思維。教師對學生加強語言的調控,訓練其口語表達能力,是學生能夠有根有據進行思考的基礎。因此教學中要使學生比較完整地敘述思考過程,准確無誤地說出解答思路,並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簡潔規范,逐步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

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必須依賴於直觀材料,使他們所學知識產生鮮明的表象。同時,要使學生獲得准確豐富的感性知識,又必須通過合乎邏輯語言引導。最後大腦藉助於語言,對感知的事物去偽存真,分析綜合,抽象出本質特徵。

如:教學“整萬數的讀法”時,教師在計數器上撥數,為學生認識數提供了感性材料之後,首先讓學生說了計算器上珠所表示的意義,在學生大腦中建立了整萬數的表象,為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提供了支柱,然後,又擺脫計算器,讓學生在數位順序表上讀出“0”在不同位上的五個數,再讓學生說出每個數中的 “0”在什麼位上和它的讀法。這樣,使學生用討論的方法對比整萬數與萬以內數讀法的異同,從而概括出整萬數的讀數法則,促進了學生抽象 邏輯思維 能力的發展。

例如應用題教學:果園里有梨樹45棵,比桔樹少9棵,桔樹有多少棵?啟發引導學生按下列要點講清算理:根據哪個條件知道“誰與誰比”“誰多誰少”“知誰求誰”梨樹比桔樹少9棵換成另外的說法,應該怎樣敘述?要求桔樹多少棵,實際是求比幾多幾的數,應該用什麼方法計算?對這些問題綜合連貫的回答,小學生就能較准確地用口頭表達算理,經過反復的講練,不但提高了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能深化思維。

6. 小學數學應用小論文

培養學生應用能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是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只要不斷嘗試,聯系實際,大膽探索,就會收到預期效果。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小學數學應用小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應用小論文篇一

摘 要 數學應用意識是我們對於客觀物質世界中存在的數學知識應用的反映。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國際數學教育發展趨勢, “現實數學”的思想充分說明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也必須紮根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數學教育如果脫離了那些豐富多彩的現實,就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對學生進行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於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有利於擴展學生的視野。但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我有關,與生活相關,數學是有用的,我要用數學,我能用數學。這種意識將成為學生終生受用的財富。

關鍵詞 數學;應用意識;培養

對學生進行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使他們逐漸形成數學應用的意識是學生將來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應用意識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面對實際問題,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在實際情境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識;二是主動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第二,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尋找其實際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第三,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涵著的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那究竟應怎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呢?

1 提高教師自身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作為教師就必須要有較強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過程少一些純數學問題,多一些實際應用問題,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數學應用意識。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首先要認真研讀新《課標》,領會課標的精神實質,以《課標》的教育教學理念為准繩,用以指導自己實施新課程的航燈。其次,積極參加提高學歷層次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數學素養;再次,在平時的業務培訓及自學中,有意識地學習有關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內容,用以增強自身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2 精心設計課前活動,注重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

就小學生而言,他們已有的生活常識、經驗往往是他們學習數學的基礎。小學階段的許多數學知識,如概念的產生、計演算法則的由來、幾何形體的特徵及有關公式等,無不滲透著數學在現代生產、生活和科技中的應用。而今使用的教材版本多,內容豐富、呈現方式也極具生活化,充分體例現了 “數學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理念”,因此,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在進行有關數學知識的教學之前,精心設計課前活動,讓學生在課前活動中尋找生活中的數學,了解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這樣學生不僅真正體會到“數學有用、要用數學”,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數學,同時,也為學生知識的構建積累必要的經驗。這樣的學習,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認清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和實用性,從而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 開闊學生的視野,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需要以知識、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基礎。由於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對數學的應用價值不可能會有很全面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應該關注學生對於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而且還應該幫助學生形成一個開闊的視野,了解數學對於人類發展的價值,特別是它的應用價值。

方案③的表面積:20×15×4+15×5×2+20×5×4=1750(平方厘米)

通過計算比較,學生發現:第一種包裝方法最節約包裝紙。緊接著讓學生嘗試(四人小組合作):將三盒這樣的糖果包裝成一包,怎樣才能節約包裝紙?(介面處不計)學生在動手包裝時我提出了要求:請你一邊包裝一邊想一想,不用計算,你能知道哪種包裝方法最節約包裝紙嗎?

如此的數學教學,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數學視野,更真切體會到了數學在當今經濟社會中舉足輕重的應用價值,使學生在綜合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解決問題的同時,體現了數學的優化思想,同時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4 為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搭建平台

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最有效辦法應該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身實踐。教學中,我努力挖掘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在社會生活、生產以及相關學科中的應用,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創造條件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形成良好的應用意識。例如在教學“粉刷牆壁”時,(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冊)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以下面的步驟進行:

(一)、測量計算

小組合作(一):

1、教室前後黑板共有多少塊?分別測量每塊黑板的長和寬; 2、分別測量教室的長、寬、高; 3、教室左右兩面牆共有多少個窗戶,多少個門?分別測量每個窗戶的長和寬,每個門的長和寬。

小組合作(二):

1、如果想粉刷除地面以外的五面牆,“粉刷牆壁”測量數據記錄表(200 年 月 日)

那麼要粉刷的牆面積是多少? 2、計算後完成下面的表格。(如左圖)

(二)、購買塗料

如下圖,某種塗料分大桶、小桶兩種規格包裝,根據經驗,第一遍粉刷時,每平方米約用塗料0.5千克,此時粉刷教室共需要塗料多少千克?

5 搜集數學應用的事例,加深對數學應用的理解和體會

信息技術的社會化,數學與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數學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其不可忽視的作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馬克思曾指出:“一門學科只有成功地應用了數學時,才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在數學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廣泛應用,不但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勇氣和信心,更可以幫助學生領悟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

總之,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國際數學教育發展趨勢, “現實數學”的思想充分說明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也必須紮根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數學教育如果脫離了那些豐富多彩的現實,就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學習數學就應通過熟悉的數學生活,自己逐步發現和得出數學結論,並逐步具有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服務於現實生活的意識。

小學數學應用小論文篇二

體驗學習就是在課程實施中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把知識對象化,以獲得客觀准確的知識的過程。它是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憑借自己的直觀的感受、體會、領悟,去再認識、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從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加深對理性知識理解的一種教與學的互相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而且有利於探究性學習的培養,因此,教師要善於體驗學習的應用。

1 聯系生活――體驗學習的基礎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感到知識是一種使人變得崇高起來的力量,這是興趣的重要來源。”《數學課程標准》也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還要應用於生活。數學課堂聯系生活,教室善於引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數學知識的真正含義,這樣,既可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興趣,又能使學生體驗到數學就在生活實踐之中,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盡可能組織學生實踐,讓學生親身體會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例如,在教“簡單的統計”是,我結合家庭用水、電、煤氣生活 實際,要求學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數據,加以分類整理,填寫在統計表裡,反映實際情況。再如“圓錐的體積”教學中,我結合學生常見的用卷筆刀削圓柱形的鉛筆的現象,讓學生仔細觀察鉛筆變化,然後提出圓柱和圓錐變化的問題:被削的這段鉛筆前後分別是什麼形狀?前後體積發生了什麼變化?變小了以後的圓錐體與原本這段圓柱體的底面積、高、體積分別有什麼關系?這樣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數學之中,真切感受到數學存在於生活之中,數學與生活同在,感受到數學的真諦與價值。

2 親歷實踐――體驗學習的手段

讓學生實踐操作,體驗“做數學”。教和學都要以“做”為中心。“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動手操作時小學生認識事物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動手中獲得快樂。因此,教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在活動中學習新知。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例如,二年級要進行《表內乘法》的整理和復習,我組織了一次《數學在我們的遊玩中》的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出示游樂園的價格表後問學生,你想玩哪些項目?根據你的玩法,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由於方案不同,計算的結果不是唯一的。有位學生說想玩轉馬兩次,碰碰車兩次,自控飛機兩次,一共要3×2 + 4×2 + 6×2 = 26(元)。另一位學生馬上站起來回答,我也可以這樣玩,但我只要付16元就夠了,因為我可以和另一個同學一起坐碰碰車和自控飛機。緊接著,我要求學生每人用一張30元得游園券設計出遊玩方案。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提出了10種方案,從而打開了學生狹隘的思維空間,讓他們了解到同一個問題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法,體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這種實踐性教學,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3 經歷“錯誤”――體驗學習的需求

在課堂教學中,對於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的回答難免出現不同的錯誤,這些錯誤在體驗學習中也是寶貴的,通過這些不同的錯誤,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解釋形成答案的來龍去脈,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傾聽別人的想法,要允許學生“爭辯”,然後,教師對這些錯誤逐個分析、歸納,認真總結“錯誤”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系,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這樣,教師既摸清了學生對問題認識不清的根源所在,學生也從老師的點撥中得到啟發,加深了知識的理解。也就是說,學生經歷“錯誤”體驗,達到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生更能體驗到“錯誤”的感慨和成功的愉悅。例如在教學第十冊《求平均數》時,課本有一道習題:“先鋒號機帆船出海捕魚,上半月出海13天,共捕魚805噸;下半月出海14天,每天捕魚64噸,這條船平均每天捕魚多少噸?”有的學生對這道題列式為805÷13 + 64,而有的同學列式為(805 + 14×64)÷(13 + 14)。顯然,第一列式是錯誤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呢?我就讓人為第一列式的同學闡述自己的原因,其實,他們錯誤地認為上半月的平均每天捕魚數和下半月的平均每天捕魚數相加,就是這條船這個月每天的捕魚數。然後,我根據這些“錯誤”進行糾正,並讓學生討論。在學生獲得“錯誤”的體驗後,通過小組討論得到的結果,往往比老師灌輸給他們的“答案”更有說服力,學生對此類題目印象更深。

總之,體驗數學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正如《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由此可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感念、結論的形成過程,使數學學習成為一個體驗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學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應該是我們的目標。

7. 小學數學方面的論文有哪些

(1)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探究
(2)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分析
(3)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研究
(4)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的探索
如需資料,可M我

8. 小學數學方面的論文

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活動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加強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水平有助於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方面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小學數學方面的論文範文一:激發學習興趣的小學數學教學論文

一、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力求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找准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完全陌生的內容是很少見的,對學習的內容總是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要讓學生在新舊知識的比較中找出共同點與區別點,順利地完成正遷移,通過類似的探索解決新的問題。教師授課應採用啟發自主式,教師學做導演,讓學生扮演主角,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舉手踴躍發言,提出質疑,展開討論。教師要積極評價學生回答的問題,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多變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創造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輕松地掌握所學知識。例如,教師可根據所學的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一些相關的人或事,創設情境增加學生的好奇心,營造出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教師還可以根據所學內容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興趣之樂。如在低年級教學中用開火車、開房門、找朋友、奪紅旗、放鞭炮等游戲,使學生“動”起來、“活”起來,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數學知識。這樣,不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識,學生十分歡迎,興趣更濃,教學效果也更好。

二、競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勝心是每個學生的天性,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得到進取之樂。如,在口算時看誰算得又快又准確,在回答時實行搶答,看誰先回答出來。在進行簡便運算時,看誰的方法最簡便。在解答計算分數百分數應用題難度較大的時,看誰最先解答出來,比一比誰用的方法對,並親自講解爭當小老師。學生的參與慾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而學生的認知環節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源泉,也是學生積極參與思維學習的原因。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設置認知環節,激發學生的參與競爭的慾望。

三、樹立標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只是理想和目標不同而已。所以,一定要給學生樹立一個理想和目標,無論是本班的,還是本校的,或是從本校走出去的成功人士,都可成為學生的標桿性人物。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這樣一個榜樣,就會使學生有一個努力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有了這個目標,學生就會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更加刻苦和努力。同時,也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嚴格管理強促學生的學習興趣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教師要經常和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在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管理,從而強促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斷進步中成長。有成績要表揚,有錯誤要及時糾正,讓學生永遠在正確的軌道上前行。雖然要嚴格管理,但是要注意嚴中有松,張弛有度。在教學中努力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敢說、愛說、喜說。例如,在教學“兩位數加法”時,先放一段優美動聽的兒歌:“小白兔,白又白……”然後問:“這首歌大家熟悉嗎?今天小白兔和小灰兔進行一場拔蘿卜比賽,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出示主題畫),鼓勵學生大膽說出圖上內容,說出兩只小兔各自的位置,說出它們的表情及內心活動,還有對話內容。在得出算式“28+41”的時候,我不急於教給學生演算法,而是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人人動口,說出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後,將合理的演算法說給教師和同學聽。在學生得出用計算器、口算、豎式算等方法的時候,我又發動學生討論哪種方法更好些?為什麼?學生有的說用計算器方法好,最准,但攜帶麻煩;有的說,口算最好,速度快,但有可能出現錯誤;有的說豎式算得好,又快又准確,不過要注意數位對齊,又費稿紙……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課結束時,我讓學生總結出本節課學會了什麼?學生爭先鞏後地搶著說,熱情很高,不僅說出了這節課所學的全部知識點,還體驗到了求得新知的喜悅。

五、巧用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藝術性地使用游戲,能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愛玩、好動的心理需要,使他們在歡樂活躍、氣氛高漲的氛圍中學習知識。例如,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一課時,在學習了平方厘米這一面積單位後,教師故意讓學生用它度量教室地面的面積,學生都非常踴躍地參與到這個活動中,當他們忙著忙著自然會產生“要有一個更大的面積單位”的需要。這時,教師順勢拋疑:“這個更大的面積單位就請你們創造一個,叫什麼呢?”誘導學生從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名稱創造出平方米,進而根據三者所具有的共同因素幫助學生類推出平方米的意義。這樣的游戲活動,使學生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總之,教無定法,人各有法,引起興趣就是最好的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從方方面面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他們會受益無窮。

小學數學方面的論文範文二: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有效性探析

一、整合練習內容,提高練習的實效性

教材為師生的教與學活動提供了大量生動、有趣的習題,它們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習得技能的重要載體。但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對習題的處理仍然停留在淺嘗輒止的層面上,或者是簡單機械的重復,缺少對習題本身的思考,甚至是為了練習而練習,以至於不能完全發揮教材習題的功能。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益,還得靠老師的善於運用。”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應該在深入鑽研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立足並尊重教材,對教材的習題資源進行深度解讀,讓教學行為基於教材但又不為教材所束縛,正確領會教材編寫的意圖,從實際出發,對教材進行適度開發,整合練習的內容,以提高課堂練習的實效性。如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乘法運算律”以後,教材在“試一試”、“練一練”的基礎上又安排了大量的題組練習,但在實際教學中因受教學課時的劃分及一節課教學時間的限制,逐條解決所有習題顯然費時費力,也難以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因此筆者在教學時在認真領會編者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將幾個內在聯系存在高度一致的習題重新組合,賦予新的題組一個更為清晰的教學方向。例如將幾組題型單一的利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的題目放在一起,在小組接力的活動中通過比賽來做,可以使單調乏味的習題解答變得輕松有趣、簡單高效。

二、豐富練習形式,激發練習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學習興趣是培養小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有效途徑,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在練習中,教師結合學生已有知識設計生動活潑、富有情趣的習題,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樣有助於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師可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呈現新穎的題型、豐富練習的形式,讓學生做練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如設計改錯題,讓學生做醫生;設計判斷題,讓學生當法官;設計操作實驗題,讓學生成為設計師……教學中可根據教材特點,多採用游戲性、趣味性、競賽性的練習,設置懸念,引起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如猜謎語、講故事、做游戲、模擬表演等。這種寓教於樂的練習,既培養了學生做練習的興趣,又能取得滿意的練習效果,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三、關注個性差異,體現練習的層次性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是有差異的個體,每個學生在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使所有學生獲得共同的數學教育的同時,還要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觸、了解或是鑽研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最大限度的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數學需要。教師應該設計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從模仿性的基礎練習到提高性的變式練習,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練習,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屬於自己的果子”,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

四、貼近生活實際,增強練習的應用性

9. 小學數學論文怎麼寫

小學數學論文怎麼寫
數學的教學要偏重邏輯,而且這種偏重,從小學數學就要開始

1.方法的多樣性和學習的趣味性,促
使學生樂於學習。
2.多種感官的參與,不僅能調動學生
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培養他們獨立
自學的能力和熟練的運算技巧,使其學
會學習。
3.學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數學的興趣也隨之增強。這是他們認
識、明確學習數學的意義並逐步深化的
真實表現。
4.智能提高以後,通過練得多、用得
多等實踐活動,學生不僅學得活、學得
廣、學得深,而且能夠逐步發展到勤學、
善學。如學生能夠用珠算進行同數連加、
自己編出乘法口訣,自己搜集數據獨立
編寫文字、應用題等。
5.個性品質是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
為方面的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如對待學
習、工作、勞動的態度和行為,對待自己、
別人的態度和行為。個性品質是在各種
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優
良的個性品質十分重要,它是一個人獲
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也是事業成功的保
證。三算結合對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培養自信心、責任感和鍛煉學生的毅力
等優良的個性品質有明顯的積極作用。
多年的實踐證明,「三算」結合教學
優化了教學結構。新教法、新學法,體現
了教學的多樣性、實踐性和科學性。學
生積極性高,技能熟練,進而樂學、會學、
善學,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解到實踐,由
實踐到熟練掌握,形成了良性循環。在
這樣新結構、新體系、新方法的學習過程
中,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智力、個

10.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小論文怎麼寫

小學數學小論文參考

1、乘法與加法

二年級一開學,沙老師就教會了我們乘法。沙老師說:「乘法和加法其實是一家,比如4+4+4+4等於幾呢?如果你用加法做,要算四次;如果你用乘法做,只要會背『四六二十四』的口訣就能算出來。」我似懂非懂地問:「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做呢?」沙老師說:「假如加法中的加數不相同,就不可以用乘法來算了;而假如加數相同的話,就可以用乘法來算。其實,乘法就是相同加數相加的簡便方法。」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媽媽來到超市。媽媽去買QQ糖,一袋是兩元錢,一共買了五袋,五袋QQ糖一共要付幾元錢?我說:「2乘以5等於10」。媽媽又考考我說說:「6袋呢?7袋呢?」我早就胸有成竹,脫口而出:「二六十二,二七十四,這么簡單的題目,我早就會啦」!媽媽高興得合不攏嘴:「看來我的小乖乖還真能學以致用呢,今天我要大大的獎賞你,要什麼隨便拿!」我聽了媽媽的話心裡喜滋滋的。我覺得學數學不僅有趣,而且生活中處處用得著!

2、我愛算24點

這學期,我們教完加減乘除法課後,數學老師沙老師教了我們算24點,我覺得太神奇、太有趣了。爸爸告訴我算24點是中國一個古老的撲克牌游戲,1至10任何四個不同的數字都能算出24點,後來傳到美國後,連外國人也都稱贊不已。他還說算24點的數學游戲,能健腦益智,是一項極為有益的活動。

於是之後的每天吃過晚飯我總要拉上爸爸和媽媽進行較量一番,來個家庭大比拼,經過反復的訓練,外加爸爸媽媽的點撥指導,現在總算悟出一些方法和技巧:

1、利用3*8=24、4*6=24、2*12=24的方法。

先看四張牌里有沒有3、4、6、8、2,如果有,就把其中一個放在一邊,再算其它三個數,得出的答案只要能與放在一邊數相結合就可以得出24了。

2、利用加法運算方法。

例如15+9=24、18+6=24、14+16=24,可分別把四張牌上的數字湊成加號兩邊的數。

3、利用0和1的運算特徵。

例如7-7=0,用4、7、7、6可組成4*6+7-7=24;又如9除以9=1, 9、9、5、5可組成5*5-9除以9=24

有了這些方法作為秘密武器,我算起24點來就越來越快了。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除」的混合運算,探索出更多的演算法,在今後的24點游戲中,一定要用的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3、網上購物

星期天,媽媽坐在電腦前上網淘寶。我問媽媽:「要買什麼?」媽媽說:「快過年了,我想給你和妹妹各買一雙鞋子。」我問:「媽媽,為什麼不到商店去買呢?」媽媽說;「我看中的鞋子標價每雙200元,商店裡8折出售,就是每雙160元,你算一下兩雙多少錢?」

我趕緊計算:「160*2=320(元)。」

媽媽說:「算的不錯,那你再計算一下網上6折,每雙120元,兩雙要多少錢?」

我接著說:「120*2=240(元)。」

媽媽再問:「那你算一下網上買比商店裡買便宜多少錢?」

我大聲說:「320-240=80(元)」

媽媽說:「你計算還挺快的嗎,現在知道我們為什麼不到商店裡去買了吧?」

我說:「知道了,那什麼時候能拿到我們的新鞋子呢?」

媽媽說:「明天中午快遞員就會送到家了,你就等著收貨吧。」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可以寫哪些方面的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