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數字科學 > 如何理解數學教學評價

如何理解數學教學評價

發布時間:2023-04-06 00:36:37

1.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課堂評價

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在課堂教學評價上曾經片面的把甜言當作鼓勵,把蜜語當作呵護,使數學課堂評價失去了實效性,學生或變得麻木,或變得貪婪,種種負面效應不能不讓我們反思,我們的數學課堂上究竟需要怎樣的評價?什麼樣的評價語言才是最有效的呢?因此我們在半月談中開展了關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的專題研討,通過問題的徵集、課堂對照、論壇跟帖等過程,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探討,結合大家的觀點與網上資源,我們搞了這次「集成性講座」,所謂「集成」就是指集中了大家的經驗、匯聚了大家的智慧,由我進行綜合整理的一個匯報性質的講座,在組織材料的過程中,可能存有個人的感受與理解,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聊友批評指正。
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也就是通過課堂上的交流與對話,能促進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對數學的認識等,能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能指導學生思考、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評價語言就是有效的課堂評價語言。因此我們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之前,首先要明確評價的目的是什麼?
評價的目的:
根據新課程的詮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評價不僅僅是學習成果的甄別與選拔,也不是單一的判斷是與非,它應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給予的傾向性意見。教師的評價傾向,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感起到即時的調節作用。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不論是一個詞語還是一個眼神,都會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相應的行為表現。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所以我們的定位就是:判斷與診斷同步、激勵與促進並行,明理與導向共存,讓學生通過課堂評價實現思維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溝通,學識上的提升,從而讓課堂教學因評價而美麗!
那麼在課堂評價中如何實現這樣的目標呢?我想我們要實現這樣四個轉變:
評價原則:
1、評價主體從雙邊到多邊的轉變。
在當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評價主體的多元參與,從雙邊對話式到多邊互動式,不僅是由老師評價學生,學生也可以評價學生,不僅是一對一的進行評價,還可以是小組內外的群體評價,不僅是真實的人物來評價,還可以是虛擬的學習夥伴來評價,例如:在某教師組織練習的過程中,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在學生做題闖關後屏幕上出現:祝賀你過關!的字樣與喜歡的卡通形象等。另一方面,我們還當關注評價的客體,也不應該僅僅停留與行為主體進行評價,還應關注群眾性的即時評價,比如傾聽者、協作者等。
2、評價形式從單一到多樣的轉變。
評價的形式不要局限與語言上的呈現,還可以通過你的眼神、動作、手勢、微笑等體態語言達到評價的效果,另外還可以引進第三者評價,比如學習夥伴的語言提示,比如電腦課件的動畫效果,比如卡片評價、課堂表現記錄卡等。
3、評價語言從籠統到具體的轉變。
語言是實現課堂教學評價最直接的工具,也是師生之間情感溝通的最佳方法,因此我們給學生的評價必須是真實的、真誠的、真心的、具體的,不能講套話、空話、假話、大話,既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不能誇大學生的成績,說好話不等於絕對的鼓勵,我們應當學會直面學生出現的錯誤,適度的評價學生的表現,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要讓評價語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好——好在哪?棒——怎麼棒?一定要具體,既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判斷,更要讓學生知道好的程度與努力的方向,千萬不要讓你含糊不清的籠統評價成為善意的謊言!
4、評價效應從短效到長效的轉變。
課堂上的學習評價一般都是瞬時評價、即興評價,它關注的是學生當前的行為表現,它所具有的效應也多是短期的,但我想我們不應該受課堂的局限,而應當把學生的課堂表現作為一種學習成果與階段評價、學期評價相結合,把課堂內外有機結合,不孤立任何一種評價形式,從而建立完整的、科學的評價體系,讓課堂評價也發揮它的延遲效應,讓課堂評價也成為學生一個基本信息,為學生的長效發展服務。
如果說好的教學設計是一種預設的美麗,那麼好的評價就是一種生成的藝術。那麼如何讓評價展現藝術的魅力呢?我認為應該要找到好的評價策略。
評價策略:
A、以「問」促評:
不言而喻,以問促評就是教師通過提問、設問或反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的自我評價與互動他評,讓學生有評價的意識。例如某位老師在教學前的復習檢查中直接提問:
例:教師幻燈片出示50+12 58+5 40+7 5+25 30+20
學生獨立直接寫答案
教師與學生核對答案
師:看看自己算得怎麼樣啊?
生:非常棒!
師:那就在自己的口算紙上畫兩個小星,表揚一下自己!
再如:學生在課堂上出現錯誤時,我們可以以反問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以設問的形式給出評價,引導學生二次探究,也就是說將錯誤當成是正確的答案進行再探究,激發使其「錯誤」與「正確」發生矛盾沖突,在沖突中發現、探究知識的方法。矛盾是激化現有知識與固有知識的本質區別的原動力,當學生在探究中發現了錯誤,則更有興趣去探究錯誤的原因,才會深入的展開研究,發現問題的本質,最後才會恍然大悟,此過程真是學生體悟新知識形成過程,才會更有效地建立新知的連結點,有助於學生內化知識,也有助於知識的再延伸和拓展。同時探究中迸發的思維火花會不停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帶給學生巨大的樂趣,學生審美的素養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B、示「意」代評:
課堂即時評價時教師不但可以用富有激勵性和啟發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數學學習方式的滲透,而且可以通過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地評價。應指出的是,特別是批評學生,要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和人格,要給學生「留一點面子」,不要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個別同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不應大聲地呵斥,而是一邊講課,一邊自然地走到這位同學的身邊,用手摸摸他的頭,輕輕地把他玩的東西放好,巧妙地提醒他注意並改正。
C、借「物「獎評:
「給孩子兌換獎品的物質獎勵才對學生有效嗎?」我想對孩子的少搞一些物質評價更好些,有些物質獎勵,對孩子有個努力的過程是很好的,但是有些老師在當堂課上有一些比如鉛筆、蘋果、學具等等這樣的物質獎勵。這個就不應該提倡的,可能會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功利性。我所說的借物獎評是指藉助物化的東西,給予學生一種階段性的期盼,比如有的學校實行「好卡」是個圓形的,一邊寫學校的名字,一邊是「好」字。每個月班主任老師和科任老師都到大隊輔導員老師那裡領取「好卡」,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領取規定的數量的「好卡」。老師如何發給學生的呢?是上課表現好或者做作業時得到A+都會給學生一朵紅花,老師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決定多少紅花換一個「好卡」,比如我教數學就8朵紅花換一個「好卡」,美術學科每周課少,就5朵紅花換一個「好卡「。學生對換取「好卡」很積極的,學生再用「好卡」到大隊部換取鉛筆、鋼筆等。有的學生儲存了幾年的「好卡」可以拍賣,換自己很喜歡的東西。從紅花-「好卡」-換取獎品,這樣有培養學生一點意識,攢「好卡」,就是攢錢。
D、言「語「實評:
通過語言進行評價是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這里只強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要針對不同的行為主體做真實、具體,也只有用心說出來的評價語言才最具有實效,要以交流的形式、讓學生通過你的語言、語氣、語意得到啟發,要讓學生知道此語對誰而言?為何而言?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到所言是非、程度和導向。要做到言之有理,語過添情。具體的評價語言請參看精彩課堂評價語言100句。
評價結果:
課堂評價因課堂而生,但不能隨課堂而止,對於評價結果應當作為一個參數,記入學生的成長檔案,記入教師的教學手冊,定期整理,反思總結,讓課堂教學評價起到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師能力與改進教學效果的作用。
1、學生自己記錄在作業、書角或卡片上,幫助學生回憶課堂上的精彩、分析課堂上的不足,積累學習上的經驗,激發學生再次努力的信心、引導學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2、創建教室評價牆,讓學生在每節課後形成習慣,到評價牆上寫寫、畫畫,用心與心之間再次對話,對自己或對同學做反思性評價,比如:在這節課上我的遺憾是……,或這節課上XXX表現的非常好……我要超過他……等等,讓課後延遲性評價,增進學生間的友情,促進學生的自省意識,從而激發學生後續課堂上的表現進一步得到完善。
3、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可以當堂把握,但對於一段時間內的表現不一定準確的衡量,因此,我們老師也有必要將課堂教學評價記錄在自己的教學手冊或學生的評價手冊上,它將為老師的行動研究提供最真實、最直接的參考資源,同時也是對學生的進行學期評價的一項基本材料。
新課程的課堂評價提倡的是強化激勵和反饋的功能,幫助學生發展多方面的潛能,認識自己、擁有自信。我們教師要走到學生中間,走到學生的心中,以我們恰如其分的表揚、充滿關懷的批評、滿懷希望的鼓勵,為我們的學生構建一方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讓他們在數學的王國中自由地遨遊。
數學學習的評價
淞一小學 劉慧靈
做了二十多年的數學教師,一直在一線崗位上奮斗,由於任教的是主課,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必不可少。從以前只考慮學生的分數,到如今的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感覺到時代在進步,教學評價也在慢慢有了變化。
多年來,考試作為唯一評價學生的學,教師的教的評價手段。已經不能客觀、全面、多元性的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要改變這個局面,教師所面臨的挑戰很多,最大一個挑戰是教師自己的評價理念轉變。單一的考試形式很少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而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學生。我們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有其獨特性,如個人興趣、個人發現以及個人在學習中的體會……而這些,考試都無法替我們記錄。評價結果越是多維度,越是個性化,反映出的學生的學習就越全面和具體。
教學評價是根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中的諸多因素進行綜合的全面的價值判斷的過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已經產生了多種不同的評價標准和評價方法,如: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等。然而新教學模式需要發展學生許多新能力,傳統的評價標准對於新能力有相當的局限性。數學的新課程標准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和評價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如今的教學評價已經不是以往的教師的幾句評語或一份數學學業成績考評分了。評價的主體也不再是單一的教師。它包括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
首先說說學生自評,這是學生對自我的一種激勵和反饋。巴班斯基在怎樣評價教育過程最優化的效果時指出:「學生的行為,他們的學習態度、個性中的優良品質數量和參與學習活動中所表現的教養水平等可使我們對教育效果做出結論。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就能獲得最准確的評價。」在教學中有時就讓學生自己評評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有時學生回答問題,告訴他再聽聽別人的回答,然後說說感想,實際上這也是給學生自我評價的機會。通過正確的評價,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比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時,在做到較難的組合圖形的周長是,學生有畏難情緒,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對能獨立做出的學生請他說說感想,對自己的成功做個評價,學生非常高興和自信,對自己做的評價是我很棒,對一些通過指導後做出的學生,他們的對自我的評價是還可以,還要努力。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可以找到繼續努力的方向。
其次是小組評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創造力最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人的創造力,並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所以我們的小組評價一定要民主。使學生體會到集體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小組合作中進行小組評價可充分發揮了學生評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避免個別學生在小組討論時產生依賴性,不積極合作參與的狀況。如在小組合作交流後請學生進行小組內的評價。.如某某同學發言熱烈;某某同學有創新;某某同學動手操作能力特強.使整個小組不但有明確的分工,而且每個同學都發現自己小組另外同學的優點,同時自己也得到其他同學的肯定。讓學生在小組評價中體會到了學習數學成功的喜悅,激活了他們的個性和對數學的嚮往.當然小組評價也可以是小組與小組的評價。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教師評價如今更要注重過程性評價,指出學生在學習數學上存在的問題,鼓勵她今後要繼續努力。通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即時診斷,即時反饋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例如在寫學生手冊時,我給小李學生的數學評語:思維很活躍,經常有創新性的回答或解題方法,但在計算方面還有欠缺,需要繼續加強。給小張同學的評價是,你是個認真的孩子,作業整潔,正確率高,成績也很穩定。但如果上課能更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你會更棒的。學生實際也非常在乎老師的評價,明顯的在這以後,小李同學的計算正確率提高啦,小張同學的上課舉手次數多了起來。這就是教師評價的積極效應。
最後是家長評價,是評價體系中必不可少的。因為現在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緊密相連的。我的數學教學怎麼能離開家長的大力支持呢?所以有時學生的作業也可請家長寫上評語。如我在教學計算器後就鼓勵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作業,學生先用筆算,家長用計算器幫助檢驗,並給與評價,使學生體會到了和家長一起學習數學的快樂,這些評價對孩子學習數學更是一種動力。
學業成績,無論是總結性的還是形成性的都屬於目標參與性考評。成績考評是一件很嚴肅的工作,要以教學大綱作為成績考評的依據,考出學生的真實的數學水平,評分必須科學、客觀。最後必須作出群體的質量分析,以達到改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數學的新課標不僅要關注學業成績還要重視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我在教學中發現班中有一學生對數字非常敏感,他能很快的很精確地進行計算。但由於他的語文基礎很差所以他在理解數學題目上有很大的困難,因此他數學考試成績一直不理想。但我評價他是個數字博士,這樣的評價似乎是高估了他,但從此他在學習數學上很有信心。後來他的語言理解能力也不斷地進步,最終真正學好了數學,他的其他功課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不僅關注學習的後果還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對於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就要求他們建立一種著眼於學生學習過程與情感體驗的發展性評價觀。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實現不同學生的不同數學現實,要切實體現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時就要使評價的功能由選拔轉向傳遞信息,使數學學習評價成為師生交流的渠道,成為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指南。重視學生的數學學習進程,關注其在學習中的態度與情感,使其把數學學習作為一種快樂的體驗的過程。這也要求教師對於學生學習成就的認定不以分數為標准,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是否符合其自身的特點與需求。在數學教學評價中有時對錯答案只有一個。但是教師的評價不急於公布正確答案,也不急於評價學生的好與壞。而是需要巧妙的利用過程性評價來使學生體會到學習過程的快樂。例如在教學《連續進位加法》時有一部分同學的練習題答案都出現了類似的錯誤。雖然正確答案只有一個,但是教師並沒有對此進行評價,而是請兩種答案的人進行辯論。都來說說自己的這么做的理由,經過一番討論才發現原來部分學生自己有丟三落四的毛病,該進的一沒有加到前一位上去。這時老師再乘機進行總結性評價。這樣學生從這樣的討論中得出了計算的法則,記憶猶新。而且這也是對自己的一次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真正體現了評價的激勵和改進的功能。
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尤其要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的進步和變化。聽說國外教師可以因學生在課堂上從未提出過問題而不給高分。中國的高分低能的事例也同樣說明了評價應當是著眼於學生的個體發展,而對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來說,最好的著眼點莫過於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情感、態度和愉悅的學習體驗。因為現在的數學教學更重視個性教育,張揚學生個性的教育。個性化的創新。像演算法多樣化就是一種創新。教師在此的評價直接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展趨向。
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與過程和方法的關注與整合。強調評價的過程性並且關注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改變將紙筆測驗作為唯一或主要的評價手段的現象,運用多種的評價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除了紙筆測驗以外、成長記錄袋評價和表現性評價等。行為觀察主要是在平時的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活動中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情境測驗和成長記錄也是數學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教師可以用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日記已經讓學生走進數學生活,感悟數學是現實的是有用的,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可以通過數學日記寫出數學發現,數學思考,數學方法等這些都是對數學學習的一種評價過程,也是數學教師評價學生的數學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因為通過學生活動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不但能夠評價學生知道了什麼,還能夠評價學生能夠做什麼,還可以在學生的實際活動中評價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與他人的合作、交流與分享,評價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等。
需要注意的是,提倡新的評價方法並不是否定已有的評價方法如紙筆測驗的作用,各種評價方法都是為一定的評價目標和評價內容服務的,必須根據不同的評價目標和評價內容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應避免在評價方法改革中出現趕時髦和形式化的現象。例如,對於基礎性的知識點,利於紙筆測驗進行評價是恰當的,能夠很好地保證評價的覆蓋面和深入程度;而用紙筆測驗可能就難以評價學生的探究、實踐和創新能力,不能簡單否定。同樣,用表現性評價評價學生的基本知識點不但費時費力,還不能保證覆蓋面。每種評價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同時也存在不足,我們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如成長記錄和表現性評價存在著費時費力,管理難度大,對教師要求高,評價結論的一致性相對較差等困難和不足。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教師運用各種方法的能力,保證各種評價方法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在具體的評價實踐中要取長補短,根據不同的情境和要求運用不同的評價方法。
教育評價的專家們認為,評價的作用不在於證明,而在於改進現狀,這是對評價最好的解釋。數學教學的評價要多樣化更要使其評價的程序清晰、簡易、評價方法簡便易行。這一切不僅具有教育性,客觀性,科學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這才能推廣使用。新課程的實施任重而道遠,必須在許多方面做出變革以保障新課程的落實。但願我們的課程評價,特別是我們的數學學科的課程評價也走向更深入的研究之路。
總之,作為任課教師,如何讓評價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在每一次評價後有學習的新目標,是我應繼續探索的新方向。

2. 如何評課數學課

評課數學課的方法如下:

關注課堂上學生的表現

1、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教學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新課程理念下,學生需要改變被動的學習狀態,變成主動學習、主動參與。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與否取決於教師的引導,由此也可以檢驗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2、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學論教」是現代課堂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這里的「學」,一是指學生能否學得輕松,學得自主;二是指學生有沒有會學,有沒有學會。這是評價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但要杜絕課堂浮躁、盲從和形式化的「有溫度,無深度」傾向。

3、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外在表現。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言語和教學思路提問和啟發學生從各種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思考、探求問題的解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誘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能自主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去,品嘗獲取知識的愉悅,學會學習的方法。

2、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利用45分鍾,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是一堂課成功的必要條件。教學方法選擇合理,就能夠使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的、合作的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氛圍。

3、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體現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深度指的是學生對教師所授知識理解、掌握的程度;廣度指的是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的人數比率。

3. 數學課程評價體現哪些方面

數學課程評價體現哪些方面
教學評價:根據一定教學目的和教學原理,運用切實可行的評價方法和手段,對整體或局部的教學系統進行全面考查和價值判斷。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評價主要立足於課堂,它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的評價。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功能:
1.導向功能-評價的本體功能。書面考試發展的弊端:導向功能的無限膨脹,使教學失去了自身的依歸,成為評價的附庸。
2.反饋功能―評價的根本目的。促進教與學的改進。
3 .決策改進功能 -評價的最終目的。改進課程與教學的決策,改進教與學的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師生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范疇:
包括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評價、小學數學考試評價以及以自我反思為主的教師發展性評價。
1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是將文本課程與先進教育理念轉化為實踐,轉化為學生發展的現實渠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是決定學生學習效果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1)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與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究竟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轉變?
新課程從評價目的、評價重心、教學目標、課堂結構、教材處理、教師角色、學習方式、學習效果、教學手段等方面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重新思考和定位。嘗試通過要素評價法、量表評價法、綜合比較法、網路評課法、庭辯式評課法、 「行為跟進式」的評課法等 多種評價方式,獲得真實的評價信息,對現實的課堂教學進行剖析和研究,在「理想」和「現實」之間追求真實的,扎實的,大氣的,靈氣的數學課,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2 .學生數學學習評價 是教學評價工作的核心部分和首要任務。包括:
一是數學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一些基本數學事實性知識,如定義、定理、公式,特定的證明,歷史性的資料等。
二是數學基本能力和方法。即基於上述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應用能力等。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表達、交流、與人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能力的評價。數學方法,是指基本的數學解題思路和方法。
三是數學學習態度與情感。評價學生是否主動地參與教學,對學習數學是否有信心、感興趣,對與數學有關的問題是否充滿好奇心,遇到難題時是否能夠積極努力去克服和解決等。
數學學習評價方式有:課堂觀察表評價、課堂即興評價、數學日記、成長記錄袋評價、作業評價、期末質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
3 .數學考試評價 命題要體現基礎性、綜合性、現實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等特點,改革傳統的紙筆測驗,形式除了閉卷考,還有口頭型考試評價、開放型考試評價、操作型考試評價、合作型考試評價等。
4 .教師的自我反思
通過在自身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反思、在他人評價中反思、在學生評價中反思等基本途徑,對教學事件、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系統的思辯,嘗試課後備課、教學後記、教學診斷、反思日記、教學案例、觀摩分析等多種自我反思的形式,總結成功經驗,查找失敗原因,記錄疑難困惑,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
三、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倡導的基本理念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主要包括:
1、評價目標的多元化。 教師、學生、家長等多方面評價。
2、評價內容的多維度。 兩個緯度:一是學生的數學素養四個要求,包括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二是教學內容四個領域,即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念、實踐與綜合運用。
3、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 可採用書面考察和成長記錄袋、表現性評價、自我反省、數學日記等評價方法相結合。
四、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具體要求
1.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2.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視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4.重視評價結果的處理和呈現,定性與定量兩類方式。
第二章 新課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提綱
1、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和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區別。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標准。
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
學習與思考
1、「一節數學好課有四大『支點』。」談談你是如何理解的?
2、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與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發生了什麼轉變?請你就其中的一個方面舉例加以說明。
3、什麼是要素評價法?它包括哪幾個「要素」?
一、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與現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轉變。
課堂評價有九大轉變:
1.從評價目的上看,由重在甄別轉變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2.從評價重心看,由關注教師的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學。
3.從教學目標上看,由單一目標轉變為多元目標。
4.從課堂結構上看,由線性發展轉變為非線性發展。
5.從教材處理上看,由用足教材轉變為用活教材。
6.從教師角色上看,由權威者轉變為平等參與者。
7.從學習方式上看,由被動接受轉變為自主探究。
8、從學習效果上看,由關註解決問題能力轉變為關注可持續發展能力。
9.從教學手段上看,由形式創新轉變為注重實效。
具體如下:
1.從評價目的上看,由重在甄別轉變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更多的著眼於對教師本身教學水平的的評價。這種課堂教學評價制度,使得課堂教學評價成為評比與獎懲的依據,於是,教學基本功大獎賽、優質課評比、教學能手比賽等各種名目繁多的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在全國各地蔚然成風。盡管此間涌現出了一些優秀青年教師和優秀教學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這種改革動力是自上而下的,並沒有從根本上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重在甄別和選拔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制度同時也催生了一種畸形的教研活動氛圍:執教的老師不希望聽到「意見」,評課的老師不會提「意見」,老好人比比皆是。
《標准》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這種評價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是教與學主要的、本質的、綜合的一個組成部分,貫穿於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從評價重心看,由關注教師的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學。
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幾個新趨勢:
(1)課堂教學評價形式由單一的行政獎懲式的評價轉變為領導、同伴、學生、家長等多主體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式的評價;
(2)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評價方法由指導、考核為主的外部介入式評價轉變為專家引領、同伴互助、教師個人反思共存,尤其凸顯教師個人反思的發展性評價;
(3)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評價方法由研究結果的終結性評價轉變為不但重學習結果,而且更重學習過程的整合式的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3.從教學目標上看,由單一目標轉變為多元目標。
目標有原來的知識性目標為主線,情感目標為輔線轉變成了多元化。
4.從課堂結構上看,由線性發展轉變為非線性發展。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預設和生成共存。
5.從教材處理上看,由用足教材轉變為用活教材。
案例《圓柱的認識》
著名特級老師林良富在教學時,就沒有僅僅停留在這一句硬生生的話的表述上,而是巧妙地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整合,適時地拋出一根足以點燃學生思維的導火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圓柱的高還有其他名字嗎?」學生的思維被徹底激活了,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發現:圓柱形井的高也叫「深」;圓柱形硬幣的高也叫「厚」;圓柱形鉛筆的高也叫「長」等等。一個枯燥乏味的知識點,經過 林 老師的獨具匠心的引導,神奇地升華成為本節課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精彩。
6.從教師角色上看,由權威者轉變為平等參與者
力求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得到充分地張揚;教師在課堂上更多地扮演著組織者、引導者、共同學習者、平等參與者等角色。 「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案例: 「請錢老師配合我們學好這節課的知識」
2000 年,著名特級教師錢希有老師參加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活動。在與三( 1 )班學生課前談話時,錢老師讓他們來說說自己最大的理想。同學們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其中一個同學站起來,大聲地說:「我最大的理想,就是配合錢老師學好這節課的知識。」小孩子純潔無暇的話語深深地感染了錢老師。錢老師接著問這位同學:「你的想法很獨特,能說說為什麼嗎?」這位同學不好意思地說:「我們都知道您是全國著名的特級老師,台下有這么多老師聽課,要是因為我們表現不好而讓您課沒上好,那您多難為情啊?」全場老師鼓掌。這時,錢老師首先謝謝這位同學的好意,然後語重心長地對全班同學說:「其實,你們今天要學的內容,錢老師早在讀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了,剛才這位同學說要『配合錢老師學好這節課的知識',那你們覺得這樣說有什麼不妥嗎?」甲生說:「應該是我們小孩子學。」乙生說:「我覺得應該說『請錢老師配合我們學好這節課的知識'更恰當一些。」台上台下聽課的老師再次自發地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第一次鼓掌充其量是聽課老師對於「童言無忌」的好奇和鼓勵;而第二次鼓掌則無疑是全場聽課的老師對於錢老師超前的教改意識和經過錢老師點化後覺醒的學生迸發出的強烈主人翁意識的由衷贊美。
7.從學習方式上看,由被動接受轉變為自主探究
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角色,自覺地讓學生唱主角,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有意識地體現探索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操作實驗等活動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具有現實背景的活動中去研究、去探索,從而培養學生探索與創新的精神,運用數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交流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8.從學習效果上看,由關註解決問題能力轉變為關注可持續發展能力
我們教學的演變:滿堂灌-講練結合-解決問題-還有什麼問題。我們要關注可持續發展。
9.從教學手段上看,由形式創新轉變為注重實效
在形式的選擇上,又熱鬧到冷靜,我們要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二、一節好課的評價標准:真實 扎實 大氣 靈氣。
這是新時期小學數學課堂的四大支點,即四大標准。
首先新課程呼喚真實的課堂。學生的思維是真實的;教師的情感是真實的。開始我們追求表演式的課堂觀摩,但現在我們需要那種朴實無華的家常菜餚。
其次新課程呼喚扎實的課堂。熱鬧的假的生動的課堂自動生成實際是一些年輕老師教材西瓜皮的借口。在教學中要做到目標制定時想到能力、數學思維、解決問題、情感態度等目標的落實,在課堂上要有精彩的預設。在課堂中要有真正的有效的生成,在課後要有真切的反思和改進。
再次新課程呼喚大氣的課堂。上課時教師要有大家風范、課堂設計要粗曠、流暢、大氣。並做到三個「敢於」(敢於擺脫教材、教案、原定思路的束縛)、三個「不要」(情節、環節、問題不要太多太細太碎)、三個「關注」(關注學生需要、學生表現、學生慾望)。
最後新課程呼喚靈氣的課堂。靈氣是教師課堂智慧的最高體現。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
1.要素評價法
概念: 所謂要素評價法就是以課堂教學評價的幾個要素為支撐點,對整節課進行整體衡量的評價方式。
課堂教學評價的要素應該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行為、教學藝術、教學效果。

4.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標准有哪些

教師教學行為(55分)
教學思想(10分)
1、 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和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2、 面向全體、尊重差異,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教學目的(10分)
1、 教學目標明確、全面、具體,符合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的學習特點。
2、 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的目標體現於教學全過程。
教學內容(10分)
1、 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課堂容量適當。
2、 適應時代發展和學生發展的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科學性、趣味性和挑戰性。
過程與方法(10分)
1、 教學富有節奏,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詳略得當;能恰當地運用各種教學媒體,並做到適時、適度、高效。
2、 重點突出,難點處理得當,善於激趣導疑,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
3、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善於組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4、 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合作共享。教師能夠關注所有學生的有效學習情況,尊重學生的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實用性強;評價目標多元,方法多樣,具有激勵性。
教師素質(10分)
1、 教態親切、自然;語言精練准確,普通話標准。
2、 板書設計合理,字體規范;教具、電教設備操作熟練。
3、 教學基本功扎實,組織、應變和調控課堂的能力較強。
學生學行為(45分)
參與狀態(10分)
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投入,勤於動手,樂手探究,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潛能得到開發,個性得到張揚。
互動狀態(10分)
課堂空氣氛和諧活躍,師生、生生主動交往,愉快交流,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思維狀態(10分)
學生思維靈活,且有創造性;敢於質疑問難,個人見解有創意。
學習達成狀態(15分)
1、「雙基」掌握扎實,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學生有學習數學的興趣,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有信心。

5. 數學教學評價分析五篇

歸根結底,教學的價值在已經在塑造人,交給學生做人的道理,交給學生科學的 思維方式 和自我發展的基本素質,讓他們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評價分析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數學教學評價分析1

生活實際生活是思維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於發現、探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選取恰當的生活情境與教材資料相結合,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並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本事。

一、發現生活素材,凸顯現實性

「空間與圖形」是數學課程資料的四個領域之一,是學生學習數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低年級「空間與圖形」教學中,筆者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感知――表象――思維,把豐富的現實原型與數學知識有效結合來,豐富學生對空間及圖形的認識,發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及空間觀念。教學時,我聯系生活實際,用學生的眼光攝取生活中趣味的「空間與圖形」素材,充分利用有價值的生活素材來補充、重組教材資料,組織學習,從他們身邊熟悉的事例中提取數學素材,使他們感到親切、自然、趣味,進而引發學習慾望。在《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時,我收集了許多漂亮圖片:小動物的、花卉的、生活中的物品、建築物造型、數字卡片、幾何圖形、京劇 臉譜 等,在觀察這些圖形特點時,學生你一言、我一語,之後經過「對折」的動手實驗,學生簡便地明白了什麼是對稱、什麼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在欣賞中感受圖形的對稱美,並且還能找出生活中的軸對稱物體、圖案等。再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我先請學生和三角板交朋友――握手,感知角是尖尖的,之後出示學校、教室、學生活動等情境圖,引導學生發現角,感知角就在我們身邊。之後我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的物品,讓學生發現角,並讓他們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見過的角,進一步加深所學知

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在教學時我把課本知識和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感受、體驗數學知識的價值,感知數學就在生活中、就在自我身邊。

二、靈活處理教材,增強趣味性

教材是範本,僅有靈活地運用教材,才能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我讓「靜」的知識「動」起來,經過體驗活動、多媒體演示,創設動態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進取思維、大膽想像,進而優化教學效果。在教學《平移、旋轉、對稱》時,我先讓學生經過自身體驗感知旋轉、平移,再經過多媒體課件演示,使他們進一步理解簡單圖形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位置。在教學《長、正方形周長》時,我先用動畫演示「小螞蟻爬樹葉一圈」手摸長、正方形活動學具一周,使學生明白了什麼是封閉圖形,明確了周長概念,再讓學生觀察長、正方形物體,根據其特徵,概括優化出計算長、正方形周長的 方法 。再如,在學習《長正方形的面積》時,我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一是節儉課堂有限教學時間,二是直觀引導學生學會計算方法。運用多媒體教學使「空間與圖形」領域中抽象難懂的知識變得直觀而形象,既增強了數學課的趣味性,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自主合作探索,提高理解性

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恰當運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既能夠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參與度,也能夠給他們供給自主探索問題的平台,提高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我在教學二年級《觀察物體》這一節時,我從學生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入手,從站在不一樣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引申到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搭物體,經過學生的合作拼搭、觀察、換位觀察、交流反饋,使他們理解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搭的物體站在不一樣位置觀察時,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如我在教學《擺正方形、長方形》時給每個學習小組供給許多小棒,要求學生合作選取適宜的小棒拼出長、正方形,學生在交流、探討、操作過程中發現:僅有長度相同的小棒能擺正方形,而長方形是相對的邊用的小棒長度相同,加深了對長、正方形特徵的理解。再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中,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小組配合,共同想辦法找到物體的圖形,並把它「變」在紙上,每個學生都進取思考,想出了多個辦法並且他們在每一次的表達和傾聽中,逐步學會與他人進行合作交流。

四、觀察比較發現,引導概括性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中發現是幫忙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策略。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圖形的拼組》時,要求學生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擺立體圖形展示評價時,學生從自我和他人的展示中概括出: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能夠拼擺一個長方體、四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能夠拼擺一個大正方體。再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用三角板確定直角》時,學生確定後,又發現了銳角和鈍角的判定方法。又如,在《學習長、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關系》時,先讓學生觀察圖形,再合作交流各個圖形的關系。採用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有助於學生直觀體會,能激發他們的思維,使學生感知學習數學的歡樂,領悟數學的思考方法,感受數學推理的力量。我在低年級教學中採用貼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方法進行引導,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運用,他們在學習中發展空間想像本事、逐步構成數學思維本事。五、進取動手動腦,突出實用性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他們體驗到所學知識的意義和價值。例如,在學完「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後,可創設情境活動:學校此刻想用48米長的欄桿在教學樓前設計花圃,請你幫忙,畫出設計草圖,並求出它的面積。幫忙學校設計方案,學生都願意,並且學校是學生

所熟悉的環境,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很濃。有的設計成長方形,有的設計成正方形,有的設計成「日」字形……學生都很投入地畫圖、演算,調動創造性思維和已有知識 經驗 去尋找問題的最佳答案。然後教師請學生說出自我的設計理由,再安排小組互相評價,學生在自然而然中學會了知識,同時會深切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總之,生活是數學發展的源泉,我們廣大數學教師要善於去發現、捕捉、運用生活中的具體可感的事例,來啟發學生,感染學生,使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

數學教學評價分析2

1、初、高中教材間的跨度過大初中教材偏重於實數集內的運算,缺少對概念的嚴格定義或對概念的定義不全,如函數的定義,三角函數的定義就是如此;對不少數學定理沒有嚴格論證,或用公理形式給出而迴避了證明,比如不等式的許多性質就是這樣處理的;教材坡度較緩,直觀性強,對每一個概念都配備了足夠的例題和習題。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數知識,緊之後就是函數的問題(在函數中,又分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它們具有不一樣的性質和圖象)。函數單調性的證明又是一個難點,向量對空間想像潛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號多、定義嚴格,論證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學起來相當困難。此外,資料也多,每節課容量遠大於初中數學。這些都是 高一數學 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客觀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 教學方法 我在這學期為了解學習狀況共和學生座談了三次,同學們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不會做。不少學生說,平時自認為學得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帶著問題我多次去聽了初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發現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教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後,都要布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重點題目反復做多次。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和推理上下功夫。從高三教學下來的教師,可能在教學中不知不覺以高三的復習要求去教學,所以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3、高一學生的 學習方法 不適應高中數學學習高一學生在初中三年已構成了固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他們上課注意聽講,盡力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但課堂上滿足於聽,沒有做筆記的習慣,缺乏用心思維;遇到難題不是動腦子思考,而是期望教師講解整個解題過程;不會科學地安排時光,缺乏自學、看書的潛力,還有些學生考上了高中後,認為能夠鬆口氣了,放鬆了對自我的要求。

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要想大面積提高高一數學成績,應採取如下 措施 :

1、高一教師要鑽研初中大綱和教材。高中教師應聽初中數學課,了解初中教師的授課特點。開學初,要透過摸底測驗和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和學生的學習習慣。在摸清三個底(初中知識體系,初中教師授課特點,學生狀況)的前提下,根據高一教材和大綱,制訂出相當的教學計劃,確定應採取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學校也就應組織初、高中教師座談,交流教法

2、高一要放慢進度,降低難度,注意教學資料和方法的銜接。根據我的實踐,我認為高一第一章課時數要增加。要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時注意形象、直觀。如講映射時可舉「某班50名學生安排到50張單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觀例子,為引人映射概念創造階梯。由於新高一學生缺乏嚴格的論證潛力,所以證明函數單調性時可進行系列訓練,開始時可搞模仿性的證明。要增加學生到黑板上演練的次數,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章節考試難度不能大。透過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難度,提高學生的可理解性,增強學生學習信心,讓學生逐步適應高中數學的正常教學

3、嚴格要求,打好基礎。開學第一節課,教師就應對學習的五大環節提出具體、可行要求。如:作業的規范化,獨立完成,訂正錯題等等。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弊病,應限期改正。嚴格要求貴在持之以恆,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成為學生的習慣。考試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為三塊進行教學,每講完一塊都要復習、測驗及格率不到70%應重新復習、測驗,課前5分鍾小條測驗,應經常化,用以督促、檢查、鞏固所學知識。實踐證明,教好課與嚴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環節。

4、指導學生改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可是高中階段學習上的需要,還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但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一方面需教師的指導,另一方面也靠教師的強求。教師應向學生介紹高中數學特點,進行學習方法的專題講座,幫忙學生制訂 學習計劃 。那裡,重點是會聽課和合理安排時光。聽課時要動腦、動筆、動口,參與知識的構成過程,而不是只記結論。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輔導書,以擴大知識面。提倡學生進行章節評價,把知識串成線,做到書由厚讀薄,又由薄變厚。

數學教學評價分析3

素質 教育 推行到今日,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可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主要體此刻下頭幾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明確所要講授新課的教學目標是一個教師最基本的教學技能,也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很多教師卻做不到這些。大部分教師都認為自我的教學目標很明確,自我想要講什麼,想要教會學生什麼,都會明確記錄下來,並且認真按照執行,以為這樣就行了。殊不知,教師的教學資料可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為什麼學、怎樣學等;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技能,還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做人的道理。具體來講,教師只是教給了學生關於教材的資料,在課堂上不停地說教,幾乎占據了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學生完全沒有發揮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為了教而教,為了板書而板書,為了上課而上課,就是沒有為了學生。一堂課下來,讓我們感覺不是教師在幫忙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反而是學生在幫忙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可見,沒有研究到學生的教學目標是不準確的,沒有根據學生而設定的教學目標是不正確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以課堂為載體,時時處處想到學生,將培養學生素質和本事為最終目標。

二、教學方法不正確

教師的教學方法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如何把知識傳達給學生。表此刻課堂教學過程中就是教師要研究教的問題,而不是研究學生怎樣學的問題。教師的課堂教學需要給學生設定必須的教學情境,這是一種學生吸收知識、內化知識的過程。可是此刻的很多教師只是強調課堂教學的外化作用,忽視了學生的理解本事。學生的思維本事和語言表達本事有時是不一樣步的,他們心裡想到了卻不見得能夠說出來;明明自我會做但不必須能夠講解得出來,而教師偏偏要花大把的時間在給學生講解上;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析問題的本事,把學會的知識用在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上,可很多教師還是要把時間放在幾道抽象的應用題上,讓學生算來算去,結果卻所以打消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影響了學生對數學資料的學習。教師教學過程的設計要求教師對教學資料做出合理的教學安排,使其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所以,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研究問題,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設置教學環節,無須學生太多的研究。但實際上,很多教師沒有充分研究到學生的感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向處於被動狀態,成為了教師教學的工具。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應用題時,時常會把解決應用題所用到的知識提前給學生准備好,而不是讓學生自我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被限制在一個固定的范圍內,不利於學習和提高。另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等教學軟體不斷引入教學,本應當給教師的教學增添生機和活力,但很多教師盲目追求所謂的「新穎」「時尚」,過多地使用教學設備,甚至濫用,過分強調多媒體的作用,減少了學生的活動時間,不但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效果,反而影響了教師的教學。那麼,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教學的好方法,能夠促進教師的教學呢?我以為,能夠從下頭幾個方面來研究:首先,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明確真正的教育目標。觀念決定行為。當今世界是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各種信息層出不窮,我們已經沒有精力去把所有的知識都學會,也不可能全部學完。在這種情景下,必須讓學生學會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的發展節奏,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教會學生終生學習的生存理念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明白自我的任務,明確自我的職責,在數學教學中,既要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又要進取培養學生的 邏輯思維 本事和空間意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小樹立遠大的夢想和抱負,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這樣,教師就不會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生氣;就不會為了單方面追求形式完美而設計課堂效果;就不會為了片面追求及格率、升學率而進行「應試教育」。

如此,我們的數學課堂才會出現生機和活力,煥發新的青春。其次,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程改革的成敗。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這方面的特點越來越突出。在實行百分制的時候,量化學生的分數就能夠評價教師的成果。隨著等級制的到來,這種本來能量化的東西也變得模糊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用更好的心態、更高的境界來看待自我的工作。比如,開始實行等級制時,教師討論給學生的應用題評分的問題:如果一道應用題的解答正確,只是答語寫錯了,這題是否算過關。按常規這當然應當算,因為這不影響對學生學習水平的評價。但有的教師認為如果這樣,那乾脆告訴學生一律不寫答語,反正不影響成績。這一個很小的問題恰恰反映出改革給我們帶來的新課題,我們要以更高的思想素質對待今日的改革,要自覺主動地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並不是立即見成效的學生學習習慣、創新本事、學習興趣、思維本事的培養上。

總之,數學教師僅有真正具備了較高的素質,才能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地方、成長的搖籃,才能在教學中找到適合自我的方法,使課堂教學真正收獲實效。

數學教學評價分析4

這個學期由於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級的數學,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一個月過去了,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氣前進,為了更好的做好以後的工作,現對以前的工作做一下評價。

一、做得較好的方面

1、不局限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重組。2、信任學生,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光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3、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

二、不足與困惑

1、我雖然參加了過培訓,看了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雖然思想開放,也大膽嘗試新的教法,但在課堂組織方面顯得有點無力,秩序不是那麼好,學生一聲高於一聲,做什麼的都有,再好的教學設計也無法實施。2、好多課得准備很多的材料,但平時上課,不能一一去准備。3、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夠。學校的各方面設施雖然很好,但自我不能充分利用。4、一年級學生起點不一樣是令教師們頭疼的問題(這在我們學校顯得更為嚴重,外地打工子女較多)。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如何對不一樣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

三、幾點思考

1、自我的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可是我們就是不讓,偏要自我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於不合常規,就不予肯定。這都暴露出自我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2、要加大宣傳力度,轉變其他人的觀念,但家長對教師的做法未必理解。有些家長認為此刻的孩子怎樣質量這么差,計算都不如以前熟練了等,這些都是對課改要求不理解的反應。

數學教學評價分析5

小學數學生活化是以課堂教學生活化為基礎的。新課標喜愛倡導小學數學的生活化,針對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學資料與實際生活嚴重脫節的現象提出來的,但並不是否定傳統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進取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與數學實踐本事,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數學將教學的生活化,是貼合學生的認知情景,貼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更高。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數學教學源自於實際的生活,生活生產的提高又為數學教學的發展供給需。數學與實際的生活緊密的相連、不可分割。數學教學的生活化,不僅僅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還要引導學生構成科學的數學思想與數學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充滿了數學的知識,人們的日常消費、銀行的利息結算、物業費的交付與管理等等都需要人們應用數學知識。所以,新課標下數學的課程標准提出:小學數學教學要有效的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學習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構成科學的數學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實際本事。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1.學生學習狀況的要求。數學學習對於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可是學生對數學學習卻沒有絲毫的興趣,理論與實踐相脫節,不會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做不到學以致用。這與傳統的數學教學的弊端有著必須的關系。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在課堂中主要是聽,機械的進行記憶,學習空間僅僅局限於課堂之內,學生對教師的依靠性較大,缺乏探索的主動性與創新性,實踐本事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必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2.新的教學教材的要求。在當前的教育領域中,小學數學的生活化已經得到了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在小學數學教學教材編寫的過程中,更加註重教材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可是在實際的編寫過程中,還有許多的問題,生活化的現實資料聯系的不夠緊密,生活化的題目缺乏創新性,生活化與時代的要求相脫節。所以,需要不斷地對教材進行創新,充分的充實的教學資料。

3.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必要性。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採取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邏輯推理,忽略知識外延與背景的介紹。在課堂教學中,仍然是「一張黑板一支筆,一張嘴巴講到底」,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根植於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兩大法寶就是填鴨式教學與題海戰術。學生沒有時間與空間進行自我的思考,失去對數學教學的興趣,對數學教學越來越方案,甚至逐漸的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若想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二、實施數學教學生活化需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不要過分追求生活的原型。小學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的結合,是當前教育比較重視的問題。所以,有的教師認為,小學數學教學全部的教學資料都要與實際的生活聯系,否則就不是成功的教學。有的教師實施教學的生活化,就是為了證明自我理解新的教學理念,並且實施新的教學方案。可是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化需要與學習資料相聯系,而不是強硬的、沒有限制的生活化,將本來沒有必要的生活化給披上生活化的外衣。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在日常的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設計創新的教學情境而費盡心思,有的可能會有科學依據,有的就是生編硬造,會很容易誤導學生。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有數學知識都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原型的錯誤思想。有的教師認為,生活是服務於數學的,可是實際上,數學的發展是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服務的。並不是所有的教學資料都適合生活化,教師沒有必要沒借口么節課都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景,根據實際的教學資料,要有利於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的實際本事,要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 創新思維 。

2.數學與生活聯系比較形式化。在實際的教學中,有許多的教師看似進行了生活化,可是實際上只是將知識與生活簡單的加在一齊,對於數學教學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並沒有多大的價值。如教師咋講解「必須能摸到紅球」,教師常做的做法就是讓學生摸球,感受摸到不一樣顏色的球的可能性。這種就是較淺層次的生活化。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必須首先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交接學生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的實踐中來,運用自我已有的實際生活經驗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感受到數學的實際的應用價值。在教學中,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促進學生的綜合本事得到發展。再例如,學習「哪種方式更合算」的時候,教師能夠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一個超市為了更好地吸引客戶,設立了一個轉盤,能夠自由的轉動。顧客消費滿200元,能夠有一次轉動的機會,當停在紅色、藍色、黃色不一樣的區域,能夠獲得不一樣的購物券,其他區域沒有購物券。如果顧客沒有興趣進行轉動,能夠直接獲得20元的購物券。教師要讓學生死來,如何進行設計,對顧客來說比較合算。這種與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齊的設計,有利於學生進取認真的思考,有利於發展小學生的思維,有利於提高學

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地思考與探索,提高數學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數學教學評價分析五篇相關 文章 :

★ 教學工作個人評價五篇

★ 小學數學教師自我評價五篇

★ 教學質量分析總結5篇精選

★ 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分析範文

★ 教師業務學習評價五篇

★ 初中數學老師教學感悟五篇

★ 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分析範文(2)

★ 精選小學數學老師教學感受範例五篇

★ 教師年度考核工作評價五篇

★ 2020教學評估個人總結五篇精選

6. 當前中學數學教學評價的基本理念

發展性、多元化、過程性以及多樣化。

數學教學的內容、方法和進度既要符合學生的發展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的數學基本技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評價的發展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課程改革的特點之一,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習的過程是師生與教材互動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考慮學生能力、思維和興趣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突出教學評價發展性的特點。

(6)如何理解數學教學評價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從中分析問題找出學生厭學的症結所在。

其次利用大量的休息時間進行家訪,掌握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家長對教育的扶持和認識程度。對那些在教育觀念上存在問題的家長結合實際講解受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轉變教育觀念。

同時對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心理輔導,給他們講解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去接觸一些與數學知識相關的事物,和學生一起解決一些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應用問題,讓學生發現知識存在於社會,存在於生活,和生產、生活等密切相關,並不是和家長所想的一無是處。

7. 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功能是什麼

甄別 導向 激勵等

8. 小學數學課怎麼評,從哪些方面評

小學數學評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
1、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現在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由「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組成的,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價值追求。
如何正確理解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確把握教學目標,如何正確地評價課堂教學的關鍵了。
2、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3、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①、看教學思路設計
寫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
②、看課堂結構安排
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
4、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①、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
②、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5、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其次,言簡意賅,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②、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③、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④、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9. 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包括哪些方面

一、小好卜攔學數學教學評價的功能
1、導向功能.導向是評價的本體功能,是一種潛在的制約作用.
2、提供信息反饋.提供教與學的狀況的准確信息,反映教與學的目標是否達成,或在某種程度上達成.
3、促進教與學的改進.評價的最終目的不在於證明什麼,而在於改進,改進教與學的過程.
二、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內容
根據《標准》制定的總體目標,數學學習的評價內容主要包括:
●知識與技能的評價
●解決問題的評價
●數學思考的評價
●情感與態度的友胡評價
一知識與技能的評價
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包括對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數學事實、過程、技能與方法的評價.
二數學思考的評價
包括對抽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數感與空間、統計觀念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評價.
三解決問題的評價
包括對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解決問題的策略等的評價.
四情感與態度的評價
包括對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情況、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興趣與自信心等方面的弊衡評價.
第一學段強調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第二學段強調了解思維的合理性與靈活性.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數學教學評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