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小學數學中有效的開展小組討論
一、認真組織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打破了傳統那種全體學生面向黑板,教師講學習聽的教學方式的束縛。而是由幾個學生圍坐在一起,面對面地合作學習交流、實踐、操作。通過長期教學實踐,我體會到這種學習方式不但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而且對每位學習小組合作成員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學生願意接受,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但是,由於小學生年齡小,好動,自製能力較差,所以組織不好,課堂就會出現混亂,盲目隨從,對小組內的不同見解、觀點,根本無法提出真正意義上的贊同與反對,也無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觀點,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在無形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悖於合作學習的真諦。因此,做好「組織」工作是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內的學生按性別、性格和學習情況以及課堂上的表現按每4—6個人分成一組,每組中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組長輪流當,每周一換,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合作意識。小組長對小組成員活動進行組織和分工,發言時要有順序,盡量讓不愛講話的學生先說、多說,當一人發言時,要求其他成員必須認真傾聽,別人講完後,再發表自己的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班的小組合作學習基本上能夠順利進行了。
二、明確要求
在每次小組活動之前,教師要明確提出本次活動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等,讓學生知道小組合作要求任務之後,小組長進行合理分工,組織組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這樣做避免了學生亂說話和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也使那些膽小怯弱,被動的學困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體驗自身的價值。比如人教版課標教材四年級下冊教科書第15頁的第10題,要求根據出遊價格,怎樣合理購買旅遊票,去XX風景區一日游。我首先讓學生自己讀題目要求讀,在學生理解題意後,提出小組合作要求:每組選出一名學生做記錄,其他同學按要求,分別為旅行社人員設計最佳買票方案,並填寫好買票方案,然後在組內評價,看看每個人的設計是否符合題目要求,讓學生有目的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
三、優選內容
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不流於形式,真正起到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呢?我認為選擇合作活動的內容和確定討論的題目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並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人教版課標教材四年級下冊,教學「四則運算」時,通過對幾個學生的板演進行評價後,在有了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在沒有括弧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唯山備或只有乘除法時法應注意什麼?」這時小組每個成員都會有不同的角度進行探討交流,可以相互補充,讓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出四則運算的計演算法則。這是學生自覺獲得的知識,因此會記憶深刻。對於那些開放性的練習,在經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之後,再進行小組交流。再中學習面積單位後,測量學校籃球場面積時,我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每個小組自主確定要測量的面積大小,小組中有的同學記錄、測量、監督測量和匯報測量的長度。小組成員合唯鍵作完成,讓學生感受到與人合作學習地樂趣。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捕捉學生思維的撞擊點開展討論。如在人教版課標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時,在實際生活中,求圓柱形水桶所需鐵皮多少?要求這個問題,我讓學生在小組討論:「應該算幾個面?為什麼?」通過討論使學生真正理解在實際生活應用中有些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靈活的求出圓柱的表面積,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總結評價
每次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後,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一方面是對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主要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等方面進行。另一方面,是對小組學習的情況進行總結,讓學生把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觀點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組的,把小組討論拓展為全班交流,允許學生互相質疑,讓學生在思考討探中,使學生思維得到充分發揮,目的是讓每個學生了解自己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同時在組與組之間進行評比,看一看哪個小組的活動開展的最好,哪個小組的同學最積極主動,和諧,尤其更要多關注學困生是否積極地參與活動,讓組長多些機會給他們發言表現等。對表現好的小組與個人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動有趣的獎勵,如頒發「小紅花、金蘋果、智慧星等指毀」。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貳』 如何備好一節數學課
如何備好一節數學課如下:
一、要深入了解本班學情。
1、學生使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上課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實際情況,只有深入了解了學生教學才能有的放矢。
2、因此在設計教案時,要真正吃透學生,深入分析學生的基礎,全面了解學生面前的素質發展狀況。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參差不齊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一樣。
3、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考慮怎樣讓學生自主的學會知識,還要考慮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要考慮如何設計練習題,不僅要有鮮明的針對性,還要有層次性,能夠照顧到全班學生。
4、尤其重要的是還要想到這節課那些同學學起來有困難,需要老師的指導,好在課上作重點地輔導、點撥。我想只有這樣才能把課上的好,上得實,才能真正做到促進全班學生的發展,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二、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名優秀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2、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完美統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區、本人的教學風格等特殊性實現有效的整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學習內容、教學方法的需要,才能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要吃透教材,科學地確定好教學目標。
四、要採用好的教學方法。
1、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有很多人認為數學單調和枯燥,只要我們在數學中遵循數學的學科特點,從孩子們現實生活出發,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選擇、採用教學方法就行。
2、採用的方法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感到數學的興趣,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使學生展示自我,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習熱情等等,這些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3、總之,在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要備好一節課,找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造性的處理教材,合理科學的確定探究目標,靈活安排教學結構,採取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拓寬數學知識領域,充分體現數學價值的魅力。
『叄』 怎樣備好一節數學課
在上課前,教師為上好此堂課而進行的一系列准備工作就是備課。備課的工作內容包括學習課標,鑽研教材內容,閱讀參考資料,了解分析學生的情況,確定具體恰當的教學方法,制定階段的教學計劃和設計每一課時的教學方案等。備課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幾點:一、鑽研教材和處理教材 教師對教材,不同於學生對教材,不能僅停留在對結論的了解、掌握和運用上。因為教材的編寫,為了簡明和規范的要求,往往壓縮了概念的形成過程,掩蓋了定理、公式和法則的發現過程,隱去了數學思想的詳細的闡述過程,精簡了規律的提煉過程。教師不能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抄在備課本中,在課堂上照本宣科,他需要對基本概念的形成過程和它的豐富內涵作深層次的探索與分析,需要對定理、公式和法則的發現過程作廣泛的研究與探索;需要對數學規律的認識過程作出符合學生心理的考察與構思,這就是教師對教材的加工與再創造的工作,是對教材的理解與挖掘。具體解決如下問題:1、弄清教材的基本要求教材的基本要求包括思想性、基礎知識的深廣度、基本技能和技巧的水平以及發展能力的側重點等方面。教材的思想性主要體現在數學內容中所包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中學數學中的大量概念都有現實的模型,鑽研教材就要特別注意這些概念是如何從現實世界的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的。中學數學內容中的辯證內容尤其豐富。例如,運動、變化、發展、轉化,由量變到質變,對立統一觀點幾乎滲透在各個章節的具體內容中。教材某些內容所涉及到的數學史料,尤其是中國數學史資料,也是體現思想性的一個重要側面。教材所包含的基礎知識深廣度,既要從整體上作一般了解,又要從局部上作精細分析。例如函數這一基礎知識,中學數學是分四個階段學習的。初中有積累素材和建立初步概念兩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具體要求如何?各階段的分寸如何掌握?這些問題必須在縱觀全局的基礎上,再深入研究各個課題內容、例題和習題後才能真正清楚。基本技能、技巧要求的水平主要通過對例題、習題的研究來掌握。發展能力的側重方面決定於數學內容的類型和難易。對於概念教學側重於觀察、抽象、概括、辨析等能力的培養;對於定理、法則、公式教學,側重於歸納、類比、分析、綜合等探索能力的培養;對於較易數學內容的教學,側重於培養自學能力;對於較難的內容的教學,側重於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2、溝通知識聯系,把握教材知識體系中學數學是一門系統、嚴密的學科,數學教師不僅要鑽研教材的基礎知識,而且要熟悉所教的基礎知識在整個數學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基礎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熟悉隨著學習的深入知識結構逐步變化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對知識體系的把握能力。例如,教師在研究教學內容時,要非常注意對「如何以舊引新,以新帶舊」這個問題的思考。只有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才會使得學生所學知識不是孤立的,對知識的掌握不是單憑記憶的。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種類很多,主要有從屬關系、並列關系、發展深化關系、對應關系等等。教師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可以從這些關系中進行探索。3、確定重點、難點、關鍵一般地,學習中那些貫穿全局、帶動全面、應用廣泛,對學生認知結構起核心作用,並在進一步學習中起到基礎作用和紐帶作用的內容是教學的重點。它由在教材的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來確定,通常教材中的定義、定理、公式、法則是教學的重點,數學的思想方法教學的重點,基本技能的訓練要求,定理、公式的推導的思維過程是教學的重點。教學中的難點是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點。一般地,知識過於抽象,知識的內在結構過於復雜,概念的本質屬性比較隱蔽,知識由舊到新要求用新的觀點和方法去研究,以及各種逆運算都是產生難點的因素。分析教學難點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工作,教師要從教材本身的特點、教學過程的矛盾、學生學習心理障礙等各種角度進行考慮和綜合分析。教學中的關鍵是指對掌握某一部分知識或解決某一個問題能起決定作用的知識內容,掌握了這部分知識,其餘內容就容易掌握,或者整個問題就迎忍而解。4、為學生提供思維訓練的材料思維需要借肋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過程來實現,提供思維訓練材料是對教學內容的加工組織,以訓練學生思維。思維訓練材料分兩類:一類是感性材料,它是以感性表象來訓練思維;另一類是理性材料,它是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基本思維形式訓練思維。學生在解決新課題時,往往出現思維受阻,需要教師在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尋求解決新課題的聯結點,並提供再現舊知識的材料;學生接受新知識、新技能有困難,教學內容有一定的跳度,教師就需要安排鋪墊性的材料,以舊引新,以低引高,揭示新舊之間的邏輯關系;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師需要提供探索性的思維訓練材料,設計各種變式訓練的問題。5、備好習題,正確組織練習練習是數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於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國、基本技能和發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他們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練習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夠及時發現和彌補學習中的遺漏和不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要注意充分發揮練習的作用,加強對解題的正確指導,應注意引導學生從解題的思想方法上作必要的概括。教師必須加強對習題的研究,對習題作出精心的選擇和安排。選擇必須從練習的目的、內容、形式、分量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去考慮,才能使學生練得適當,練得有效果。為了使選題達到上述要求,教師首先必須按照對學生的要求,將教材上的全部習題演算二遍,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明確習題的目的要求。對於教材中的練習、習題、復習參考題這三種不同類型的題目,要注意各題的具體要求、解題的關鍵、解題的技巧以及習題的格式,分析哪些學生可以獨立完成,哪些需要提示,哪些應作題講解示範。②明確習題的重點習題是為鞏固基礎知識服務的,因此,選擇習題也必須考慮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讓學生集中精力圍繞有利於發展智力和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去訓練,要注意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在進行課堂練習和布置作業時,掌握習題的重點。③確定習題的解答方式要求學生採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解答習題,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和題目的不同特點,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智力發展水平等具體情況,分別採用口答、板演、復習提問、書面作業、思考等方面進行練習。一般來說,數字簡單、運算不繁或論證較易,又是必須掌握某一基本概念、定理、法則或公式才能回答的問題,可以作回答題;計算或論證不甚繁雜,但具有典型性,能體現知識、技能的具體應用以及書寫格式要求規范化等特徵的習題,可作板演;能鞏固舊的知識,且容易由之引入新課內容的習題,宜作課堂復習提問題;計算較繁或論證較難,以及涉及知識面較廣的習題,可作書面作業題;思考性較強、敘述較繁的習題,宜做思考題。④衡量習題的份量練習題份量的多少,要根據題目的難易程度和學生解題能力的強弱等來決定。題目太簡,份量太少,輕面易舉就可以完成解答任務,這樣不僅達不到練習的目的,而且學生也容易產生自滿情緒。題目太復雜,份量太多,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解答任務,不僅容易使學生喪失信心,而且會加重學生負擔,影響學生全面發展。一般,教師布置給學生的練習題,應當根據課內外可能給予的練習時間,及教師與學生解題的速度比(1:3-1:4)等來確定份量。但是,由於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所以布置作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除有統一要求的基本習題外,還要有一些要求較高的選做題或思考題,以滿足學習較好的學生的需要,使他們的數學才能得到發展。此外,教師還要善於根據教材和學生的需要自編、改編或選編一些補充題目,特別是應當自編一些過渡題、聯系題和綜合題,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掌握方法和靈活應用。二、學生情況的了解和分析教師設計教學總是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過到一定的目的。是否能達到這個目的,需要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現狀,找出現狀與目的之間的差距及產生差距的原因。1、了解、分析學生的認知結構 學生的認知結構,是指學科知識的實質內容在學生頭腦中的組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是否有適當用以同化新知識的觀念,這些觀念是否穩定、清晰,以及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中的知識可辨程度,都會直接影響學習活動的效果。如七年級「有理數的運算」教學,其中新知識包括:有理數加法和減法(運演算法則、運算律)有理數乘法和除法(運演算法則、運算律)有理數的乘方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用以同化新知識的觀念不僅僅是有理數的知識,還就包括小學階段的算術數以及算術數的四則運算,那麼有理數教學的重點就集中在相反數、絕對值的概念提示以及掌握運算符號法則的教學上。教師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分析,就會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哪些內容學生已經理解、掌握,不需要教師再多講解;哪些是學生雖然了解,但是隨著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化,內容要求的提高,還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哪些內容理解不深,掌握不熟練,但只要教師稍加點撥就能加深理解和掌握的;有哪些知識還屬於難點,需要教師在今後教學中作精心安排、逐步解決。2、了解學生的思維狀況和思維特點有經驗的老師好不僅分析學生學習情況的結果,還很注意把產生結果的過程作為學習情況分析的重點,重視學生學習數學心理活動過程和心理變化的規律,注意 分析學生學習心理的各種障礙。為了及時排除障礙,教師應該分析產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同樣一個題目,可能有許多學生都做對了,但可能他們有著不同的思維過程;可能有一些學生做錯了,但是造成錯誤的原因也許不盡相同。還要分析不同類型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因為每一個學生的生理素質、生活環境、教育條件、愛好特長都不一樣,既要研究學有作餘力的學生的學習心理,又要分析學有困難學生的個性心理。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與分析,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依據。掌握以上情況後,一般可將全班學生按學習優秀、學習中等、學有困難歸為三類。課堂教學的設計是以大多數中等水平學生的情況為基本出發點,同時又適當注意照顧兩頭來考慮。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建立教學反饋系統,使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習情況,進行對教學的有效控制。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是信息輸出,還要注意課堂學習中學生的一些細微反應,課後批改作業不是例行公事,而是接收教學信息的重要來源。第二,疏通了解學習情況的各種渠道。教師必須廣泛地接觸學生,傾聽他們的回答,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敘述,為他們提供更多表達想法的機會。第三,主動開辟了解學習情況的途徑。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系統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通過其他任課教師了解學生個性心理、愛好特長;進行家訪、個別輔導、談心,有針對性地了解學生的情況,等等。三、確定課堂教學目的確定教學目的的意義主要有四個方面:①教學目的是選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依據;②課標規定的中學數學教學目的是通過各章、各節、各課堂教學目的得以落實的;③教學目的是評價教學成效的依據;④教學目的為學生明確學習要求提供依據,每一堂課如果教學目的含糊,就很難引起學生對教學的注意和興趣,更談不上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制定教學目的時應該注意關於知識、技能和能力培養的教育目的,思想、道德觀念培養的教育目的,以及非智力因素、個性培養的發展目的。這三個角度就有機地、整體地進行籌劃,而不能有所偏廢。在某一堂課的教學中可能強調幾個側面,但是從整章、整個課程看應該是整體目的最優。另外還要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出發制定教學目的,並用簡練的語言把教學目的概括出來。四、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就是根據教學目的要求,把教材加工成課堂上便於師生雙邊活動的程序材料。這里的材料不局限於一本教材,還有教學參考書、指導書。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補充適當材料,圍繞教學目的引經據典、廣征博引以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教學效能。在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時實際上同時考慮了教學方法。一般說來,任何一堂課都不會採用某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使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並不是一一對應的,對同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選用教學方法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即使內容相同、學生相同、教學條件相同,也可選用不同的方法,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具有各自的特點和作用,根據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認知活動的基本形式,可將教學方法分為四種類型。1、講授法講授法如果運用不當,就會導致教學上的「滿堂灌」,在應用講授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講授的內容要有高度的科學性、思想性和系統性,要把握內容的邏輯結構,抓住重點和關鍵。(2)講授時,應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為出發點,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教師要把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轉化為學生認知過程。(3)講授過程中,要善於創設問題的情境,即善於設疑和解疑。(4)講授語言要准確、精煉、清晰、生動,深入淺出,快慢適度。2、討論研究法討論研究法的模式一般是:(1)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2)學生對所提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整理分析思路與解答方案(3)學生分小組或大組討論研究,交流思維成果,對從不同角度提出的解答方案,就正誤、繁簡及構思的優劣進行爭辨和探討(4)教師對解答進行分析、概括、提煉和總結,對學生的積極思維,從量上加以鼓勵,從質上加以評價討論研究法能改變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狀態,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多向信息交流,形成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氣氛。討論研究法的不足是,討論的內容面小,不利於能力的全面訓練和提高。如果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討論問題或流於形式或鑽牛角尖,達不到討論研究的目的。此外,討論研究法時間花費較多。3、自學法自學型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上,其一般模式是:(1)教師提出問題,布置內容,列出提綱,引導自學(2)學生閱讀內容,進行操練,從中發現問題(3)教師巡視,了解和掌握學生自學的進度和疑難所在,從學生各自的基礎出發,進行個別指導(4)教師就深刻理解內容、突出關鍵、解決難點、小結規律方面進行精講(5)學生運用知識,在較高層次水平上操練自學法的不足是,基礎差的學生較難適應,缺乏智力的相互激勵,學習氣氛較為沉悶。4、發現法發現法的一般模式是:(1)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提出要求解決或研究的問題,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探究的要求,明確發現的目標或中心(2)對所提的問題,提出解答的假設,指導學生思考的方向,選擇各種解答問題的方案(3)協助學生證明假設,如有不同觀點,可展開討論,使學生能運用自己已忣和知識闡述自己的觀點,提出論據和論證(4)教師對爭論和證明作總結,得出共同的結論,及時反饋鞏固,使學生建立新的認知結構如何選擇或確定良好的教學方法,必須考慮下列三種主要因素: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除了這三個主要因素外,教師自身條件和教學物質條件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
『肆』 小學數學說課怎麼准備
1.說教材。
能制定較為完滿的教學方案,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進提供前提條件。這主要包括:
(1)介紹課時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說課中教者首先要闡述所備、所上的數學課在整個的一節、一章乃至整個小學數學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課時教學內容。這是由數學教材環環相扣、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序列性所決定的。
(2)提出本課時的具體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時備課中所規劃的課時結束時要實現的教學結果。課時目標越明確、越具體,反映教者的備課認識越充分,教法的設計安排越合理。說課中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地提出「通過教學,使學生能正確計算××習題」一類的套話,要從識記、理解、掌握、應用四個層次上分析教學目標。課時目標制定中還要提出思維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養目標,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和興趣、習慣培養目標。
(3)說說本課教學內容包含哪些知識點,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學內容的,教材敘述語言與例題怎麼俗配,按計么順序展開的例題與習題的分布類型,其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是什麼。
2.說教學程序。
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認知規律,也是課堂教學是否優化的標准之一。數學說課中的教學程序有點近乎教案上的教學過程安排。在教案過程自己能清楚的可不必都寫出來,而說課中不談清楚,別人不一定都了解,詳略、繁簡不同;教案上重視具體教學內容安排,而說課介紹重視教學環節的次序和方式。備課只要備出是什麼,說課不但要說是什麼,還要說說為什麼,讓別人接受信服,內容構成不同。說教學程序,還得注意運用概括和轉述的語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盡可能少用課堂內師生的原話,以便壓縮實錄篇幅。
3.說教法。
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所採用的主要方式。這是改進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方面。比如,教學思路和策略上,可以選擇目標教學的方法,嘗試教學的方法,發現教學的方法,閱讀自學的方法,組織小組討論交流的方法等;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現上,選用題組呈現或一題多變的方法,投影、錄音的方法,教具模型演示的方法;在思維活動的組織上採取由實例列算式抽象的方法,從個別到一般的概括方法,由此及彼的類比推理方法,比較對照、區別異同的方法等等。指導學法方面,有指導學生閱讀數學教材的方法。有組織學生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的方法,有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有安排學生操作、演示的方法等。敘述教法和學法,要注意堅持使教法學法有利於突出教材重點、突破難點,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和年齡特徵,不是為了翻花樣,圖形式花哨。
4.說練習。
作業的安排和板書設計。練習作業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活動,猶如工業生產中的「產後服務」。說課就要談談是如何安排練習作業的,比如從內容上圍繞重點,鞏固新知;從層次上逐層深化、拾級而上;從數量上適度適量,緊湊而可以完成等等。板書是教學內容的濃縮和集中反映,板書要醒目突出,具有內在合理性,要讓人體察到教學的「序」,這就有必要在說課中予以陳述。當然有些數學課的板書並不都顯得十分重要和突出,也可不必說。
一般數學說課材料都可從這四個方面去准備,但也不是面面俱到,眉毛鬍子一把抓,總得有詳有略,有的部分突出一些,篇幅多點,多說幾句。
『伍』 數學課堂運用討論法的注意事項
數學課堂運用討論法的注意事項
課堂討論能有效的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共同進步。曾有一位哲學家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每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而若是思想的話,每人都會有兩個思想。由此可看出,通過討論可以使學生更有效的獲取信息,再經過分析、轉化、吸收,得到新的認識。而讓學力各不相同的學生組成一組討論可以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的目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採取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也體現了現代教育以人為本的觀念。教學實踐也證明合理、有效的運用討論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思維的發展。但不是每次討論都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要想使討論發揮最大的效益,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陸』 小學數學課始怎樣創設討論情境
1、問題需要精心預設,也就是說你設計必須有討論的價值,是個好問題,一般是教材中重點或難點問題。
2、討論需要先獨立思考,然後交流,這樣才不會課堂冷場,教師尷尬。
3、滲並教學設計中必須思考:如果問題無法繼續下去了,教師改如何引導,讓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4、教師在巡視中,密切關注學生的動向,及時引導和調整。並且要附身聽取學生的見解,發現對的和錯的,以便於為後面的集體匯報交流做准備。(這是設計者的一個小小心思,在轎喊仿匯報交流中,你想要什麼答案,就有什麼答案,精彩往往從中生閉纖成,哈哈。)
『柒』 小學數學教師課前如何准備
老師在課堂上要把握好時間,及問題的難易程度,多安排一些學生動手的環節(如,這都是老師必須要考慮的,上黑板上來寫答案。
最後要講的一點是,在講解內容中,把講台當成是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一個舞台。
總之,來知道學生是否都已明白,在課堂上老師要善於觀察學生的表情:不要緊張,上課要能放得開,你這個內容你將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講,上課也不會覺得枯燥,也很受學生歡迎,或是做一個小小的手工製作等),或是做實驗引入正題等等,所有的學生一起來做一個簡單的游戲,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上黑板來表演,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一定要控制好,需要配備多少個問題,是講故事導入課題,還是多媒體教學,每一個環節大概要多長時間講,備課裡麵包括首先要備好課。
其次是上課的狀態,只要你認真准備了,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的!祝你成功:課程的重點內容是什麼,並且課堂上還要有控場能力
『捌』 如何激發小學生數學課堂討論積極性
一、課堂討論前的有效准備
1.明確討論的目的。討論的目的應該是激發興趣,讓學磨扒帆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學生得出什麼結論並不是最重要的,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辨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2.設計討論的內容。討論的內容是實施有效討論的「眼」。因此,教師在討論前要精心地設計課堂討論的內容,並遵循如下幾個原則:有思維的價值性;有情境的現實性;注意解題思維的發散性;注意問題難度的適合性。
3.合理分組,恰當分工,制定討論的規則。教師可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理,公平公正地組建各小組,並根據學生性格差異進行組內分工,務必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有事可做、各執其事、展示潛能、樹立自信。每個角色在每次討論時根據需要可以輪流交換,從而實現小組角色的分工與互賴,促進井然秩序的形成。
4.指導討論的方法。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討論方法,才能更好地發揮討論的功能,這就要求教師耐心地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討論。
二、課堂討論時的有效瞎雹組織
《新課標》指出,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因此,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地發揮其主導和調控作用,實現討論的有效性。
1.准確把握課堂討論的時機。(1)在新知探究過程中,組織討論。(2)在突破知識的重難點處,組織討論。(3)在尋找問題方法處,組織討論。(4)在教學概念易混淆時,組織討論。(5)在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組織討論。
2.合理安排課堂討論的時間。完整的討論過程是由討論前的獨立思考和討論時的相互交流組成的。要充分完成這兩個步驟,就要求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討論時間過短會導致不同的意見得不到充分發表,不利於培養學生質疑與批判能力。但是,討論的時間過長,則會佔用其他教學活動的時間,適得其反。因此,教師要控制好討論的節奏,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討論任務。
3.靈活採用課堂討論的形式。(1)中心式討論和板塊式討論。根據交流討論的內容特點的不同分為中心式討論(即圍繞一個中心議題進行交流討論)和板塊式討論(指教師同時引導學生針對此橘內容的不同板塊進行討論)。前者適用於內容比較集中、主旨比較突出的內容教學,後者則比較適合在並列性、對比性的內容中使用。(2)補充性討論和碰撞性討論。根據交流討論的目的,可以將課堂上交流討論的形式劃分為補充性討論和碰撞性討論。前者是引導學生圍繞一個問題進行的以互相補充為特徵的相容性討論,而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這種討論交流方式所佔分量較重;而後者是引導學生圍繞一個議題所進行的反駁式、對抗式的討論,便於構建對於這個問題更全面的認識。(3)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和全班討論。這種分類是根據交流討論的成員規模進行劃分的。同桌討論是其中最方便的討論形式;小組討論是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某個問題討論,通常4人或6人為一組,這是課堂交流討論的基本形式,一般用於解決稍具難度的問題;全班討論是教師引導全班學生有秩序地針對一個問題發表意見,這種討論交流面廣,影響面大,比較適用於重點、復雜或較難理解的問題的解決。
三、課堂討論後的有效反饋
有效的數學課堂活動需要反饋手段的支持,這種反饋既包括學生的反饋,也包含教師的反饋。教師反饋時要注意多鼓勵、多肯定,即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應給予充分地表揚;如果回答錯誤,也不能絕對地否定學生,應該在肯定其認真思考的基礎上加以鼓勵。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增強興趣,樹立自信心。
『玖』 數學教師怎樣做好課前准備
1.教師准備:
許多有經驗的教師認為:數學課要實施有效教學,教師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准備。
(1)查閱資料。
現在各種教學參考書、備課手冊、板書設計以及報章雜志上刊登的各種教學參考資料,應有盡有。這些資料絕大多是由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專家和教師們所編寫或撰寫的,這些資料對我們的教材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不同的層次進行了比較深入透徹的分析、綜合和概括,提出了多方面合理的教學建議,設計了科學的教學思路,這些現成的教學經驗對我們備課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指導作用。如果我們能很好地利用它們,就可以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彎路,也可以爭取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更合適的教材教法。
我們平時聽公開課作的聽課記錄、自己上課的課後記錄,也是很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公開課凝結著講課老師的探索創新的心血,其中的成功與失敗也可以作為我們教學的借鑒。
因此,我們堅持多查閱資料,多聽課學習,對有參考價值的資料廣采博納,取其精華,擇人之善而從之,對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大有益處。
(2)精心備課。
備課,是課前准備最重要的一環,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要備好課,就必須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選擇合適的教育教學方法,對教材進行梳理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備課的直接產物和表現形式是教案。編寫教案是教師備課的結晶,是進行教學的依據,使每一堂課都有明確的目的性、科學性、預見性和計劃性,並合理地分配課堂的時間。有的教師卻不以為然,他們或者是把別人的教學教案「移植」到自己的備課本上;或是乾脆拿著買來的備課手冊走上講台;或者是「一本通書讀到老」,一本教案年年用、次次用。這些應付式的偷工做法極不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編寫教案,既不是課文的抄錄,也不是參考資料的湊合,而是對教材和各種教學參考資料進行創造性地加工的成果。數學教學工作本身是創造性很強的一項工作,每一堂成功的課例都體現了教師新穎的設計創新的結果。即使是同一教學內容,由於教育對象不同、班級基礎不同、要求不同等等,這些都要求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走出現成教案的圈子。我們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本班學生實際,確定講解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要講清知識性,還要有思想性,把教學與教育結合起來;注意智力因素教育與非智力因素教育相結合,還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意志與求知慾,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等。精心設計教法,考慮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編寫出切合本班學生智能發展的教學方法。
我們必須適應教改的形勢要求,深鑽教材,了解學生,研究教法,精心備課,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如備課要求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我們只有緊密圍繞做好這三備工作,寫出來的教案才是算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講台的教案。
(3)准備教具。
教具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和措施,藉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識具體化和形象化。既能達到直觀、形象、簡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也能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直觀教具種類繁多,比如實物、圖片、標本、模型、三機(錄像機、幻燈機、放音機)、多媒體電腦等。上課需要用到哪些教具,我們應做到心中有數,並於上課前准備好。如果是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必須在課前檢查一下電器是否正常,所要用到的軟硬體是否已安裝並可正常運行。最好自己先預做一次演示實驗,以保證上課演示的成功性和准確性。上課時,教具擺放的位置,演示的時間也要考慮好。這些工作做得充分和細致一點,可以避免因教具准備做得不足而產生不必要的干擾,影響教學過程的順利開展。
(4)靜心想課。
寫好教案不等於就能上好課,想課是備課的補充、完善和深化,是上好一堂課的保證。如果我們寫好教案後在頭腦中回憶教案的整個過程,像看了電影後重現一樣,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步驟、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等方面進行通盤教慮,進而作出相應的調整、增補、刪減等工作。可以說這是對教案的再加工,它會使課堂教學目標更明確,重點更突出,結構更嚴密,條理更清楚。
想課,這一步工作對於初步走上講台的青年教師來說更為重要。因為它們對所講的教材內容並不是很熟悉,並且是初次編寫該課的教案。經過課前靜心想課,上課會變得主動、自如、連貫。上課時就容易把精心編寫好的教案得以在課堂中體現和實施,避免只限於紙上談兵的局面。
(5)課前侯課。
侯課,也是上好一堂課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我們在上課預備鈴響之時准時到達課室門口侯課,可以達到以下三個目的:首先,暗示了學生該上課了,使還在課室外遊玩的學生趕快進入課室,使課室內的學生趕快回到自己的座位,逐漸穩定情緒,作好上課的准備;其次,起到調節我們自己的情緒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課時以良好的情緒和精神來感染學生;再次,會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有利於學生嚴於律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逐漸養成惜時如金的良好行為習慣。試想,若一個教師在上課鈴響過之後才匆匆趕到課室,那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影響學生有意注意的轉移和惜時的良好習慣的培養。對於初步踏上講台的年青教年來說,課前侯課會起到穩定情緒、防止怯場的作用。
(6)及時總結。
課後總結,既是當堂課的課後經驗總結,是成敗的記錄,也是下一課的提前准備。我們把每一節課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及時歸納總結,為以後的課前准備帶來寶貴的參考經驗,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不斷上課,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幾年之後,十幾年之後,那時我們才會真正稱得上是一個經驗豐富的人民教師。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准備做得越充分、課堂教學效果就越好。這一點我們大部分教師在實踐中都有所體會。所以,我們上每一堂數學課,都不容忽視以上課前六個方面的准備工作。
2.學生准備:
要實施有效教學,除做好教師准備工作外,學生的准備也必不可少,它是提高聽課效率的先決條件。
(1)用品准備
上課前,必須准備好課本、練習本、筆記本,要削好鉛筆,裝好圓珠筆,灌滿鋼筆水等,有時還要准備好圓規等工具。不要等到老師開始講課了才想到去找東西,這樣不僅會浪費課堂上的寶貴時間,而且還會打亂聽課的思路。
(2)知識准備
一般來說,每個新的知識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拓展的。實踐證明,人們可以從舊知識的復習中得到新知識。所以,要學好新知識,一方面要復習好前面所學內容,另一方面要預習好新知識。這樣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聽課,效率就會更高。
(3)體力准備
除了平時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外,還要合理安排好休息時間,保證每天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並做到早睡早起。夏天要適當午睡,但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左右即可。應充分利用好課間時間,要到教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做些輕微的身體活動。這樣就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去聽課,效果自然會好。
(4)心理准備
聽課不能帶著情緒,不能憑對老師印象的好壞,更不能憑對數學學科有沒有興趣。無論哪一老師上課,都必須認真去聽。不同的老師有著不同的教學方法,每位同學要在摸清老師的教學特點的基礎上去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
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培根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可見,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而課前准備是教師上好一節課、學生學好一節課的基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養成做好課前准備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讓良好的習慣貫穿學習的整個過程,必然會獲得良好的效果。
俗話說:有備無患。只有師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備,課堂才能是積極主動和科學有效的。在教師的合理正確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我們的數學課堂一定會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