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生數學能力有哪些
問題一:小學數學要培養學生哪些能力 首先是計算能力
其次是邏輯推理能力
再次是歸納能力
最後是創新思維和獨見性
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哪些創新能力呢?我認為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一、 教學生獲取信息,培養自學的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人的終身教育起始站,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獲取有限的知識和技能。我們教學更要讓學生學習自行獲取頃凱知識的方法,而自學能力正是學生對知識進行創造應用,獲得持續學習和發展性學習的基礎,也是我們教給學習方法的立足點。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知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如數學課本學習的指導,查找資料的指導,聽講的指導、作業的指導等。例如新課教學前要求學生預習,想像新知識與以前學過的知識有什麼聯系?你有哪些地方還不懂?知道學生課堂上怎樣進行「聽、看、想、議、練」?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逐步加強,自學方法逐漸就會形成。
二、 教學生加工信息,培養科學思考的方法
要以《數學教學標准》中的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既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思考,掌握思維的方法,從而培養出能進行創造性思考的人。可見,科學的思維方法是學習方法的核心。要讓學生學會各種思維方法,必須以知識的學習(也就是對信息的加工重組)為載體。所以,教師不能專門給學生講解必須如何思考,而只能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深入淺出,潛移默化地進行傳授
三、 教學生存儲和應用信息,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知識的獲取最終是為了應用。數學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數學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應用非常廣泛,是一門具有廣泛應用性地學科。而要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首先要有良好的知識基礎。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儲存信息和應用信息的方法指導。例如在教學中滲透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幫助學生更好記憶。在練習指導時,多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練習,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需要,了解到生活離不開數學,在學用結合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生活。
四、 教學生學會如何信息反饋,培養創新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在數學教學中,要想使學生有所提高,能夠創造,不但要重視對學生信息獲取和加工應用的指導,還要指導學生獨立地進行自我反饋,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積極思考,進行自我檢查。學會自我嘗試,自尋規律,或者與同學相互討論,促進他們思維碰撞。這對逐步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會創造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每節課的教學結束時,我們都要進行教學小結,這時不妨多設計一些這樣的問題:「這節課你還有哪些疑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學習方法」?等。幫助學生提高自我小結的能力。又如在每單元教學結束時,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嘗試對知識進行整理,同時想一想還有哪些有關的知識是書本上沒有講到的,可是我們已經知道了,有哪些知識我還不是學得很好……再通過合作來解決各種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反饋能力和創新潛能必然會不斷提高。
總之,變教法研究為學法指導是教學的需要,是提高學生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正所謂「教是為了不教」,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中,讓學生掌握學習悄乎巧的「金鑰匙」啟鍵,獲得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由學會走向會學,走向未來的創造之路,還需要我們不懈地努力和探索。
問題二:小學數學能力包括哪些內容 知道一節好的數學課,要做到兩個關註: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
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數學:抓住數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數
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數學
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樂學、愛學數學。
一節好的數學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
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數學方法,體現數學課的靈魂,使數學課上出「數學味」
!而教師的「裝糊塗、留空間」也是一種教學的智慧和方法。
問題三:小學生學數學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j小學學的就是計算和簡單的對題目的理解 還有了解數的規則和范圍
問題四:小學數學中有哪些思維能力 一)從數學的特點看:數學具有抽象性和邏輯嚴密性。數學本身是由許多判斷組成的確定體系。這些判斷都是由數學術語和邏輯術語以及相應的符號所表示的語句來表達的,並且藉助邏輯推理由一些判斷形成新的判斷。而這些判斷的總和就構成了數學這門科學。小學數學內容雖然比較簡單,也沒有嚴格的推理論證,但都是經過人們抽象、概括、判斷、推理、論證得出的真正的科學結論,只是不給學生進行嚴密的合乎邏輯的論證。即使這樣,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判斷、推理。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二)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看:小學生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特別是中、高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發生了「飛躍」或「質變」。具體地說,10―11歲學生開始能逐步分出概念的本質特徵,能初步掌握比較科學的定義,能領會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也能獨立進行一些簡單的邏輯分析,並進行間接的推理(即由幾個判斷推出新的判斷)。因此可以說,這一階段正是發展學生形式邏輯思維的有利時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提出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既符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
問題五:什麼是數學學習能力 數學學習能力主要有:離散的思考;邏輯的分析;形象的記憶;對偶的把握;逆向的思維。
問題六:小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包括哪些 小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包括: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良好的數學意識,有比較扎實的基本功。
問題七:小學數學教師應具備哪些能力 (一)職業道德素養
(1)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教師就能夠從素質教育的高度,研究、探索教育規律,奉行教書育人的宗旨,積極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當前,面對市場經濟的沖擊,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受到不同程度的檢驗,作為教師應義無反顧地獻身於教育事業,將自己的全部心血傾注在培育學生身上,在實踐中不斷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主觀世界。
(2)熱愛學生。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熱愛、尊重、了解並嚴格要求學生。教師要以自己堅定的信仰去指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求做真人,求做真事;以自己嚴謹的治學態度去影響學生熱愛知識,熱愛生活;以自己樂觀的精神去培育學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質。無數實踐證明,具有高尚品格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道德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教師,才能培養出熱愛集體、關心他人的學生;具有淵博知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強烈求知慾的學生;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勇於探索、不斷進取的學生。
(3)熱愛學校。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校,關心學校的發展,教師之間要謙虛禮讓,團結協作。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勞動、衛生等習慣,為學生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勞動習慣、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工作的另一個特點是:個體勞動成果、人才培養依賴於教師群體的長期努力,教師個人的勞動常被隱沒在群體的成功之中。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具有博大的胸懷,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為學生的進步與成長而喜,為集體獲得成功而樂。
(4)熱愛所教學科。教師要熱愛所教的學科。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熟悉和精通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各方面知識,如在追求新的教育觀念、教學思想、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現代化上,在探尋最科學、最有效的讓學生獲取知識、能力與受到思想教育的途徑上,在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主導與主體,知識與能力,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諸多矛盾上,都要作出不懈的努力。為了勝任所教學科,教師還要自覺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教育測量、教育評價等方面的理論知識,並在教學實踐中刻苦鑽研,勤於思考,虛心求教,博採眾長,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和成果,不斷充實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做到精益求精,永不滿足。
(二)文化科學素養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只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有一個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願望是遠遠不夠的。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應該是教師的一項基本任務。教師的文化科學知識素養決定著教師對教學內容把握的准確度,決定著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質量的高低,也直接關系著學生知識結構的形成、智力的發展與能力的培養。那麼,數學教師的文化科學知識包括哪些呢?
(1)數學專業知識。這是數學教師的知識結構的核心部分,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師,才能正確地理解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與結構,熟知各年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內在聯系,較好地掌握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及數量關系的確切含義。
要想當好小學數學教師,還必須具有扎實的初等數學知識、一定的高等數學知識以及一些數學史知識。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小學數學教師才能透徹地分析小學數學教材體系,准確地把握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為數學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教育基本理論。這是教師專業科學知識的重要內容,是教師成功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價值觀。正確的觀念源於正確的理論,它指導著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教師應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學論等方面的知識,以提升教育理論修養。
(3)......>>
問題八:小學數學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小學數學學習概述
數學學習主要是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這要以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以數學問題為誘因,以數學思想方法為核心,以數學活動為主線,遵循數學的內在規律和學生的思維規律開展教學.
學習類型分析
1.方式性分類
(1)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
定義:將學習的內容以定論的形式呈現給學習者的學習方式.
模式:呈現材料―講解分析―理解領會―反饋鞏固
(2)發現學習
定義:向學習者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由學習者獨立操作而習得知識的學習方式.
模式:呈現材料―假設嘗試―認知整合―反饋鞏固.
2.知識性分類一
(1)知識學習 定義:以理解、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為主的學習活動.過程:選擇―領會―習得――鞏固
(2)技能學習
定義:將一連串(內部或外部的)動作經練習而形成熟練的、自動化的反應過程.
過程:演示―模仿―練習―熟練―自動化
(3)問題解決學習
以關心問題解決過程為主、反思問題解決思考過程的一種數學學習活動.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思過程
3.知識性分類二
(1)概念性(陳述性)知識的學習
把數學中的概念、定義、公式、法則、原理、定律、規則等都稱為概念性知識.
概念學習:同化與形成.
利用已有概念來學習相關新概念的方式,稱概念同化;依靠直接經驗,從大量的具體例子出發,概括出新概念的本質屬性的方式,稱為概念形成.概念形成是小學生獲得數學概念的主要形式.
(2)技能性(程序性)知識的學習
小學數學技能主要是運算技能. 運算技能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
①認知階段:「引導式」的嘗試錯誤.從老師演算例題或自學法則中初步了解運演算法則,在頭腦中形成運算方法的表徵.②聯結階段:法則階段,即按法則一步步地運算,保證算對(使用法則解決問題,陳述性知識提供了基本的操作線索)―程序化階段(將相關的小法則整合為整體的法則系統,此時概念性知識已退出),能算得比較快速正確.③自動化階段:更清楚更熟練地應用第二階段中的程序,通過較多的練習,不再思考程序,達到一定程序的自動化,獲得了運算的速度和較高的正確率.
(3)問題解決(策略性知識)的學習
通過重組所掌握的數學知識,找出解決當前問題的適用策略和方法,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學習.
小學生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一是嘗試錯誤式(又稱試誤法),即通過進行無定向的嘗試,糾正暫時性
嘗試錯誤,直至解決問題;二是頓悟式(也稱啟發式),好像答案或方法是突然出現的,而實際上是有一
定的「心向」作基礎的,這就是問題解決所依據的規則、原理的評價和識別.
4.任務性分類
(1)記憶操作類學習
如口算、尺規作(畫)圖和掌握基本的運演算法則並能進行准確計算等.
(2)理解性的學習
如認識並掌握概念的內涵、懂得數學原理並能用於解釋或說明、理解一個數學命題並能用於推得新命題.
(3)探索性的學習
如需要讓學生經過自己探索,發現並提出問題或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能總結出一個數學規律或規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過程而逐步形成新的策略性知識等.
小學生數學認知學習
一、小學生數學認知學習的基本特徵
1.生活常識是小學生數學認知的起點
要在兒童的生活常識和數學知識之間構建一座橋梁,讓兒童從生活常識和經驗出發,不斷通過嘗試、探索和反思,從而達到「普通常識」的「數學化」.
2.小學生數學認知是一個主體的數學活動過程
數學認知過程要成為一個「做數學」的過程,讓兒童從生活常識出發,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去發現、了解、體驗和掌握數學,去認識數學的價值、了解數學的特性、總結數學的規律,去學會用數學、提高數學修養、發展數學能力......>>
B. 小學數學應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
1、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能力
2、培養學生勤於思考動腦的能力
3、培養學生心算、筆算甚至珠算的能力
暫時也就想到這么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為了祖國的下一代,加油吧!
要學會獨立思考,並學會舉一反三,多拓展,同時學會質疑,學會提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深入的做好:(1)小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2)團結互助合作的群體意識的培養增加情感交流;(3)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積極性等三個方面的基本素質的培養,才能有利於學生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的提高。
獨立思考,善於總結發現
(一)從數學的特點看:數學具有抽象性和邏輯嚴密性。數學本身是由許多判斷組成的確定體系。這些判斷都是由數學術語和邏輯術語以及相應的符號所表示的語句來表達的,並且藉助邏輯推理由一些判斷形成新的判斷。而這些判斷的總和就構成了數學這門科學。小學數學內容雖然比較簡單,也沒有嚴格的推理論證,但都是經過人們抽象、概括、判斷、推理、論證得出的真正的科學結論,只是不給學生進行嚴密的合乎邏輯的論證。即使這樣,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判斷、推理。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二)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看:小學生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特別是中、高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發生了「飛躍」或「質變」。具體地說,10—11歲學生開始能逐步分出概念的本質特徵,能初步掌握比較科學的定義,能領會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也能獨立進行一些簡單的邏輯分析,並進行間接的推理(即由幾個判斷推出新的判斷)。因此可以說,這一階段正是發展學生形式邏輯思維的有利時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提出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既符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
有人一度提出,小學數學的教學目的之一是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這一點值得商榷。第一,根據心理學研究,創造思維是人們思維活動的高階過程。它有普通思維的特點,例如在解問題時,也有提出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檢驗假設等階段。但是不同之處在於有想像的參與。另外,創造思維往往是邏輯思維的簡縮。從多數學生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邏輯思維的訓練,很難發展創造思維。也就是說,發展創造思維首先要有邏輯思維做基礎。其次,人們的一般思維活動中也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的因素。可以說,發展邏輯思維,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著發展思維的創造性品質。但是如果把創造思維作為基本要求提出來,對小學生說就要求太高了。此外,由於創造思維這一過程本身比較復雜,心理學的分析研究還很不充分,還難以具體說明它的內涵,要在小學里提出明確具體的教學要求就更困難了。
也有人強調小學數學應著重發展辯證思維。這也值得商榷。如前所述,辯證思維是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高階階段,需要有一定的形式邏輯思維做基礎。而且從小學數學內容來說,雖然有些內容能夠反映辯證思維的某些規律,但有很多內容受到一定的局限。例如,對加與減,可以說是相反的運算,兩種運算相互依存,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就不好講,因為還沒有學過負數。另外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說,9—11歲才開始萌發辯證思維,顯然比形式邏輯思維發展得晚。因此在小學把發展辯證思維作為教學的基本要求,還為時過早。在小學只能結合某些內容適當滲透一些唯物辯證觀點的因素,給學生積累一些感性材料,而不是講辯證法。例如,講整數加法與減法時,可以通過例項說明它們是相反的運算,是相互依存的;講分數乘除法時,可以通過例項說明兩種運算在分數中可以相互轉化。
小學數學課怎樣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提問能力使學生在「提問題」的情境中,形成提問題的意識和習慣,學會提問題的方法,使「提問題」的過程真正成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我認為。只有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才能形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情境,為此,在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提問題」的意識
1、要使學生能夠勇於提問題,就必須使他們明確「提問題」的意義。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局話說明:是否具有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性的主要依據之一,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就有了勇於提問題的慾望。
2、教學時,教師要重視情感的誘發和融入,對學生的提問給予充分的認可和肯定,使學生樹立提問的信心,產生樂於提問的情緒體驗,另外,教師還可將競爭機制引入學生提問中,比一比誰的問題提得好,或舉行辯論會,有效提高問題質量,增強問題樂趣。如:在教完《有餘數的除法》時,我出示了這樣一道應用題:一本故事書有57頁,小明每天看8頁,幾天才能看完?看完這道題,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後組長匯報討論結果,有的同學說8天才能看完,有的同學說7天才能看完。同時,各組競爭提問,比一比,看哪組問題提得好,這時候同學們紛紛舉手,提出了一些既有趣又有價值的問題,如:「看完是什麼意思?」「57頁這個數字不好,應改一改,可以改嗎」「為什麼說幾天看完,應該是可以看幾天,還剩幾頁?」「雖然7天不能看完,但剩下的1頁也不需要1天,為什麼還要說8天才能看完?」當然,我們應要求學生不要為提問而提問,要逐步提高問題的質量,盡可能清楚明白地表述問題,使提問切實有助於學生發展.
二、學會提問題的方法
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門路和程式,凡事有了解決的門路和程式,辦起來就會事半功倍,否則,便事倍功半,甚至會沒有結果,幫助學生學會「提問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通過觀察提問題
通過觀察提問題先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注意觀察的順序,讓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從觀察中發現問題,提高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和敏捷性。例如:出示「乘法口訣表」,讓學生觀察提問:(1)豎著看,每一行什麼數不變,什麼數變了,怎麼變化?橫著看,每一行什麼數不變。什麼數變了,怎麼變化?(2)哪些口訣可用來計算一個乘法算式和一個除法算式,哪些口訣可用來計算兩個乘法算式和兩個除法算式?
2、 聯想問題
從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例如: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長乘以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否也是這樣呢?
3、 比較提問
比較是在思想上將物件和物件的各部分、個別方面和個別特徵仔細辯別,確定它們的異同及其關系的思考方法。在教學中應讓學生習慣於比較兩種事物的異同點,從而提出問題: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如在教正歸一和反歸一應用題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等等,都可以用這種辦法來提問。
三、養成「提問題」的習慣
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些是有待探索的問題,有些在後面的探索活動中可能會得到解決,但是有些問題可能得不到解決,這就要使學生明確認識到,提出問題的目的不在於當時都得到解決,而是形成提問題的習慣,有了習慣才能夠達到通過提問題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目標
四、創設問題情境
善於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使學生呈現出求知若渴的狀態,是教師為學生參與學習所應創設的最佳心理環境。在教學《認識人民幣》前,我對學生說:「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錢嗎?關於錢的知識,你們知道多少?回去多向你們生活周圍的人請教請教。下節課我們要學習《人民幣》,比比看,看誰是下節課的『小博士』1」三言兩語已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使他們產生「非學不可」的慾望,他們非常積極主動,有的預習課本,有的請教父母。有的向行家咨詢。由於學生們掌握了相關資料,底氣十足,上課時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提出了許多問題,如:「錢是怎樣製造出來的?」「造錢的程式麻煩嗎?」「為什麼會有假錢,而且很難辨認,老師你能教我們怎樣辯別人民幣嗎?」「外國有沒有人用人民幣?」「人民幣能不能拿到外國去用呢?」 大家各抒己見,這樣不僅調動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提高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學生能敏銳地發現問題,大膽提出問題,這也是他們積極探索精神和強烈求知慾望的表現,這時我們教師再給予鼓勵,這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會迸出火花。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樹立問題意識,學會提問的方法,創設問題情境,養成提問題的習慣,對於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價值,在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過程中,同時需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將問題聯絡到生活中去,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索興
准確計算,爭取正確率超過95%,有利於考試。口算,計算,化簡,單位換算型別題必須成為拿到手就會做的題,而且做不錯。口算必須得快,多位數乘除一位數10秒內口算出最好......思維鍛煉得活躍些,公式不能死記,要理解的記,也就是培養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注重能力與實踐的結合,盡量聯絡生活實際。如果小學高段可以加一些抽象的思維。
學習數學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別是數學學習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奠定發展更高素質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同時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慾望,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進而達到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就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這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讓學生掌握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對數學思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後自己有一個認知結構形成.
C.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有哪些
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包含如下:
1、數感
關於數與數量、數量關系、 運算結果估計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 理解或表述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
2、符號意識
能夠理解並且運用符號表示數、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 知道使用符號可以進行運算和推理,得到的結論具有一般性。 建立符號意識有助於學生理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進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
3、空間觀念
根據物體特徵抽象出幾何圖形, 根據幾何圖形想像出所描述的實際物體;想像出物體的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 描述圖形的運動和變化;依據語言的描述畫出圖形等。
4、幾何直觀 利用圖形描述分析問題。
藉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 明、形象,有助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5、數據分析觀念
了解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應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通過分析做出 判斷,體會數據中蘊涵著信息。
了解對於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方法,需要根據問題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 通過數據分析體驗隨機性。數據分析是統計的核心。
6、運算能力
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 培養運算能力有助於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
7、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的發展應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 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也是學習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思維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兩者功能不同,相輔相成。合情推理用於探索思路,發現結論; 演繹推理用於證明結論。
8、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基本途徑。 建立和求解模型的過程包括:問題抽象,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數等表示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 求出結果並討論意義。這些內容的學習有助於學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
(3)小學生數學關鍵能力有哪些擴展閱讀
數學核心素養的特點:
1、 在討論問題時,習慣於強調定義(界定概念),強調問題存在的條件;
2、 在觀察問題時,習慣於抓住其中的(函數)關系,在微觀(局部)認識基礎上進一步做出多因素的全局性(全空間)考慮;
3、 在認識問題時,習慣於將已有的嚴格的數學概念如對偶、相關、隨機、泛涵、非線性、周期性、混沌等等概念廣義化,用於認識現實中的問題。比如可以看出價格是商品的對偶,效益是公司的泛涵等等。
提高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方法:
1.在教材的使用上,主動挖掘教材,創新使用教材
幾年前,我在一年級使用新教材時,發現新教材除了有很多的優點外,也有一些不足。於是,教學中,自己重新組合一些內容和順序、拓展教材。
比如,在二年級上期開學時,孩子們還處在假期的狀態中,因此就把折飛機的教學內容提到開始來上,孩子們很有興趣,積極主動地完成了這個單元的學習。
又比如,在二年級下期的教學中,對「解決問題」的教學中,教材沒有很明顯地講到脫式計算的方法和格式,而在很多的練習中又出現了這方面的練習,所以特別加強這方面教學的練習內容。
孩子們在情景當中學習,很快就掌握了。還有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演算法則,讓孩子們自己發現、總結,最後歸納,完善了知識,形成一定的系統。
2.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不脫離實際
在新教材的幾年使用中,大量地創設情景,豐富孩子們的視角,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很有效果。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而且生活經驗缺少,通過情景的呈現,馬上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同時調動以往的生活經驗,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孩子們對知識不陌生,又有了經驗,也就克服了理解的困難。尤其現在多媒體的教學,是低年級課堂創設情景的主要途徑。生動形象,一目瞭然。
在二年級的「旋轉和平移」的教學中,效果非常好。正確合理地使用這些教學方式,體現課堂教學的和諧。
3.教學過程中,適時的教和主動的學
在「課標」中指出,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倡導者,學生才是真正學習的主人。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這都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態度與決策。
所以,「和諧」正是「此地無聲勝有聲」。教師的備課是知識生成的一種預報,在課堂中知識的生成是思維的一種更高境界。教師的引導,要適時恰到好處;學生的探索中,要給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D. 孩子6歲前,培養十大數學思維能力,是學好小學數學的關鍵
3-6歲的孩子思維發展開始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度,這個階段是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期。所以寶媽要注重3-6歲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
本文整理了學前兒童,十大數學思維的教育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教孩子掌握基本的數概念
啟蒙數學教育,要從教孩子唱數認識數字開始,1,2,3,4,5,6……
數實物,1個,2個,3個,盤子里有3個蘋果……
1隻,2隻,3隻,4隻,5隻,6隻,河裡有6隻鴨子……
讓孩子感知數與量之間的關系
教孩子掌握基本的加減法,明白加法是越加越多(3+2=5)減法會減越少(4-2=2)遞增遞減的數學邏輯思維關系,學會最基礎的計算概念。
教孩子基本圖形的認知: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橢圓形等圖形。
並能感知物體中的圖形,明白生活中的物品、物體、建築物都是由各種圖形組成的。比如,吃飯的碗是圓形的,有各種形狀的盤子,有各種形狀的桌子。
樓房整體形狀大多是長方形,但是樓房裡面又包含了各種圖形,門是長方形的,窗戶有正方形,半圓形等。通過辨認實體形狀,和生活中物品的形狀,能夠更加直觀的讓孩子建立圖形的清晰概念。
空間感,就是能讓孩子感知到我們生活中的空間。讓孩子認識前後、左右、上下、里外這樣的空間感知。
在實際中可以問孩子上面有什麼?下面放了那些東西?這樣更直觀的感知,幫助孩子認知,具體的空間與物品,物體之間的關系。學會空間的邏輯思維。
利用圖片實物,教孩子區分認識物品的類型。水果類,蔬菜類,食品類,服裝類,交通工具類,動物類等,讓孩子學會區分大自然中萬物的類別。
六,認識顏色
利用圖片和實物,教孩子認識顏色的12色,十二種顏色,又名十二色別環,指的是十二種不同的顏色。
十二色分別是:紅,橙,黃,綠,青,藍,紫,灰,粉,黑,白,棕。
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顏色,顏色也可以說是物體的標簽。讓幼兒學會區分認識物體的,各種色彩顏色,並能在現實的物體中准確的辨別出來。
七,排序中的邏輯思維
學習排序,是孩子掌握思維能力最好的方法。家長用圖片,實物教孩子學習排序,讓孩子學習按照量詞,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短到長,從細到粗,從薄到厚,從矮到高,進行順思維的排序。
逆思維的排序,從大到小的進行排序。按圖形的排序,圓形放在一起,三角形的集在一起,或者是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一個正方形。
家長可任意搭配,各種圖形進行排序的訓練。按照顏色進行排序,方法和圖形排序方法相同。
學會按照規律排列,按照形狀排序,按照大小、顏色、方向等規律排列,學會正向思維,逆向思維的排序。
物體的對應,在數學思維教育當中非常重要,它是集合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認知一一對應的思維方法,學會鍛煉孩子的數學思維邏輯。
家長可以用連線的方法,教孩子學習物體局部,與整體的對應。生活中的物品的對應,西瓜與西瓜籽連線對應,香蕉皮與香蕉的連線對應,鞋子對應的是腳,碗對應的是勺子。
動物食物鏈接的對應,熊貓對應的是竹子,兔子對應的是蘿卜。圖形尋找另一半的對應,兩個半圓對應成一個整體的圓形。
數與量的對應,一個蘋果對應一個梨。圖中有7個蘋果有5個梨,7個蘋果對應數字7,5個梨對應數字5,蘋果比多梨多2個,反向思維就是,梨比蘋果少2個。
在生活中尋找對應關系,幫助孩子能正確的掌握物體的相互對應的邏輯。
物體對應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維,也是數學思維的主要內容之一。
培養孩子時間思維從認識鍾表,開始,讓孩子親身體驗一下,一分鍾是多久,十分鍾有多長,一個小時會更久,從而形成時間概念。
時間一天一夜為24小時,白天12小時,夜晚12小時。一小時為60分,一分鍾有60秒。
讓孩子認識時間只是第一步,訓練孩子掌握時間,在規定時間內,用時間思維方法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時間,做出更多的事情。
比如,媽媽要求在半小時內整理好房間,那就需要規劃好,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規劃好後,就不會做重復的事情。
如果是先掃地,那就會做重復掃地的事情,因為擦桌子時會有垃圾掉在地上,地臟了還需再去掃一次。
用時間思維方法整理房間,那就是,整理床鋪+整理書桌+擦桌子+掃地+擦地。
學會了時間思維管理,上學後不但不會出現,寫作業拖拉磨蹭的現象。還會利用時間思維方法,安排好完成作業的順序,在規定好的寫作業的時間內,既完成了作業,還會有剩餘時間,去做很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上總會遇到一些問題。大人也是如此,遇到問題時,學會用邏輯思維方式去解決是正確選擇。
大人也好,孩子也好,面臨問題束手無策時,可能並不是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缺乏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比如:玩具被小夥伴搶走了,是搶回來好?還是和同伴友好協商交換玩具會更好呢?
在商場和媽媽走失了,是哇哇大哭好?還是向商場保安服務員求助好呢?
數學題做錯了,需要先找出原因。是解題思路錯了,還是公式概念不清?還是粗心大意?學會用逆向思維,反問式的邏輯思維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向家長推薦《學前數學思維訓練》從小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輕松玩轉學前數學,為小學數學打下扎實的基礎,學好小學數學不在難。
本書籍題型豐富多樣,採用 游戲 方式設計題型,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適合3-6歲學前孩子的思維訓練。
《學前思維訓練》是寶媽對孩子早教,不可錯過的 育兒 好繪本。文末可下單
E.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數學學科該培養孩子哪方面的能力
1.基本代數運算要過關
不少學生因為代數運算不過關,從而導致數學、物理、化學都受到影響。有時開始錯了一點兒,就會導致後面的全錯。所以,失分很多。有時是習慣不好,在演草紙上演算比較潦草,書寫不清楚,結果自己給自己下絆子,很容易搞錯。有時是因為不注意隨時化簡;有時是因為不清晰嚴謹,匆匆忙忙的。這些從小學就要培養,養成習慣再改就難了。
對策:
①培養學生觀察自己身邊客觀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是提高小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關鍵,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體現。
②引導學生參與建立概念的全過程,使學生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分析、綜合等思維方法,發展了思維品質。
③引導學生了解、認識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對題目的理解能力
這個能力在所有學科都有用。初中語文、數學、生物、政治、地理、物理、化學都用得到。很多失分是因為理解題目的能力不好。所以,從小學開始培養是有必要的,可以從數學應用題入手。很多家長認為要通過閱讀書籍來提高,我覺得那太間接了,需要專門的訓練——應用題的訓練。這個以後我會專門寫博文論述。
對策:
①把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編成適合學生學習的應用題,進行講解或練習。
②題目應該盡量來源於學生身邊,充滿著生活情趣,學生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興趣。
F. 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有哪些關鍵詞
關鍵詞有:數學抽象、邏輯推理、運算能力和個人修養。
新課改後,小學教育提出核心素養概念,改變了原有教學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方式,促進單一化教學向素質教學態祥衫轉變,實現能力與品格並重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水平,教師紛紛開展對核心素養的研究和探索,力求結合教學實際,突出核心素養的特徵與價值,進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對此,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核心素養的實踐與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完數學這門學科後應該具備的用數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一種綜合性的能力。結合《數學課程標准》的相關要求,數學學科應該培育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運算能力和個人修養等方面。
其一,數學抽象是指在眾多復雜的事物中歸納概括出代表性事物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徵,能夠主動舍棄一些不相關的非本質性的特徵,在這個過程中所形成的宴棗數學概念、數學思想;
其二,邏輯推理是指學生在學習中善於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然後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
其三,運算能力是指學生能掌握口算、估算、筆算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靈活地選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其四,個人修養是指學生能夠將生活中的數學帶進課堂,同時能夠用課堂中學到的數學知識發現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養成虛心學習,熱愛生活的好習慣。
教師在具體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基於學科素養的落實進行教學,而不能一味地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忽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數學核心素養可以理解為學生學習數學應該達帆腔到的超越知識,技能,而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有所突破的學科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的著力點不再是學生學習數學應該獲取的知識與技能,而是學生通過學習數學這門學科,不僅數學學科成績上有所提升,而且習得一些好的思維習慣,養成一種善於思考,善於發現,善於探討的習性。
二、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基本路徑與對策分析
1.創新教學策略,提高數學意識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核心素質教育的目的,教師要創新教學策略,將探究式教學、情景教學以及翻轉課堂等方式結合在一起,了解各個教學模式的優勢和缺點,並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和整合。
同時,教師要將現代化信息教育手段引入小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進而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
2.綜合性、拓展性內容專題教學的培育路徑
基礎內容的課堂教學是核心素養培育的主渠道。特別是學科的核心素養,它與學科知識習得與學科能力、態度生成不可分割。然而,落實在基礎內容的教學中,某一節課側重培育哪些素養是由內容決定的。
學科核心素養依附內容的這一特點,提示我們還必須開辟一條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度身定製」的教學渠道,即針對素養培育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內容載體使學科核心素養能夠較為系統、更為展開地得到培育。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賦予素養以可測評的內涵特質,他們將素養看作個體在特定情境下能成功地滿足情境的復雜要求與挑戰,並能順利地解決現實的、綜合性問題的內在條件。
由此看來,我們目前的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綜合與實踐」板塊以及人教版教材特有的拓展內容「數學廣角」系列,都是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專題教學的有效載體形式。已有的實踐表明,基礎性內容的教學與綜合性、拓展性內容的教學,通過不斷的調適,可以相輔相成,形成合力。
據此有理由相信,在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進程中,基礎性內容不同領域各有側重的培育路徑與綜合性、拓展性內容的專題培育路徑,也能通過基於深入實踐的持續改進,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3.強化形象及抽象思維結合能力培養
針對於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其本身就具備了很多的抽象事物。而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抽象事物和具體事物聯合的能力。
例如,在立體幾何中,眾多的圖形是離不開學生想像力的,而學生需要將具體形象和抽象思維融合,在能有效快速應對數學問題。
例如,當在對長方形體積這一知識點學習時,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去對自己身處的教師發揮想像,將屋頂與四周實牆給抹掉,只存在線條,實際也就是一個長方體的結構。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於這樣的例子,對本質的東西給予除開,剩下的則是本質實用的東西。而學生具備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的結合,對他們後期的生活面對困難是有一定幫助的,進而達到對其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培養的目的。
4.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習
「自主探究」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以人為本,還學生做課堂主人的主體地位,把學生從「裝知識的容器」中解脫出來,實現「學會」為「會學」,開啟學生的心智,培養創新精神,締造創新人才。
這就要求教師們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教師要以課本上的知識為背景,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到學習材料與生活很貼近,以積極主動的「我要學」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手,這樣學到的知識才會長久地保存在記憶當中。
教師是一個助推器,他推著學生向前,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來提升自己,要善於利用教師提供的教學情境,積極地融入到學習情境中去,善於觀察,善於摸索,善於分析。
更重要的是要善於與同學進行合作,探究,交流。不同思想觀念的碰撞會使得學習更為高效。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在小學的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在對有關數學知識及技能傳授的基礎上,對其的核心素養培養給予高度的重視,指導學生參與核心素養的構建和提升過程,盡最大程度去提升數學教學水平。
G. 小學數學要培養學生哪些能力
小學數學怎麼樣學?隨著小學數學教材的不斷更新,內容不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算數題,而是將許多的生活中運算加到小學的知識中,這樣一來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學數學的成績加大了難度.那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怎樣掌握方法才能學好小學數學?
以上九點是有關小學數學怎麼樣學才有效,提出相關的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借鑒和參考的價值,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正確的方法提高成績.
H. 新課標小學數學十大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的10個核心素養: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數學核心素養還對於學生的應用能力的提高有著極大的益處。有助於學生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按照一定思維方式解決問題。
教育以人為本,教師的職責是教學生先做人,後求知。所以教師要用心備學生。想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必須先了解你的學生離具備核心素養還差多少。
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切實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性探究活動。
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不配檔和是通過一節課、兩節課就可以培養的,對於低段的學生,教師應該更加耐心、細致地進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