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大寒與數學有什麼聯系

大寒與數學有什麼聯系

發布時間:2023-03-24 08:49:58

A. 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節氣為何是大寒而不是其他節氣

陽歷的1月20號前後,是大寒節氣。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節氣為何是大寒?因為大寒節氣的到來,意味著二十四節氣已經完結,而且新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又要開始輪回了,因此把大寒作為24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也是人們比較期待的,冬去春來,萬物復甦,農民又可以種植莊稼,播下希望的種子了,油高數菜與小麥又開花在即了。大寒主要是太陽運行到黃徑300度之處。大寒過去就迎來了立春,天氣就逐漸的變暖了,也可以說大寒過後是農歷新的一年。大寒天氣非常的寒冷,但是天慢慢的變長了,溫度也在不斷的上升,因此有了大寒不如小寒冷的說法。

B. 大寒的來歷故事簡短

「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公歷1月20日或者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中述:「大寒為中者,上行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顧謂大寒。」大寒,意思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

延伸資料:

大寒迎年。指的是大寒開始到農歷新年這段時間家家戶戶開始忙年了,各地民間會有一系列的活動,總的來說主要有十大風俗,「食糯」、「喝粥」、「縱飲」、「做牙」、「掃塵」、「糊窗」、「蒸供」、「趕婚」、「趕集」、「洗浴」。所有的活動都是為了來年一個好彩頭扒陸中,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C. 第四章 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

第四章 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

左邊的上下部分是「木 」字 的 兩 半 ,木 的 中 間 是 「日 」,表 示 太 陽 的 升 起;字形的右邊是「屯」,表示種子的紮根發芽。

《說 文 》:「春 ,鎮運推 也 。從屮,從日 ,艸,春 時 生 也 ,屯 聲 。」

「春之從屯 ,形聲而會意也。屯下日: 象草木 之初生屯然而難。難者 ,難出也。陽氣未舒 ,陰氣 尚 強 ,故 屮艸 欲 生 而 不 能 出 ,屯 然 而 屈 。

chè
草木剛長出來。


cǎo
古同「草」。


cǎo
同「草」。

及 春 陽 舒 暢 ,於 是 屯 然屮艸 生 出 也 。 春 字 從 艸從 屯 從 日 ,其 會 意 自顯矣。」顯然 ,「春」字的本義是陽光升起草木 初 生 的 時 候 。 《公 羊 傳 ·隱 公 元 年 》:「春者何,歲之始也 。 」

何休注 :「春 者 ,天 地 開 辟 之 端 ,養 生 之 首 , 法象所出,四時本名也。」這就是說 ,草木初萌 ,乃 是生死輪回的一次重新開始 ,是一次新生命 的開 端 。

金文和小篆的「春」與 甲骨文比較 ,字形趨 向 勻 整 ,上 部 是 草 字 頭 ,中 間 是 「屯 」字 ,下 部 是 「日 」 字 。 後 來 ,經 過 隸 書 的 變 化 ,「春 」字 才 演 變 成 現 今 的 字 體 ,「草 」字 和 「屯 」字 都 已 經 看 不 出 來 了 。 但 是 ,「春 」指一 年的開始 ,習慣上指 陰歷的正月 至 三月。這一本義卻一直未變。

萅、芚
chūn
【名】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草(木),草木春時生長;中間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腫部分,即剛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萬木生長;「屯」亦兼作聲符。小篆字形,隸變以後,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來了。本義: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義〖spring〗御此梁
春,推也。從艸屯,從日,艸春時生也。會意,屯亦聲…今隸作春字,亦作芚。——《說文》
春為青陽,春為發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氣也,故生。——《爾雅·釋天》
春者何,歲之始也。——《公羊傳·隱公元年扒飢》
為此春酒。——《詩·豳風·七月》

一年的第一季:春季(農歷正月至三月)。春節。春色。春暉(春天的陽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婦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歲,如「春春正富」;d.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魯國的《春秋》。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e.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
兩性相求的慾望:春心。懷春。
生機:大地回春。
姓。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里)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藝)
參看文章 : 十天干,十二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丑)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參看文章 : 十天干,十二地支

四季更替,斗轉星移,璀璨的星空是那麼的美麗!

二十四節氣(The 24 Solar Terms)是指 中國農歷 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 黃道 (即地球繞太陽 公轉 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又分為12個中氣和12個 節氣 ,一一相間。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在公歷中它們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在6日,中氣在21日,下半年的節氣在8日,中氣在23日,二者前後不差1-2日。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歷法的獨特創造,幾千年來對推動中國農牧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節氣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殷商時代,到西漢二十四節氣便已完備了。隨著中國歷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流傳到世界各地。

東亞傳統夏歷(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分別根據日、月的運行制定:月的部分是以朔望月為基準確定的,歲是以回歸年(太陽年)為基準確定的。陽歷每回歸年約365.2422天,二十四節氣據此而劃分。

由於歷史上中國的主要政治、經濟、文化、農業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2] 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
早在東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勞動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系,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淮南子》一書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個節氣的名稱,是隨著斗綱所指的地方並結合當時的自然氣候與景觀命名而來的。所謂斗綱,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顆星隨著天體的運行,斗綱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為寅,黃昏時杓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指寅;二月為卯,黃昏時杓指卯,半夜衡指卯,白天魁指卯,其餘的月份類推。

古時把節氣稱「氣」,每月有兩個氣:前一個氣叫「節氣」,後一個氣叫「中氣」。二十四節氣按月分布情況如下表,它又同農歷閏月的安排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農歷中,以立春為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

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為中氣,通常用來確定月份。冬至所在月份為冬月、大寒所在月份為臘月、雨水所在月份為正月、春分所在月份為二月、……小雪所在月份為十月。

中氣之間的時間約為30日5.25時,因此中氣日之間的間隔(含前不含後)為30或31日。而一個月的時間為29日或30日,一個月內要麼一個中氣要麼沒有中氣。因此,中氣可以直接來確定月份及閏否,無中氣的月份為前一個月的閏月。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這些星球的運轉軌道是橢圓。

所謂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又一春,周期循環,就是我們的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形成的。

而每天日出日落,子時,午時,對應的就是地球自轉形成。太陽無窮無盡的能量,照射著地球,給我們帶來了能量與光明。

立春 :斗指東北。 太陽黃經 為315度。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 :斗指壬。太陽黃經為330°。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驚蟄 :斗指丁。太陽黃經為345°。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蘇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諺語雲:「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春分 :斗指壬。太陽黃經為0°。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各地 農諺 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錢」(廣東)、「春分甲子雨綿綿,夏分甲子火燒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 插秧 」(湖北)、「春分種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種麻種豆,秋分種麥種蒜」(安徽)。

清明 :斗指丁。太陽黃經為15°。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從前,在 清明節 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門口插上楊柳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

穀雨 :斗指癸。太陽黃經為30°。就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立夏 :斗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旺盛大。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小滿 :斗指甲。太陽黃經為60°。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芒種 :北斗指向己。太陽黃經為75°。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谷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種前後,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 梅雨季節 ,空氣非常潮濕,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霉,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霉雨」。

夏至 :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小暑 :斗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大暑 :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立秋 :北斗指向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處暑 :斗指戊。太陽黃經為150°。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白露 :斗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秋分 :斗指已。太陽黃經為180°。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依我國舊歷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但在天文學上規定,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寒露 :斗指甲。太陽黃經為195°。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 :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 :斗指乾。太陽黃經為225°。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小雪 :斗指己。太陽黃經為240°。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大雪 :斗指癸。太陽黃經為255°。大雪前後,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了。

冬至 :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 數九 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小寒 :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大寒 :斗指丑,太陽黃經為300°。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 三九 剛過,四九之初。諺雲:「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後,立春接著到來,天氣漸暖。至此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

一月(正月)

立春 :初候,東風解凍;陽和至而堅凝散也。 二候,蟄蟲始振;振,動也。三侯,魚陟負冰。 陟,言積,升也,高也。陽氣已動,魚漸上游而近於冰也。
雨水:初候,獺祭魚。此時魚肥而出,故獺而先祭而後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動。是為可耕之候。

二月

驚蟄:初候,桃始華;陽和發生,自此漸盛。 二候, 倉庚 鳴;黃鸝也。 三候,鷹化為鳩。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
春分:初候, 玄鳥 至;燕來也。 二候,雷乃發聲。雷者陽之聲,陽在陰內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 三候,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其光乃發,故雲始電。

三月

清明:初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牡丹華;鴑音如,鵪鶉屬,鼠陰類。陽氣盛則鼠化為鴽,陰氣盛則鴽復化為鼠。 三候,虹始見。虹,音洪,陰陽交會之氣,純陰純陽則無,若雲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見。
穀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飛而兩翼相排,農急時也。 三候,戴勝降於桑,織網之鳥,一名戴鵀,陣於桑以示蠶婦也,故曰女功興而戴鵀鳴。

四月

立夏 :初候, 螻蟈 鳴;螻蛄也,諸言蚓者非。 二候,蚯蚓出;蚯蚓陰物,感陽氣而出。 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陽之盛也。
小滿:初候, 苦菜 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葶藶之屬。 三候,麥秋至。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時麥熟,故曰麥秋。

五月

芒種: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說文名拒斧。 二候,鵑始鳴;鵑,屠畜切,伯勞也。 三候,反舌無聲。百舌,鳥也。
夏至 :初候,鹿角解;陽獸也,得陰氣而解。 二候,蜩始鳴,蜩,音蜩,蟬也。 三候,半夏生。葯名也,陽極陰生。

六月

小暑 :初候,溫風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 促織 ,此時羽翼未成,故居壁。 三侯,鷹始摯。摯,言至,鷹感陰氣,乃生殺心,學習擊搏之事。
大暑 :初候,腐草為螢;離明之極,故幽類化為明類。 二候,土潤溽暑;溽,音辱,濕也。三候,大雨行時。

七月

立秋: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蟬小而青赤色者。
處暑:初候,鷹乃祭鳥;鷹,殺鳥。不敢先嘗,示報本也。 二候,天地始肅;清肅也,寨也。 三候,禾乃登。稷為五穀之長,首熟此時。

八月

白露:初候,鴻雁來;自北而南也。 一曰:大曰鴻,小曰雁。二候,玄鳥歸;燕去也。三候,群鳥養羞。羞,糧食也。養羞以備冬月。
秋分:初候,雷始收聲;雷於二月陽中發生,八月陰中收聲。 二候,蟄蟲坯戶;坯,昔培。坯戶,培益其穴中之戶竅而將蟄也。 三候,水始涸。國語曰: 辰角 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間也。見者,旦見於東方也。辰角見九月本,天根見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餘。

九月

寒露:初候,鴻雁來賓。賓,客也。先至者為主,後至者為賓,蓋將盡之謂。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飛者化潛,陽變陰也。 三候,菊有黃花。諸花皆不言,而此獨言之,以其華於陰而獨盛於秋也。
霜降:初候,豺乃祭獸;孟秋鷹祭鳥,飛者形小而殺氣方萌,季秋豺祭獸,走者形大而殺氣乃盛也。二候, 草木黃落;陽氣去也。 三侯,蟄蟲咸俯。俯,蟄伏也。

十月

立冬:初候,水始凍。二候,地始凍。三侯,雉入大水為蜃。蜃,蚌屬。
小雪:初候,虹藏不見,季春陽勝陰,故虹見;孟冬陰勝陽,故藏而不見。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侯, 閉塞而成冬。陽氣下藏地中,陰氣閉固而成冬。

十一月

大雪:初候,鶡鴠不鳴。鶡鴠,音曷旦,夜鳴求旦之鳥,亦名寒號蟲,乃陰類而求陽者,茲得一陽之生,故不鳴矣。 二候,虎始交;虎本陰類。感一陽而交也。三候,荔挺出。荔,一名馬藺,葉似蒲而小,根可為刷。
冬至:初候,蚯蚓結;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 二候,麇角解;陰獸也。得陽氣而解。 三侯,水泉動,天一之陽生也。

十二月(臘月)

小寒:初候,雁北鄉;一歲之氣,雁凡四候。如十二月雁北鄉者,乃大雁,雁之父母也。正月侯雁北者,乃小雁,雁之子也。蓋先行者其大,隨後者其小也。此說出晉干寶,宋人述之以為的論。 二候,鵲始巢;鵲知氣至,故為來歲之巢。 三候, 雉雊 ;雊,句姤二音,雉鳴也。雉火畜,感於陽而後有聲。
大寒:初候,雞乳;雞,水畜也,得陽氣而卵育,故雲乳。 二候,征鳥厲疾;征鳥,鷹隼之屬,殺氣盛極,故猛厲迅疾而善於擊也。 三候,水澤腹堅。陽氣未達,東風未至,故水澤正結而堅。

二十四風,又稱 二十四番花信風 ,因為是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

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的,其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它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志,如植物的蔭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和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是受氣候變化制約的,人們把這些大自然的一種節律現象叫做物候。

《詩經》記載的「四月秀羅、五月鳴蜩」、「七月流火」、「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等等,都是物候的體現。

程犬昌《演繁露》曰「三月花開時,風各花信風」,陸游《游前山》也有「屐聲驚雉起,風信報梅開」的關於花信風的描繪。

物候與農時關系密切。我國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學最早的國家,最早的物候專著、西漢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農事活動,如農耕、養蠶、養馬等。此後《呂氏春秋》、《禮記》等都有類似的物候記載,並逐漸發展成一年24個節氣和72候。到了清康熙教撰的《廣群芳譜》更有 二十四番花信風 的記載。
中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8個節氣里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意即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於是便有了「24番花信風」之說。

人們在24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准確的植物為代表,叫做這一候中的花信風。

小寒:一候 梅花 、二候 山茶 、三候 水仙 ;
大寒:一候 瑞香 、二候 蘭花 、三候 山礬 ;
立春:一候 迎春 、二候 櫻桃 、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 杏花 、三候 李花 ;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 薔薇 ;
春分:一候 海棠 、二候 梨花 、三候 木蘭 ;
清明:一候 桐花 、二候 麥花 、三候 柳花 ;
穀雨:一候 牡丹 、二候酴糜、三候 楝花 。

從這一記載中,一年花信風梅花最先,楝花最後。經過24番花信風之後,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便來臨了。
24番花信風不僅反映了花開與時令的自然現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這種現象來掌握農時、安排農事。在民間有許多民諺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開、燕子來,准備谷種下田畈」、「布穀布穀,種禾割麥」等。

中國有對應的二十四節氣。西方則有對應的十二星座。

四季更替,斗轉星移,璀璨的星空是那麼的美麗!

地球自轉: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不停地旋轉著,這就是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稱為地球的自轉周期。

晝夜成因: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部分。向著太陽的一面是白天,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黑夜,由於地球不停地轉動,所以晝夜現象就會交替出現。

地球公轉:地球繞著太陽自西向東公轉。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傾斜的方向保持不變。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年,稱為地球的公轉周期。

四季成因: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同一個地點受到太陽的照射情況不同。有時太陽高度大,有時太陽高度小,有時適中,這樣在一年中就會出現冷然不同的四季變化。

月球公轉:月球是地球的衛星,自西向東繞地球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農歷的一個月。

月相成因:從地球看月球,月球有時園,有時缺。人們所看到的月球表面發亮部分的形狀叫月相。月球本身並不發光,靠反射太陽光才發亮。月球圍繞地球轉動的同時,地球又帶著月球繞太陽轉。因此,月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就會有時面向地球,有時背向地球,有時部分向著地球。月相變化就是這樣產生的。

洛書九組數字亦分別用黑白圓點表示,白點為奇為陽,排列為「一三九七」,示天球順時針右旋;黑點為偶為陰,排列為「二四八六」,示地球(和宇宙一道)逆時針左旋。其排列順序均「小——大——小」,這說明洛書是先哲站在地球上描寫的一個封閉的局部宇宙區域的圖像,一個人類生息與共的天球與地球的圖像!

易理說:「河圖為體,洛書為用。」可見洛書之數乃取自河圖自然之功用。先哲將河圖之數進一步抽象概括為一與二,「一」為陽爻示天,「一一」為陰爻示地,地乃天的一部分,終以「三」示天,「二」示地,河洛之數均為三天二地所生,如

洛書中奇數為陽,法天球順行,其數均以三為衍數;偶數為陰,法地球逆行,其數均以二為衍數。

可見洛書之數乃河圖功能之演示,宇宙萬物變化之奧秘盡在於斯。

河圖是宇宙面貌之實錄,為萬物本原;洛書是天地面貌之實錄,亦為宇宙功能之形象圖解。

河洛是先哲「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格物窮理之結晶,是宇宙動力模型的最簡明形式,是一個用數學語言描述的邏輯推理體系與宇宙象數模式。

洛書奇數1、3、9、7以3為衍數,像天順行;
偶數2、4、8、6以2為衍數,像地逆行。

凡天地數1、2、3、4、6、7、8、9,陰陽交替,同行不殆,示萬物變化,生生不息。而5為三天兩地之和,居天心而制四方,五行屬土,能生能成,能變能化,故《易原》說,5乃「天地生成之沖,變化之始也。」

初爻:示地球公轉一年日影之變化。坤為陰極,物極必反,一陽遂生。此陽起於北方冬至之時,故曰「冬至一陽生」。陽行天道,順時針右行至乾,乾為陽極,物極必反,一陰遂生,此陰起於南方夏至之時,故曰「夏至一陰生」。這樣冬至與夏至將初爻分為左右兩半,從震到乾初爻均陽,故東為陽區;從巽至坤初爻均陰,故西為陰區。

二爻:示地球自轉一日日影之變化。由兌至坎二爻全陽,示太陽東升而西落,為日之影,為陽區。由艮至離二爻全陰,示太陽西下地平線又擬東升,為夜之影,為陰區。春分與秋分日晝夜等長,以其分界,正合二爻所示南陽北陰兩區。

初、二兩爻組合:示一年四季。將二至二分連線得四區:震離為陽中之陰,為少陽,為春;兌乾為陽中之陽,為太陽,為夏;巽坎為陰中之陽,為少陰,為秋;艮坤為陰中之陰,為太陰,為冬。農人以此安排農事,曰春種夏收秋收冬藏,以大自然之「物理秩序」規范人的生產活動。

陰陽再分層次,可分為三陰三陽。 陽:少陽(一陽爻),陽明(二陽爻),太陽(三陽爻)。 陰:厥陰(一陰爻),少陰(二陰爻),太陰(三陰爻)。 中醫辨證施治,廣泛用此「三陰三陽」說。

D. 二十四節氣與數學中的年月日之間有什麼關系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簡單的解釋是:因為太陽每運行15度,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所以總共有24個節氣。一年12個月,所以每月會有2個節氣。

E. 大寒是什麼意思啊

松柏天生獨,青青貫四時。 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

字面意思是:在一年到頭中,只有松樹、柏樹是一年到頭都是綠色的。

大寒的養生,要著眼於「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於內不要暴露於外。這樣才有利於安度冬季。這個話主要是講大寒如何養生的。

大寒是羨穗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

相關節氣

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

廿四個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廿四節氣與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聯系在一起的,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在歷史發展中廿四節氣被列入農歷,成為農歷的一個重要部分。

「廿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冊塌的產物,它在我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兄姿卜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中時候、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它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將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節氣

F. 24節氣大寒特點與含義

「 大寒 」是二十四節氣中,最為寒冷的一個節氣,時下在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嚴寒的冬季,那麼為了方便大家,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24節氣大寒特點與含義,歡迎閱讀!

大寒節氣特點介紹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大寒節氣,大氣環流比較穩定,環流調整周期大約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當東經80度以西為長波脊,東亞為沿海大槽,我國受西北風氣流控制及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便會出現持續低溫。

同 小寒 一樣,大寒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近代氣閉困象觀測記錄雖然表明,在纖態廳我國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數地方,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大寒節氣內。所以,應繼續做好農作物防寒,特別應注意保護牲畜安全過冬。

大寒時節,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 諺語 ,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 雨水 最少的時段。

大寒的來歷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歷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過了大寒又 立春 ,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

大寒節氣要注意什麼?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極冷的兩個節氣。在北方地區有「熱在中伏(二伏),冷在三九」一說,意思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是在三伏中的第二伏,而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在一年中的三九。在南方地區,「熱在三伏,冷在四九」,最熱是在三伏天,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四九時處大寒節氣內,南方地區大寒比小寒冷。

冬天三個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

大寒節氣含義

公歷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為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四節氣。大寒,顧名思義是天氣寒冷到極點。《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三候

一候雞乳

"雞乳"的意思是雞開始哺育後代了。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開始繁衍後代呢?因為母雞下蛋需要一定的陽光,在大寒節氣之前,光照比較少,所以極少下蛋。那因為母雞卵巢需要光照紫外線的刺激,而且光照比較少的話,產蛋所需的維生素D等礦物質元素也會少。所以,大寒節氣開始,光照增加,母雞就可以下蛋繁衍了。

二候征鳥厲疾

"征鳥"的另一個名字是"鷹隼",是一種比較兇猛的鳥。這種鳥可以叼著一小截樹枝,歷盡艱辛穿越太平洋。它的之所以要叼著樹枝,是因為中途累了可以把樹枝丟在海上然後立在上面休息,餓了可以直接捕捉魚來吃,最終得以成功穿越太平洋。為什麼這種鳥到了大寒節氣時要"厲疾"呢?這里"歷疾"是指兇狠快速。征鳥之所以要變得兇狠快速,是因為大寒時節天氣更加寒冷,他要強悍搶奪更多毀隱食物抵禦寒冷。

三候水澤腹堅

"水澤"指的的是湖水,"腹"指的是湖水中央"堅"是堅固的意思。到了大寒時節,湖面上的冰會結到湖中央,整個冰面變得非常堅固。我們這個時候可以在上面自由地玩耍。一般到了一年中的最後幾天,湖面上的冰都比較厚實了。可想這幾天天氣是比較冷的了。


24節氣大寒節氣特點介紹相關 文章 :

★ 大寒節氣的特點有哪些介紹

★ 24節氣大寒的節氣特點

★ 2020二十四節氣的大寒有什麼含義

★ 二十四節氣大寒的由來介紹

★ 大寒節氣的含義是什麼簡單介紹

★ 大寒節氣的傳統習俗介紹

★ 24節氣大寒的季節特徵

★ 2021大寒節氣特點介紹

★ 大寒節氣的由來和風俗介紹

★ 什麼是大寒?節氣大寒知識詳解分享

G. 跟數學有關的節日、節氣、花草或者是動物,最好是有關的動物。

九尾狐,七葉草,數九寒天,九月九

H. 大寒節氣特點是什麼大寒節氣是冬季里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寒節氣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與之交替的是春天的開始。大寒節氣,氣溫還是比較低的。人們應該保護精氣,滋養陽氣,在腎中積聚精氣褲握,產生氣血和津液,促進臟腑的生理功能。


1.大寒養生宜健脾益氣,溫陽補腎。


韭菜——補肝腎,壯陽固精,小米——養腎氣,滋陰養肺,豬腰——和腎益腰,利尿消腫。

鮑魚-補腦調血壓-鵝肉-滋陰潤肺-茴香-抗菌保護呼吸系統-紫蘇葉-治療胃腸感冒

2.寒冷季節的氣候特徵

大寒發生在每年公歷1月20日或21日。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期。這個節氣,氣候比較乾燥,降水稀少,經常有寒潮。


一般來說,在一年中的「大寒」期間,大約在四九前後,北半球夏秋兩季的熱量積累量從冬至開始增加,地面的熱量基本上在「大寒」期間達到最低點。之後地面開始升溫,吸收的熱量會比流失的熱量多,此時達到極寒水平。

5.寒冷季節應避免飲食。

合適:

適當多吃些溫風散寒的食物,防止風寒邪氣的侵襲。飲食方面,要遵守護陰抑陽的原則,減鹽增苦,吃熱的食物,但不要暴飲暴食熱的東西。食物的味道可以適度濃烈,但必須有一定的脂類,並保持一定的熱量。宜吃大米、糯米、山葯、花生、蓮子、銀耳、人參等。


避免:

忌黏硬生冷的食物,少吃海鮮和冷飲。

I. 陰歷是按什麼計算的

中國的陰歷液哪,又稱農歷,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很多的傳統節日,像即將到來的春節都是陰歷的節日。不過,若是問起陰歷的規則,怕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多數人知道初一是新月出現的那一天,月圓的那一天則在十五左右。不少人也知道二十四節氣在陽歷的每月中大概的日期。再細節的概念如閏月對大多數人則不甚了解了。本人經過一番查找與閱讀,終於對陰歷的規則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願與大家分享。

首先陰歷以月為基本單位,一個月以新月出棗模現的那一天為始直至下一個新月出現的前一天。由於月亮公轉的周期介於29到30天之間,陰歷的一個月也就由新月出鬧岩碼現時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與陽歷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如春節的前一天常稱為大年三十,但有不少年如2000年的陰歷十二月只有29天。由於十二個月的時間較陽歷年即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短11天左右,為了使陰歷年與陽歷年保持相對穩定,每隔兩三年就需要加入一個閏月。大約每十九年要加入七個閏月。而二十四節氣則是由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確定的。以每年的冬至為始,每15度為一個節氣。是故二十四節氣在陽歷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古時以二十四節氣指導農耕,這就是陰歷又稱農歷的原因。其中陽歷下半月的十二個節氣又稱為中氣。中氣出現的時刻和閏月的確定有直接的關系。

陰歷的計算有下列四條規則:

1.所有新月和節氣出現的時刻的計算以東經120度即東八區標准時為准。但計算1929年以前的陰歷時應以北京即東經116度25分的當地時為准。

2.新月出現的一天為一個月的第一天。如某個節氣的出現時刻也在這一天,則不論該節氣的出現時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個月中。

3.每年的冬至總是落在這年的十一月中。從一年的冬至的第二天起到下一年冬至這一天止的這段時間稱為一歲。如一歲中有十三個新月出現,則這一歲為閏歲,要加入一個閏月。

4.閏歲中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因為一歲中只有十二個中氣,所以閏歲中至少有一個月沒有中氣,也存在有兩個月沒有中氣的可能性。但這種情況下只有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閏月的前一個月為幾月則該閏月稱為閏幾月。

以上所列的陰歷的計算規則是在清朝順治年間,即公元1645年,開始採用的。以上規則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理論上完全以天文觀測為依據,其中沒有任何數學關系。這和陽歷完全是由數學關系確定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然,具體到未來陰歷的計算,仍然需要月亮與地球運動的數學模型,而且精度高的這種數學模型相當復雜,在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推算出精確的陰歷來。而陽歷的數學關系則非常簡單,是不是閏年很容易計算。這又形成了另外一種鮮明的對比。

不過若已知當年的陰歷,則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估算出下一年春節的日期。這種方法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年份。找到當年陰歷十一月一日對應的陽歷日期,將月數減十而日期數加九再減掉月數,如果得出的日期在下一年的陽歷一月二十二日到二月十九日之間,則春節就是那天,誤差不超過前後一天。例如2002年陰歷十一月一日對應陽歷的12月4日,則按此方法預測的2003年春節的日期為2月1日,與實際日期相同。

J. 一年24節氣是怎麼劃分的,撲克又與星期有什麼聯系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它其實是一個「時刻」,而非「一日」。
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
因此分為24個節氣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
小滿、芒種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來預示春天的回歸。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立春:斗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意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斗指壬。太陽黃經為330°。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驚蟄:斗指丁。太陽黃經為345°。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蘇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者告早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過入了春耕季節。諺語雲:「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春分:斗指壬。太陽黃經為0°。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各地農諺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錢」(廣東)、「友喊春分甲子雨綿綿,夏分甲子火燒天」(四川首雀)、「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湖北)、「春分種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種麻種豆,秋分種麥種蒜」(安徽)。
清明:斗指丁。太陽黃經為15°。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從前,在清明節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門口插上楊柳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
穀雨:斗指癸。太陽黃經為30°。就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立夏:斗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旺盛大。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小滿:斗指甲。太陽黃經為60°。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芒種:北斗指向己。太陽黃經為75°。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谷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種前後,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濕,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霉,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霉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小暑:斗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大暑: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處暑:斗指戊。太陽黃經為150°。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白露:斗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秋分:斗指已。太陽黃經為180°。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依我國舊歷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但在天文學上規定,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寒露:斗指甲。太陽黃經為195°。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斗指乾。太陽黃經為225°。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小雪:斗指己。太陽黃經為240°。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大雪:斗指癸。太陽黃經為255°。大雪前後,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了。
冬至: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小寒: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大寒:斗指丑,太陽黃經為300°。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雲:「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後,立春接著到來,天氣漸暖。至此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
撲克牌五十四張,若去除鬼牌,則剩下五十二張,這五十二張正代表了一年有五十二周,而那鬼牌即代表了閏年。

閱讀全文

與大寒與數學有什麼聯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3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