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教6歲的小孩10以內的數學加減填空
1.先易後難
先從十以內的加減法算起.可以與生活中可以用數量概念表達的物體結合.比如蘋果、桔子、荔枝、西紅柿、芒果等,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興趣,也可以讓他知道學習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鞏固成果
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給孩子出題目.只要有個空閑就可以提問,語速要快,這樣給孩子一種緊迫感,可以鍛煉他快速思維提升效率的習慣.家長隨口就可以說出3+2、5+4、9-3等等,只要孩子答對了,就要表揚他,「真棒」「真厲害」「我的孩子真聰明」等.十以內的加減法要讓他特別的熟練後再進入二十以內的,同樣非常熟練後過渡到百以內.不要過快,循序漸進,效果最好.
3.輔導技巧
十以內的加減法,再重申一遍,一定要讓孩子極其熟練才行.要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萬莫著急.要告訴孩子加減法是一個互補的關系,特別是在十以內加減法時一定要講清楚,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理解.
二十以內的加減法,要建立在孩子熟練掌握十以內加減法之上才行.十以內的很熟練後,可以很快掌握二十以內的.這一階段的輔導要藉助一些書面的運算,家長可以給孩子出題,方法是找一個有橫格的本子,在大約有十頁的紙上隨機按1+1、1+2、1+3……1+20,2+1、2+2、2+3……2+20,3+1、3+2、3+3……3+20,一直出到19+1為止,這樣出題的好處是可以把20以內的數字的任一組合都給孩子顧及到了.減法也是如此.
100以內的練習時也是這樣.
4.計時獎懲
要給孩子採取計時方式做練習,也可以給孩子出50或100道題計時,孩子做完後,用醒目的筆給孩子判上分數並保存起來,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點滴進步,提高他練習的樂趣.超時了就給點獎勵,慢了就可以用一些小小的懲罰.視當時的學習情況定.
❷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填空題》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填空題》,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活動准備
1.圖片--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蘋果7個、梨子3個。
2.小動物卡片(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看圖列6的算式
1.出示圖片:4個大皮球,2個小皮球
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
2.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
並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
3.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算式:
如 4+2=6 2+4=6 6-4=2 6-2=4
二、看圖列10的算式
1.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
2.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
「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
3.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式子。
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
(1) 7 + 3 = 10
蘋果是7個(部分數),梨了是3個(部分數),總體是10個(總數)。
同理:3+7=10 4+2= 2+4=6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2)10 -? = 7
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梨子有7個。
10是總數,3部分數,7是部分數。
同理:10-7=3 6 - 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
1.在加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後,其它是部分數;
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後,減法總數在最前。
2.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
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麼,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並做好記錄。
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
規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鍾後,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麼,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麼,又是多少。
做記錄,並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弧( )
書面練習;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❸ 中班數學填一填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數學填一填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幼兒會根據實物圖片用三句話講出圖意。
2、幼兒會根據各種實物圖片的內容列出算式。
3、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准確性、敏捷性。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准備:
實物圖片若干張;分組活動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復習順數,按要求數數。(從4—13、17—29、56—65)
2、碰球游戲,復習9的分解組成。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實物圖片,教師啟發幼兒逐幅觀看並用自己的語言講出圖意。(用三句話講述)例:樹上有5個
蘋果,掉下來3個,樹上還剩下幾個?
2、請幼兒列出算式,並把算式讀兩遍。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看花瓣顏色記錄。第二組、第五組:看算式寫答案。
第三組:圓點塗色記錄。第四組:看圖填算式。
第六組:看圖編應用題。
三、結束部分:
1、活動評價。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歲租;採用游戲活
動的方式讓幼兒們在活動中認識數字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認識數字6.理解6的含義,練習數數。
2.激發學習興趣,體會自己動手操作的樂趣。
3.充分發揮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使幼兒們在探索中學習。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數字6,理解6的含義
難點:了解數字具體數量的對應關系。
活動准備
角色棒(大象、小狗、小貓、小牛、小鴨、小猴);
房子口袋6個;操作卡人手一份;魔術袋(袋裡裝配對卡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
手絹游戲:________回家歌。復習數字1—5.
引入情景:冬天到了,大象伯伯幫助小動物們蓋了幾座房子方便他們過冬。
二.進行部分:
出示房子口袋貼在黑板上。(邊貼邊點數1、2、3、4、5、6)
認識數字6.
1.大象伯伯一共蓋了幾座房子?我們再一起來數一數。
2.出示數字卡片6.教師:用數字6來表示?
3.引導幼兒觀察6像什麼?
4.順口溜:6像口哨嘟嘟嘟。
小動物住房子,鞏固對數量6的理解。
教師:一間房子只能住一隻小動物。快請它們來住吧乎虛兆!
2.幼兒點數後貼在數字卡片6。
3.為房子貼上門牌號。(123456)
游戲----找朋友。鞏固對數字的認識。
方法:
1.幼兒在魔術袋裡抽出配對卡,選擇黑板上數量對應的數字卡片配對。
2.幼兒手持數字卡,教師出示配對卡片,拿相應數譽如字卡的幼兒站起來。幼兒完成操作卡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部分:
幼兒和數字寶寶說再見。
四.延伸活動:
1.在數學區角練習1—6數量的點數並與數字卡對應。
2.游戲:奪紅旗
方法:幼兒兩人一組站在場地上擲色子決定跳方格的步數,先奪紅旗者為勝。
教學反思
活動前沒有細致了解幼兒個性發展狀況,配合顯得倉促。
教師引導說的太多,應多讓幼兒自由來說,老師給出肯定。
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已經在細心觀察,他們會進行一些初步的比較分析,如:在餐後活動時間,小朋友喜歡聚在一起討論外面橫著豎著的欄桿,有的說這個大、那個小;這個胖、那個細,說明幼兒對同類事物開始作比較了,但還不會用正確的語言來表達,數學活動《比粗細》的教育目標在於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獲得感性認識,會用多種測量方法比較物體粗細,並能用語言正確表達,通過分層投放材料的操作,培養幼兒的探索意識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並用語言准確表達。
2.通過觀察、操作、游戲等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粗細。
3.提高幼兒的探索慾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感知物體的'粗細。
活動難點:
用語言准確的表達物體的粗細。
活動准備:
1.圖片:粗細不同的茄子、大樹、蘿卜。
2.粗細不同的紙棒、水彩筆、吸管、旺仔瓶等實物。
教學方法:
觀察法、操作法、游戲法。
活動過程:
一、通過玩游戲「粗寶寶、細寶寶」引出主題,初步感知物體的粗細。
1.教師出示兩根紙棒,引導幼兒觀察,並回答問題。
師:它們有什麼不同呢?(一個粗一個細。)
2.請幼兒將紙棒按粗細進行分類。
(1)出示紙盒,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小盒子上有什麼?(有兩個洞洞。)這兩個洞洞有什麼不同呢?(一個大一個小。)你能看出哪個是粗寶寶家的房門,那個是細寶寶家的房門?
(2)介紹活動規則。
(3)幼兒動手操作,感知紙棒的粗細。
請個別幼兒在藏寶袋中拿出一個粗的和一個細的物體,並說一說你怎麼知道它是粗或細的?啟發幼兒了解粗細必須通過比較才能知道的。(指認)
二、啟發幼兒感知物品的粗細,並按粗細進行分類。
1.出示所比較的物體的圖片。
2.引導幼兒觀察物體,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細。
師:出示兩根茄子,請幼兒仔細看看,這兩根茄子有
什麼不同?(一根粗,一根細。)
師:出示兩棵大樹圖片,小朋友再仔細看看,這兩棵樹有什麼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細。)
3.啟發幼兒將物品按粗細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這些物品可以怎樣分類呢?
請個別幼兒上前來操作,其餘的幼兒觀察。
三、幼兒集體操作。
師:請小朋友完成數學課本中第29頁的內容,看一看圖中的物品,哪個粗,哪個細,請你把細的物品圈出來吧。
四、游戲:說相反。
幼兒跟老師玩「說相反」的游戲,加深幼兒對粗細的認識和理解。
五、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知道了通過比較能夠知道哪個物體粗,哪個物體細,物品的粗細是相對的,同類物品,不同類物品,除了粗細不同,在大小,顏色,長短等方面也有區別,小朋友一定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找出它們不一樣的地方。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在活動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細的物品,看誰找得又多又快。
活動反思:
本次三課活動,我上的是中班數學活動《比一比》(比較粗細),活動一開始我通過游戲「粗寶寶、細寶寶」引出主題,初步讓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因為,粗細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在出示兩根粗細不同的紙棒時,有的幼兒說這個大、那個小,這個胖、那個細,但幼兒還不會用准確的語言來表達物體的粗細。在這一環節上應該多出示些粗細不同的物品為幼兒作比較,通過比較得出其結論。在操作過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幾種粗細、顏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筆、旺仔牛奶盒、彩筆盒等粗細不同的物品,來引導幼兒通過比較並正確表述物體的粗細,幼兒們在表述的時候大多數能明確說出物體的不同,還有部分幼兒不能准確的表述。在展示圖片上時間有點長,到了後面的環節就有些顯得時間有些倉促。總的來說,在本次活動中,部分幼兒對粗細沒有生活經驗,在學習時,這部分幼兒掌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粗細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活動目標:
1、能用目測的方法判斷、比較物體的粗細與寬窄。
2、願意用語言表述活動的結果。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能用目測的方法判斷、比較物體的粗細與寬窄。
活動准備:
1、班級環境中布置一些粗細、寬窄不同的物品,如:繩子、平衡板、圓柱積木等。
2、大象和長頸鹿圖片各一張,幼兒畫出。
活動過程:
一、觀察動物圖片,區別粗細。
1、出示大象和長頸鹿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提問:大象和長頸鹿比,誰的腿粗,誰的腿細?學說:大象腿粗,長頸鹿腿細。
2、拓展經驗:知道哪些東西有粗細。如吸管有粗有細等。
二、觀察積木板,區別寬窄。
以大象和長頸鹿要過橋的游戲情節,引導幼兒比較橋面的寬和窄。
三、觀察班級環境中的物品,找粗細。
請幼兒舉出相關的例子,如有的筆粗,有的筆細等。
四、游戲:比一比,找一找。
1、到戶外場地將幼兒分成兩組游戲:老師發出指令,如:「抱一抱粗樹干。」一組幼兒找到粗樹干抱一抱,另一組幼兒觀察、評價是否找對了。游戲繼續進行:找細樹干,從寬寬的小橋上走過,從窄窄的小路上走過……
2、游戲幾次後兩組交流。
活動反思:
在本課的設計中,情境的創設、游戲的開展,都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整堂課氣氛活躍,學生的發言精彩、准確,可以說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准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
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算式:如4+2=62+4=66-4=2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式子。如:7+3=103+7=1010-7=3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①7+3=10
蘋果是7個梨了是3個總體是10個
這是部分數也是部分數這是總數
同理:3+7=104+2=2+4=6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②10-3=7
水果有10個蘋果有3個梨子有7個
這是總數這是部分數也是部分數
同理:10-7=364=26-2=4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後,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後,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麼,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並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規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10分鍾後,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麼,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麼,又是多少。做記錄,並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弧「( )」;書面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 )=45+( )=7( )+2=5( )+6=10
7-( )=3( )-2=85-( )=1( )-3=6
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課,我試了三次,不斷反思自己在與幼兒活動時,出現哪些紕漏,並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是很好,我發現幼兒對「總數」好理解,對「部分數」就有點難度,幼兒始終不能把「部分物體」與「部分數」聯系起來。
第二次試教,我改變了指導方法,讓幼兒集體操作活動時,個別指導啟發幼兒說出自己記錄中的總數在哪裡,是幾?部分數在哪裡,又是幾和幾?在這次活動中又發現有一部分幼兒離開實物,又找不到「總數」和「部分數」。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微調,讓幼兒把直觀的學具和抽象的理論結合起來,這樣以後,活動效果很不錯。
第三次試教,效果顯著。總結三次的數學教育活動,得到的啟示是:
①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找到新的切入點。
②尋找數學中規律,以點代面,一通百通。
③與其他活動一樣,以游戲為主,化抽象為具體。
活動目標
1.感知一個數的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系。
2.能運用互換的方式省略相關的幾組分合式。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准備
1.教具:貼絨分合式。
2.學具:每人1組6以內數的分合式(幼兒用書),每人1支筆。
活動過程
1.玩「填數」的游戲,復習6的組成。
教師出示6的貼絨分和式,提問:「這個式子表示什麼意思?6可以分成幾和幾?」教師出示6的貼絨分和式,並提問:「誰能把這幾個式子空缺的數字填出來?」(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
2.學習把重復的省去。
教師:「請小朋友幫6找出3個數字相同的分合式。」
教師將幼兒的答案歸在一起,提問:「它們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引導幼兒討論數字相同的兩個分合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幼兒發現兩個部分數的位置不同,總數不變。
3.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每人1組6以內數的分合式,教師提醒幼兒仔細看一看,然後把重復的數字劃掉,把留下的重寫1遍,再看1個分合式說出2個不同的分合式。
活動建議
1.在日常活動中可多進行數的組成方面的相關游戲,並引導幼兒發現其中的一些規律。
2.活動可以採取分組的形式。
活動評價
1.知道進行數的分合時兩個數字之間有一定的互換關系。
2.理解分合式中重復的兩組是相同意義的分合式。
活動反思
數字是無處不在的,它們的存在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為了使幼兒體會數字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本次活動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將幼兒的學習活動與他們真實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數學王國的興趣,感受數字與生活的奇妙聯系,引導他們去尋找數字、發現數字、感受數字、運用數字。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字的無窮魅力,從而去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准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
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算式:如4+2=62+4=66-4=2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式子。如:7+3=103+7=1010-7=3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①7+3=10
蘋果是7個梨了是3個總體是10個
這是部分數也是部分數這是總數
同理:3+7=104+2=2+4=6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②10-3=7
水果有10個蘋果有3個梨子有7個
這是總數這是部分數也是部分數
同理:10-7=364=26-2=4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後,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後,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麼,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並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規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10分鍾後,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麼,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麼,又是多少。做記錄,並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弧「( )」;書面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 )=45+( )=7( )+2=5( )+6=10
7-( )=3( )-2=85-( )=1( )-3=6
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課,我試了三次,不斷反思自己在與幼兒活動時,出現哪些紕漏,並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是很好,我發現幼兒對「總數」好理解,對「部分數」就有點難度,幼兒始終不能把「部分物體」與「部分數」聯系起來。
第二次試教,我改變了指導方法,讓幼兒集體操作活動時,個別指導啟發幼兒說出自己記錄中的總數在哪裡,是幾?部分數在哪裡,又是幾和幾?在這次活動中又發現有一部分幼兒離開實物,又找不到「總數」和「部分數」。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微調,讓幼兒把直觀的學具和抽象的理論結合起來,這樣以後,活動效果很不錯。
第三次試教,效果顯著。總結三次的數學教育活動,得到的啟示是:
①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找到新的切入點。
②尋找數學中規律,以點代面,一通百通。
③與其他活動一樣,以游戲為主,化抽象為具體。
❹ 教孩子加減法填空竅門
現在家裡如果有一個上小學的小孩子,那麼爸爸媽媽們肯定傷透了腦筋,因為有些小孩子連最簡單的加減法都不會,即使爸爸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復教小孩子如何做加減法,但是小孩子還是一樣的不會做。下面就給大家來簡單的介紹一下一些教小孩子加減法的竅門。
1、先易後難算術是比較復雜的
對於剛剛接觸加減法的小孩子來說,如果一開始就讓小孩子學習一些特別難的算數,那麼就很難讓小孩子在短時間內接受。但是家長如果可以將孩子的生活融入到小孩子的數學學習當中,那麼將會學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說讓小孩子去超市買水果,可以讓小孩子自己挑選,然後讓小孩子算出總金額。蘋果買回家之後可以讓小孩子數清楚一共有多少個蘋果,然後再吃掉幾個,再讓小孩子進行計算。這樣在生活中理解數學就能夠降低小孩子學習數學的難度。
2、運用分解技巧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
爸爸媽媽們在給小孩子講解題目的時候,可以一邊分解一邊用語言來進行表達,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如果小孩子能夠用嘴巴說出來那麼就證明已經真正的掌握了。
3、大數記心裡,小數上下加減加法:
加法:讓寶寶記住一句話那就是: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加。所比如說6+2等於多少?首先就應該把六記在心裏面,然後再往上數兩個數七八,得出的結果就是八。
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果問寶寶8-3等於多少,讓寶寶把三記在心裏面,然後再往下數三個數,7、6、5,然後得出來的結果就是五。
除了這些練習方法之外,家長還一定要每天讓寶寶練習幾道加減法的算數題,注意不能夠讓小孩子老是手指頭,要讓寶寶養成心算和口算的習慣。
4、趁熱打鐵
當寶寶開始掌握加減法的一些竅門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放棄,一定要趁熱打鐵。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空閑時間就要向寶寶提問,並且提問的語速一定要快給孩子一種緊迫感,這樣就可以鍛煉寶寶的思維效率。
如果寶寶能夠快速的將答案說出來,記得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多表揚一下自己的小孩子,例如真棒!真厲害!這些話會激發小孩子的積極性,並且能夠樹立小孩子的自信心。
❺ 幼兒園數學填空題有什麼口訣
一、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二、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三、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三、退位減法
1.退位減法要牢記,先從個位來減起;
2.哪位不夠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記;
3.如果隔位退了1,0變十來最好記。
四、連續退位的減法
1.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2.借走了往後走,0上有點看作9。橋純
五、湊十口訣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
三加七,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六、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一、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二、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三、看大數,分小數譽消叢,湊成十,加剩數。
例如1:加法8+5看到8就想到2,因此5可以分成2和3,8和2組成10,10+3=13,所以8+5=13。
例如2:減法15-9第一種:15可以分成10和5,10-9=1,再用1+5=6,所以15-9=6;
第二種:9可以分成5和4,15-5=慶櫻10,10-4=6,所以15-9=6。
❻ 一年級數學填空題怎麼教孩子
1、舉一些簡單的緩消例子,如用手指進行加減計鉛正算,用一些簡單的玩具進行示例等等。
2、讓孩子弄清加法和減法的意義:加法: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減法:從一個數量中減去另一個數量的運算叫做減法。
3、在做題時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對哪些題不懂,具體到某一類題,然後多對這一類題進行講解。在講題的過程中,槐哪悔要有耐心,不要因為孩子理解不了就批評孩子,或者罵孩子笨,這是最不可取的。
❼ 幼兒園中班數學數字6教案範文模板
教師要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數字6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幼兒園中班數學數字6教案範文一:認識數字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6的形成,認識數字6,理解6的實際意義。
2、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幼兒操作,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准備:
1、蘿卜、青菜、磨菇卡片差含晌各6張,1-6數字卡片。
2、蘿卜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三倍),上貼各種圖形(如圖)另備與老信蘿卜上所貼形狀相同的圖形若干。
3、兔子拼圖(幼兒人數的一半),反面劃成6格,分別寫上1-6的的數字並剪開。同樣大小的底板圖也劃成相應的6格,畫上1-6的圓點。
活動過程:
1、拔蘿卜、青菜,采蘑菇(學習6的數數,認識數字6)
(1)律動:師幼扮兔子隨音樂「兔跳」。
(2)說說你(兔子)喜歡吃什麼?
(3)為過冬備糧食:拔蘿卜、青菜,采蘑菇。
(4)數數:有幾個蘿卜、幾棵青菜、幾個蘑菇。出示數字6,認讀數字6。
2、分蘿卜:學習6的形成,數數。蘿卜太少不夠吃,請兔寶寶把每個蘿卜分6分。老師示範在一個蘿卜上貼上6個圖形,先貼5個紅色的圓形,再貼1個綠的圓形,5個圓形添上1個圓形是6個圓形,把蘿卜分成6份了。
幼兒操作:找圖形貼到蘿卜上。
3、拼小兔:復習認識數字1-6和6以內數數。老師介紹玩法:出示拼圖底板,上劃成了六格,每格上畫了圓點,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出示拼圖6塊,(數一數,認一認它們背後1-6的數字)請兔寶寶將六塊拼圖貼到底板相應的位置。
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幼兒園中班數學數字6教案範文二 : 感知比6少的數量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正確感知比6少的數量,理解數的意義。
2、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材料互動,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准備:
學具:每人一份1-8的點卡、每人1―6數字卡片其中一張、作業每人一份、鉛筆、1―8的數字粘貼紙
教具:1-8的數字卡和圓點卡、1-8的動物圖卡、數字園背景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一、以開火車游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老師手拿點子、數字、動物卡片,和孩子們進行問答游戲。
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隨機出示6以內的點卡、數卡)
幼:嘿嘿,我的火車_點開。
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出示動物卡片)
幼:嘿嘿,來了_位小客人。(反復進行幾次)
二、通過看看說說理解數字「6」的意義
師:嗚嗚,火車開到了數字園。(出示背景圖)你看到了什麼?
師:(出示數字6)看,誰來迎接我們了?(數字6)6可以表示什麼呢?(6朵花、6個小朋友……)
師:6還可以表示6個圓點。(教師在數字6旁邊貼上6個圓點卡)
三、親自實踐,感知比6少的數量
1、自由探索
(1)交流:比6個圓點少的是幾個圓點?
(2)操作找比6個圓點少的圓點後交流:你找的比6少的圓點卡上有幾個圓點。(教師在黑板上出示相應圓點卡)
(3)師生總結:比6個圓點少的有5個圓點、4個圓點、3個圓點、2個圓點、1個圓點。
2、點子與數的對應。
(1)師:6個圓點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那麼這些比6個圓點少的點子的數量可以用哪幾個數字來表示呢?(請幼兒說)老師請5個小朋友一起來數字園找一找,並貼在能表示它們數量的點卡左邊。
(2)小結:比6少的有5、4、3、2、1
3、游戲―找朋友:鞏固量與數的對應。
教師出示動物卡片找數字朋友,每出示一種動物,相對應的數的小朋友就站起來。
師:「嘿嘿,我的朋友它是幾?」
幼兒:「嘿嘿,你的朋友它是_!」
四、作業――找朋友
出示作業,你看到什麼?幫動物寶寶找到數字朋友,貼在動物旁邊,然後找出比6少的種類用鉛筆圈虛鋒起來,請老師檢查。
幼兒園中班數學數字6教案範文三 : 6以內的數量排序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能按數量遞增(或由少到多)的順序排列物體。
2、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准備:
教具:錄音機、實物貼絨卡片若干、貼絨數字1―6。
學具: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印章、筆及印泥。每人佩帶一個紅蘋果、綠蘋果、黃蘋果掛件(上面貼有數字1--6)。
活動過程:
一、參觀果園,導入主題。
1、小猴家裡有一個果園,它在果園種了許多果樹。秋天到了,它種的水果成熟了,小猴子想請小朋友到果園去參觀,你們想去嗎?(想)那我們一起去吧!(出示圖一)
2、小朋友看一看有哪些果樹?(梨樹、柿子樹、橘子樹、桃樹、蘋果樹、香蕉樹)。那梨樹有幾個梨?依次問有幾個(柿子、橘子、桃、蘋果、香蕉)?幼兒:1個梨、2個柿子、3個橘子、4個桃、5個桃蘋果、6個香蕉。
二、給水果排隊
1、果園的水果成熟了,小猴子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6盆水果。(出示圖二)第一盆是什麼水果?有幾個?用幾來表示?(幼兒回答)依次類推講完6盆水果。
2、小猴請小朋友幫它把這6盆水果按數量順序排排隊,應該怎麼排呢?(個別幼兒操作)
3、師小結:象這樣將按1個梨、2個柿子、3個橘子、4個桃、5個蘋果、6個香蕉排隊的,一個比一個多,我們說是按數量遞增(或由少到多)順序排列的。
4、出示實物卡片,請幼兒判斷那一排的水果數量是按遞增順序從少到多排列的?為什麼?並請幼兒按把每排水果都按正確的順排列。
三、分組練習
1、恩,真步錯!小猴還帶來一些練習題,考考小朋友。
第一組:按順序填空格。按題目中的圓點的多少順序在空格里印上相應的圓點。
第二組:連線。按題目中給的數字和物品一一對應。
第三組:看數畫圓。按數畫出相應的圓形。
小猴還說如果哪個小朋友全做對了,就請小朋友到他家做客!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活動評價。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真棒,我們一起乘火車去小猴家做客,現在賈老師(黃)、王老師、(紅)潘老師(綠)做火車頭,請小朋友看看胸前水果標志上的數字,按顏色及從小到大的順序上火車,我們該出發了……
❽ 真的不知道怎麼教幼兒園孩子數學填空題啦,累死了 就像8-()=6 ()+2=8
2 ; 6
幼兒園?
跟他算手指頭啊……
❾ 幼兒園數學填空題有什麼口訣
如下: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
二告冊加八,十隻花老鴨,
三加七,十隻老母雞,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
看到9想到1,
看到8想到2,
看到7想到3,
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數加小數,
先把兩數換位置。
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襪州。
2、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襪好宏三湊十,四連加」。
3、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三、退位減法
1、退位減法要牢記,先從個位來減起;
2、哪位不夠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記;
3、如果隔位退了1,0變十來最好記。
四、連續退位的減法
1、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2、借走了往後走,0上有點看作9。
❿ 10以內加減法填空題怎麼教小孩填
【活動准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 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 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里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① 7 + 3 = 10 蘋果是7個 梨了是3個 總體是10個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這是總數 同理:3+7=10 4+2= 2+4=6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② 10 -3 = 7 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 梨子有7個 這是總數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同理:10-7=3 6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後,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里,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後,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麼,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並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六、幼兒玩橡皮泥。規則是每人做2種物品,多少不限。10分鍾後,讓幼兒說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麼,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麼,又是多少。做記錄,並說說記錄下來的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 七、幼兒認識括弧「( )」;書面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師總結,檢查幼兒練習結果。 【設計意圖】 面對大班幼兒,對數學的數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識經驗和理解范圍,為了讓幼兒對加減法式子中的每一個數字的理解,為了讓幼兒能夠順利地進入小學,為了幼兒將來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幼兒探索數學奧秘。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