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數學教學如何引導學生思考

數學教學如何引導學生思考

發布時間:2023-03-26 02:55:38

Ⅰ 如何在小學數學中教學生思考

一、教給學生閱讀課本的方法
1.對於識字不多,思考能力有限的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應採取在老師指導下講解和閱讀相結合的辦法。如對剛入學的小朋友,首先要幫助他們初步了解數學課的特點,知道數學課要學習哪些知識,看數學課本的插圖時要看清、數准圖上各種東西的個數。接著教他們學會有順序地閱讀教科書,即要從上到下,從左往右地看;教學10以內數的認知看主題圖時,要學會先整體後部分地看。又如,低年級教材中的知識是用各種圖示表示的,教師要把指導重點放在幫助學生掌握看圖方法上,努力使他們做到四會:一要會看例題插圖,能比較准確地進述圖意;二要會看標有思維過程的算式,看懂計算方法;三要會看應用題的圖示,能根據圖示理解題意,搞清數量之間的關系、思考解答方法;四要會看多種練習形式,懂得練習題的要求。
2.對於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具有一定能力的中年級學生來說,教師可採用半工半讀半扶半放的方式進行培養。如教師既可先講後讀,具體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的方法;也可騙制閱讀提綱,讓學生帶著提綱閱讀課本,尋找答案,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3.對於具有一定自學能力的高年級學生來說,則可採取課前預習、啟發引導、獨立閱讀的辦法。如指導預習時,教師對學生要有明確的要求,要有預習的范圍,要提出必要的思考題或實驗作業,要檢查預習情況。課堂上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讀、講講、論論、練練的方式進行自學與討論,要求他們在把握知識的基礎上理清知識體系,進一步提高認知水平。
二、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
1.理解記憶法。就是通過學生的積極思維,依據事物的內在聯系,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的方法。如:什麼叫梯形。首先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理解「只有一組對邊」是什麼意思,若把「只」字去掉又會怎樣。通過積極思考,學生認知到「只有一組對邊平行」就是四尺滲山條邊中相對的兩條邊為一組,其中一組平行,另一組不平行。這樣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梯形這個喊裂概念就容易了。
2.規律記憶法。就是尋找事物內在規律,抓住其規律幫助記憶的方法。數學知識是有規律的,只要引導學生掌握其規律,就可以進行有效記憶。例如:記憶長度、面積、體積單位進率。因為長度單位相鄰之間的進率是10,面積單位相鄰之間的進率是100,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掌握了這個規律記憶就比較容易。
3.形象記憶法。就是藉助事物的形象或表象進行記憶的方法。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講課時要注意生動、形象,以喚醒學生對事物的表象,進行形象記憶。例如,一年級數的認知教學時,老師把數與某些實物形象記憶:把「2」比作小鴨子、「3」比作耳朵等。
4.比較記憶法。這是把相似、相近的數學材科學的進行對比,把握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加強記憶的一種方法。例如,整除與除盡,質數與互質數等,在學生理解後,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記憶。
5.類比聯想記憶法。是指對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憶引起性質上相似的陵中事物的回憶的方法。例如,讓學生記憶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引導學生聯想除法的商不變性質和除法與分數的關系,那麼分數的基本性質就不難記憶了。
6.歸納記憶法。是把具有內在聯系的知識集中起來,組成系統,形成網路的記憶方法。你如,有關面積知識,學生是跨越幾個年級才全部學完。這些圖形有特徵上的不同,也有公式上的區別。零敲碎打獲得的知識,必須給予系統上的整理,才能保證這部分知識本身固有的整體性。可以通過下面網狀圖形,把這些圖形的內在聯系揭示出來,這樣有利於學生進行系統記憶。
三、教給學生復習的方法
復習就是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再進行學習,以達到深入理解、融會貫通、精練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是包括一堂堂數學課累積起來的,因而所獲得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和片面的,時間一長,就會出現知識鏈條的斷裂現象。基於這一點,單元復習和總復習都是很重要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復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概括復習。學生每學完一個小單元或一個大單元,就組織他們對於知識體系進行一次再概括,理出綱目,記住輪廓,列出重點,幫助他們掌握單元的主要內容。
2.分類復習。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分類整理、分類比較,以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知識的深度、廣度,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與記憶。
3.區別復習。把學過的相似的概念、規則等,如以區別、比較,掌握知識的特徵。總之,一方面,復習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找出重點、關鍵,然後提煉概況,組成一個知識系統,從而形成或發展擴大認知結構;另一方面,通過復習,不斷地對知識本身或從數學思想方法角度進行提高與精煉,是有利於能力的發展與提高的。
四、教會學生整理與歸納的方法
整理知識是一項主要的學習方法。小學數學知識,由於學生認識能力的原因,往往分若干層次逐漸完成。一節課後、一個單元後或一個學期後,需要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與歸納,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便於記憶和運用。
1.把知識串成「塊」,形成知識網路。
小學幾何初步知識涉及到五線(直線、線段、射線、垂線、平行線)、六角(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圓心角)、七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形、扇形)五體(長方體、正方體等)教完幾何後,把七種平面圖形組成一個知識網路。
2.系統整理成表,便於記憶運用。按照數學知識的科學體系和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小學幾何初步知識分散在小學各冊實現教材中。在總復習中,教師應避免羅列和重復以往知識,而應恢復幾何初步知識原有的知識體系和法則,按點、線(角)、面、體四大部分知識認真系統地歸納整理成表,使之在學生頭腦中條理化、系統化、網路化,便於記憶與運用。
五、教給學生知識遷移的方法
遷移是指已獲得知識、技能乃至方法和態度對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影響。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起積極、促進作用的,糾正遷移,反之糾負遷移。人們在解決新課題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嚴密性極強的學科,它的知識系統性強,前面的知識是後面的基礎,後面的知識是前面知識的延伸與發展。所以教師必須緊緊抓住前後知識的內在聯系,教給學生知識遷移的方法。

Ⅱ 數學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下面介紹的兩種思考方法可以讓你的創意從開始,到計劃,到落地,有一個多維度,多角度的思考,讓你的想法能夠更加細致和完善。

一 迪士尼思考法

這是由迪士尼創始人華特迪士尼創立的思考方法。在這套方法中,我們需要分批扮演三個不同的角色,來轉換自己看待問題的不同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扮演每一個角色的時候,不要受到其他角色的影響。

一 夢想家

首先你需要扮演的是夢想家的角色,天馬行空地發散思維,盡情地想像,想像有哪些創意和點子,先不要去主觀判斷對錯,只管寫下來就可以了,不要受到現實環境的約束,想到什麼,就寫下什麼。

這個階段,你不要考慮能不能實現,重要的是發揮自己自由想像的能力。

二 實幹家

客觀分析現實的場景,結合自身的條件,實事求是,確定怎麼做,制定詳細的執行計劃。思考哪些想法可行,然後細化成方案。

在這個階段,你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思考怎麼樣執行,然後制定方案。

三 批評家

找出前面兩種角色思考中荒謬地方。上面的想法,和制定的計劃哪裡有問題,哪些地方還有不足的點,作出建設性的反饋意見。然後修改方案或想法。

迪士尼思考法可以讓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提出創意,然後制定合理的方案,讓想法更好的落地執行。


迪士尼思考法和六頂思考帽思考法,讓我們從一個創意的開始,到計劃,再到落地,提供了一個多維度多角度的思考方案,讓我們的想法,方案能夠更加完善。

實際上,日常生活中,一些的實際決策,我們也可以運用這兩個方法來讓我們的想法更加完善。

Ⅲ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深度思考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深度思考

數學教學的核心是思維的教學。作為數學教師就應該抓住數學教學的核心進行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思維為首要任務。孔夫子也說過:「學而不思者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說明了學習與思考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它們必須緊緊聯系在一起。在新課標理念的引領下,教師們更是各顯身手,使數學課堂精彩紛呈。可真正能引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的數學課堂還是少之又少。

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數學學習的深度思考,是指在數學學習中的學習者達到理解學習的基礎上,能夠批判地學習新的思想和數學事實的過程,並把思考結果融入原有的理解認知中,將已有的知識進行新情境的遷移,最終做出數學決策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考過程。深入思考模式要求學習者首先要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學習,其次要求學習者積極主動地探索、反思和形成新的思考。
新課堂中的小學數學學習不再是機械簡單的教師教授定律、公式,學生識記運算公式、套用運算公式的刻板過程,而是要求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注重釋放教師的引導作用,發揮學生的思考主體地位,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獲取新的知識。這個過程,就是教師通過一系列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過程。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就需要在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造能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的條件
1.合理的數學情境童趣化,讓孩子有學習的初始興趣,願意積極加入思考。情境教學的介入,讓數學教學平添了數學精彩。小學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情境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徵,將情境設計成孩子們感興趣的、具有童趣性的形式,讓孩子在情感態度上達到與教師同步。
2.合理的數學生活化,讓孩子們感覺學而能用、學而有用。數學生活化,即是將生活中出現的學生不能解決的數學問題課堂化,讓數學學習建立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上來;並將這種問題構建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平台上,通過教師對教材的精心解讀、對問題的精心設計,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思考欲。
在教學《里程錶》時,御早學生對里程錶的讀數很陌生,理解較困難。所以教學前一周,我就讓孩子們記錄每天爸爸的摩托車或汽車上里程錶的讀數,並帶著問題記錄一天表上的前後變化,部分孩子通過幾次的記錄已經能算出一天的里程數了。同時,我還讓孩子們回家繼續記錄電表、水表每天的讀數,並記錄前後的差量。讓孩子們到生活中通過自己的觀察、記錄,再回到課堂中來學習《里程錶》就輕松、容易多了。課堂上孩子們還能根據讀數提出幾天共行駛了多少里程,也能根據物裂里程數算出里程錶前後的讀數。這就充分地讓孩子們體會到:其實數學與生活是緊密聯系的,數學是來源於生活的。
二、合理化思考主題的提出
1.教師要對問題進行精心設計。包括採用何種方式表述、在什麼時候提出。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課堂提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有效的課堂提問,設計精心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時機拋出問題,決定了學生是否願意參與深度思考,對深度思考的結果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教師對思考的問題的「深度」合理化,讓學生覺得有思考的必要、能夠勝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出深度思考問題時,要充分了解學生學業水平情況,提出的問題要有明確的導向性,面向全體學生。提問最重要的是要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水平和反思提高能力水平,做到因人而問,讓大多數孩子覺得自己能解決問題。
三、尊重學生的思考主體地位
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老師也嘗試著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進行罩拆閉深度思考時同樣適用。在進行深度思考時,老師也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此舉了解學生學業水平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為教師能提出更具價值的問題提供了條件。在提出問題後,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交流、思考、合作。
在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時,如14×12,直接給孩子們講解如何分,學生很難理解,尤其是方法多了,學生就容易混淆。所以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分點子圖,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分法。通過自己分的過程,總結出不僅可以把一個數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也可以把兩個數都分成一位數加一位數,還可以把其中一個數分成兩個數相乘的方法。這些都是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分得出的結論。
四、幫助孩子養成自覺的反思總結習慣,使其在反思中不斷形成新的思考
如果一切認識都是從經驗開始的,那麼反思則是下一次認識的初始。小學數學學習、是一個不斷掌握、運用初級知識,不斷批判反思、總結經驗進行再思考,進而形成新的思考和批判反思的過程。所以在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後,教師要引導孩子進行反思總結,將思考的成果過通反思進行系統內化,最終成為自己終身受益的經驗。
「深度思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數學教學中永恆的話題,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數學學科的 本質特徵和小學生學習發展的特點決定的。教師要不斷修正自己觀念中的認識形態,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思想,站在關注學生終身發展需求的角度,讓「深度思考」時時存在於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的個體思維從狹隘走向廣闊、從簡單走向嚴謹,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發現自我、挑戰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讓「深度思考」成為永恆年輕的命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考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數學教學更注重對學生思考力的培養。為了提高學生的思考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文章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進而闡述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考力的具體措施。

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在實際教學中,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動手操作,並不是每節課都需要操作學習。在沒有任何價值的情況下,操作活動充其量只能算做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休閑」和「消遣」。從操作的難度上講,要注意選擇適合低年級學生、能被學生所接受的操作內容。要注意與教學要求相吻合,即能恰當地反映教學內容的本質及特點。操作既不能由教師包辦,也不能一味地全部推給學生,應根據操作的目的和難易程度來選取操作的對象。難度大、精確度高的操作應由教師來做;稍難一點的內容應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比較簡單的應放手讓學生去做。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去表揚學生

看學生的和課堂效果的。建議還是盡量多表揚,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參與度

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知過程,又是學生能力的發展過程。教師應採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恰當使用「導學案」

導學案是教師編制的用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案。近幾年來,導學案作為課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倍受關注,也在許多地區推廣並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形成了諸如「杜郎口模式」、「太谷模式」等先進典型。導學案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減少教師無效或低效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的確發揮了有目共睹的作用。下面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正確使用導學案談談個人體會。

1、自主整理,合作交流。放手讓學生自己整理圓的基礎知識,課前通過看書、小組合作,拿出一份作品;在課上進行交流、欣賞、分析、評價,找出各組作品的優點和不足。將復習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課內復習與課外復習相結合,課堂成為展示學生思維成果的舞台。學生的作品形式多樣,有畫圖表示的,有提綱式的,有羅列的,有表格式的,也有整理成樹形結構的……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個性化學習,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以及科學分析、評價的能力。

2、重點強化,加深認識。根據學生以往學習的實際情況,抓住半圓的周長和面積、環形小路的面積、已知周長求面積等關鍵處導學、討論。在學生全面復習圓的有關概念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平時容易忽略和錯誤較多的典型問題進行重點復習,「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學生對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理解更加深入,真正達到「溫故知新」、「查漏補缺」的目的。

3、聯系生活,學會創造。結合生活中趣味性較強的實例,如計算捆紮4瓶啤酒所需要的繩長、求陰陽太極圖黑色部分的面積等,促進學生靈活地分析問題、尋求最簡便的方法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難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數學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享受到運用平移、割補等方法使難題大大簡化產生的「頓悟」體驗。

在導學案使用過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拿到導學案就做上面的題目,而不是利用導學案中的問題去預習教材、回歸教材、探索教材內容;也有少數教師在課堂上只圍繞導學案來組織學習,對教材不加重視。有的甚至一節課、一學期下來,課本被擱置、幾乎是新的。還有的導學案與教材練習基本雷同,只是數據和情境稍加改動,連編排順序都一致。這些「以案代本」的做法無疑都是錯誤的。導學案畢竟不能包攬學生課堂學習的一切內容,更不能替代教材的基礎功能。導學問題的來源主要取決於對教材或其他教學文本內容的選擇,應是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學習內容進行「再設計」和「二次加工」的過程。有的教材本身就是非常適合學生自學,是很好的導學之材,卻被教師棄之不用或隨意創編,實為可惜。

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特性》一課中「三角形的高」這部分內容時,設計了這樣的導學問題:

1、什麼是三角形的高?怎樣畫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有幾條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條高?

結果學生圍繞「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條高」展開了辯論,有的說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條高,有的說鈍角三角形也只有一條高,還有的說鈍角三角形沒有高……教室里亂成一團,幾位優秀生誰也說服不了誰。更多的同學茫然不知所措,因為「三角形的分類」是三角形特性之後的內容,還沒有學,對於這幾類三角形的定義大部分學生都不清楚。教師在編制導學案時沒有充分考慮到教材的邏輯順序和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味提出難度較大的思考題,造成了知識體系和課堂秩序的混亂。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導學功能,改進了導學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的高,取得了優良的教學效果:

1、什麼是三角形的高?從課本P81的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麼,你認為哪幾個詞是關鍵?

試著分析一下:

(1)高是一條();

(2)高和底是()出現的,一條邊可以作底,另兩條邊()作底。

2、畫高的方法是怎樣的?書上沒有圖示哦,三角板怎樣放,你能畫出來嗎?

這樣的導學案,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深度而適度的挖掘,能引導學生全面而准確地理解「高」的含義以及底和高之間的對應關系,為後繼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學習畫高方法時,又彌補了教材沒有直觀圖的不足,讓學生畫出三角板的位置,既可以訓練學生規范的作圖習慣,又突破了操作的難點,巧妙地順水推舟,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在使用導學案過程中,我們要遵循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處理好導與學、練與思、案與材的關系,努力走出偏執、極端的誤區,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造出和諧、高效的課堂!

望採納,謝謝!

在課堂里,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盡量多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學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情感呼應的園地。

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序思考

「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興趣是學不好的。因為有興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為滿足好奇心,學生就要看、要聽、要想、要問,思維也被激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在成功的體驗中使學生的興趣收到保護和激勵。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找准教學的切入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

學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概念和經驗有很大關系。數學學科有其嚴密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大多數數學知識點都有其前期的基礎,後期的深化和展。給學生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的准備是學生積極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所學的知識作適當的"降格處理".所謂"降格處理",有的是把新知識通過難度下降,使新知識變成學生似曾相識的東西。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有的是找准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學生在學習數學中完全陌生的內容是很少見的,對學習的內容總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

Ⅳ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對學生的學習發展至關重要.而數學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一種思維習慣,使學生能夠用所習得的數學思維習慣更巧妙地解決數學難題和預習未知領域的數學知識。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採用啟發式教學法

為了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新課改過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 教學 方法 與技巧。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為了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要實現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與此同時,本人認為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的一種方法,就是啟發式教學法。想要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學生就必須進行大量的思考,如果教師能夠將引導學生有效思考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那麼,勢必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啟發式教學法就是一種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有效進行思考的方法,教師一邊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點的講解,一邊引導學生通過思考積極主動去獲取知識,提升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效率;另一方面,學生的思維也變得更加活躍。當然,教師在採用啟發式教學法的過程中,也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一旦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思考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出現思維障礙,教師就要及時進行調整,避免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出現壓力過大的情況。

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為了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更過思考的機會。在實際的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就是一個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互動,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

教師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採用「灌輸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學生機械的接受知識,學生的思維不僅不會變得更加活躍,而且會越來越僵硬。教師只有通過與學生之間有效進行互動,才能將學生納入教學過程,學生才能緊跟教師的教學步驟積極進行思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變得更加活躍。

2培養數學 邏輯思維 能力

創設適合學生的學習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改變學生注意的方向和學習的態度。但是如果教學情境的設置與學生實際相脫離,就會出現反復強調知識點但是學生仍然記不住的現象。如「有理數加法」這一課,教師提出了一個關於踢 足球 的問題,而有些農村學生根本不了解足球,這樣的背景對學生的學習就沒有幫助,反而增加了學習的難度,不利於學生理解新知識。

創設教學情境的關鍵在於找准切入點,而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其實就是很好的切入點,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學「旅遊的租車和購門票中的數學問題」時,可以讓學生課前了解當地租車和購門票的相關信息,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租車和購門票的方案設計;再比如教學時可以採用「商品打折」「電話計費」的例子。這些實例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存在於自己的生活中,並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產生求知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習興趣是一種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是在過去的知識 經驗 ,尤其是在愉快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令人樂於積極而持久地接觸某些事物的一種意識傾向。具體表現為對學習的好惡。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成分,是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或內在動機。因此數學教學要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傳授,這樣課堂效果才有保障。而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則時刻考驗著教師的教學藝術。

比如教學「角的比較」時,教師首先出示一張山的圖片,並提問「你選擇從哪一面上山呢?」以此引出對角度的比較。在布置任務時對學生說:「請一、二組的同學每人任意畫出兩個角,三、四組的同學每人任意剪出兩個角,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並討論你們的比較方法。」教師通過提出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問題來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很有效。

3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一)利用情境教學方式,誘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小學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加之好奇心重,枯燥的數學教材常常很容易使他們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要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通過在課堂中創設情境教學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培養他們的數學發散性思維能力.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情境,以小學 三年級數學 中奇偶數教學課程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讓不同奇偶號學生組隊的方式檢驗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理論聯系實際,拓展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開拓數學思維

當前數學學習中的一個很大誤區就是人們認為數學學習無用,這是因為教師在數學授課中忽視了對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只是片面地學習數學的理論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為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要引入相關的實際教學的案例,來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對於實際生活的重要意義.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數學作業形式,如,通過鼓勵學生們記數學 日記 促使他們仔細觀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在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數學學習中,不斷拓展他們的數學實際運用能力,開拓他們的數學思維.

(三)在游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 教育 游戲」在學科教育中的應用在近幾年開始受到教育界的追捧.傳統的教育方式多是以教師為主,進行理論教學,學生只是被動的傾聽者,沒有很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致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甚理想.而游戲式的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教育形式.游戲的趣味性不斷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度,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自己所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具體方法可以通過在教學設計中引入「24點游戲」來培養學生們的心算能力以及反應速度,多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游戲中不斷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對學生的學習發展至關重要.而數學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一種思維習慣,使學生能夠用所習得的數學思維習慣更巧妙地解決數學難題和預習未知領域的數學知識,

4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1)思維具有靈活性。思維的靈活性特點表現在思維的主體能夠根據思維對象的變化,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靈活調整原來的 思維方式 ,使新思維能夠更高效的解決問題。對小學數學來說,思維的靈活性非常重要,數學的解題方法不是的,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能夠根據題型的不同轉化解題方法,轉變解題思路,從而找到更適合的解題方法,主要表現在一題多解、變題練習、同解變形等解題方式。例如:200千克海水能夠制鹽2.5千克,那麼50000千克的海水能夠制鹽多少千克?這屬於一題多解,可以通過2.5÷200×50000;50000÷(200÷2.5);2.5×(50000÷200)幾種方法來解。

(2)思維具有深刻性。思維的深刻性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它是思維品質的基礎。在小學數學中,主要表現在通過表面現象能夠引發深入思考,從而發現問題的內在規律和內在聯系,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可以通過開放性習題進行思維的訓練。

(3)思維具有獨創性。思維的獨創性是指思維具有獨立創造的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尋找多種解題方法,不受到常規的解題模式限制,找出解題最簡單的方法。例如:把2.5.6三個數字卡片進行組數,如果按照常規的思維模式,組成的數就只有25.26.256.265.52.56?,除了這些數,學生還可以發現「6」的特點,把「6」反過來當「9」用,這樣就會組成更多的數,也是思維創造性的一種表現。

(4)思維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批判性是指思維主體通過獨立思考,有敢於質疑的能力和較強的辨別力,能夠發現自己在思維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並自覺糾正錯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並在思考中善於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獨立解決問題,要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檢驗和推理自己得出的結論,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還要鼓勵學生多多質疑,提出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有利於學生思維批判性的培養。

相關 文章 :

1. 教會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2. 如何培養數學思維

3. 怎樣提高數學的邏輯思維?

4. 論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5. 思維提升:初中教學中如何提高思維能力

Ⅳ 高中數學課堂如何教會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

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首先是想方設法提高他們的興趣!死記硬背、強行灌輸萬不可取!概念、公理、定理、公式等等一定要達到「充分理解」,只有充分理解了,才能使其收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的效果!
比如三角函數:首先使學生充分理解什麼是三角函數,只要懂得:三角函數就是反映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單位圓圓心在坐標系原點、圓半徑的位置確定、變化時角度、與三邊間存在的規律性,不可逼迫學生把精力、時間浪費在讀、記那麼多的公式上面,每進一步,都要通過演示,講解明白其內容的客觀存在。真正明白了,公式可就刻印於大腦!不明白,公式記得再多再牢,不會運用也是枉然!

Ⅵ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啟發學生的思維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經常可以見到有的學生善於思考,領悟力強,很快就想出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方案,理清解題思路;而有的學生遇到難題一籌莫展,找不到解題的門路,這就是思維能力的差異。數學思維能力是思維品質在解題實踐中的具體化。因此,探索激活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那麼,作為一位新教師,應如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呢?下面就此談點看法和體會,以作引玉之磚。
一、設計最近發現區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他們原有的數學認識結構與新知相互作用產生同化和順序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已有的觀念和意識往往難以解釋和接納新的概念和方法,此時教師若把教學內容能動地進行加工,創設切合學生心理水平的最近發現區,則能起到誘發學生思維的作用。如問題與現實背景有關時,我們可以提供與課題相聯系的實際模型讓學生觀察;如果內容抽象難懂,我們可以先介紹其簡單情形讓學生思考;在講授新概念、方法時,可以在新舊知識之間適當增設層次,減少思維坡度。創立這樣的思維最近發現區,既能激起學生認識上的不平衡,又能促使他們頭腦中新舊知識間的相互作用,從而達到新的平衡,最終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活躍與發展。
在教學教案的設計中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學生的思維隨著老師的提問一步步深入,教師為學生的思維創造了「最近發現區」,它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規律,從而引起學生心理上的期待和渴望,使學生的思維由潛隱狀態轉變為活躍狀態,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讓學生充分展現思維過程
課堂教學離不開學生的答問,怎樣處理好學生的課堂答問,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應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深入探討的課題。學生課堂答問後,我們教師不能僅用「對」或「錯」予以簡單的肯定或否定,而應追問「為什麼」,「你是怎麼想的」等問題激勵學生思維,讓學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考過程。這樣,教師既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思維缺陷,又能讓學生從反省中自我糾正錯誤,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由於讓學生充分暴露了思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得以及時地「對症下葯」,啟發誘導,使教師在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
三、挖掘知識內涵,培養數學興趣
當今數學教材的編寫,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特別是其邏輯結構嚴謹、抽象的要求,有時不可能完整、全面、系統地展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因而作為教師如果他的講授僅僅停留在這種抽象結構的形態上,學生的思維就會因缺乏具體生動的新信息的支持而阻塞。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了解問題的背景、來源及在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亦即介紹一些相對於課本來說是新的、更系統的知識內涵,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激活思維的目的。
同時,興趣也很重要,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對數學的興趣無疑能轉化為學習數學的強烈而持久的推動力,極有利於數學思維的發展。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首先是採用靈活多樣的教法。比如:用讀讀議議講概念;用發現法、比較法講性質;用講講練練或議論等方式上習題或復習課。讓學生主動參與,生動活潑地學習。其次是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我本人覺得教師在備課或上課時,要不失時機的添加一些相關數學史及生活中的趣味題等。例如:講授「相似三角形」之前,可簡單地介紹古代泰勒斯用一木棒測量金子塔高度的故事。又如講解祖沖之研究圓周率、陳景潤勇探哥德巴赫猜想及我國古代的「百錢買百雞」的故事。這樣學學生就把聽故事的動機與興趣在教師引導下成功地遷移到學習新知識上來,也感受到數學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有趣的、有規律可循的。
四、及時、積極地評價學生
著名的教育家贊可比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其中肯定有許多錯誤和認識上的偏差。此時,教師不應全盤否定,可引導學生自己去思索,發現錯誤所在;對於正確的回答教師應予以熱情的贊賞。變可能的消極評價為積極評價,尤其是對答錯的學生要努力發現一些閃光點,盡量淡化學生對自己回答失敗的自卑意識,不斷加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若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不聞不同,對一個很有創性性的回答教師也未置可否,或只顧自己表演,而不注意學生在想什麼、說什麼,這會使課堂氣氛趨向沉寂,無形中扼殺了同學們的創造慾望,就更談不上激活學生思維了。因此,評價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的手段。通過評價,使學生明確解決問題的成敗得失,思維的優劣;通過評價,能使學生掌握一堂課或整個問題的概貌。因此,評價是激活學生思維的有力措施和方法。
五、保護學生的獨特見解,為學生思考問題「鋪路搭橋」
數學學習是一種思維學習,提高數學能力的歸宿,應是思維能力的提高。老師備課選例題時往往受自己的思維及參考書的局限性,想到的解法可能很有限且思路繁瑣,而學生中有的思維敏捷、思路活躍,他們往往不會局限於教師的解法,而是會「為什麼要這樣做?可不可以有其它的簡便方法呢?因而很可能會有新的發現。
因此在課堂答問中,教師不應該、也不可能把幾十個學生的思維活動限制在自己設定的框框內,那樣將不利於創造型人才的培養。課堂答問時,教師要在學生的思維迷茫之時,思路中斷之際,方法紛亂之中,不失時機地「鋪路搭橋」,幫助學生排除思維阻礙,逐步開辟思路,掌握新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在教師的導引下,學生通過獨立觀察思索以及獨立的評價、反思、調節,再解決原問題便易如反掌。這樣的好問題,不但能讓各種知識層面的學生獲得發展、提高,而且使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找到了學會的感覺,有利於激活全體學生的思維。
總之,激活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是相當重要的,對此加以探討也是十分必要的。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更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努力做得更好。

Ⅶ 淺探"數學教學中如何對學生有序思考地引導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素質,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數學思維的發生和發展循序漸進,都要經歷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這樣三個階段;同時,教材、練習等材料均遵循「有序」的原則。為了使學生的思維更有序性,應當抓准學生的思維增長點,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回答及進行各種練習培養。
思考即思維,思維就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與內部規律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這里,我們談的是數學思維,指在數學活動中的思維。對學生思維訓練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素質,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
一、數學思維的三個發展階段
對於思維本身,現代發展心理學通常認為:「就思維的起源來說,不管是群體發展還是個體發展,思維的發生和發展都要經歷直觀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這樣三個階段,並在兒童、青少年的發展中表現出一定的年齡特徵。」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也經歷著這樣三個階段。
小學低年級尤其一年級學生,主要以動作思維為主,液源即靠實際動手操作進行數學思維,也就是說要思維的客體必須是學生可接觸、可摸到的事物。此時,學生的思維與動作是沒有分開的。學生往往不能在動手操作之前設想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也無法預知動作的結果。比如:教學5以內數大小的比較時,3與4誰大?學生總是先拿出小棒,先分別擺出3根、4根小棒,發現4根比較多,邊擺邊說。這個過程是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如果此時中斷了動作,那麼思維也會就此停止。
隨著學生思維的發展,他們的思維漸漸向以具體形象為主的思維轉化。具體形象的思維是以事物的表象為依託的數學思維。表象指當被感知過的物體或活動過程不在眼前時,在學生頭腦中保留下來的形象,表象有其直觀性和概括性。如學習長方體時,學生都看到過冰箱、文具盒、箱子……這些物體的外在形狀都是長方體,只要一提長方體,這些具體事物便浮現在滲埋穗腦海里。但慢慢地發展,學生頭腦中再呈現出來的長方體就不是原始事物的直觀形象,而是一般的、概括的、綜合的形象。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大多屬於這種類型。
到了中高年級,學生慢慢可以脫離直觀形象,依靠概念、判斷和推理進行數學思維,即抽象邏輯思維。例如:在7.4×○7.4中填寫>、<符號,這就是利用概念、性質進行推理的過程。
我國心理學家朱智賢認為,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是由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它表明了學生的思維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而有序發生變化的,但這三個階段又不是單一存在、獨立突顯的,它們是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
二、「有序」遵循一定的原則
1.教材的編排特點充分體現了「有序」。
如一年級「20以內的進位加法—9加幾」一課中,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先以一幅情境圖出現,圖中有許多學生在操場進行各種課外活動;緊接著,圖中還出現了問題:「踢毽子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現在有多少盒?」然後安排學生動手擺一擺、算一算9+?=□。簡單的幾個步驟設計,體現出教材編排跟上學生有序思考的特點。
2.對學生學習材料的選擇要講究有序。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其對學習材料的選擇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基本按具體的物體→直觀的圖像→數學符號這一過程發展。在學習整數叢卜加法中,一年級的學生都是用具體事物的擺放解決兩數相加的問題,並口頭表達出兩者的關系;通過不斷練習,不再藉助具體事物,而是把這些事物轉化成另替代物—○,一個「○」代表「1」,是幾就畫幾個「○」表示;最後把這一過程抽象為數學符號,列出算式表示出?+?=?。學生的思維發展,從認識具體實物,到使用直觀圖像,最後抽象成數學符號,這一數學化過程體現了其有序性的發展特點。
三、引導學生有序思考的培養措施
1.找准學生思維的增長點。
對於不同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的知識程度、認識能力、生活經驗等都不可能相同。因此,要培養他們有序思考,教師要通讀課程標准,熟知各年級的知識點,並從以上這些方面入手充分了解、掌握他們是從哪兒開始思維的,即他們思維的增長點在哪兒。其中認知能力方面還應該了解學生已有的能力,其潛在的能力,以及是否有深度發展的可能。
2.在實際操作中培養學生有序的思維能力。
學生在操作、觀察、發現中能夠有序地進行,並組織語言表達出這一過程。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中,主要讓學生通過對平行四邊形的剪、移、拼,變成已學過的長方形,再通過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這一過程要先引導學生復習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再讓學生從實際中感受到圖形形狀的變化,而面積不會變。通過動手,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底、高與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聯系,再導出公式。整個過程的連貫性、有序性得到充分體現。如果這一過程的某個環節脫落或打亂,那麼所得的結論就讓學生感覺到其不可靠性和不真實性;然而讓學生有序地在動手中思維,能讓學生體會到結論的強有勁的說服力,而且為後邊學習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3.在提問中引導學生的思維。
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中,340+180=?,一看到題目,學生第一個反應就是數字太大了,而且還有進位,沒那麼好算。這時,需要老師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給出幾個思考問題:①34+18=?②計算340+180可以把340看成( )個十,180看成( )個十,相加就是( )個十,也就是( )。
因為學生已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很快就能算出得數52,再在已經學習數的組成基礎上知道340是34個十,180是18個十,合起來就是52個十,即520。提出的問題必須將知識連貫與跳躍相結合,但不缺乏有序性。
4.設計系列性練習,體現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及有序性。

Ⅷ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有序思考是一種重要的思維能力,有人將「有序思考」稱為「數學思想方法」之一。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中也指出,要培養小學生的有序思考能力,這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一個顯性體現。在北師大小學數學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有序思考」的題目,12冊教材中有關「有序思考」共28道大題,其中比較集中呈現的為:搭配(排列組合)、正比例和反比例、倍數和因數的找尋三個板塊,其餘均分散至各冊教材中,其中第十二冊總復習中有單獨一個板塊專門進行歸類和復習。這與以往的「老教材」相比是較新的內容和板塊。那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呢?

一、找准有序思考的「序點」
有序思考的「序點」就是一條能解決有序思考問題的出路和捷徑。找准序點對「有序思考題」的解決往往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題目幫助學生找准有序思考的「序點」,這樣,學生在思考的時候就會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從而一一對應地對答案進行分類,這樣他們的思考就嚴密得多。
例如,在北師大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9頁有這樣一道題(圖略):已知麵包車每輛限坐8人,小轎車每輛限坐3人,如果有29人,問:你會怎麼派車?怎樣派車比較合理?
教學中可以用以下表格統計學生的方法:
[\&麵包車/輛\&小轎車/輛\&餘下的座位數/個\&方案一\&0\&10\&1\&方案二\&1\&7\&0\&方案三\&2\&5\&2\&方案四\&3\&2\&1\&方案五\&4\&0\&3\&]
這道題處在「有餘數除法」單元,要用到的計算有乘、減、除、減四步,賀敗游用到的數量關系有「求剩餘」問題、「有餘數除法」問題、乘法問題等。如,方案三的思維過程大致是:假如麵包車需2輛,能坐下2×8=16(人),還剩下29-16=13(人);而13÷3=4(輛)……1(人)故小轎車至少需4+1=5(輛)才夠,剩餘座位則是2×8+3×5-29=2(個)。以上過程細數有8步。
至於怎麼派車合理,一般學生會認為方案二合理,筆者也認為方案二合理。現在我們發現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學生有合理的解釋,每個方案都可以,並認為是人文教學。(這正是數學生活化的弊病之一,限於篇幅,在此文中筆者不想過多展開。)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是不符合數學學科特點的,我們要教會學生從「學校數學」角度分析去選擇方案二。因為這一道題的序點就是先思考(滿足)「麵包(大)車的輛數」的條件,再思考小車的符合條件,而如果從小車入手,問題會很復雜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有序思考的題目對小學生而言是很復雜的一類題,不僅要求學生能有序枯清地思考,還要有極強的推理歸納能力,還要有縝密的思維品質,更要有較強的計算能力,而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找到有序思考的「序點」是很重要的。
二、理清有序思考的「主線」
有序思考類的題目,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向,也會有不同的思維方法。因此,在給學生做完這一類題目時,在反饋時,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有序思考的「主線」,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要使y [x24]商是三位數,余數是0,x和y可以怎樣填?對於這一道題,學生做完以後可能出現以下反饋:
生1:老師,我發現填法很多的。比如124÷1,624÷9,224÷2……(一口氣說了七八個)
生2:老師,我還有……
生3、生4、生5:……
生6:老師,我發現了規律。y越大,填法就越少。
生7:老師,我還發現,y是5和9時,沒有答案。
生8:y為1時,答案最多,有九種。
……
反饋時,讓每個想發表禪銷觀點的學生把自己的觀點說完、說透,一個學生說完,其他學生可以就此進行反駁。教師不要急著拋出答案,要耐心等待學生的闡述,積極評價學生正面的、有價值的反饋。因為所有的爭論和交流都是從無序走向有序的過程,也正是我們充分地進行了交流,學生才能發現我們的無序思維是不嚴密的,容易重復和遺漏,於是進行有序思考的需求就順理成章了。
三、提供有序思考的空間
我們經常在口頭上說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思考時空,但是在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些老師在教學「有序思考」時總是擔心學生不會解決此類題目,於是更多的就採取告訴、講解、包辦解題思路的方法,其實教師就是擔心學生不會推理歸納,試想學生沒有經歷一個豐富的推理歸納過程,他們推理歸納的能力能形成嗎?這樣的效果是可以想見的,日後學生遇到此類題一般是做不出來的。
還是以上題為例,這道題學生想把它做到不遺漏是不正常的,但是教師不必擔心學生的思維水平。我們要相信學生不是一張白紙,放手讓學生自行解決問題,可以獨立完成,可以互相交流。一定要讓學生充分思考,直至「瓜熟蒂落」為止。教師在巡視中要耐心傾聽學生不同的意見,還可以與學生進行討論,此時最好不要暗示,將自己也當作一個思考者、參與者。
總之,培養小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切入口。對於「有序思考」的思考筆者只是就教材而談,更深層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應用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和同行們繼續揣摩,此文只是起拋磚引玉之用。

Ⅸ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深度思考

一、創設良好的開端,引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首先要把微笑帶進課堂,以教師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態勢,為一節課的學習作好必要的心理鋪墊。如果開場白講的好,就能先生奪人,造成學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狀態,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吸引其注意力,宛如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維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力,因此,導入新課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
二、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對於小學生而言,教師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富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發問:「同學們喜歡過生日嗎?」學生們都高興地回答:「喜歡!」接著又問了幾個學生:「你幾歲了?過了幾個生日?」學生依次回答後,教師說:「同學們,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有幾歲,就過了幾個生日?可是小明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為什麼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學生們聽了,個個情緒高漲,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油然而生,學生的學習熱情貫穿整節課的始終。
三、以語言的藝術增強數學的趣味性
語言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語言科學准確、生動形象、幽默風趣、親切自然,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鼓勵和陶冶。數學這門學科系統性和抽象性較強,更需要教師能以精湛的語言藝術,並賦以優美恰當的表情、動作、手勢、變無趣為有趣,變無聲為有聲,變無形為有形,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藝術氛圍,使他們在愉悅、和諧的氣氛中產生共鳴,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進行實踐操作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直觀教具的使用,同時也要盡可能變教具為學具,讓學生通過操作、討論、思考、應用等形式充分感知,讓學生親自體驗探究,能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動手的實際能力,讓學生用動促思,以思促言,達到學以致用,自主學習的境界,從中發現並獲取知識。
五、應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採用多媒體教學,能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這種直觀教學,增大了課堂容量。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優生和差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優生從被動等待中解放出來,差生從被動壓抑中解放出來,小學數學課堂呈現出多邊、互動、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場面。

Ⅹ 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 方法 總是蘊含在具體的數學基本知識里,處於潛形態。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希望對你有幫助!

1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利用學具,加強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 創新思維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具,如在講《正方體的展開與折疊》這節課時,讓每個學生提前准備好各種正方體的展開圖片,上課時讓學生來展示自己的折疊過程,讓學生把展開圖與其他同學進行比較,由學生自己歸納出正方體展開圖的11種情形。這樣,學生會感到非常有趣,這使他們既練了手,又練了腦,更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又如平面幾何中講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後,說明三角形的穩定性,可以取三根長度適當的金屬棒或木條,用釘子把它們釘成一個三角形,所得三角形的形狀就固定了。如果把四根木條的端點用釘子固定起來,構成一個四邊形,它的形狀就容易改變。這樣讓學生自製模型,通過實驗發現結論,能使教學變呆板為靈活,變抽象為直觀,變空洞乏味為新鮮有趣,收到較好的效果。

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與學生間思維成果的傳遞所產生的思維激勵作用

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進行的集體性活動。學生並不是孤立地獨自一人進行思維活動,所以相互之間就必然產生思維信息的傳遞、交流和激勵。常用的合作學習法對培養學生的刨造性思維就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合作學習能觸發學生的 發散思維 ,對於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考慮,這樣使學生有了借鑒別人思維的機會,有助於學生思維的全面發展.教學中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對於某—個問題,全體同學的思維都發生了困難想不出辦法。

課堂氣氛比較沉悶.但略微過了一段對問後,有一位學生首先取得突破,當他介紹完自己的想法、分析思路、和解法以後,許多學生就會感到頓開塞,好多種想法和解法好象都一下子從他們大腦中湧出來,很明顯,前面有一位學生的思維成果的顯示對其他學生的思維活動產生了激勵作用。(2)合作學習能觸發學生的求異思維,不拘泥於一種答案,敢與提出自己的見解。求異思維是創造的前提,敢於打破舊的規矩框框,才具有創造的可能性。(3)合作學習還能觸發學生的論辯思維,在雙方互相陳述理由,尋找對方缺點,以求駁倒對方的過程中,充分促進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發展。

2數學 思維訓練

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

現代 教育 觀點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即思維活動的教學。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思維品質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數學學習中要使學生思維活躍,就要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正確 思維方式 。要學生善於思維,必須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沒有扎實的雙基,思維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數學概念、定理是推理論證和運算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認識能力;在例題課中要把解(證)題思路的發現過程作為重要的教學環節,僅要學生知道該怎樣做,還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是什麼促使你這樣做,這樣想的;在數學練習中,要認真審題,細致觀察,對解題起關鍵作用的隱含條件要有挖掘的能力,會運用綜合法和分析法,並在解(證)題過程中盡量要學會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進行表達。

找准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突破口

數學思維的敏捷性主要反映了正確前提下的速度問題。因此,數學教學中,一方面可以考慮訓練學生的運算速度,另一方面要盡量使學生掌握數學概念、原理的本質,提高所掌握的數學知識的抽象程度。因為所掌握的知識越本質、抽象程度越高,其適應的范圍就越廣泛,檢索的速度也就越快。另外,運算速度不僅僅是對數學知識理解程度的差異,而且還有運算習慣以及思維概括能力的差異。因此,數學教學中,應當時刻向學生提出速度方面的要求,使學生掌握速算的要領。

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應當增強數學教學的變化性,為學生提供思維的廣泛聯想空間,使學生在面臨問題時能夠從多種角度進行考慮,並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舉一反三」。教學實踐表明,變式教學對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有很大作用。如在概念教學中,使學生用等值語言敘述概念;數學公式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公式的各種變形等,都有利於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數學思維訓練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採用能激勵學生進行積極思維的問題、合理的提問技巧來激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教師普遍採用的教學形式,提問是將教師教授的內容轉化為學生學習內容的契機。教師可以通過詢問學生對某個問題的解釋,使學生處於思維的應急狀態,並迅速地搜索解題的相關策略,充分調動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新教材中的想一想、試一試、練一練……等有趣的問題設置,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探索創新的積極性。又如:在講解 八年級 上冊「矩形、正方形」一節,探索矩形判別方法的應用過程中,我曾經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我想檢查一下教室的門是不是矩形,可以採取哪些方式?」學生們思索了一會兒,紛紛舉起手來:「可以測量一下其中是否有三個角為直角。」「可以先確定是否為平行的四邊形,再看一個角是不是直角。」「也可以先確定是否為平行四邊形,再看對角線是否相等」……「大家的想法不錯,可怎樣才能確定門是平行四邊形呢?」我緊接著問。「可以量一組對邊是否平行且相等。」一位同學脫口而出。「可是平行是否能量出來 ?」「不可以,但可以量一組內錯角,看是否相等。」「也可以不量角,直接看兩組對邊是否對應相等來判斷」……學生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我限制了一下條件,緊接著問:「假如我手中只有一根足夠長的繩子,我又該怎樣辦?」教室里靜了下來,學生苦苦思考。

「可以先測量一下對角線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再看兩次測量對角線的繩長的中點在門上標出的對應點是否重合,也就是說對角線是否相等且互相平分。」「可是設說有筆,怎麼做標記?」一位同學立刻反駁道。又是一陣沉默。「可以先測量一下門的兩組對邊是否對應相等,因為兩組對邊分別對應相等的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再量一下兩條對角線是否相等,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為矩形!」一位同學站起來,完整地敘述完整個過程,教室里響起一片贊許的掌聲。可見這一連串追問,在教師的教授和學生能動的思考行為之間架起了紐帶,使全體學生積極投入到思維創新活動中去,想方設法尋找突破口,以求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和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當然,日常的提問方式也需要注意幾點策略,即:問題難度需適宜;要有一定的針對性,重點放在敘理性、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上;提問的范圍盡量廣泛,教師應努力將「一對一」的提問的形式發展「一對十」「一對幾十」的教學行為。提問一位同學問題時,別的同學可隨時做補充說明,講解自己的思路,看法,使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另外,對學生的回答要做出積極、全面的反饋,多給予鼓勵,在注意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同時,密切注意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展示教師和學生思維活動的全過程

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並在此基礎上創新應用。但如果不經過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如果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認知方式,沒有多種觀念的碰撞、爭論和比較,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真正理解和鞏固,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起來。因此知識點解決的過程、方法本身就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顯示思維活動的全過程。應從講知識、講概念,發展到講對知識概念的理解過程和掌握概念的思維過程:從講解法,講解題,發展到著重講為解決問題而進行的思維過程:從講 經驗 ,發展到講方法,規律的探索和 總結 過程。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從形式上的模仿、解題過程的模仿,發展到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的模仿,從而形成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尋求創新的思維方式。

列方程解應用題是初中數學的重點,也是一大難點。由於學生適應了小學中直接列出算式求結果的方式,往往對設未知數的方法,找關系列方程的過程很不適應。總想直接列出方程或算式,而這種方式對於解決復雜、多條件問題很難做到。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剛接觸應用題的時候,我就重點強調審(題)、找(關系)、設(未知數)、列(方程)、解(方程)、撿(驗)、答的解題過程。拿過題來,通讀幾遍後,引導學生利用發散思維,搜集題目中的所有條件,整理所有等式關系,然後集中思維,找出解題的關鍵部分。選擇未知數的設法,再返回到等式關系中,列出相應的方程,不同的設法,不同的等式關系,對應著不同的解題方法。這種在已有信息的基礎上發散,在發散的基礎上選擇、集中的過程本身就是創新思維的應用過程,而這種思想的形成將對後來學習方程組、高次方程、不等式、函數,及復雜材料分析題目的解決,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說教師的講解為學生思維的發展打開了半扇窗戶,那麼學生 對自己思路的講解則是打開其創造思維的大門。

4數學思維訓練

培養良好的數學思維

在開展實際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能夠注重學生處於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 興趣 愛好 ,從而有效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適應。大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習慣,因此,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提升強化數學思維解題的思維品質,並且強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對於數學思維的運用。例如,在進行實際「絕對值與相反數」該部分相關知識內容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當注重運用數軸結合的方法進行實際思考分析。

培養學生實際運用數學思維的習慣,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開展過程中,將相關數學思維目標能夠呈現給學生,從而使得學生能夠真切明白自己運用了怎樣的數學思維,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操作應用的過程中,真切憑借自身的總結歸納形成一定的思維形式,獲得相應的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教師還應當依靠相應的具體教學情境進行變通,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於發育成型階段,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從而有效利用相關教材,促進學生能夠更好的思維。

著重培養學生的推理思維

推理的思維活動也就是指集中在對於一些數學概念或者是數學知識又或是數學案例上的例子有著較好的學習能力以及領悟能力。在教學的實際驗證中,我發現初中學生的數學推理思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需要著重加以提升。首先,教師在課堂上就應該帶領學生對一些知識的概念以及結構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和印象,這是開發學生推 理性思維 的關鍵所在。

其次,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教會學生採用一些歸納推理的辦法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善於對各種數學問題歸納總結,把課本的知識進行系統化整理。例如,在學習新的課程之時,就要要求及時對舊的知識點進行整理結合。因為數學知識都是一步扣一步的,不能出現脫節的情況。最後,教師還要及時教會學生一些關於解決數學題目的常用捷徑。例如類比法,進而將一些較為復雜多變的數學問題轉換成簡單且容易理解的數學知識。通過這樣的培養,在解決問題或者是解答出一些無法下手的難題的時候,就可以先由簡單的問題著手分析,深入理解,進而培養起一種較強的數學推理思維,以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相關 文章 :

★ 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

★ 初中數學教學如何激發學生思維

★ 如何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 如何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 如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 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 如何培養小孩的數學思維

★ 如何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 高三學生如何提高數學思維

閱讀全文

與數學教學如何引導學生思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