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年級數學怎麼教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教學方法。
一、教師講應用題小故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心智正處於成長階段,好奇心強,並且處:於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時期,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多去引導學生學習。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把應用題改-編成小故事講給學生,激發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二、指導學生動作操作:一般小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通過動腦和動手實現。對此需要教師設計相應的教學實驗幫助學生獲取數學知識。
三、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學習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相互溝通交流及共融的過程。其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具有創造性、能動性和自主性,教材內容則有封閉性和被動性。而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講枯燥的教材變得生動,在各種有趣、開放且充滿活力的學習活動中充實教學內容。
四、設置差異化學習目標:傳統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以教材為主,但也總局限在此范圍內,單一的教學內容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無法在小學數學中得到提升。教師可將目標轉向中學,參考中學教學模式,從小學低年級教學內容中實施分類專題學習,使學生能有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
注意事項:
首先,從小就得教小孩數數,這個非常重要。然後,等到孩子從1能數到10的時候,可以教他數實物。比如屋子裡的凳子,桌子上的蘋果、老師給的糖果。然後等孩子回到家,數家裡幾口人、做了幾道菜,到了超市買東西買了幾個,只要有機會就讓他數,不要顯麻煩。只有應用到實物當中,小孩才會對數字有概念。
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先從簡單的弄始教給孩子,比如1+1=2,1+2=3,先用實物,比如1+1就可以拿1個蘋果加1個蘋果,1個蘋果加2個蘋果,慢慢讓孩子對數字加深概念,但是小孩在學校里沒有實物,所以就再教用手指來算。
要先教孩子數實物,而不是用手指。先對數字加深概念一定要先用實物讓孩子算,再教孩子用手指。不然孩子會依賴手指,而不了解數字的真正含義。
② 一年級數學怎麼教這幾個方法很不錯
我之前也從事過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整體下來感受頗多。當時最主要的就是:「我們的課堂效率為什麼低?」「課堂能不能達到更高的層次?」「 一年級數學怎麼教 ?」這樣的困惑一直圍繞著我。
泰戈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卻反而說世界欺騙了我們」。我們面對的是兒童少年,是個性鮮明的人。而在現實課堂中,有的老師要求孩子們依靠單純的記憶、模仿、訓練,而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推理能力發展幫助很小。尤其是小學一年級,孩子們處於萌發階段,所以教學上應該更加註重方法的運用。下面就本人的教學實踐和同事之間的探討得出以下建議:
一年級數學怎麼教?
一、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天使,都是一副生動的畫卷。多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找准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捕捉學生的長處,因材施教。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課堂上愛動,不遵守紀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針對低年級學生,老師一定要採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
二、一年級學生多以鼓勵為主
在我的教學經驗里,我就發現一年級的小朋友真是愛說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在課堂上,有時要玩一會兒與學習無關的東西,想要讓他們堅持聽10分鍾都比較難。剛開始我就是強制他們手必須放在桌子上不能動,嘴巴必須閉上,但是他們只能堅持一會兒,過了一會我又開始對他們說「坐好來,小嘴巴閉起來。」每次都累的筋疲力盡,而且心情煩躁,效果也不佳。後來嘗試著鼓勵孩子們,在課堂上只要有一個學生坐的姿勢很好,我馬上就會讓全班同學看著他,並當著全班的面誇贊這個孩子,然後其他學生就會馬上坐好。比如說我在講看圖列算式的時候,要求學生要認真的看懂圖才會列算式,我就會說「把你們的火眼金睛打開,仔細看清楚圖,再來做」。這樣鼓勵式的方法就很有作用。課堂效果質量好了,孩子們學數學也會輕松很多。
三、數學還是以多練習為主
雖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但是學數學還是離不開練習。所以要教會孩子們做數學題的時候,每一步都要多問個為什麼。這里就建議各位老師們給孩子們用《集思廣練黃蜂卷》做練習。這套小學同步試卷的系統性很強,而且配有「系統知識冊」、「系統練習卷」和「系統解析冊」。能歸納出課本上所有的知識點和重難點,且對應的練習題質量高,針對性強。配備的「系統解析冊」對每一道題都進行詳細的講解,方便老師給孩子們細致的講解知識點,讓孩子們可以充分的掌握知識點。
總之,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才不會是一句空話,才會落到實處,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師生雙贏。最後,關於 一年級數學怎麼教 這個問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也歡迎大家跟我分享你們的經驗哦!
③ 一年級數學從幾頁讀到第幾頁怎麼給孩子講
小明今天看書,凱襲從第5頁看到第11頁,睜塌今天一共看了7頁。根據題意列算盯早兄式:11-5+1 =6+1 =7 所以今天一共看了7頁
④ 小學一年級數學怎麼教
一年級的兒童則對「玩」比較感興趣,一切以快樂為本,無憂無慮,所以要想教好一年級數學,首先必須激發、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一、創造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習興趣一年齡的兒童非常的天真可愛,一般以老師為中心。教師就是學生的表率,時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一年級教師尤其要注意,去愛每一個學生。在無形中他們也會喜歡你所上的課,對那一門課的學習產生興趣。如果教師能處處為學生著想,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溫和的語言創造活躍民主的課堂氣氛,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二、注意運用生動形象化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習興趣。 一年級的學生處於具體形象的思維階段,正在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所以老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採用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既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又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4-2」這一減法算式中「-」所表示的意思時,老師可以這樣舉例說明:「桌上有4個蘋果,現在你吃掉2個,還剩多少個?」,「吃掉,少了2個,就是減去2的意思。」所以說「減法中的減號就是拿走、少掉、去掉的意思。」通過具體生動形象的語言,學生就很容易掌握新的知識。所以老師在教學中,在採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的同時,要以學生身邊的熟悉的事物為基礎。另外,結合本班學生實際來舉例說明,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二、寓教於趣,激發競爭意識,誘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年級的兒童大多數都喜歡講故事、唱歌、跳舞,喜愛玩耍和參與老師組織的一些表演和游戲是一年級學生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動,能使全體學生在最短時間集中注意,進入課堂活動,一舉多得。開火車,即興表演等手段,使學生在玩耍、表演、游戲中學到知識,使到課堂氣氛更加生動活潑,提高學習的效果。例如,在上學期的第一課,認識10以內的數時,我把各數編成一個手指游戲,在游戲中邊表演邊學習數數,這對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孩子來說感到特別親切,非常興趣。三、親自動手,在操作中使學生樂學、會學。一年級的學生都有這樣的特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時間不長,好奇心強、好動,特別是一雙手喜歡到處亂摸。根據這些特點,可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一些操作性的學習,寓教於玩,使學生在玩耍中學到知識,發展了學生的動作思維,達到了樂學和會學。四、善於表揚與獎勵,喚醒學習需要,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在教學中,老師要善於對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就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並能形成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例如:當某個學生能正確地回答老師的問題時,或後進生有了點滴進步時,老師應抓住時機進行表揚和獎勵,可以採用鼓掌表揚,或獎勵一個小紅星、小獎品等形式,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而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答錯了,老師應以鼓勵為主,以免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可以制定一個獎勵制度五、人人爭當小老師,從小培養自學能力。一年級學生特別對老師崇拜,言聽計從,他們都喜歡表現自己、領導別人。因此,做為老師應給學生一個自我表演的舞台,不要約束他們。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多的機會進行練習、實踐,增強學生的自我鍛煉,培養學生從小當學習的主人,從小培養自學能力,使課堂的氣氛變得輕松、自然、愉快,增添學習興趣,可採用人人爭當小老師的做法。例如在一年級的復習課中,對「10以內數的加法表」的復習,由於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於是我就讓學生在課堂上輪流當「老師」,通過一問一答,復習舊知識。在聽、練中學會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寓學習於游戲中。總之,一年級的數學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愉快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喜歡數學,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⑤ 怎麼教小學一年級數學
怎麼教小學 一年級數學 ?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有意識地讓學生去動手、動眼、動口,通過這些活動,促進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產生興趣,主動發展,讓學生成為問題的探索者和解決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怎麼教小學一年級數學,希望對你有幫助!
1怎麼教小學一年級數學
讓學生動手操作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 兒童 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可能得到發展。」由此可見,要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學習數學。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好奇心強,動手操作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來。例如,在學習6的分成時,我讓學生每人准備六個小棒,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學生很快有了不同的分法。
這時,我啟發學生:「我們可以按一定的順序來分,比如,一邊按照12345的順序,那麼另一邊就是幾呢?同學們來試一試。」學生很快發現,一邊是12345,另一邊則是54321。這時,我繼續讓學生動手操作:「那麼,你們按照這樣的 方法 來試一試7可以怎麼分呢?」學生很快得出結論,7可以分成(123456),(654321)。這時,我啟發學生:你怎樣才能最快地記住他們呢?這時,有不少學生學激動地說:「老師,我發現規律了,左面一組數和右面一組數的順序是相反的,我記住了。」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輕松學到了知識,還從中 總結 出了規律,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設置問題情境
單純的數學問題往往比較枯燥、單調,為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我們可以為學生設置生動的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來。例如,在學完20以內的加減法之後,我給同學們出示課件:春天來了,美麗的大森林裡,動物們准備召開迎春聯歡會,這時,樹上有3隻百靈在 唱歌 ,樹下有5隻小兔在吃草。教師提出問題:現在有幾只動物?學生很快寫出算式:3+5=8。課件繼續展示跑來5隻猴子。
問題:現在有幾只動物?8+5=13。然後繼續展示:從池塘里跳來3隻青蛙。問題:這時有幾只動物?13+3=16。不一會兒,剛才唱歌的百靈飛走了,問題:剩下了幾只動物?16-3=13這時,4隻烏龜慢慢地爬過來了,問題:最後剩下幾只動物?13+4=17。由於課件直觀、形象,對學生極富吸引力,學生在課件的引導下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很快就算出了問題的答案,消除了不少學生因見到較為復雜的應用題而產生的畏懼心理。
2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參與學習,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學習者在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必須藉助一定的操作對象,也就是說,總要有一定的事情讓他們去做。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鼓勵他們動口、動手、動腦,在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般先講授所要學習的概念和原理,然後讓學生做一定的練習,嘗試解決有關的問題,其潛在的假設是:學和做是兩個獨立的過程,只有先學會了,才能去做,去解決有關的問題。建構主意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設計教學,鼓勵學生先去做,在做中學。
因為在做的過程中,學生要充分藉助自己的生活平台,綜合運用所有的生活 經驗 ,還要查閱有關的資料,從而做出合理的綜合和推論,分析解決當前的問題,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認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便可以建構起與此相應的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提煉和概括,使得學習者所建構的知識更明確,更系統。比如,在「圓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活動,通過「分一分」「指一指」「看一看」「描一描」「擺一擺」「摸一摸」,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學習。教師先不將有關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性質告訴學生,而是讓他們拼擺相應的圖形。事實上,如果教師放手讓學生去拼,學生會拼得比教師預想的要好得多。正是通過這樣的多種感官的參與,學生在嘗試的過程中完成了對新知的認知活動。
引入游戲教學方法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特別是當他們和同齡人在一起玩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歡快和興奮。我們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時候不妨藉助孩子們愛玩的這個心理,來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做游戲便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在數學課堂上,我們不妨讓孩子們多做做游戲,讓他們在做游戲的快樂體驗中加深對數學問題認知的印象。
比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定律的時候,我們不妨用游戲來讓他們認識這個規律。游戲的道具為事先准備好的各種塑料三角板和量角器,我們將小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小組同學測量三個三角板的內角和,並發現所測三角板內角和的規律,最先完成測量和發現規律的小組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這樣的一個游戲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是它變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再者就是可以讓孩子們體會到競爭的存在,在這樣一種情形下的游戲,對孩子以後的數學學習是非常有益的,他們也會深刻體會到數學學習內容的存在。在游戲過程中,我們作為教師也應該加強與學生們之間的互動,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來提高教學效率。 。
3打造小學數學活力課堂
運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自覺學習的原動力,是一個人靈感、智慧的源泉,學生只有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才會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過程。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定會扼殺學生的探求真理慾望。」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小學生又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分散注意力。可是,運用游戲教學法則能夠像磁鐵般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數學教學中,這妙趣橫生的游戲活動會把學生引入「樂學」的大門。
因為游戲教學法使學生的口、眼、耳等器官得到了交替使用,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發展了學生的智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常常運用游戲教學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幽默中體驗數學課堂的生動與精彩。例如,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和球」一課時,我事先准備一個箱子,叫一名學生上台摸出一個圖形,然後大家一起說出該圖形的名字,以此類推,學生的興趣濃厚,效果良好。
活力課堂,微笑相伴
微笑能使你周圍的人感覺舒服。這讓我想起這樣一個事例。一位經驗豐富的 老教師在上數學公開課,課上得雖好,但由於上課老師不苟言笑,課堂氣氛過分 嚴肅,學生上這課真可謂提心吊膽,生怕一不小心犯錯。姑且不考慮學生感受如 何, 但我作為聽課者卻聽得有點困。 而一個年青的男教師也上了一堂數學公開課, 我同樣坐在教室後面聽。由於他的謙遜,他臉龐總是掛著笑容。課上得雖然不怎 么熟練,可我感覺很輕松很舒服。我想,我的這種聽課感覺不正是學生的聽課感 覺嗎?學生可不理你課講得好不好,他只在於自己聽得舒服不舒服。感覺聽得舒 服的就多聽點,感覺聽得不舒服的就乾脆開小差來解悶。也就是說,我們要給學 生的首先是一種感覺,然後才是知識性的東西。
在期盼學生進步的同時,一邊聆 聽他們的歡聲笑語, 沐浴在他們的笑臉容光下,享受課堂蓬勃的朝氣和澎湃的活 力,這不也是我們每個老師所應追求的嗎? 教師站在三尺講台,一舉一動盡收學生眼底。教師的自信,飽滿的精神是學 生的精神支柱;教師微笑的神情,是學生溫暖的陽光,是和煦的春風。教師微微 一笑,可以讓學生緊張的心情緒得到緩解,讓學生感到教師的親切可愛,師生的 距離自然拉近了。 在教學過程中, 無論個人有多大的困難, 生活中有多少不如意,都不要把學生作為自己渲泄的對象。教師應該始終是自信的英雄,微笑的美人, 是美的追求者和美的化身。 這是我出來工作從出色的教師學到的一種課堂教學藝 術,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我的學生十分愛上我的課。
4讓數學教學更加吸引學生
恰到好處的贊揚是活力的催化劑
表揚是一門藝術。挖掘鮮為人知的優點加以贊揚。愛因斯坦就這樣說過:別 人贊美他思維能力強,有創新精神,他一點都不激動,他作為大科學家聽這類話 聽膩了,但如果誰贊揚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會興高采烈。因此,贊揚不要老 是停留在學生習以為常的優點上,而是要去挖掘學生身上一些鮮為人知的優點, 表現出教師的獨特眼光,讓學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效果反而更好。
華華同學在 班級里搞衛生非常積極,這與學習無關,但我在數學課堂上經常表揚他,是個積 極的好學生, 老師真喜歡他, 他自然而然在數學課堂上也不斷的積極起來了! 最 少期望時贊揚學生,不但容易讓學生領受你的贊揚,內心還會產生壓力,學習比 較後進,還被老師贊揚,真不好意思,這種壓力會激發後進生更加努力。 對後進生的評價我努力走向多元,走向繽紛,不局限書面測試,更重態度、 情感的評價,更關注學生學到了什麼,有了什麼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表揚學 生時盡量真情實意, 不以簡單的一個「好」了之,語言形式盡可能繽紛。如: 「好 樣的!」「你是老師的驕傲!」等等,並堅起大拇指。
創設情境,加大課堂的吸引力
教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創設一些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的情景,讓整個課堂的學習過程轉化成為一種愉悅的情緒體驗。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講還是較為基礎和簡單,大部分是可以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的,重要是教師要找准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的切入點,不能為了貼近生活而忽略教材,既要聯系生活又要准確精準的反應教材的內容。這樣可以讓學生產生熟悉和親切的感覺,從而達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通常來講數學是相對來講較為抽象的學科,如果教師的講解能力不夠精準很可能造成昏昏欲睡的課堂狀態。生活是具體的,如果我們把數學的抽象與現實的情境聯系起來,就可以拉近數學學習和生活的距離。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可以憑借已有的知識和 想像力 去探索、發現甚至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這樣整個數學教學就更具有魅力。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還要注意製造懸念,只是情景往往還是不夠的。懸念可以設置於課始,這樣利於學生對整節課都能充滿興趣。懸念也可以設置於課尾,這樣就具有了「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魅力。正如上面所講的小學生好動、好奇、好勝,古板的教學對他們來講是沒有吸引力的,懸念是牽制學生思維的線,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設置懸念,從而來誘發學生想揭秘的問題意識。
怎麼教小學一年級數學相關 文章 :
1. 學好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有哪些方法
2.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3. 小學一年級數學有哪些學習方法
4. 一年級教師談如何教好一年級數學
5.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
6.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及技巧
7.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有哪些
8. 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9. 小學一年級數學快速學習方法
⑥ 小學數學一年級該怎麼教
一、課前談話
根據班級平時的獎勵措施,如:表現好的獎紅花,10朵紅花換一個金蘋果。我和學生輕松地聊了起來。
「今天上課認真,發言積極的小朋友,希望老師獎什麼?」
「紅花和金蘋果,你更喜歡什麼?為什麼?」學生興奮地說:「我喜歡金蘋果,因為一個金蘋果相當於10朵紅花。」
二、創設情境「小朋友,你們成為小學生後,爸爸媽媽非常關心你們的學習,為你們准備了許多學慣用品。」教師邊說邊拿出一個放了許多鉛筆的筆筒,「猜猜,這里有幾枝鉛筆?」「10枝」、「14枝」、「19枝」等,他們猜得興趣盎然,神采飛揚。然後運用數數來驗證,結果是12枝。再次猜另一個筆筒的鉛筆枝數,又一次數鉛筆枝數,結果是20枝。[從猜測到驗證,讓學生感到數數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這樣既了解學生的起點,初步感知數的相對大小,又體驗到1枝1枝地數,數得速度慢、麻煩,引發學主動探究的慾望。]三、自主探究1.擺小棒,感知「十」。 [在比較中,學生領悟到10根紮成一捆可以使數數顯得方便,並初步滲透十進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重新擺12根小棒,學生在引導下,紮好小棒後,邊看邊說,一捆是(10)根,就是10個一,一捆有(1)個十,那10個一是這捆,1個十也是這捆,那麼我們就說10個一是1個十。[在感知的基礎上,藉助小棒,直觀演示操作,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從而理解10個一1個十。]2.擺小棒,說組成。師擺小棒,生說組成;生擺小棒,生說組成;學生看數,在頭腦中擺小棒說組成等活動,逐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從而建立起1個十和幾個一是十幾的數學模型。[數感的建立是一個逐步體驗和發展的過程,就是數學建模的過程。]3.看直尺,理解數的順序、大小。藉助直尺,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讀數(順數、倒數),更深入地認識11~20各數。「看到這把直尺,你知道了什麼?」預設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自由地開放地暢所欲言,如17比16大1,19的鄰居是18和20等。可實際操作中,有的學生不知如何回答。[學生通過讀數,了解數的順序,比較數的大小,進一步認識20以內各數。這樣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學習數,知道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在輕松活潑的課堂學習過程中對20以內的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數感。]四、實踐運用1、「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我用過這些數?」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如:整體認讀音節16個,我的學號是15號,我們組有12人,一盒水彩筆18色,今天是10月20日等。[搜索生活中客觀存在的數,充分感受數的意義,讓學生體會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用數學的快樂。] 「你能運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把你紅花本上的紅花,圈一圈,畫一畫,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朵紅花?」[這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目的是運用1個金蘋果換10朵紅的事實,進一步深化十進制的概念,但每次的執教中時間總是顯得倉促,效果不佳。]五、課堂總結教學反思:(1)親歷建模過程,建立數感(2)重視實踐應用,形成數感(3)激勵猜測驗證,發展數感發展學生的數感是數的學習的核心目標,學生數感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為一名低年級數學教師,有責任讓數感貫穿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能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學生的數感,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